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军爱民捐款捐物事迹
爱国拥军人物事迹材料

爱国拥军人物事迹材料
《爱国拥军人物事迹材料》
张三,是一位退伍军人,从军25年。
他立下了誓言,要一生一世为祖国捍卫和平、安宁。
退伍后,他并没有选择享受安逸的生活,而是在自己的家乡开办了一家军事装备店。
他经常在店里给人讲述自己的从军经历,鼓励年轻人积极参军,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还经常积极参与爱国主题的活动,组织青少年们去参观军营,让他们更加了解和感受军人的生活。
李四,是一名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士。
他每年都会自费前往偏远的薄弱村庄去开展扶贫活动,为那里的孩子们捐赠文具、衣物等物资。
他也常到边疆的军营慰问官兵,为他们送去温暖和关怀。
在他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公益志愿者队伍,一起为贫困地区和军营送去爱心和关怀。
王五,是一名创业者,他在创办公司的同时,也一直在积极支持国防事业。
他曾多次向国防部门捐赠军事装备和物资,支持国家军事建设。
他也常组织员工参与国防教育,让他们了解国家的安全形势,懂得保卫祖国的重要性。
他坚信只有强大的国防才能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所以他一直以实际行动支持爱国拥军。
这些爱国拥军的人物事迹,有力地展现了他们对祖国和军队的深厚情感和坚定支持。
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爱国拥军的价值观,不仅为自己树立了榜样,也激励着更多的人积极投身到爱
国拥军的行列中来。
愿这些爱国拥军的人物事迹能够激励更多的人关注国防事业,为祖国的繁荣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美双拥人物事迹事迹500字(10篇)

最美双拥人物事迹事迹500字(10篇)最美双拥人物事迹事迹500字(篇1)未淑云未淑云,女,蒙古族,民主促进会会员,原北戴河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产权产籍科科长。
30多年来,作为工薪阶层的未淑云,在国家、省、市区的“希望工程”、扶贫济困、赈灾、拥军优属、社会公益事业等各种活动中无私奉献、慷慨解囊捐款达40余万元和5万余元的实物。
她三十多年如一日拥军不辍,用一颗爱心积蓄了浓浓的拥军情。
更为可贵的是三十多年来,每次无论新来一批还是送走一批战士,她都要过去亲切的慰问。
为进一步加强军民之间的联系,她还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积极为军地军民开展共建活动牵线搭桥。
每年暑期、“八一”建军节期间,她每去一处都会购买3500余元的鸡蛋、矿泉水、西瓜等物品慰问支暑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消防战士;每年元旦都会购买4000余元日用品慰问消防三中队的官兵;作为区志愿者队长的她为了使武警官兵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每年都会组织志愿者们到部队慰问演出和武警官兵们一起包饺子过大年,让他们感觉到家的温暖,并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爱,展示了军民鱼水一家亲的情怀。
她的行动深深地感动了子弟兵,亲切地称呼她“未妈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她对教育事业有着特殊的感情,尤其是对军属子女,每逢“六一”儿童节,都把自己一个月的工资拿出来捐给孩子们,尽自己的力量让孩子们过得好一点儿。
并且每年还拿出2000元钱分别送到区民政局和区残联,用来慰问退役军人、军烈属及贫困残疾人家庭。
最美双拥人物事迹事迹500字(篇2)郑富郑富,现任磁县人武部部长。
近年来,该同志带领人武部官兵和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积极参加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抢险救灾__、扶贫济困助学,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认可和赞誉。
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作为协调、组织者,他总是走在最前列,受领任务坚决,现场勘察当先,靠前指挥得力。
在磁县去年“7·19”抗洪中,他得知都党乡石场村3名群众被困漳河洪流中后,第一时间赶往现场指挥调度,掌握了主动权。
爱国拥军先进单位事迹

爱国拥军先进单位事迹
1. 积极参与国防建设,爱国拥军先进单位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积极参与国防建设。
他们投入大量资源,为国家的军事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例如,他们可能捐赠资金、物资和技术支持,为军队的装备升级和现代化改造提供了有力支持。
2. 关心军人家属,爱国拥军先进单位注重关心军人家属的生活和福利。
他们设立了专门的机构或基金,为军人家属提供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的帮助和支持。
他们还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加强军人家属与社会的联系和交流。
3. 积极参与军事教育,爱国拥军先进单位重视军事教育,通过开展军事训练、军事知识普及等活动,提高员工和社会公众的国防观念和军事素养。
他们还与军队合作,开展联合演练、技术交流等活动,促进军民融合。
4.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爱国拥军先进单位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活动,向员工和社会传递爱国主义精神。
他们组织参观军事纪念馆、开展爱国主题讲座等,激发员工的爱国情感,增强国家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5.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爱国拥军先进单位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做出贡献。
他们可能组织捐血活动、扶贫帮困、赈灾救援等,展现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总之,爱国拥军先进单位通过各种努力和行动,为国家的军事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爱国主义精神,成为全社会学习和宣传的榜样。
拥军模范先进事迹

拥军模范先进事迹
拥军模范是指为军队建设和国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集体或单位。
以下是一些拥军模范的先进事迹:
1. 刘志军:刘志军是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界的杰出代表。
他在国防科研和国防工业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多次荣获国家级及部级科技成果奖励。
2. 陈秀兰:陈秀兰是一名五保户,是几十年来重庆市涪陵区支援军地全面工作的典型代表。
她经常组织妇女群众为军队扫雷、修路、搬运物资等提供帮助,为军地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3. 建筑集团:某建筑集团多年来一直积极参与军事设施建设,为军队提供优质的工程建设服务。
他们改善了军队的住房和办公条件,提高了军事设施的战备状态。
4. 女子志愿者协会:一家女子志愿者协会组织了大量妇女志愿者参与军事后勤支援工作。
他们为军队提供了食品、衣物、医疗等方面的支持,并积极参与宣传军事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
5. 某商会:某商会多年来致力于军民融合发展,发挥商会资源和专业能力,提供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为军队提供了先进装备和技术解决方案。
这些先进个人、集体或单位的事迹是拥军模范的典型代表,他们的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怀对于推动军队建设和国防事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最美拥军人物简要事迹

最美拥军人物简要事迹
最美拥军人物是指那些为支持和关心军人家属、关爱军人和爱国事业而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
他们的事迹鼓舞了全社会,激发了爱国热情和家国情怀。
以下是几位最美拥军人物的简要事迹:
1. 王艳娜:她是一位退伍军人的妻子,在丈夫退役后便开始关
注军人事务,积极参与军人家庭服务工作。
她成立了爱心军嫂团队,为退役军人和军人家庭提供帮助和支持。
2. 李伟:他是一名航天员,在宇航员训练期间,他积极参与了
军事训练和演习,并在训练中表现出色。
他也是一位拥军公益人士,多次参与军事慰问和军人家庭服务活动。
3. 马化腾:他是中国著名企业家,也是一位最美拥军人物。
他
积极参与军人家庭服务和爱国事业,捐助了大量资金和物资支持退役军人和军人家庭。
4. 陈家强:他是一位著名演员,也是一位最美拥军人物。
他多
次参与军事慰问和军人家庭服务活动,为军人和军属送去温暖和关爱。
这些最美拥军人物的事迹鼓舞了全社会,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精神,积极参与拥军事业,为军人和军属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关爱。
- 1 -。
不怕损失拥军支前的奉献精神现代事例

不怕损失拥军支前的奉献精神现代事例提起“拥军支前”这四个字,许多人脑海里可能会闪现出老一辈人英勇的画面。
那时候,战火纷飞,前线的战士们吃不饱穿不暖,而后方的老百姓纷纷伸出援手,送水送饭送子弹,甚至送命,大家都在为国家做贡献。
可是你知道吗,今天这个精神还没消失,它并不是停留在历史的记忆里,而是活生生地在我们身边,活跃在现代社会的每个角落。
你看现在,不管是地震灾区的援助,还是边疆部队的物资支援,甚至是某个单位调动人员进行救援,都会看到那些默默奉献的人们,他们无论是城市里的白领,还是乡村里的老农,都能挺身而出。
你想,谁会嫌麻烦呢?谁会没事多做点儿事呢?但这些人就是愿意。
在他们眼里,不管是为国家出力,还是为战士们送去一份关怀,都是小事一桩,只要能帮助到别人,他们心里就踏实。
说个近几年比较典型的例子,2020年疫情初期,大家都被困在家里,外面的世界乱得像翻锅的粥。
可是有些人就是不怕麻烦,什么都能做。
有的司机,明明自己也没什么富裕的日子,但还是甘愿去为一些偏远地区送物资,为了那些在一线的战士们能吃上一口热饭,他们毫不犹豫地跑了好几趟。
有的商家,明明自己也面临着经营困难,但还是无私地捐出了自己仓库里的所有医疗物资,特别是那些口罩、防护服,简直就是“倾家荡产”般的奉献啊。
你想,这种行为,能不让人感动吗?当然了,有时候这种“拥军支前”的精神,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有些人可能一开始不太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觉得自己不过是个小人物,又有什么用呢?但你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渐渐地发现,原来每个人的小小举动,都能汇聚成巨大的力量。
比如那些在疫情期间送餐的外卖小哥,他们每一天起早贪黑,把热腾腾的饭菜送到那些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手中。
你想啊,这些小哥可不是替战士们背枪上阵,但他们的身影,同样给了前线人一种强大的支持和力量。
更有意思的是,咱们的“拥军支前精神”还融入到了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
比如说那些城市志愿者,周末他们可能就穿上志愿者的马甲,带着口罩,走上街头,为社区做清洁,给老人买菜。
最美拥军人物事迹材料

最美拥军人物事迹材料
以下是一些拥军人物的最美事迹材料:
1.陈秋霞
陈秋霞,是广西南宁市一位普通的军嫂。
她的丈夫在脊髓损伤事故中受伤,成为残疾人。
面对困境,陈秋霞并没有放弃,而是选择成为丈夫的全职照顾者。
她放弃自己的工作,并投入到丈夫的康复中,帮助他重新学习走路和照顾自己。
2.樊振东
樊振东,是中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
他的父亲本是一名军人,在他年幼的时候就鼓励他练习乒乓球,培养他的军体素质和品质。
樊振东在乒乓球领域取得了很多成绩,不仅为国家赢得了荣誉,也向父亲和全国军人致敬。
3.邓小平
邓小平,中国改革开放的主要领导者。
他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担任重要军职,并且参与了朝鲜战争。
在军队的锻炼中,邓小平锻炼出了坚强的意志和卓越的决策能力,为他后来的改革事业奠定了基础。
4.黄继光
黄继光,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战士。
他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被美军围困时,坚守阵地,宁死不降。
最终,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国家的尊严和荣誉。
黄继光的英勇事迹被广大人民誉为“最美拥军人物”。
5.方龙飞
方龙飞,来自山东的一位空军军官。
他在巡逻过程中突遇飞机失事,在冲向地面的危机中,他选择用自己的身体保护机上的其他乘客。
最终,他不幸牺牲,但成功拯救了其他乘客的生命。
这些拥军人物的事迹展现了他们对军人、家庭和国家的深厚的情感和奉献精神,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彰显了最美的一面。
最美拥军人物事迹

最美拥军人物事迹
中国有许多感人的拥军人物事迹,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祖国的忠诚和对军人的关爱。
其中,湖南省益阳市的民警刘海波就是一位最美的拥军人物。
刘海波的父亲是一位退役军人,他从小就深深地感受到了军人的艰辛和付出。
为了表达对军人的敬意和支持,他在2005年开始了自己的“拥军行动”。
每年春节期间,刘海波都会到当地军营送上慰问品和祝福,为官兵送去温暖和感动。
在他的坚持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这个爱心团队,一起为军人献上自己的爱心和关怀。
除此之外,刘海波还积极参加各种拥军活动,以实际行动支持部队建设和训练。
他也经常到边防连队探望官兵,了解部队的生活和工作情况,为他们送去爱心和关怀。
刘海波的拥军行动不仅让军人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也激发了更多人参与到支持军人的事业中来。
他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被誉为“最美的拥军人物”。
在中国,每一位拥军人物都值得我们尊重和赞扬。
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祖国和军人的忠诚和关爱,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拥军爱民捐款捐物事迹
人物简介:***,男,***年生,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徽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共党员,人大代表。
事迹简介:30多年来,初心不改,始终把支持社会经济建设和拥军优属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先后为部队及各类优抚对象和社会捐款捐物1000多万元,个人和所管理的企业获得省市县各级表彰40多次;其子**,不满18周岁的人生定格在抗洪抢险的战场上。
作为民营企业家,***是一位爱党为民、胸怀宽广、有责任担当的红心企业家;作为烈属,李亚军热爱部队、关爱军人、热心公益,是一位传递正能量、弘扬新风尚的公益达人,是一位可歌可泣、可敬可爱尽显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楷模。
正文:一个心愿是从军报国。
***年出生的***,中学时代正值国家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他和那个时代的热血青年一样,看着《高山下的花环》,听着英雄的故事,积极要求参军报国,但因体检关未实现当兵的愿望。
80年代中期,虽然南疆战事犹酣,但祖国大江南北遍地是改革开放的浪潮,初中毕业的***没有当上兵去部队,他不甘心窝在农村种地,就跟着村里一个退伍战士李良栋出去闯荡。
刚开始,俩人推着自行车进村入户收购鸡蛋,然后去离家10公里的县城走街串巷叫卖——“粮票换鸡蛋”。
***和***就是这样
披星戴月地做起了买卖鸡蛋的小生意,一有空他就让李让李良栋讲部队的故事,教他练几个强身的招式,“当兵”的念头更一天天地成为他的向往。
1986年夏季的一个中午,李亚军穿行在小巷里叫卖鸡蛋,突然听到有人喊“抓小偷!抓小偷!”的喊叫声,他抬头一看,一个长头发青年男子拼命地跑在前,后面有个中年男子追赶着。
***不假思索地扔下了手中的自行车,一把抓住了那青年男子,失去理智的歹徒一刀捅进了李亚军肋骨上。
两大筐鸡蛋摔得粉碎,自己倒在病床上休养了半年,两年多的辛苦劳作一下子化为泡影,但“军人”的情结、南疆英雄的高大形象在李亚军脑海里不断升腾,他没有悔恨自己像军人一样的勇敢,伤愈后,又找到两个退军人一起打拼起生意。
一腔诚心为政府分忧。
在***心底,当兵的人可学可信可靠,他常为自己不能当兵而自责。
90年代初,李亚军又与几名退伍军人一道做起了牛肉和活禽等生意,到1996年手中已有2万多元积攒,这时,他思索着怎么把生意做大,不能只当小商贩,这样才能为军人和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十余年摸爬滚打的劳作和积累,***瞄准了开办牛肉加工厂。
他找来和他一起做生意的王标、祝为华两位好朋友商量合作发展的事,王标、祝为华也是两个退伍军人。
这样仨人达成一致意见,租厂房、买牛、屠宰、加工、营销,三个人密切合作,春夏秋冬、寒来暑往,他们起早贪黑尝历各种甘
苦也分享着成长的快乐,在市场的涤荡下,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随着企业用工人数不断的增长,加之***对复退军人有着特殊的感情,在企业发展进程中致力于为退役军人施展才华搭台子、铺路子。
每逢招工,他都积极为政府着想,把优先录用退役军人和军人家属作为第一条;提拨管理人员和中层负责人,首先考虑那些集体观念强烈、敢闯敢干的优秀退役军人;年终奖励,尽力照顾困难退伍军人职工和劳动力少的现役军人、退伍军人家庭。
李亚军认为公司发展壮大既需要团队协作、勇攀高峰的经营理念,更需要军人那种吃苦、拼搏、耐劳的奋进精神。
有了他的赏识和任用,每个进入公司的退役士兵都有一种干好工作的愿望,不会就学,不懂就问,部队培养的那种攻坚克难的精神让他们迅速脱颖而出。
20多年来,有200多名退役军人在公司找到了发挥才干的岗位。
同时,也鼓励和积极帮助有头脑、有创业精神的退役军人创业,在信息上、技术上、资金上给予鼎力支持,多来年,在他的帮助下先后有27名退伍军人成功创业。
目前,有79名退役军人在公司的不同岗位上,占用工总数的25%,70%的车间主任和班组长有从军经历,6名退役士兵通过竞聘成为中层管理人员,公司现10名年薪超过百万的职工,其中就有7人有从军经历,复退军人成为公司发展的中坚力量。
一片丹心铸军魂。
***是改革大潮中搏击成长的民营企业家,他致富不忘国家,爱党爱国爱军的热情一直是真诚和炽
热的。
2005年,他积极争得县人武部和预备役部队的支持,在公司成立了民兵(预备役)应急排。
从此,他每天都抽时间学习国防知识,年年投入专项经费用于民兵和预备役建设,经常参加国防教育活动,并对公司全体职工开展国防观念教育;动员和鼓励青年人参军入伍,为入伍的青年职工量身定做优待条件,帮助他们解决家庭成员就业,给有困难的家庭提供物质上的帮助,并承诺退役后继续到公司工作。
2009年冬季征兵工作启动后,从县人武部了解到年满17周岁的应届高中生可以入伍。
为实现自己当兵报效国家的夙愿,他立即动员正读高三的儿子参军去部队,妻子表示反对,想让儿子安心学习考大学,他却引导儿子去部队考军校。
报名、体检、政审,儿子顺利入伍了。
到了部队牢记父亲的要求,积极上进,认真学习,刻苦训练,很快成为训练骨干。
2010年8月,随队赴湖北省汉川市参加抗洪抢险战斗,他急灾民之急,处处冲在抢险的一线,连续奋战三昼夜,累倒在抢险战场上。
第一次走进儿子所在的部队,看到的却是当兵尚不足一年,年龄不满18周岁的儿子牺牲了,此情此景,坚强的江淮硬汉两腿也一下子软了,待他的情绪缓和过来,部队询问家庭要求时。
一字一句的说:“孩子做得对,孩子做得好,孩子为了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不惜牺牲自己最宝贵的生命,我还有什么要求呢?”愣是一个字的条件也没有向部队提出。
***是把自己的生命送进了军营,也仅仅是
半年多的时间,他捧回了一个沉重的心,压得喘不了气,回家的路不足一千公里,他不知走了多少天。
把失子的切腹之痛压在心底,心里装得满满的是部队的大事、是国家的大事。
作为烈属,他从未向党提过任何要求,从未向政府伸过手。
不仅如此,他还把部队和地方政府发放的60多万元的抚恤金全部作为“爱军基金”,用于帮助困难军烈属、生病官兵家庭。
儿子牺牲后的这8年间,他坚持年年进军营看望慰问官兵,支持部队教育训练,全力帮助部队排忧解难,鼓励官兵报效国家;年年走访慰问全县的40多户烈属,每年清明节和春节前夕都带上食品和困难慰问金看望那些年迈的烈士父母。
2016年7月,安徽南部遭受了巨大洪灾,抗洪将士的感人事迹深深激励着***的拥军情怀,于是他立即安排生产100箱上等牛肉并带上10万元慰问金赶赴抗洪一线,把一片关爱子弟兵的真诚送到官兵手中。
三堂镇退伍战士李天亮夫妻俩均在外务工,7岁儿子李卫留守在家不慎烧成重伤,急需十几万的治疗费用。
2015年春节前夕,李祥亮向社会发出了求救信息,得知后及时送去了4万现金,使得李卫得到及时的治疗。
2017年底,听说远在100多公里外的阜南县退伍战士朱金宇父亲生重病,家庭生活遇到很大困难,就立即送去了2万元现金和生活用品,使朱金宇一家渡过了难关。
这十几年来,资助困难军烈属子女上学50多人,帮助200多名困难军烈属、伤残疾退役军人解决了
生活上的困难,为300多名复退军人和军人家庭成员提供就业岗位。
一颗忠心向党为民。
在党的富民政策和国家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30多年来,***潜心谋发展,在企业成长壮大的过程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读报纸看新闻,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始终不改初心,致富不忘回报社会,认真践行着先富带动后富的诺言,坚持把企业责任和社会责任融为一体。
当国家遭遇了汶川地震、雅安地震、舟曲泥石流、南方冰冻、新冠疫情、洪涝灾害时,他都在第一时间响应党和政府号召,积极向灾区捐款捐物;2014年,他出资300万元为家乡修建一条30公里的乡村水泥路,方便了群众的出行和发展生产;2016年以来,他响应政府“百企帮百村”的倡议,主动与3个贫困村签订帮扶协议,投入200多万元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帮助了200多个困难家庭发展养殖产业,取得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她还不断思索着建设共享共富和谐社会的需求,于2016年7月发起成立了关爱“三留守”志愿者协会,并以志愿者协会为平台影响和带动着更多的企业和爱心人士去帮助更多的困难群众。
目前,协会爱心企业会员已发展到17家,200多名爱心人士加入了协会,聚集了更多的服务社会支持部队的力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个人和企业先后荣获省市县“名优企业”“纳税大户”“双扶双带示范基地”,省市县“优秀共产党
员”“优秀企业家”“优秀优抚对象”“爱国拥军模范”“慈善楷模”“带领群众致富的先进典型”等几十项殊荣。
2018年获得2017年度“全国双拥年度人物”奖。
2019年3月“太和好人”、4月“阜阳好人”。
年阜阳市劳动模范。
日出月落,冬去春回。
这位江淮汉子正在用华夏儿女的一腔热血和一片赤诚,不停息的续写着颍淮大地上“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新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