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我国废钢供应及钢铁工业成就回顾与展望
我国钢管业“十一五”回顾及“十二五”展望

popcs nte“ 2hf e erp ” M roe, em nt k ruuew rs et ajs t r ut t cu si rset i h 1 t i —ya l . o vrt a ss tr ok duth po c s utr , v n a e h i a f f o r a o e d r e m—
“ t i e—y a l n f r I d sr fS e lT b si r Co n r 1 h Fv 2 e r P a ” o n u t y o t e u e n Ou u t y
JNG I 一n n S NG Ja g—b o g, O in o ( e n a et t l n nC .t. B o uS e( ru ) o .B o u04 1 ,e Mog o,h a Tc i lCne o e i oLd o at t lGop Cr , at 100 N i nglC i ) hc rfS e U o f o e p o n
t e ma k t r e sa d i l me tt e i tr a in lb sn s . h r e d r n mp e n h n e n t a u i e s o o Ke r s i d s y o t e u e ;e e p o p c s y wo d :n u t fse l b s rv w; r s e t r t i
“十一五”期间我国钢铁业固体废弃物减量化和综合利用展望

倍 。冷轧 硅钢 的 产 量则 由 2 0 00年 的 5 . 吨 到 84万
20 0 5年 的 20 4万 吨 ,增 幅 5年 问 几 达 3倍 ,但 0.
“ 十一 五 " 期 间我 国钢 铁 业 固体 废 弃 物减 量 化 和 综合 利 用展 望
我 国钢铁 业 “ 十五 ”期 间在 固体废 弃 物 的减
数 品种 虽利用 率较 高 ,但 仅停 留在 低附 加值层 面 的应 用 上 ,此 外也 缺 乏利用 过程 的优 化 工艺 的研 究。
料 方针 和提 高 自动化水 平 等措施 ,预计重 点大 中
型钢 铁 企业 吨钢 固体废 弃 物 产生 量 有 年均 2 %的 降 幅 ,可 由 2 0 0 5年 的 6 32 g 到 5 5 g 0 .k 降 4k。 在废弃 物 的综合 利用 方 面 ,将 在 以下方 面进
钢4 0万 吨 ;曹妃 甸 大 厂 10万 吨 ,其 中 取 向 硅 0
钢 1 6万 吨 。 可 见 ,到 2 1 按 目前 的 规 划 与 预 0 0年
鞍钢和 太 钢 4家 。2 0 0 5年 冷 轧 硅 钢 产 量 武 钢 为
6 .4万 吨 ,宝 钢 6 . 1 吨 ,鞍 钢 4 .4万 吨 , 90 92 万 50
维普资讯
第1 期
上 海 金 属
5 9
: 息 ; 信
我 国冷 轧硅 钢 的 生产 现 状及 2 1 0 的 消 费和 生产 预 测 0年
电工钢 的研 发 、生产 历来 是我 国钢 铁生 产 中 的薄弱 项 目。如 热轧 硅钢 国外早 已停止 生产 ,而 还未 赶上 消费 的需要 。 根 据 我 国电力工 业 、机 电产 品制造业 和家 电 制造业 发展 情况 ,以及参 考历 年硅 钢片 的实际 消 费情况 ,有 关 部 门 预 测 到 “ 一 五 ”末 的 2 1 十 00
“十一五”期间我国钢结构行业形势及发展对策

“十一五”期间我国钢结构行业形势及发展对策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钢铁工业的跨跃式发展,钢产量逐年增长,2006年超过3亿吨。
在政府从限制和合理使用钢结构到发展钢结构的政策指导和支持下,从重大工程、标致性建筑使用钢结构到钢结构普遍使用而得到发展迅速,呈现出了从未有过的兴旺景象。
据统计分析,每年仅新建成和在建钢结构工业和民用建(构)筑物:高层钢结构20幢,约150万平方米;重型工业厂房1000万平方米;网架和网壳1500座,约250万平方米;空间桁架建筑20座,约60万平方米;门式钢架轻型厂房约1000万平方米;拱型波纹钢屋盖结构250万平方米;住宅钢结构100万平方米。
还有塔桅结构用钢100万吨;容器用钢100万吨;桥梁用钢30万吨;海洋工程用钢10万吨;城市建设用钢200万吨。
以及利用钢材深加工及相关的产业有,焊接钢管1300万吨;线材制品1100万吨;冷弯型钢600万吨;钢铁粉末8万吨;钎钢2万吨等。
考虑到目前的统计数据不规范等因素。
经统计分析,钢结构行业目前产量约1400万吨,产值1000亿元以上,加工制造能力基本满足工程建设需要并还在不断扩大。
我国钢结构行业快速发展,产量、产值成倍增加的同时,工程质量不断提高。
钢结构的科技和管理也有了显著的进步,在有些方面如制作、安装、钢材供应方面,达到国外先进水平,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近年来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钢结构设计,不仅具有鲜明的现代感,也充分反映了中国民族文化。
不少设计院成立专业性钢结构设计所和研究室,不断研究和开发出钢结构设计软件和新技术。
钢结构制造企业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造就了一批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年产量达到5—20万吨的有30余家企业,承担了国内大型钢结构工程任务,并已经承接了许多海外工程项目。
一大批中小型钢结构制造安装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大地上成长起来。
他们承担了大量的中小型钢结构制作安装工程,使钢结构的应用和市场快速扩大。
“十一五”我国淘汰落后钢铁产能近2亿吨

1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工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2012-2020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透露,“十一五”期间,我国累计淘汰炼铁、炼钢落后产能近2亿吨。
方案指出,2010年,我国工业能源消耗达到21亿吨标准煤,占全社会总能源消耗的65%,占全国化石能源燃烧排放二氧化碳的65%左右。
重化工业是工业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领域,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和电力六大高耗能行业占工业化石能源燃烧二氧化碳的71%左右。
“十一五”期间,工业领域把应对气候变化与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相结合,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成效显著。
首先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十一五”期间,大力推进淘汰落后产能,累计淘汰炼铁、炼钢、焦炭、水泥和造纸等落后产能分别为12000万吨、7200万吨、10700万吨、34000万吨和1130万吨。
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32.7%下降至2010年的30.3%,产业结构不断改善。
重点产业生产力布局趋于优化,钢铁、汽车、船舶、水泥等行业集中度明显提高。
同时,“十一五”期间,全国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累计下降超过26%,实现节能量6.3亿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6亿吨。
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和化工、建材等重点用能行业增加值能源消耗分别下降23.4%、15.1%、35.8%、52%,吨钢、水泥熟料、乙烯、合成氨综合能源消耗分别下降了12.8%、12%、11.6%、14.3%,部分产品单位能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重点行业先进产能比重明显提高。
扩展阅读/。
中国钢铁“十一五”期间发展预测

《中国钢铁“十一五”发展预测》第一部分产业概况及产业环境发展预测 (1)第一章行业概况 (2)第一节行业定义 (2)第二节上游行业定义 (2)第三节下游行业定义 (4)第四节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5)第五节行业发展历程 (6)第二章“十一五”期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趋势预测 (9)第一节“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预测 (9)第二节“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政策取向展望 (11)第三节“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对钢铁产业的影响展望 (11)第三章“十一五”期间钢铁产业政策分析 (13)第一节环境保护政策对钢铁行业的影响 (13)第二节钢铁工业产业政策对钢铁行业影响分析 (16)一、《钢铁产业发展政策》解读 (16)二、我国钢铁行业外贸政策将作重大调整 (19)三、《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对钢铁业影响分析 (20)四、“十一五”钢铁产业政策展望 (21)第二部分“十一五”期间钢铁产业供给预测 (22)第四章我国钢铁产业历史供给情况分析 (23)第一节我国钢铁产业产能、产量历史变化分析 (23)第二节我国钢铁产业供给结构的历史变化分析 (28)第三节我国进口钢铁历史市场份额变化分析 (29)(一)我国钢材进口市场及结构分析 (29)(一)我国钢材出口市场及结构分析 (31)第五章“十一五”期间国内钢铁产业供给总量预测 (32)第一节供给总量预测模型的建立 (32)(一)现有供给能力及在建项目 (32)(二)资源制约因素 (40)(二)市场需求约束 (52)第二节“十一五”期间主要钢材产品的供给预测 (53)(一)热轧H型钢供给预测 (55)(二)线材供给预测 (61)(三)热轧薄板供给预测 (65)(四)冷轧薄板供给预测 (74)(五)涂镀板卷供给预测 (78)(六)硅钢片供给预测 (83)(七)不锈钢薄板供给预测 (83)第六章“十一五”期间钢材进口预测 (84)第一节“十一五”期间钢材进口税率及进口配额变化 (84)第二节“十一五”期间我国钢铁进出口政策取向 (84)第三节“十一五”期间我国钢铁进出口趋势预测 (88)第三部分“十一五”期间钢铁产业需求预测 (89)第七章我国钢铁产业历史需求情况分析 (90)第一节我国钢铁产业历史需求总量变化 (90)第二节我国主要钢铁下游产业历史发展情况 (93)(一)建筑房地产 (93)(二)金属制品业 (95)(三)汽车工业 (105)(四)家电业 (109)第八章“十一五”期间我国钢材消费量预测 (113)第一节我国钢材表观消费量主要影响因素 (113)(一)钢材表观消费量增长率随着GDP波动而波动 (113)(二)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化将直接导致钢材表观消费量的变化 (114)(三)人均GDP是人均钢材表观消费量的主要长期影响因素 (114)第二节预测思路及模型构造 (115)(一)预测方法选择 (115)(二)模型构造 (116)第三节“十一五”期间我国钢材消费总量预测 (121)第九章“十一五”期间我国钢材需求产品结构预测 (126)第一节分行业需求预测 (126)(一)建筑用钢预测 (126)(二)机械工业用钢预测 (127)(三)汽车工业用钢预测 (128)(四)石油天然气行业用钢预测 (129)(五)家电行业用钢用钢预测 (130)第二节分品种需求预测 (130)(一)铁道用钢材需求分析及预测 (130)(二)型材需求分析及预测 (130)(三)线材需求分析及预测 (131)(四)板材需求分析及预测 (133)(五)管材需求分析及预测 (133)(六)硅钢片需求分析及预测 (133)第四部分“十一五”期间钢铁产业效益预测 (134)第十章“十一五”期间钢铁产业供需平衡预测 (135)第一节钢铁产业的总量供需平衡分析 (135)第二节“十一五”期间我国钢材生产和需求结构预计 (137)第三节我国紧缺钢材品种调研统计 (139)第十一章“十一五”期间钢铁产品价格变化趋势 (141)第一节钢材价格变动回顾 (141)第二节影响钢材价格的主要原因 (141)第三节钢材价格走势分析 (143)第十二章中国钢铁产业财务指标变化趋势预测 (149)第一节钢铁工业总的财务指标分析 (149)第二节钢铁工业盈利能力分析 (153)第三节钢铁工业偿债能力分析 (153)第四节钢铁工业运营能力分析 (153)第五节钢铁工业发展能力分析 (154)第五部分“十一五”期间钢铁产业竞争态势预测 (155)第十三章“十一五”期间上游产业对钢铁产业的影响 (156)第一节煤炭产业对钢铁产业影响预测 (156)一、我国煤炭产业的供需状况分析 (156)二、煤炭工业的发展态势 (156)第二节“十一五”期间铁矿石对钢铁产业影响预测 (158)一、2006年我国铁矿石需求状况分析 (158)二、2006~2010年铁矿石需求趋势分析 (159)第十四章“十一五”期间行业竞争结构变化预测 (160)第一节当前我国分品种的钢材生产和供需形势 (160)第二节企业结构及不同企业竞争优势变化 (163)第六部分投资机会分析及经营建议 (167)第十五章“十一五”期间钢铁产业投资机会分析 (168)第一节“十一五”期间我国钢材行业产品投资方向 (168)一、中厚板的发展方向 (168)二、小型材的发展方向 (168)三、线材的发展方向 (168)四、无缝管的发展方向 (169)五、重轨的发展方向 (170)六、中型材的发展方向 (170)七、焊管及冷弯型钢的发展方向 (170)第二节钢铁产业投资风险评估 (171)(一)钢铁行业发展存在的风险分析 (171)(二)钢铁产业投资风险评估 (172)附表表1.1钢铁行业投入来源及直接消耗系数 (3)表1.2对钢铁行业投入最大的第三产业部门 (3)表1.3钢铁产出流向较大的部门比较 (5)表1.4 1998~2005年钢铁工业总产值及GDP历史变化情况 (5)表1.5 2010年、2020年我国主要经济指标预期 (9)表1.6 “十一五”期间我国人口增长及其年龄构成 (10)表1.7 国内主要机构对GDP增长预测 (10)表1.8 钢材消费量与国民经济周期的关系 (11)表4.1 1992~2005年中国钢材产量 (23)表4.2 2006年6月份全国主要冶金产品产量统计 (24)表4.3 2006年8月份全国分省市粗钢产量统计 (25)表4.4 2006年8月份全国分省市钢材产量统计 (26)表4.5 2006年我国成品钢材总产量及分品种钢材产量结构 (28)表4.6 我国历年钢材进出口量及进口依存度 (29)表5.1 2005年全国钢铁行业生铁产量排序 (32)表5.2 2006年8月全国分省市生铁产量 (36)表5.3 2005年12月炼钢行业生产指标统计 (37)表5.4 2005年转炉炼钢产能规模分布 (38)表5.5 2005年电炉炼钢产能规模分布 (38)表5.6 2005年我国炼钢产能分省统计表 (38)表5.7 2010年我国炼钢产能分省统计表 (39)表5.8 我国铁矿石产量及年增长率 (40)表5.9 2006年1-8月铁矿石各省产量 (41)表5.10 2005年规模以上企业焦炭产量 (42)表5.11 2005年焦炭产量100万吨以上企业 (44)表5.12 2005年12月全国出口焦炭分国别统计 (45)表5.13 2005年全国新增焦炉产能情况 (47)表5.14 2006年全国将新建投产焦炉产能情况 (48)表5.15 2007-2008年拟建(设想建设)焦炉产能情况 (48)表5.16 “十一五”期间我国关键钢材品种的产能预测 (54)表5.17 各行业使用H型钢规格范围情况 (58)表5.18 我国热轧H型钢产能状况 (59)表5.19 未来我国H型钢规格分布情况预测(按腹板高度) (60)表5.20 中国线材历年产量统计 (61)表5.21 2006年8月份全国分省市线材产量统计 (62)表5.22 2005年全国分省市盘条(线材)产量统计 (63)表5.23 2004年12月份全国分省市线材产量 (64)表5.24 中国热轧薄板历年产量统计 (65)表5.25 2006年7月全国分省市热轧薄板产量统计 (66)表5.26 2006年6月份全国冶金重点企业热轧薄板产量 (67)表5.27 2005年12月份全国分省市热轧薄板产量统计 (73)表5.28 中国冷轧薄板历年产量统计 (74)表5.29 2006年7月全国分省市冷轧薄板产量统计 (76)表5.30 2001年主要我国主要钢铁企业冷轧薄板和镀锌板产量 (77)表5.31 2005年12月份全国分省市冷轧薄板产量统计 (77)表5.32 2000年~2005年国内硅钢片产量统计 (83)表6.1钢铁产品最终保障措施第二阶段适用关税配额数量及加征关税税率表 (87)表6.2“十一五”期间我国钢铁产品进出口形势预测 (88)表7.1 1992-2005年我国钢材需求统计 (92)表7.2 2005年1-12月金属制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1) (95)表7.3 2005年1-12月金属制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2) (96)表7.4 2005年1-12月金属制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3) (99)表7.5 2005年1-12月金属制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4) (101)表7.6 2005年1-12月金属制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5) (102)表7.7 2005年1-12月金属制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6) (104)表7.8 1999-2005年1-12月份中国整车行业产销数据集锦 (105)表7.9 1998~2005年中国汽车业钢材消费量统计 (106)表7.10 2010年我国汽车工业对各类钢材需求情况 (109)表7.11 2005年12月份主要家电产品产量统计 (110)表7.12 2006年6月份主要家电产品产量统计 (110)表7.13 2006年6月份主要家电产品出口量 (111)表7.14 2006年6月份主要家电产品进口量 (112)表8.1 1992~2005年钢材产销量与GDP比较 (113)表8.2 1985~2005年钢材消费和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116)表8.3 “十一五”期间GDP预测 (119)表8.4 六五~十五平均固定资产投资率 (120)表8.5 “十一五”期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率的预测数值 (121)表8.6 2006年我国成品钢材总产量及分品种钢材产量结构(单位:万吨) 122表8.7 2005年钢材表观消费量预测情况 (125)表9.1 2005年国内线材消费品种构成表 (131)表9.2 2005年1-6月份全国分省市线材产量 (131)表11.1 8月末国内钢材价格指数变化表 (147)表11.2 8月末国内主要钢材品种价格及指数变化表 (147)表11.3 8月末国际钢材价格指数变化表 (148)表12.1 2005年12月钢铁工业各规模企业生产指标统计 (149)表12.2 2005年12月钢铁工业各所有制企业生产指标统计 (149)表12.3 2005~2006年7月钢铁工业产品销售成本、销售收入和利润 (149)表12.4 2006年7月钢铁工业企业亏损情况 (150)表12.5 2005年12月钢铁工业各规模企业盈利能力统计 (153)表12.6 2005年12月钢铁工业各所有制企业盈利能力统计 (153)表12.7 2005年12月钢铁工业各规模企业偿债能力统计 (153)表12.8 2005年12月钢铁工业各所有制企业偿债能力统计 (153)表12.9 2005年12月钢铁工业各规模企业运营能力统计 (153)表12.10 2005年12月钢铁工业各所有制企业运营能力统计 (154)表12.11 2005年12月钢铁工业各规模企业发展能力统计 (154)表12.12 2005年12月钢铁工业各所有制企业发展能力统计 (154)表14.1 2006年6月全国钢材分品种产量统计 (160)表14.2 2005年12月全国钢材分品种产量 (161)表14.3 当前国内分品种钢材供需状况 (163)附图图1.1三大产业对钢延压加工业投入的比重 (2)图1.2我国钢铁下游行业消费比重图 (4)图1.3 钢铁业总产值占GDP比例趋势图 (6)图1.4 1992—2005年我国钢产量变化情况 (7)图1.5 1991—2005年我国钢产量在全球的份额趋势 (7)图1.6 1992—2005年我国人均钢产量变化情况 (8)图1.7 单位GDP钢材消耗量与GDP增长速度对比图 (12)图4.1 1992年-2005年我国钢材产量及增长率变化图 (23)图4.2 1981~2005年我国进出口量对比 (30)图5.1 我国生铁产量走势图 (34)图5.2 我国生铁产量日均走势图 (35)图5.3 2001年我国钢产量和水资源分布对比 (51)图5.4 中国线材历年产量走势图 (61)图5.5 线材产量占钢材比例走势图 (62)图5.6 中国热轧薄板历年产量走势图 (65)图5.7 中国热轧薄板产量占钢材比例走势图 (66)图5.8 中国冷轧薄板历年产量走势图 (74)图5.9 中国冷轧薄板产量占钢材比例走势图 (74)图7.1 我国历年钢材消费量增长趋势图 (93)图7.2 1998~2005年我国汽车业钢材消费量 (107)图8.1 我国钢材表观消费量增长率与和GDP增长率的关系 (114)。
2022年十一五期间我国钢铁产量稳居全球第一

十一五期间我国钢铁产量稳居全球第一“十一五”期间,钢铁业实现量质齐升;原本依靠进口的汽车用钢、造船用钢实现基本自给。
“十一五”的五年里,我国从一个钢铁净进口国变成净出口国,钢铁产量稳居全球第一,原本大部分依靠进口的汽车用钢、造船用钢实现基本自给;同样在这五年里,中国钢铁行业实现了量与质的双重提升。
今年钢铁产量将达6.3亿吨2022年中国粗钢产量4.23亿吨,成为钢铁净出口国;宝钢以2250万吨粗钢产量位列世界第五大钢铁公司。
2022年粗钢产量4.89亿吨,河北钢铁以3110万吨产量位居全球前十大钢企中第四位,宝钢第六,山钢第八。
2022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全部主要产钢国产量大减,而中国的钢铁产量虽然增速大幅回落,但依旧同比增产 1.1%,产量创下5亿吨历史新高。
宝钢跃居全球前十大钢企第三。
2022年中国粗钢产量达5.68亿吨,全球前十大钢企中,宝钢排名又靠前一位,名列其次。
沙钢作为民营企业首度入围前十。
今年估计我国将产钢6.3亿吨左右。
冶金工业经济进展讨论中心副主任刘海民称,此前中国始终是钢铁净进口国,直到2022年才实现进出口平衡。
钢铁工业在这五年里,渐渐从产量、品质、规格、品种等多个方面满意、支撑了国民经济进展的需要。
而中国钢企的排名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我国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越来越多,同时,民营企业也成长快速。
刘海民和北京科技高校冶金学院教授许中波都认为,过去五年里,中国钢铁的产量大增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质量“进步很快”。
“过去中国制造的形象总是产量大、质量低,但现在我们和国外的差距越来越小。
”许中波说。
钢铁业节能减排成果显着“十一五”期间,钢铁业节能减排进步突出,五年里吨钢新水消耗量削减了一半。
不过业内专家们认为,钢铁业的环保还有很大进步空间。
据中钢协统计:2022年,中钢协会员单位吨钢综合能耗折合成标准煤为741.05公斤;吨钢耗新水8.03吨。
而2022年,中钢协会员单位吨钢综合能耗为619.43公斤标准煤;吨钢耗新水4.43吨。
“十一五”我国炼钢工艺技术进步回顾与展望

图3 我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 电炉按 吨位 划分产能 占比情况
3 连 铸机 .
我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连铸比 ∞ ∞ , ∞ 转炉 ∞ ∞ 见图7其中∞ ∞
连铸比由20 年的9. 05 8 %增至 2 1年 的9 . 增加 1 4 00 9 %, 8 A
5 %和 3 %。 . 8 . 5
2 1 年 00
≥ 3 o Ot
58 .%
皿 删
{ L 罹
图 2 我 国重点大 中型钢铁企业转炉按吨位划分 产 能 占 比情 况
2 .电 炉
目前 , 世界上现有较大型电炉约 1 0 座 , 0 最大电炉 4
一 粗钢 总产量 + 转炉钢 比例 — ★一电炉钢 比例
“ 十一五” 期间, 我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连铸机台 数 和产能情况见图4连铸机 台数由20 年的49 , 05 2 台增 至21年的66 年均增长 8 %, 00 5 台, . 连铸机产能由31 9 .亿t 增至 6 亿t年均增长 1%。我国重点大 中型钢铁企业 . , 5 6 连铸机按断面分类产能情况见图5“ ,十一五” 以来 , 国 我
个百分点 , 转炉钢基本全部由连铸机生产 ; 电炉连铸比增 幅较大, 7 %增至9%, 7 个百分点 , 由8. 5 5 增加 . 5 说明随着
电 炉工艺改进和生产效率提高, 电炉与连铸机衔接匹配
已十分成熟。
10 1
乙
各种断面连铸机产能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但各种断面 的产能占比发生变化 , 其中板坯产能 占比由20 年 的 05 3. 8 %增 至 2 1 年 的4 %, 6 00 6 方坯产能 占比由20 年 的 05 5. 28 %降至21年的4. 00 3 %。板坯和方坯产能占总产能 4 的9% 0 左右, 是我国连铸机产能的主要构成部分。
国内钢材市场的过去今天和将来

一、前言钢铁工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支柱快速发展为我国钢铁工业开拓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二、国内钢材市场发展历史:总体上讲,国内钢铁工业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8)为“以钢为纲”的阶段;第二阶段(1978-2000年)为稳步快速发展的阶段;第三阶段(2001年-至今)为加速发展的阶段。
1949年中国钢铁产量只有15.8万吨,居世界第26位,不到当时钢铁年总产量的0.1%,2007年中国钢铁产量48924.08万吨,产量全球第一,超过第二和第八的总和,占全球总产量的36.4%。
1978-2007年我国粗钢产量从3178万吨增加到48924万吨,增长了14.4倍,平均每年递增9.9%,钢材产量从2208万吨到56460万吨增长了24.6倍,平均每年递增11.8%。
自2001年以来,我国粗钢产量连续7年呈现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态势,2001年国内粗钢产量是1.3亿吨,2003年粗钢产量突破2亿吨,2005年粗钢产量3.6亿吨,成为全球第一个粗钢产量突破3亿吨的国家,2006年的4.2亿吨。
2001-2007年期间,粗钢产量年均增长21.04%,其中2001,2003,2004和2005年四年增长率都是20%以上,2005年粗钢产量同比增长率更是创纪录的30.42%。
2006年国内钢铁规模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57万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367亿元。
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我国粗钢产量增速出现大幅回落。
随后两年受益于国家4万亿投资拉动国内钢铁需求,粗钢产量恢复到较高增长幅度,2010年粗钢产量增速9.3%。
2011年我国粗钢产量将在6.9亿吨左右,同比增长约10%;钢材产量将在8.8亿吨左右,同比增长约11%。
随着国家西部开发战略的整体推进,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西电东送、青藏铁路等项目的启动,以及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各项基础设施、重大工程的建设都将对钢材形成强劲的需求,此外,机械、汽车、房地产的蓬勃发展也为钢材消费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3 2 0年 , 围 累计 产 焦 炭 3857亿 t同 比增 0 我 . 7 , 长 91 全 年 出 口焦 炭 35万 t同 比增 长 555% ; .%; 3 , 1.8
综 合平 均 单 耗 2 0k 0 g计 , 十二 五 ” 间可 产 粗 钢 “ 期 2 385万 t与“ 8 7 , 十一五” 比增 长 9 即相当于年均 相 %( 生产粗钢 5 亿 t。 十二五 ” . 6 )“ 时期 , 国粗钢产量将受 我
增 长 幅 度 为 5 % ; 进 l废 钢 “ 五 ” 于 “ 一 五 ” 2 而 I 十 多 十
2 21 0 0年 我 国 冶 金 炉 料 产 业 大 事 记 及 供 求
行 情 2 1 年全球粗钢产量创历史新高。 00年 4月时 00 21 全球粗钢产能利用率曾一度 上升至 8 . 3 %,冶金炉料 4
铁 矿石 、 燃料 等 的限 制 , 产 量 不 会也 不 可能 无 限增 原 钢
长 , 国必 定会 走 钢 铁 强 国之 路 。 我
国内焦炭表观消费量为 3 4 亿 t同比增长 8 %; . 32 8 , . 。 3
( )0 0年 , 国生产铁合金 24 0 t同比增幅 421 全 0 万 ,
() 1国产铁矿石增产二成 , 口铁矿石略有下降。 进
21年, 0 0 我国合计 生产铁矿石原矿 1.1 亿 t 0 55 7 ,
以“ 十一五” 国废钢铁 回收供应及炼钢废钢消耗 我
量实绩为依据 , 自产废钢以 8%增幅计 , 2 0 万t 0 为 65 0 ;
社 会 废 钢 增 幅 量 以 s % ̄ , 二 五 ” 可 达 3 8 o - “卜 t 末 26 5
5 7 万 t约 相 当 于年 均 消 耗 废 钢 1 3 5 t 6 5 7 , 1 5 万 。以 废 钢 应用 协 会 “ 十二 五 ” 发展 规 划 建 议所 确 定 的 吨钢 废 钢
同比下降 1 %。 . 4
( ) 钢 消 耗 总 量 略 有 增 长 , 钢 单 耗 徘 徊 不 前 2废 废
供 求 全球 趋 紧 , 其是 废 钢 。我 国粗 钢 产 量 在 2 0 年 尤 09 基 础 上 再 次增 产 超 过 590万 t 0 ,国 内废 钢 供求 紧缺 。 废钢 市场价 由 21 0 0年 初 的 280 280元 /上 升 至 0 ~ 5 t 2 1 年初 的 360 370 / 0 1 0 ~ 0 元 t ,涨 幅 达 3 %以上 ;0 0 0 2 1
“ 一五 ” 国废 钢 供 应及 钢 铁 工 业成 就 回顾 与展 望 十 我
表2 “ 十一 五 ” 期 我 国 GD 时 P及钢 铁 产 量统 计 表
项目
2 0 20 20 20 20 01 02 03 04 05
பைடு நூலகம்合计
2 0 20 20 06 07 08
20 2 1" 09 0 0
在 8 %左 右 。 . 6
( ) 能减 排 、 汰落 后 产 能取 得 重 大 进展 。 5节 淘
20 o14. o. 11 V . N 2
旱- 靼 J
吕 _ 皇 【
罪 喏 州 窭
g g
号 圃计 0 e 寸 ! N
奄
g, n u l
EL , u0
合计
注 : 0 0年 1 9月 , 同废 钢 铁 消 耗 总 量 66 0万 t炼 钢废 钢 单 耗 10k 钢 ,00年废 钢 消耗 量 是基 于 以上 两 数 据 , 2 1 — 全 5 , 4 Jr 2 1 以年 终 粗 钢 产 量 与
前 三 季 度废 钢 单 耗之 乘 积 , 时参 考 社 会废 钢 年 均增 长量 后 得 出 同
1 4 万 t“ 0 5 ;十一五” 炼钢消耗废钢总量达 3 5 780万 t , 与“ 十五 ” 同期相 比增 长达 5 . “ 8 %;十五” 3 时期炼 钢废 钢平均单耗 为 2 7k/ 而“ 0 gt , 十一 五” 时期废 钢平均单
耗 只 有 156 g , 降 6 . k/ 这 说 明我 阁炼 钢 废 4 . k/ 下 4 t 1 g , 4 t
钢使用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中国金属学会王维兴先生
在 (0 0年我国钢铁生产技术装备水平持续提升》 ( 1 2 一
文 中指出 :电炉工序前 三季度再点钢企 电炉热铁水消 “ 耗 同 比增 加 3 gt金属料 、 2k/ , 钢铁料 消耗 同比分别 减 少 3k/和 1 g , g t 2k/ 生铁块消耗下降 3 g , t 5k/ 综合 电耗 t 减少1 W・。” 3k h 重点钢企 电炉炼钢反映 的技术经济指 标与以上数据得 出的结论相 吻合。
1 “ . 4 十二 五 ” 铜 产业展 望 废
年8 月后 , 口废钢价格也一路攀升 , 进 目前从美 国进 口 的 1和 2 混合重废(02 )F 8 : C R价已达 5 0 50美元 0 1~ 2 ( 年进 口废钢平均到货价为 5 38 全 1. 3美元/ 见表 4 。 t , ) 2 1 年 国内冶金炉料行业发生的大事如下。 00
与 20 0 9年同期相 比增长 2 . 我 国钢铁生产所需铁 1 %, 6
矿石 自给率明显提高;0 0 2 1 年我国进 口铁矿石 6 9 t . 亿 , 1
万t进 口废钢以“ ; 十一五” 文绩量计 32 0 t炼钢 消 0 万 ; 耗 废钢 总量按 5%增 长量计 ,十二五” 0 “ 时期 累计可达
馨 g 0
器靶 #_ 梁 n 器件H 9 【
— 卜n n ∞ n 0卜n ∞ n ∞∞n 寸 寸 n 0
1 毒
n ∞ n
1 蕞 车
0 0寸 寸
卜 0寸 n
恒
0 寸 0
∞ n 卜
n缸 }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