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知道什么是「波尔卡」吗?

合集下载

波尔卡是什么意思

波尔卡是什么意思

波尔卡是什么意思波尔卡是什么意思?目前能找到的解释有三个,分别是:波尔卡是捷克的一种民间舞蹈音乐、波尔卡是阿富汗的一队业余女子合唱队、波尔卡是一种蔷薇科植物。

解释一:波尔卡是捷克的一种民间舞蹈音乐,源于19世纪中期的波希米亚。

英文名为polka,舞曲大致分为急速、徐缓和玛祖卡节奏等三种类型,一般为二拍子,三部曲式,节奏活泼跳跃,在第二拍的后半拍上常作稍微停顿的装饰性处理。

波尔卡是从波西米亚语半字演变而来,意思是舞步比较碎,是以半步为基础的。

描述的是一只脚与另一脚之间按四分之二的拍子飞快交替。

以男女对舞为主,基本动作由两个踏步和一个跳踏步组成,其音乐特点是节奏快速,活泼,二拍子,在第二拍的后半拍上常稍作顿挫。

它本是捷克农民舞蹈,发展于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往日的东波希米亚。

尽管它应该是由捷克民间舞发展过来的,但波希米亚的史学家们却认为它是一位农家少女在星期日为了自娱而发明的。

19世纪中叶风行于全欧洲,后在欧美等地流行。

在古典音乐中,最为人熟悉的波尔卡应数老约翰斯特劳斯及其子辈们创作的。

波尔卡的节拍是两个四分之一拍,跟瑞典的普斯卡节拍是不同的。

标准的演奏乐器是手风琴,大号,及钢琴。

任何舞蹈都难免有兴有衰。

波尔卡即使是中欧舞蹈中寿命最长者,也难免终有一落。

20世纪的拉格泰姆、爵士等新型舞蹈以其崭新的活力和面貌压倒了波尔卡。

如今在波兰以外的国土上,我们只能在美国的波兰移民范围中和在一些古典芭蕾舞剧里一睹波尔卡的风采。

波尔卡已不再流行于舞厅中了。

经典舞曲:闲聊波尔卡、玫瑰波尔卡、火车波尔卡、拨弦波尔卡、安娜波尔卡、狩猎波尔卡、无忧无虑波尔卡、电闪雷鸣波尔卡、森林波尔卡、啤酒桶波尔卡、萨基雅尔维的波尔卡、微笑波尔卡、喝吧波尔卡、铁匠波尔卡、伊娃波尔卡(即网络名曲“甩葱歌”的肇始)等。

解释二:据法新社报道,阿富汗一个被称为“波尔卡组合”的业余女子合唱队把她们的歌声传到了万里之外的德国,成为德国夏季文化生活中一个独特的风景。

人音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下册《单簧管波尔卡》名师教案

人音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下册《单簧管波尔卡》名师教案

《单簧管波尔卡》名师教案【教学年级】二年级【教材分析】《单簧管波尔卡》是一首以波兰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的器乐曲,这首经波兰作曲家、单簧管演奏家普罗修斯卡改编成的器乐曲一直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后来,乐曲又被改编成各种器乐独奏曲和合奏曲。

本曲为回旋曲式,全曲轻松活泼、情趣诙谐、旋律流畅、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

【教学目标】1.听赏乐曲,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体会波尔卡舞蹈的风格特点。

2.通过模仿、声势、演奏、舞蹈表现等形式参与欣赏和表现,深刻体会和理解乐曲。

3.认识单簧管,感受其丰富的艺术表现力,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和体裁形式。

【教学重难点】1.感受波尔卡舞蹈的风格特点。

2.体会和表现各段的不同情绪。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单簧管、竖笛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

2.音乐律动二、乐曲听赏(一)初听乐曲师:这首乐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师:那你们知道这么好听的音乐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心聆听音乐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认识单簧管1.介绍乐器师:这个乐器是单簧管,也叫黑管,是一种吹管乐器,它的音色柔美、圆润,明亮动听,它的音域宽广,表现力特别丰富,有人形象的把他比喻成乐器中的“演说家”2.模拟演奏师:请同学们也来演奏一下单簧管吧,想象你就是一个小小的演奏家,吹奏出动人的旋律!【设计意图】初步认识单簧管,了解演奏方式,感受其音色特点。

(三)揭示课题师:这首乐曲的名字就叫做《单簧管波尔卡》。

我们已经了解了单簧管。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波尔卡”。

“波尔卡”是一种源自捷克的民间舞蹈,波尔卡它在捷克语中的意思是“半步”,描述的就是一只脚和另一只脚按四二拍飞快的交替。

三、分段聆听1.第一主题(1)初听师: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一起走进《单簧管波尔卡》的第一主题,一起来聆听单簧管美妙音色,感受波尔卡的风格特点。

生:结合自己的感受回答。

(2)复听师:单簧管的表现力特别丰富,波尔卡还有一个的典型节奏,在乐曲中反复的出现,请大家再次聆听,找一找这个节奏。

雷鸣电闪波尔卡PPT课件

雷鸣电闪波尔卡PPT课件
2019/2/2
雷鸣电闪波尔卡
1.全曲欣赏,斟酌乐曲有什么样的特点? (从速度、情绪两个方面来分析) 2.在进行欣赏的过程中,你能听出乐曲大致可 分为几个部分吗?
2019/2/2
曲式简评
• 雷鸣电闪波尔卡为典型的复三部曲式:
引子+A(a+b)+B(a+b+a)+A’(a+b)+尾 声
其中A为呈示部,B为展开部,A’为再现部。
2019/2/2
雷鸣电闪波尔卡——卡拉扬
2019/2/2
思考与实践
• 我们在之前的课程中了解了圆舞曲的音乐 风格,今天在《雷鸣电闪波尔卡》之后, 请同学们谈一谈圆舞曲和波尔卡的音乐风 格有什么不同呢?
• 我们请同学上台用舞步来展示给我们看看 他们的区别吧!
2019/2/2
学习体会
音乐给予人的快乐和幸福,无论在任何 狂风暴雨的摧残下都是无法磨灭的,有时适 时的狂风暴雨只会让我们充实的生活增添更 多地乐趣和欢乐。
2019/2/2
谢谢!
七年级音乐欣赏课
音乐听辨
• 听下面一段音乐,请同学们思考几个问题:
1.这段音乐你是否听过? 2.你知道这是什么音乐形式吗?请选择: A.圆舞曲 B.探戈 C.进行曲 D.波尔卡
音乐知识
• 波尔卡(Polka),一种捷克民间舞蹈,起 源于波希米亚的一种快速的二拍子舞曲。 这种舞蹈的舞曲也称作波尔卡。 • “波尔卡”一词是从波希米亚语中的“半” 字演化而来的。波尔卡舞曲产生于1830年 左右的捷克,舞者们常站成一个圆圈,舞 步很小,半步半步地跳,因而得名。
2019/2/2
分段欣赏与理解
• B乐部(展开部)a’段欣赏
2019/2/2

波尔卡

波尔卡

《铁匠波尔卡》



管弦乐《铁匠波尔卡》由奥地利作曲 家约瑟夫· 施特劳斯作于1869年。同年 3月在保险箱制造商为制成两万个保险 箱而举行的焰火庆祝大会上首次演出。 据说在焰火大会上首次演出时,乐队 曾采用两台打铁用的铁砧作为节奏乐 器。 乐曲复三部曲式,主题轻快活泼,表 现了人们欢快的心情,其中在每个乐 句末尾,小节强调后一拍,并突出打 铁的节奏,使人联想到铁匠们劳动时 的快乐心情。中间乐曲轻松跳跃,形 成舞蹈气氛,再现第一部分后,在简 短的结尾中铁砧叮当叮当的造型性音 乐效果和活跃欢快的气氛结束全曲。

《拨弦波尔卡》
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小约翰· 斯特劳斯和其兄弟约 瑟夫· 斯特劳斯合作而成的一首杰出小品。 乐曲采用了加三角铁、钟琴为陪衬的弦乐合奏形 式。所谓拨弦,就是直接用手指拨动提琴上的弦 来演奏。 整部作品轻快活跃,因从头至尾都以短促的拨弦 来演奏,因而命名为《拨弦波尔卡》,这首乐曲 为每年奥地利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常奏曲目。
是欧洲最流行的波尔卡舞曲之一,是世界著名的 管弦乐作品,演奏形式是“铜管五重奏” 。 整首曲子旋律富有动感,节奏欢快、活泼,给人 以一种丰收后的喜悦,立即联想到节日来临时人 们脸上洋溢笑容,围在一起载歌载舞的狂欢情景。

波尔卡舞曲的特点
节拍——二拍子 速度——快速 节奏——活泼跳跃
《电闪雷鸣波尔卡》
是作者一生所作一百多首波尔卡舞曲中较
为著名的一首,1868年为狂欢节而作。
定音鼓
大钹
《闲聊波尔卡 》
是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作于1858年,管 弦波尔卡舞曲,又译为《叽叽喳喳波尔卡》,是 小约翰最有名的快速波尔卡舞曲之一,也是在维 也纳新年音乐会上演出次数较多的曲目。 全曲生动地表现了妇女们嚷着、笑着、愉快地闲 聊时的情景,旋律轻巧而略带诙谐,刻画了一群唧 唧喳喳、喋喋不休的快乐妇女的音乐形象。

拉赫玛尼诺夫

拉赫玛尼诺夫

1. 意大利波尔卡是拉赫玛尼诺夫在1906年所作。

当时他和家人在意大利度假时,碰到了一位正在演唱那不勒斯歌曲的街头艺人,正是这首那不勒斯歌曲给了拉赫玛尼诺夫灵感,创作出了这首意大利波尔卡.2.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俄文:СергейВасильевичРахманинов;英文:Sergei Vassilievitch Rachmaninoff,1873年4月1日-1943年3月28日),是一位出生于俄罗斯的作曲家、指挥家及钢琴演奏家,1943年临终前入美国籍;他的作品甚富有俄国色彩,充满激情,且旋律优美,其钢琴作品更是以难度见称,纳入于不少钢琴演奏家的表演曲目中;被誉为20世纪最著名的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兼指挥,俄罗斯浪漫主义传统的最后一位伟大倡导者。

3. 家境富裕,出身于地主的家庭,父母皆为业余钢琴演奏家,其母充当他的第一位钢琴教师。

拉赫玛尼诺夫从四岁开始习琴,然而最初并无突出的表现。

由于家道中落,拉赫玛尼诺夫一家迁往圣彼得堡。

1882年,拉赫玛尼诺夫入读当地的音乐学院进修,1885年经介绍往莫斯科拜师尼古拉·兹韦列夫(НиколайЗверев/Nikolai Zverev)门下接受严格的钢琴训练10岁时的拉赫玛尼诺夫艰苦的训练,令拉赫玛尼诺夫不久便展露出他的天份:他编写的歌剧《Aleko》获奖;19岁时,编写了著名的《升c小调钢琴前奏曲》,成为他于乐坛上的代表作;同年更完成他的《第一钢琴协奏曲》。

1892年,拉赫玛尼诺夫于莫斯科音乐学院第一荣誉毕业,并开始他的作曲生涯。

1897年,拉赫玛尼诺夫《第一交响乐》的首演招来劣评如潮,令他受到很大打击,他亦因而无法集中精神作曲。

后来经了解,由于当天的指挥并无充份练习,再加上指挥于演奏时醉酒,以致整个首演表现得一塌糊涂。

但拉赫玛尼诺夫并未因而振作起来,往后的数年更因此停产,直至得到心理治疗师尼可莱.达尔的医治,才重拾自信。

关于波尔卡的名词解释

关于波尔卡的名词解释

关于波尔卡的名词解释波尔卡是一种源自欧洲的流行舞曲和音乐风格。

它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捷克,并迅速传播到其他欧洲国家和美国。

波尔卡音乐以其欢快的节奏、明快的旋律和乐器的独特编排而闻名,深受人们的喜爱。

本文将从波尔卡的起源、音乐特点以及对于欧洲和美国乐坛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解释。

波尔卡源自捷克,在19世纪中期迅速流行于捷克及其周边地区。

起初,波尔卡被视为民间音乐,用于庆祝特殊的场合和社交活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波尔卡音乐逐渐演变为一种独特的舞曲形式,融合了华丽的编曲、欢快的节奏和流畅的旋律。

波尔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捷克音乐家瓦茨拉夫·马提亚·斯裴利赫尼(Václav MatějŠpilka)的作品,他被认为是波尔卡之父,对波尔卡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波尔卡的音乐特点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编曲和节奏上。

波尔卡曲调明快、旋律欢快,常常由军乐队或者舞台乐团演奏。

乐曲通常由两个或三个不同的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具有自己的旋律和节奏。

这种多变的结构使得波尔卡音乐富有层次感和情感张力。

乐器的编排也是波尔卡音乐的特点之一,通常包括大提琴、钢琴、小号、圆号、铜管乐器和管乐器等。

这些乐器组合在一起,营造出庄严而欢快的音乐氛围。

波尔卡的流行不仅限于捷克和欧洲,它还在19世纪末传播到美国。

波尔卡乐团开始在美国巡演,并在当地各地的社交舞会和节日上演出。

波尔卡音乐吸引了许多美国民众,成为他们庆祝和享受快乐时光的一种方式。

波尔卡音乐在美国逐渐融合了当地的民间音乐元素,形成了独特的美国波尔卡音乐风格。

在20世纪初,美国各地涌现出许多波尔卡乐团和表演团体,波尔卡音乐成为当时美国流行音乐的一部分。

波尔卡音乐的流行带动了社交舞蹈的风靡。

在波尔卡的热潮下,社交舞蹈变得更加活跃和多样化。

人们在舞厅中尽情地跳跃、转圈和旋转,享受波尔卡音乐的独特韵律。

波尔卡舞蹈的特点是活力四溢、动作简单。

男女舞伴互相旋转和跳跃,展示出诙谐愉快的形象。

小小音乐家——单簧管波尔卡大班音乐教案

小小音乐家——单簧管波尔卡大班音乐教案

小小音乐家——单簧管波尔卡大班音乐教案单簧管波尔卡大班音乐教案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一直致力于寻找多元化的音乐教学方法,以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最近,我发现单簧管波尔卡大班音乐是一种非常适合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乐器和曲风。

今天,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下单簧管波尔卡大班音乐教学的方法和乐曲。

一、单簧管波尔卡大班音乐简介单簧管波尔卡大班音乐指的是一种以单簧管为主奏乐器,以波尔卡舞曲为基础曲风,有多种辅助乐器的大型乐团。

这种音乐曲风简单、欢快,蕴含着各种音乐元素,如节奏、旋律和和声,适合幼儿园、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演奏。

二、单簧管波尔卡大班音乐教学目的1.增强音乐鉴赏能力:通过对单簧管波尔卡大班音乐的欣赏和演奏,提高儿童的音乐素养和鉴赏能力。

2.增强合作意识:单簧管波尔卡大班音乐的演奏需要多个乐器协同演奏,让儿童学会合作和协调。

3.开发孩子们的音乐才能:单簧管波尔卡大班音乐可以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的音乐才能。

三、单簧管波尔卡大班音乐教学方法1.音乐欣赏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单簧管波尔卡大班音乐,让孩子们主动聆听,感受音乐的节奏、节拍和旋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2.乐器介绍对于单簧管、伴奏乐器等所有乐器,给孩子们介绍。

通过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描述单簧管波尔卡大班音乐的构成和特点,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

3.合奏演奏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学习演奏单簧管波尔卡大班音乐。

在教学中,让倒数最后几个排练,让前几排听。

教师可以让孩子们聚集在一起,让小组之间进行合作,让他们留出表演的机会。

四、单簧管波尔卡大班音乐教学曲目1.《波尔卡时间》这首曲子很欢快,很简单,是单簧管波尔卡大班音乐演奏的初学者的入门曲目,给孩子们带来了乐趣。

2.《米老鼠乐队》这是一首非常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演奏的单簧管波尔卡大班音乐曲目,通过有趣的节奏,教会孩子们如何使用单簧管演奏。

3.《姑娘波尔卡》这首歌曲的节奏强烈有力,适合初学者练习单簧管波尔卡大班音乐的演奏技巧,风格上感觉像是欧洲的 Hillbilly 音乐。

你真的知道什么是「波尔卡」吗?

你真的知道什么是「波尔卡」吗?

你真的知道什么是「波尔卡」吗?问题每年元旦的维也纳新年⾳乐会,绝对是我国最为普及的⾳乐盛会。

新年⾳乐会的曲⽬,以施特劳斯家族的作品为主,演出最多的,除了圆舞曲之外,就是波尔卡了。

在展开今天的讨论之前,请⼤家开好空调,备好冰镇西⽠,先来听两⾸曲⼦热热⾝。

⼩约翰·施特劳斯闲聊波尔卡⼩约翰·施特劳斯电闪雷鸣波尔卡如何?跳起来了吧?好了,问题来了,究竟怎样的⾳乐可以被称为波尔卡呢?是节奏快的吗?似乎不对,圆舞曲也有快的呀,⽐如:⼩约翰·施特劳斯越来越快圆舞曲波尔卡也有慢的呀,⽐如:⼩约翰·施特劳斯安娜波尔卡不过,往节奏这个⽅向思考还是没错的,与圆舞曲⼀样,波尔卡也是⼀种舞曲。

区分舞曲种类,最重要的依据,是⾳乐的节奏型。

波尔卡最具代表性的节奏型,是这个样⼦的:典型的波尔卡节奏型对于识谱的朋友,应该已经⼀⽬了然了;不学⾳乐的朋友也别急,听我往下讲。

读完这篇⽂章,你⼀定会对这种⾳乐形式,有更加形象的理解。

究竟什么是波尔卡?波尔卡是⼀种起源于波西⽶亚的舞曲,这个地区,如今属于捷克共和国。

这种舞曲的名字中,其实已包含了它的跳法。

它的捷克语词源是“půlka”,意为⼀次跳半步,其原始舞步⼤致如下。

如果要给它⼀个类似圆舞曲这样的意译,我认为可以翻译成含笑半步颠。

这种舞曲历史并不悠久,1834年,捷克⾳乐教师约瑟夫·聂鲁达 (Josef Neruda) 在野外采风时,⽆意中看到⼀个捷克⼥孩伴随着⼀⾸民谣翩翩起舞。

他⾮常喜欢这种舞蹈,将⼥孩⼉的舞步连同那⾸名为哈尼姆叔叔(Strýček Nimra) 的民谣⼀同记录了下来。

这⾸曲⼦很洗脑,这种舞蹈也很快风⾏开来,仅仅不到⼀年的时间,它就占领了布拉格的⼤⼩舞场,之后进军宫廷,王公贵族也开始跳这种新鲜的舞步。

⾄于它是怎么攻陷整个欧洲的——那时的波西⽶亚皇室属于哈布斯堡家族,维也纳恰是哈布斯堡家族的⼼脏。

亲戚们平时互相串串门交流交流感情,这个欧洲第⼀⾳乐重镇也就沦陷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真的知道什么是「波尔卡」吗?
问题
每年元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绝对是我国最为普及的音乐盛会。

新年音乐会的曲目,以施特劳斯家族的作品为主,演出最多的,除了圆舞曲之外,就是波尔卡了。

在展开今天的讨论之前,请大家开好空调,备好冰镇西瓜,先来听两首曲子热热身。

小约翰·施特劳斯闲聊波尔卡
小约翰·施特劳斯电闪雷鸣波尔卡
如何?跳起来了吧?
好了,问题来了,究竟怎样的音乐可以被称为波尔卡呢?是节奏快的吗?
似乎不对,圆舞曲也有快的呀,比如:
小约翰·施特劳斯越来越快圆舞曲
波尔卡也有慢的呀,比如:小约翰·施特劳斯安娜波尔卡不过,往节奏这个方向思考还是没错的,与圆舞曲一样,波尔卡也是一种舞曲。

区分舞曲种类,最重要的依据,是音乐的节奏型。

波尔卡最具代表性的节奏型,是这个样子的:
典型的波尔卡节奏型
对于识谱的朋友,应该已经一目了然了;不学音乐的朋友也别急,听我往下讲。

读完这篇文章,你一定会对这种音乐形式,有更加形象的理解。

究竟什么是波尔卡?
波尔卡是一种起源于波西米亚的舞曲,这个地区,如今属于捷克共和国。

这种舞曲的名字中,其实已包含了它的跳法。

它的捷克语词源是“p?lka”,意为一次跳半步,其原始舞步大致如下。

如果要给它一个类似圆舞曲这样的意译,我认为可以翻译成含笑半步颠。

这种舞曲历史并不悠久,1834年,捷克音乐教师约瑟夫·聂鲁达(Josef Neruda) 在野外采风时,无意中看到一个捷克女孩伴随着一首民谣翩翩起舞。

他非常喜欢这种舞蹈,将女孩儿的舞步连同那首名为哈尼姆叔叔(Stry?ek Nimra) 的民谣一同记录了下来。

这首曲子很洗脑,这种舞蹈也很快风行开来,仅仅不到一年
的时间,它就占领了布拉格的大小舞场,之后进军宫廷,王公贵族也开始跳这种新鲜的舞步。

至于它是怎么攻陷整个欧洲的——那时的波西米亚皇室属
于哈布斯堡家族,维也纳恰是哈布斯堡家族的心脏。

亲戚们平时互相串串门交流交流感情,这个欧洲第一音乐重镇也就沦陷了。

另一个艺术之都巴黎,1840年,法王路易-腓力雇佣了一位名叫拉夫(Raab) 的舞蹈教师,他是一个捷克人。

剩下的故事,就不用我多讲了吧。

占领欧洲大陆后,波尔卡的下一个目标是英国。

轻而易举的拿下伦敦之后,它又远渡重洋来到新大陆。

仅4年之后,1844年,美国的酒吧中,也开始响起波尔卡的节奏,跳起波尔卡的舞步。

回顾一下,这个时候,距离这种舞蹈被发明出来,也才过去10年时间。

能够以这种速度风靡世界的舞蹈,除了波尔卡,我能想到的,也只剩下一个多世纪之后迈克尔·杰克逊的舞步了。

经典的波尔卡
捷克人发明了波尔卡,并将其奉为国舞。

身为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与斯美塔那自然没有理由不创作这种舞曲。

德沃夏克D大调捷克组曲波尔卡Anonín Dvo?ák Czech Suite in D major Polka
斯美塔那路易莎波尔卡Bed?ich Smetana Louisina Polka
然而对这种舞曲最为热衷的,还要数维也纳。

作为哈布斯堡王朝的大本营,那里贵族多,应酬也多。

同为社交舞蹈,华尔兹虽庄重典雅,可就那么蹦擦擦个把小时,再美好的曲子也能把人听睡。

引入这种有着不同节奏型还如此欢快的曲子,简直再合适不过。

于是在宫廷中,波尔卡变成了这个样子。

有了需求,自然也就有了供给。

那个时期凡是写舞曲的作曲家,都或多或少有波尔卡的创作,这其中最大的供应商,就是施特劳斯家族。

在这个过程中,它也开始与各种其它舞蹈形式结合,发展出许多杂交种。

比如波尔卡玛祖卡,就是与源于波兰的玛祖卡舞曲结合的产物。

约瑟夫·施特劳斯蜻蜓波尔卡玛祖卡Joseph Strauss—Die Libelle Polka Mazur op.204
没下限的美国波尔卡
捷克人发明了波尔卡,而美国人,则重新定义了波尔卡。

美国本就是一个移民国家,来自欧洲各国的人们怀揣着梦想来到他们的新家,一起带来的,也有他们的舞蹈。

十几年的时间,波尔卡传遍整个欧洲,在通向新大陆的航程中,这些早已改头换面的波尔卡,又一次汇合起来。

泰坦尼克号中就有这样一个场景,杰克和露丝所跳的下等仓舞(这段曲子是由两首舞曲组成),其中就有一段爱尔兰风格的约翰雷恩波尔卡。

踏上新大陆后,波尔卡被美国人玩儿出了各种新花样,衍生出来的风格数都数不清。

用单簧管与小号演奏的叫芝加哥白人佬(The Chicago Honky);用大号和班卓琴演奏的叫荷兰人风格(Dutchmen-style);在德克萨斯与墨西哥州,与拉美音乐结合一下又有了康芬特风格(Conjunto-style)……
美国许多州都有波尔卡协会,德克萨斯有波尔卡博物馆,威斯康星更是直接将波尔卡定为自己的州舞。

在美国,波尔卡不仅可以当舞跳,还能用唱的。

1985年,被称为美国波尔卡之王的歌手弗兰克·扬科维奇(Frank Yankovic) 获得了当年的格莱美奖。

弗兰克·扬科维奇(Frank Yankovic) 美国波尔卡之王
他是斯洛文尼亚风格波尔卡的代表人物。

他的作品,光看名字就能让人笑出声来。

说起来,那些经典的波尔卡,名字起的已经挺没节操了,像什么闲聊、电闪雷鸣、小嘴不停、玩笑、荒诞、杂乱无章等等。

到了扬科维奇这里,简直连下限都没了,这里举几个例
子:
天堂没有啤酒波尔卡(In Heaven There is No Beer)
约瑟芬,请不要靠在铃铛上波尔卡(Josephine, Please Don't Lean On The Bell)
我家里已经有老婆了波尔卡( I've Got A Wife At Home)
喝一瓶啤酒究竟要打多少嗝波尔卡」(How Many Burps In A Bottle Of Beer)
以及,太肥波尔卡(Too Fat Polka)
其实,你早就被波尔卡洗过脑
其实,无论你是否爱好古典音乐,有没有听过新年音乐会,你都被波尔卡洗过脑。

不信?
听听下面这段音乐:
下巴有没有掉地上?
这首“Ievan Polkka”是芬兰一首非常传统,也非常典型的波尔卡。

后来不知道怎么突然就红了,变成了我们经常听到的那个版本。

所以呢?什么是波尔卡?
所以呢?讲这么多?
这些曲子究竟有什么共同特征啊?
为啥都叫波尔卡呢?相信识谱的朋友们对着开头的那段基本节奏型,应该已经听出一些端倪。

没有音乐基础的朋友,别着急,按照下面的步骤,跟着我的野路子体会一下。

1. 先找一下圆舞曲的节奏,一边儿念蹦擦擦一边儿用手指敲出来。

2. 熟练1之后,试着体会这个节奏蹦蹦擦-啊。

3. 熟练2之后,听下面这段音频(请一定听到底,你一定不会后悔!),把蹦蹦擦-啊带进去,当你感觉无缝嵌入时。

恩,现在明白什么是波尔卡了吧?
最后,祝大家赏乐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