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源嗜水气单胞菌疫苗生产菌株与分离株的抗原性分析

合集下载

浅谈嗜水气单胞菌疫苗的研究进展

浅谈嗜水气单胞菌疫苗的研究进展
是 预 防 和控 制 本 病 的 关键 。
可 通 过 接 种 疫 苗 显 著 提 高 ,免 疫 保 护 力 达 到 8% 以 上 。另 外 陈 月 秋 等 、张 1 胜 秋 等 、张 吉 红 等 也 先 后 报 道 了 全 菌
苗较 好 的免 疫 效 果 。
12 亚 单 位 苗 .
原 性 ,为 此 融 合 蛋 白 作 为 疫 苗 的 候 选
浅谈嗜水气单胞菌疫苗 的研 究进展
李光 华 ( 东省 即墨 市北安 动物 卫生监 督站 2 60 ) 山 6 2 0
摘 要 : 生 产 有 效 的 嗜 水 气 单 胞 菌 疫 苗
是 控 制 和 预 防 目前 引起 人 一兽 一鱼共 患
选 择 对 巴西 彩 龟 力 最 强 的 嗜 水 气 单 胞 菌 菌 株 f8 3) 9 0 7,扩 大培 养 制 成 灭 活 福 尔 马 林 菌 苗 , 分 别 对 巴西 彩 龟 进 行 注 射 和 浸 泡 实 验 ,通 过 对 吞 噬 细 胞 的 吞 噬 活 性 .血 清 抗 体 效 价 的 检 测 和 攻 毒 实 验 初 步 证 明 : 巴 西 彩 龟 存 在 完 善 的 免 疫 能 力 . 细 胞 免 疫 和 体 液 免 疫 均
析 证 明 表 达 的融 合 蛋 白 。纯 化 融 合 蛋 白 注 射 雄 性 新 西 兰 大 白 兔 可 诱 导 产 生 特 异 抗 体 E IA 和 Wetmbo 检 测 LS s e l t 结 果 显 示 .该 抗 体 与 表 达 的 融 合 蛋 白 和 从 嗜 水 气 单 胞 菌 中 提 取 的 3 9 D 外 6k 膜 蛋 白 均 呈 阳 性 反 应 ,表 明 所 表 达 的 融 合 蛋 白仍 保 持 原 有 外 膜 蛋 白 的 免 疫

循环水养殖系统中高毒力嗜水气单胞菌的鉴定与药敏试验

循环水养殖系统中高毒力嗜水气单胞菌的鉴定与药敏试验

收稿日期:2021-10-04修回日期:2023-02-02基金项目:浙江省“十四五”育种专项水产协作组项目(编号:2021C02069);浙江省“三农六方”科技协作计划项目(编号:2021SN-LF026)。

作者简介:焦锦彪,1998年生,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水产动物病害防治。

E-mail:****************通信作者:张海琪,1977年生,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产育种和病害防治教研工作。

E-mail:**************循环水养殖系统中高毒力嗜水气单胞菌的鉴定与药敏试验焦锦彪1,2,黄雷2,林锋2,姚嘉赟2,袁雪梅2,苏胜齐1,张海琪2(1.西南大学水产学院,农业农村部长江上游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渔业资源环境研究中心,重庆北碚400715;2.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淡水渔业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鱼类健康与营养重点实验室,湖州市渔业环境与水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浙江湖州313001)摘要:为探究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 )循环水养殖过程中出现体表穿孔和溃疡的病因,对患病中华鳖的肝、脾、肺和肾等部位取样并进行病原菌分离及革兰氏染色,利用16S rRNA 测序和生化鉴定相结合进行细菌鉴定,通过毒力基因PCR 检测和人工回感试验评估细菌的致病性,以纸片扩散法评估几种抗生素的抑菌效果,利用琼脂打孔法评估中药提取物的抑菌效果。

结果显示,从病鳖的脏器中分离到一株优势菌AH0421,该菌为革兰氏阴性菌,菌体呈短杆状;菌株AH0421与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 )模式菌株ATCC 7966的16S rRNA 序列相似性高达99.66%。

菌株AH0421能利用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具有O/129耐受性,其携带act 、aerA 、aha 、ahh 、ahp 、ahpA 、alt 、ast 、hlyA 、lip 、ompA 毒力基因。

几种常见的鱼类致病菌及其培养鉴定方法

几种常见的鱼类致病菌及其培养鉴定方法

1.迟缓爱德华氏菌特征:迟缓爱德华氏菌为革兰氏阴性病原菌,短杆菌,大小多在(0.5~1)μm×(1-3)μm,无荚膜,亦不形成芽孢,为周毛菌,能运动。

生长温度范围为15-42℃,最适为37℃,适宜pH值范围为5.5-9.0。

但以pH7.2较好,耐食盐浓度为0-4%,培养:该菌在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上25℃培养24,能形成圆形隆起灰白色湿润并带有光泽呈等在15SS 琼脂、2.(2-3)um,为小直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荚膜,不形成芽孢,兼性厌氧,25℃时有动力,在37℃时无动力。

菌落大小为0.5mm左右,圆形光滑、边缘整齐、稍隆起。

由鲇鱼爱德华氏菌所引起的鱼类爱德华氏菌病主要是鲇鱼肠道败血症。

该病有季节性,常发生于春季和秋季,鳙等可被感染发病,病鱼在咽部及口腔附近出现皮肤出血或淤血、鳃色变淡、突眼症状,解剖可见肾脏和脾脏肿胀,肝脏出血且有坏死灶,腹膜内有血性腹水。

培养:鲇鱼爱德华氏菌除为该属细菌中难养的。

在培养基平板上生长较缓慢常需培养约48h才能形成直径1-2mm圆形光滑边缘整齐稍隆起的无色小菌落;二是尽管爱德华氏菌的生化特性都是以37℃培养为明显,但鲇鱼爱德华氏菌则更喜欢较低的温度其最适一般为25-30℃,在37℃时生长缓慢或完全不能生长,尤其是运动力只有在约28℃时才能表现出来且是微弱的。

弧菌属特征:河流弧菌属于弧菌属,菌体大小为(0.5-0.8)μm×(1.8-2.5)μm,为革兰氏阴性、直或弧状短杆菌,无芽孢,无荚膜,以极生单鞭毛(有鞘膜)运动,单个或成双相连(有时3~4个排列成短链),亦可呈多形性,细菌运动呈活泼的穿梭状。

该菌在弧菌选择性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呈黄色、黏稠、光滑、圆形、边缘整齐,直径1-1.5mm。

在血琼脂平板上菌落特点基本同上,置4℃起、不透明的浅灰黄白色。

嗜水气单胞菌寄主广泛,可引起大宗淡水鱼等发生相应的细菌性败血症,危害鱼的种类最多、地区最广、损失最大。

草鱼细菌性病原体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

草鱼细菌性病原体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

2019.102018年笔者对泗阳县运河北片草鱼养殖进行了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并对具有典型症状的发病草鱼进行了病原菌株分离和鉴定,将鉴定出的嗜水气单胞菌进行了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旨在为嗜水气单胞菌病原引起的草鱼细菌性疾病有效检验与防控及相对应的有效治疗提供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材料(1)2018年4-10月在草鱼养殖场的不同发病塘口,选取具有典型发病症状草鱼进行分离,分离部位为血液,采样时间、地点、症状、API-20E 生化反应编号、菌株种类详细情况见表1。

(2)营养肉汤、营养琼脂、TCBS 琼脂、脱脂奶蔗糖胰蛋白胨琼脂购于北京陆桥。

肠杆菌和其他非苛养革兰氏阴性杆菌鉴定试剂盒(英文名API 20E)购于梅里埃诊断产品(上海嘉合)有限公司。

动物用药敏分析试剂板购于南京菲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2.试验方法细菌分离鉴定和菌株对药物感受性试验在县水产站病害检测无菌操作室内进行。

试验操作遵循《鱼类细菌病检疫技术规程(SC/T 7201.1-2006、SC/T 7201.1-2006)》和梅里埃API-20E 试剂条鉴定及南京菲恩动物用药敏分析试剂板操作流程。

二、试验结果1.嗜水气单胞菌分离及形态特征观察从病鱼血液分离到的嗜水气单胞菌在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28℃培养18~24小时,形成圆形光滑、边缘整齐、湿润、微凸、微白色菌落,在脱脂奶蔗糖胰蛋白胨琼脂平板上,菌落呈乳白色、微凸、湿润,周围出现清晰的溶蛋白透明圈,革兰氏染色阴性,油镜视野下短杆状。

2.嗜水气单胞菌的氧化酶试验和生理生化鉴定对分离的细菌进行生理生化检测,结果判定为嗜水气单胞菌的具体生理生化特征见表2。

依据《伯杰氏鉴定细菌学手册》(1994)“气单胞菌属细表1菌株分离清单汇总442019.10表312株细菌对8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对照毫克/升菌种间特征鉴别表”对分离到的嗜水气单胞菌进行Ⅰ和Ⅱ分类,并分别命名为Ⅰ-1、Ⅰ-2、Ⅰ-3和Ⅱ-1、Ⅱ-2、Ⅱ-3、Ⅱ-4、Ⅱ-5、Ⅱ-6、Ⅱ-7、Ⅱ-8、Ⅱ-9。

鳖源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鳖源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鳖源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作者:林锋,刘莉,曹铮,等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2014年第22期林锋,刘莉,曹铮,叶雪平,郝贵杰,盛鹏程(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淡水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浙江湖州313001)摘要:从患病中华鳖(Pelodiscussinensis)肺组织中分离到优势菌1株,进行了表型特征分析和16SrDNA序列测定。

结果表明,该菌为气单胞菌属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通过对健康中华鳖进行人工感染,发现该菌具有致病性;选取20种常规药敏试纸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嗜水气单胞菌对庆大霉素、头孢他啶、头孢西丁、链霉素、呋喃妥因敏感,对诺氟沙星、红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中敏,对其他11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

关键词:鳖(Pelodiscussinensis);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16SrDNA;药敏试验中图分类号:S9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4)22-5487-03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4.22.040收稿日期:2014-05-29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厅项目(2009C12056);浙江省淡水养殖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12R10026-11)作者简介:林锋(1980-),男,安徽宁国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水产病原微生物研究,(电话)0572-2041403(电子信箱)wwlinfeng@163.com;通讯作者,刘莉,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水产动物病害防治研究,(电子信箱)liuli6655@hotmail.com。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属于弧菌科气单胞菌属,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广泛存在于淡水、污水、淤泥、土壤和人类粪便中,对水产动物、畜禽和人类均有致病性[1]。

嗜水气单胞菌作为淡水养殖动物重要的病原菌之一,目前已确定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鳖“红底板”病等多种病害是由其所导致的[2,3],给水产养殖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嗜水气单胞菌毒力因子及病害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嗜水气单胞菌毒力因子及病害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嗜水气单胞菌毒力因子及病害控制技术研究进展蒋启欢;叶应旺;胡王;江河;陆剑锋【期刊名称】《现代农业科技》【年(卷),期】2012(000)006【摘要】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属于弧菌科气单胞菌属,是水产动物的重要病原菌,其危害的产生与外毒素、胞外酶及粘附因子等毒力因子的分泌与表达相关,该菌感染疾病的控制方法主要有免疫控制和药物控制。

为降低水产养殖过程中的抗生素药物使用和确保水产品的安全性,利用益生菌制剂来控制嗜水气单胞菌的危害将成为水产养殖生态防治的重要方向。

该文主要对嗜水气单胞菌的致病因子以及危害控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总页数】4页(P324-327)【作者】蒋启欢;叶应旺;胡王;江河;陆剑锋【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8【相关文献】1.嗜水气单胞菌毒力因子检测及不同毒力基因型菌株对剑尾鱼的致病性研究 [J], 任燕;孙承文;石存斌;潘厚军;陶家发;吴淑勤2.嗜水气单胞菌国内分离株的毒力因子分布与致病性相关性分析 [J], 付乔芳;邱军强;胡鲲;杨先乐;安健3.鱼类嗜水气单胞菌致病性与毒力因子相关性研究进展 [J], 葛慕湘;张文香;丁咚4.淬灭酶AiiO-AIO6酶学性质及对嗜水气单胞菌毒力因子的表达调控 [J], 张美超;曹雅男;姚斌;白东清;周志刚5.嗜水气单胞菌毒力因子研究进展 [J], 李绍戊;卢彤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嗜水气单胞菌分型研究进展

嗜水气单胞菌分型研究进展

较, 是确 定传 染 源并 从 根 本 上 预 防 和 控 制 细 菌 性 败
血 症 的基 础 。
收 稿 日期 : 0 10 — 5 修 订 日期 : 0 10 — 0 2 1 -2 1 ; 2 1 -31 基 金 项 目 : 苏 省农 业 科 技 自主 创 新 基 金 项 目( x 1 ) 1 ) 江 c ( 0 2 8
评价, 也影 响 实验 的重复 性 。 因此应 用 R D分 型 AP
是 当抗原 位点受 环境 等 因素影 响发生 突变 出现新 的 血 清型时 就可能 给流行 病学 调查 和溯 源带来 困难 。
1 2 噬菌 体分 型 . 由 于噬 菌体 对 细 菌裂解 的特 异性 不 同 , 而这 种 特异性 一般 又是稳 定 的 , 因此 可 以利 用 噬 菌 体将 同
嗜水 气单 胞 菌 进行 了 血 清 学 分 型 。董 传 甫 等[ 对 g 13株气 单 胞 菌 进 行 分 型 , 中 4 3 其 5株 凝 集 反 应 典 型 , 型率 为 3 . 。 分 38 虽 然正 确的血 清学 分型 可大概 区分不 同地 区和 来 源 的菌株 , 为流行 病学 调查提供 依据 , 但血 清学 分 型的分 辨力不 高 , 很多 菌株不 能用此 法分 型 , 且 特别
引 起淡水 养 殖鱼 类 的 暴 发 性败 血 症 , 水 产 养 殖 动 为
况 进行 了综 述 , 以期 为该 领 域 的进 一 步 发 展 提供 参
考依据。
物 的主要 细 菌性 疾 病 , 类 也 可 因 致 病 性 嗜 水 气 单 人 胞 菌感染 而 引起 腹 泻 及 食 物 中 毒 , 水 气 单 胞 菌 已 嗜
兰 氏阴性 短 杆菌 、 化 酶 阳性 、 氧化 氢 酶 阳性 、 氧 过 兼 性 厌 氧 。普 遍 存 在 于 淡 水 、 水 、 泥 和 土 壤 中 , 污 淤 可

嗜水气单胞菌外膜蛋白ompA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免疫保护性研究

嗜水气单胞菌外膜蛋白ompA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免疫保护性研究

嗜水气单胞菌外膜蛋白ompA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免疫保护性研究郑宗林;郑曙明;DelbertM.GatlinIII;汪开毓【摘要】The expression of outer membrane protein A (OmpA) from Aeromonas hydrophila (PDK06) in Escherichia coli, the antigenicity and immunoprotection in Ictalurus punctatus we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ompA gene sequence published in GenBank (AF146597), no signal peptide primers were designed and the DNA fragment of about 1 000 bp was amplifi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from genomic DNA of A. hydrophila PDK06, isolated from disease I. punctatus. The se-quence was sub-cloned into pET-32a ( +) and the recombinant plasmid was named pET-32a ( +) -pompA which was further transferred into host bacteria E. coli BL21 (DE3) with IPTG induction for expression. The immune effect of the pompA with adjuvants ( FIA) against I. punctatus infected A. hydrophila were detec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e no signal peptide ompA gene of A. hydrophila was 960 bp in length, encoding a protein comprising 319 amino acids, of which the putative relative molecular mass was 53. 67 kDa. The FIA can improve the serum lysozyme activity, ACH50 activity and head kidney macrophage respiratory burst activity. The antibody level of the vaccinated fish without FIA were the highest at 4 weeks p. v. , while the antibody level of the vaccinated fish with FIA peaked at 5 weeks p. v. , which indicated FIA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serum antibody levels of I. punctatus. The cumulative mortalities of the vaccinated fish were 93.33%(PBS), 93. 33% (FIA), 50. 00% (pompA), and 13. 33% (FIA +pompA), respectively, which correspond to an RPS of 46. 43% and 85. 71% for pompA and FIA + pompA, respectively. The result of serum bactericidal activity sugges-ted that the survival rates of A. hydrophila of the vaccinated fis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survival rate of the control, and the bacterial survival rate of the FIA+pompA vaccinated fish was the lowest. These indicated that pompA can be a sub-unit vaccine candidate vaccine, and FIA was a suitable adjuvant to enhanced the performance of pompA.%为评价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 Ah)PDK06株外膜蛋白A(ompA)的原核表达产物是否具有抗原性及其对斑点叉尾 ( Ictalurus punctatus)的免疫保护力, 根据GenBank上嗜水气单胞菌外膜蛋白ompA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 AF146597)设计去信号肽引物, 扩增获得一段约1 000 bp的序列, 经鉴定正确后, 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2a( +) -pompA; 然后将该质粒转入BL21 (DE3)后用IPTG诱导表达, 经纯化后得到pompA重组蛋白; 最后将pompAompA蛋白与弗氏不完全佐剂( FIA)混合免疫斑点叉尾 , 评价其免疫效果. 结果显示:克隆的嗜水气单胞菌pompA基因全长为960 bp, 编码319个氨基酸, 融合表达的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3, 670 kDa;FIA能够提高斑点叉尾的溶菌酶活性、 ACH50活性、头肾巨噬细胞呼吸暴发活性; pompA组抗体水平在第4周达到峰值, FIA免疫组抗体水平在第5周达到峰值, 且FIA能够显著提高斑点叉尾的抗体水平; 攻毒后各组累计死亡率分别为93. 33%( PBS)、 93. 33%( FIA)、50. 00%( pompA)和13. 33%( FIA+pompA) , pompA和FIA+pompA组相对保护率分别为46. 43%和85. 71%; 免疫组靶器官中的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且FIA+pompA细菌含量最低. 说明pompA可以作为一个亚单位疫苗候选疫苗, 而FIA佐剂能较好的增强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果.【期刊名称】《淡水渔业》【年(卷),期】2015(045)005【总页数】9页(P3-10,28)【关键词】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ompA;亚单位疫苗;斑点叉尾(Ictaluruspunctatus);免疫效果【作者】郑宗林;郑曙明;DelbertM.GatlinIII;汪开毓【作者单位】水产动物繁育和健康养殖研究中心,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 重庆荣昌402460;Department of Wildlife and Fisheries Sciences and Faculty of Nutrition, Texas A&M University System, College Station, Texas 77840-2258, USA;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成都 625014;水产动物繁育和健康养殖研究中心,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 重庆荣昌 402460;Department of Wildlife and Fisheries Sciences and Faculty of Nutrition, Texas A&M University System, College Station, Texas 77840-2258, USA;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成都625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17.4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淡水、污水和土壤中,通过污染的水和相关产品感染人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o i :1 0 . 3 9 6 9  ̄. i s s n . 1 0 0 8 - 0 5 8 9 . 2 0 1 5 . 0 3 . 1 1
鱼 源 嗜 水 气 单胞 茵 疫 苗 生产 菌 株 与 分 离 株 的抗 原 性 分 析
任 燕 ,张德 峰 ,孙 承 文 , 陶 家发 ,李 宁 求 ,刘礼 辉 ,石 存 斌 ,吴淑 勤
An t i g e n i c i t y a n a l y s i s b e t we e n t h e v a c c i n e s t r a i n a n d t h e i s o l a t e o f Ae r o mo n a s h y d r o p h i l a
(  ̄ NT k 产 科学 研究 院珠 江水产 研究 所 广东 省水 产动 物免 疫技 术重 点实验 室 / 农业 部渔 药创制 重点 实验 室 ,广 东 F " B ' I 5 1 0 3 8 0 )

要 :为 分析 商品 化 嗜 水 气单 胞 茵( A h ) 败 血 症 灭 活疫 苗 生 产 菌株 J - 1 与 近 年 来 分 离的 Y Y K 0 9 0 9 0 1 菌株 的抗
a n a l y s e a n t i g e n i c i t y d i fe r e n c e o f A. h y d r o p h i l a YYK0 9 0 9 01 i s o l a t e a n d J - 1 s t r a i n , Ag g l u t i n a t i n g t e s t a n d we s t e n r b l o t we r e u s e d i n t e s t i n g t h e a n t i b o d y t i t e r s a n d i mmu n o g e n i c i t y o f t h e wh o l e b a c t e r i a p r o t e i n s .T h e we s t e r n b l o t p r o i f l e s r e v e a l e d mo r e b a c t e i r a p r o t e i n b a n d s f r o m 2 5 i s o l a t e s p r o d u c e d s t r o n g l y s p e c i i f c r e a c t i o n wi t h a n t i - J 一 1 s e r u m a n d a n t i — YYK0 9 0 9 0 1 s e r u m,b u t f e we r
J . 1与 YY K0 9 0 9 0 1的抗 原 性存 在 一 定 的 差异 。
关 键 词 :嗜 水 气 单胞 茵 ;商 品化 疫 苗 ;抗 原 性 ;凝 集效 价
中 图分 类 号 :¥ 8 5 2 . 6 1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8 — 0 5 8 9 ( 2 0 1 5 ) 0 3 . 0 2 0 7 . 0 4
第3 7卷 第 3期
2 0 1 5 年 3 月
பைடு நூலகம்
中 国 预


医 学 报
Vo1 . 3 7. NO. 3 Ma r . 2 01 5
C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P r e v e n t i v e Ve t e i r n a r y Me d i c i n e
Ab s t r a c t : Ae r o mo n a s h y d r o p h i l a J - 1 s t r a i n wa s a v a c c i n e s t r a i n wh i c h b e u s e d i n ma n u f a c t u r i n g l i c e n s e d i f s h e y r v a c c i n e .T o
2 5株 菌株 的 大 多数 全 茵蛋 白 ,但 识 别 GY K1 、G0 6 0 7 1 8 - 2 L、Ah 1 2 0 6 0 6 L 3株 菌株 的 蛋 白条 带较 少 ,2种 抗 血 清 识
别 同一株 菌 的 全 菌 蛋 白条 带 不 完全 一 致 。 抗 Y Y K 0 9 0 9 0 1 血清对 Y Y K 0 9 0 9 0 1 、A h 1 2 0 6 0 6 L 、J X1 2 0 7 0 1 具 有 较 高的 凝 集价 ( 2 ) ,对 J . 1 、G Y K1 等 1 6 株 菌 的凝 集 价 为 2 ~2 ,其 中对 J . 1 、G Y K1 的凝 集价 分 别 为 2 、2 。 ;对 N一 1 — 2 、 T T F 2 0 1 3 0 6 1 3 L等 9 株 菌 的 凝 集 价 较 低 ,为 2 ~2 。抗 J 一 1 血 清对 1 9 9 0 s 年和 2 0 1 2年  ̄2 0 1 3 年 分 离 的 大部 分 菌株 均 具 有 较 高的 凝 集价 ( 2 “ ~2 ) ,仅 对 G Y K1 、T T F 2 0 1 3 0 6 1 3 L等 6菌株 凝 集 价 较 低 ,为 2 4 ~2 。本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
原性 是 否存 在 差异 ,本研 究 应 用 w e s t e r n b l o t 检 测 了抗 J . 1 血 清和 抗 Y Y K 0 9 0 9 0 1 血 清识 别 2 8 株 嗜 水 气 单胞 菌全 菌 蛋 白情 况 ,并 通 过 细 菌 凝 集 试验 测 定 了这 2种 抗 血 清 与 2 8 株 菌株 的凝 集效 价 。 结 果表 明 2 种抗血清均能够识别
RE N Ya n,ZHANG De — f e ng ,S UN Che ng — we n,TA0 J i a — f a ,LI Ni ng — q i u, LI U Li — h ui ,S HI Cun — bi n,W U S h u— q i n
( Ke y L a b o f F i s h e r y D r u g De v e l o p me n t o f Mi n i s t r y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e , Ke y L a b o f A q u a t i c A n i ma l I mmu n e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Gu a n g d o n g P r o v i n c e P e a l R i v e r F i s h e r i e s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 C h i n e s e Ac a d e my o f F i s h e y r S c i e n c e s , G u a n g z h o u 5 1 0 3 8 0 , C h i n 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