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江苏省最新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重点和考试技巧

合集下载

《公共基础知识》2012江苏省公务员考试A类真题答案及解析【精编】

《公共基础知识》2012江苏省公务员考试A类真题答案及解析【精编】

2012年江苏省录用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A类真题卷(精选)说明:本卷中部分真题缺少,不再注明,其他题目题号均与原卷中一致。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下涂黑所选答案项的信息点,在试卷上作答一律无效。

本大题共有35小题,每小题1分,共35分。

)1.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提出:“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征途上,我们必须传承好江苏人民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大力培育与弘扬‘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的新时期江苏精神。

”这段话蕴含的哲理是()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B.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基础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性作用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2.最早从组织上确立党领导军队原则的重要事件是()A.南昌起义B.三湾改编C.秋收起义D.古田会议3.毛泽东提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思想的著作是()A.《论十大关系》B.《新民主主义论》C.《矛盾论》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4.我国要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

下列关于“社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社区既不是一个地域概念,也不是一个社会和文化概念B.各种类型社区的界限是固定不变的,它们的边界是不重合的C.社区是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D.从地域特征和管理角度看,社区可分为单位型社区和混合型社区5.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A.实现清洁生产B.提高劳动生产效率C.降低废物排放D.提高资源利用效率6.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A.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B.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C.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D.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7.“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体现出来的。

”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A.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向质变转化的过程B.偶然性存在于必然性之中,必然性背后隐藏着偶然性C.偶然性通过必然性来表现自己并为自己的发展开辟道路D.必然性通过偶然性来表现自己并为自己的发展开辟道路8.共和制政体的总体特征是()A.国家的一切权力由议会代表人民行使B.由政党来掌握、行使国家权力C.政治选举是人民参与政治最普遍最主要的形式D.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9.王某作为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还可以担任的职务是()A.省教育厅厅长B.省总工会主席C.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D.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10.中国古代行政伦理思想非常丰富。

江苏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高分攻略

江苏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高分攻略

江苏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高分攻略2012年江苏公务员考试退出联考,单独命题,于三月十一号进行考试。

与其他省份不同,江苏的公共基础知识作为专门一科单独考查,且A、B、C三类考试都有公共基础知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华图教育针对江苏公务员历年考试特点,对今年大纲进行解读,帮助考生理清复习的思路。

一、考查范围广泛,考题重点突出。

就考试内容来说,2012年大纲相比之前大纲,表述没有变化。

都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法律知识、语文基础知识和公文写作、经济知识和科技常识、中国近现代史、世界现代史及其他知识等。

变化较大的点是时政内容时间的期限,变更为2011年2月至2012年1月间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

分析历年考题,全部的考试重点集中在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事政治),法律(法理、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诉讼法),行政管理(包括职业道德、公务员法),经济,公文(包括病句、错别字等语文知识)。

二、考题难度系数大,考察知识点细微。

一般来说,江苏的考题难度系数是相当大的。

重要表现之一就是题型多样,涉及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实务题、论述题、简析题、写作题、案例分析题、综合分析题、材料处理题等。

不同类型的考试选择的题型有所区别。

A类卷难度稍大,71道题,包括单选、多选、不定项、案例分析、公文改错、综合分析、论述;法律案例难度很大,考查的知识点细且多。

B类C类难度稍小,61道题,包括单选、多选、不定项、案例分析、公文改错和材料分析。

A、B、C类均含有主观题。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知道除去时政的期限外,其他的难度系数和考查重点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

经过2009、2010、2011三年比较成熟的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已经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在已经比较有限的时间内,考生可以根据试题的难易系数、根据自身特点集中精力攻克不太擅长且经常考查的知识点。

2012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C类试卷(精选解析版)

2012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C类试卷(精选解析版)

2012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C类试卷(精‎选)答题说明:本试‎卷第1~60题为客观‎题,第六大题为主观题‎,请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作答,否则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1项,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下涂黑所选答案项的信‎息点,在试卷上作答一‎律无效。

本大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B.‎矛盾双方相互排斥C‎.矛盾双方相互对立‎‎ D.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答‎案与解析】D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对立面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即体现了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选项D正确。

‎2.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是(‎)。

A.坚持改革开‎放‎B.坚持科学发‎展C.注重以人为本‎‎D.注重改善民生‎【答案与解析】B ‎“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3.下‎列属于社会化生产一般‎规律的是(‎)。

A.价值规律‎‎B.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规律C.剩余价值‎规律‎D.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规律【‎答案与解析】D ‎在全社会范围内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是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社会‎分工越细,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国民经济各‎个组成部分和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之间彼此‎联系和相互制约的程度‎就越大。

故本题选D。

‎4.下列对工业化与‎城镇化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A.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形态,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动力B.‎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空间‎形态,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动力C.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空间形态,工‎业化推进城镇化的发展‎D.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形态,城镇化推‎进工业化的发展【答‎案与解析】A 城‎镇化、工业化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2012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点重点分布

2012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点重点分布

公共基础知识考点重点分布
一、法律部分:(1)行政法;行政法部分重点考查行政行为法,包括行政许可法、行政强制法、行政处罚法,要细看法条,习题练习;(2)民法:重点在合同法、物权法及侵权责任法部分,(3)宪法和立法法;重点在各全国人大、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的职权等;立法法重点在立法权的公布及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冲突的处理和备案,注意自治区自治条例的立法权和备案知识。

二、时政部分:(1)单选题部分,要求知道时事政治;(2)对重大的时事热点问题要了解背景、分析原因及意义,看半月谈和十七大几次会议的公报、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等。

三、公文:掌握以下三个部分即可:(1)公文通用格式;(2)各文种区别(常用的几种文种即可,如请示、报告、通知、通告、通报、意见等);(3)行文关系及行文规则;最后注意公文的语言要求规范、简洁,数字要求准确等。

四、论述题:建议多做做历年真题,对照答案进行总结。

主要是学会答题,包括写作思路、分段,开头和结尾语言要漂亮;字要写的漂亮,考官没有时间看你多少内容。

五、毛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部分是重点。

如果需要真题、时政热点资料、习题,请上QZZN论谈,/thread-htm-fid-29.html,有2012公基备考专题。

2012江苏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重点和考试技巧

2012江苏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重点和考试技巧
1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是( )。
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正确答案:D
15、事物发展的源泉在于( )。
A.人的主观能动性
B.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C.事物的内部矛盾
D.外力的推动
正确答案:D
1、划分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唯一的标准是( )。
A.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
C.世界是否运动变化的问题
D.是否承认世界统一的问题
正确答案:B
2、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 )。
A.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系统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A.一般方法
B.经验材料
C.理论结论
D.具体方法
正确答案:A
36、量变和质变的辩证转化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 )。
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前进性和重复性的统一
C.连续性和阶段性(飞跃性)的统一
D.直线性和循环性的统一
正确答案:C
37、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
正确答案:B
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B.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
正确答案:A
4、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 )。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质变相统一的观点

2012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复习资料公共基础知识考试技巧、答题原则

2012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复习资料公共基础知识考试技巧、答题原则

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A.各种实物的总和B.物质和精神的统一C.多样性的物质统一D.主观与客体的统一正确答案:C2、唯物辩证法否定的“扬弃”是指()。

A.全盘抛弃B.绝对否认C.全盘肯定D.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继承正确答案:D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

A.运动的绝对性B.存在性C.客观实在性D.实物性正确答案:C4、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共同错误为()。

A.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B.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C.仅把运动和某些具体物质形态联系起来D.把物质和运动完全割裂开来正确答案:D5、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的是()。

A.时间、空间可以离开物质自己运动B.时间、空间不随物质运动的速度而变化C.时间、空间是主观精神的表现形式D.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正确答案:D6、“人的意志高于一切,决定一切”的观点是()。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正确答案:D7、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

A.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系统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正确答案:B8、哲学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在于()。

A.适应时代的需要B.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C.反映劳苦大众的需要D.适应思想创新的需要正确答案:A9、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

A.劳动人民的世界观B.无产阶级的世界观C.为全社会服务的世界观D.新兴阶级的世界观正确答案:B10、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观点D.不可知论正确答案:C11、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

A.辩证统一的关系B.因果关系C.内因和外因的关系D.等同关系正确答案:A12、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原因和结果的关系问题上,结果是指()。

A.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B.先于某种现象的现象C.被一定现象所引起的现象D.后于某种现象的现象正确答案:C13、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

2012江苏省《公共基础知识》(必备资料)

2012江苏省《公共基础知识》(必备资料)
B、双击该句中任意的位置
C、按住CTRL同时单击句中任意位置
D、按住CTRL同时双击名中任意位置
8、在Internet的域名中,代表计算机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符号“.cn”是指____。
A、中国 B、台湾 C、香港 D、加拿大
9、IT是指____。
A、Internet B、Information Technoloy
30、现在Internet上的电子书籍多数采用PDF格式存储和传递,这种格式的文件是用____软件来打开并阅读的。
A、Microsoft Office B、Real Player C、Adobe Acrobat Reader D、ACDsee
31、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是由____组成
A、更改 B、读取 C、不共享 D、完全控制
28、下列表示的存储容量最小的是____
A、1 TB B、10 GB C、1024 KB D、10240 B
29、要查找局域网中的计算机,应进入____
A、我的电脑 B、网上邻居 C、IE浏览器 D、控制面板
A、CPU、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B、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C、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D、CPU、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32、下列行为可能使一台计算机感染病毒的是____。
A、新建一个文件夹 B、使用发霉软盘
C、强行关闭计算机 D、使用外来软件或光盘或随意打开陌生电子邮件
C、Internet Teacher D、In Technology
10、在计算机网络中,表征数据传输可靠性的指标是____。
A、误码率 B、频带利用率

2012江苏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技巧与口诀

2012江苏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技巧与口诀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正确答案:A
24、“苍蝇不叮没缝的蛋”这一说法直接表达的哲学思想是( )。
A.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多因一果
D.一因多果
正确答案:C
32、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共同错误为( )。
A.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
B.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
C.仅把运动和某些具体物质形态联系起来
D.把物质和运动完全割裂开来
正确答案:D
3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界定的。
B.对立统一规律
C.系统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正确答案:B
20、划分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唯一的标准是( )。
A.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
C.世界是否运动变化的问题
D.是否承认世界统一的问题
正确答案:B
21、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 )。
C.事物的运动是外力推动的结果
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正确答案:A
25、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 )。
A.提高知识理论水平
B.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
C.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
D.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正确答案:B
26、“一个地区的发展会产生全国效益”强调的是( )。
A.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
A.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
B.整体和部分有严格的界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我党一贯倡导并长期保持的优良学风是()。

A.艰苦奋斗
B.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
D.勤俭节约
正确答案:C
2、“人的意志高于一切,决定一切”的观点是()。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正确答案:D
3、时有风吹幡动。

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慧能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慧能观点的根本错误在于()。

A.否认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否认了运动具有客观规律性
C.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D.否认了物质是意识的根源
正确答案:A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

A.劳动人民的世界观
B.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C.为全社会服务的世界观
D.新兴阶级的世界观
正确答案:B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 )。

A.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B.科学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
C.绝对真理的体现
D.人类优秀哲学思想集大成和在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
正确答案:D
6、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共同错误为()。

A.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
B.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
C.仅把运动和某些具体物质形态联系起来
D.把物质和运动完全割裂开来
正确答案:D
7、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

A.辩证统一的关系
B.因果关系
C.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D.等同关系
正确答案:A
8、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

A.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系统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正确答案:B
9、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不存在()。

A.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
B.辩论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正确答案:A
10、唯物辩证法否定的“扬弃”是指()。

A.全盘抛弃
B.绝对否认
C.全盘肯定
D.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继承
正确答案:D
11、“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正确答案:C
12、事物发展的源泉在于()。

A.人的主观能动性
B.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C.事物的内部矛盾
D.外力的推动
正确答案:D
13、事物发展的源泉在于()。

A.人的主观能动性
B.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C.事物的内部矛盾
D.外力的推动
正确答案:D
14、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的特点表现在()。

A.实践性
B.科学性
C.革命性
D.开放性
正确答案:A
15、“苍蝇不叮没缝的蛋”这一说法直接表达的哲学思想是()。

A.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事物的运动是外力推动的结果
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正确答案:A
16、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是由教师的水平、学校的设施、学生的主观努力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造成的,从因果关系来看,这是()。

A.异因同果
B.同因异果
C.多因一果
D.一因多果
正确答案:C
17、划分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唯一的标准是()。

A.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
C.世界是否运动变化的问题
D.是否承认世界统一的问题
正确答案:B
18、“静者,动之静也”的观点是()。

A.否认静止的相对性
B.否认运动的绝对性
C.认为静止是不存在的
D.认为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正确答案:D
19、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 )。

A.提高知识理论水平
B.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
C.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
D.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正确答案:B
20、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界定的。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正确答案:A
21、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 )。

A.一般方法
B.经验材料
C.理论结论
D.具体方法
正确答案:A
22、“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正确答案:C
23、否定方面是指()。

A.保持事物自己存在的方面
B.促使事物走向死亡的方面
C.事物内部好的方面
D.事物内部坏的方面
正确答案:B
24、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

A.唯心主义
B.二元论
C.辩证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正确答案:D
25、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的是()。

A.时间、空间可以离开物质自己运动
B.时间、空间不随物质运动的速度而变化
C.时间、空间是主观精神的表现形式
D.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
正确答案:D
26、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A.各种实物的总和
B.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C.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D.主观与客体的统一
正确答案:C
27、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

A.是否整体地看问题
B.是否承认事物在运动
C.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是否承认事物的质变
正确答案:C
28、认为正确或错误的意识都是对物质的反映是()的观点。

A.诡辩论
B.唯心主义
C.不可知论
D.唯物主义
正确答案:D
29、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 )。

A.提高知识理论水平
B.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
C.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
D.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正确答案:B
30、实际工作中的“一刀切”的错误是由于忽视了事物的()。

A.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的特殊性
C.矛盾的同一性
D.矛盾的斗争性
正确答案:D
31、“静者,动之静也”的观点是()。

A.否认静止的相对性
B.否认运动的绝对性
C.认为静止是不存在的
D.认为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正确答案:D
3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

A.主要内容
B.理论基础
C.核心部分
D.实质和灵魂
正确答案:B
33、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民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据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的结构调整,提高国产资产的整体质量。

这一论断突出体现了()。

A.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原因的道理
B.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与质变相统一的观点
C.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D.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
正确答案:D
34、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存在性
B.物质性
C.意识性
D.真理性
正确答案:B
35、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的特点表现在()。

A.实践性
B.科学性
C.革命性
D.开放性
正确答案:A
36、“静者,动之静也”的观点是()。

A.否认静止的相对性
B.否认运动的绝对性
C.认为静止是不存在的
D.认为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正确答案: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