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治疗共识

合集下载

2019版: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功能性治愈)专家共识(全文)

2019版: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功能性治愈)专家共识(全文)

2019版: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功能性治愈)专家共识(全文)本共识为规范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临床治愈(或功能性治愈)的治疗策略和技术原则而制订。

本共识旨在帮助临床医生在提高慢乙肝临床治愈的抗病毒治疗中做出合理决策。

本共识制订的循证医学证据主要来源于慢乙肝核苷类药物经治患者或核苷类药物先行治疗患者。

本共识中的证据等级分为A、B和C三个等级,推荐等级分为1和2两个级别(表1,根据GRADE分级修订)。

随着HBV疫苗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的母婴阻断措施的普及和强效抗病毒药物的应用,HBV感染的防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慢性HBV感染仍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全世界约有2.4亿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超过65万人死于HBV相关终末期肝病,包括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

慢乙肝的治疗目标是延缓或减少肝硬化失代偿、肝功能衰竭和HCC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

HBsAg阴转与肝脏功能改善、组织病理改善以及长期预后改善相关,是目前国内外最新慢乙肝防治指南推荐的理想治疗目标,即功能性治愈或称为临床治愈。

然而直接抗病毒药物(DAA)[如核苷(酸)类似物(NA)]或免疫调节剂[如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PEG-IFN)]单独使用实现临床治愈的作用有限。

理论上,NA和PEG-IFN针对HBV发挥不同的抗病毒作用机制,合理联用能够产生协同和互补的效应。

临床实践证明,以NA和PEG-IFN序贯或联合治疗的优化方案针对部分优势人群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并积累了诸多成功实现HBsAg阴转的案例和经验,开展了系列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本共识阐述了联合治疗方案的最新循证医学依据,总结了慢乙肝临床治愈路线图的专家共识,指导临床医师治疗决策的制订,以帮助慢乙肝患者实现临床治愈。

1 HBV感染的临床转归和临床治愈1.1 HBV感染的临床转归作为一种独特的嗜肝DNA病毒,HBV感染人体后通过肝细胞膜上受体,如钠离子-牛磺酸-协同转运蛋白(NTCP)侵入肝细胞内,其基因组部分双链的松弛环状DNA(rcDNA)进入细胞核并形成病毒复制的模板——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HBV cccDNA 与宿主组蛋白和非组蛋白结合形成病毒微染色体,具有高度稳定性,cccDNA半衰期较长,无需新的病毒进入肝细胞即可自我补充,保持一定数量的转录模板。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功能性治愈)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功能性治愈)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在清除病毒、控制疾病进程中发 效并尽可能实现临床治愈是临床亟待解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挥重要作用。急性自限性感染是理想的HBV 感染的自然转 干扰素通过增强免疫细胞功能和促进细胞因子的表达、诱
归,一般无需抗病毒治疗,患者多在感染后半年内发生HBsAg 导干扰素刺激基因(ISGs)的产生并经干扰素信号通路编码多
: doi 10. 3969 / j. issn. 1001 - 5256. 2019. 08. 008
收稿日期: ;修回日期: 。 2019 - 07 - 31
2019 - 07 - 31
通信作者:宁琴,电子信箱: 。 qning@ vip. sina. com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针对部分优势人群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并积累了诸多成功实现 HBsAg 阴转的案例和经验,开展了系列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本 共识阐述了联合治疗方案的最新循证医学依据,总结了慢乙肝
后,血清 HBsAg 和 HBV DNA 持续检测不到、HBeAg 阴转、伴或不伴 HBsAg 血清学转换,肝脏炎症缓解和组织病理学改善,终末期肝 病发生率显著降低,是目前国内外最新慢乙肝防治指南推荐的理想治疗目标。 临床实践证明,以直接抗病毒药物( DAA) [ 如核苷 ( 酸) 类似物( NA) ] 或免疫调节剂[ 如聚乙二醇化干扰素( PEG - IFN) α] 序贯或联合治疗的优化方案针对部分优势人群显示出良好 的疗效,开展了系列成功实现 HBsAg 阴转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 功能性治愈) 专家共识》 阐述了 联合治疗方案的最新循证医学依据,并总结了慢乙肝临床治愈路线图,以指导临床医师治疗决策的制订。
1 强推荐及充治分疗考成虑本到而了最证终据得的出质的量推、患荐者意可见能的预后情况

PEG-IFN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专家共识解读-余雪平

PEG-IFN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专家共识解读-余雪平
HBV DNA
重要 预测指标
HBeAg
HBsAg 精准定量
初治患者个体化治疗应用策略
新增HBeAg阳性患者BGT治疗策略,及具体基线状况
专家建议4: PEG IFN治疗可能获得较好临床疗效的人群即根据基线水平选择治疗方案的原则:基线时 ALT高水平或波动; HBV DNA < 2×106-8 IU/ml或波动; HBsAg定量相对较低(低于25 000 IU/ml)。
初治患者个体化治疗应用策略—HBeAg阳性
专家建议5: 治疗期间调整治疗方案即根据治疗应答调整治疗方案的原则和停药原则。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24周 HBV DNA下降<2 lg IU/ml, 但HBsAg定量>20000 IU/mL
24周 HBsAg≤20 000IU/ml且 HBV DNA下降<2lg IU/mL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7年聚乙二醇干扰素α 治疗慢性乙型 肝炎专家共识解读
泉州市第一医院 余雪平
临床需求始终是《专家建议》形成与发展的动力
2007年 2010年
《专家建议》发布,为临床医生科学、合理、正确认识和应用干扰 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提供参考,解决长效干扰素临床应用经验积累 不足的问题
《专家建议》2010版发布,在逐渐积累的临床应用经验的基础上, 介绍干扰素个体化治疗与RGT治疗策略,满足对提高疗效的需求
2012年 2017年
《专家建议》2012补充版发布,针对临床更高治疗目标—HBsAg 清除,完善RGT治疗策略
《专家共识》2017版整合了2010更新版本及2012补充版本的内容, 并在此基础上新增NA经治人群,肝细胞癌高危人群,特殊人群的 治疗策略,并提出目前应用干扰素尚待解决的问题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指南(2023年更新版)》要点汇总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指南(2023年更新版)》要点汇总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指南(2023年更新版)》要点汇总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指南 (2023年更新版)要点汇总指南概述本文档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指南的要点汇总,基于2023年的最新研究和临床实践,为患者和医疗专业人员提供指导。

诊断- 对于疑似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进行血清学检测以确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 应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和肝功能指标,以评估病情。

分级和评估- 使用乙型肝炎病毒DNA水平、肝组织病理学和肝功能评估的综合指标,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分级和评估。

- 评估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肝纤维化程度,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

治疗策略- 根据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肝功能和肝纤维化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

-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目标是达到持久的病毒学和临床反应,减少肝功能衰竭和肝癌的风险。

- 推荐首选药物为核苷类似物或核苷酸类似物,如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等,用于抑制病毒复制。

- 对于肝功能较差或肝纤维化较重的患者,联合使用抗病毒药物和免疫调节剂可能更有效。

治疗监测- 治疗期间应定期进行乙型肝炎病毒DNA检测和肝功能指标测定,以评估治疗效果。

- 定期监测肝功能,包括肝酶和肝功能衰竭标志物,以及肝纤维化程度的动态变化。

治疗终止和后续- 对于达到持久病毒学和临床反应的患者,治疗终止时应定期进行随访,并关注肝癌风险。

- 对于未达到治疗目标或重复治疗后仍复发的患者,应重新评估治疗策略,并考虑其他药物或治疗方案。

预防和注意事项- 推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和预防措施,以降低感染风险。

- 对于合并其他肝病或免疫抑制的患者,应谨慎选择治疗策略,并密切监测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 治疗期间应避免饮酒和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

这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指南(2023年更新版)》的要点汇总,旨在为医疗专业人员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提供指导和参考。

请在具体治疗时仔细阅读完整指南以获得更详细和准确的信息。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功能性治愈)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功能性治愈)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功 能性治愈)专家共识解读
汇报人:xxx
2023-12-22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标准与评估 • 治疗方案选择与优化策略 • 患者管理与随访监测策略 • 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 • 总结与建议
01 引言
慢性乙型肝炎现状及危害
流行情况
全球范围内,慢性乙型肝炎(CHB)是一种广泛流行的疾病,尤其在亚洲地区 。我国是CHB的高流行区,患者数量众多。
多学科协作在推动临床治愈中作用
临床医学与基础医 学的紧密结合
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愈需要 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的紧密结 合,通过深入研究病毒与宿主 相互作用机制、免疫应答机制 等,为新药研发和临床治疗方 案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多学科团队协作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涉及多个 学科领域,如感染科、肝病科 、免疫学、药理学等,多学科 团队协作能够充分发挥各专业 领域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和 治愈率。
制定目的
本专家共识旨在明确CHB临床治愈的定义、评估方法和治疗策略,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规范的诊疗指导,促进 CHB治疗领域的规范化发展。同时,通过推广和应用本专家共识,提高CHB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02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标准与 评估
临床治愈标准定义及内涵
临床治愈定义
指患者经过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 ,乙肝病毒DNA持续阴性,肝脏组 织学改善或恢复正常,且无明显临床 症状和体征的状态。
免疫治疗新策略
免疫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新的免疫治疗策略如治疗性疫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正在不断研发 中,有望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基因编辑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等的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编辑患者基因组中 的病毒基因或宿主基因,有望达到治愈的目的。

2022最新ALT持续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诊治要点(全文)

2022最新ALT持续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诊治要点(全文)

2022最新ALT持续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诊治要点(全文)本共识基于中国2019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持续正常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最新进展进行补充,旨在帮助临床医师在ALT持续正常CHB患者的诊治中做出合理的诊疗决策。

ALT是反映肝脏炎症最直接的指标。

国内外指南均推荐ALT高于正常值上限(ULN)即是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

目前全球通用的ALT的ULN 为40 U/L,我国当前采用的ALT的ULN为男性50 U/L,女性40 U/L。

在临床上评估是否是CHB并决定是否治疗前,需排除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其他系统疾病等。

依据患者血清HBV DNA、年龄、家族史、肝脏疾病严重程度和伴随疾病等因素,综合评估ALT持续正常CHB患者所处的疾病进展状态,决定是否需要治疗。

HBV DNA主要用于评估HBV感染者病毒复制水平,是抗病毒治疗适应证选择及疗效判断的重要指标。

当检测到HBV DNA但ALT持续正常时,如有以下情形之一,则疾病进展风险较大,建议抗病毒治疗。

(一)年龄年龄>30岁,无肝硬化或肝癌家族史,进行肝纤维化无创评估或肝组织学检查,存在明显肝脏炎症或纤维化,建议进行抗病毒治疗。

(A级证据,1级推荐)(二)家族史有肝硬化或肝癌家族史,且年龄>30岁,建议进行抗病毒治疗。

(B 级证据,1级推荐)(三)实验室检查1. 天冬氨酸转氨酶和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评分:成人APRI≥2分提示存在肝硬化,APRI<1分则排除肝硬化。

(B级证据,2级推荐)2. 肝纤维化4因子指数(FIB-4):FIB-4≥3.25用于诊断Metavir评分≥F3;FIB-4<1.45用于排除Metavir评分≥F3。

(B级证据,2级推荐)3. 肝纤维化四项(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层黏连蛋白):透明质酸在肝硬化时极度升高;Ⅲ型前胶原在肝硬化早期明显升高;Ⅳ型胶原可用于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层黏连蛋白与肝纤维化活动程度及门静脉压力呈正相关,四项指标均可反映肝纤维化发生情况,但尚缺乏可供临床应用的统一诊断界值。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深入研究发病机制
进一步揭示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和病毒 与宿主相互作用。
个体化精准治疗
根据患者基因型、病毒变异等因素,制定个 体化精准治疗方案。
新型治疗药物研发
探索新的治疗靶点,研发更高效、安全的治 疗药物。
肝移植与人工肝研究
对于终末期肝病患者,研究肝移植和人工肝 等替代治疗手段。
关键指标选取及权重分配
关键指标
选取能够反映慢性乙型肝炎病情变化 和治疗效果的关键指标,如肝功能、 乙肝病毒DNA、肝脏超声等。
权重分配
根据各项指标在评价中的重要性,合 理分配权重,确保评价结果的公正性 和客观性。例如,肝功能指标在评价 中占据较大权重,而临床症状与体征 等指标则占据较小权重。
04 实现临床治愈关键因素分析
生活方式干预
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 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当运动等 ,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复发风 险。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必 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树 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05 专家共识解读与指导意义
专家共识核心内容概述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定义
实现乙肝病毒持续抑制、肝功能持续正常、肝脏组织学改善或恢 复正常。
临床治愈意义
实现CHB的临床治愈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社会经济负担、降低传染风险 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共识背景与目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背景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CHB的治疗策略和方法不断更新。为了规范临床医生的诊疗行为,提高 CHB的治愈率,专家共识应运而生。
目的
本专家共识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CHB临床治愈的标准化诊疗建议,帮助医生更好地掌握治疗策略和方法,提高患 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同时,通过推广和应用本共识,促进CHB临床治愈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合作。

“聚集乙肝”会议热点:争鸣与共识

“聚集乙肝”会议热点:争鸣与共识
¨¨ ¨
维普资讯 ຫໍສະໝຸດ 篷 医 生 论 坛 器医 生论 坛
“ 集 乙肝 ”会 议 热 点 :争 鸣 与 共 识 聚
生 。恩 替 卡 韦 治疗 2 周 时 HB DNA降 至4 0 c / 4 V 0 p
20年8 2 0 6 月 6~2 7日, 由 中华传 染 病 杂 志 主 办 ml 以下 的 HB Ag e 阳性 患 者 中 ,治疗 1 时9 % 患 年 6的 的 “ 焦 乙肝 ” 会 议 上 ,几 位 国 内 专 家 以 “ 聚 辩 者 HB DNA仍 低 于 4 0 c / ,3 %发生 HB Ag V 0 p ml 0 e 论 ” 的方 式 分 别 阐述 了对 目前 乙肝 治疗 领 域 几 个 血 清 转 换 ,8 % AL 1 T复 常 ,无 1 耐 药 发 生 。 除 例
HB DNA复 制 可导 致 肝 脏 组 织 学 改 变 ( V 炎 指 南 也 采 用 多 项 指 标 来 评 价 抗 病 毒 疗 效 。 对 于 HBe Ag阳 性 患 者 , 最 佳 的 评 价 指 标 是
Ag V T复 常 。 竭死 亡 或 发 生 肝 细 胞癌 ( C)。 台 湾学 者 进 行 HBe 血 清 转 换 伴 HB DNA阴 转和 AL HC 的 长 达 1 g 的 随访 研 究 表 明 ,HBV 3 DNA高 负 荷 HB Ag ̄性 患者 治 疗后 发生 HB Ag 清 转换 e I H e 血
治 疗 导 致 的 HB NA下 降 幅度 可 代替 组 织学 用 性 、HBe VD Ag阳性 和 ALT升 高 的慢 性 乙肝 患 者 , 于 评 估 疗 效 和 疾 病 活 动 性 ,治 疗 目标 应 该 是 完 全 HCC发 生危 险 比不 具 备 这 三 项 因素 的 患者 高 1¨ 0 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消化疾病研究所,郑州 450014编译*本文编译自Li ver Int.(2006)CHB治疗指南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共识修订(2006)*马军 编译关键词 CHB;治疗Chroinc hepatitis B treatment consensus(2006update)Key w ords CHB;Treatment;update中图分类号:R512 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709(2006)06-0543-07自2005年发布亚太地区乙肝治疗共识之后,关于慢性乙型肝炎(C HB)治疗临床研究结果不断出现,如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长期应用后的随访;恩替卡韦、汰比呋定(telbivudine)、恩曲他滨(Emtricitabine)、长效干扰素(peginterferon)的!期临床试验;胸腺肽 1和干扰素 在成年人中联合应用;干扰素和拉米夫定在儿童患者中的联合应用,拉米夫丁耐药复发后的阿德福韦和恩替卡韦治疗等等。

乙肝病程的发展和年龄、e抗原转阴的时间、HB V 的基因型、自然突变的发生(基本核心启动子区和前S 区)有关。

目前又发现,HBV病毒载量和疾病预后有关,HB V滴度较高者更易出现HCC,这些证据说明了抑制HB V DNA复制的重要性,对于HBeAg阴性患者是否治疗也有了更新的临床资料。

选择药物时,要考虑患者的经济条件、药物效果、安全性和耐药性。

最近资料显示,恩替卡韦和长效干扰素( 2a)是两种较好的药物,和拉米夫定相比,对HBeAg阴性和阳性的患者均有较好的疗效。

肝硬化病人使用干扰素为主的抗病毒治疗也可取得和非肝硬化病人相似的良好效果。

拉米夫定耐药是限制其应用的主要原因。

阿德福韦的耐药发生率比拉米夫定低,但其较高的耐药率也不容忽视,4年疗程有18%,5年可达到29%;拉米夫丁耐药病人,单用阿德福韦治疗阿德福韦耐药出现的时间提前、耐药率增高,48周为18%,24个月为22 25 4%。

对拉米夫丁耐药的,改用恩替卡韦后,还没有耐药的报道,但改用恩替卡韦1年后,出现7 5%的基因型改变,还有1 4%患者出现病毒含量升高。

CHB的治疗药物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干扰素 、长效干扰素 2a、胸腺肽 1在许多国家批准应用,其中恩替卡韦和长效干扰素有效且耐药率低。

CHB病人的疗法选择,应考虑每种药物的优劣,也应考虑患者年龄、感染时的年龄、肝病严重程度、一定疗程后能否持久抑制DNA、转氨酶控制情况、HBsAg 和HBeAg转阴,还有药物起效快慢、安全性、患者耐受性;耐药性、用药途径、药物价格。

应对C HB病人定期AFP和超声检测。

CHB治疗新建议2006年3月乙肝治疗进展-亚太地区专家组成员根据近年新的临床观察结果(表1,2),对原C HB治疗共识进行了修订。

一、HBeAg阳性HBeAg阳性、HBV DNA∀105copies/mL、ALT>2# ULN(正常上限),可考虑治疗;也可先观察3个月,以确定是否有自发的HBe Ag血清学转换,如果DNA和AL T仍然较高,可以开始治疗。

1.ALT升高:ALT在2~5#ULN,可以选用干扰素 、长效干扰素 2a、胸腺肽 1、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或恩替卡韦,虽然胸腺肽的效果尚缺乏有力的支持,但它对提高干扰素的耐受性有帮助。

如果ALT>5#ULN,拉米夫定和恩替卡韦是首选,它们作用强起效快,对肝功能不好的人更安全。

治疗期间每3个月随访1次,检测HB V DNA、AL T、HBeAg,用阿德福韦的病人还要注意监测肾功能。

普通干扰素建议4~6月,长效干扰素6个月,胸腺肽6个月。

HBe Ag阳性的病人,使用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疗程应∀1年。

如果6个月内2次复查HBV DNA和HBe Ag转阴,即可停止治疗。

治疗结束后,第1年每3个月检测HB V DNA和/或HBeAg和ALT,也可间隔时间更短一些,对于初治效果不佳者,可能是延迟应答,也可能需要更换药物。

2 ALT轻度升高者:除了肝硬化病人,如果ALT轻度升高(1 2#ULN),目前的证据不支持上述药物的HBeAg转阴效果,可以定期检查,应1~3月复查1次;年龄大的患者,也可以考虑肝活检,如果发现中度以上炎症/肝纤维化,应当治疗,尤其是年龄大于40岁者。

3 AL T正常:不建议治疗。

如果HB V DNA∀105c opies/mL,每3月检查1次;如果HB V DNA<105copie s/ mL,每3~6月检查1次。

年龄大的患者可以考虑肝活检,若有中度以上的炎症或肝纤维化,建议治疗。

表1 HBe阳性C HB治疗比较Parameter*Interferon(untreated)12 24weeksPeginterteron 2a(lnamivudine)48weeksLami vudine(placebo)52weeksAdefovi r dipivoxil(placebo)48weeksEntecavir(Ia mivudine)48weeksThymosin(untreated)26weeksSerum HBV D NA losst 37%(17%)25%(40%)44%(16%)21%(0%)67%(36%)40%(9%)% Serum HBV D NAlog10reductionNot reported4 5(5 8)5 393 52(0 55)6 86(5 39)Not reportedHBeAg los s33%(12%)30%(22%)at week4834%(21%)at week7225%(10%)24%(11%)46%at96weeks53%at144weeks22%(20%)25 40%(9 14%)%HBeAg seroconversi on18%27%(20%)a t wee k4832%(19%)a t wee k7216% 18%(4 6%)50%at5years12%(6%)33%at96weeks46%at144weeks21%(18%)25 40%(9 14%)%HBsAg loss11 25%at5yearsin white patients 3%(0%)at wee k72(HBsA g seroc onversion)Insufficient data Insufficient data Not reported Not reportedALT normalization23%39%(62%)41 72%(7 24%)48%(16%)78%(70%)(<1 25#ULN)53 1%(45 9%)#His tologic improvement Poor data38%(34%)at week7249 56%(23 25%)53%(25%)72%(62%)In responders&Development of resistance No No15%increas ing to69%at5years 0%at year13%at2years18%at4years29%at5years0%at1year0%at2yearsNoD urabi lity of response follo wing80 90%at88%77%at37months91%at55weeks82%at24weeks Not reported HBeAg seroconversi on4 8yearsDefined treat ment course Yes Yes Unclear Unclear Unclear Unclear Side effec ts Many Better than interferon Mini mal M inimal Mini mal Mini malAdult dosing regi men5 10MU threetimes weekly for16 24weeks(injection)180 g weekly for24 48weeks(i njection)100mg,once dai ly(oral);minimum of48weeks10mg,once dai ly(oral);minimum of48weeks0 5mg,onc e dail y(oral);mini mum of48weeks1 6mg t wicewee kly for26wee ks(injection)Cost/year++++++++++++++++*All data are at1year unless otherwise s tated. Control arm.Interferon and lami vudine:hybridi zati on assay with l ower li mit of detection=105c opies/ml;adefovir:PCR as say(Roche Amplicor Monitor)with lower li mi t of detection=400copies/ml;peginterferon 2a:PCR as say(Roc he COBAS)undetectable is<400copies/ml;ente cavir:PCR as say(Roc he COBAS)unde tectable is<400copies/ml;thymosin :hybridiz ation ass ay with lo wer li mi t of detection1.5pg/ml.%Reflec ts combined response rate of clearance of HBV D NA and HBeAg at18months after s tudy entry.#Reflects AL T normalization at18months after s tudy entry.&Improvement i n His tological Ac tivi ty Index and Iobular scores seen in patients who cleared HBV DNA and HBe Ag.Adapted from Keeffe et al(8).表2 HBeAg阴性C HB患者治疗比较Parameter*Interferon(untreated)12 24weeksPeginterteron 2a(lnamivudine)48weeksLami vudine(placebo)52weeksAdefovi r dipivoxil(placebo)48weeksEntecavir(lamivudine)48weeksThymosinSerum HBV D NA loss10 47%(0%)63%(73%)63%(6%)at week24%51%(0%)90%(72%)42%(6%)Serum HBV DN A log10reductionNot reported4 1(4 2)3 0 4 0(1 5)3 91(1 35)5 0(4 5)Not reported HBs Ag los s11 25%af ter5years3%(0%)at wee k720%(1.5%)a t week24Not reported<1%(<1%)Not reportedALT normalization10_47%(0%)38%(73%)63%(6%)at week24%72%(29%)78%(71%)42%(6%) His tologic improvement Poor data59%(58%)at week7260%64%(33%)70%(61%)In respondersDevelopment of resistance No No14%increas ing to70%at4years 0%at year12%at years15%at4years0%at year10%at2yearsNoDefined treat ment course Yes Yes Unclear Unclear Unclear Unclear Side effec ts Many Better than interferon Mini mal M inimal Mini mal Mini malAdult dosing regi men5 10MU three timesweekl y for12months(injection)180 g weekly for48weeks(injecti on)100mg,once daily(oral);mi nimum of48weeks10mg,once dail y(oral);mini mum of48weeks0.5mg,once daily(oral);mini mum of48weeks1 6mg twiceweekl y for26weeks(injection)Cost/year+++++++++++++++*All data are at1year unless otherwise stated. Control arm.Interferon and la miudine:hybridiz ati on as say with l ower limit of detec tion=105copies/ml;adefovir:PCR as say(Roche A mplicor Monitor)with lower li mi t of detection=400copies/ml;peginterferon -2a:PCR ass ay(Roche COBAS)undetectable is<400copies/ml;ente cavir:PCR as say(Roc he COBAS)undetectable is<400copies/ml;thymosin :hybri dization assay with lower li mit of de tection1.5pg/ml.%Combined efficac y end point of l os s of serum HBV DNA and normali zati on of A LT.二、HBsAg阴性是否治疗应根据HBV DNA水平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