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七单元 第20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1:第20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优质课件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1:第20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优质课件

(2)根本原因: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中一个__碱__基__对__改变。
3. 基因突变的原因、特点、时间和意义

内因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_替__换_、增添和_缺__失_,而引 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外因 某些诱变因素:_物__理__因__素_、_化__学__因__素_和生物因素
特点
(1)_普__遍__性___: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 (2)随机性: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部位 (3)_低__频__性___:突变频率很低 (4)不定向性:可以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5)多害少利性:一般是有害的,少数有利
类型 替换 增添
缺失
影响范围 小 大

对氨基酸的影响
只改变1个氨基酸或不改变
插入位置前不影响,影响插入位置 后的序列
缺失位置前不影响,影响缺失位置 后的序列
(2)基因突变不改变生物性状的特例 ①不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中的“突变”不引起基因突变, 不引起性状变异。 ②由于多种密码子决定同一种氨基酸,因此某些基因突变也不 引起性状的改变。 ③某些基因突变虽改变了蛋白质中个别位置的氨基酸种类,但 并不影响蛋白质的功能。 ④隐性突变在杂合子状态下也不会引起性状的改变。
易错警示
1.基因突变不一定都产生等位基因 不同生物的基因组组成不同,病毒和原核细胞的基因组结构简 单,基因数目少,而且一般是单个存在的,不存在等位基因。 因此,真核生物基因突变可产生它的等位基因,而原核生物和 病毒基因突变产生的是一个新基因。 2.基因突变不一定都能遗传给后代 (1)基因突变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一般不遗传,但有些植物 可能通过无性生殖传递给后代。 (2)如果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以通过配子传递给后代。
目的基因经_运__载__体__ 导入受体细胞,导 致受体细胞中基因 重组

【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第20课时课件

【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第20课时课件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回扣基础·构建网络
第20课时
[练一练] 经测定,甲、乙、丙 3 种生物的核酸中碱基之比如 下表,这 3 种生物的核酸分别为 A 甲 乙 丙 A. 60 30 41 G 40 20 23 C 60 20 44 T 40 30 - U - - 28 ( B )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双链 DNA、单链 DNA、RNA
B.单链 DNA、双链 DNA、RNA C.双链 DNA、RNA、单链 DNA D.RNA、单链 DNA、双链 DNA
回扣基础·构建网络
第20课时
二、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1.比较 项目 场所 转录 翻译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细胞核 主要是_______
核糖体 细胞质中的_______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3.若某生物全部核酸中嘌呤≠嘧啶,则可能是哪类生物,不 可能是哪类生物?
提示 可能是细胞生物或 RNA 病毒,不可能是 DNA 类病毒, 如噬菌体等。
回扣基础·构建网络
第20课时
4.若某生物遗传物质中嘌呤≠嘧啶,则可能是哪类生物,不 可能是哪类生物?
提示 可能是 RNA 类病毒,如 HIV、SARS、烟草花叶病毒 等;不可能是细胞生物和 DNA 类病毒。
色素等非蛋白质类物质体现生物性状都属于间接控制
回扣基础·构建网络
2.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第20课时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回扣基础·构建网络
第20课时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回扣教材 1.教材 68 页,利用图 4-10 构建转录的思维模型。 2.观察教材 71 页图 4-14,构建翻译的思维模型。 3.关注教材 70 页,遗传密码的特点,及阅读方式。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课件:第20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课件:第20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8.基因突变与性状的关系 (2)基因突变可改变生物性状的3大成因
①基因突变可能引起肽链不能合成(如改变起始密码子); ②肽链延长或缩短(终止密码子提前或推后出现) ③肽链中氨基酸种类改变。
以上改变会引发蛋白质 结构和功能 改变,进而引发 生物性状 的改 变。
考点一 基因突变
(3)基因突变未改变生物性状的4大成因
A.c基因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 B.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可发生在a、b之间 C.Ⅰ、Ⅱ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属于基因突变 D.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都是一一对应关系
[解析] c基因中的碱基对缺失,属于基因突变,A错误;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 色单体之间,而a、b属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果有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错 误;据图分析,Ⅰ、Ⅱ为非基因序列,基因突变指基因序列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C 错误;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一个基因可控制多个性状,一个性状也可由多个基因控制,D正确。
C.该突变为X染色体隐性突变,且含该突变基因的雄性个体致死
D.X染色体片段发生缺失可导致突变型,且缺失会导致雌配子致死
[解析] 突变型雌果蝇的后代中雄性有1/2死亡,说明该雌性果蝇为杂合子,该突变可能为X染色体显性 突变,若含突变基因的雌配子致死,则子代中会出现一种表现型,且不会引起雌雄个体数量的差异; 如果该突变为X染色体显性突变,且含该突变基因的雄性个体致死,相关基因用D、d表示,则子代为 1XDXd(突变型♀)∶1XdXd(野生型♀)∶1XDY(死亡)∶1XdY(野生型♂),B项符合题意。若X染色体片段 发生缺失可导致突变型,且缺失会导致雌配子致死,则子代中会出现一种表现型,且不会引起雌雄个 体数量的差异。
知识延伸
考点二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比较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20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20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分析
血红蛋白
正常
氨基酸
谷氨酸
mRNA
GAG
DNA
C TC GAG
异常 缬氨酸 GUG C AC GTG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基因突变(碱基对替换)
编码血红蛋白的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碱基对的替换), 使翻译出来的氨基酸发生改变。
二、基因突变的实例
1.镰刀型细胞贫血病
(1)症状:红细胞呈 镰刀状,运输 O2 的能力降低, 容易 破裂 ,使人患 溶血性贫血 。
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产生新基因,并不全是产生等位基因。 基因突变不一定都产生等位基因:真核生物染色体上的核基因突变可产生它的 等位基因,而细胞质基因,原核生物和病毒基因突变产生的是一个新基因。
①基因突变不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 位置 、 数目 。无论增添、缺失 几个碱基对都属于基因突变,不是染色体变异(因为只改变基因的 种类,没有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和位置,没有改变染色体的结 构)(并具有可逆性)
(3)细胞癌变的特点
2.细胞的癌变
①能够无限增殖; ②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③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
正常的成纤维细胞
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 低,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教材P82)
癌变后的成纤维细胞
二、基因突变的实例
(4)致癌因子
2.细胞的癌变
①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指辐射,如紫外线,X射线等。
抑癌基因Ⅱ突变 抑癌基因Ⅲ突变
正常上皮细胞 早期腺瘤 中期腺瘤 晚期腺瘤

原癌基因突变
二、基因突变的实例
思考·讨论
2.细胞的癌变
1.从基因角度看,结肠癌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相关基因(包括抑癌基因Ⅰ、Ⅱ、Ⅲ和原癌基因)发生了突变。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4:第20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优质课件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4:第20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优质课件

目的基因经运载体导 入受体细胞的,导致 受体细胞的中基因重 组
图像 示意
2.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区别和联系
比较项目
变异类型
基因突变
变异实质
基因结构发生改变,产 生新的基因
基因重组
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 新组合
பைடு நூலகம்
时间
主要在细胞的分裂间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 时期和后期
可能性
可能性小,突变频率低
普遍发生在有性生殖过 程中,产生变异多,是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DNA分子重组技术
发生时间
减数第一次分裂四 分体时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体外与运载体重组 和导入细胞内与细 胞内基因重组
发生 机制
同源染色体非姐妹 染色单体之间筛选 叉互换导致染色单 体上的基因重新组 合
同源染色体分开,等位基因 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 合,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非 等位基因间的重新组合
【答案】C
1.三种类型的比较
重组类型
同源染色体上非等 位目的重组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 位基因间的重组
DNA分子重组技术
发生时间
减数第一次分裂四 分体时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体外与运载体重组 和导入细胞内与细 胞内基因重组
1.三种类型的比较
重组类型
同源染色体上非等 位目的重组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 位基因间的重组
2.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 A.有丝分裂可导致基因重组 B.等位基因分离可导致基因重组 C.无性生殖可导致基因重组 D.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
【解析】基因重组发生在以下两种过程中:
一、基因工程;
二、减数分裂。其中减数分裂过程中有两个时期发生基因 重组: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名师公开课获奖课件百校联赛一等奖课件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名师公开课获奖课件百校联赛一等奖课件

果蝇

ⅣⅢ

XY
1、染色体组
雄果蝇旳精子中具有一组非同 源染色体。
特点: (1)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 __各__不__相__同___ (2) 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 长发育、遗传和变异旳全部 遗传信息。 我们把这么一组染色体叫做 一种染色体组。 (形状、大小各不相同旳一 组染色体)
(1)染色体组旳概念
2、二倍体和多倍体
①二倍体:由 受精卵 发育而成旳,体细胞 中具有 两个 染色体组旳个体。
例如:人、果蝇、玉米等。
自然界中,几乎全部旳动物和过半数旳高等植 物都是二倍体。
2、二倍体和多倍体
②多倍体:由 受精卵 发育而成旳,体细胞 中具有 多种 染色体组旳个体。
例如:香蕉(三倍体)、马铃薯(四倍体)等。

二倍体西 瓜幼苗

西
秋水仙素处理

杂交
四倍体西 瓜植株
♀×
二倍体西 瓜幼苗
自然长成

二倍体西 瓜植株
四倍体植株上结旳果实:胚、胚乳、种皮和果皮各有几种染色体组?
二倍体植株 旳花粉(n)


种皮 4n
果皮 4n
(5n)

4n
胚乳

4n

2个2n +花粉(n)
受精极 核 (5n)

2n +花粉(n)
多倍体育种措施 萌发旳种子或幼苗
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
染色体数目加倍 发育
多倍体植株 细胞融合也可得到多倍体
如二倍体怎样哺育得到三倍体植株?
万山之母--帕米尔高原
*据统计,帕米尔高原上旳植物 65%以上是多倍体。
3、单倍体

最新生物一轮人教课件:第七单元_第20讲_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最新生物一轮人教课件:第七单元_第20讲_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可发生在发育的任何时期,通常 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和减
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 所有生物(包括病毒) 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适用范围
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和基因
工程中的原核生物
结果
产生新基因(等位基因),控制新 性状
产生新基因型,不产生新基因
意义 应用
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 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有利于
增添 缺失
大 大
②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生物性状改变的原因 a.突变可能发生在非编码蛋白质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中。 b.基因突变后形成的密码子与原密码子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 ( 密码子的简 并性)。
c.基因突变若为隐性突变,如AA→Aa,不会导致性状的改变。
根本来源 ;③生物进化的 新基因 产生的途径;②生物变异的 _________ (7) 意义:①_______ 原始材料 。 _________
考点一
基因突变
知识梳理 1.变异类型的概述
不一定 填 (1)“ 环境条件改变引起的变异 ” 一定就是不可遗传的变异吗? _______( “一定”或“不一定”)。 (2)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属于突变,基因重组未引起新基因产生。其中
染色体变异 ,分子水平发生的变异为 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可遗传变异为___________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只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的变异为_________ 基因重组 ,真、 ___________________ 基因突变 。 原核生物和病毒共有的变异类型为_________
答案
(5)突变特点 普遍性:一切生物都可以发生。 ①______
任何时期 ;部位上——可 ②随机性:时间上——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_________
不同部位 。 不同DNA分子 上和同一DNA分子的_________ 以发生在细胞内_____________ 低。 ③低频性:自然状态下,突变频率很___ 等位基 ④不定向性: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_______ 因 ,还可能发生回复突变。 ___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第20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件高三全册生物课件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第20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件高三全册生物课件

100% 50% 10% 150%
酶 Y 氨基酸数目/酶 X 氨基酸数目 1
1 小于 1 小于 1
返回(fǎnhuí)导航
第二十四页,共四十九页。
A.状况①一定是因为氨基酸序列没有变化 B.状况②一定是因为氨基酸间的肽键数减少了 50% C.状况③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了终止密码位置变化 D.状况④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了 tRNA 的种类增加 C 解析:基因突变引起个别氨基酸改变后,蛋白质的功能 不一定发生变化;蛋白质功能取决于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 顺序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状况②中酶 Y 与酶 X 的氨基酸数目相 同,所以肽键数不变;状况③氨基酸数目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 突变导致了终止密码位置提前;基因突变不会导致 tRNA 种类改 变。
2.下表是苋菜抗“莠去净”(一种除草剂)突变品系和敏感品系的 部分 DNA 碱基和氨基酸所在的位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抗性品系 CGT 丙氨酸
GGT 脯氨酸
AAG 苯丙氨酸
TTA 天冬酰胺
敏感品系 CGA 丙氨酸
氨基酸位置
227
AGT 丝氨酸
228
AAG 苯丙氨酸
229
TTA 天冬酰胺
230
返回(fǎnhuí)导航
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九页。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比较
项目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变异 基因内部结构发生改变
本质
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
适用
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和基因工
范围 所有生物(包括病毒) 程中的原核生物
发生 ①有丝分裂间期
①减Ⅰ分裂后期
时期 ②减Ⅰ分裂前的间期 ②减Ⅰ分裂前期的四分体时期
返回(fǎnhuí)导航
第二十页,共四十九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B
角度二 考查基因重组及基因突变的辨析
7.(2016·华附月考)下列图示过程存在基因重组的 是( )
解析:A图所示的AaBb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 程中,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因此符合要求。B图表示的是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不存在基因重组。C图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该时期不存在基因重组。D图中只有一对等位基因, 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3)产生配子情况:
[典例透析]
(2016·长沙模拟)突变基因杂合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
出现了如下图所示的染色体片段交换,这种染色体片
段交换的细胞继续完成有丝分裂后,可能产生的子细
胞是
()
①正常基因纯合细胞 ②突变基因杂合细胞 ③突变基 因纯合细胞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审题指导]
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两点:
(1) 图 示 的 染 色 体 片 段 交 换 后 变 成 AaAa( 假 设 交 换 前 是 Aa)。
(2)有丝分裂后期,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进入不同 的细胞中。
解析:假设正常基因为A,突变基因为a,染色体片段 发生交叉互换后,每条染色体上均有基因A和a。在有 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这样细胞 中出现4条染色体,分别含有基因A、a、A、a,到有 丝分裂末期,这些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不同的细胞中, 可能有如下几种情况:①两个A同时进入某一细胞中, 两个a同时进入另一个细胞中;②A和a进到某一细胞 中。
答案 :B
1.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是可遗传变 异的来源,原因是三者细胞内遗传物质都发生了变化。
2.基因突变是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 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3.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 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4.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 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基因重组也是生 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也具有重要的意 义。
(2)基因突变未引起生物性状改变的原因
①突变部位:基因突变发生在基因的非编码区。
②密码子简并性:若基因突变发生后,引起了mRNA上 的密码子改变,但由于一种氨基酸可对应多个密码子, 若新产生的密码子与原密码子对应的是同一种氨基酸, 此时突变基因控制的性状不改变。
③隐性突变:若基因突变为隐性突变,如AA中其中一个 A→a,此时性状也不改变。
答案:B
考点二 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的比较
1.基因重组过程分析
2.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比较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判断
(1)根据概念判断:①如果是基因内部结构发生了变化 (即基因内部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产生 了新基因,则为基因突变;②如果是原有基因的重新组 合(包括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而 引起的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 合而引起的基因重组,基因工程中的基因重组,R型细 菌转化为S型细菌中的基因重组等),则为基因重组。
②如果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以通过配子传递给后代。
角度一 基因突变的实质分析
1.(2015·海南卷改编)关于等位基因B和b发生突变的叙
述,错误可以突变成为不同的等位基因
B.基因突变一定能够改变生物的表现型
C.基因B中的碱基对G-C被碱基对A-T替换可导致 基因突变
D.在基因b的ATGCC序列中插入碱基C可导致基因b 的突变
解析: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 染色单体之间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姐妹染色 单体上含有相同基因不会导致基因重组。一般情况 下,减数分裂过程中存在基因重组,而根尖细胞只 能进行有丝分裂,所以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答案:B
6.下列育种或生理过程中,没有发生基因重组的是 ()
解析:B项中单倍体育种是将离体的花药通过植物组 织培养形成单倍体幼苗,然后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单 倍体幼苗,使染色体加倍,整个过程中没有发生基 因重组。
解析: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等位基因B和b都可 以突变成为不同的等位基因,A正确;由于突变部 位,密码子简并性、隐性突变等原因,基因突变不 一定改变生物的性状。B错误;基因B中的碱基对 G—C被碱基对A—T替换可导致基因突变,C正确; 在基因b的ATGCC序列中插入碱基C可导致基因b的 突变,D正确。
解析:由图可知,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A正 确;真核基因中包括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编码区又包 括外显子和内含子,其中只有外显子中的脱氧核苷酸 序列能编码蛋白质,B正确;如果含红宝石眼基因的 片段缺失,则说明发生了染色体变异(缺失),C错误; 基因中一个碱基对的替换会导致基因突变,但由于密 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基因突变不一定会改变生物的 性状,D正确。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图甲、图乙、图丙分别是同一种 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甲细胞中着丝点已分裂,而 且有同源染色体,是有丝分裂,造成两条相同染色体上 基因不同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通常发生在减数 分裂过程中,所以图甲细胞不能进行基因重组。图乙细 胞处于分裂间期,容易发生基因突变。图丙细胞中同源 染色体正在分开,是减数第一次分裂,1与2的片段部分 交换,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 是基因重组;图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 体自由组合。
5.基因重组来源于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非同源 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及同源染色体上 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角度一 基因重组的判断与分析
5.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 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B.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 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C.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 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
D.一般情况下,水稻雄蕊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中 则不能
答案 :D
1.(2016·深圳模拟)下图是某种高等动物的几个细胞 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带有 的基因)。图中不可能反映的是 ()
A.图甲细胞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重组 B.图乙细胞由于完成DNA复制解开双螺旋容易发生 基因突变 C.图丙细胞中1与2的片段部分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D.图丙细胞表示发生自由组合
答案:A
8.某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突变,获得该缺失
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体上具有红色显性基因
B,正常染色体上具有白色隐性基因b(如图)。如以该
植株为父本,测交后代中部分表现为红色性状。下列
解释最合理的是
()
A.减数分裂时染色单体1或2上的基因b突变为B B.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3与4自由分离 C.减数第二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自由组合 D.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答案:B
2.如果一个基因的中部缺失了1个核苷酸对,不可
能的后果是
()
A.没有蛋白质产物
B.翻译为蛋白质时在缺失位置终止
C.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减少多个氨基酸
D.翻译的蛋白质中,缺失部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发 生变化
解析:对于基因中能编码蛋白质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若在其中部缺失一个核苷酸对,经转录后,在信使 RNA上可能提前形成终止密码子,使翻译过程在基 因缺失位置终止,使相应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减少多 个氨基酸。或者因基因的中部缺失1个核苷酸对,使 相应信使RNA上从缺失部分开始向后的密码子都发 生改变,从而使合成的蛋白质中,在缺失部位以后 的氨基酸序列都发生变化。
答案:A
角度二 基因突变的特点分析
3.(2016·衡阳模拟)如图表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
几个基因,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观察图示可知,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图示各基因中只有部分脱氧核苷酸序列能编码 蛋白质
C.如果含红宝石眼基因的片段缺失,则说明发生 了基因突变
D.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的替换,不一定会引起生 物性状的改变
解析:从题中信息可知,突变植株为父本,减数分裂 产生的雄配子为b、B两种,后者花粉不育。正常情 况下,测交后代表现型应都为白色性状,而题中已知 测交后代中部分为红色性状,推知父本减数分裂过程 中产生了含B基因的可育花粉,而产生这种花粉最可 能的原因是减Ⅰ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时非姐妹染色单 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2)根据细胞分裂方式判断:①如果是有丝分裂过程中 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不同,则为基因突变的结果; ②如果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不同, 可能是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基因重组)的结果。
(3)根据染色体图示判断:①如果是有丝分裂后期,图 中两条子染色体上的两基因不同,则为基因突变的结 果;②如果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中两条子染色 体(颜色一致)上的两基因不同,则为基因突变的结果; ③如果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中两条子染色体(颜 色不一致)上的两基因不同,则为交叉互换(基因重组) 的结果。
答案:C
4.下图所示为结肠癌发病过程中细胞形态和部分染
色体上基因的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图示中与结肠癌有关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B.结肠癌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 C.图中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说明基因突变是随机和 定向的 D.上述基因突变一定可以传给子代个体
解析: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 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故图示中与结肠癌有关的基因 不能称为等位基因;由图可知,结肠癌的发生是多个 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和不定向 性;图示中的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不可能传给 下一代个体。
(4)联系生物进化:突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 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
2.基因突变与生物性状的关系 (1)基因突变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碱基对 影响范围
对氨基酸序列的影响
替换

只改变1个氨基酸或不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