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T斜矢状位重组图像观察颈动脉鞘周围淋巴结的价值

合集下载

颈部淋巴结病变在MSCT中的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颈部淋巴结病变在MSCT中的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28·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6月 第30卷 第 6 期 总第167期【第一作者】何 丽,女,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头颈部、胸部、腹部、骨肌及血管CT诊断。

Email:******************【通讯作者】何 丽·论著·颈部淋巴结病变在MSCT中的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价值研究何 丽* 王 颖 王正营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放射科CT室 (河南 南阳 473000)【摘要】 目的 探究颈部淋巴结病变在多层螺旋CT(MSCT)中的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选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CT室2021年1月至12月期间80例颈部淋巴结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病理标准将其分为淋巴瘤组(33例)、淋巴结转移瘤组(47例),并选6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均应用MSCT检查,比较其影像学特征及检出结果差异性。

结果 淋巴瘤组33例患者中,共检出49个病变淋巴结;淋巴结转移瘤组47例患者中,共检出61个病变淋巴结;血流量(BF)水平:淋巴瘤组>淋巴结转移瘤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病灶坏死率:淋巴结转移瘤组>淋巴瘤组(50.82%vs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坏死病灶强化类型中,厚环状强化占比:淋巴结转移瘤组>淋巴瘤组(22.95%vs2.04%);不均匀强化占比:淋巴结转移瘤组<淋巴瘤组(8.20%vs2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薄环状强化、融合坏死占比:淋巴结转移组与淋巴瘤组相近(4.92%vs6.12%)、(3.28%vs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影像学征象:(1)淋巴瘤:病灶多发性;病灶直径一般>1.5cm;坏死病灶相对较少;单发病灶多见颈淋巴结群融合呈块状;(2)淋巴结转移瘤:主要分布在颈静脉链周围,淋巴结主要表现为周围增厚强化,中心区域呈现低密度无强化坏死区。

MSCT扫描及图像重组技术在骨关节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MSCT扫描及图像重组技术在骨关节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MSCT扫描及图像重组技术在骨关节损伤中的诊断价值目的评估MSCT图像重组技术在骨关节损伤中的诊断价值,从而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

方法选自在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有明确外伤史患者150例,分别对其进行X线平片检查和MSCT重组技术检查,并分析其各自表现,重点对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评估分析。

结果MSCT图像重组技术的诊断正确率达100.0%,而X线平片检查的正确率仅为86%,误诊率高达14%。

MSCT 图像重组技术显著占优势。

结论采取MSCT图像重组技术进行骨关节损伤的临床诊断,能有效提高诊断正确率,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和解剖信息。

标签:骨关节骨折;MSCT图像重组技术;诊断价值随着我国汽车拥有量的逐年增加,各种交通事故及其它外伤骨折是最常见的意外伤害,如何发挥好MSCT图像重组技术在骨关节骨折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是保证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传统的X线平片检查虽然具有一定的诊断效率,但是对于解剖复杂的部位诊断正确率较差。

而随着临床影像学的发展,进行MSCT 扫描图像重组技术不断应用到临床,尤其是对于骨关节损伤的临床诊断,它的临床应用意义更为显著。

CT检查可以快速准确的显示骨折部位、类型及周围软组织受伤程度。

对我院接受治疗的骨关节损伤患者150例进行了探究分析。

以提高影像学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50例骨关节损伤患者,均有明确的外伤史,病史为受伤后1h~3d,同时行X线平片及CT检查。

其中男性89例,女性61例,年龄18~70岁。

其中交通事故69例,还有高空坠落伤、摔伤等共81例。

统计患者受伤部位,颌面部骨折患者38例;肋骨骨折患者30例;脊柱骨折患者21例;骨盆骨折患者19例;肘关节骨折患者16例;膝关节骨折患者1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12例。

1.2方法所有患者采取X线平片及CT对照检查的方法,首先对其进行X 线平片检查,再使用美国GE公司生产16prospeed型MSCT扫描机进行CT扫描和图像重组技术,其扫描条件为:管电压130kV,管电流60~120mAs,层厚2.5~5mm,层间距2.5~5mm,扫描时间3~6s,螺距控制在0.56~1.375mm之间,应用骨密度重建,重建的层厚为0.625mm,层间隔0.625mm,矩阵为512×512,并且将所取得的数据传输至工作站进行处理,分别进行多平面重组(MPR)和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并且采取多角度对感兴趣区重点观察,对于骨折部位打印出胶片,并结合临床相关检查对2次检查的正确率进行比较分析。

鼻骨MSCT斜冠状位图像重建的方法及诊断价值

鼻骨MSCT斜冠状位图像重建的方法及诊断价值

鼻骨MSCT斜冠状位图像重建的方法及诊断价值
王淑文;张涛;吴婧;卢铃铨
【期刊名称】《医学影像学杂志》
【年(卷),期】2024(34)4
【摘要】目的探讨鼻骨MSCT斜冠状位图像重建方法及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176例因外伤行鼻骨MSCT检查患者,并将所有患者图像进行两种不同角度冠状位重建(角度1为常规冠状位;角度2为斜冠状位)。

比较两种不同冠状位图像鼻骨骨折检出率及诊断结果准确率。

结果常规冠状位骨折检出率84.93%(22例假阴性),斜冠状位骨折检出率100%(3例假阳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

常规冠状位诊断单纯性鼻骨骨折、鼻骨复合骨折、单纯鼻中隔骨折及单纯上颌骨额突骨折分别是76例、36例、4例、8例,诊断准确率为54.00%;斜冠状位分别是80例、57例、2例、10例,诊断准确率高达96.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斜冠状位骨折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冠状位,在临床应用中更具有优势。

【总页数】4页(P9-11)
【作者】王淑文;张涛;吴婧;卢铃铨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放射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65.8;R814.42
【相关文献】
1.鼻骨骨折冠状位CT平扫的诊断价值
2.胸部正斜位摄片与MSCT图像重建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
3.HRCT轴位加薄层冠状位扫描及容积重建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
4.MSCT斜位多平面重建诊断鼻骨骨折的价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MSCT诊断颈部淋巴结病变的价值

MSCT诊断颈部淋巴结病变的价值
见表 1 。
表 1 淋 巴结 病 变 的 大 小 及 分 布
的病 因包括传染性疾病、 炎症和肉芽肿性疾病 、 自身
免疫 性 疾病 及肿 瘤等 。由于颈 部淋 巴结 部分 位置 深
在, 临床检查无法触及 , 故影像学检查在评价颈部淋
巴结方 面有 重要 价值 。现 回顾 性分 析 经 MS T检 查 C 的 4 颈部 淋 巴结病 变 患者 的影像 表 现 , 一步 明 8例 进
22 淋 巴结病变 的 密 度 及 强化 方式 淋 巴结 结 核 . 及 转移 瘤病 灶合 并坏 死 时 , 内可 出现 囊性 成分 , 其 见
年外余病程均在半年内。1 例结核性 肉芽肿性炎患
者有 明确 肺部 结核 病史 ; 1例 6 2岁 女性 患 者 因 有食
21 0 1—1 0—0 8接收
旋c T或 G i t pe 4层 V T扫 描 , ELg ed6 hS C 扫描参 数 :
1 0—1 0k 2 0—3 0 m s 准 直 器 宽 度 5 m 或 2 4 V,8 5 A , m
肉芽肿性炎 1 : 例 病灶 较大 , 边界不清 晰 ; 巴结反应性 增生 淋 6例 : 肿大淋 巴结孤 立存 在 , 病变平 扫密度 较均匀 , 增强 有强 化; 巨大淋 巴结增生症 1例 : 肿块均呈 均质 密度伴 显著 持续 性强化 ; 巴瘤 5例 : 淋 增强病 灶稍 有强化 , 界不 清晰 , 边 部分
肉芽肿性 炎 反 应 性 增 生 淋 巴瘤 转移瘤
1 6 5
3 2 . 0. 5 5. 0 2. 5
巨大淋巴结增生症 1
O 2 3. 5
来就诊 , 3 仅 例结核性 肉芽肿性炎患者病程 中伴发
低 热 ; 例 慢性 肉芽肿性 炎 患者 在颈 部包块 出现前 1 1 月有 发热 史 。除 巨大淋 巴结 增 生症 患 者 病 程长 达 4

MSCT在肺癌诊断中应用价值

MSCT在肺癌诊断中应用价值

MSCT在肺癌诊断中应用价值发表时间:2016-01-21T11:46:41.87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1期供稿作者:管恒星综述文智审校[导读]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本文就MSCT在肺癌中诊断价值做一综述。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830011肺癌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最常见恶性肿瘤,已经成为癌症中最主要的死因[1]。

随着工业化进程发展、大气污染加重和吸烟的增加,肺癌发病率持续增加。

MSCT具有扫描速度快,密度及空间分辨率高优点。

常规横断面扫描,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强度投影(MIP),最小强度投影(minIP),容积再现技术(VRT),表面遮盖显示(SSD)等多种后处理方式实现对病灶内部及周围形态结构观察。

动态增强扫描判断病灶的血液供应情况。

本文就MSCT在肺癌中诊断价值做一综述。

1 肺癌常见MSCT征象1.1瘤内MSCT征象由于CT具有高的密度分辨率,对瘤内钙化、空洞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及磨玻璃密度(ground glass opacification,GGO)检出具有明显优势。

良性病变钙化出现率较高,并且多为片状、爆米花状、和弥漫性,且钙化面积较大,王秋萍等[2]研究后认为良性结节钙化点和钙化密度面积大于恶性结节。

空洞为肺内病灶液化坏死经支气管排出形成,厚壁空洞(壁厚度≥15mm)多为恶性,薄壁空洞(尤其壁厚度≤4mm)多为良性病变,癌性空洞内壁凹凸不平,可见结节样突起,洞壁厚度不均匀,增强后癌性空洞壁明显强化。

良性空洞多为薄壁且壁较光滑。

空泡,结节内出现单个或多个直径小于5mm低密度区,病理上为癌细胞伏壁式生长,当肺泡未被肿瘤充填时表现为含气空腔,HRCT显示空泡征较好,空泡征在恶性结节中明显多于良性病灶,作为恶性结节特异征象。

充气支气管征见于连续数个相邻CT层面,为支气管直接进入结界或结节内包含支气管,研究显示有30%恶性结节含有空气支气管征,而只有6%良性病变有空气支气管征[3]。

MSCT前庭导水管15°斜状位图像的重建、径线测量及临床应用

MSCT前庭导水管15°斜状位图像的重建、径线测量及临床应用

MSCT前庭导水管15°斜状位图像的重建、径线测量及临床应用王林省;张丽红;陈月芹;王皆欢;刘艳杰;郭沐洁【摘要】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 ,MSCT)重组前庭导水管(vestibular aqueduct ,VA)15°斜矢状位图像,探讨径线测量值对大前庭导水管畸形(the 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LVA)的应用价值。

方法标准化处理106例(212耳)正常人的颞骨M SC T 图像获得前庭水管标准化图像,测量V A 中间径大小,建立99%医学参考值范围;对43(85耳)L V A患者V A中间径进行测量,并与正常值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不同性别、侧别及各年龄组间VA中间径大小无统计学差异(t=0.252,P>0.05;t=1.573,P>0.05;F=0.089,P>0.05)。

VA中间径(0.76±0.15)mm ;99%医学参考值范围:0.41~1.10 mm。

LVA患者VA中间径最大值为3.60mm ,最小值为1.13mm ,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7.892,P<0.05)。

结论利用MSCT 多平面重组易于获得VA15°斜状位图像;99%正常人 VA 中间径参考值范围:0.41~1.10 mm ;VA 中间径大于1畅10mm 提示LAV。

%Objective To study the feasibility of measuring diameters of the mid section of the vestibular aque‐duct back limb on 15°oblique sagittal image reconstructed using multi‐slice computed to mography (MSCT )images of temporal bone for detecting 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 (LVAS) .Methods Temporal bone MSCT ima‐ges from 106 normal hearing individuals (212 ears)were used to reconstruct a standarized section image of the ves‐tibular aqueduct .The diameters of the mid section of the aqueduct back limb were measured to establish 99% con‐fidence intervals .Images fromdifferent age group ,male and female individuals and from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were measure separately 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from 43 patients with LVAS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intermediate diameters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the left and right ,and the differ‐ent agegroups( t=0 .252 ,P>0 .05 ;t=1 .573 ,P>0 .05 ;F=0 .089 ,P>0 .05 ) .The mid value of the vestibular aqueduct back limb was 0 .76 ± 0 .15mm;99% confidence intervals:0 .41~1 .10 mm .The section size of this seg‐ment was greater in LVAS patients than in normal individuals( t=7 .892 ,P<0 .05 ) .Conclusion The 15°oblique sagitt al image was easily gained with the multiple projection reconstruction of MSCT .The 99% confidence inter‐vals:0 .41~1 .10 mm;The mid value of vestibular aqueduct back limb is greater than 1 .10 mm on suggests the di‐agnosis of LVAS .【期刊名称】《济宁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4页(P110-113)【关键词】前庭导水管;畸形;多平面重组;MSCT【作者】王林省;张丽红;陈月芹;王皆欢;刘艳杰;郭沐洁【作者单位】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济宁 272029;济宁医学院附属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济宁 272011;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济宁 272029;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济宁 272029;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济宁 272029;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济宁 272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4.3,R814.42大前庭导水管畸形(large vestibular aque -duct,LVA)是一种婴幼儿最常见的以感音神经性耳聋为特征的内耳畸形。

MSCT增强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对判断鼻咽癌颈动脉鞘区侵犯的价值

MSCT增强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对判断鼻咽癌颈动脉鞘区侵犯的价值

MSCT增强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对判断鼻咽癌颈动脉鞘区侵犯的价值作者:龙农李庆王志强谭华绣【摘要】目的探讨MSCT增强扫描及其多平面重建技术对判断鼻咽癌颈动脉鞘区侵犯的价值。

方法将病理学检验证实的102例鼻咽癌的MSCT平扫、增强及多平面重建的颈动脉鞘区情况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

结果平扫显示颈动脉鞘区部分侵犯68例(66.7%),显示肿物占据11例(10.8%);而MSCT增强扫描及其多平面重建显示颈动脉鞘区部分侵犯46例(45.1%),肿物占据33例(32.4%),经统计学检查两者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MSCT增强扫描及其多平面重建技术可以区分颈动脉鞘区是部分侵犯还是肿物占据,因而较MSCT 平扫能更准确划分肿瘤的侵犯范围,可以提高鼻咽癌临床分期的准确性。

【关键词】鼻咽肿瘤颈动脉鞘区肿瘤侵犯多层螺旋CT【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be into the technology of MSCT contrast enhancement scanning and Multiplanar reformation which judge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arotid sheath area whiplash being infringed.Methods 102 cases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which were verified by pathology were reviewed and analyzed.Results Plain scanning showed 68 cases of whiplash district of carotid sheath area being infringed(account for 66.7%) and 11 cases of mass occupied (account for 10.8%).But MSCT contrast enhancement and Multiplanar reformation showed 46 cases of whiplash district of carotid sheath area being infringed (account for 45.1%),33 cases of mass occupied (account for 32.4%),which had significance meaning through check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by statistics (P&lt;0.05).Conclusion The technology of contrast enhancement scanning and Multiplanar reformation can distinguish carotid sheath area whiplash district whether being infringed partly or mass occupied.Therefore it is more accurately to divide the infringing range of the tumor than MSCT plain scanning,which can improve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linical phased accuracy.【Key words】 nasopharyngeal neoplasms carotid sheath area neoplastic invasion MSCT鼻咽癌在我国属于常见病,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首位[1],鼻咽癌恶性程度高,易于发生直接蔓延和淋巴转移,据文献报道鼻咽癌多数直接蔓延侵犯颈动脉鞘区,而后发生同侧颈淋巴结转移[2]。

常见坏死性颈部淋巴结病变的 MSCT 鉴别诊断

常见坏死性颈部淋巴结病变的 MSCT 鉴别诊断

常见坏死性颈部淋巴结病变的 MSCT 鉴别诊断阿里甫・依马木;努尔兰・吐尔逊;孙睿;周永;文智【期刊名称】《新疆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3(000)012【摘要】目的:探讨常见坏死性颈部淋巴结病变的特征性 CT 表现,以提高对其鉴别诊断水平。

方法收集2010年8月-2013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并确诊的常见坏死性颈部淋巴结病变393例患者的资料,淋巴结结核组66例,淋巴结转移瘤组99例,淋巴瘤组228例,分析其术前或放化疗前的CT 图像,主要对坏死淋巴结的强化模式及并存无坏死淋巴结的分布、形态学特征、钙化、显著强化壁结节等具有重要鉴别价值的共存征象进行分析。

结果淋巴结坏死率以淋巴结结核组最高(88%),其次为鳞癌转移淋巴结(51%)、腺癌转移淋巴结(39%)和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27%),淋巴瘤的坏死率较低(14%)。

除了“花环状”、“分房样”、“湖形”强化(C 型强化模式)主要见于结核以外,其他各型强化模式都可出现在3种病变中。

共存征象在淋巴瘤分布广,均伴有典型“鹅卵石”征;淋巴结转移瘤融合现象多见(42/95)且多数患者发现头颈部原发灶(48/95),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者尚发现强化幅度与甲状腺类似的淋巴结(5例)、显著强化壁结节(3例)、钙化(5例)等特征性征象;淋巴结结核者发现淋巴结斑点状钙化(9例)、瘘管形成(3例),9例同时发现肺结核。

结论颈部坏死性淋巴结病变的强化模式与某些共存征象相结合对颈部淋巴结结核、转移瘤及淋巴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Objective To find out some specific features of common necrotic cervical lymph nodes on CT . Methods Clinical data and CT findings of 393 cases withclinicopathologically proven tuberculosis ,metas‐tasis and lymphoma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mainly regarding CT enhancement patterns (divided into four types) and some coexistent features ,such as distributions and morphologic features of nodes withoutnecrosis ,calcification and strongly nodular enhancement .Results Tuberculous lymphadenitis showed the highest necrotic rate and followed by metastasis and lymphoma ,respectively .Almost all typ es of enhance‐ment pattern were seen on three groups .Together with necroticnodes ,some coexistent features were found .Conclusion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a specific enhancement pattern of necrotic cervical lymph nodes ,with the assistance of some coexistent features ,seen on MDCT were very helpful in differentiating untreated tuberculosis ,metastasis and lymphomas of the cervical lymph nodes .【总页数】5页(P1767-1771)【作者】阿里甫・依马木;努尔兰・吐尔逊;孙睿;周永;文智【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CT室,乌鲁木齐 830011;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CT室,乌鲁木齐 830011;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CT室,乌鲁木齐 830011;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CT室,乌鲁木齐 830011;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CT室,乌鲁木齐 83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相关文献】1.MSCT诊断颈部淋巴结病变的价值 [J], 韦炜;程涛;周燕;罗英姿2.颈部淋巴结病变的MSCT表现特征与病理对照分析 [J], 韦树华; 董江宁; 李乃玉; 王传彬3.双指数模型IVIM-DWI成像技术在颈部淋巴结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J], 陈杰云;林晓莹;黄日升;林慧宇4.DWI结合DCE-MRI在颈部淋巴结病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J], 吴涛5.高帧率超声造影对颈部浅表淋巴结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J], 任玲;费翔;张艳;田晓琦;罗渝昆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S a . h mdo g Me c l I gi g Re e r ] I siu e,Ji a z 5 0 1 n dia ma n sa cl n tt t 2 0 2 ,P. C i a n7 R. h l l
[ sr c] Obe t e To su ylmp o e r u dc r t h ah wi biu a itl u pa a e o sr cin i g Abta t j ci : td y hn d sao n ao i s e t t o l esgta hiln rrc n tu t ma e v d h q m o
Th a u fob i e s g tal utp a arr c sr c in i a eob ane t uiilc pia e v l eo lqu a it m li l n e on t u to m g t i d wih m tsies r lCT 0ob e v h y ph no e — t s r e t e lm d s a
ob ane wih m uhil e s ia ti d t si p r 1CT. M e h ds 3 t a int t e v c lt m oro od s wer nr le c t o : 9 ou p te s wih c r ia u rn e e e o ld. Conta te a e r s nh nc d ne k M SCT iotopc ol m e rc at a qu sto w hih lo e hi r s uton da a e o t u ton c s r i v u t i d a c i iin c al w d gh e ol i t r c ns r c i we e v l atd or r e a u e f l p ode a s s m e n h xil c r na a d blq e s git l a . The um be s of l ph ym h n s e s nti t e a a , o o l n o i u a ta plne n r ym no r n t a o i de a ou d he c r td s e t o[tV i s we es u e hr e e pe inc d r dil it . Re u t M or y p o s we eo e v d [om or al h a h \O sde r t did by t e x re e a o ogs s s ls: e l m h n de r bs r e r c on
【 摘 要 】 目的 : 讨 多 层 螺 旋 C 探 T斜 矢 状 位 图像 显 示 颈 动 脉 鞘 周 围淋 巴 结 的 显 示 效 果 。 方 法 : 择 因 颈 部 肿块 或 结 节 选
就 诊 的 门诊 患者 3 9例 . 颈 部 各 项 同性 扫 描 及对 比剂 增 强 扫 描 , 后 分 别 进 行 轴 位 、 状 位 、 侧 斜 矢 状 位 重 建 , 行 然 冠 双 观察 双 侧 颈 动 脉 鞘 周 围显 示 淋 巴结 的数 目。最 后 在 工 作 站 多 方 位 重 组 图像 观 察 淋 巴结 的 数 目 , 较 三 种 图 像 观 察 淋 巴 结 的数 比 目的百 分率 。结 果 : 状 位 图 像 观 察 到 得 淋 巴结 数 目多 于 轴 位 图 像 , 侧 斜 矢 状 位 图像 多 于 冠 状 位 及 轴 位 图 像 。斜 矢 状 冠 双 位 图像 与颈 动 脉 鞘 内血 管 及胸 锁 乳 突肌 走 行 一 致 , 与 颈 动 脉 鞘 周 围淋 巴结 长 轴 平 行 , 以 直 观 显 示 淋 巴结 及 血 管 的 长 并 可 轴 。 结论 : 侧 斜 矢 状 位 不 但 显 示 颈 动 脉 鞘 周 围 淋 巴结 数 目上 明 显 优 于 其 他 图 像 , 且 可 以 真 实 直 观 地 反 映 淋 巴结 与 周 双 而
围 血管 及肌 肉 的关 系 。 有 助 于 颈 部 淋 巴结 的 定 位 、 量 诊 断 和 治 疗 后 随 访 观 察 。 将 定 【 键 词 】 颈 动 脉 鞘 ; 巴结 ; 层 摄 影 术 , 关 淋 体 X线 计 算 机
中 图分 类 号 : 1 . 2; 4 . R8 4 4 R5 3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69 ( O 1 O 一3l- 3 1 0 —0l 2 l )9 l 8 0 L
r u a o i he t o nd c r t d s a h
YUAN W e— n ido g , W A G

SH I ,ic e - h ng。

1 De arme t rC7,Lo g o e trHopi lo a t l a t i2 5 0 . p t n 、 0 n k uC ne s t f M ra ,Y n a 6 7 0,P. Chn a i R. ia
医学 影 像 学 杂 志 2 1 0 1年 第 2 1卷 第 9期 JM e ma ig V 1 2 . 0 1 dI g n o . 1No 9 2 1
MS T斜矢 状 位 重组 图像 观 察 颈动 脉鞘 周 围淋 巴结 的价 值 C
袁伟东 , 王 涛 时季成 ,
( . 台 挖矿 中心 医 院 山 东 烟 台 2 5 0 ; . l 省 医 学 影 像 学研 究 所 山 东 济 南 1烟 6 70 2 t东 I 202) 5 0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