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设计与实施方案审查要点

合集下载

节能设计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

节能设计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

节能设计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一、节能设计审查要点1.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方面,要关注建筑的形状、朝向、外墙保温措施、采光和通风等方面。

建筑的形状和朝向应该能够最大程度上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减少对人工能源的需求。

外墙保温措施应该符合国家规定的节能设计标准,保证建筑的保温性能。

采光和通风方面要合理规划,确保室内空间有足够的自然光线和良好的通风条件。

2.建筑设备建筑设备包括供暖、给排水、空调、照明等系统。

供暖系统应该采用高效节能的供暖设备,如地源热泵、太阳能热水器等。

给排水系统应该合理规划管道布局,减少冷热水之间的能量损失。

空调系统应该采用高效节能的空调设备,并合理设置温度、风速控制装置,以降低能耗。

照明系统应该选择节能灯具,合理设计照明布局,并配备智能照明管理系统,以降低照明能耗。

3.建筑材料在建筑材料方面,要选择符合节能要求的材料,如保温材料、热反射材料、节能玻璃等。

保温材料应该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减少热能损失。

热反射材料可以降低建筑表面的温度,减少夏季空调负荷。

节能玻璃可以降低室内外热量的传递,减少空调能耗。

二、节能设计审查注意事项1.规范性标准和法规2.综合评价3.设计可行性节能设计方案在审查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其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设计方案应该能够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实现,不仅要节约能源,还要确保建筑的结构安全和使用舒适。

4.技术性和经济性总结起来,节能设计审查要点包括建筑设计、建筑设备、建筑材料等方面,需要符合规范性标准和法规要求。

同时,需要综合考虑综合评价、设计可行性、技术性和经济性等因素。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要点和注意事项,才能确保设计方案的节能效果和可行性,达到节能设计的目标。

重庆市《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技术规定及审查要点培训529-王永超

重庆市《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技术规定及审查要点培训529-王永超

10游泳池循环水处理系统
11 循环冷却水系统 12 非传统水源利用
2016年度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专项培训
初步设计阶段
•设计图纸——建筑专业
【1总平面图】 1)建筑物的朝向及建筑物外轮廓线; 2)建筑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地上、 地下面积)、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 绿地率等经济性指标参数; 3)污染源、危险源、雨水收集、污水 处理装置、中水机房位置及旧建筑的位 置; 4)场地交通组织,出入口无障碍设计 ,人行通道与公交站点的联系。 【2绿化布置图】 绿化设计范围及控制指标,绿地面积构 成情况。 【3平面图】 1)平面图所绘门、窗、幕墙、遮阳构件等 ,应与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保持一致。采用 分散式空调时应绘出空调室外机或窗机位置 ; 2)各层房间功能,应通过门窗编号、幕墙 编号或采用门窗、幕墙材料表直观反映门窗 、幕墙洞口尺寸; 3)遮阳设施的位置; 4)自然采光系统的位置,如导光筒、反光 板等; 5)光热、光电系统的位置及机房位置; 6)立体绿化的范围、面积构成。
•设计图纸——暖通专业
【1 设备材料表】(可与设备材料表共用) 1)冷热源进出水温度、水量、设备压力损失 及设备的效率或能效比; 2)风机(通风与空调用)的效率、风机的单 位风量耗功率; 3)水泵的效率; 4)空调末端的静压与噪声数值要求; 5)组合式空调器漏风率的要求; 6)排风热回收装置的额定热回收效率。 【2 各层通风平面图】 机械通风房间系统编号。 【3 各层空调平面图】 空调立管及设备布置方案,标注各设备编号或 选型参数。 【4 空调主机房平面图】 机房设备的功能及相关性能参数。 【5 空调系统原理图】 机房设备的功能及相关性能参数,水系统编号 ,膨胀水箱应在图中标注安装底标高。
2016年度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专项培训

建筑节能设计审查要点

建筑节能设计审查要点

建筑节能设计审查要点1. 序言建筑节能设计审查是保障建筑能源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在建筑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审查者需要关注多个方面,确保建筑设计符合能源效率和节能要求。

本文将介绍建筑节能设计审查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2. 建筑设计要求建筑节能设计审查的首要目标是确保建筑设计符合国家和地方法规的要求。

在审查设计文件之前,审查者需要了解相关法规和政策,确保设计符合以下要求:•建筑能源管理条例•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能源消耗限额标准•绿建评价标准3. 建筑能源模拟分析建筑能源模拟分析是评估建筑能源效率的重要工具,也是建筑节能设计审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进行能源模拟分析时,审查者应关注以下方面:•建筑能耗模拟:通过模拟建筑的能源消耗情况,评估建筑节能性能。

•建筑形状和朝向:建筑形状和朝向对能源消耗有直接影响,审查者需要确保设计中考虑了最佳的形状和朝向,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能源消耗。

•外墙和窗户热阻:外墙和窗户的热阻是影响建筑能源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审查者需要确认设计中采用了合适的隔热材料和窗户设计来降低能源消耗。

•建筑保温性能:建筑保温性能对能源消耗有重要影响,审查者需要确保设计中包含了适当的保温措施,例如保温层、隔热材料等。

•照明和空调系统:审查者需要关注照明和空调系统的设计,确保设计中采用了节能灯具和高效空调设备,并且合理规划了照明和空调区域。

•冷热负荷平衡:审查者需要确认设计中考虑了建筑冷热负荷平衡,避免能源浪费。

•可再生能源应用:审查者应关注设计中是否考虑了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如太阳能、风能等。

4. 建筑节能设计技术除了能源模拟分析,建筑节能设计还包括一系列技术措施,旨在提高建筑能源效率。

审查者需要了解这些技术,并对设计中的措施进行评估和审核。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建筑节能设计技术:•高效隔热和保温材料的应用•双层玻璃窗户和低辐射窗户的选用•利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减少照明和空调能耗•热回收和余热利用技术的应用•高效照明系统和控制技术的选用•太阳能和风能利用技术的应用5. 建筑节能设计审查流程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应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以确保审查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市建筑设计方案节能审查要点

市建筑设计方案节能审查要点

市建筑设计方案节能审查要点
市建筑设计方案节能审查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点:
1. 建筑形态和布局:审查建筑的形态和布局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照和自然通风,减少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系统的依赖。

2. 建筑绝热和隔热性能:审查建筑的绝热和隔热性能是否达到相关标准要求,包括外墙、屋面、窗户等部位的绝热和隔热材料的选择和施工质量。

3. 供暖与制冷系统:审查建筑的供暖与制冷系统是否采用高效节能设备,是否能够合理控制室内温度,减少能源消耗。

4. 照明系统:审查建筑的照明系统是否采用高效节能灯具和控制装置,是否能够灵活调节照明亮度,节约能源。

5. 智能建筑技术应用:审查建筑是否应用了智能建筑技术,如智能照明、智能空调、智能窗户等,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6. 冷热源系统:审查建筑的冷热源系统是否采用节能的供热、供冷设备,是否能够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7. 太阳能利用:审查建筑是否安装太阳能光伏系统或太阳能热水系统,以利用太阳能发电或供热,减少对传统能源的消耗。

8. 水资源利用:审查建筑的水资源利用情况,包括是否采用节水设备,是否设置雨水收集系统等,以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

9. 建筑材料选择:审查建筑所使用的材料是否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如是否采用可再生材料、是否采用绿色建材等。

10. 建筑能耗监测与管理:审查建筑是否安装能耗监测设备,并建立完善的能耗管理制度,以实时监测和管理建筑的能耗情况。

以上是市建筑设计方案节能审查的主要要点,设计方案需在这些方面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以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

节能设计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

节能设计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

节能设计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节能设计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节能设计的范围深圳建设局深建规[2007]8号⽂件“关于印发《深圳市建筑施⼯图设计⽂件抽查办法》的通知”(2007年11⽉18⽇)1.新建、改建、扩建的民⽤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居住建筑:住宅、集体宿舍、公寓、招待所、普通旅馆(分体空调)、疗养院和养⽼院客房、托幼建筑等;公共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旅游建筑、科教建筑、⽂卫建筑、通信建筑、交通建筑等;2.采⽤集中空调的⼯业建筑;3.国家、⼴东省、深圳市的节能标准中所规定的应当进⾏节能设计的其它建筑。

4. 居住区⼤于15万平⽅⽶⽤地,要做⽓流模拟设计。

与节能有关的内容还包括预拌砂浆,太阳能热⽔系统,中⽔及⾬⽔利⽤,绿⾊建筑,绿⾊再⽣建材节能设计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建模1.三维模型墙不闭合,屋顶悬在空中。

2.模型中不按实际施⼯图设置梁、柱、剪⼒墙等或梁柱尺⼨过少,不合常理。

说明:内保温只适合夏热冬暖地区。

北⽅地区不合适。

在热桥处会结露发霉。

深圳公务署的项⽬要求不做外保温。

必须做时要申请。

3.简化建模在2009年建设局在深建节能[2009] 3号⽂件中,对简化建模作了⼀些规定:“允许节能模型按不利原则进⾏合理的简化,但简化后模型的设计建筑能耗值不应低于未作简化模型的设计建筑能耗值。

”4.分别建模当⼀组建筑平⾯布局⽐较分散,靠⾛廊连接时,虽然是⼀个建筑,但建模时应把它分成⼏个单体来考虑。

⼆.材料选择与取值屋⾯1.公安部⽂件:公通字[2009]46号《民⽤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暂⾏规定》,公消[2011]65号《关于进⼀步明确民⽤建筑外保温材料消防监督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2.因上述规定,屋⾯保温要⽤燃烧等级A级产品。

修正系数不要忘记。

选⽤时要注意。

3.找坡层计算厚度时应以最薄处计。

4.如果屋⾯的热惰性指标D<,⽽K≤住宅公建,也⼀定要通过隔热验算。

否则按轻质屋⾯D<,K≤或K≤要求计算。

节能设计和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

节能设计和施工图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

USD屋面(XPS)
BUR 膨胀珍珠岩 0.16
保温隔热性 极佳并长久保持 0.028
需高厚度方能达到XPS 标准,且保温隔热性能 随时间不断降低
屋顶结构负 自重40kg/m³ 荷
自重大(400kg/m3以上) 对大跨度建筑将增加结
构造价
施工方便性 施工简单、进度快、 施工复杂、进度慢、质
质量容易保证
六、要从小区不同类型的建筑中,按朝 向、体型、窗墙面积比、平面布置 和楼层高度归并选取节能最不利的 几栋典型建筑进行节能计算;同一 栋建筑既有公建又有居建部分,应 分别进行节能设计;
某工程节能计算书中归并计算栋数的分析
典型建筑筛选 归并原则:同建筑类型取朝
向最不利者; 类型近似,取朝 向、窗墙比最不 利者; 朝向相同、建筑 结构基本相同, 取窗墙比最不利 者; 选取高、中、低层数建筑各 至少一栋。
2、施工完成后,应进行粘结强度现场拉拔试验(满足《建 筑

XXXX项目节能外墙保温设计施工 补充规定(仅供参考)
XXXX项目节能外墙保温采用“EPS 薄抹灰系统”,由于饰面层粘贴面砖超 出现行设计标准和产品行业标准,则采 取以下措施:
▪ 一、EPS保温板,除达到产品行业标准外,
其表观密度应大于等于20kg/m³;厚度满足 节能计算要求并不低于30mm;
建筑物体型系数(S) 与室外空气直接接触的外表面积(包括下表面直接接触室外空气的楼板面
积)与建筑物体积之比值:S=F0/V0 建筑物体形系数(S)≤0.35(条状)或≤0.40(点状)
注:1。楼梯间:开敞式(无外墙)不计体积;外墙面积按楼梯间与房间隔墙计 算。 有外 墙、窗但不采暖、空调封闭式楼梯间,计算其体积
三、《节能设计计算书》中设定的 墙体保温系统、窗型和屋顶、楼板 等保温作法要与施工图上标注内容 相一致,否则要按施工图作法重新 进行计算;

节能设计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

节能设计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

节能设计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一、要点:1.了解法律法规:审查人员要熟悉国家和地方的节能政策、建筑能效标准和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确保设计符合相关规定。

2.建筑形态和朝向:审查建筑的形态和朝向是否合理。

合理的建筑形态和朝向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降低照明和空调的能耗。

3.建筑外墙及窗户:审查外墙和窗户的材料选择、隔热层厚度、气密性等。

合理选择材料和进行隔热处理可以减少建筑热量的传输和室内外热量的交换。

4.采光设计:审查建筑的采光设计,包括光线自然引入的方式、采光面积、窗帘等控制措施。

合理的采光设计可以减少照明的使用,提高室内舒适度。

5.热源系统:审查热源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供热、供冷、通风等设备的选择、运行效率和控制方式。

合理的热源系统设计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室内舒适度。

6.电器及照明设计:审查建筑的电器和照明设计,包括用电设备的选择、能效等级和使用方式。

合理的电器和照明设计可以减少用电量和损耗。

7.智能控制系统:审查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建筑自动化设备、传感器和控制算法等。

合理的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能源管理和优化控制,提高建筑能效。

8.能源测量与监测:审查能源测量与监测方案,包括建筑能耗数据的采集、分析和报告。

完善的能源测量与监测系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二、注意事项:1.综合考虑:审查过程中要注意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节能措施,避免单一措施的依赖。

2.技术可行性与经济性:审查时要评估节能措施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性。

有些措施在技术上可行,但经济上不切实际,需进行权衡和取舍。

3.需求与供给:审查过程中要注意建筑对能源的需求和能源供给的匹配。

应确保能源供给满足建筑的实际需求,避免过量供应或供应不足。

4.人性化和舒适度:审查时要充分考虑建筑内部的人性化和舒适度。

节能措施不应降低用户的舒适度和使用体验。

5.设计与施工并重:审查时要注意设计与施工的一致性。

设计方案应符合施工规范和可操作性,确保施工过程中能够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节能设计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

节能设计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

节能设计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节能设计审查是指对建筑、设备、材料等方面的设计方案进行全面审查,以确保其在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以下是节能设计审查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3.建筑保温隔热设计:关注墙体、屋面、地板等部位的保温隔热设计,以减少能量传递和热损失。

审查要点包括保温材料的选择、保温层的厚度、墙体的气密性和隔热层的防潮性能。

4.采暖与制冷系统设计:审查供暖系统的热源配置、供热管网布局、供暖片管尺寸和散热面积等,确保其在供热效率和运行控制方面符合要求。

审查制冷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冷水机组、冷却塔、水泵和冷却水管道等,以实现节能和避免冷凝水的堆积。

5.照明系统设计:审查照明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照明灯具的选择、光源的亮度和色温调节、照明控制系统的设置等,以提高照明效果和降低能源消耗。

6.给排水系统设计:审查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水源、供水管道、排水管道和污水处理设施等,以防止泄漏和浪费,并合理利用雨水资源。

7.室内环境设计:关注室内温湿度、空气质量和噪音控制等方面的设计。

审查要点包括通风系统的设置、室内空气净化设备的配置、建筑材料的选择和室内布局的合理性等。

8.设备能效设计:对建筑设备的能效设计方案进行审查,包括采暖设备、制冷设备、照明设备和水泵设备等,以确保其在节能和环保方面达到要求。

在进行节能设计审查时1.了解和熟悉相关的国家标准和法规,包括《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筑节能设计规范》等。

审查过程中需参照相关标准进行评估和判断。

2.参与审查的人员要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了解建筑、设备和材料方面的原理和技术要求,并能提出合理的修改和优化意见。

3.审查要充分考虑建筑的实际使用情况和环境条件,以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4.各个设计方案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也需要审查,以确保整体的节能效果和运行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设计与实施方案审查要点一、总则1.1 为规范深圳市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方案节能审查工作,明确审查内容,特制定本要点。

1.2 本要点适用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深圳市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方案的节能审查。

1.3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应在保证室内热舒适环境的基础上,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1.4 审查依据:1、《民用建筑节能条例》;2、《公共机构节能条例》;3、《深圳经济特区建筑节能条例》;4、《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JGJ176-2009);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6、《建筑节能工程施工验收规范》(SZJG31-2010);7、《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8、《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深圳市实施细则》(SZJG29-2009);10、《深圳市推广高效节能半导体照明(LED)产品示范工程实施方案》(深府〔2009〕42号);11、《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12、《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建设、验收与运行管理规范》;13、《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分项能耗数据传输技术导则》;14、《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楼宇分项计量设计安装技术导则》;15、《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数据中心建设与维护技术导则》;16、《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分项能耗数据采集技术导则》。

1.5 本要点所列审查内容是保证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的基本要求,并未包括节能改造方案设计的全部内容,设计单位应全面执行工程建设标准、法律、法规和政府文件的规定。

二、基本规定2.1 审查内容包括《节能改造设计与实施方案》、相关图纸以及检测报告。

2.2 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方案节能审查原则:2.2.1节能改造方式应符合《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JGJ176-2009)(以下简称《规范》),材料和设备更换的技术指标应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深圳市实施细则》(SZJG29-2009)(以下简称《细则》);2.2.2所要求提交的检测报告需由通过计量认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

2.3 技术指标审查包括外围护结构和用能设备(采暖通风空调、生活热水供应系统、供配电与照明系统)两部分。

2.3.1外围护结构节能改造中强制性要求的技术指标应满足《规范》和《细则》要求;非强制性要求的技术指标应满足《细则》规定性指标要求或通过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

2.3.2 设备节能改造工程在更换原有设备时,新设备应满足《细则》强制性条文要求。

2.4 建筑能耗分项计量大于1万平方米的政府办公建筑和大于2万平方米的社会投资公共建筑须安装能耗分项计量系统,并将建筑能耗数据上传至市级能耗数据中心。

能耗分项计量应按照《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楼宇分项计量设计安装技术导则》和《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分项能耗数据采集技术导则》的要求实施。

2.5 材料燃烧等级保温材料燃烧等级应符合《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建科[2012]16号)、《民用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公用字〔2009〕46号)以及现行有关标准规范。

三、技术指标审查细则3.1外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加粗部分的技术指标为强制性指标)3.1.1 屋顶节能改造方案审查:屋顶节能改造审查内容应包括:①屋顶类型(坡屋面、平屋面);②采取的隔热措施;③热工性能指标(传热系数、热惰性系数)。

3.1.2 屋顶透明部分(天窗)节能改造方案审查:屋顶透明部分(天窗)节能改造审查内容应包括:①窗框型材;②透明部分种类、规格;③热工性能指标(传热系数、遮阳系数);④屋顶透明部分(天窗)占屋顶总面积的比例。

3.1.3 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节能改造方案审查: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节能改造审查内容应包括:①隔热类型(外保温、内保温和自保温等);②采取的隔热措施;③热工性能指标(传热系数、热惰性系数)。

3.1.4 外窗(包括透明幕墙和阳台门的透明部分)节能改造方案审查:外窗(包括透明幕墙和阳台门的透明部分)节能改造审查内容应包括:①窗框型材;②玻璃种类、规格;③遮阳措施;④热工性能指标(气密性、中空露点、传热系数、遮阳系数、可见光透射比);⑤可开启面积。

3.2 设备节能更新改造3.2.1 暖通空调1、空调(采暖)系统冷热源审查。

(1)冷热源设备的性能系数(或能效比)应符合《细则》要求。

(2)冷热源的选择应符合以下要求:1)除了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外,不得采用电热锅炉、电热水器作为直接采暖和空调系统的热源:①以供冷为主,采暖负荷较小且无法利用热泵提供热源的建筑;②无集中供热与燃气源,用煤、油等燃料受到环保或消防严格限制的建筑;③夜间可利用低谷电进行蓄热、且蓄热式电锅炉不在昼间用电高峰时段启用的建筑;④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地区的建筑;⑤内、外区合一的变风量系统中需要对局部外区进行加热的建筑。

2)当选择水源热泵作为冷热源时,应确保所应用的水资源不会被破坏和污染,并提供证明。

3)当选择土壤源热泵作为冷热源时,应确保所应用的土壤资源不会被破坏和污染,并提供证明。

2、分户用冷计量和室内温度调控技术措施审查。

(1)采用集中供冷方式,冷冻水系统改造时应当安设分户用冷计量装臵。

(2)采用集中供冷方式,节能改造后应当设臵室内温度调控装臵。

3、空调废热回收技术措施审查。

采用集中空调系统,并有稳定热水需求,建筑面积在一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应安装空调废热回收装臵的技术措施。

3.2.2电气照明1、照明功率密度与照度值设计审查。

建筑不同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与照度值应符合《细则》要求。

2、照明光源、灯具及附属装臵设计审查。

选用的光源、灯具及附属装臵应符合《细则》要求。

3、用电分项计量技术措施审查。

应包括安装用电分项计量装臵的技术措施。

3.3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节能计算工具应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鉴定认可。

四、节能率审查细则4.1 建筑能耗分析4.1.1 建筑能耗分析应包括建筑改造前3年的总能耗分析和分项能耗分析。

有单项改造的应对单项改造部分的能耗进行分析。

4.1.2 总能耗和分项能耗的计算方法应按照《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审计导则》的要求进行。

4.1.3 能耗指标应包括总能耗、单位面积能耗和单项的节能率。

4.2 建筑测试与诊断4.2.1 室内环境审查审查是否有建筑物室内的温湿度、CO2浓度、室内新风风量测试记录,测试结果和诊断分析是否合理。

4.2.2 围护结构审查1、对涉及遮阳系数的改造需要提供遮阳系数、可见光透射比检测报告;2、对外窗改造的需提供外窗热工性能系数、气密性能检测报告;3、对于外墙、屋面保温的改造需提供保温材料导热系数检测报告,对于外墙保温的改造需同时提供抽芯检测报告。

4、对遮阳构件的改造应提供综合遮阳系数计算报告。

4.2.3 空调系统审查1、审查是否有对空调系统现状(冷机实际运行COP、水系统供回水温度、水系统供回水温度一致性、水泵效率、冷却塔冷却性能、系统新风量、热回收装臵性能、空气过滤器阻力和积尘情况等)进行测试与诊断;2、如调整设备(冷机、冷冻泵、冷却泵、冷却塔、空调机组、新风机组、风机盘管、换热器、热回收装臵、多联机、单元式空调机和分体空调等)的控制方法、控制策略和运行规律时,需对调整前的控制方法、控制策略、运行规律及其诊断问题进行详细的描述;3、如采用改变设备运行策略的节能措施,在预评估阶段应提供改造前运行策略及正常使用情况下的系统COP检测报告,在测评阶段应提交物业管理关于设备运行策略的操作指南。

4、针对单项改造技术(更换冷机、更换制冷剂、冷机变频、更换水泵、水泵变频、冷却塔换热效果改善、风冷机组风冷换热效果改善、过滤器阻力改善、冷凝器在线清洗等改变设备效率的措施)应提供变更前状况的检测报告。

5、单元机、分体空调和多联机等直接蒸发式的空调如需进行改造,则需在能效测评阶段提交节能效果的实验室检测报告(直接更换新设备时,改造后性能系数可以设备出厂测试报告为依据)。

4.2.4供配电系统审查审查分项计量装臵的设臵情况,针对变压器型号、容量、负荷率、电能质量和无功补偿等情况进行测试及诊断,如对变压器进行无功补偿改造,则应提供改造前功率因素检测报告。

4.2.5照明系统审查1、审查是否有对灯具类型、效率、照度值,照明功率密度,照明控制方式和自然采光利用情况进行测试及诊断;应给出改造前后详细的照明控制规律。

2、对更换灯具、光源的应提供改造前典型功能区域的照度、照明功率密度检测报告。

4.2.6光伏发电审查审查内容应包括设计合理性,发电量计算的正确性。

应提交改造方案设备清单,发电量计算文件以及拟采用光伏组件光电转换效率的出厂报告。

4.2.7生活热水审查审查内容应包括改造前后生活热水制备方式,全年用量,制备每吨热水的能源消耗量。

4.2.8监控系统与运行管理审查审查内容应包括监控系统原设计情况(功能、设备、策略),运行情况(实际策略、效果及存在问题),拟改造方案的合理性及可行性。

4.3 基准年建筑能耗确定4.3.1 能耗数据清单审查审查是否有提交改造前三年的各类能耗数据清单(附能源账单)。

4.3.2 基准年建筑能耗审查分析改造前三年能耗数据,如各年能耗波动范围在10%以内(含10%),则采用改造前最近一年的能耗作为基准年建筑能耗;如各年能耗波动范围在10%以上,则采用改造前三年数据的平均值作为基准年建筑能耗;如不按上述原则确定基准年建筑能耗,应提供充分的证明材料说明确定基准年建筑能耗的原因及其结果。

4.4 节能量/节能率预评估4.4.1节能量/节能率计算对象确定1、改造项目节能量/节能率以可独立计量的、可提供改造前3年能耗帐单的单栋建筑或建筑单元为对象进行计算。

2、未能提供单栋建筑或建筑单元能耗帐单的改造项目,应以单栋建筑所在单位或建筑单元所在建筑为对象。

如能通过能耗账单合理拆分出改造单元的能耗,可向项目管理工作单位提出申请,经审议后确定改造对象的边界条件和节能率计算对象。

3、单栋建筑或建筑单元的冷热源外设的,与之相联的管网和冷热源应当纳入到节能量/节能率计算范围内。

4.4.2节能量可采用测量分析法、账单分析法及校准化模拟法3种方法进行评估。

1、改造部分对系统其他部分能耗无明显影响,或不计算其产生的有利影响时,可采用测量分析法,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情况:(1)对空调系统进行改造,但对系统其他部分能耗无明显影响时;(2)供配电和照明系统改造,不考虑对空调负荷的有利影响时;(3)热水系统或太阳能光电系统改造;(4)改造企业在节能改造能效测评预评估阶段进行节能量计算时,可按不利原则、节能量按低值确认原则,选择测量分析法,仅计算可清晰计算得出的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