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Y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docx (10)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新部编版(2020新教材)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新部编版(2020新教材)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第一部分(1—6题;24分)阅读理解;看似无规律可循;其实大量的习题做完以后还是会发现;问题的模式.答案的套路都是有迹可循的.所以我们教学团队根据历年阅读理解的习题的问答模式;整理了一套非常实用.全面的现代文阅读知识和解答技巧;以供参考.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着重号的字注音.(2分)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fàn)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 )色的长墙.轻飞(màn)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 )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 2.下列语境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B.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私语.(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C.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形容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翼翼;谨慎.严肃)D.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形容言语.动作有意思)3.用课文原句填空.(每空1分;共8分)①山尖全白了;.(老舍《济南的冬天》)②;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③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夜雨寄北》)④?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⑤“你宽容一点;其实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让我们联想起孔子在阐释“恕”这种儒家思想时所说的一句话:“; .”⑥《钱塘湖春行》一诗中写诗人被美丽的春色所陶醉;留连忘返的诗句是:“;”.4.下列说法正确的—项是(3分)()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B.《落难王子》这篇寓言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不要像王子那样娇贵;否则就会落难.C.《女娲造人》是一个童话故事;是人们对人是怎样产生的一种合理解释.D.《荷叶母亲》是当代著名作家冰心的一首歌颂母爱的散文诗.5.新学期开始;班主任号召同学们竞争各学科科代表;你想自荐担任初中语文学科科代表;但你这科的成绩并不是全班最好的;你怎么说才得体而又能取得同学的信任和支持呢?(不超过40字;4分)6. 探究下面的材枓;完成后面问题.(4分;每小题2分)农夫和鹤一个农夫在他刚播种的耕地上;张着罗网;许多来吃种子的鹳雀都被捉住了;其中还包括一只鹤.鹤的腿被网弄断了;它哀求农夫饶它一命:“主人呀;请你把我放了吧!我折断了腿;也够你可怜我的了;而且我并不是鹳雀;我是一只鹤;是一只性情温柔的鸟儿呀!你瞧;我多么孝敬我的父母;我天天为他们工作;再看看我的羽毛;和鹳鸟也完全不一样呢!”农夫大笑说:“你说的话也许不错;可是我只知道;你是和这些强盗似的鹳雀一起被捉到的;所以你应当和它们得到同样的命运.”(1)这则材料的出处是…………………………………………………………()A.《繁星》《春水》 B.《伊索寓言》 C.《安徒生童话》 D.《格林童话》(2)我的启示:第二部分(7-24题 46分)(一)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7.用“/”划分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1分;每句只划一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8.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诗歌标题和第二句中的“龙标”都是指作者被贬官的地名.B. 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C.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D. 诗歌想像奇特;气概超逸;笔势灵动;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9.请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作简要赏析.(2分)答:(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童趣沈复①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②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③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④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10.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每小题1分)(1)项为之强强:(2)神游其中;怡然自得怡然:11.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驱之别院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B.为人谋而不忠乎项为之强C.故时有物外之趣故又名“鬼市”云D.使之冲烟而飞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共4分;每小题2分)(1)又留蚊于素帐中.翻译:(2)一日;见二虫斗草间.翻译:13.作者儿时“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3分)答:14.选文描写了童年时期的哪三件趣事?(3分;每件趣事用四字概括)答:(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2分)【甲】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乙】春在田畴;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湿润的气息;冬憩后醒来的麦苗儿精神焕发;展现出一派蓬勃盎然的生机;渠水欢唱;如母爱的乳汁;与土地和麦苗的血液水乳交融.春在河畔;碧波清荡;鱼虾畅游;蛙鼓抑扬弄喉嗓;柳丝婆娑舞倩影;阳光水波交相辉映;洒落捧捧金和银.春在天空;燕语呢喃;蝴蝶翩跹;风筝高飞;浓浓春意弥漫洁白的云朵间;甜甜笑声穿梭浩淼九天.春在果园;红杏流火;桃花漫霞;梨树飞雪;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甜和芬芳……15.甲文描绘了春草图和春花图两幅春天的画面;乙文描绘了四幅春天的画面;分别是 . .天空春图. .(3分)16.对下面句子中划线部分进行简要赏析.(3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答:17.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含义.(2分)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甜和芬芳答:18.甲文与乙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答:19.想想看;春天还是什么?发挥你的想像力;仿写一个形式相同的句子.(2分)春天是一缕轻轻吟唱的暖风;和着声声婉转的鸟语;春天是一捧温暖明亮的阳光;吻着馥郁醉人的花香;春天是; .(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5分)洗脚放寒假前;老师布置了一个寒假作业;每一个同学都要在寒假中给自己的父亲洗一次脚.二十多年来;他与父亲之间的交流仅仅在于父亲问他成绩;在学校的生活的情况;学费.生活费用的多少.简单的一问一答;除此而外;似乎没有多少.有的时候;他也希望父亲的一个拥抱;像电影上的那样;可是那毕竟是在电影里.但是;终于;他还是开口了;家里没有其他人的时候;装着轻松地对父亲说了;然后急急地补充道:“这是我们老师布置的一道作业.”父亲的脸上先是诧异;然后笑了.他看出儿子的窘迫;便说:“好啊;好啊;你先去打一盆水来.”一切似乎都轻松了;他去井边打水;兑上热水;调好水温;然后端到父亲的身边;父亲已经脱好自己的鞋袜;像一个孩子一样坐在椅子上;看着他过来.他忙把水送到父亲的脚边;父亲的脚放在水里.水溢了一些出来;他没有想到父亲的脚这么大.“温度怎么样?”他问.“蛮好蛮好!”父亲说.然后;再怎么办呢?他问自己.那双脚就在面前;他想用手去触摸它;可是心里却有些犹豫.不由自主地想:[甲]若干年前;自己的一双小脚在这样的盆里;是怎样的情景?白嫩.柔软;活泼得像一条小鱼.在父母的手里仍不妥帖;将水溅了一地;得意的地嬉笑;直到他们生气.[乙]而眼前的这双脚;是父亲的;宽大.粗糙.棱角分明;在水里却安静地有些害羞.自己心里有微微的酸.“帮我把毛巾拿来.”父亲说.忙去取下衣架上的毛巾;递给了父亲.突然;他又扯过了毛巾;他说:“不;还是让我给你擦擦脚吧.”于是;父亲的脚就在自己的手里;他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看自己的父亲.触目惊心的是;脚板的前掌和后跟上那硬邦邦的厚茧;有的地方都裂开了一道细小的口子;里面有黑色的泥;让人想象起那无尽岁月的万里风尘;它走过来;像一件活着的文物.心里的那股酸;冲到了鼻腔.这时;父亲将脚缩了回去.“好了好了;洗好了.”他开始往脚上套袜子.那双破袜子;似曾相识;哦;是自己穿破了扔在家里的;却被父亲穿在了自己的脚上.脚趾上的那个洞用粗线绞了几针;像一个写错的字上面被乱画了几笔以示涂改过.“我倒水去了.”他说.然后;急急地向屋外走去;一路上;洒了好多水.他不知道;屋子里的父亲;一边往自己的脚上穿着袜子;一边想着他自己的父亲.自己这一生还没有给父亲洗过脚;自己是不是也应该像儿子今天这样;给自己的父亲也洗一洗脚.20.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答:21.文中前两处划线句一再写到“他”感到“心酸”;他为什么感到“心酸”呢?(3分)答:22.文中 [甲][乙]两段文字;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你说出对比的内容是什么?(4分)答:23.选文以“洗脚”为题有什么好处?(2分)答:24.对文章最后小节中描写父亲的心理活动的划线句;有读者认为写得很好;有读者认为是多余的.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说出你的看法和理由.(3分)答:第三部分(25题;50分)25.作文(50分)亲爱的同学;当你放学回家饥肠辘辘时;妈妈已为你准备了可口的饭菜;当你遇到挫折愁眉不展时;老师的开导使你重现灿烂的微笑;当你心事重重而闷闷不乐时;同学的关心和热情会扫去你心头的乌云——这些小事;你可能不曾留意;不曾动心;但它们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请以“我感恩;我”为题;写一篇的文章.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一个词语;使标题完整;(2)不少于500字;要有真情实感.第一部分(24分)1.(2分;写字全对得1分;注拼音全对得1分)泛dài 曼qián2.D (3分)3.(8分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①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②曲径通幽处③巴山夜雨涨秋池④问渠那得清如许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4.(3分) A5.(4分)开放题;语言简明.连贯.得体;不超过40字;含标点.示例:我的语文成绩不是最好;但我有信心在为同学们服务的同时使自己语文成绩更好;相信我.6.(4分)(1)(2分)B(2)(2分)开放题;找准角度;概括准确;语言简洁即可.示例一:不要与坏人为伍.示例二:人的美丽不在外表.示例三:有美丽外表的人做坏事同样为人们所不齿.第二部分(46分)(一)(5分)7.(1分;有错不得分)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8.(2分)B9.(2分)拟人(1分);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1分).(二)(14分)10.(2分;每小题1分)(1)通“僵”;僵硬(2)安适.愉快的样子11.(2分)C12.(4分;每小题2分)(1)又在白色帐子里留几只蚊子.(2)一天;我看见两只虫子在草里争斗.13.(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14.(3分;每件趣事用四字概括;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观蚊成鹤;神游山林;鞭驱蛤蟆(三)(12分)15.(3分.每空1分;意近即可)田畴春图河畔春图果园春图16.(3分;每点1分;意近即可)句子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草萌发的景象;表现了小草生长的神态和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春草的喜爱之情.17.(2分;意思对即可)喧嚷的原意是喧闹吵嚷;在句子中的含义是蜂蝶因为春天来到而四处飞舞.18.(2分;意近即可)对春的热爱.赞美之情19.(2分;句子结构相似;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示例:一股清凉澄澈的山泉;伴着悠扬动听的琴音(四)(15分)20.(3分;意思对即可)儿子第一次为父亲洗脚21.(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1)为父亲的苍老.一生劳苦;(2)为自己从未关心过父亲而难过.自责;(3)为父亲对儿子给自己洗脚感到"羞怯"而难过(任答其中的两点即可得满分)22.(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1)孩子小时侯脚得"白嫩.柔软"和父亲脚得"宽大.粗糙"形成对比.(2)给孩子洗脚时孩子的活泼.调皮与给父亲洗脚时父亲的"安静""羞怯"形成对比.23.(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行文线索24.(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不属于多余之笔.这一段文字拓宽了文章的内容;由原来儿子为父亲洗脚;引申到了父亲也应该为自己的老父亲洗脚;以尽孝心.这样写升华了文章的主题;揭示出敬老应当是每一个应尽的责任;也使得文章意味深长.第三部分(50分)25.作文:参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一类文:50-46 二类文:45-40 三类文:39-30 四类文:29分以下附:同题作文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灰暗……这些都是浅显的道理;没有人会不懂;但生活中的我们在理所当然地享受着一切时;却常常缺少了一颗感恩的心.而我想感恩我的母亲;因为是她让我来到这个美丽的世界.11月25日是感恩节;我回家把老师布置的作业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准确的答案做完了.我心里想:妈妈每天上班是那么的辛苦;回来还要烧饭.炒菜.烧水.拖地……真是累上加累;辛苦上加辛苦啊!趁着今天是感恩节;让我来炒一个菜吧.说完;我马上跑到冰箱旁;取出冰箱内的番茄和鸡蛋;再把冰箱门关上;跑到厨房我先把油40克.葱10克.白糖10克.精盐4克这些材料准备好;再把番茄洗干净;切成一片一片放入碗中;再把鸡蛋打碎;弄均匀;然后再把煤气桶拧开;把煤气灶打开;再向锅里放入一些油;油弄热后;把鸡液倒入翻炒;再把鸡蛋盛出;把西红柿放进去炒;再把两种食物放在一起;然后放入作料;就出锅了.妈妈回来后;看见桌上的一盆番茄炒蛋后满量的疑问;就说:“这是谁炒得啊?这么香.”话音一落;我马上从妈妈的背后跳了出来;对妈妈说:“感恩节快乐!这是我亲手做的;你快尝尝看吧!”说完;妈妈就拿起筷子开始吃了;吃时妈妈脸上透露出甜甜的微笑;还不时夸我做的真好吃.妈妈笑了;我也笑了.祝全世界的人感恩节快乐!。
2020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2020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A卷(100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高邈(mào)热忱(chén)女娲(wā)怪诞不经(dàn)B. 缥缈(miǎo)怂恿(sǒng)确凿(zhuó)拈轻怕重(niān)C. 干涸(hé)贮蓄(zhù)酝酿(niàng)咄咄逼人(duō)D. 黄晕(yūn)庇护(pì)欹斜(qí)随声附和(hè)2、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爱幕虚荣而不被别人重视的人。
B. 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辨护。
C. 如果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抱,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D.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增加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B. 为了搞好这次活动,老师征求了同学们广泛的意见。
C. 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
D. 我们要努力营造“保护生态环境光荣,破坏生态环境可耻”。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shàn)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时量:120分钟分数:120分一、基础·运用(26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莅.临(wèi) 蝉蜕.(tuì) 着.落(zh uó)B.憔悴.(suì) 酬.(chóu)劳徘徊.(huái)C.热忱.(chén) 怂.恿(sǒng) 称.职(chèng)D.怅.然(chàng) 丰腴.(yú) 勋.(xūn)章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杞人忧天人迹罕至浑为一谈B.沾轻怕重刨根问底哄堂大笑C.骇人听闻威风凛凛不可救药D.各得其所喜出忘外众目睽睽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由于参加这次会议的专家们预定返回的日期参差不齐....,会务组很难安排统一订票。
B.全球约有8000万只被囚禁的动物有机械重复活动的习惯,尽管这与动物原有的行为大相径庭....,但人们还是认为,它有助于动物适应狭窄或枯燥的环境。
C.我相信他说的话是真实的,为什么要怀疑别人、杞人忧天....呢?D.先生身材魁梧,博学儒雅,刚一见面,我便对他油然而生....敬意。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A.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B.《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对我很熟悉,因为我每期必看。
C.童年时代小伙伴们快乐的歌声、活泼的身影,至今还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D.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改进。
5.下列修辞手法运用与语境不符的一项是()(2分)A.向日葵花是骄傲的,快乐的;萝卜花却那样谦卑。
B.不知为什么,原来挺敞亮的店堂变得特别黑暗了,牌匾上的金字也都无精打采了。
C.我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心情无比舒畅,几只蝴蝶在菜花地里欢快地飞舞,树枝上的小鸟彷徨流浪。
D.听一位老人说,每逢春秋两季,月圆的时候,你要是心细,有时会听见长城上传来很低很低的声音,像吟诗一样。
2020年初一上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初一语文试卷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分数(考试时间100分钟卷面100分)一、积累与应用(25分)1、请将下面诗句写在米字格中(注意:此题根据抄写文字和卷面书写水平综合评分,后边的答题文字都要认真书写。
标点符号也要写入格中。
4分。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①xuàn ________耀hài ________人听闻②nì________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hàn ________之。
③万里赴róng ________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tuò________,寒光照铁衣。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都能用其它词语替换,请你写在括号内,替换词语可以不限于一个,但要尽可能准确(2分)()①在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
②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4、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并将其意思写出来。
(2分)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②天气很好。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
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5、结合课文内容,阅读下面句子后,仔细揣摩加点的句子,说说它们所表达的含义。
2020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部编版) (10)

2020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2.答题前,请将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填写清楚;3.本卷共三大题,满分120分,时量120分钟。
一、语言与积累(30分)(1-6小题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黄晕(yùn)静谧(mì)言简意赅(gāi)B、彩棱镜(léng)确凿(záo)骇人听闻(hài)C、莅临(lì)盔甲(kuī)咄咄逼人(dōu)D、憔悴(qiáocuì)聆听(líng)随声附和(h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高跷缥缈不毛之地粘轻怕重B、怂恿蹒跚见异思迁淅淅沥沥C、坍塌淫慢命若琴弦烘堂大笑D、恍忽鄙薄不求甚解人声鼎沸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科技使自然造福于人类,但面对自然对人类的某些惩罚,它却束手无策。
B、与他人交往时,我们要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身临其境地为对方着想。
C、中非建立友好关系,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双方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D、一个善于思考,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不停地汲取知识,使自已的学识渊博。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这位建造师的独特设计和出色业绩,已被有关单位采用。
C、在本届世乒赛上,中国队将与美国队争夺冠亚军。
D、近几年,他记录下来的文字大约有600页。
5、下列文学常识表达有误的一项是(2分)1A、《金色花》是印度作家、诗人泰戈尔作品,选自《泰戈尔诗集》。
B、法国作家让.乔诺的《植树的牧羊人》选自《植树的男人》。
C、《天上的街市》是郭沫若留给我们的一首优美的诗,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D、《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写的一本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Y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检测(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2分)1、默写诗句。
(每空2分,共10分)①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②▲,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③不知何处吹芦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④淫慢则不能励精,▲。
(诸葛亮《诫子书》)⑤为者常戒,▲。
(《晏子春秋》)2.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
(10分)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
闲来读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勤学善学之风更是一脉相承。
▲;▲;▲;▲……无不体现了中国对阅读炽热的情感。
书籍能描绘浩瀚天地间千姿百态的风俗和人情,让浮躁的心沉淀下来;书精能传递漫长岁月里灿烂美好的理想和智慧,让千遇的心沸腾起来……人生几十年,让我们以满腔热chén投入到阅读之中,做一名能与伟大时代相称.的中华儿女。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每空2分,共4分)热chén()相称.()(2)在文段横线处填入下面的语句,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①苏轼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②于谦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③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④孔子的“学而不思则周,思而不学则殆”A.③①②④B.②③①④C.④①③②D.④③①②(3)根据文义,仿照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式再写一个句子。
(3分)3.下面一段话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写出修改意见。
(每小题2分,共4分)①文明是一种修养,有时生活习惯中的细节是一个人是否文明的真实表现。
②目前宿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已经阶段性取得成果,①让文明渗透到生活的细节中将是我市下一阶段工作重心。
④只有这样做,才能避免不出现文明倒退的现象。
(1)第句,修改意见:(2)第句,修改意见:4.综合性学习。
(8分)七年级(1)班将开展“文学部落”实践活动,作为该班的一员,请你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问题。
(1)班级将建立文学展示栏,请你设计两个栏目(每个栏目名称不超过七个字)(2分(2)班级打算把同学们的文学作品编辑成刊,请你为刊物取一个刊名(不超过五个字)并附上文字对此名称进行解说。
(3分)(3)“走进文学作品,与优秀文学作品对话,丰富人生体验,提高审美品位,让自己变得纯净、高贵而深刻”请结合《朝花夕拾》、《白洋淀纪事》、《西游记》、《镜花缘》其中一部具体内容,谈谈你的这种体验。
(3分)二、古诗文阅读(26分)(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5-6题。
(7分)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5.“僵卧孤村”写出了诗人怎样的生活处境?(3分)6.请说说“夜阑卧听风吹雨”与上下句在内容上的联系。
(4分)(二)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7-10题。
(19分)【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级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密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他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既,意眠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览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很假麻,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普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大杂畜,亦与犬相安。
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鸣鸣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大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
(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7.解释下面短语中加点的词语,(每空2分,共4分)(1)意将隧.入:(2)再就枕将寐.;8.用“/”表示下面各句的朗读停顿,其中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B.屠乃/奔倚其下C.骨/已尽矣D.犬/又如前9.翻译下面的句子。
(每空3分,共6分)(1)而两狼之并驱如故(2)乃杀之而取其革10.结合具体语句分析【甲】【乙】两文中狼的共同特点。
(6分)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
(共19分)生命里的白发冯骤才①人生入秋,便开始被友人指着脑袋说:“呀,你怎么也有白发了?”偶尔笑而不答,偶尔笑答一句:“因为头发里的色素部跑到稿纸上去了。
”就这样,嘻嘻哈哈、糊里糊涂地翻过了生命的山脊,开始渐渐下坡来。
或者再努力,往上登一登。
②对镜看白发,有时也会认真起来:这白发中的第一根是何时出现的?为了什么?思绪往往会超越时空,—下子回到了少年时——那次同母亲聊天,母亲背窗而坐,窗子敞开着,微风无声地轻轻掀动母亲的头发,忽见母亲的—根头发被吹立起来,在夕照里竟然银亮银亮,是—根白发!这根细细的白发在风里柔弱摇曳,却不肯倒下,好似对我召唤。
我第—次看见母亲的白发,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母亲也会老,这是多可怕的事啊!我禁不住过去扑在母亲怀里。
母亲不知出了什么事,问找,用力想托我起来,我却紧紧抱住母亲,好似生怕她离去……事后,我一直没有告诉母亲这究竟为了什么。
最浓烈的感情难以表达出来,最脆弱的感情只能珍藏在自己心里。
如今,母亲已是满头白发。
但初见她白发的感受却深刻难忘。
那种人生感叹,那种凄然,那种无可奈何,正像我们无法把地上的落叶抛回树枝上去……③当妻子把一小酒盅染发剂和一枝扁头油画笔拿到我面前,叫我帮她染发时,我心里一动,怎么,我们这一代生命的森林也开始落叶了?我瞥一眼她的头发,笑道:“不过两三根白头发,也要这样小题大做?”可是待我用手指撩开她的头发,我惊讶了,在这黑黑的头发里怎么会埋藏这么多的白发!我竟如此粗心大意,至今才发现才看到。
也正是由于这样多的白发,才迫使她动用这遮掩青春衰退的颜色;可是地明明一头乌黑而清香的秀发呀,究竟怎样一根根悄悄变白的?是在我不停歇的忙忙碌碌,侃侃而谈中,还是在不舍昼夜的埋头写作中?是那些年在大地震后寄人篱下的茹苦含辛的生活所致?是为了我那次重病内心焦虑而催白的?还是那件事……几乎伤透了她的心,一夜间骤然生出这么多白发?④黑发如同绿草,白发犹如枯草;黑发像绿草那样散发着生命诱人的气息,白发却像枯草那样晃动着刺目、凄凉的,枯竭的颜色。
我怎样做才能还给她一如当年那一头美丽的黑发?我急于把地所有变白的头发染黑。
她却说:“你是不是把染发剂滴在我头顶上了?”我—怔。
赶忙用眼皮噙住泪水。
不叫它再滴落下来。
⑤—次。
我把剩下的染发剂交给地,请她也给我的头发染—染;这一染,居然年轻许多!谁说时光难返,谁说青春难再,就这样我也加入了用染发剂追回岁月的行列。
谁知染发是件愈来愈艰难的事情,不仅日日增多的白发需要加工,而且这时才知道,白发并不是由黑发变的,它们是从走向衰老的生命深处滋生出来的;刚染过的头发看上去一片乌黑青黛,但它们的根部又齐刷刷冒出一茬雪白。
任你怎样去染,去遮盖,它还是茬茬涌现。
人生的秋天和大自然的春天一样顽强。
挡不住的白发啊!⑥开始时精心细染,不肯漏掉一根。
但事情忙起来,没有闲暇染发,只好任由它花白,染又麻烦,不染难看,渐而成了负担。
⑦这日,邻家一位老者来访。
这位老者阅历深、博学,又健朗,鹤发童颜,很有神采;他进屋,正坐在阳光里。
一个画面令我震惊——他不单头发通白,连胡须眉毛也一概全白,在强光的照耀下,蓬松柔和,光亮透明,宛如银丝,真是美极了!⑧我禁不住说,将来我也修炼出您这一头漂亮潇洒的白发就好了,现在的我,染和不染,成了两难。
⑨老者听了,朗声大笑,然后对我说:“小老弟,你挺明白的人,怎么在白发面前糊涂了?孩童有稚嫩的美,青年有健旺的美,你有中年成熟的美,我有老来恬淡自如的美。
这就像大自然的四季——春天葱茏,夏天繁盛,秋天斑斓,冬天纯净。
各有各的美感,各有各的优势,谁也不必羡慕谁,更不能模仿谁,模仿必累,勉强更累。
人的事,生而尽其动,死而尽其静。
听具自然.对!所谓听其自然,就是到什么季节亭受什么季节;哎,我这话不知对你有没有用,小老弟?”⑩我听罢,顿觉地阔天宽,心情快活。
摆一摆脑袋,头上花发来回一晃,宛如摇动—片秋光中的芦花。
11.本文以“白发”为线索,以“我”的心理变化为写作思路,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请结合相关内容和已给出的样式,概括出其余两件事。
(每空2分,共4分)(1)“我”同母亲聊天时发现母亲的白发,感到害怕、凄然和无可奈何。
(2)(3)“我”看到自己的白发层出不穷,感到困惑和悲叹。
(4)12.请从刻画人物方法的角度,对下面句子进行赏析。
(5分)忽见母亲的一根头发被吹立起来,在夕照里竟然银亮银亮,是一根白发!这根细细的白发在风里柔弱摇曳,却不肯倒下,好似对我召唤,我第一次看见母亲的白发,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母亲也会老,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啊!我禁不住过去扑在母亲怀里。
13.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对选文第⑤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5分)14.结合全文,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结构和内容方面的作用。
(5分)四、名著阅读(13分)15.下面对名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A.《猎人笔记》以一位猎人在行猎中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刻画了截然对立的两类人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封建农奴制度的控诉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B.《镜花缘》是清代小说家李汝珍的代表作,该书知识丰富,旁征博引,“论学说艺数典谈经”,涉及到琴、棋、书、画、医、卜、星相、灯谜等内容。
C.鲁迅先生在《二十四孝图》中尖锐地讽刺了“老莱娱亲”、“郭巨埋儿”“子路负米”等故事,批判的矛头直指“孝道”,体现了他与旧社会势不两立的彻底的反封建思想。
D.《西游记》中的唐僧是以唐朝玄奘法师为原型,其部分事迹也是在史实的基础上进行演绎,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唐僧等同于玄奘法师。
16.根据提示填空。
(每空2分,共4分)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深情地回忆了他的两位老师和。
17.阅读《西游记》中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三藏自此一言,就是晦气到了:果然信那果子撺唆,手中捡诀,口里念咒,行者就叫“头疼,头疼!莫念,莫念!有话便说”唐僧道:“有甚话说!出家人时时常要方便,念念不离善心,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娥纱罩灯,你怎么步步行凶,打死这个无故平人,取将经来何用?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你教我回哪里去?”唐僧道:“我不要你做徒弟。
”行者道:“你不要我做徒弟,只怕你西天路去不成。
”唐僧道:“我命在天,该那个妖精蒸了吃,就是煮了,也算不过,终不然,你救得我的大限?你快回去!”行者道:“师父,我回去便也罢了,只是不曾报得你的恩哩,”唐僧道:“我与你有甚恩?”(1)联系原著相关情节,用简要的语言写出孙悟空要报答唐僧什么恩情。
(2分)(2)结合选文具体内容分析唐僧性格两个方面的特点。
(4分)五、作文(60分)18.(60分,含书写5分)请以“我们班的风云人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