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某深基坑变形监测控制技术
深基坑变形监测的控制要点

深基坑变形监测的控制要点建筑在向上往高空发展的同时,为了基础稳固可靠,车辆有地方停泊,地下空间有效利用,现在的房建项目多数都需要基坑甚至是深基坑开挖施工。
由此也带来基坑围护安全问题,需要对深基坑的变形状态进行监测。
深基坑的变形监测分为基坑自身变形监测和周围环境变形监测,在《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 50497-2019中,对不同安全等级的基坑,应做的监测项目做了比较明确的规定,具体见下表。
在此表中,可以看出,基坑变形监测项目主要分为位移监测和应力监测两部分,水位监测也可以认为是位移监测的延伸。
本篇文章主要讨论基坑变形监测中重点要注意的一些环节。
一、监测点布置1、基准点的布设1)竖向位移基准点布置竖向位移观测的高程基准点不应少于3个,并定期进行联测。
高程基准点与观测点的距离不宜太远,以保证观测方便和足够的观测精度;并且基准点须埋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且易于长期保存的地方,高程基准点也可选择在基础深且稳定的建筑物上。
在选择的合适范围预先合理埋设BM1、BM2、BM3三个基准点,为了测量方便,视现场情况设置基准点。
可选用浅埋钢管水准标石或墙上水准标志等。
2)竖向位移基准点测量基准点使用前,采用当地高程系统或假定高程系统使用精密水准仪对三个基准点联测,经平差计算后的高程数据作为本工程三个基准点的高程依据。
3)水平位移基准点布置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应布置在基坑变形区域以外,宜设立有强制对中的观测墩,如果采用精密的光学对中所装置,对中误差不宜大于0.5mm。
4)水平位移基准点测量基准点平面坐标数据以施工坐标或假定相对坐标系为依据,布设导线测量三个基准点,经平差后的坐标数据做为工程基准点位移监测的已知数据。
2、变形监测点的布设变形监测点布设一般参考设计图纸中的监测布点图,设计图纸中有未涉及而现场需要布设监测点的,按照《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 50497-2019中的规定布设监测点,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深基坑工程中的变形监测与处理方法

深基坑工程中的变形监测与处理方法深基坑工程是现代建筑施工中常见的一项技术挑战,它涉及到深埋地下的巨大土体开挖和支护工程。
在这一过程中,土体的变形是无法避免的,而人们则需要通过变形监测和相应的处理方法来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深基坑工程中,变形监测是至关重要的。
它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土体的变形情况,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并根据监测数据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处理。
变形监测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测量支护墙体的变形、测量土体的沉降和位移等。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采用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如倾斜度传感器、沉降计、位移计等。
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是变形监测的关键步骤。
工程师需要对监测数据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解读,判断土体的变形情况,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传统的处理方法是通过人工统计和计算,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代工程师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
处理变形监测数据时,工程师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他们需要将监测数据与设计值进行比较,以判断变形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其次,他们需要考虑土体的复杂性和不均匀性,采用合适的数学模型进行数据分析。
此外,他们还需要关注时间因素,根据监测数据的变化趋势,判断土体的变形速度和趋势,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在处理变形监测数据时,工程师还可以借助经验和专业知识进行判断和决策。
他们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和类似工程的经验,判断当前工程的安全性,并根据情况调整支护结构和施工方法。
此外,他们还可以借助专业的地质和土力学知识,对土体的特性和变形机理进行深入分析,为工程施工提供参考和建议。
除了变形监测和处理,深基坑工程中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安全措施。
例如,在施工前需要进行全面的勘察和调查,了解地下水位、土体的物理性质和结构等。
此外,在开挖和支护过程中,还需要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以减少土体的渗透和水压。
总之,深基坑工程中的变形监测与处理方法是确保工程安全和可靠的重要环节。
通过科学的监测方法和准确的数据处理,工程师可以及时发现土体的变形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施工方案深基坑施工的监测与控制方法

施工方案深基坑施工的监测与控制方法深基坑施工是在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项工作,而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监测与控制方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深基坑施工的监测与控制方法,以帮助施工方案实施。
一、介绍深基坑施工的概念和目的深基坑施工是指在建筑工程中所挖掘的深度超过周边地面的基坑。
深基坑施工的主要目的一般有两个方面,一是为了提供工程施工的条件,二是为了保障施工过程的安全。
二、监测与控制方法的重要性深基坑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监测与控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深基坑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地质条件的制约,如地下水位的变化、土壤的稳定性等,这些因素可能会对基坑的稳定性和施工进度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监测与控制。
其次,深基坑施工会产生较大的土体位移和变形,这些变形可能对周围环境和结构物造成不利影响,为了保障施工的安全性,需要进行监测与控制。
最后,深基坑施工中可能会涉及到附近的地下管线和地下设施,如地下电缆、排水管道等,为了避免对这些设施造成损害,需要进行监测与控制。
三、监测与控制方法的分类深基坑施工的监测与控制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地下水位监测与控制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位的变化对基坑的稳定性和施工进度起到关键的影响。
因此,需要通过安装水位监测仪器,实时监测基坑中的地下水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2. 土体位移监测与控制深基坑施工中土体的位移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
通过安装位移监测仪器,可以实时监测土体的位移情况,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施工方式,以避免土体位移过大。
3. 周边环境监测与控制深基坑施工往往会对周边环境和结构物产生影响,为了保护周边环境和结构物的安全,需要进行周边环境监测与控制。
具体方法可以包括安装振动监测仪器、噪声监测仪器等,以及采取隔离措施等。
4. 地下管线和设施监测与控制深基坑施工可能会影响到附近的地下管线和设施,为了保护这些管线和设施的完好性,需要进行监测与控制。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通过安装应变计、测量管线的位移和应力情况,并相应地采取控制措施。
深基坑变形监测

深基坑变形监测深基坑变形监测主要是为了确保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性,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变形问题。
本文将介绍深基坑变形监测的意义、方法和技术,以及实施监测的关键点。
深基坑施工是城市建设中常见的工程方式之一,通常用于地铁、大型商业综合体等项目的建设。
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由于地下水位、土壤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基坑结构会发生变形和沉降,导致地面沉降、建筑物倾斜等问题。
深基坑变形监测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保施工安全:深基坑结构的变形和沉降可能导致施工过程中的事故,对施工人员和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通过变形监测,可以实时了解基坑变形情况,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2.保证工程质量:深基坑变形可能会对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等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土壤沉降、房屋裂缝等问题。
及时发现并解决变形问题,可以保证基坑施工后的工程质量。
3.控制环境污染: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噪音、振动、粉尘等污染。
通过变形监测,可以及时控制施工影响,减少环境污染。
深基坑变形监测的方法和技术多种多样,常用的包括全站仪监测、测量标杆监测、变形挠度监测等。
下面将介绍其中几种常用的监测方法和技术:1.全站仪监测:全站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可以同时测量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
在深基坑变形监测中,可以使用全站仪监测基坑边缘的标志点,通过连续测量,了解基坑的变形情况。
2.测量标杆监测:测量标杆是固定在基坑边缘或建筑物周围的标志物,通过测量标杆的位置和高程变化,可以判断基坑的变形情况。
常用的测量标杆包括水平标杆、竖直标杆和倾斜标杆等。
3.变形挠度监测:变形挠度监测是通过安装在建筑物或基坑结构上的变形传感器来测量变形挠度。
常见的变形传感器有测斜管、水平位移计、水准仪等。
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变形挠度的变化,可以了解基坑的变形状况。
深基坑变形监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点,以保证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监测方案设计:在进行深基坑变形监测之前,需要制定监测方案,确定监测参数和监测设备的布置。
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变形监测控制技术

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变形监测控制技术摘要:本文以某高层建筑工程为例,探讨了全站仪动态扫描坐标观测法、基线位移观测觇法,以及整体控制网监测方案优化方法,为未来深危基坑监测提供了几种可行的技术和方法,为基坑监测和设计施工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关键词:深基坑;变形监测;锚索应力1基坑变形机理及变形监测1.1基坑变形机理深基坑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变形,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基坑开挖而导致的基坑周围地层移动。
基坑的开挖过程是基坑开挖面上卸载的过程,卸载会引起土体在水平或者垂直方向上原始应力的改变。
1.2基坑变形监测1.2.1基坑变形监测的目的①为施工开展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②作为设计和施工的重要补充手段;③作为施工开挖方案修改的依据;④积累经验以提高基坑工程设计和施工水平。
1.2.2基坑工程监测仪器①水准仪应用于基坑围护结构的沉降。
基坑周围地表、地下管线、四周建筑物的沉降。
基坑支撑结构的差异沉降。
确定分层沉降管、地下水位观测孔、测斜管的管顶标高;②经纬仪可以用作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的水平位移。
围护结构的顶面及各层支撑的水平位移。
测斜管顶的绝对水平位移。
水准仪与经纬仪是工程上使用得最频繁、最多的测量仪器。
要强调一点是,测量控制点要安全,其位置要不在变形、位移区内;③测斜仪按其工作原理有伺服加速度式、电阻应变片式、差动电容式、钢弦式等多种。
比较常用的是伺服加速度式、电阻应变片式两种,伺服加速度式测斜仪精度较高,目前用得较多;④钢筋计可用于测量基坑围护结构沿深度方向的应力换算为弯矩。
基坑支撑结构的轴力、平面弯矩。
结构底板所受弯矩。
另外还有土压力计和孔隙水压计。
2基坑变形监测的内容深基坑监测的主要内容有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监测、沉降监测、应力监测,及地下水位监测、护坡监测和周围环境监测等,一般通过设定监测项目的报警值来保障基坑施工和周边环境的安全。
2.1维护结构的监测2.1.1水平位移监测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是围护结构变形最直观的体现,是整个监测过程的重点。
工程测量中深基坑变形观测技术

工程测量中深基坑变形观测技术发布时间:2021-09-09T03:10:02.478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12期(下)作者:李志海[导读] 基坑工程是现代各类建筑地下施工前需要进行的系统工程李志海五莲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山东日照 262300摘要:基坑工程是现代各类建筑地下施工前需要进行的系统工程,包括土方开挖、边坡支护、土方回填、施工过程设计、勘察和施工监测、质量检测等。
系统工程的质量关系到项目施工、周边建筑物、设施和相关人群的安全。
因此,基坑监测成为基坑施工中关键的维护性工作,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基坑整体、支护结构变形情况。
本文对工程测量中深基坑变形观测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测量;深基坑;变形观测引言基坑开挖后,会导致基坑及周边地下水位有一定下降,土体的荷载也会随之增加,土体会由稳定到产生一定的变形,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引起周边环境的土体受力水位等的变化,超过一定限度后,还会使周边建筑物产生裂缝等安全隐患。
为了预防事故的发生,掌握基坑在施工过程中的形变规律就成为了必要的手段,对基坑本身和周边建筑物进行持续不断的周期性观测,掌握变化趋势就成了重中之重。
1深基坑变形观测的基本要求及原则1.1保证观测的时效性在普通的工程项目中,并未对测量的时间提出严格要求,只要最终得到完整的测量数据即可。
但在深基坑工程中,则需要随着工程进度的推进,在各时间段组织观测工作,以确保所观测的数据能够反映当前施工状况。
因此,在深基坑变形观测工作中应配套高性能的仪器。
项目常发生于室外等露天环境中,气候条件对项目开展的影响较为显著,在配套观测仪器时还需考虑到适应性问题,即在各类恶劣的环境中也能维持稳定运行的状态。
1.2深基坑监测方案确定的原则基坑监测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基坑施工的影响因素复杂,在基坑开挖、支护施工前、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开挖大小、挖掘深度、施工与支护结构、土体变形相关性等因素,结合相关变形规律和技术规范确定基坑监测方案。
青岛某深基坑支护设计与监测分析

青岛某深基坑支护设计与监测分析摘要基坑工程是一个古老而具时代特点的岩土工程课题,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进行合理的基坑支护设计是目前岩土工程专家关注的课题。
通过基坑支护方案优选,从众多的设计方案中选择适合工程的最佳设计方案,使工程安全、经济、合理。
本文对青岛某深基坑支护设计进行优选与分析。
关键词:基坑支护,方案优选,设计,分析0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区域的建设规模逐渐加大。
城市的长足发展受到了地面空间的限制,因此有必要增加城市空间利用率。
地下建筑物、地铁及隧道工程和高层建筑建设所需的深基坑工程等项目数量不断增多,同时,基础埋深的增加也对基坑工程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基坑工程的安全也被人们广泛关注。
根据周边建筑、工程地质及环境等条件,选择最佳基坑支护方式是基坑工程设计人员的首要工作。
本文以青岛某实际工程为例对基坑支护方式选择、设计等进行了分析。
1 工程概况及环境条件工程位于青岛市繁华地段,紧邻南北向主干道山东路、市政府及五四广场,周边地下管线复杂。
基坑开挖深度7.3~20m,基坑支护周长约534m。
地形总体较平坦,局部呈阶梯式陡降,由西向东倾斜。
根据勘察资料,该场区内地层自上而下可简化分为7层: 素填土、砾砂、粉质黏土、含粘性土粗砾砂、强风化带、中等风化带、微风化带。
基坑西侧,地下室外墙轮廓线距离用地红线约24m;基坑南侧,地下室外墙轮廓线距离用地红线最近距离约30m;基坑东侧为空地,地下室轮廓线与施工道路最近距离约6.4m;基坑北侧,地下室外墙轮廓线距离用地红线距离约10m,距待建机修间和库房最近距离约6.2m,另基坑北侧有一现状2层建筑物,地下室轮廓线与建筑物最近距离约9.5m。
本工程处于城市密集区,受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和交通道路的影响比较大,对基坑开挖引起的变形都非常敏感。
2 基坑支护设计分析本基坑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
自基坑开挖起至回填结束,临时支护部分正常使用期限1年,永久支护部分正常使用期限50年。
深基坑支护结构变形控制与监测

二、 基坑 变形 机理 及影 响 因素
1基坑 施 工 中的 变形 机理
k 为 测段 的 长度 0 i 为倾 角 △i 为 位移 变化 值
- 1 测 斜仪 测 点布 置 图 根 据 上 式 测 得 数 据 绘 制 出 水 平 变 位 曲 图3 线。
4 . 数 据 优 化 处 理
利用桩体测斜仪在基坑壁按0 . 5 m 点距从 ■ 下 往上 进行 测 点布 置 , 测 斜仪 布 置 图如 图3 — 1 ■ 要求, 根据基坑土质的不 同和周围建筑物的影响, 根据支护周围土体参数和 所 示 。通过 取 点数 据 可 以根据 下 式进 行 计算 支 护结 构 的 相关 参 数 事先 预 测支 护 结 构 的变 形量 , 研 究 基坑 开 挖 变形 量 对施 位 移变 化 : 工 质量 和 周 围环境 的影 响 , 就具 有 十分 重 要 的意 义 。 △ i =L s i n 0 i
筠
基坑 在 开 挖过 程 中 , 由于周 围土 体 的 应力 载 荷 发 生 了变 化 , 改 变 了原 有 应力平衡状态 , 使得周 围土体产生了新的应力挤压变形 , 土体在卸荷过程 中 发生 水 平 移动 , 使 支护 结 构 发生 水 平 位 移 , 从 而产 生 土 体移 动引 起 的 地表 开
靛体位移 / h
2 o l 5 l O 5 O - 5
裂和垂直沉降。 另外 , 在有支护结构或支护桩存在的基坑 内, 基坑内侧土体垂 直向的卸荷而产生坑底隆起变形。 因此 , 基坑变形主要表现为围护结构位移、 周 边 地表 沉 降及 基 坑底 部 隆起 三种 情 况 。 这 些 变形 容 易引 起 基坑 内墙 体 或桩 的变化 , 影响施工质量 , 带来质量隐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8
青 岛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第3 3卷
随着 城市 建设 的发 展 , 高层 建筑 迅速 崛起 , 坑 的开挖 越来 越 深 . 层建 筑 的基 坑 深度 为 1 左 右 , 基 高 7m 个 别基 坑 已经 达 到 2 4札 由于地 下土 体性 质 、 荷载 条件 、 施工 环境 的复杂性 , 坑施 工必 然 对土 体性 状 、 基 环 境 、 近建 筑物 、 下设 施造 成影 响 . 于地质 条件 复杂 的基 坑 , 邻 地 对 一般 难 以从 以往经 验或 理论 分析上 较好 地
2 1 3 应力 监 测 ..
基 坑稳 定 状态 下 , 侧壁 受 主动 土压 力 , 护结 构受 被 动 土压 力 , 动 土压 力 与被 动 土 压 力 之 间成 动 态 围 主 平衡 . 随着 基 坑 的开挖 , 衡被 破 坏 , 坑将 发 生变 形 . 平 基 围护结 构通 过锚 索 拉力 或锚 杆 向土 体提 供 主动 土 压 力 . 利用 锚 索测 力计 提 供对 锚杆 、 索 的长 期应 力变 化 监 测. 过对 应 力 监 测 可 实 时动 态 反 映 土 体 的 受 可 锚 通 力 变化 情 况 , 预测 基坑 水 平位 移情 况 , 保证 基 坑 的稳定 与 安全 .
S HAO h — u , ANG n, h n -h Z ig o W J u QIZ o g s u
( c o l f ii E gn eig Qi d o T c n l i l i r i , n d o2 6 3 , hn ) S h o vl n ie r , n a e h oo c v s y Qig a 6 0 3 C ia oC n g g a Un e t
中 图分 类号 : U16 1 T 5 . T 9 . ; U7 3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 4 O (O 2 O 一 O 3一 O 17 — 6 2 2 1 )2 O 7 5
Dep fu d t n ptd fr t n mo i rn t o so n d o e o n ai i eo mai nt igmeh d fQig a o o o
邵 志国, 王 军 , 忠树 齐
( 青岛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学 院, 岛 2 6 3 ) 青 6 0 3
摘
要: 主要论述 了深基坑变形监 测的重要 目的 、 监测 内容及其 发展趋势 , 结合青 岛某预应力锚索 支护结构 深
基坑工程实例 , 对其具体 的监测 内容、 监测点布置 、 监测方法 等问题进行 了介绍 与研 究 , 设计 了实 用的基线 并 位移观 测装 置— —位移观测觇 , 提高 了位移观测 的精度 与效率. 关键词 : 深基坑变形监测 ; 水平位移 ; 沉降 ; 锚索应力 ; 位移观测觇
2 2 周 围环 境 监测 .
2 2 1 邻 近 建筑 物沉 降 监测 .. 当软 土地 区开挖 深基 坑 时 , 坑 周 围土体 塑 性 区 比较 大 , 的塑 性 流 动也 比较 大 , 体 从 维 护 结 构 外 基 土 土 侧 向坑 内和基 底 流动 , 因此地 表 产生 沉 降 , 是沉 降 产 生 的主 要 原 因. 坑 开 挖 前 期地 下 连 续 墙 的施 工 也 这 基
2 基 坑 变 形 监 测 的 内容
深基 坑监 测 的主 要 内容有 维 护结 构 的水平 位 移监 测 、 降监 测 、 力 监测 , 地下 水位 监 测 、 沉 应 及 护坡 监测 和周围环境监测等 , 一般通过设定监测项 目的报警值来保障基坑施工和周边环境的安全. 在监测过程 中, 不 仅 要提 供 精确 的监 测数 据 , 应加 强对 基坑 水 文地 质 的 了解 与分析 、 坑 与周边 相邻 建 筑 物关 系 的分 析 还 基
o e p f u d to i d f r to nt rn . W ih t ep e te s da c o r cn t u — f d e o n a in pt eo ma in mo io i g a t h r sr s e n h rb a ig sr c t r f d e o n a in pt e gn e ig e a ls t e s e i c c n e t f t e mo i rn u e o e p f u d t i n ie rn x mp e , h p cf o tn s o h n t ig o i o s o , lc m e to h n t rn p t p t pa e n f emo io i g s o ,mo io i gm eh d r n r d c da dsu id t n t rn t o sa eito u e n t de .Th e r s a c n e in o h r cia a eie ds lc me to s r a in d v c ,mp o e c u e e r h a d d sg ft e p a t l s l ip a e n b ev to e ie i r v sa c — c b n
到基 坑底 部 的过 程 中 , 可适 当增 加观 测 次数 , 1d观 测 1 为宜 . 殊情 况要 继续 增 加 监 测频 次 , 至 实 以 次 特 甚
时监 测 .
2 12 沉 降监 测 ..
基坑围护结构的沉降多与地下水活动有关. 地下水位的升降使基底压力产生不 同的变化 , 造成基底 的 突涌或下陷. 通常使用精密 电子水准仪按水准测量方法对 围护结构 的关键部位进行沉降监测. 观测 的周 期 、 间和 次数 , 根据 工 程 的性 质 、 工进 度 、 时 应 施 地基 地 质情 况及 基 础荷 载 的变 化情 况 而定 .
会造成地层位移 , 并相应引起地表沉降. 当对 建 筑 物进行 沉 降监 测 时 , 测 点布 置应 根 据建 筑 物体 积 、 构 、 程地 质条 件 、 监 结 工 开挖 方 案等 因素综 合 考 虑. 一般 在 建筑 物 角点 、 中点及 周边 设 置 , 固定在 建筑 物 自身 的墙 壁 上 , 地 面高 约 1m 左 右 , 栋 并 距 每
观测 应 统一 编 号 , 每条 裂缝 至 少布 设 2组 ( 两侧 各 1 标 志为 1 ) 测标 志 , 个 组 观 裂缝 宽 度 数据 应 精 确 至 0 1 . mm, 组 在裂 缝 最宽 处 , 一 另一 组设 在 裂缝 末端 . 对裂 缝 观测 日期 、 位 、 并 部 长度 、 度进 行 详细 记 录. 宽 2 2 3 道 路 、 线变形 监 测 .. 管
研 究 . 引 2 1 维 护结 构 的监 测 .
2 11 水 平 位移 监测 .. 围护 结 构顶 部水 平 位移 是 围护结 构 变形 最直 观 的体 现 , 是整 个监 测 过程 的重 点 . 围护 结 构变 形是 由于 水 平 方 向上 基坑 内外 土 体 的原始 应力 状 态 改 变 而 引起 的地 层 移 动 . 坑 开 挖 时水 平方 向影 响 范 围为 15 基 . 倍 开 挖深 度 , 平位 移及 沉 降 的监测 控制 点 一般 设置 在 基坑 边 2 5 30倍 开挖 距 离 以外 的稳定 区域 . 水 .~ .
变形 监 测 点 的布置 和 观测 间 隔应遵 循 以下 原则 : 间隔 5 8r ~ n布设 1 变形 监 测点 , 个 在基 坑 阳角 处 、 距
周 围建筑 物 较 近处 等重 要部 位适 当加密 布 点. 坑 开挖 初期 , 每 隔 2 测 1次 ; 基 可 ~3d观 开挖 深 度 超 过 5m
Ab ta t Th s p p r d s u s s t e i p r a t p r o e o n t rn n e eo me t t e d s r c : i a e ic s e h m o t n u p s fmo io i g a d d v l p n r n s
的变化 情况 , 为基 坑施 工 和周边 环 境 的安 全与 稳定 提供 监 控数 据 . 目前 , 基坑 的监 测方 法 已经 朝着 智 能 自动化 方 向发 展 . 光 纤作 为传 感 元 件 对基 坑变 形 进 行 监 测 , 深 如
可 自动进行 信 息采 集 、 析及 处理 ; 分 自动化 全 站仪 基坑 变形 监 测 系统 , 对基 坑 实时 动态 监测 , 大提 高 了监 大 测 效 率与 精度 ; 字 近景摄 影 测量 系统 对 深基 坑 围护 结 构进 行 监 测 , 以立 体 建 模 进 行 三 维位 移 分 析 , 数 可 在 降低 工程 造价 方 面有 一定 的实用 价值 和应 用 前景 _. 2 ]
1 深 基 坑 变 形 监 测 目的及 发 展 趋 势
深 基坑 变形 监 测 , 是运 用各 种 方法对 深 基坑 变形 及周 边环 境变 形进 行监 测 , 就 同时根 据 实际监 测结 果
调整设计和施工方案 , 以确保工程安全、 保证施工质量. 基坑监测的 目的是及时掌握基坑在开挖 、 降水、 爆 破 等施 工过 程 中支 护结 构 的实 际状态 ( 水平 位 移 、 降 变 化速 率 等 ) 沉 及周 边 环境 ( 建筑 物 、 下 管道 、 地 道路 )
第 3 3卷第 2期
Vo . 3 No 2 2 1 I3 . 0 2
青 岛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J u n l f n d oTe h o o ia Unv ri o r a o g a c n lg cl i es y Qi t
青 岛某 深 基 坑 变 形 监 测 控 制技 术
预测其变形. 在施工过程 中, 深基坑的安全 问题便成 了基础施工的重 中之重[. 1 稍有不慎 , ] 不仅会危害基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