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第三章答案
移动通信(第4版) 大学本科教材 第三、五章习题答案

第三、五章 习题答案(部分)第三章习题答案1. 某移动通信网,基站的发射频率为1850MHz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速度运动,试计算在以下情况下接收机载波频率。
(1) 汽车沿直线朝向发射机运动(2) 汽车沿直线背向发射机运动(3) 汽车运动方向与入射波方向成直角,解:由于m f c 162.010*********=××==λ (1)多普勒频移 Hz v f o 1030cos 162.06/100cos ===Δθλ,所以接收机的载波频率为Hz f f f 18500001031031850000000=+=Δ+=(2)多普勒频移 Hz v f o 103180cos 162.06/100cos −===Δθλ,所以接收机的载波频率为Hz f f f 18499998971031850000000=−=Δ+=(3)多普勒频移 Hz v f o 090cos 3/16/100cos ===Δθλ,所以接收机的载波频率为MHz f f f 1850=Δ+=2. P.132 第6题dB L L T A 9.127== 传播路径上的损耗中值P PC dBW dBm 9.1119.81(2) 移动台天线上的接收信号功率中值 =−=−第四章习题答案2.目前提高蜂窝系统的容量可以采用哪些技术?这些技术是如何提高蜂窝系统容量的?答:目前提高蜂窝系统的容量可以采用小区分裂、划分扇区(裂向)和微小区技术等。
小区分裂技术是在保持同频复用比Q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减小小区半径R,相应的增加小区个数,来增加信道的复用次数,从而提高系统容量。
裂向技术(小区划分扇区,使用定向天线)是在保持小区半径R不变的情况下,通过使用定向天线来减少同频干扰来提高系统容量的。
由于减少了同频干扰,所以可减少无线区群内的小区个数N。
而在同一个服务区内,N减少,信道的复用次数增加,从而提高系统容量。
3. 有一个蜂窝服务供应商决定用数字TDMA方案,该方案可以容忍的最坏情况下的信噪比为15dB,求最理想的N值(a)全向天线,(b)120度扇区,(c)60度扇区。
移动通信技术第三章习题答案

第三章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节点哪个不是GPRS核心网节点。
_______CA.SGSNB.GGSNC.MSC2.与IS95相比,CDMA20001X增加的前向信道为_______。
BA.寻呼信道B.快速寻呼信道和前向补充业务信道C.前向补充业务信道D.反向导频信道3.与IS95相比,CDMA20001X增加的反向信道为_______。
DA.导频信道B.快速寻呼信道和前向补充业务信道C.反向补充业务信道D.反向导频信道和反向补充业务信道4.下述哪个系统采用了分组交换技术?_________ CA.GSMB.IS-95C.GPRSD.TACS5.GPRS共用GSM网络的_________。
A.BSSB.MSCC.HLRD.VLR6.GPRS与其它数据网络互通是通过_________进行的。
BA.MSCB.GGSNC.SGSND.BTS二.填空题1.CDMA2000 1X的前反向数据速率可以达到_________。
153.6kbps2.简单IP不支持跨________的切换。
PDSN三.简答题1、请问CDMA1X系统比IS-95CDMA系统增加了哪些新的模块,并简述它们的作用。
(1)PCF(分组控制单元),用于转发无线子系统和PDSN分组控制单元之间的消息。
(2)PDSN,实现分组数据的转发、移动性能管理、与外部数据网络接口等功能。
2、GPRS采用哪几种编码方案,对应的数据速率分别是多少?CS-1:9.05kbpsCS-2:13.4kbpsCS-3:15.6kbpsCS-4:21.4kbps3、与简单IP相比,移动IP有哪些优势?答案要点:(1)可任意移动而保持在线,可实现被叫业务,利于开展PUSH业务(2)可实现安全的VPN业务四、实际应用题1、某GSM小区共配置3个载波,其中二个载波用于语音业务,一个载波用于GPRS业务(静态分配方式)。
当采用CS-1编码方式时,该小区支持的最大GPRS速率是多少?当采用CS-4编码方式时,该小区支持的最大GPRS速率是多少?答:当采用CS-1编码方式时,该小区支持的最大GPRS速率是:9.05kbps*8=72.4kbps当采用CS-4编码方式时,该小区支持的最大GPRS速率是:21.4kbps*8=171.2kbps2、某GSM小区共配置2个载波,其中F0用于语音业务,F1上6个时隙以动态分配方式分配给GPRS业务使用,2个时隙以静态分配方式分配给GPRS业务使用。
移动通信第三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

移动通信第三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移动通信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打电话、发短信,还是上网浏览、在线视频,都离不开移动通信的支持。
而要实现稳定、高效的移动通信,就必须深入了解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
这一章,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是相当复杂的。
想象一下,当您在移动中打电话时,信号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
比如建筑物的阻挡、地形的起伏、天气条件的变化,甚至是人群的干扰等等。
首先,我们来谈谈多径传播。
这就好比您在一个充满镜子的房间里说话,声音会从不同的方向反射回来,形成多个路径到达接收点。
在移动通信中,信号也会通过多条不同的路径从发射端到达接收端。
这些路径的长度和传播条件各不相同,导致信号到达的时间、强度和相位都有所差异。
这就会引起信号的衰落和失真。
信号的衰落可以分为大尺度衰落和小尺度衰落。
大尺度衰落主要是由于距离的增加和障碍物的遮挡导致信号强度的大幅下降。
比如说,您在远离基站的地方,或者身处高楼大厦密集的区域,信号可能就会变得很弱。
小尺度衰落则是由于多径传播引起的信号快速波动。
这种衰落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甚至在几分之一秒内,让您的通话出现断断续续的情况。
接下来,说说多普勒效应。
当移动台相对于信号源运动时,接收到的信号频率会发生变化。
这就好比一辆鸣笛的汽车从您身边驶过,您会听到声音的音调发生变化。
在移动通信中,如果您在快速移动,比如在高铁上,多普勒效应就会比较明显,可能会影响信号的质量。
除了这些,移动信道还受到阴影衰落的影响。
这通常是由于大型障碍物,如山脉、高楼等阻挡了信号的传播,造成某些区域的信号强度明显低于其他区域,形成了所谓的“阴影区”。
再来说说传播损耗。
信号在传播过程中会不断损耗能量,这包括自由空间传播损耗、反射损耗、绕射损耗等等。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是指信号在没有任何障碍物的理想空间中传播时,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弱。
反射损耗则是当信号遇到光滑的表面时,一部分能量被反射回去,导致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强度降低。
移动通信第三章答案

移动通信第三章答案第一点:移动通信概述移动通信是一种利用无线电波在移动环境中进行通信的技术。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移动通信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从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G)发展到目前的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
1.1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G):主要采用模拟技术,数据传输速率较低,安全性较差,仅支持语音通信。
1G的代表性技术是 AMPS(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
1.2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相较于1G,2G系统采用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提高了通信质量和安全性,数据传输速率有所提升,支持短信服务(SMS)。
2G的主要技术标准有 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和 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1.3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3G系统在2G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支持高质量的音频、视频通信,移动互联网访问速度明显提升。
3G的主要技术标准有 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和CDMA2000。
1.4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4G系统相较于3G,数据传输速率有了质的飞跃,最高可达100Mbps,极大地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繁荣。
4G的主要技术标准有 LTE(Long-Term Evolution)和 WiMax。
1.5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5G是当前最新的移动通信技术,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最高可达10Gbps)、更低的时延(1毫秒以内)、更广泛的连接能力(100亿个设备)、更丰富的应用场景(如物联网、无人驾驶、远程医疗等)。
5G的主要技术标准有 NSA(Non-Standalone)和 SA(Standalone)。
哈工大移动通信课后作业答案

第一章1.答:所谓单工通信是指双方电台交替地进行收信和发信。
单工通信常用于点到点通信,待机时,单工制工作方式双方设备的接收机均处于接听状态,其中A方需要通话时,先按下“按—讲”开关,关闭接收机,由B方接收;B方发话时也将按下“按—讲”开关,关闭接收机,由A方接收,从而实现双向通信。
这种工作方式收发信机可以使用同一副天线,而不需要天线共用器,设备简单,功耗小,但操作不方便。
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通话断续现象。
双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收发信机均同时工作,即任一方讲话时,都可以听到对方的语音,没有“按—讲”开关,双方通话像室内电话通话一样。
但是采用这种方式,在使用过程中,不管是否发话,发射机总是工作的,故电能消耗大。
2.答:蜂窝网使用两种双工制式,频分双工(FDD)和时分双工(TDD)。
FDD利用两个不同的频率来区分收发信道。
即对于发送和接收两种信号,采用不同频率进行传输。
TDD利用同一频率但不同的时间段来区分收发信道。
即对于发送和接收两种信号,采用不同的时间(时隙)进行传输。
TDD双工方式的工作特点使TDD具有如下优势:能够灵活配置频率,使用FDD系统不易使用的零散频段;可以通过调整上下行的时隙转换点,提高下行的时隙比例,能够很好地支持非对称业务;具有上下行信道一致性,基站的接收和发送可以共用射频单元,降低了设备成本;接受上下行数据时,不要需要收发隔离器,只需要一个开关即可,降低了设备的复杂度;具有上下行信道互惠性,能够更好地采用传输预处理技术,能有效地降低移动终端的处理复杂性。
但是,TDD双工方式相较于FDD,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快衰落对TDD系统具有更大的影响,TDD支持用户的移动速率不高,通常只能达到FDD移动台的一半甚至更低;TDD系统收发信道同频,无法借助频率选择性进行干扰隔离,系统内和系统间存在干扰;需要更复杂的网络规划和优化技术。
3.答:20世纪70年代中期,随着民用移动通信用户数量的增加,业务范围的扩大,有限的频谱供给与可用信道数要求递增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通信原理第三章答案

通信原理第三章答案在通信原理的学习中,第三章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了很多与通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原理。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学习到很多关于信号传输、调制解调、数字通信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我将对第三章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部分内容。
1. 什么是信号传输?它的作用是什么?信号传输是指将信息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在通信系统中,信号传输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实现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通过信号传输,我们可以将声音、图像、数据等信息传送到远方,实现远程通信。
2. 什么是调制解调?它的作用是什么?调制解调是指将原始信号转换成适合在信道上传输的信号,以及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成原始信号的过程。
调制是为了适应信道的特性,使信号能够有效地在信道上传输;解调则是为了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成原始信号,以便我们能够正确地接收和理解信息。
3. 数字通信和模拟通信有什么区别?数字通信和模拟通信是两种不同的通信方式。
在模拟通信中,信号是连续变化的,它可以表示成无限个可能的数值;而在数字通信中,信号是离散的,它只能表示成有限个可能的数值。
数字通信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质量稳定等优点,而模拟通信则更适合传输连续变化的信号。
4. 为什么要进行信号调制?信号调制是为了适应不同信道的特性,使信号能够有效地在信道上传输。
不同的信道具有不同的传输特性,通过调制可以使信号更好地适应这些特性,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和可靠性。
5. 什么是码元和波特?码元是数字通信中的基本单位,它是表示数字信号的最小时间间隔。
波特是衡量数据传输速率的单位,它表示每秒传输的码元数。
在数字通信中,码元和波特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直接影响着数据传输的速率和效率。
通过以上问题的解答,我们对通信原理第三章的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学习,掌握这些重要的知识点,为以后的通信技术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多加思考,多进行实践,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移动通信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江西师范大学

移动通信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江西师范大学第一章测试1.GSM1800收发频率间隔为()。
参考答案:95MHz2.下面哪个是数字移动通信网的优点()。
参考答案:抗干扰能力强3.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方式是()通信。
参考答案:双工4.移动通信是指移动体之间,或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的通信。
参考答案:对5.移动通信系统网络全部采用无线通信方式连接。
参考答案:错6.移动通信网络向IP化的大方向演进。
参考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是由于在电波传播路径上受到建筑物及山丘等的阻挡所产生的阴影效应而产生的损耗。
参考答案:慢衰落2.无线电波在移动信道中的主要传播方式包括()。
参考答案:绕射 ;直射;散射;反射3.若某发射机发射功率为100mW,请将其换算成()dBm。
参考答案:204.圆极化天线一定可以接收圆极化波。
参考答案:错5.移动无线信道的主要特征是多径传播。
参考答案:对第三章测试1.QPSK调制的相位跳变幅度可能是()。
参考答案:±180°;±90°2.最小移频键控中的调制指数h等于()。
参考答案:0.53.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要求调制技术使已调信号的频谱越宽越好,以便更好地抗衰落。
参考答案:错4.π/4-DQPSK是恒包络的调制技术,其优点是可采用成本低廉的非线性功放。
参考答案:错5.MSK信号既可采用鉴频器解调,也可采用相干解调。
参考答案:对第四章测试1.采用分集技术时,性能最好的合并方式是哪个( )。
参考答案:最大比值合并2.基站中采用多副天线属于以下哪种分集方式()。
参考答案:空间分集3.分集接收的基本思想,就是把接收到的多个衰落独立的信号加以处理,合理地利用这些信号的能量来改善接收信号的质量。
参考答案:对4.CDMA的技术基础是间接序列扩频技术。
参考答案:错5.扩频系统提高了系统的保密性、提升了系统的信噪比。
参考答案:对第五章测试1.eNodeB与eNodeB之间的接口是()。
移动通信 (第四版)答案

移动通信 (第四版)答案移动通信 (第四版)答案第一章引言1.1 移动通信的定义1.2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1.3 移动通信的应用领域1.4 移动通信的标准化组织第二章无线传输技术2.1 无线传输基础知识2.2 无线信道的特性2.3 调制与解调技术2.4 多址技术2.5 空分复用技术第三章移动通信网络架构3.1 移动通信网络的层次结构3.2 移动通信网络的基本组成部分3.3 移动通信网络的接入方式3.4 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网第四章移动通信系统4.1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4.2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4.3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4.4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5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第五章移动通信技术及协议5.1 频率分配与管理技术5.2 移动通信制式与协议5.3 移动通信的网络接入技术5.4 移动通信的核心网技术5.5 移动通信的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第六章移动通信终端与设备6.1 方式终端6.2 基站与天线6.3 其他移动通信设备6.4 移动通信终端的性能指标第七章移动通信业务7.1 语音通信业务7.2 短信业务7.3 数据业务7.4 多媒体业务7.5 移动互联网业务第八章移动通信市场与发展趋势8.1 移动通信市场概述8.2 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附件:附件1:移动通信系统模拟实验实验报告附件2:移动通信系统技术白皮书法律名词及注释:1. 电信法:指国家为保障公众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规范和管理电信业务,制定的法律。
2. 通信管理局:指负责监督、管理、指导全国电信业务和信息服务业务,以及广播电视业务的专业监督管理机构。
3. 移动通信频率:指无线电波中为移动通信业务预留的频带,用于移动通信信号的传输。
4. 号码资源:指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标识用户和设备的数字编号资源,包括方式号码、设备识别码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132
2、
解: 10W=10dBW=40dBm>10dBm
补:若某发射机发射功率为100W (瓦),请将其换算成dBm 和dBW 。
如果发射机的天线增益为单位增益,载波频率为900MHz ,求出在自由空间中距离天线100m 处的接收功率为多少dBm?
解: 100W=20dBw=50dBm
法一:
自由空间损耗L=32.45+20lgF+20lgD=71.5dB
自由空间中距离天线100m 处的接收功率=50dBm-71.5dB=-21.5dBm
法二:
2
6
8
2
100*410*90010*3*1*1*1004⎪⎪
⎪
⎪⎭
⎫ ⎝⎛=⎪⎭
⎫
⎝⎛=ππλd G G P P R T T R
610*0.7-≈W
≈-21.5dBm
4、
视线传播的极限距离d 为
d =
在标准大气折射情况下,e R =8500km ,故
4.12d =
4.1264.1km
=≈
5、某一移动信道,传播路径如课本97页图3-3(a)所示, 假设d 1=10 km ,d 2=5 km , 工作频率为450 MHz , |x|=82 m , 试求电波传播损耗值。
解 先由式(3 - 13)求出自由空间传播的损耗Lfs 为
[Lfs ]= 32.44+20lg(5+10)+20lg 450 = 108.986dB
由式(3 - 21)求第一菲涅尔区半径x 1为
m d d d d x 14.471015
10101056667.033
321211=⨯⨯
⨯⨯⨯=+=λ 式中,f c =λ=,c 为光速,f 为频率
由图 3 - 4 查得附加损耗(x/x1≈-1.74)为20.5dB, 因此电波传播的损耗L 为
[L ] = [Lfs ]+20.5 = 129.5dB (129~130数值都正确)
6、某一移动通信系统, 基站天线高度为100 m , 天线增益Gb=6 dB , 移动台天线高度为3 m ,Gm=0 dB , 市区为中等起伏地, 通信距离为10 km , 工作频率为150 MHz , 试求:
(1)、 传播路径上的损耗中值;(6分)
(2)、 基站发射机送至天线的功率为10 W ,试计算移动台天线上的信号功率中值。
(4分)
解
(1) 根据已知条件, KT=0, LA=LT , 式(3 - 68)可分别计算如下:
由式(3 - 13’)可得自由空间传播损耗
[Lfs ] = 32.44+20lgf+20lgd
= 32.44+20lg150+20lg10
= 95.96dB
由图 3 - 23 查得市区基本损耗中值
Am(f,d) = 25.6dB
由图 3 - 24(a)可得基站天线高度增益因子
Hb(hb, d) = -6.5dB
图 3 - 24(b)可得移动台天线高度增益因子
Hm(hm, f) = 0dB
把上述各项代入式(3 - 68), 可得传播路径损耗中值为
LA = LT = 95.96+25.6+6.5= 128.06dB
(2) 由式(3 - 63)和式(3 - 64)可求得中等起伏地市区中接收信号的功率中值
[][][][][][][][]
2(,)(,)(,)4(,)(,)(,)
10lg1060128.06
112.0682.06P T b m m b b m m T fs b m m b b m m T b m T P P G G A f d H h d H h d d P L G G A f d H h d H h d P G G L dBW dBm λ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