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三年级科学第9课地球的大气层教学设计
地理课教案地球的大气层与气候

地理课教案地球的大气层与气候地理课教案:地球的大气层与气候一、引言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大气层是地球最外层,对地球上的生物和自然环境起着重要的影响。
本课将以地球的大气层与气候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互动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一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地球的大气层结构和组成- 掌握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理解气候变化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和自主学习能力三、教学重点- 地球的大气层结构和组成- 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四、教学过程1. 激发学生兴趣(5分钟)- 引导学生观察天空的变化,让学生谈谈对大气层的认识。
2. 探究大气层的结构与组成(20分钟)- 呈现地球的大气层结构,通过PPT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了解大气层的界限、气体分布等。
- 小组合作,进行实验设计,观察大气中气体成分的变化,分析气体量的差异。
3. 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与形成原因(30分钟)- 展示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和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不同气候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 小组活动,研究不同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并总结主要因素。
4. 探究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30分钟)- 分组讨论,探究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如冰川融化、物种迁徙等。
- 设计小型实验,观察气候变化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5. 总结与展望(10分钟)-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进行回顾和总结。
- 引导学生思考气候变化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五、教学手段1. PPT和图片展示2. 实验设计和观察3. 小组合作和讨论4. 问题引导和开放式讨论5. 总结归纳和展望六、教学评价1. 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与质量2.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思考能力3. 学生在小组合作和讨论中的表现4. 学生的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5. 学生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和个人见解的表达程度七、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科学实验的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探究当地气候特点和变化现象3. 推荐相关书籍和视频,让学生深入了解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八、课堂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地球的大气层结构和组成,了解了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并理解了气候变化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
地球上的大气大单元教学设计

地球上的大气大单元教学设计嘿,伙计们!今天我们要聊聊地球上的大气大单元,这可是个有趣的话题哦!你们知道吗,大气层就像是地球的衣服,保护着我们不受太阳的伤害。
好了,不多说了,让我们开始吧!我们来看看大气层的组成。
大气层可以分成几个层次,从地面开始,第一层是对流层,第二层是平流层,再上面就是臭氧层了。
每个层次都有它的特点和作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 对流层对流层是我们生活的这个层次,它的高度大概在18公里左右。
在这个层次里,空气会因为温度的变化而产生对流现象,所以叫对流层。
这个层次里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呢,比如说,为什么飞机要在对流层里飞行?因为在这个层次里,空气比较稀薄,阻力小,飞机才能飞得快。
而且,对流层里的气温变化很大,早上和晚上会有很大的温差,所以我们要多穿衣服保暖哦!2. 平流层平流层在对流层之上,高度大概在50公里左右。
这个层次里没有空气流动的现象,所以叫平流层。
在这个层次里,阳光可以直接照射到地面,所以气温比较高。
而且,平流层里的气体非常稀薄,几乎没有什么杂质,所以晴天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蓝天白云,非常美丽。
3. 臭氧层臭氧层在平流层之上,高度大概在20至30公里左右。
这个层次里有一层很厚的臭氧气体,可以吸收太阳发出的紫外线。
所以呢,臭氧层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它保护我们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不过,现在臭氧层出现了空洞,这个问题非常严重,我们要想办法解决哦!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大气层的作用。
大气层对我们来说有很多好处,比如说:1. 保护我们免受太阳的伤害。
太阳发出的紫外线和热量都会对我们造成伤害,但是有了大气层的保护,我们就不用担心了。
2. 维持地球的温度。
大气层就像一个大棉袄,把地球紧紧地包裹住,保持着适宜的温度。
3. 传播风和雨。
大气层里的空气会随着风的方向流动,把风带到我们身边。
有时候,风还会带来雨水,滋润大地。
当然啦,大气层也有一些问题。
比如说:温室效应。
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过多,导致大气层的温度升高。
地球的大气层与气候变化小学科学教案

地球的大气层与气候变化小学科学教案一、引言地球的大气层是地球表面周围的气体包围层,对地球上的生命和气候变化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篇小学科学教案将重点介绍地球的大气层的结构和气候变化的原因,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这一重要的地球科学知识。
二、地球的大气层概述地球的大气层主要由氮气、氧气、水蒸气和少量的其他气体组成。
它可以分为五个主要层次: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和热层。
每个层次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功能。
1. 对流层:对流层是离地球表面最近的一层大气层,也是人类活动最为频繁的区域。
大气层中的空气在这个层次中通过对流运动形成气候现象,如云、降雨等。
2. 平流层: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上方,它的特点是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
平流层内的空气不参与对流运动,而是以水平流动的方式传递热量和能量。
3. 臭氧层:臭氧层位于平流层上方,它主要由臭氧气体组成。
臭氧层能够吸收大部分来自太阳的紫外线辐射,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4. 中间层:中间层位于臭氧层上方,它的上界是热层的下界。
中间层中的气体稀薄,气温逐渐上升。
5. 热层:热层位于中间层上方,它是地球大气层的最顶部。
在热层中,由于太阳的高温辐射作用,气温逐渐升高。
三、气候变化与地球的大气层地球的大气层与气候变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气候变化是指地球气候系统在长时间尺度上发生的变化,包括气温、降水、风向、云量等方面的变化。
1. 温室效应:地球大气层中的某些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能够吸收地球表面发出的热辐射,并将其重新辐射回地球表面,形成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从而引发气候变化。
2. 气候变化的原因:气候变化的原因复杂多样,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太阳辐射的变化、火山爆发等;人为因素主要是人类活动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加速了温室效应的发生。
3. 极端天气事件:气候变化导致了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发。
例如,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引发了洪涝灾害;气候变化还可能导致干旱、暴雨、风暴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
小学科学《地球的大气层》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地球的大气层》教学内容:三下科学《地球的大气层》一课。
教学目标:1. 通过学生经历搜集、整理、分析信息资料的学习过程,指导学生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引导学生学会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并能选择适合学生自己探究的问题,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逻辑性和条理性;2. 通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认识大气层对地球及地球上动物、植物、人的意义;通过观察分析月球上的环形山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大气层对地球的意义以及人类活动对大气层产生的不良影响。
3. 通过学生学习活动,使学生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意识到保护大气层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学生学会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并能根据资料得出结论。
感受到大气层对地球及地球上生物的意义,激发起保护大气层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有关地球大气层方面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师准备:课前搜集有关地球大气层方面的文字、图片资料、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描述:课前:老师刚进你们的校园就被吸引住了,漂亮的房子,有花有草,还有可爱活泼的你们,老师真是羡慕你们在这么优美的环境里学习啊。
今天我们很有缘分一起来上一节科学课,老师很期待啊。
你们你愿意吗?一、对比引入,提出问题1. 图片引入。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居住在什么环境里?老师这里有两个星球的图片,如果你可以自由选择,你会选择在哪个星球居住?为什么?(课件出示:地球上的山川河流和月球表面环形山等几幅图片。
)谈话:同学们选择的星球其实就是我们的地球,说一说你为什么会选择地球而不是月球呢?(引导学生说出:地球上有生命,月球上只有环形山很荒凉等)谈话:你知道为什么地球上会有生命的存在吗?引导学生说出有大气层的保护。
(板书:大气层)大气层的就像地球的面纱一样保护着地球上的生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地球的面纱(板书课题:地球的面纱)谁来说说,地球的面纱是指什么?2. 提出问题。
谈话:关于大气层你想研究大气层的哪些方面?预设:什么是大气层?大气层在哪?大气层的物质成分是什么?大气层有什么作用?大气层分为几层?等【通过对比图片,初步让学生感受到大气层的作用,对我们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意义。
三年级科学第9课地球的大气层教学设计

三年级科学第9地球的大气层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大气层是地球最外部的圈层,它的存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了解和认识大气层是非常应该和必要的为了让学生关注大气层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了解地球大气层的基本情况,通过观察,搜集整理资料,使学生认识到大气层对地球及地球上的动植物、人的意义,进而认识科技发展的两面性。
教学目标:、了解大气层的重要性。
2、了解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
3、能借助实验分析大气具有保温作用和避免流星撞击作用。
4、通过科学分析资料,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对大气层的各点重要性知识点的建构及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的理解。
难点: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出示三个塑料袋(两个有物品,一个空)师:袋子里分别有什么物质呢?学生讨论:空的袋子中充满是无色的大气。
引出新---地球的大气层师:地球周围被一层很厚的空气包围着,它一直延伸到3000千米的高空(主要集中在1000千米的高度)。
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叫大气层,空气也叫大气。
2、出示橙子剖面:橙子皮模拟大气层,橙子肉模拟地球,大气层约占地球半径的1/6。
3、展示:气球中充了100升无色大气,图示颜色表示各种气体成分所占体积含量,你能说出各部分所代表什么气体吗?师:大气的成分: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臭氧、水蒸气以及悬浮在其中的固体杂质等物质组成,以氮气和氧气为主。
4、师:大气中各种成分中你对哪种气体比较了解,它对我们人类和地球有什么样的作用?学生回答。
师:大气还有什么作用呢?分组讨论。
(二)创设实验情景,探究大气层的作用:探究大气对避免流星的袭击作用有相同的两直筒,其中一直筒空、另一直筒放有松散的棉絮(模拟大气层)由金属球相同高度下落,观察对复写纸的撞击情况,媒体投影。
2:探究大气地球具有保温作用(展示一块海绵)师:海绵里是否存在空气?能否能通过实验证明得出?(放入水压,产生气泡)学生演示。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九课

1、报刊曾用“臭氧层空洞”,后又使用“臭氧洞”,哪一个更确切?为什么?
2、臭氧洞会给人类带来哪些方面的不利影响?
3、人类主要在中、低纬地区排放大量消耗臭氧物质,为什么臭氧洞主要出现在南北极?
4、我们人类该为臭氧洞做些什么?
思考:为什么大气环境保护需要全球共同行动?为什么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义务?
没有大气惹的祸
地球大气的作用
昼夜温差大:昼127℃
夜-183℃
月坑、环形山
没有水,没有生命
“遮阳伞”
“保温被”
“防弹衣”
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基本条件
总之:大气圈——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学生再通过看饱受打击的“爱神”小行星照片,以及阅读专栏“太空之吻”来加深理解大气圈对地球的保护作用。
接着我们来更深入地了解地球的大气层。
课题
9、地球的大气层【讲授课】
课时
1
教
学
目
标
让学生了解大气圈对地球生命的保护作用;让学生知道并理解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从图中提取信息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
点
大气圈对地球生命的保护作用
教具
课件
难
点
大气圈对地球生Leabharlann 的保护作用教法讨论法、提问法、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引入:由神州五号载人飞船成功的飞行,引出中国航天“211”工程,其中的“一”为嫦娥飞天计划。通过前面专题“地球的伙伴——月球”的学习,让同学们回顾一下月球是一个怎样的星球。通过对比,让学生体会和了解大气圈对地球生命的保护。
2、大气对流运动显著。
3、集中了大约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和杂质。
9.地球的大气层-青岛五四学制2001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地球的大气层
一、简介
人类生存的地球被大气层围绕着,大气层是地球与外部空间的过渡。
地球大气层可以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太阳辐射和猛烈风暴的侵袭,对于维持地球生态的稳定至关重要。
二、大气层的组成
地球大气层由五层组成,从地球表面向上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和外层。
•对流层:从地球表面开始,高度约18公里,其中包括了我们呼吸的氧气和氮气。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
•平流层:高度在18公里到50公里之间,这一层空气很稳定,很少有气流和风,但是它也含有可怕的臭氧层。
•臭氧层:高度在25公里到50公里的地方,其它气体的含量很少,但是臭氧含量很高,能够吸收大约97%的紫外线。
这一层被称为臭氧层,也是遮蔽紫外线的重要一道屏障。
•中间层:高度在50公里到80公里之间,其主要成分有氧气和氮气,温度逐渐上升。
•外层:高度在80公里以上,大量云雾在此处产生,温度也逐渐升高。
三、大气层的作用
1. 遮蔽紫外线
大气层中的臭氧层能够吸收大约97%的紫外线,这一点确保了地球上物种的生存,因为紫外线会引起皮肤癌、白内障等多种疾病。
2. 维持地球的稳定生态环境
通过大气层,地球与外界的联系逐渐得到平衡,保证了生态的稳定。
3. 保护地球生命
大气层不仅能够保护地球不受太阳辐射和猛烈风暴的侵袭,同时也保护地球上的生命不会被外界的撕裂和毁灭。
四、总结
大气层是地球与外部空间的过渡,它可以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受太阳辐射和猛烈风暴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同时,大气层中的臭氧层能够遮蔽大部分的紫外线,维持地球的生态稳定。
《地球的大气层作业设计方案》

《地球的大气层》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目标:通过本次作业设计,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大气层的构成、功能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干系,培养学生的环保认识和科学素养。
二、设计内容:1. 大气层的构成:介绍大气层的层次结构,包括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和电离层的特点和作用。
2. 大气层的功能:探讨大气层对地球的珍爱作用,如吸收紫外线、调节气温、维持生态平衡等。
3. 大气层与人类生活的干系:分析大气层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提倡环保行为和减少碳排放。
4. 大气层的珍爱:介绍大气污染防治的方法和措施,呼吁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共同珍爱地球的大气层。
三、设计步骤:1. 学生自主进修:提供相关教材和网上资源,让学生自主进修大气层的知识,包括构成、功能和与人类生活的干系。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大气层的重要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3. 作业设计:要求学生设计一份关于大气层的海报或宣传册,展示他们对大气层的理解和对环保的态度。
4. 知识检测:组织一次小测验,检测学生对大气层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环保认识的认识。
5. 总结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进修体会和感悟,引导他们思考如何更好地珍爱地球的大气层。
四、评判标准:1. 海报或宣传册的设计是否具有创意和表达能力。
2. 参与讨论和小组合作的积极性和表现。
3. 知识测验的成绩和对大气层知识的掌握水平。
4. 总结反思的深度和对环保认识的认识。
五、作业要求:1. 完成海报或宣传册的设计,并在规守时间内提交。
2. 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合作,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3. 认真复习大气层知识,准备知识测验。
4. 总结个人进修体会,写一篇感想并提交。
六、参考资料:1. 《地球的大气层》教材2. 网上相关资源和文章七、总结: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希望能够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的大气层,增强他们的环保认识,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责任感,共同珍爱我们共同的故里。
希望学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到知识,更能够明白每个人都有责任为环境珍爱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科学第9课地球的大气层教学设
计
设计意图:
大气层是地球最外部的圈层,它的存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了解和认识大气层是非常应该和必要的.为了让学生关注大气层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了解地球大气层的基本情况,通过观察,搜集整理资料,使学生认识到大气层对地球及地球上的动植物、人的意义,进而认识科技发展的两面性。
教学目标:
、了解大气层的重要性。
2、了解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
3、能借助实验分析大气具有保温作用和避免流星撞击作用。
4、通过科学分析资料,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大气层的各点重要性知识点的建构及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的理解。
难点: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出示三个塑料袋(两个有物品,一个空)师:袋子里分别有什么物质呢?
学生讨论:空的袋子中充满是无色的大气。
引出新课---地球的大气层
师:地球周围被一层很厚的空气包围着,它一直延伸到3000千米的高空(主要集中在1000千米的高度)。
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叫大气层,空气也叫大气。
2、出示橙子剖面:橙子皮模拟大气层,橙子肉模拟地球,大气层约占地球半径的1/6。
3、展示:气球中充了100升无色大气,图示颜色表示各种气体成分所占体积含量,你能说出各部分所代表什么气体吗?
师:大气的成分: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臭氧、水蒸气以及悬浮在其中的固体杂质等物质组成,以氮气和氧气为主。
4、师:大气中各种成分中你对哪种气体比较了解,它对我们人类和地球有什么样的作用?
学生回答。
师:大气还有什么作用呢?
分组讨论。
(二)创设实验情景,探究大气层的作用
:探究大气对避免流星的袭击作用
有相同的两直筒,其中一直筒空、另一直筒放有松散的棉絮(模拟大气层)由金属球相同高度下落,观察对复写纸的撞击情况,媒体投影。
2:探究大气地球具有保温作用
(展示一块海绵)师:海绵里是否存在空气?能否能通过实验证明得出?(放入水压,产生气泡)
学生演示。
师:除海绵外,棉花中是否存在空气呢?教师展示两块质量的“棉被”(一松一实),冬天选择哪一条比较暖和,为什么?
展开讨论,积极发言。
师:大气是热的不良导体,松的“棉被”空气含量高,保温性能好。
而我们地球同样也被这样“棉被”——大气保护着,起着保温作用。
总结得出:大气作用:保护地球,如避免流星的袭击;大气中的各种气体,都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举例:氧气进行生命活动必需的;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臭氧层能保护地面上的生物免受太阳紫外线的伤害;对地球具有保温作用。
(三)游戏活动,研究大气层的分层
师:根据大气层垂直分布特点,可以把大气层分成几层?把讨论结果填写在报告单中。
学生讨论交流。
师:假如你是大气层中的一员,请你介绍自己的特点。
学生汇报展示。
(四)欣赏图片,了解“大气污染”
师:这些图片所描绘是什么现象?这说明大气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有何感想?如何治理?
学生讨论设计治理方案。
交流汇报展示方案。
(五)自由活动
师:假如没有大气层,我们的地球会怎样?
小组内交流。
设计研究方案进行活动。
学生汇报研究记录:从对动物、植物、人类的意义分析。
(六)总结拓展
、师:学完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交流。
2、出示字卡(《臭氧层危机》)师:让我们行动起来,开展一次以“保护大气臭氧层”为主的活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