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2.1 学习伴成长 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带教学反思-2.1《 学习伴成长》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带教学反思-2.1《学习伴成长》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的一门重要学科,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增强法律意识。
本课《学习伴成长》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学会正确对待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式,使学生理解学习对个人成长的意义,认识到学习是一个持久的过程,需要坚持和努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初中,面临着学习科目的增多、学习压力增大等问题。
他们对学习有一定的认识,但往往缺乏系统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容易产生学习疲劳和厌学情绪。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发现学习的乐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的学习观念。
2.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3.引导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的学习观念。
2.难点: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引发学生对学习观念的反思。
2.讨论探究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学习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2.案例材料:有关学习的重要性的案例。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关于学习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学习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案例材料,让学生阅读并进行讨论:这些案例中的主人公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学习结果?你认为学习对他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经验,互相学习和借鉴。
4.巩固(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回答问题:怎样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学习课本知识,我们还可以从哪些途径获取知识?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二课-第1课时《学习伴成长》教学设计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二课-第1课时《学习伴成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是我国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
七年级上册第二课《学习伴成长》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学会正确对待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学习的认识,正确对待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学习有很高的热情,但往往缺乏正确的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他们需要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
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明确学习的目的。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3.教会学生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正确对待学习,克服厌学情绪。
2.教会学生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如预习、复习、做笔记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
2.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对待学习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教材、课件、案例等。
2.设计好教学活动和作业,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3.准备好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关于学习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3.操练(15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方法和经验,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如何正确对待学习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2.1《学习伴成长》优质教案

2.1 学习伴成长【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学习”这两个字所表达的内涵。
(2)懂得学习是苦与乐的一种活动。
(3)对学习的要求有正确的认识。
(4)明确学习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1)形成一定的搜集、获取、加工、处理信息和撰写小论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求新知的能力。
(3)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提高学生的演讲水平。
(4)培养学生归纳和总结知识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教学,提高学生正确看待自己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的能力,尤其是能够辨证地理解学习中苦与乐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验到学习苦中有乐,领会学习带来的快乐,从而能够喜欢学习。
(2)初步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及终生学习的意识。
(3)展示学生的能力和才华。
【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对学习有新的认识,树立新的学习观。
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对个体生命成长(生存、生活、生长)的重要意义。
【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学习”的由来》(1)学生看视频,在形象、直观的视听感觉中,领悟当时人们创造这两个字时所要表达的深刻内涵。
(2)学生抢答,说出自己认为古人创造这两个字时所要表达的意思。
(3)教师作适当的引导和必要的补充。
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观看“学习”两字由来的视频,我们初步了解了其内涵;刚才抢答同学们非常活跃、激情很高,今天我们就一起讨论有关“学习”的内容。
【新课教学】知识点一打开学习之窗活动一认识学与习1.小组讨论。
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猜测繁体字“学习”的编旁部首所要表达的意思,一人做纪录。
2.交流分享。
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并谈感受。
3.总结归纳。
讨论、交流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总结对学习的新认识。
活动二他们是在学习吗?完成填一填“我经历的学习有哪些?”1.思考交流。
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可以收获什么?与课堂学习相比,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必要吗?2.归纳总结。
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得出中学阶段,学习室我们的主要任务,包括知识的获取和各种能力的培养。
学习伴成长-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学习伴成长-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法的基本概念,了解我国的法律制度;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
二、教学重点1.法的基本概念:法律的定义、特征和种类2.我国的法律制度:宪法的含义、作用和宪法原则;我国刑事、民事、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基本概念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教学难点1.民事、刑事、行政诉讼的基本概念和区别2.宪法的原则及其在法律中的体现四、教学方法讲授法律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借助小组讨论和宣讲等形式,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法的基本概念1.讲解法律的定义、特征、种类2.让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涉及法律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2.我国的法律制度1.讲解宪法的含义、作用和宪法原则2.利用朗读、讲授和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刑事、民事、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基本概念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和内涵2.借助宣讲和主题演讲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演讲和表达能力六、课堂练习1.让学生分组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并进行汇报2.设计一个法律案例,让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模拟庭审或模拟调解七、课后作业1.查找和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并解答老师提出的问题2.思考并撰写一篇文章,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影响和意义八、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法的基本概念,认识到我国的法律制度及其原则,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和内涵。
在教学中,我注重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借助小组讨论和宣讲等形式,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我认为在教学中还需要更加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认知变化,创造出更加丰富、生动的教学氛围。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2课《学习天地 学习伴成长》教案 (14)

第一学期七年级教案
学科:道德与法治教研组长审批:周次:
课题:学习伴成长课型:新课学
习
1 课时累计课时数:主备人:使用人: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中学阶段的重要任务,了解初中阶段学习的主要内容。
认识到学习伴我们成长。
2、能力目标: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能自觉、主动的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热爱学习,终身学习。
教学重
点
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难
点
能自觉、主动的学习
教学方法体验法,讨论法,故事法等教具准
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教案个性修改
一、复习提问第一课知识点
二、导入新课:
多媒体:【仝正国的故事:仝正国([tóng]同“同”。
姓氏。
)
初中毕业38年重返高中,3年苦读、3度高考,60
岁终圆大学梦。
2012年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后,她又两次考研但都
遗憾落榜,2014年1月4日,65岁的仝正国第3次
走进全国研究生考试考场,希望圆自己的研究生梦,。
(整合)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21学习伴我成长教案(一)共3篇

学习新天地第1课时学习伴成长【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学习的意义,明确学习对于自我成长、增益他人、服务社会的意义,增强社会责任感,生成学习的内动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运用多元学习、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方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材料、提炼观点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学习不仅是知识的学习,还包括各种能力的培养;学习不仅是在学校的学习,更是全感官、主动的学习;学习没有终点,需要终生学习。
【重点难点】重点:打开学习之窗难点:学习点亮生命【教法学法】以体验式、案例式、启发式教学为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导与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方式一:视频导入(见课件)播放动画《菲菲学飞》,引导学生通过菲菲学飞的经历,谈谈自己的感悟,(毛毛教,老师教,重要的自己要不断练习)教师总结学生的感悟,导入新课。
方式二:情境导入设置问题情境:,课件展示繁体的“学习”,你认识这两个字吗?途中①--⑦代表着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可以讨论,然后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导入新课。
二、问题导学基本要求:快速阅读教材正文部分,思考下列问题,并用铅笔在教材上划出问题要点。
(1)什么是学习?(2)通过学习你收获了什么?(3)学习要有什么样的态度呢?为什么要终身学习?(4)学习对于自己,对于社会有什么意义呢?三、探究平台探究(一)打开学习之窗1.各抒己见:什么是学习?你经历的学习有哪些?参考答案:学习是我们的主要任务,包括知识的获取,还包括各种能力的培养。
我经历的学习:学骑车、学做饭、学洗衣服、自己阅读,上课学习、交朋友,做手工。
2.共同探讨:通过讨论你发现了学习包括哪些内容?参考答案: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
我们可以从一切经历中学习;学习思考,认识世界。
关爱他人。
遵守规则。
教师小结: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还包括各种能力的培养。
所以我们要好好的学习。
探究(二)学习辨析台根据三组对学习的看法,请学生谈谈对学习的认识,教师总结提升A 在学校里好好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就是学习,做家务、参加社区服务这些事儿都是耽误学习的。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课学习新天地第一课时学习伴成长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课学习新天地第一课时学习伴成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课《学习新天地》第一课时《学习伴成长》教材,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学会正确对待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责任感。
本节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的目的。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同时也可能存在学习压力大、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
他们对学习有一定的认识,但还需要进一步引导,以形成正确的的学习观念。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道德与法治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明确学习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2.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
3.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4.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学会正确对待学习。
2.难点: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学习的重要性,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学习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4.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课《学习新天地》第一课时《学习伴成长》。
2.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图文并茂,生动形象。
3.案例:收集与学习相关的故事、案例,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分析与讨论。
4.视频:准备一些与学习相关的视频素材,用于导入或情境创设。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视频或图片素材,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21学习伴成长教学设计共3篇

过渡:每年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专门设一个读书日,说明什么?2、理解学习的意义(1)多媒体出示莫言的故事,思考:学习给莫言带来了什么?答:学习,让他面前的世界变得更广阔,更精彩,能够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提升了他的能力和智慧,学习,让他有更充实的生活。
(2)多媒体出示李克强总理的学习经历,思考:李克强总理的经历说明了什么?答:学习就是给生命添加养料。
(3)阅读教材18—19页毛泽东主席的故事,思考:毛泽东主席的学习经历说明了什么?答:学习点亮内心不熄的明灯,激发前进的持续动力。
(4)知识总结提问:根据上面的分析,你认为学习的意义是什么?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
我懂得了。
布置作业必做题选做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学习新天地第1课时学习伴成长【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学习的意义,明确学习对于自我成长、增益他人、服务社会的意义,增强社会责任感,生成学习的内动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运用多元学习、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方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材料、提炼观点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学习不仅是知识的学习,还包括各种能力的培养;学习不仅是在学校的学习,更是全感官、主动的学习;学习没有终点,需要终生学习。
【重点难点】重点:打开学习之窗难点:学习点亮生命【教法学法】以体验式、案例式、启发式教学为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导与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方式一:视频导入(见课件)播放动画《菲菲学飞》,引导学生通过菲菲学飞的经历,谈谈自己的感悟,(毛毛教,老师教,重要的自己要不断练习)教师总结学生的感悟,导入新课。
方式二:情境导入设置问题情境:,课件展示繁体的“学习”,你认识这两个字吗?途中①--⑦代表着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可以讨论,然后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导入新课。
二、问题导学基本要求:快速阅读教材正文部分,思考下列问题,并用铅笔在教材上划出问题要点。
(1)什么是学习?(2)通过学习你收获了什么?(3)学习要有什么样的态度呢?为什么要终身学习?(4)学习对于自己,对于社会有什么意义呢?三、探究平台探究(一)打开学习之窗1.各抒己见:什么是学习?你经历的学习有哪些?参考答案:学习是我们的主要任务,包括知识的获取,还包括各种能力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
第二课学习新天地
第一课时学习伴成长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习的概念;认识学习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永无止境,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能够辨证地理解学习中苦与乐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及终生学习的意识和热爱学习的品质,学会积极主动学习,不要错过学习的最佳时机。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
难点:学习与个人成长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小组讨论、问题探究、多媒体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认得这两个字吗?在你看来①至⑦各表达什么意思?我们共同认可的解释是?
学生讨论,教师补充:
“学习”,分别表示:①学;②小孩儿的一双手;③绳结;
④房屋;⑤小孩;⑥习;⑦小鸟反复试飞。
还没有启蒙的小孩子,两只手模仿大人的绳结,就是“学”;羽毛还未长全的小鸟,反复试飞,就是“习”。
(二)、讲授新课:
一、打开学习之窗
1、学习的含义:
“学习”一词最早出自《礼记.月令》“季夏之月……鹰乃学习……”,指幼鹰反复的学习飞翔。
今天,我们怎样看待学习呢?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学习是指通过阅读、听讲、思考、研究、实践等途径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
探究与分享:
他们是在学习吗?为什么?
1、小强利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课外书籍。
2、小胜在周末去敬老院做义工。
3、小鹏回家自己做饭,还常给加班的爸爸送法。
4、小利打篮球输了,被同学喝倒彩,他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和同伴一起聊天。
你经历过的学习有哪些?和同学们一起讨论,看谁想得最多。
广义上的学习:是人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方式。
狭义上的学习: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理解、探索、实验、实践等手段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是一种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和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
2、中学生学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