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ArcGis生成DEM并制作坡度图的方法

合集下载

arcgis坡向提取

arcgis坡向提取

在ArcGIS中进行坡向提取,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准备相关数据:需要准备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河流等矢量数据。

DEM是描述地表高程的栅格数据,可以通过测量或遥感获取。

河流数据可以包括河流的线状几何信息,例如河道的中心线。

2. 加载数据:打开ArcGIS软件,并加载DEM和河流数据。

在ArcMap中,可以使用“Add Data”按钮将数据添加到地图中。

确保DEM 和河流数据在同一个坐标系下,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3. 生成坡度数据:在ArcMap中,打开“Spatial Analyst”工具栏,选择“Surface Analysis”按钮,然后选择“Slope”工具。

在“Slope”工具对话框中,可以设置计算坡度的参数,例如输出坡度单位(百分比或度数)、输出坡度数据的存储路径等。

点击“OK”按钮后,ArcGIS会自动计算出每个像元的坡度,并将结果以栅格数据的形式显示在地图上。

4. 提取坡向数据:为了更好地展示地表的坡向方向,可以使用ArcGIS的“Surface Analysis”工具栏中的“Aspect”工具进行坡向矢量提取。

在“Aspect”工具对话框中,可以设置计算坡向的参数,例如输出坡向数据的存储路径、坡向数据的显示符号等。

点击“OK”按钮后,ArcGIS会自动计算出每个像元的坡向,并将结果以矢量数据的形式显示在地图上。

通过坡向矢量提取,可以直观地看到地表的坡向方向。

根据坡向的不同,可以分析地形特征、水文过程等,并为地质勘察、土地利用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坡向矢量提取可以用于分析山地的水文特征,如降雨径流的形成和径流路径的选择。

此外,坡向矢量提取还可以用于土地利用规划,例如确定适宜的农田和林地分布区域。

在城市规划中,坡向矢量提取可以用于确定适宜的建筑物和道路的布局方向,以减少地质灾害的风险。

自编城市规划Arcgis10.0做地形高程、坡度、坡向分析图--超细致版

自编城市规划Arcgis10.0做地形高程、坡度、坡向分析图--超细致版

一、处理cad地形图在CAD里把带有标高的地形线保留,其余删除;或者保留高程点(gcd);也可通过湘源将标高数字转化成高程点。

导入GISMAP的时候只需地形线或高程点。

以下以等高线为例:二、根目录存放处理好的cad地形存放在硬盘根目录里文件夹名称不要含数字,避免不测,如:三、在ArcMap里添加数据打开ArcMap------“添加数据”四、选择“连接到文件夹”,指定到地形所在的文件夹五、双击载入线要素CAD地形线里Polyline要素,“添加”过程中会蹦出未知参考空间,不用管,点确定就好。

六、点开Arctoolbox工具箱,里面一堆的各种工具七、点选3Analyst工具箱里的“TIN管理”---“创建TIN”输出TIN一栏里新建TIN生成后存放的位置和名称,这里依旧选取DX 文件夹,取名为TIN1,保存输入要素类里点击黑箭头,选取要做地形分析的地形线要素,双击确定然后稍加等待(视地形复杂程度),右下角会显示正在创建TIN.,并且最终弹出创建TIN成功√或者失败×的提示。

生了高程图八、调整地形色彩:新生成的地形默认的色彩模式,要调整其颜色,就回到左侧边栏“内容列表”中,在“tin1”图层中选择“高程”,“图层属性”中选“符号系统”,在“色带”里选择适合的颜色。

地形变现过于生硬,可将“边类型”可勾消。

原来DX线要素图层也可勾消生成适合的彩色高程图:九、生成坡度、坡向图: 在图层属性中左侧有“添加”,里面有关于坡度、坡带的选项,对应分别会生成带有分级色带的坡度和坡向。

TIN图层中生成的坡度、坡向以及高程图是层叠关系,可通过是否勾选,来确定显现哪个图层。

十、色带分级图层属性的符号系统中默认的色带分级为9,如下图右边。

可点击黑箭头选择色彩分级精度。

十一、高程图的输出Arcmap窗口的左下角有两个小的模式符号,默认都是在“数据模式”中制图,点取旁边就转到“布局视图”。

或者在工具栏上通过“视图“----选择”布局视图“十二、调整出图页面的大小“文件”---“页面和打印设置”,选择打印机。

gis制作高程、坡度、坡向分析图

gis制作高程、坡度、坡向分析图

1、打开gis 点击“启动”-显示设备“正在运行”-点击“确定”
2、打开arcmap
3/添加数据添加“CAD地形图”-“添加”
4、打开工具箱-选择“数据管理工具”-选择“要素”—“要素转点”
5、点击编辑器-开始编辑
6、打开新建图层的属性表-删除<=0的数据
7、打开工具箱-3D分析工具-数据管理-TIN-创建TIN
8、选择工具箱-3D分析-转换-由TIN转为栅格
9、添加外框线文件
10、选择spatial 分析工具-提取分析-按俺膜提取
12 坡度分析:选择spatial 分析工具-表面分析-坡度分析13坡向分析:选择spatial 分析工具-表面分析-坡向分析
14 选择“文件”-“导出地图”存储为jpeg格式
PS注:由于lz直接将整个CAD导入GIS做的分析导致有一些高程点不准确,最好是直接在cad里的高程点另存为一个文件,导入GIS制作,数据更为准确一些。

arcgis9.3制作城市规划高程、坡度、坡向图

arcgis9.3制作城市规划高程、坡度、坡向图
除这 些内容,即可 在图上不显示
调整分区范围
完成高程图
1
2
双击红 色虚线 框内容 分别对 应生成 坡向、 坡度图
3
完成坡度、坡向分析图
出图
1
3
2
插入图例、 指南针
Arcgis9.3
制作城市规划 高程、坡度、坡向图
菜单栏 → Tools → extensions,选择所有扩展功能
点击“工具栏”红色“工具箱”按钮出 现如图左视效果
如右图所 示,右键 单击“工 具栏”调 出“3D Analyst”
载入cad文件 注: 1、cad文件应事先处理好“高程点”和“等高线”两个图层的数据,必须保 证这两个层的数据都是有“属性”的(指有高程数据)。其他图层应删除。 如数据有问题,可在湘源控规中采用高程点生成等高线的方式处理。 2、处理好的cad文件路径不宜过深,最好用英文命名。
点击确定
分别把这4个文件转换成gis可识别的*.shp文件
分别在左图框选 的文件上右键单 击出现右图所示 内容
路径和文件名自 定,注意路径不 宜太深,最好不 用中文命名。
选“是”
转换完后如 左图所示 红色虚线框 内的内容可 直接右键移 除或取消√使 其不显示
设置如左图所示 设置本次命名为3的文件如图所示 (对应为此前 的转换 文件)

gis制作高程、坡度、坡向分析图

gis制作高程、坡度、坡向分析图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1、打开gis 点击“启动”-显示设备“正在运行”-点击“确定”之老阳三干创作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3、打开arcmap
3/添加数据添加“CAD地形图”-“添加”
4、打开东西箱-选择“数据办理东西”-选择“要素”—“要素转点”
5、点击编辑器-开始编辑
6、打开新建图层的属性表-删除<=0的数据
7、打开东西箱-3D阐发东西-数据办理-TIN-创建TIN
8、选择东西箱-3D阐发-转换-由TIN转为栅格
9、添加外框线文件
10、选择spatial 阐发东西-提取阐发-按俺膜提取
12 坡度阐发:选择spatial 阐发东西-概略阐发-坡度阐发
13坡向阐发:选择spatial 阐发东西-概略阐发-坡向阐发
14 选择“文件”-“导出地图”存储为jpeg格局
PS注:由于lz直接将整个CAD导入GIS做的阐发导致有一些高程点禁绝确,最好是直接在cad里的高程点另存为一个文件,导入GIS制作,数据更加准确一些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浅较基于ArcGIS的两种DEM生成方法

浅较基于ArcGIS的两种DEM生成方法

浅较基于ArcGIS的两种DEM生成方法数字高程模型(DEM)是新一代的地形图,地貌和地物不再用直观的等高线和图例符号在纸上表达,而是通过储存在磁性介质上的大量密集的地面点的空间坐标和地形属性编码,以数字的形式描述。

DEM以数字的形式按一定的组织结构组织在一起,表示实体地形特征空间分布的模型,是地形形状大小起伏的数字描述。

由于生成DEM的数据获取方式不同、生成算法各异等原因,DEM的生成方法很多,最常用的生成方法就是对现有地形图进行数字化,以获取原数据,并用于构建不规则三角网从而建立DEM或直接通过内插的方法建立DEM。

本文将对这两种生成DEM的方法进行实验,依据高程吻合度等质量评价标准对这两种方法生成的DEM进行对比。

1 实验数据和研究方案根据数字化地形图数据分别以构TIN法和TOPO法生成DEM,并对其比较,找出其区别和优缺点。

其中通过构建不规则三角网生成DEM时对分别以无骨架点数据构TIN和增加骨架点数据构TIN两种方法生成的DEM进行对比,找到更高质量的构TIN方案;在TOPO法建立DEM中,通过对DEM生成参数的设置,建立更佳的DEM,对构TIN法生成的DEM与TOPO法建立的最佳DEM进行对比。

2 DEM建立方法2.1 构TIN法(以Delaunay三角网为例)不规则三角网表示数字高程模型既能减少规则格网方法带来的数据冗余,同时在计算效率方面优于纯粹基于等高线的方法。

单纯以等高线构建DEM会出现平顶,沟谷、山脊不明显等缺点,不能够很好地表现微地形特征。

为了克服这些缺点,需在等高线数据基础上增加骨架点数据来弥补。

骨架点就是分布于整个图内,弥补等高线不能反映出的具体特征地形的一系列特征点。

与没有骨架点的DEM晕渲图相比,平顶、沟谷、山脊不明显等缺点,已经较好地得到了改善。

包含骨架点数据生成的DEM比不包含骨架点数据生成的DEM在山顶、沟谷、山脊等方面优秀,包含骨架点生成TIN得到DEM的相同抽取点高程误差的均方差小于不包含骨架点生成TIN得到的DEM的抽取点高程误差的均方差。

gis制作高程、坡度、坡向分析图

gis制作高程、坡度、坡向分析图

1、打开gis 点击“启动”-显示设备“正在
运行”-点击“确定”(一)
2、打开arcmap
3/添加数据添加“CAD地形图”-“添加”
4、打开工具箱-选择“数据管理工具”-选择“要素”—“要素转点”
5、点击编辑器-开始编辑
6、打开新建图层的属性表-删除<=0的数据
7、打开工具箱-3D分析工具-数据管理-TIN-创建TIN
8、选择工具箱-3D分析-转换-由TIN转为栅格
9、添加外框线文件
10、选择spatial 分析工具-提取分析-按俺膜提取
12 坡度分析:选择spatial 分析工具-表面分析-坡度分析13坡向分析:选择spatial 分析工具-表面分析-坡向分析
14 选择“文件”-“导出地图”存储为jpeg格式
PS注:由于lz直接将整个CAD导入GIS做的分析导致有一些高程点不准确,最好是直接在cad里的高程点另存为一个文件,导入GIS制作,数据更为准确一些。

arcgis做高程坡度坡向分析

arcgis做高程坡度坡向分析

arcgis做高程坡度坡向分析使用ArcGIS进行高程、坡度、坡向分析是一种常见的地理信息系统(GIS)任务,这需要使用到一系列的GIS工具和功能。

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ArcGIS进行这些分析:1.高程分析:在ArcGIS中,可以使用“栅格计算器”(Raster Calculator)工具来对高程数据进行处理。

这个工具允许您对一个或多个栅格图层进行复杂的表达式计算。

例如,可以用来计算地面高程的平均值或最高/最低值等。

!RASTER_DATA! - !RASTER_DATA!这里!RASTER_DATA!是当前栅格的值,使用这个工具就可以找到最高和最低高程。

2.坡度分析:坡度是对地形表面倾斜程度的度量。

在ArcGIS中,可以使用“表面坡度”工具(Slope)来计算坡度。

该工具会生成一个新的坡度栅格图层,其值介于0(水平)到90(垂直)之间。

对于计算坡度,需要使用表面工具库中的“坡度”工具,可以选择“显示坡度栅格图层”、“创建坡度栅格图层”、“创建坡度栅格图层并按比例填充颜色”等选项。

3.坡向分析:坡向定义为地形表面上每个点处的下坡方向。

在ArcGIS中,可以使用“表面坡向”工具(Aspect)来计算坡向。

该工具将生成一个新的坡向栅格图层,其中每个像素的值表示该点处的下坡方向,范围从0(北)到360(东),然后循环到0(北)。

对于计算坡向,需要使用表面工具库中的“坡向”工具,可以选择“显示坡向栅格图层”、“创建坡向栅格图层”等选项。

以上这些计算都是在栅格计算器中完成的,这需要先打开栅格计算器,然后输入相应的公式进行计算。

除了上述的方法,还可以使用空间分析扩展模块中的“重分类”工具对坡度图层进行分类处理,比如将坡度分为“平坦”、“缓坡”、“陡坡”等几类。

这需要使用到“重分类”工具中的“分割为类别”选项。

在完成以上步骤之后,别忘了添加一个图例来展示你的各个图层。

在“属性”窗口中选择“符号系统”,然后选择你需要的颜色和样式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ArcGis生成DEM并制作坡度图的方法
作者:刘欣刘梦段婷婷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5年第03期
[摘要]介绍了如何利用ArcGis建立数字高程模型的作业过程,探讨了坡度分级图的意义及制作坡度分级图的制作流程。

[关键词]ArcGis;DEM;坡度分级图
中图分类号:E9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3-0042-01
坡度作为重要的地形定量指标,是土地利用分析的主要技术指标,更是实施耕地保护、退耕还林的重要依据。

在以往的工作中,采用人工量取的方式逐个图斑获取坡度信息,再对坡度、坡向进行统计和分析。

采用这种方法获取坡度数据耗时长、工作量大、精度低,数据的准确性也得不到保证;用人工计算的方法对坡度、坡向进行统计和分析精度低、效率低。

因此,地图的数字化产品和建立DEM数字高程模型进行坡度、坡向分析方法逐步得到开发应用。

DEM(DigitalElevationModel),即数字高程模型,是地形表面形态属性信息的数字表达,是带有空间位置特征和高程属性特征的数字描述。

DEM的制作是通过对等高线或相似立体模型进行数据采集(包括采样和量测),然后进行数据内插而形成的。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地形要素可以由DEM直接或间接导出,如坡度、坡向等等,因此,DEM是一种重要的数据组织形式。

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DEM制作方法有:①由全野外测量数据构建。

这种方法虽然精度非常高,但耗时长,成本很高,更新困难,应用范围也比较小;②将现有地形图数字化,生成数字格网模型。

这种方法成本低、耗时短、更新周期短,应用范围广,但精度较低;③摄影测量和遥感的方法。

即利用两相邻像对,在全自动摄影测量系统的支持下,通过输入地面控制点、相对定向和绝对定向以及影像自动相关匹配,生成DEM数据。

本文讨论的是第二种方法。

虽然精度不如另外两种方法,但在有数据支持的情况下,综合考虑成本、周期,在实际工作中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利用ArcGis制作DEM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将地形矢量数据转化成为ArcGis能够识别的格式并进行地理配准,然后采用 ArcMap中3DAnalyst模块里的Greate tin fromfeatures工具创建TIN,最后在该软件下的Arc/info模块中自动生成研究区的DEM。

由于DEM数据特征点是由程序内插形成的,因此我们需要检验其精度是否可靠。

通常我们通过根据立体模形采集30个分布均匀检查点进行检测,检测结果符合国家基础测绘数字高程模型技术指标的即可认为DEM数据是可靠的。

坡度、坡向是反映地形的两个重要因子。

坡度是地形描述中常用的参数,是一个具有方向与大小的矢量。

ArcGIS软件自带的坡度计算功能,其坡度计算模型为三阶反距离平方权差分(Horn算法),能够满足大部分情况的需要。

主要步骤是:首先利用DEM数据计算各点的坡度值;然后利用ArcToolbox中的Reclass功能对栅格坡度数据进行坡度分级,生成栅格形式的坡度分级数据;最后采用 ArcGISToolbox工具箱中的Rastertopolygon工具将栅格坡度分级数据进行矢量化,生成矢量坡度分级数据,再对矢量化数据进行图斑综合、界线平滑、拓扑重建、数据裁切等处理,经整饰后,即为一幅矢量坡度分级图。

这种利用ArcGIS平台结合DEM进行坡度计算,并生成坡度分级图的方法。

充分利用了现有的大量矢量地形图数据和软件功能的自动化处理,具有成本低,速度快,容易更新的特点。

在坡度分级图制作中运用数字高程模型,拓展了DEM的应用范围,更好的发挥了坡度分级图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SunMicrosystems.SecureEnterpirseComputingwiththeSolaris8Oper
/sotfware/whitepa—pers/wp—s8security/wp—s8security.Pdf.
[2] 杜朝正.基于ArcGIS的坡度分析[J].资源与开发市场,2009,25(1):17-l8.
[3] 马瑞尧,卢刚,赵小祥.数字高程模型的生产及更新[J].现代测绘,2004,27(4)35—36.
[4] 陈杰,刘松林,张强等.基于AutoCAD数据构建DEM的应用研究[J].遥感信息,2006,(1):53—55.
[5] 张彩霞,杨勤科,段建军.一种高质量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建立方法ANUDEM法[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2)
[6] 杜朝正.基于ArcGIS的坡度分析[J].资源与开发市场,2009,25(1):17-l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