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首届诺贝尔奖版发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第2课时)新人教版

Hale Waihona Puke 新闻的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整篇新闻的眼睛,具有简明、概括的特点。可以是只有 一个主标题,也可以是多行标题。多行标题包括主标题、引题、 副标题。 导语: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新闻的基本事实或主题,给读者以 总体印象。 主体:是主要部分,对导语中已披露的新闻要素作进一步的阐 释和拓展。括号内的部分是“电头”,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 发电地点和时间。 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第二课时
复习巩固
生字词
颁发 遗嘱 建树 仲裁 巨额
重点词语
颁发:人在生前或临死前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嘱咐
死后各事应如何处理。
遗嘱:授予、分发某一样东西,比如勋章、奖状 等。
卓有成就:在事业上有很大的成就或表示建立不
朽的功勋。
建树:有突出的成绩、成就。
分组讨论, 理清结构
新闻的有关知识
新闻文体的主要特点:
一是事实说话。正如陆定一同志所说的:“新闻的定义,就是 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 二是迅速及时。迅速是指能很快地向读者(或听众、观众)传 播;及时是指快而得当,适合需要。 三是简明扼要。简明,就是既简洁又明白;扼要,就是准确地 把握住事物的主要之点。
理清《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结构
本次的新闻 事件是诺贝 尔奖颁发
由瑞典国王和 挪威诺贝尔基 金会首次颁发
获奖者的国籍、 姓名、所获奖 项和所作贡献
标题 导语
主体
诺贝尔奖的 首次颁发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新人教版五四制

-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诺贝尔奖的意义,增强社会责任感,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
七、板书设计
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重点知识点:
1. 新闻文体特点:真实、客观、简洁。
2. 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和意义。
3. 诺贝尔奖的历史和发展。
4. 第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就和贡献。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新闻文体特点和诺贝尔奖的历史背景,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重点,强调《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新闻文体特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八年级的学生对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喜欢通过讨论、思考来解决问题。在学习风格上,他们更倾向于实践性、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理解新闻文体特点方面,学生可能会遇到理解深度不够、不能准确把握新闻信息的问题。在理解科学家的事迹和科学精神方面,学生可能会受到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的限制,难以深刻体会到科学家的精神内涵。此外,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如何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认识到科学是无国界的,需要在学习中不断培养和提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2017部编版)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诺贝尔奖相关的问题,如诺贝尔奖对世界科技进步的贡献。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及其意义。诺贝尔奖是瑞典发明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设立的,旨在奖励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和平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它是世界科学、文学、和平事业的重要荣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首届诺贝尔奖的具体颁发过程和获奖者成就。这个案例展示了诺贝尔奖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模拟诺贝尔奖的颁发仪式,让学生体验获奖者的荣誉和责任。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活动。
(四)学生小组讨围绕“诺贝尔奖在实际生活中的影响”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一课后,我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反思。这节课让我意识到,在引导学生了解诺贝尔奖的背景、意义以及获奖者成就方面,我做得还不错。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学生们对诺贝尔奖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文学、和平事业的热爱。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在讲解文章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仍不够深入。这可能是因为我在讲解过程中没有提供足够的实例,使得学生对这些技巧的应用感到困惑。因此,我打算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表达手法。
2017年八年级语文上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新教材部编版)正式版

学习目标
1、熟记“颁”“裁”等字的读音,熟记 “嘱”“诺”等字的字形。
2、认真阅读课文,了解消息的结构和内容, 把握消息的特点。
3、养成阅读、收听新闻的习惯,关注社会生 活和时代发展。
读准字音
渗透 shèn 仲裁 zhòng cái 颁发 bān 遗嘱 zhǔ 卓有成就 zhuó 巨额 é
卓有成就指贝林在血清疗法方面所取 得的成就很突出,用在这里表明对贝林 在医学方面取得成就的认可和肯定。
3、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 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颇”字用在这里,有很,相当 的意思。表明普吕多姆在诗歌创作 方面的造诣和成果。
课堂小结
这篇新闻报道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具 体情况。文中详细列举了获奖者的国籍、 姓名、所获得的奖项及所做贡献。同时也 明确了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等。这篇新 闻事实准确、内容详略得当,是新闻中的 佳作。
3、在主体之后为什么还要补充说明颁奖 资金的来源以及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 分离?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这样有助于读者了解诺贝尔奖的资 金来源,消除读者心中的疑虑。
补充说明两权分离是为了表明诺贝 尔的公正和公平。
精读课文,揣摩品味
1、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 线。
2、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 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
一方面是表明新闻事实的准确性;另一 方面是表明新闻事实的翔实;还因为列举 获奖者的国籍、姓名、奖项和所优势贡献 是新闻的重点,所以要详写。
2、课文主体部分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 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详写了首届诺贝尔获得者的情况,略写 了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还略写了资金来 源等。
这样写能更好的突出中心。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文原文及教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文原文1901年的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荷兰的范托夫(化学奖),他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定律和渗透压定律;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有:瑞士的迪南,他于1864年建立了红十字会;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
从即日起,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从按诺贝尔遗嘱建立的基金中拨款。
授奖仪式每年于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举行。
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这使他获得了巨额收入。
1896年诺贝尔逝世时,这笔巨款用来设立诺贝尔奖金。
他留下来的资金每年的利息将支付这5种诺贝尔奖金。
诺贝尔基金会是这笔资金的合法拥有者,并管理这笔资金的投资,但与诺贝尔奖的评定无关。
诺贝尔的评议权属于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
【篇二】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1.能利用已学的新闻知识分析课文,并从文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了解作者通过新闻传达的事实及新闻立场。
2.学习消息的语言特点。
3.学习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
教学重点:1.学习消息语言的特点。
2.学习倒金字塔结构的新闻写作方式。
教学难点:学习消息语言的特点。
教学创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延伸拓展、比较阅读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一)ppt展示莫言和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照片,问:图片上的这两个人同学们认识吗?他们获得了什么荣誉?学生回答。
明确:莫言和屠呦呦,他们都获得了诺贝尔奖。
(二)追问激趣:莫言和屠呦呦因为诺贝尔奖可谓是家喻户晓,诺贝尔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呢?同学们了解诺贝尔奖吗?教师补充:诺贝尔奖是世界各类奖项中地位的奖项,截止2017年,诺贝尔奖共授予了892个人和24个团体,通常被认为是颁奖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有着公认的性。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首届诺贝尔奖版发教案新人教版20170929355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1.了解二则外国消息的内容,进一步掌握消息的文体知识与技能特点。
2.体会二则消息迥异的语言风格。
3.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的感情。
通过默读、品味、比较等多种方法,把握二则消过程与方法息的主要内容和消息文体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感情态度。
情感、态度感受人类精英对人类历史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与价值观激发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1.把握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内容,进一步掌握消息文体特点。
2.了解伦琴等人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体会诺贝尔宽广的胸怀。
一、导入新课2015年,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什么是诺贝尔奖?首届诺贝尔奖得主都有谁?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提问1:默读课文,把握消息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明确:时间:1901年12月10日;地点: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人物: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事件:首次颁发诺贝尔奖。
提问2:根据消息文体特点,勾画出标题和导语并明确主体,思考:导语讲了哪些内容?主体部分讲了哪些内容?明确:导语部分讲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和诺贝尔的遗嘱。
主体部分讲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其贡献,诺贝尔奖颁发的机构、时间及地点,诺贝尔奖的奖金来源及评议权等消息背景。
提问3:你认为这则消息的背景部分可以删去吗?明确:不可以。
背景部分交代了诺贝尔奖资金的来源以及诺贝尔奖评议权归属,可以显示诺贝尔奖评审的公平公正。
目标导学二:研读课文,体会情感提问4:反复研读诺贝尔遗嘱,体会诺贝尔的伟大襟怀。
提问5:首届诺贝尔奖得主都有哪些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做出了怎样的贡献?你认为他们配得上诺贝尔奖吗?明确:前两问参看课文第二自然段。
第三问让学生各抒己见,最好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来谈。
示例:我觉得他们完全配得上,比如伦琴,他发现了X射线,不仅在物理学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在医学上也有广泛应用,促进了医学的发展。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文原文1901年的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荷兰的范托夫(化学奖),他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定律和渗透压定律;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有:瑞士的迪南,他于1864年建立了红十字会;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
从即日起,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从按诺贝尔遗嘱建立的基金中拨款。
授奖仪式每年于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举行。
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这使他获得了巨额收入。
1896年诺贝尔逝世时,这笔巨款用来设立诺贝尔奖金。
他留下来的资金每年的利息将支付这5种诺贝尔奖金。
诺贝尔基金会是这笔资金的合法拥有者,并管理这笔资金的投资,但与诺贝尔奖的评定无关。
诺贝尔的评议权属于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
【篇二】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1.能利用已学的新闻知识分析课文,并从文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了解作者通过新闻传达的事实及新闻立场。
2.学习消息的语言特点。
3.学习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
教学重点:1.学习消息语言的特点。
2.学习倒金字塔结构的新闻写作方式。
教学难点:学习消息语言的特点。
教学创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延伸拓展、比较阅读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一)ppt展示莫言和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照片,问:图片上的这两个人同学们认识吗?他们获得了什么荣誉?学生回答。
明确:莫言和屠呦呦,他们都获得了诺贝尔奖。
(二)追问激趣:莫言和屠呦呦因为诺贝尔奖可谓是家喻户晓,诺贝尔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呢?同学们了解诺贝尔奖吗?教师补充:诺贝尔奖是世界各类奖项中地位的奖项,截止2017年,诺贝尔奖共授予了892个人和24个团体,通常被认为是颁奖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有着公认的性。
(优质课件)语文八上《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部编版 语文(初中八上)
第一单元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02 学习准备
1.写作背景: 诺贝尔去世前于1895年立下遗嘱,将其财产大部分共920
万美元作为基金,以其年息设立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 医学奖、文学奖以及和平奖5种奖金,奖励当年在上述领域内 做出最大贡献的人。从1901年开始,奖金在每年12月10日下午 四点半(诺贝尔逝世时间)颁发。本文就是对首届诺贝尔奖颁 发情况的报道。
1936年出生于美国, 1976年凭借“发现 第4种夸克的束缚态-J 粒子荣获诺贝尔物
理学奖。
1936年出生于台湾,1986年 “首先以分子角度来研究化 学反应的动力学“荣获诺贝 尔化学奖,美籍华人。
1948年出生于美国,1997年“发 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 法”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美籍 华人。
建y树ízhǔ 卓jù有’é成就
zāi shù 掺b和ēi cǎn
jiàn shù zhuó
chān huo
词语理解 颁发:授予(勋章、奖状、证书等)。 建树: 建立的功绩。 仲裁:争执双方同意的第三者对争执事项做出决定,
如国际仲裁、海事仲裁、劳动仲裁等。 巨额:数量很大的(钱财)。
2 课堂活动
2.路透社: 由英国人保罗•朱利叶斯•路透
于1850年创办,是世界上最早创办的 通讯社之一,也是目前英国最大的通 讯社和西方四大通讯社之一。路透社 提供新闻报道给报刊、电视台等各式 媒体,并向来以迅速准确享誉国际。
颁发 Bān f遗ā 嘱 仲裁 zhòn巨g c额ái
载重 zài zh栽òn树g 渗透 shèn悲tò惨u
致辞典范,表达敬意
同学们,我们稚嫩的笔无法穷尽两位文学家、药学家为 人类做出的贡献,但也请让我们书写心声,表达对他们的崇 高敬意。下面请模仿例句的形式,从这两位获奖者中选一位 写出你的赞美与敬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1.把握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内容,进一步掌握消息文体特点。
2.了解伦琴等人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体会诺贝尔宽广的胸怀。
一、导入新课
2015年,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什么是诺贝尔奖?首届诺贝尔奖得主都有谁?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问1:默读课文,把握消息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明确:时间:1901年12月10日;地点: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人物: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事件:首次颁发诺贝尔奖。
提问2:根据消息文体特点,勾画出标题和导语并明确主体,思考:导语讲了哪些内容?主体部分讲了哪些内容?
明确:导语部分讲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和诺贝尔的遗嘱。
主体部分讲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其贡献,诺贝尔奖颁发的机构、时间及地点,诺贝尔奖的奖金来源及评议权等消息背景。
提问3:你认为这则消息的背景部分可以删去吗?
明确:不可以。
背景部分交代了诺贝尔奖资金的来源以及诺贝尔奖评议权归属,可以显示诺贝尔奖评审的公平公正。
目标导学二:研读课文,体会情感
提问4:反复研读诺贝尔遗嘱,体会诺贝尔的伟大襟怀。
提问5:首届诺贝尔奖得主都有哪些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做出了怎样的贡献?你认为他们配得上诺贝尔奖吗?
明确:前两问参看课文第二自然段。
第三问让学生各抒己见,最好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来谈。
示例:我觉得他们完全配得上,比如伦琴,他发现了X射线,不仅在物理学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在医学上也有广泛应用,促进了医学的发展。
至今医院里的透视、拍片还在使用X射线。
提问6:作者为什么要补充诺贝尔奖基金管理和评议权归属等内容?
明确:作者这样写,意在表明诺贝尔奖评审的公平公正,表达作者对诺贝尔的敬意,期待诺贝尔奖在人类进步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板书设计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普吕多姆
迪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