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课标通用版 课件 专题7 选考部分 第1部分 微专题6

合集下载

2020大二轮人教高考物理复习课件专题7

2020大二轮人教高考物理复习课件专题7

况,选项 C 错误;由于小灯泡中电流增大,小灯泡两端电压增大,而路端电压减
小,所以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电压一定减小,由 C=QU可知,电容器所带的电荷 量 Q 减少,选项 D 正确。
答案: BD
二轮物理 专题七 电路与电磁感应
核心要点备考策略
热点考向逐一突破
返回导航页
课时作业(七)
[拓展训练 1] (2019·长春市质检)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 E,内阻为 r,R3 为定值电阻,R1、R2 为滑动变阻器,A、B 为电容器两个水平放置的极板。 当滑动变阻器 R1、R2 的滑片处于图示位置时,A、B 两板间的带电油滴静止不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mΔv。
二轮物理 专题七 电路与电磁感应
核心要点备考策略
热点考向逐一突破
返回导航页
课时作业(七)
[备考策略] 1.必须领会的“2 种物理思想和 4 种方法” (1)等效思想、守恒思想。 (2)程序法、极限法、分析推理法、守恒法。 2.交变电流“四值”的“4 看”和“4 想” (1)看到“电容器的耐压值”,想到“最大值”。 (2)看到“某时刻某位置”,想到“瞬时值”。 (3)看到“电功、电功率、保险丝的熔断电流和电路中交流电表的读数”,想 到“有效值”。 (4)看到“通过电路的电荷量”,想到“平均值”。
二轮物理 专题七 电路与电磁感应
核心要点备考策略
热点考向逐一突破
返回导航页
课时作业(七)
4.感应电荷量的两种求法
(1)当回路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由于感应电场的作用使电荷发生定向移动
而形成感应电流。通过的电荷量表达式为 q=IΔt=n ΔΦ ·Δt=nΔΦ。
ΔtR总
R总
(2)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通过的电荷量 q 满足的关系式:-B I lΔt=-Blq=

2020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7选考部分第2讲振动和波动光及光的本性教案

2020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7选考部分第2讲振动和波动光及光的本性教案

振动和波动光及光的本性[高考统计·定方向] (教师授课资源)机械振动和机械波(5年11考)从近五年高考可以看出,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是历年考查的热点,题型一般为选择题,有1.(2019·全国卷Ⅰ·T 34(1))一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在t =T2时刻,该波的波形图如图(a)所示,P ,Q 是介质中的两个质点。

图(b)表示介质中某质点的振动图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b)A .质点Q 的振动图象与图(b)相同B .在t =0时刻,质点P 的速率比质点Q 的大C .在t =0时刻,质点P 的加速度的大小比质点Q 的大D .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b)所示E .在t =0时刻,质点P 与其平衡位置的距离比质点Q 的大CDE [t =T2时刻,题图(b)表示介质中的某质点从平衡位置向下振动,而题图(a)中质点Q 在t =T2时刻从平衡位置向上振动,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的质点从平衡位置向下振动,所以质点Q 的振动图象与题图(b)不同,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题图(b)所示,选项A 错误,D 正确;在t =0时刻,质点P 处在波谷位置,速率为零,与其平衡位置的距离最大,加速度最大,而质点Q 运动到平衡位置,速率最大,加速度为零,即在t =0时刻,质点P 的速率比质点Q 的小,质点P 的加速度比质点Q 的大,质点P 与其平衡位置的距离比质点Q 的大,选项B 错误,C 、E 正确。

]2.(2019·全国卷Ⅱ·T 34(1))如图所示,长为l 的细绳下方悬挂一小球a ,绳的另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O 点处,在O 点正下方34l 的O ′处有一固定细铁钉。

将小球向右拉开,使细绳与竖直方向成一小角度(约为2°)后由静止释放,并从释放时开始计时。

当小球a 摆至最低位置时,细绳会受到铁钉的阻挡。

设小球相对于其平衡位置的水平位移为x ,向右为正。

2020届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7-2

2020届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7-2

[命题角度 3] 波的叠加
高 考
[典例 3] [2017 全国卷Ⅰ]如图(a)所示,在 xOy 平面内有
命 题
两个沿 z 方向做简谐振动的点波源 S1(0,4)和 S2(0,-2).两波
一 源的振动图线分别如图(b)和图(c)所示.两列波的波速均为 1.00
m/s.两列波从波源传播到点 A(8,-2)的路程差为____2____m,

考 命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题 限





高 考 命 题 三
第一部分 专题七
第6页
高考二轮复习 ·物理

[命题角度 1] 对简谐运动的理解

命 题
[典例 1] [2019 全国卷Ⅱ]如图所示,长为 l 的
一 细绳下方悬挂一小球 a,绳的另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
高 考
O 点处,在 O 点正下方34l 的 O′处有一固定细铁钉.将
两列波引起的点 B(4,1)处质点的振动相互___减__弱___(填“加
高 考
强”或“减弱”),点
C(0,0.5)处质点的振动相互__加__强____(填
专 题
命 题
“加强”或“减弱”).
限 时



高 考 命 题 三
图(a)
图(b)
图(c)
第一部分 专题七
第16页
高考二轮复习 ·物理



题 一
D.可能 Δt<T4


E.一定 Δt=T2
第一部分 专题七
第19页
高考二轮复习 ·物理
高 考
解析:因弹簧振子在 t 时刻和 t+Δt 时刻速度相同,且 Δt<T,

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第一编 核心专题突破 专题7 热学(选考) 专题七 热学(选考)

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第一编 核心专题突破 专题7 热学(选考) 专题七 热学(选考)
验定律列方程求解。
(2)若气体质量一定,p、V、T均发生变化,则选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列式求
解。
命题角度2关联气体问题
与活塞、液柱相联系的“两团气”问题,要注意寻找“两团气”之间的压强、
体积或位移关系,列出辅助方程,最后联立求解。
命题角度3气体状态变化的图像问题
命题角度4与热力学第一定律综合问题
温馨提示气体等压膨胀(压缩)时,气体对外界(外界对气体)做功W=pΔV。
0

可知当体积
增大时,单位体积内分子个数变少,分子的密集程度变小,A错误;气体压强
产生的原因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持续的、无规则撞击,压强增大并
不是因为分子间斥力增大,B错误;普通气体在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太大的
情况下才能看作理想气体,C错误;温度是气体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大量气
体分子的速率呈现“中间多、两边少”的规律,温度变化时,大量分子的平均
板和冷热两端管等构成。高压氮气由喷嘴切向流入涡流室中,然后以螺旋
方式在环形管中向右旋转前进,分子热运动速率较小的气体分子将聚集到
环形管中心部位,而分子热运动速率较大的气体分子将聚集到环形管边缘
部位。气流到达分离挡板处时,中心部位气流与分离挡板碰撞后反向,从A
端流出,边缘部位气流从B端流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内外气体对活塞的压力差大于重力沿汽缸壁的分力,故汽缸内气体缓慢地
将活塞往外推,最后汽缸水平,缸内气压等于大气压。汽缸、活塞都是绝热
的,故缸内气体与外界没有发生热传递,汽缸内气体压强作用将活塞往外推,
气体对外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得:气体内能减小,故缸内理
想气体的温度降低,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减小,并不是所有分子热运动的

2020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课标通用版 课件 专题6 物理实验第1部分 微专题5

2020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课标通用版 课件 专题6 物理实验第1部分 微专题5
(4) 写 出 一 条 能 提 高 测 量 结 果 准 确 程 度 的 建 议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解析 (2)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得 L-L1=12gt2,
解得 t= 2L-g L1.
(3)将 g=9.80 m/s2,L=30.0 cm=0.300 m,L1=10.4
验中,甲同学负责释放金属小球,乙同学负责在小球自
由下落的时候拍照.已知相机每间隔0.1 s拍1幅照片.
(1)若要从拍得的照片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在此实验
中还必须使用的器材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米尺
B.秒表
C.光电门
D.天平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2)简述你选择的器材在本实验中的使用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两同学由连续3幅照片上小球的位置a、b 和c得到ab=24.5 cm、ac=58.7 cm,则该地的重力加速 度大小为g=_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k=μg. (4)根据图象求出k=3.9 N/kg,代入数据μ=0.40.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答案 (1)2.75 (2)如图所示
(3)μ(M+m)g μg (4)0.40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跟踪训练1】(2019·全国卷Ⅲ)甲、乙两位同学设 计了利用数码相机的连拍功能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实
力的大小.某次实验所得数据在表中给出,其中f4的值 可从图乙中弹簧秤的示数读出.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2020新高考物理二轮选择题逐题突破课标通用版课件:第七道+7-1+直流电路

2020新高考物理二轮选择题逐题突破课标通用版课件:第七道+7-1+直流电路

方法三:极限法 因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动引起电路变化的问题,可将滑动变阻器
的滑片分别滑至两个极端,使电阻最大或电阻为零去讨论。
三级练·四翼展
一练固双基——基础性考法
1.(2019·江苏高考)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 R
=2 Ω。断开 S 后,电压表的读数为 3 V;
闭合 S 后,电压表的读数为 2 V,则电源的
解析: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阻 R2 中的电流为 I=R1+ER2+r= 0.5 A,选项 A 错误;电路中 A、B 两点之间的电压为 UAB=IR1=0.5×4 V=2 V,选项 B 错误;若在 C、D 间连一个理想电流表,则外电路 总电阻为 R=R1+RR2+2RR3 3=7 Ω,电阻 R1中的电流为 I1=R+E r=23 A, 电阻 R3 中的电流为 I3=12I1=13A,理想电流表的读数是13 A,选项 C 正确;若在 C、D 间连一个理想电压表,其测量的电压为 R2 两端的 电压,R2 两端的电压 U2=IR2=0.5×6 V=3 V,理想电压表的读数 是 3 V,选项 D 错误。
(3)直流电路中的能量关系: 电功 W=qU=UIt, 电热 Q=I2Rt。
[注意] 纯电阻电路中 W=Q,非纯电阻电路中 W>Q。
2.直流电路动态分析的 3 种常用方法 方法一:程序法
确定 U 支、I 支 方法二:结论法——“串反并同” “串反”:指某一电阻增大(减小)时,与它串联或间接串 联的电阻中的电流、两端电压、电功率都将减小(增大)。 “并同”:指某一电阻增大(减小)时,与它并联或间接并 联的电阻中的电流、两端电压、电功率都将增大(减小)。
即图像的斜率小于 0,故选项 A、B 错误;由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P=UI 知,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P=UI 总=(I 总-I)R0×I 总=-I 总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七 选考部分7.1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七 选考部分7.1

(2)(10 分)如图所示,密闭容器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可以和外部连通,容器的容 积为 V0,将进气口和出气口关闭,此时内部封闭的气体的压强为 p0,将气体缓慢 加热,使气体的温度由 T0=400 K 升至 T1=550 K。
①求此时气体的压强; ②保持 T1=550 K 不变,缓慢由出气口抽出部分气体,使气体的压强再回到 P0。求容器内剩余气体的质量与原来质量的比值。
(2)(ⅰ)设打开 K2 后,稳定时活塞上方气体的压强为 p1,体积为 V1。依题意, 被活塞分开的两部分气体都经历等温过程。由玻意耳定律得
p0V=p1V1① (3p0)V=p1(2V-V1)② 联立①②式得 V1=V2③ p1=2p0④
(ⅱ)打开 K3 后,由④式知,活塞必定上升。设在活塞下方气体与 A 中气体的 体积之和为 V2(V2≤2V)时,活塞下气体压强为 p2。由玻意耳定律得
(3p0)V=p2V2⑤ 由⑤式得 p2=3VV2 p0⑥ 由⑥式知,打开 K3 后活塞上升直到 B 的顶部为止;此时 p2 为 p′2=32p0。
(ⅲ)设加热后活塞下方气体的压强为 p3,气体温度从 T1=300 K 升高到 T2= 320 K 的等容过程中,由查理定律得
pT′1 2=Tp32⑦ 将有关数据代入⑦式得 p3=1.6p0⑧ 答案: (1)ABC (2)(ⅰ)V2 2p0 (ⅱ)上升直到 B 的顶部 (ⅲ)1.6p0
(ⅰ)求该热气球所受浮力的大小; (ⅱ)求该热气球内空气所受的重力; (ⅲ)设充气前热气球的质量为 m0,求充气后它还能托起的最大质量。
解析: (1)气体向真空膨胀时不受阻碍,气体不对外做功,由于汽缸是绝热 的,没有热交换,所以气体扩散后内能不变,选项 A 正确。
气体被压缩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且没有热交换,根据热力学第一定 律,气体的内能增大,选项 B、D 正确。

2020届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7-1

2020届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7-1



A.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是非晶体
考 命

B.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方 四
高 考
向上有不同的光学性质
命 题
C.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


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


D.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变为非晶体,某些
时 训
高 考
非晶体也可以转变为晶体
B 错误;当乙分子距甲分子为 r>r0 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则

题 二
当乙分子从某处运动到 r=r0 时,分子力一直做正功,此时乙

分子的速度最大,势能最小,选项 C、D 正确;甲分子与乙分
题 限


子之间的作用力随 r 的减小,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选项 E
训 练

命 错误.故选 ACD.


第一部分 专题七
r<r0


拐点位置
r>r0
r=r0(分子势能最小)
限 时







第一部分 专题七
第15页
高考二轮复习 ·物理
[综合提升]
高 考
1.[2019 山西百日冲刺改编]根据热学知识,下列选项正

题 一
确的是(
B
)
高 考
A.分子间距等于 r0 时,分子力为零,所以分子势能一定
命 题

高 为零
考 命
B.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可以
第19页
高考二轮复习 ·物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C.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把质 点所受的两个力合成为一个力,采用了等效替代法
D.把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和行星绕太阳的运动相 比较,利用电子和原子核之间的库仑力等于电子的向心
力得出电子运动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采用了类比法
答案 CD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解析 由于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的合外力、物体的质
返回目录
C.行星绕恒星运动轨道为圆形,则它运动的周期 的平方与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之比为常数,此常数的大小
与恒星的质量和行星的速度均有关
D.奥斯特发现了电与磁之间的关系,即电流的周 围存在着磁场;同时他通过实验发现了磁也能产生电,
即电磁感应现象
答案 A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解析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实验方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第一部分 核心专题突破
核心素养微专题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科学态度与责任篇 物理方法与物理史实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题型一 考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高考对本考点的考查主要在对物理学史的重要发
现、物理模型、重要物理方法的认识和对重要实验科学 探究思想的理解上.
在备考时主要是对课本中出现的影响世界的重要发 现及人物做一些了解,如力学中的伽利略、牛顿等,电 磁学中的奥斯特、法拉第等,注意这些优秀物理学家的 突破性思想及结论.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跟踪训练】(2019·河北武邑中学期末)(多选)指南 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关于指南针,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BC ) A.指南针可以仅具有一个磁极 B.指南针能够指向南北,说明地球具有磁场 C.指南针的指向会受到附近铁块的干扰 D.在指南针正上方附近沿指针方向放置一直导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奥斯特发现了电与磁间的关系,即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
场,法拉第通过实验发现了磁也能产生电,即电磁感应
现象,选项D错误.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跟踪训练3】(2019·山东淄博二模)伽利略通过著
名的“斜面实验”的研究,进而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的 规律.下列说法符合科学史实的是( C )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把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类比为行星绕太阳的运动,利用 电子和原子核之间的库仑力等于向心力可以得出电子运 动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选项D正确.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跟踪训练1】(2019·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冲 刺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推理出的结论: 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一样快
A.斜面实验是为了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速度和路 程
B.斜面实验可以通过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落体的 运动规律
C.伽利略开创了运用逻辑推理和实验研究相结合 的科学方法
D.小球多次从不同起点滚下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 比值保持不变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线,导线通电时指南针不偏转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解析 任何磁体均具有两个磁极,选项A错误;指南 针之所以能指向南北,是因为指南针的两个磁极受到磁
场力的作用,这说明地球具有磁场,选项B正确;放在 指南针附近的铁块被磁化后,反过来会影响指南针的指
向,选项C正确;通电直导线产生的磁场对其正下方的 指南针有磁场力的作用,会使指南针发生偏转,选项D 错误.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跟踪训练2】(2019·辽宁大连模拟)下列有关物理 学概念或物理学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实验方 法测出引力常量的数值,从而使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真正
的实用价值
B.匀速圆周运动是速度大小不变的匀变速曲线运 动,速度方向始终为目录
解析 鞭炮炸响的瞬间,火药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和内能,在任何情况下能量都是守恒的,选项A错 误.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火箭发射时火箭对喷出气体的
作用力等于气体对火箭的作用力,选项B错误.炮弹爆 炸时,火药的化学能转化为弹片的动能和内能,选项C 错误.指南针静止时N极指向地球的地理北极,选项D 正确.
法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从而使万有引力定律有了 真正的实用价值,选项A正确;匀速圆周运动是速度大 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的非匀变速曲线运动,速度方向
始终为切线方向,选项B错误;行星绕恒星运动轨道为 椭圆形,它运动的周期的平方与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之
比为常数,此常数的大小与恒星的质量有关,与行星的
速度无关,选项C错误;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题型二 考查物理学史或物理方法
【典例2】(多选)物理与科技和生活密切相关,物理 的思想方法已经渗透到其他领域.下列关于物理方法的 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实验中, 采用了等效替代法
B.在研究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时,若带电体的 尺寸远小于它们之间的距离,就可以把带电体看作点电 荷,这是采用了微元法
量有关,所以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实验
中,需要保持物体的质量不变,采用了控制变量法,选
项A错误.在研究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时,若带电体 的尺寸远小于它们之间的距离,就可以把带电体看作点
电荷,这是采用了理想模型法,选项B错误.为了研究 问题方便,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把质点所受的两个力合
成为一个力,采用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选项C正确.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万有引力 常量
C.汤姆孙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电子 D.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发现了质子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解析 “理想斜面实验”推理出的结论是维持物体的
运动不需要力,故选项A错误;万有引力常量是卡文迪 许利用扭秤实验测出来的,故选项B错误;汤姆孙研究 了阴极射线并发现了电子,故选项C错误;卢瑟福用α粒 子轰击氮核发现了质子,故选项D正确.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典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春节有放鞭炮的习俗,鞭炮炸响的瞬间,能量 不守恒 B.现代火箭的工作原理可溯源至我国古代,火箭 发射时,火箭对喷出气体的作用力大于气体对火箭的作 用力 C.炮弹爆炸时,火药的化学能全部转化为弹片的 动能 D.指南针静止时N极指向地球的地理北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