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古代诗歌大意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如何读懂古诗词 ppt课件

Page 30
参考译文
LOGO
(我)卧病在床,已不再与人来往,更可 叹的是,你也要奔赴万里之外了。河桥默 默,不能相送,唯有江边之树,寄托我的 深厚情谊。你沿着孙楚当年的道路前行, 你停舟凭吊屈平,可惜你这把龙泉剑,也 要流落到丰城了。
Page 31
Page 19
LOGO
《放言》其二 白居易 世途倚伏都无定,尘网牵缠卒未休。 福祸回还车转毂,荣枯反复手藏钩。 龟灵未免刳肠患,马失应无折足忧。 不信君看奕棋者,输赢须待局终头。
Page 20
LOGO
第一句的“倚伏”二字,系引自《老子》的“祸兮福所倚, 福兮祸所伏”,是这一警语名句的简化,意思同现在我们 常说的坏事可以变好事、好事可以变坏事差不多。第二句 的“尘网”是把现实世界看作束缚人的罗网的意思。陶潜 《归田园居》“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第四句中的 “手藏钩”,是古代一种将钩藏在手中叫别人猜的游戏。 第五句中的“龟灵”是占龟卜卦虽然灵验的意思;“刳肠” 即开膛剖肚之患。第六句中的“马失”是“塞翁失马,焉 知非福”这一典故的简称。读者如果不把这些词的原委和 含义弄明白,就很难理解这首诗所反映的祸福观,以及诗 人遭受打击之后的政治上不服输的精神。
Page 28
如何提高古诗文的理解能力。 LOGO
一、复习好文言文,打好文言基础。 二、大量接触古诗词,积累常见古语,典
故。 三、进行一定的翻译训练,熟悉古诗词的
句法特点。 四、了解古诗词常用修辞手法,特别是比
喻、拟人、双关、互文。 五、注意参考题目、背景、注释。
Pag是云(元稹) ③“冻合玉楼起寒粟,光摇银海眩生花”(苏轼
《雪》) ④“桑蚕不作茧,昼夜长悬丝”(《七夕夜女
歌》)
Page 12
参考译文
LOGO
(我)卧病在床,已不再与人来往,更可 叹的是,你也要奔赴万里之外了。河桥默 默,不能相送,唯有江边之树,寄托我的 深厚情谊。你沿着孙楚当年的道路前行, 你停舟凭吊屈平,可惜你这把龙泉剑,也 要流落到丰城了。
Page 31
Page 19
LOGO
《放言》其二 白居易 世途倚伏都无定,尘网牵缠卒未休。 福祸回还车转毂,荣枯反复手藏钩。 龟灵未免刳肠患,马失应无折足忧。 不信君看奕棋者,输赢须待局终头。
Page 20
LOGO
第一句的“倚伏”二字,系引自《老子》的“祸兮福所倚, 福兮祸所伏”,是这一警语名句的简化,意思同现在我们 常说的坏事可以变好事、好事可以变坏事差不多。第二句 的“尘网”是把现实世界看作束缚人的罗网的意思。陶潜 《归田园居》“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第四句中的 “手藏钩”,是古代一种将钩藏在手中叫别人猜的游戏。 第五句中的“龟灵”是占龟卜卦虽然灵验的意思;“刳肠” 即开膛剖肚之患。第六句中的“马失”是“塞翁失马,焉 知非福”这一典故的简称。读者如果不把这些词的原委和 含义弄明白,就很难理解这首诗所反映的祸福观,以及诗 人遭受打击之后的政治上不服输的精神。
Page 28
如何提高古诗文的理解能力。 LOGO
一、复习好文言文,打好文言基础。 二、大量接触古诗词,积累常见古语,典
故。 三、进行一定的翻译训练,熟悉古诗词的
句法特点。 四、了解古诗词常用修辞手法,特别是比
喻、拟人、双关、互文。 五、注意参考题目、背景、注释。
Pag是云(元稹) ③“冻合玉楼起寒粟,光摇银海眩生花”(苏轼
《雪》) ④“桑蚕不作茧,昼夜长悬丝”(《七夕夜女
歌》)
Page 12
如何读懂古诗词PPT教学课件

2020/12/09
15
四、读懂典故
• 例:刘禹锡《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 •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赏析:“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诗人借这 个典故怀念已故去的朋友柳宗元等人;“烂柯人”指上山 砍柴的晋人王质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作者以 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二十三年的感慨,表达物是人非,暮 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2020/12/09
6
三、读懂意象(景物),读出意境(景物特点)
• 1、壮景配豪情 • 2、悲景配愁情 • 3、美景配乐情 • 4、幽景配闲情
2020/12/09
7
三、读懂意象(景物),读出意境(景物特点)
• 1、壮景配豪情
• 例:王维《使至塞上》 •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赏析:颈联描写了大漠壮阔雄奇的景象,
显露出一种慷慨豁达的情怀。
2020/12/09
8
三、读懂意象(景物),读出意境(景物特点)
• 2、悲景配愁情
• 例:王维《使至塞上》 •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赏析:颔联以飘飞的蓬草、孤零的归雁自况,表 达了飘零之感和被排挤的孤寂之情。
•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 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国破、家亡、夫死、物丧的深重 愁苦和孤苦无依之情。
5
二、找出表达情感的关键词句
• 练习
如何读懂古代诗歌PPT课件

由闲适之志。 (析)首联从夕阳美景吸引作者游兴写起,点明访问山家
之由;颔联写兰径和山家槐庭美景:幽兰散发阵阵香味, 落日透过庭槐洒下斑驳光影,暗示山家主人为高洁隐士; 颈联写山谷幽静空旷、风声之响、月色之浓,呈现出山 间特有景致;尾联直接表达了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坚 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从中揣 摩出本诗的感情基调 暗示本诗的艺术特色或本诗的 思想内容
方法四
• 关注情意关键词,理解内容。
• 古诗词最擅长写景中之情和情中之景。情藏之于 景因而含蓄,但作者经常有意无意地将景的一角 撩起,让情显出山形水貌。如李煜的《浪淘沙》 中的“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 寒。”着一“寒”字,亡国之悲痛尽从心底泛起。
探究:【五】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 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 为什么?
“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 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 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⑴填空:诗的起句中用一“____”字,奠定全 诗基调。诗人用低沉的笔触,描绘咸阳城傍晚 时的景致,抒发苍凉伤感的情怀。
诗人起句用一“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愁”就是这首诗的诗眼,围绕诗眼,作者在文 中抒发了思念家乡的愁思,昔盛今衰的苍凉伤感。
归纳
要读懂诗歌,上面的几个角度可以提供帮助:
1、关注题目,通向诗歌主旨的第一条快速通道 ;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诩,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之由;颔联写兰径和山家槐庭美景:幽兰散发阵阵香味, 落日透过庭槐洒下斑驳光影,暗示山家主人为高洁隐士; 颈联写山谷幽静空旷、风声之响、月色之浓,呈现出山 间特有景致;尾联直接表达了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坚 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从中揣 摩出本诗的感情基调 暗示本诗的艺术特色或本诗的 思想内容
方法四
• 关注情意关键词,理解内容。
• 古诗词最擅长写景中之情和情中之景。情藏之于 景因而含蓄,但作者经常有意无意地将景的一角 撩起,让情显出山形水貌。如李煜的《浪淘沙》 中的“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 寒。”着一“寒”字,亡国之悲痛尽从心底泛起。
探究:【五】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 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 为什么?
“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 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 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⑴填空:诗的起句中用一“____”字,奠定全 诗基调。诗人用低沉的笔触,描绘咸阳城傍晚 时的景致,抒发苍凉伤感的情怀。
诗人起句用一“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愁”就是这首诗的诗眼,围绕诗眼,作者在文 中抒发了思念家乡的愁思,昔盛今衰的苍凉伤感。
归纳
要读懂诗歌,上面的几个角度可以提供帮助:
1、关注题目,通向诗歌主旨的第一条快速通道 ;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诩,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如何读懂古代诗歌大意讲课文档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
第三十四页,共55页。
题李世南画扇 李肇zhào
野水潺潺chán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wù闻钟觉寺深。
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
【解读】如果只看正文可能会以为诗歌描写了乡 村野外的自然风光,但看了题目之后,才会明白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写的是画面图景而非眼前实 景。明白了这一点就会自然想到诗歌中“潺潺水 声”、“瑟瑟秋风”、“寺庙钟声”、“知村近 ”、“觉寺深”等描写应是诗人的想象与联想, 诗人运用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由画内想到画外 ,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
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思考: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
声?
【解读】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
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
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
第四十六页,共55页。
如何读懂古代诗歌大意
第一页,共55页。
古代诗歌鉴赏
大纲要求: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考点解读:①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
表达技巧的鉴赏。
②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
点态度的评价。
第二页,共55页。
能 读懂
会 鉴赏
精
表达
第三页,共55页。
如何读懂诗歌 1、了解诗歌的特点 2、读懂“诗家语”
第四页,共55页。
8
jin
八 句四联
颔联颈联对仗
偶句押韵
讲究平仄
第八页,共55页。
近体诗(今体诗或格律诗)
绝句——登鹳雀楼
1 白日依山尽,
2 黄河入海流。 liu 3 欲穷千里目,
4 更上一层楼。lou
届诗歌鉴赏之如何读懂古诗词PPT课件

如何读懂诗歌
走好鉴赏诗词的第一步
1
考纲要求
写什么? 怎样写?
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为何写?
即是从内容、形式、思想感情三方面入手解答题目
2
诗歌鉴赏三步走
能 读懂
会 鉴赏
精 表达
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
读懂是鉴赏和表述的基础
3
【怎样才算读懂?】
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14
绝句的“转”
• 5 、由现今转将来 •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 6 、由实景转幻想 • 海畔尖山似剑硭,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
散向峰头望故乡。(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寄京华亲 故》) • 7、由爱憎转原因 • 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载儿夫婿去,经岁又经年。 (刘采春的《望夫曲》) •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起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金昌緒《闺怨》)
古
近体诗(成于唐,分律诗、绝句;五言、
典
七言)
词 诗
(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歌 分
类曲
小令
散曲 套曲
剧曲 6
古体诗(古风)
李夫人歌 李延年 北方有佳人, 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 再顾倾人国。 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字句不限 押韵自由 平仄不拘 对仗随意
7
近体诗(今体诗或格律诗)
1 白日依山尽, 2 黄河入海流。liu 3 欲穷千里目, 4 更上一层楼。lou
四句 偶句押韵 讲究平仄
9
近体诗的章法——起、承、转、合
• 较早系统总结见于元朝的杨载的《诗法家数》 • 1、起(开端)指首联或首句:或对景兴或比起,或引事
走好鉴赏诗词的第一步
1
考纲要求
写什么? 怎样写?
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为何写?
即是从内容、形式、思想感情三方面入手解答题目
2
诗歌鉴赏三步走
能 读懂
会 鉴赏
精 表达
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
读懂是鉴赏和表述的基础
3
【怎样才算读懂?】
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14
绝句的“转”
• 5 、由现今转将来 •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 6 、由实景转幻想 • 海畔尖山似剑硭,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
散向峰头望故乡。(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寄京华亲 故》) • 7、由爱憎转原因 • 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载儿夫婿去,经岁又经年。 (刘采春的《望夫曲》) •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起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金昌緒《闺怨》)
古
近体诗(成于唐,分律诗、绝句;五言、
典
七言)
词 诗
(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歌 分
类曲
小令
散曲 套曲
剧曲 6
古体诗(古风)
李夫人歌 李延年 北方有佳人, 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 再顾倾人国。 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字句不限 押韵自由 平仄不拘 对仗随意
7
近体诗(今体诗或格律诗)
1 白日依山尽, 2 黄河入海流。liu 3 欲穷千里目, 4 更上一层楼。lou
四句 偶句押韵 讲究平仄
9
近体诗的章法——起、承、转、合
• 较早系统总结见于元朝的杨载的《诗法家数》 • 1、起(开端)指首联或首句:或对景兴或比起,或引事
古代诗歌鉴赏初步-如何读懂古典诗歌PPT文档共22页

古代诗歌鉴赏初步-如何读懂古典诗歌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高考语文复习:《如何读懂诗歌》课件(精品PPT共26张)

二读诗人:知人论世功夫深
陈师道,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市) 人,三司盐铁副使陈洎之孙,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苏门六君子”之 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元祐初年,苏轼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 太学博士、颍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 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亦能作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 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
篮舁:即“篮舆”,指古代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形制不一,一般以人 力抬着行走,类似后世的轿子。也说古时一种竹制的坐椅。《晋书·孝友传 ·孙晷》:“富春车道既少,动经江川,父难於风波,每行乘篮舆,晷躬自 扶持。” 宋·欧阳修 《丰乐亭游春》:春云淡淡日辉辉,草惹行襟絮拂衣 。行到亭西逢太守,篮舆酩酊插花归。
①从题目上来看,有“酬”“ 和”“赠”“次韵”“答”等 字眼。②或表谢意(含婉拒)情 感,或表深情,或表干谒,或 表心志。
内容 情感
内容多为送亲别友、寄远怀人。大致有以下几 种方式: ①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被和诗原韵。 ②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 但不必用其原字。 ③用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 ④次韵,亦称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 序都须相同。
诗歌的题目,有的有标志词“酬、和、赠、次韵、答”,有的词带有一定的情感,如“怀、思、送、寄、 答”等词,这些词往往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①直接找出显性“情语”,关注诗歌中直接表明情感的词语,如喜、乐、愁、怨等。 ②细心寻找隐性“情语”,即传达感情时较间接、含蓄的词语,一些表情态、语气的虚词,如“但”“ 又”“惟”“空”“可”“岂”等。需要引起注意。 ③明确“情语”出现的位置。直接“情语”多出现在标题、开头、结尾处,在特殊情况下也会出现在 中间及小序中;隐性“情语”一般在写景叙事绘人的文字中和诗的中间位置,有时也会出现在注释中。 必须盯紧这些关键“部位”。 ①揣摩所写景物的特点,包括声、色、形、态、味、虚、实、时令方面的特点,进而把握情感:早春之 景给人的感觉是充满生机,富有生命力,抒发喜悦、向上的情感;暮春之景衰败纷乱,抒发感伤、惋惜之 情;秋冬给人凄凉萧瑟之感,抒发悲哀惆怅之情。 ②善于抓住景物前面的修饰语及后面的动词、形容词,把握景物特征,从特征中捕捉背后的情感特征。 ③把握景与情之间的内在关系:一是情与景之间的一致性,即通常说的“哀景哀情,乐景乐情”;二是情 与景之间的相反性,即通常说的“乐景哀情,哀景乐情”。
如何读懂古诗词(教学PPT)

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 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 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描写塞北边地风物,引发对沧桑兴亡 的深练重习5悲:悯找和出对这首卷词入运其用中的的典女型子意的象。深情 怜惜。
18
5
(一)看标题,抓题眼; 古诗的题目往往揭示诗歌写作的时
间、地点、对象、事件、题材、情感等, 是解读诗作主旨的重要切入点。比如:
杜甫的《春夜喜雨》,题目就传达 了作者对春夜之雨的喜爱之情;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题目表 6
练习1:请根据标题推测以下诗歌的思想感情。 1、《春日秦国怀古》周朴 (2011全国) 2、《题郑防画夹五首(其一) 》黄庭坚(2011辽宁) 3、《咏山泉》储光羲 (2011山东) 4、《春日忆李白》杜甫(2011江苏) 5、《晓至湖上》历鹗 (2011福建) 6、《清明》黄庭坚 (2011江西) 7、《怀天经、智老,因访之》陈与义(2011四川) 8、《月》 杜甫(2009广东) 9、《窗前木芙蓉》范成大 (2008广东)
喜爱之情,体一定是写
“悲伤”、“壮志难酬”之类的,切记:具体问题具
体分析。
10
(三)看注解,抓暗示信息;
注解是诗歌鉴赏题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 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
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 诗的思想内容或感情基调;
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 诗的用典或寓意;
有些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 作风格、时代背景或是主旨;
还有些是解释诗中的生僻字句,那是 在降低你阅读的难度。
11
2007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武 夷 山 中 国破家亡、忠贞、 宋·谢枋得① 孤寂、痛苦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 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fāng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 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 京,绝食而死。 ②十年,宋德祐元(1275),诗人抗元失败, 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 诗时将近十年。 问题:两条注解分别暗示了诗歌可能抒发什么 情感?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 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描写塞北边地风物,引发对沧桑兴亡 的深练重习5悲:悯找和出对这首卷词入运其用中的的典女型子意的象。深情 怜惜。
18
5
(一)看标题,抓题眼; 古诗的题目往往揭示诗歌写作的时
间、地点、对象、事件、题材、情感等, 是解读诗作主旨的重要切入点。比如:
杜甫的《春夜喜雨》,题目就传达 了作者对春夜之雨的喜爱之情;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题目表 6
练习1:请根据标题推测以下诗歌的思想感情。 1、《春日秦国怀古》周朴 (2011全国) 2、《题郑防画夹五首(其一) 》黄庭坚(2011辽宁) 3、《咏山泉》储光羲 (2011山东) 4、《春日忆李白》杜甫(2011江苏) 5、《晓至湖上》历鹗 (2011福建) 6、《清明》黄庭坚 (2011江西) 7、《怀天经、智老,因访之》陈与义(2011四川) 8、《月》 杜甫(2009广东) 9、《窗前木芙蓉》范成大 (2008广东)
喜爱之情,体一定是写
“悲伤”、“壮志难酬”之类的,切记:具体问题具
体分析。
10
(三)看注解,抓暗示信息;
注解是诗歌鉴赏题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 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
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 诗的思想内容或感情基调;
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 诗的用典或寓意;
有些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 作风格、时代背景或是主旨;
还有些是解释诗中的生僻字句,那是 在降低你阅读的难度。
11
2007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武 夷 山 中 国破家亡、忠贞、 宋·谢枋得① 孤寂、痛苦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 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fāng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 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 京,绝食而死。 ②十年,宋德祐元(1275),诗人抗元失败, 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 诗时将近十年。 问题:两条注解分别暗示了诗歌可能抒发什么 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
把握词性改变
• 1、诗眼分别是“咽”和“冷”。
• 2、“咽”指呜咽,“冷”指阴冷。
• 3、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 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月色,由于 山林的幽暗,似乎显得阴冷。
• 4、“咽”、“冷”二字绘声绘色,精练传 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
二、还原语序!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 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 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 征夫泪。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必有词牌, 可有题目
调有定格
句有定数 字有定声 上景下情
讲究过片
曲(词余)
中吕·山坡羊·大江东去 薛昂夫
大江东去,长安西过, 为功名走尽天涯路。厌舟车, 喜琴书。早星星鬓影瓜田墓, 心待足时名便足。高,高处 苦;低,低处苦。
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 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可以这样 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它 或点明主旨,或表明诗人的情感基调。
答:“送”字提示了我们,这是一首送别诗。 诗中用“春江渺茫”“日暮” “何处泊”“断 人肠”等词,表达了作者惜别哀伤之情。
季节 内容
秋思 借助题目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中 国
诗
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诗)
古
近体诗(成于唐,分律诗、绝句(五言、
典
七言)
词 诗
(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歌 分
类曲
小令
散曲 套曲
剧曲
古体诗(古风)
李夫人歌 李延年
北方有佳人, 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 再顾倾人国。 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字句不限 押韵自由 平仄不拘 对仗随意
如何读懂古代诗歌大意演示文 稿
古代诗歌鉴赏
大纲要求: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考点解读:①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 表达技巧的鉴赏。
②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 点态度的评价。
能 读懂
会 鉴赏
精 表达
如何读懂诗歌
1、了解诗歌的特点 2、读懂“诗家语”
一 了解诗歌的特点
古体诗(唐前及唐后仿作,乐府诗和四言、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
指世俗欲念 。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 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 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 合全诗简要赏析。
⑤北宋诗重义理。 ⑥南宋诗重抒爱国情,南宋偏安江南, 中原沦丧,这一时期的忧国爱国题材就成 为当时诗词中的时代强音。 ⑦南宋末年以及明朝末年的汉族爱国诗 人面对异族入主中原,纷纷表现出时危显 臣节的气势。因此诗歌之中多重忠义。 ⑧清诗多为遗民诗,革新诗。
二、读懂“诗家语”
怎样算是读懂诗歌
1、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大意:
绝句——登鹳雀楼
1 白日依山尽, 2 黄河入海流。liu 3 欲穷千里目, 4 更上一层楼。lou
四句 偶句押韵 讲究平仄
词(诗余、长短句)
词
小令(五十八字以内) 中调(五十九字至九十字) 长调(九十一字以上)
按段落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词(诗余、长短句)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 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 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 孤城闭。
把握词性改变! 还原语序! 补充省略!
把古诗当作文言文来读
19
• 找出下面活用的词: 一、把握词性改变 •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 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 春风又绿江南岸
改变词性的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
炼字!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过香积寺 王维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正确语序应为:
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
炼意! 23
一. 主谓倒装: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鱼舟。 (“正序”应为:
竹喧浣女归, 莲动鱼舟下。)
二.宾语倒装:
柳色春山映,梨花夕鸟藏。 (“正序”应为: 春山映柳色,夕鸟藏梨花。
三. 主语和宾语的倒装:
霜信报黄花
(“正序”应为: 黄花报霜信 )
四、多重倒装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正序”应为: 无处觅英雄孙仲谋
三、补充省略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省主语
• 野旷天低树
省介词
1、品标题 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 因为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 2、领会深层意思 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一)如何明白诗歌浅层意思
古诗词特点
凝练含蓄 言简义丰
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 诗歌由于声律要求和出于修辞上的特殊 需要,常会打乱语序。
18
不合法:改变词性、颠倒语序、省略成分
近体诗(今体诗或格律诗)
律诗——蜀相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1 丞相祠堂何处寻?
2 锦官城外柏森森。 sen
3 映阶碧草自春色,
4 隔叶黄鹂空好音。 yin
5 三顾频烦天下计,
6 两朝开济老臣心。 xin
7 出师未捷身先死,
8 长使英雄泪满襟。 jin
八 句四联
颔联颈联对仗
偶句押韵 讲究平仄
近体诗(今体诗或格律诗)
羁旅之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
请快速辨别以下诗歌的思想感情。
n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宫调曲牌题目
用语不避俚俗
句中可有衬字 押韵对仗自由 平仄要求严格
①魏晋诗多写建功立业, 而有自然隐逸,狷介不羁
②南朝诗多写男女相思。 ③北朝诗多写征战尚武。 ④唐诗题材丰富多彩。有希望建立军功 的、反映边塞生活的、描绘山水田园的, 也有献诗以求引荐的、离别思乡的。安史 之乱后,有反映战争创伤、忧国忧民的; 到唐末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战乱频繁, 生灵涂炭,于是悯农诗又兴起。
把握词性改变
• 1、诗眼分别是“咽”和“冷”。
• 2、“咽”指呜咽,“冷”指阴冷。
• 3、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 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月色,由于 山林的幽暗,似乎显得阴冷。
• 4、“咽”、“冷”二字绘声绘色,精练传 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
二、还原语序!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 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 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 征夫泪。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必有词牌, 可有题目
调有定格
句有定数 字有定声 上景下情
讲究过片
曲(词余)
中吕·山坡羊·大江东去 薛昂夫
大江东去,长安西过, 为功名走尽天涯路。厌舟车, 喜琴书。早星星鬓影瓜田墓, 心待足时名便足。高,高处 苦;低,低处苦。
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 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可以这样 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它 或点明主旨,或表明诗人的情感基调。
答:“送”字提示了我们,这是一首送别诗。 诗中用“春江渺茫”“日暮” “何处泊”“断 人肠”等词,表达了作者惜别哀伤之情。
季节 内容
秋思 借助题目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中 国
诗
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诗)
古
近体诗(成于唐,分律诗、绝句(五言、
典
七言)
词 诗
(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歌 分
类曲
小令
散曲 套曲
剧曲
古体诗(古风)
李夫人歌 李延年
北方有佳人, 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 再顾倾人国。 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字句不限 押韵自由 平仄不拘 对仗随意
如何读懂古代诗歌大意演示文 稿
古代诗歌鉴赏
大纲要求: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考点解读:①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 表达技巧的鉴赏。
②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 点态度的评价。
能 读懂
会 鉴赏
精 表达
如何读懂诗歌
1、了解诗歌的特点 2、读懂“诗家语”
一 了解诗歌的特点
古体诗(唐前及唐后仿作,乐府诗和四言、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
指世俗欲念 。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 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 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 合全诗简要赏析。
⑤北宋诗重义理。 ⑥南宋诗重抒爱国情,南宋偏安江南, 中原沦丧,这一时期的忧国爱国题材就成 为当时诗词中的时代强音。 ⑦南宋末年以及明朝末年的汉族爱国诗 人面对异族入主中原,纷纷表现出时危显 臣节的气势。因此诗歌之中多重忠义。 ⑧清诗多为遗民诗,革新诗。
二、读懂“诗家语”
怎样算是读懂诗歌
1、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大意:
绝句——登鹳雀楼
1 白日依山尽, 2 黄河入海流。liu 3 欲穷千里目, 4 更上一层楼。lou
四句 偶句押韵 讲究平仄
词(诗余、长短句)
词
小令(五十八字以内) 中调(五十九字至九十字) 长调(九十一字以上)
按段落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词(诗余、长短句)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 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 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 孤城闭。
把握词性改变! 还原语序! 补充省略!
把古诗当作文言文来读
19
• 找出下面活用的词: 一、把握词性改变 •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 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 春风又绿江南岸
改变词性的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
炼字!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过香积寺 王维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正确语序应为:
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
炼意! 23
一. 主谓倒装: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鱼舟。 (“正序”应为:
竹喧浣女归, 莲动鱼舟下。)
二.宾语倒装:
柳色春山映,梨花夕鸟藏。 (“正序”应为: 春山映柳色,夕鸟藏梨花。
三. 主语和宾语的倒装:
霜信报黄花
(“正序”应为: 黄花报霜信 )
四、多重倒装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正序”应为: 无处觅英雄孙仲谋
三、补充省略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省主语
• 野旷天低树
省介词
1、品标题 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 因为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 2、领会深层意思 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一)如何明白诗歌浅层意思
古诗词特点
凝练含蓄 言简义丰
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 诗歌由于声律要求和出于修辞上的特殊 需要,常会打乱语序。
18
不合法:改变词性、颠倒语序、省略成分
近体诗(今体诗或格律诗)
律诗——蜀相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1 丞相祠堂何处寻?
2 锦官城外柏森森。 sen
3 映阶碧草自春色,
4 隔叶黄鹂空好音。 yin
5 三顾频烦天下计,
6 两朝开济老臣心。 xin
7 出师未捷身先死,
8 长使英雄泪满襟。 jin
八 句四联
颔联颈联对仗
偶句押韵 讲究平仄
近体诗(今体诗或格律诗)
羁旅之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
请快速辨别以下诗歌的思想感情。
n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宫调曲牌题目
用语不避俚俗
句中可有衬字 押韵对仗自由 平仄要求严格
①魏晋诗多写建功立业, 而有自然隐逸,狷介不羁
②南朝诗多写男女相思。 ③北朝诗多写征战尚武。 ④唐诗题材丰富多彩。有希望建立军功 的、反映边塞生活的、描绘山水田园的, 也有献诗以求引荐的、离别思乡的。安史 之乱后,有反映战争创伤、忧国忧民的; 到唐末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战乱频繁, 生灵涂炭,于是悯农诗又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