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6届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完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50分):本题共15小题,在给定的四个选项中,1~10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3分,10~15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部分选对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用如图所示的计时装置可以近似测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瞬时速度.已知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为4.0 mm,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0.040 s.则滑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实验题(共12分)。
16.(1);
(2);
(3)。
17.(1)
(2)
18.
三.计算题(本题共有4小题,共38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答案的不得分)
三明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1)物理答案
题号
1
A.MN对P的弹力逐渐减小
B.P对Q的弹力逐渐增大
C.地面对P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D.Q所受的合力逐渐增大
14.如图所示,水平固定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它们用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连接,现对B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推力F使A、B均静止在斜面上,此时弹簧的长度为L,则弹簧原长和推力F的大小分别为()
则Δt==2 s
所以警车发动后要经过t=t2+Δt=12 s才能追上货车.
A.B.
C.D.
10.如图示,轻绳两端分别与A、C两物体相连接,mA=1 kg,mB=2 kg,mC=3 kg,物体A、B、C之间及C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1,轻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可忽略不计,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若要用力将C物体拉动,则作用在C物体上水平向左的拉力最小为(取g=10 m/s2) ()
2015-2016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三明一中2015-2016学年上学期月考(2015年10月)高一英语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1. 答题卡必须填涂以下三个项目:(1)姓名(2)准考证号:先用黑色水笔在准考证号一栏的9个空格中填写准考证号,再用2B铅笔涂对应数字。
准考证号为九位数:年级(1,表示高一,一位数)+ 班级(两位数,如3班是03,15班为15)+ 座号(两位数)+ 考室(两位数)+ 考号(两位数)(3)科目代号:外语涂卡示范:2. 第二卷必须写班级、姓名和考号第I卷(选择题共65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第一节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How will the woman pay?A. By cash.B. By credit card.C. By check.2. Where was the man born?A. In America.B. In Canada.C. In England.3. Which season is it now?A. Spring.B. Summer.C. Winter.4. When will the man get on a plane?A. At 8:00.B. At 8:15.C. At 8:30.5. Where does the woman want to go?A. Spain.B. Sweden.C. Switzerland.第二节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一、单选题1. 如图所示,无人机在空中匀速上升时,不断增加的能量是()A.动能B.动能、重力势能C.重力势能、机械能D.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2. 如图所示,车载升降平台将货物竖直向上匀速举起,同时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描绘货物相对于地面的运动轨迹的图像,正确的是()A.B.C.D.3. 节日燃放礼花弹时,要先将礼花弹放入一个竖直的炮筒中,然后点燃礼花弹的发射部分,通过火药剧烈燃烧产生的高压燃气,将礼花弹由炮筒底部射向空中。
若礼花弹在由炮筒底部击发至炮筒口的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克服炮筒阻力及空气阻力做功,高压燃气对礼花弹做功,则礼花弹在炮筒内运动的过程中(设礼花弹发射过程中质量不变)()A.礼花弹的动能变化量为B.礼花弹的动能变化量为C.礼花弹的机械能变化量为D.礼花弹的机械能变化量为4. 一轮船以一定的速度,船头始终垂直河岸向对岸行驶,河水匀速流动(两河岸平直),如图所示,则轮船渡河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与水流速度的关系正确的是()A.水流速越大,路程越大,所用时间越长B.水流速越大,路程越小,所用时间越短C.水流速越大,路程不变,所用时间越短D.水流速越大,路程越大,所用时间不变5. 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的斜面上,斜面沿水平方向向右匀速移动了距离,如图所示.物体相对斜面静止,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重力势能不变B.合力对物体m做功为零C.摩擦力对物体m做负功D.支持力对物体m不做功6. 质量为的物体,在距地面高处以的加速度由静止竖直下落到地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力做功B.物体的动能增加C.物体的机械能减少D.物体克服阻力做功7. 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在竖直向上的恒力作用下上升,在某一高度撤去恒力。
不计空气阻力,在整个上升过程中,物体机械能随时间变化关系是()A.B.C.D.8. 把质量是0.2kg的小球放在竖立的轻质弹簧上,并将球向下按至A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一、选择题1.将一个小球从光滑水平地面上一点抛出,小球的初始水平速度为u ,竖直方向速度为v ,忽略空气阻力,小球第一次到达最高点时离地面的距离为h .小球和地面发生第一次碰撞后,反弹至离地面4h 的高度.以后每一次碰撞后反弹的高度都是前一次的14(每次碰撞前后小球的水平速度不变),小球在停止弹跳时所移动的总水平距离的极限是( ) A .uvgB .2uv gC .3uv gD .4uv g2.如图所示,小球a 从倾角为θ=60°的固定粗糙斜面顶端以速度v 1沿斜面恰好匀速下滑,同时将另一小球b 在斜面底端正上方与a 球等高处以速度v 2水平抛出,两球恰在斜面中点P 相遇(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v 1∶v 2=1∶2B .v 1v ∶2=1∶1C .若小球b 以2v 2水平抛出,则两小球仍能相遇D .若小球b 以2v 2水平抛出,则b 球落在斜面上时,a 球在b 球的下方3.某河流中河水的速度大小v 1=2m/s ,小船相对于静水的速度大小v 2=1m/s .现小船船头正对河岸渡河,恰好行驶到河对岸的B 点,若小船船头指向上游某方向渡河,则小船( )A .到达河对岸的位置一定在B 点的右侧 B .到达河对岸的位置一定在B 点的左侧C .仍可能到达B 点,但渡河的时间比先前长D.仍可能到达B点,但渡河的时间比先前短4.如图所示,A、B为半径相同的两个半圆环,以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速度运动,A环向右,B环向左,则从两半圆环开始相交到最后分离的过程中,两环交点P的速度方向和大小变化为( )A.先向上再向下,先变大再变小B.先向上再向下,先变小再变大C.先向下再向上,先变大再变小D.先向下再向上,先变小再变大5.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两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满清水,内有一个红蜡块能在水中以速度v匀速上浮.现当红蜡块从玻璃管的下端匀速上浮的同时,使玻璃管水平匀加速向右运动,则蜡块的轨迹可能是( )A.直线P B.曲线Q C.曲线R D.无法确定6.如图所示,在一次救灾工作中,一架沿水平直线飞行的直升机A,用悬索(重力可忽略不计)救护困在湖水中的伤员B.在直升机A和伤员B以相同的水平速度匀速运动的同时,悬索将伤员吊起,在某一段时间内,A、B之间的距离以l=H-t2(式中H为直升机A 离地面的高度,各物理量的单位均为国际单位制单位)规律变化,则在这段时间内A.悬索的拉力等于伤员的重力B.伤员处于失重状态C.从地面看,伤员做速度大小增加的直线运动D.从地面看,伤员做匀变速曲线运动7.如图所示,A、B为隔着水流平稳的河流两岸边的两位游泳运动员,A站在较下游的位置,他的游泳成绩比B好,现在两人同时下水游泳,为使两人尽快在河中相遇,应采用的办法是()A.两人均向对方游(即沿图中虚线方向)B.B沿图中虚线方向游,A偏离虚线向上游方向游C.A沿图中虚线方向游,B偏离虚线向上游方向游D.两人均偏离虚线向下游方向游,且B偏得更多一些8.如所示为物体做平抛运动的x-y图像,此曲线上任一点P(x,y)的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长线交于x轴上的A点,则A点的横坐标为A.0.6x B.0.5x C.0.3x D.无法确定9.如图所示的曲线为一质点在恒定合外力作用下运动的一段轨迹,质点由A到B的时间与质点由B到C的时间相等,已知曲线AB段长度大于BC段长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质点做非匀变速运动B.该质点在这段时间内可能做加速运动C.两段时间内该质点的速度变化量相等D.两段时间内该质点的速度变化量不等10.如图所示,为工厂中的行车示意图,行车吊着货物P正在沿水平方向向右匀速行驶,同时行车中的起重机吊着货物P正在匀加速上升,则地面上的人观察到货物P运动的轨迹可能是下图中()A.B .C .D .11.一种定点投抛游戏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以水平速度v 1从O 点抛出小球,正好落入倾角为θ的斜面上的洞中,洞口处于斜面上的P 点,OP 的连线正好与斜面垂直;当以水平速度v 2从O 点抛出小球,小球正好与斜面在Q 点垂直相碰。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一、选择题1.某部队进行水上救援演习,两艘冲锋舟从同一地点O同时出发,分别营救A。
B两点的被困人员并返回O点,如图所示,已知OA=OB,设甲冲锋舟到A点来回时间为t甲,乙冲锋舟到B点来回的时间为t乙,冲锋舟在静水中的最大速度相等,则t甲、t乙的关系是()A.t甲<t乙B.t甲=t乙C.t甲>t乙D.无法确定2.一只小船渡河,水流速度各处相同且恒定不变,方向平行于岸边.小船相对于静水分别做匀加速、匀减速、匀速直线运动,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船相对于静水的初速度大小均相同,方向垂直于岸边,且船在渡河过程中船头方向始终不变.由此可以确定船()A.沿AD轨迹运动时,船相对于静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沿三条不同路径渡河的时间相同C.沿AB轨迹渡河所用的时间最短D.沿AC轨迹船到达对岸的速度最小3.质量为1kg的物体在水平面内做曲线运动,已知互相垂直方向上的速度图象分别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的初速度为5m/sB.质点所受的合外力为3NC.2s末质点速度大小为7m/sD.质点初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方向垂直4.如图所示,小球a从倾角为θ=60°的固定粗糙斜面顶端以速度v1沿斜面恰好匀速下滑,同时将另一小球b在斜面底端正上方与a球等高处以速度v2水平抛出,两球恰在斜面中点P相遇(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v1∶v2=1∶2∶2=1∶1B.v1vC.若小球b以2v2水平抛出,则两小球仍能相遇D.若小球b以2v2水平抛出,则b球落在斜面上时,a球在b球的下方5.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曲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保持不变B.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C.物体受到变力作用时就做曲线运动D.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可以为零6.下列四个选项的图中实线为河岸,河水的流速u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虚线为小船从河岸M驶向对岸N的实际航线,已知船在静水中速度大于水速,则其中正确是()A.B.C.D.7.如图所示,跳伞员在降落伞打开一段时间以后,在空中做匀速运动.若跳伞员在无风时竖直匀速下落,着地速度大小是4.0 m/s.当有正东方向吹来的风,风速大小是3.0m/s,则跳伞员着地时的速度( )A.大小为5.0 m/s,方向偏西B.大小为5.0 m/s,方向偏东C.大小为7.0 m/s,方向偏西D.大小为7.0 m/s,方向偏东8.一斜面倾角为θ,A,B两个小球均以水平初速度v o水平抛出,如图所示.A球垂直撞在斜面上,B球落到斜面上的位移最短,不计空气阻力,则A,B两个小球下落时间tA与tB 之间的关系为()A.t A=t BB.t A=2t BC.t B=2t AD.无法确定9.如图所示的曲线为一质点在恒定合外力作用下运动的一段轨迹,质点由A到B的时间与质点由B到C的时间相等,已知曲线AB段长度大于BC段长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质点做非匀变速运动B.该质点在这段时间内可能做加速运动C.两段时间内该质点的速度变化量相等D.两段时间内该质点的速度变化量不等10.如图所示,水平地面附近,小球B以初速度v斜向上瞄准另一小球A射出,恰巧在B 球射出的同时,A球由静止开始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两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A.A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做变加速曲线运动B.相同时间内B速度变化一定比A的速度变化大C.两球的动能都随离地竖直高度均匀变化D.A、B两球一定会相碰11.2022年第24届冬奥会由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承办。
2015-2016学年福建省三明市大田一中高一(下)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5-2016学年福建省三明市大田一中高一(下)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如图所示,小朋友在弹性较好的蹦床上跳跃翻腾,尽情嬉耍.在小朋友接触床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床面对小朋友的弹力做功情况是()A.先做负功,再做正功B.先做正功,再做负功C.一直做负功D.一直做正功2.如图所示,是我校2015﹣2016学年高一的某同学完成体育测试“引体向上”项目的情景,该同学在这次测试中一分钟完成了20个“引体向上”,若该同学质量约为50kg,每次“引体向上”重心上升约0.5m,则吴亮同学在本次测试中做功的平均功率接近()A.8000W B.800W C.80W D.8W3.两个物体质量比为1:4,速度大小之比为4:1,则这两个物体的动能之比为()A.1:1 B.1:4 C.4:1 D.2:14.(2012•姜堰市校级二模)关于功率公式P=和P=Fv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P=知,只要知道W和t就可求出任意时刻的功率B.由P=Fv只能求某一时刻的瞬时功率C.从P=Fv知,汽车的功率与它的速度成正比D.从P=Fv知,当汽车发动机功率一定时,牵引力与速度成反比5.关于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叙述,正确的是()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B.做变速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不可能守恒C.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时,机械能一定守恒D.若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做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6.如图甲、乙、丙三种情形表示同一物体在相同的粗糙水平面上分别受恒力F1、F2、F3作用下匀速向右发生一段相同的位移,力F1、F2、F3对物体做功分别为W甲、W乙、W丙.则W甲、W乙、W丙大小关系为是()A.W甲>W乙>W丙B.W甲>W丙>W乙C.W乙>W甲>W丙D.W丙>W乙>W甲7.(2012春•奎屯市校级期末)质量为m的汽车,其发动机额定功率为P.当它开上一个倾角为θ的斜坡时,受到的阻力为车重力的k倍,则车的最大速度为()A.B.C.D.8.(2010•攀枝花二模)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的A点,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v0被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当它到达B点时,其动能为()A.mv+mgH B.mv+mghC.mgH+mgh D.mv+mg(H﹣h)9.(2015春•郴州期末)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a=2g的加速度竖直向下运动,则在此物体下降h高度的过程中,物体的()A.重力势能减少了2mgh B.动能增加了2mghC.机械能保持不变D.机械能增加了2mgh10.(2014春•晋江市校级期中)如图M1>M2,滑轮光滑轻质,阻力不计,M1离地高度为H,在M1下降过程中()A.M1的机械能减少B.M2的机械能守恒C.M1和M2的总机械能增加D.M1和M2的总机械能减少11.(2013•涟水县校级模拟)竖直上抛一小球,小球又落回原处,已知空气阻力的大小正比于小球的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大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的功B.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小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的功C.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大于下降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D.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等于下降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12.如图所示,用同种材料制成的一个轨道ABC,AB段为四分之一圆弧,半径为R,水平放置的BC段长为R.一个物块质量为m,与轨道的动摩擦因数为μ,它由轨道顶端A从静止开始下滑,恰好运动到C端停止,物块在AB段克服摩擦力做功为()A.μmgR B.(1﹣μ)mgR C. D.mgR13.(2015春•南川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物体以100J的初动能从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运动,当它向上通过斜面上某一点M时,其动能减少了60J,克服摩擦力做功18J,则物体返回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为()A.20J B.40J C.60J D.80J14.(2009秋•泉州期末)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下端固定,竖立在水平面上.其正上方A 位置有一只小球.小球从静止开始下落,在B位置接触弹簧的上端,在C位置小球所受弹力大小等于重力,在D位置小球速度减小到零.小球下降阶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B位置小球动能最大B.在C位置小球动能最大C.从A→C位置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小球动能的增加D.从A→D位置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大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16分)15.(8分)(2010•西安一模)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欲验证“动能定理”,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所示的装置,另外他们还找到了打点计时器所用的学生电源、导线、复写纸、纸带、小木块、细沙.当滑块连接上纸带,用细线通过滑轮挂上空的小沙桶时,释放小桶,滑块处于静止状态.若你是小组中的一位成员,要完成该项实验,则:(1)你认为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2)实验时为了保证滑块受到的合力与沙和沙桶的总重力大小基本相等,沙和沙桶的总质量应满足的实验条件是,实验时对木板放置要求是.(3)在(2)的基础上,某同学用天平称量滑块的质量M.往沙桶中装入适量的细沙,用天平称出此时沙和沙桶的总质量m.让沙桶带动滑块加速运动,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其运动情况,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取两点,测出这两点的间距L和这两点的速度大小v1与v2(v1<v2).则本实验最终要验证的数学表达式为(用题中的字母表示实验中测量得到的物理量).16.(8分)(2014春•秀屿区校级期中)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频率为50Hz,当地重力加速度g=9.80m/s2.实验选用重锤质量为m(kg),从所打纸带中选择一条合适的纸带,此纸带第1、2点间的距离应接近.纸带上连续的点A、B、C、D至第1点O的距离如图所示,则重锤从O运动到C,重力势能减少J,重锤经过C时的速度为m/s,其动能增加J.重力势能减少与动能增加不相等,可能原因是.(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共3小题,7+9+12=2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7.(7分)(2013春•潞西市校级期末)如图所示,轻质弹簧K一端与墙相连处于自然状态,质量为4kg木块沿光滑的水平面以5m/s的速度运动并开始挤压弹簧,求:(1)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是多少(2)木块被弹回速度增大到3m/s时的弹性势能.18.(9分)如图,质量m=1kg的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着光滑曲面轨道运动,已知A、B两点离水平面的高度h1=0.60米,h2=0.15米,g取10m/s2,问:(1)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做的功;(2)小球经过B点的速度大小为多少?(3)若小球经过C点时具有的动能是经过B点时动能的,则C点离水平面的高度h3为多少.19.(12分)某兴趣小组对一辆自制遥空小车的性能进行研究.他们让这辆小车在水平的直轨道上由静止开始运动,并将小车运动的全过程记录下来,通过处理转化为v﹣t图象,如图1所示(除2s~10s时间段图象为曲线外,其余时间段图象均为直线).已知在小车运动的过程中,2s~14s时间段内小车的功率保持不变,在14s末停止遥空而让小车自由滑行,小车的质量为1.0㎏,可以认为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小车所受到的阻力大小不变.求:(1)小车在减速行驶阶段的阻力及小车的额定功率;(2)小车以额定功率行驶时位移的大小;(3)在图2中作出行驶过程中牵引力F与车速的倒数的关系图象.2015-2016学年福建省三明市大田一中高一(下)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如图所示,小朋友在弹性较好的蹦床上跳跃翻腾,尽情嬉耍.在小朋友接触床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床面对小朋友的弹力做功情况是()A.先做负功,再做正功B.先做正功,再做负功C.一直做负功D.一直做正功【考点】功的计算【分析】运动员在下降的过程中,受到的弹力逐渐增大,一直向上,而位移向下,故可判断.【解答】解;在下降过程中,弹力向上,位移向下,所以床面对小朋友的弹力做负功,故C 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力与运动关系,关键是会分析下降过程中弹力的方向及为位移.2.如图所示,是我校2015﹣2016学年高一的某同学完成体育测试“引体向上”项目的情景,该同学在这次测试中一分钟完成了20个“引体向上”,若该同学质量约为50kg,每次“引体向上”重心上升约0.5m,则吴亮同学在本次测试中做功的平均功率接近()A.8000W B.800W C.80W D.8W【考点】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分析】引体向上中人要克服人自身的重力做功,根据公式W=mgh求出一次做的功,再求出总功;再根据公式P=求出平均功率.【解答】解:将身体向上拉起一次所做的功:W=mgh=50×10×0.5J=250J;他1min内做的总功:W总=nW=20×250J=5000J,则吴亮同学在本次测试中做功的平均功率:===83W;最接近80W;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功和功率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弄清楚引体向上是克服人的体重做功是解决此题的关键.3.两个物体质量比为1:4,速度大小之比为4:1,则这两个物体的动能之比为()A.1:1 B.1:4 C.4:1 D.2:1【考点】动能【分析】根据动能的公式求出两个物体的动能之比.【解答】解:根据得,质量比为1:4,速度大小比为4:1,则动能之比为4:1.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动能的公式.4.(2012•姜堰市校级二模)关于功率公式P=和P=Fv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P=知,只要知道W和t就可求出任意时刻的功率B.由P=Fv只能求某一时刻的瞬时功率C.从P=Fv知,汽车的功率与它的速度成正比D.从P=Fv知,当汽车发动机功率一定时,牵引力与速度成反比【考点】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分析】功率的计算公式由两个P=,和P=Fv,P=只能计算平均功率的大小,而P=Fv 可以计算平均功率也可以是瞬时功率,取决于速度是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解答】解:A、P=只能计算平均功率的大小,不能用来计算瞬时功率,所以A错误;B、P=Fv可以计算平均功率也可以是瞬时功率,取决于速度是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所以B错误;C、从P=Fv知,当F不变的时候,汽车的功率和它的速度是成正比的,当F变化时就不对了,所以C错误;D、从P=Fv知,当汽车发动机功率一定时,牵引力与速度成反比,所以D正确.故选:D.【点评】在计算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时一定要注意公式的选择,公式P=一般用来计算平均功率,公式P=Fv既可以计算瞬时功率,又可以计算平均功率.5.关于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叙述,正确的是()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B.做变速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不可能守恒C.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时,机械能一定守恒D.若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做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根据机械能守恒的定义和条件分析答题,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物体的机械能守恒.【解答】解: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不一定守恒,如匀速下降的降落伞机械能减少,机械能不守恒,故A错误;B、做变速运动的物体机械能可能守恒,如自由落体运动,故B错误;C、外力做功为零,机械能不一定守恒,如在空中匀速下落的物体,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机械能不守恒,故C错误;D、若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机械能守恒条件是: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应根据机械能守恒条件进行判断;在某一物理过程中,除重力与弹力外还有其它力做功,如果其它力的功为零,则机械能守恒.6.如图甲、乙、丙三种情形表示同一物体在相同的粗糙水平面上分别受恒力F1、F2、F3作用下匀速向右发生一段相同的位移,力F1、F2、F3对物体做功分别为W甲、W乙、W丙.则W甲、W乙、W丙大小关系为是()A.W甲>W乙>W丙B.W甲>W丙>W乙C.W乙>W甲>W丙D.W丙>W乙>W甲【考点】功的计算【分析】根据受力分析明确水平拉力的大小;恒力做功表达式为:W=FScosα,功的正负表示对应的力是动力还是阻力,功的大小看绝对值.【解答】解:这三种情形下位移x的大小都是一样的,将力沿着水平和竖直方向正交分解,因物体做匀速运动,则水平方向的拉力等于摩擦力;根据f=μF N可知,甲中水平分力最大,其次为丙,最小的为乙;则说明甲做功最多,乙做功最小;故W甲>W丙>W乙故选:B.【点评】本题应明确三力大小未知,只能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进行分析,明确拉力的大小,才能由功的公式求解.7.(2012春•奎屯市校级期末)质量为m的汽车,其发动机额定功率为P.当它开上一个倾角为θ的斜坡时,受到的阻力为车重力的k倍,则车的最大速度为()A.B.C.D.【考点】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分析】当牵引力等于阻力时,汽车达到最大速度,汽车匀速向上运动时,对汽车受力分析,汽车处于受力平衡状态,由此可以求得汽车在上坡情况下的牵引力的大小,由P=Fv分析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当牵引力等于阻力时,汽车达到最大速度,汽车匀速运动时,受力平衡,由于汽车是沿倾斜的路面向上行驶的,对汽车受力分析可知,汽车的牵引力F=f+mgsinθ=kmg+mgsinθ=mg(k+sinθ),由功率P=Fv,所以上坡时的速度:,故D正确故选:D【点评】汽车的功率不变,但是在向上运动和向下运动的时候,汽车的受力不一样,牵引力减小了,P=Fv可知,汽车的速度就会变大,分析清楚汽车的受力的变化情况是解决本题的关键.8.(2010•攀枝花二模)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的A点,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v0被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当它到达B点时,其动能为()A.mv+mgH B.mv+mghC.mgH+mgh D.mv+mg(H﹣h)【考点】平抛运动【分析】小球做平抛运动,只受重力,机械能守恒,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列式求解即可.【解答】解:小球做平抛运动,只受重力,机械能守恒,其减小的重力势能等于增加的动能,即mgh=E KB﹣解得:E KB=mgh+故选:B.【点评】本题关键是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列式求解,也可以用动能定理列式求解.9.(2015春•郴州期末)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a=2g的加速度竖直向下运动,则在此物体下降h高度的过程中,物体的()A.重力势能减少了2mgh B.动能增加了2mghC.机械能保持不变D.机械能增加了2mgh【考点】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动能;功能关系【分析】根据重力做功判断重力势能的变化,根据合力做功判断动能的变化,根据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判断机械能的变化.【解答】解:A、物体下降h高度的过程中,重力做功mgh,则重力势能减小mgh.故A错误.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合力为2mg,根据动能定理知,合力做功为2mgh,则动能增加2mgh.故B正确.C、重力势能减小mgh,动能增加2mgh,则机械能增加了mgh.故C错误,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功能关系,知道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合力做功与动能的关系.10.(2014春•晋江市校级期中)如图M1>M2,滑轮光滑轻质,阻力不计,M1离地高度为H,在M1下降过程中()A.M1的机械能减少B.M2的机械能守恒C.M1和M2的总机械能增加D.M1和M2的总机械能减少【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本题中单个物体系统机械能不守恒,但两个物体系统中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解答】解:A、根据除了重力之外的力对物体做功量度物体机械能的变化,M1下降过程中,M1受绳子拉力做负功,所以M1的机械能减小,故A正确.B、M2重力势能和动能都增加,所以M2的机械能增加,故B错误.CD、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中只有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所以系统机械能总量守恒,故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关键是两个物体构成的系统中只有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11.(2013•涟水县校级模拟)竖直上抛一小球,小球又落回原处,已知空气阻力的大小正比于小球的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大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的功B.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小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的功C.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大于下降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D.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等于下降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考点】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功的计算【分析】重力做功只与物体的初末的位置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的过程和是否受其它的力无关;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物体在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用的时间不同,根据P=可以判断平均功率的大小.【解答】解:A、B、重力做功的大小只与物体的初末的位置有关,与物体的路径等无关,所以在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大小是相等的,故A错误,B错误;C、D、物体在上升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向下,在下降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向上,所以在上升时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加速度大,此时物体运动的时间短,在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物体重力做功的大小是相同的,由P=可知,上升的过程中的重力的平均功率较大,故C正确,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关键明确上升过程重力和阻力同向,合力大,加速度大,速度减小快;下降过程阻力与重力反向,合力小,加速度小,速度增加慢;然后结合平均功率定义公式分析.12.如图所示,用同种材料制成的一个轨道ABC,AB段为四分之一圆弧,半径为R,水平放置的BC段长为R.一个物块质量为m,与轨道的动摩擦因数为μ,它由轨道顶端A从静止开始下滑,恰好运动到C端停止,物块在AB段克服摩擦力做功为()A.μmgR B.(1﹣μ)mgR C. D.mgR【考点】功的计算【分析】BC段摩擦力可以求出,由做的公式可求得BC段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对全程由动能定理可求得AB段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解答】解:BC段物体受摩擦力f=μmg,位移为R,故BC段摩擦力对物体做功W=﹣fR=﹣μmgR;即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为μmgR;对全程由动能定理可知,mgR+W1+W=0解得W1=μmgR﹣mgR;故AB段克服摩擦力做功为mgR﹣μmgR.故选B.【点评】AB段的摩擦力为变力,故可以由动能定理求解;而BC段为恒力,可以直接由功的公式求解;同时本题需要注意阻力做功与克服阻力做功的关系.13.(2015春•南川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物体以100J的初动能从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运动,当它向上通过斜面上某一点M时,其动能减少了60J,克服摩擦力做功18J,则物体返回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为()A.20J B.40J C.60J D.80J【考点】动能定理的应用【分析】运用动能定理列出动能的变化和总功的等式,运用除了重力之外的力所做的功量度机械能的变化关系列出等式,两者结合去解决问题.【解答】解:运用动能定理得:物体损失的动能等于物体克服合外力做的功(包括克服重力做功和克服摩擦阻力做功),损失的动能为:△E k=mgLsinθ+fL=(mgsinθ+f)L…①损失的机械能等于克服摩擦阻力做功,△E=fL…②由①:②得:==常数,与L无关,由题意知此常数为=.则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动能为0,即动能减少了100J,那么损失的机械能为△E k=30J,那么物体返回到底端,物体又要损失的机械能为30J,故物体从开始到返回原处总共机械能损失60J,因而它返回A点的动能为40J.故选:B.【点评】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悉各种形式的能量转化通过什么力做功来量度,并能加以运用列出等式关系.14.(2009秋•泉州期末)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下端固定,竖立在水平面上.其正上方A 位置有一只小球.小球从静止开始下落,在B位置接触弹簧的上端,在C位置小球所受弹力大小等于重力,在D位置小球速度减小到零.小球下降阶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B位置小球动能最大B.在C位置小球动能最大C.从A→C位置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小球动能的增加D.从A→D位置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大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小球下降过程中,重力和弹簧弹力做功,小球和弹簧系统机械能守恒,在平衡位置C动能最大.【解答】解:A、小球从B至C过程,重力大于弹力,合力向下,小球加速,C到D,重力小于弹力,合力向上,小球减速,故在C点动能最大,故A错误,B正确;C、小球下降过程中,重力和弹簧弹力做功,小球和弹簧系统机械能守恒;从A→C位置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动能增加量和弹性势能增加量之和.故C错误.D、小球下降过程中,重力和弹簧弹力做功,小球和弹簧系统机械能守恒;从A→D位置,动能变化量为零,故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小等于弹性势能的增加,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关键是要明确能量的转化情况,同时要知道在平衡位置动能最大.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16分)15.(8分)(2010•西安一模)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欲验证“动能定理”,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所示的装置,另外他们还找到了打点计时器所用的学生电源、导线、复写纸、纸带、小木块、细沙.当滑块连接上纸带,用细线通过滑轮挂上空的小沙桶时,释放小桶,滑块处于静止状态.若你是小组中的一位成员,要完成该项实验,则:(1)你认为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尺、天平.(2)实验时为了保证滑块受到的合力与沙和沙桶的总重力大小基本相等,沙和沙桶的总质量应满足的实验条件是沙和沙桶的总质量远小于滑块的质量,实验时对木板放置要求是平衡摩擦力.(3)在(2)的基础上,某同学用天平称量滑块的质量M.往沙桶中装入适量的细沙,用天平称出此时沙和沙桶的总质量m.让沙桶带动滑块加速运动,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其运动情况,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取两点,测出这两点的间距L和这两点的速度大小v1与v2(v1<v2).则本实验最终要验证的数学表达式为mgL=M﹣M(用题中的字母表示实验中测量得到的物理量).【考点】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分析】(1)根据实验原理,得到需要验证的表达式,从而确定需要的器材;(2)实验要测量滑块动能的增加量和合力做的功,用沙和沙桶的总质量表示滑块受到的拉力,对滑块受力分析,受到重力、拉力、支持力和摩擦力,要使拉力等于合力,必须使重力的下滑分量等于摩擦力;同时重物加速下降,处于失重状态,故拉力小于重力,可以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出拉力表达式分析讨论;(3)实验要测量滑块动能的增加量和合力做的功,求出合力的功和动能的增加量即可.【解答】解:(1)实验要验证动能增加量和总功是否相等,故需要求出总功和动能,故还要天平和刻度尺;(2)沙和沙桶加速下滑,处于失重状态,其对细线的拉力小于重力,设拉力为T,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对沙和沙桶,有mg﹣T=ma对滑块,有T=Ma解得T=mg故当M>>m时,有T≈mg滑块下滑时受到重力、细线的拉力、支持力和摩擦力,要使拉力等于合力,则应该用重力的下滑分量来平衡摩擦力,故可以将长木板的一段垫高;(3)总功为:mgL动能增加量为:M﹣M根据动能定理,则有:mgL=M﹣M故答案为:(1)刻度尺、天平;(2)沙和沙桶的总质量远小于滑块的质量,平衡摩擦力;(3)mgL=M﹣M.【点评】本题关键是根据实验原理并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动能定理来确定要测量的量、实验的具体操作方法和实验误差的减小方法.16.(8分)(2014春•秀屿区校级期中)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频率为50Hz,当地重力加速度g=9.80m/s2.实验选用重锤质量为m(kg),从所打纸带中选择一条合适的纸带,此纸带第1、2点间的距离应接近2mm.纸带上连续的点A、B、C、D至第1点O的距离如图所示,则重锤从O运动到C,重力势能减少 5.50m J,重锤经过C时的速度为 3.3m/s m/s,其动能增加 5.45m J.重力势能减少与动能增。
三明一中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学段考试卷

三明一中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学段考试卷2016.3高二物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共40分。
其中1~8小题,每小题3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9~12小题,每小题4分,不只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选不全的得2分)1. 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这一发现,发明了许多电器设备。
下列用电器中,没有..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的是A.动圈式话筒B.日光灯镇流器C.磁带录音机D.白炽灯泡2. 电感和电容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的大小不但跟电感、电容本身有关,还跟交流电的频率有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感是通直流、阻交流,通高频、阻低频B.电容是通直流、阻交流,通高频、阻低频C.电感是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D.电容是通交流、隔直流,通低频、阻高频3.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多次报道某些边远落后农村电价过高,农民负担过重.其中客观原因是电网陈旧老化,近年来进行了农村电网改造。
为了减少远距离输电线路上的电能损耗而降低电费价格,以下措施中切实可行的是A.提高输电电压B.应用超导材料做输电线C.提高输送功率D.减小输电导线的横截面积4.飞机在一定高度水平飞行时,由于地磁场的存在,其机翼就会切割磁感线,两机翼的两端点之间会有一定的电势差。
若飞机在北半球水平飞行,且地磁场的竖直分量方向竖直向下,则从飞行员的角度看A.机翼左端的电势比右端的电势低B.机翼左端的电势比右端的电势高C.机翼左端的电势与右端的电势相等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5.(1)、(2)两电路中,当ab两端与ef两端分别加上220伏的交流电压时,测得cd间与gh间的电压均为110伏。
若分别在cd两端与gh两端加上110伏的交流电压,则ab间与ef间的电压分别为A.220伏,220伏B.220伏,110伏C.110伏,110伏D.220伏,06. 如图所示,在图甲中是两根不平行导轨,接有灯泡L1;图乙中是两根平行导轨,接有灯泡L2 ,其他物理条件都相同,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金属棒MN都在导轨上向右匀速平动,在棒的运动过程中,将观察到A、两个小电珠都不发光B 、两个小电珠都发光,只是亮度不同C 、L 1不发光,L 2发光D 、L 2不发光,L 1发光7. 如图所示,两条平行虚线之间存在匀强磁场,虚线间的距离为l , 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abcd 是位于纸面内的梯形线圈,ad 与bc 间的距离也为l ,t =0时刻,bc 边与磁场区域左边界重合。
三明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三明一中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学段考试卷高一物理本试卷满分100分,完卷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在下列情况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 )A .飘落的树叶B .沿着斜面匀速下滑的物体C .被起重机匀加速吊起的物体D .不计空气阻力,推出后在空中运动的铅球2.以下各种运动中,力做的功不为零的是 ( )A .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合力所做的功B .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支持力所做的功C .物体自由下落,重力所做的功D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合力所做的功3.关于两个不在一条直线上的运动的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B. 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C. 两个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D. 一个匀速直线运动与一个匀加速直线运动合运动有可能是直线运动4.汽车在水平弯道上匀速转弯时,若速度过快,会产生侧滑现象,即漂移,下列关于漂移现象的原因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汽车运动中受到了离心力的作用使它产生漂移现象B .汽车运动中受到合外力方向背离圆心使它产生漂移现象C .汽车运动中受到合外力为零使它产生漂移现象D .汽车运动中受到合外力小于所需的向心力使它产生漂移现象5. 2014巴西世界杯内马尔用力踢质量约为 0.4 kg 的足球,使球由静止以 20m/s 的速度飞出.假定他踢球瞬间对球平均作用力是 200N ,球在水平方向运动了35m 停止 .那么他对球所做的功( )A .60 JB .80 JC .3000 JD .7000 J6.如图所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在与水平成370角的拉力10=F N 作用下运动了2s 后,速度变为16m/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拉力F 在2s 末的瞬时功率为128wB .拉力F 在2s 末的瞬时功率为160wC .拉力F 在2s 内的平均功率为80wC .拉力F 在2s 内的平均功率为160w7.一质量为1kg 的物块,沿高为1m 的粗糙斜面以初速度100=v m/s 匀减速直线下滑,到达底端时速度变为零,取出发点为重力势能零点,g 取10m/s 2,则该物块在斜面底端时的动能、重力势能和机械能为 ( )A .动能50=k E J ,重力势能10=p E J ,机械能60=E JB .动能0=k E J ,重力势能10-=p E J ,机械能10-=E JC .动能50=k E J ,重力势能10=p E J ,机械能40=E JD .动能0=kE J ,重力势能10-=p E J ,机械能10=E J8.一质量为1kg 的小球以初速度300=v m/s 竖直向上抛出,当小球运动到上方距抛出点40m 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空气阻力不计,g 取10m/s 2,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抛出点为重力势能零点)( )A .此过程所花的时间一定为4sB .此时速度一定为10=v m/sC .此时的动能可能为50-JD .此时的重力势能一定为动能的8倍9. 如图所示,两轮用皮带传动,皮带不打滑,图中有A 、B 、C 三点,这三点所在处半径r A >r B =r C ,则这三点的向心加速度a A 、a B 、a C 的关系 ( )A .a C <a A <aB B .aC >a A >a BC . a A =a B =a CD .a C =a B >a A10.2007年4月18日,全国铁路正式实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中国铁路开启“追风时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明一中2015-2016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4月)高一物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3分。
) 1.关于功和能的关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能表示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 B.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C.功是物体状态发生变化过程中的物理量,能是物体的状态量D.功和能具有相同的单位,它们的意义完全相同2. 全国中学生足球赛在足球广场揭幕.比赛时,一学生用100 N 的力将质量为0.5 kg 的足球以8 m/s 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踢出20 m 远,则该学生对足球做的功至少为 A. 200J B. 16J C. 1 000J D. 2 000 J3.某人利用机械效率为85%的滑轮组将重物提高0.5 m 和直接用手将同一物体匀速竖直提高0.5 m 两种情况下,比较人所做的总功: A.使用滑轮组时做功多 B.用手直接提高做功多 C.做功一样多D.做的额外功一样多4. 如图所示,在水平台面上的A 点,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以初速度v 0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以水平地面为零势能面,则当它到达B 点时的机械能为:A. mgh mv +2021B. mgH mv +2021 C.mghmgH - D.)(2120h H mg mv -+ 5.将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竖直上抛,图中能正确表示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速率v 与时间t 的关系的图象是6.如下图所示,分别用 F 1、 F 2、 F 3将质量为 m 的物体由静止开始沿同一粗糙水平面以相同的加速度运动相同的距离,力 F 1、 F 2、 F 3做功的大小关系为A. W 1= W 2= W 3 B.W 2> W 1= W 3 C. W 1< W 2<W3 D.W 2< W 1= W 37. 质量为 m 的物体,在距地面 h 高处以31g 的加速度由静止竖直下落到地面。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做功31mgh B.物体的动能增加32mgh C. 物体的机械能减少32mgh D. 物体克服阻力做功31mgh8.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 t =0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接触弹簧并将弹簧压缩至最低点(形变在弹性限度内),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又下落,如此反复。
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该过程中弹簧弹力 F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A. 运动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守恒B. t 2时刻小球的加速度为零C. t 1~ t 2这段时间内,小球的动能在逐渐减小D. t 2~ t 3这段时间内,小球的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在增加二、多选题:(本题共4小题,共16分。
第9~12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 若一个物体的运动可以分解为两个独立的分运动,则正确的说法是A. 若其中一个分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另一个分运动也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则物体的合运动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B. 若两个分运动都是匀速直线运动且不共线,则物体的合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C. 若其中一个分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另一个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的合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D. 若其中一个分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另一个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合运动可以是直线运动 10.如图所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A 通过一根绕过定滑轮的长绳吊起一重物B ,设重物和汽车的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vB 、 v A ,则 : A. vA= vBB. v A < v BC. v A > v BD. 重物B 的速度逐渐增大11.如图所示,一个长为L ,质量为M 的长方形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 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以水平初速度v 0,从木板的左端滑向另一端,设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当物块与木板达到相对静止时,物块仍在长木板上,物块相对木板的位移为d ,木板相对地面的位移为s 。
则在此过程中( )A .摩擦力对物块做功为)(d s mg +-μB .摩擦力对木板做功为mgs μ-C .木板动能的增量为mgs μD .系统由于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 mgd μ12. 水平传送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始终以速度v 匀速运动。
某时刻在传送带上A 点处轻轻放上一个质量为m 的小物体,经时间t 小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相同,相对传送带的位移大小为x ,A 点未到右端,在这段时间内A. 小物体相对地面的位移大小为xB. 传送带上的A 点对地的位移大小为xC. 由于物体与传送带相互作用产生的内能为mv 2D. 由于物体与传送带相互作用电动机要多做的功为mv 2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13.在利用自由落体“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1)下列器材中不必要的是________ (单选,只需填字母代号).A.重物 B.纸带 C.铁架台 D.低压直流电源 E.毫米刻度尺(2)关于本实验的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多选,只需填字母代号)A.选择质量较小的重物,有利于减小误差B.选择点击清晰且第1、2两点间距约为2mm的纸带,有利于减小误差C.先松开纸带后接通电源会造成较大的误差D.实验产生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重物在下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阻力的作用(3)在实验中,质量m=1kg的物体自由下落,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4s。
那么从打点计时器打下起点O到打下B点的过程中,物体在B点的瞬时速度v B=________ m/s,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 P=_______J,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E k =_____ _J。
(取g=9.8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4)通过计算,数值上△E P___△E k(填“<”、“>”或“=”),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14.在追寻科学家研究足迹的过程中,某同学为探究恒力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间的关系,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1)实验时,该同学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应该采取的措施是.(多选,只需填字母代号)A.保证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B.保证细线与长木板平行C.把长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以平衡摩擦力D.必须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2)如图乙所示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F是连续的六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相关计数点问的距离已在图中标出,测出小车的质量为M,钩码的总质量为m.从打B点到打E点的过程中,合力对小车做的功是,小车动能的增量是(用题中和图中的物理量符号表示).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
)解题要求:(1)写出依据的主要公式或变形公式;(2)代入数据;(3)凡有数字运算的题目,运算结果要写明单位。
15.(8分)船在400米宽的河中横渡,河水流速是3m/s,船在静水中的航速是5m/s,试求:(1)要使船到达对岸的时间最短,船头应指向何处?最短时间是多少?(2)要使船航程最短,船头应指向何处?此时过河所用的时间又为多少?(均要求画出速度示意图)16. (8分)质量均为m的物体A和B分别系在一根不计质量的细绳两端,绳子跨过固定在倾角为30°的斜面顶端的定滑轮上,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开始时把物体B拉到斜面底端,这时物体A离地面的高度为0.8米,如图所示.若摩擦力均不计,从静止开始放手让它们运动.(斜面足够长,g取10m/s 2)求:(1)物体A着地时的速度;(2)物体A着地后物体B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17.(10分)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40KW ,质量为2000kg ,当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受到阻力为车重的0.1倍(g 取10m/s 2),求: (1)汽车在路面上能达到的最大速度?(2)若汽车以额定功率启动,当汽车速度为10m/s 时的加速度?(3)若汽车从静止开始保持1m/s 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额定输出功率后,汽车保持功率不变又加速行驶了800m ,直到获得最大速度后才匀速行驶。
求汽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时间?汽车从达到额定输出功率到获得最大行驶速度所用的时间?总时间呢?18.(14分)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 = 37o的斜面的底端有一个固定挡板D ,已知物块与斜面PO 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0,斜面 OD 部分光滑,处于自然长度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 D 点,另一端在 O 点, PO 的长度L = 9.0m 。
在 P 点有一质量为1kg 的小物体 A (可视为质点),现使 A 从静止开始下滑, g = 10m /s 2, sin 37°=0.6, cos 37°=0.8。
求:⑴物体第一次接触弹簧时物体的速度的大小;⑵若已知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d =0.5m ,求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E p 。
⑶物体与弹簧第一次接触后反弹,物体从O 点沿斜面上升的最大距离x 。
⑷物体与弹簧接触多少次后,物体从O 点沿斜面上升的最大距离小于250L?三明一中2015-2016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4月)高一物理(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
)二、多选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1314. (1) ABC (2) mgs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
解题要求:(1)写出依据的主要公式或变形公式;(2)代入数据;(3)凡有数字运算的题目,运算结果要写明单位。
) 15.(8分)解:(1)要使船到达对岸的时间最短,即为在垂直于河岸的方向上船的速度最大,即为船头应垂直于河岸行驶,如图所示,最短时间为:t min =静v d =5400=80s (2)要使船航程最短,即为让船垂直河岸渡河,船航行的实际速度垂直于河岸,如图所示设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方向与河岸间的夹角为θ,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沿河岸上的分量大小与水流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有:v 静•cos θ=v 水 即为:cos θ=53得:θ=53°即为船头指向上游,与河岸间的夹角为53° 此时合速度为:v 合=22水静v v -=2235-=4m/s 渡河时间为:t =合v d =4400=100s16.(8分)解:(1)设A 落地时的速度为v ,系统的机械能守恒:2)(21sin v m m mgh mgh +=-α 代入数据得: v =2 m/s .(2)A 落地后,B 以v 为初速度沿斜面匀减速上升,设沿斜面又上升的距离为S , 由动能定理得:2210sin mv mgS -=-α 代入数据得:S =0.4m . 17.(10分)解:(1)汽车有最大速度时,此时牵引力与阻力平衡,由此可得:m fv Fv P ==所以201020001.010403=⨯⨯⨯===kmg P f P v m m/s(2)当速度v =10m/s 时,40001010403=⨯==v P F N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a f F =-, 解得 200020004000-=-=m f F a m/s 2=1 m/s 2(3)若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达到额定功率时,匀加速阶段结束. 由ma f F =-, 解得匀加速阶段的牵引力)120002000(11⨯+=+=ma f F N=4000N匀加速运动的末速度,40001040311⨯==F P v m/s=10m/s 则匀加速运动的时间11011==a v t s=10s 之后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直到达到最大速度,由动能定理得2122121mv mv fs t P m -=-', 代入数据,, 解得 5.47='t s则5.57='+=t t t 总s18.(14分)解:⑴物体在PO 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斜面向上的弹力、和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此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得:221cos sin mv mgL mgL =-θμθ–0 解得:()0.6cos sin 2=-=θμθgL v m/s⑵ 物体由O 到将弹簧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动能的减少量ΔE k 减=12mv 2=18J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 p 减=mgd sin 37°=3J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ΔE p 弹=ΔE k 减+ΔE p 减=21J 所以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E p=ΔE p 弹=21J⑶物块第一次从O 点到将弹簧压缩最短再到弹回至最高点过程中,应用动能定理得:2210cos sin mv x mg mgx -=∙--θμθ解得x =L 51=1.8m ⑷由⑶结论可知,物体第一次返回时沿斜面上升的最大距离为x =L 51, 同理,可得以后每次沿斜面上升的最大距离都是上一次的51, 则第n 次上升的最大距离为L x n n 51=, 因为≤n x 250L,所以n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