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安全培训教材
机械安全培训课件

《机械安全培训》
3
二、常用机械的安全防护装置及其要求
1、传动装置的防护 机床上常见的传动机构有:齿轮啮合机构、皮带传动机构、联轴器的等。这些机构高速旋转着 ,人体某一部位有可能被带进去而造成不幸事故,因而有必要把传动机构危险部位加以防护, 以保护操作者的安全。
2、机械安全防护装置的一般要求 ① 安全防护装置应结构简单、布局合理,无锐利的边缘和突缘。 ② 安全防护装置应具有足够的可靠性,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耐腐蚀性、抗疲劳性
防护人体 通过部位
手指尖
网眼开口宽度 (直径及边长或椭
圆形孔短轴尺 寸)
<6.5
安全距离
≥35
手指
< 12.5
≥ 92
手掌
(不含第一掌 指关节)
< 20
≥ 135
上肢
< 47
≥ 460
足尖
< 76(罩底部与所站面 间隙)
150
《机械安全培训》
6
四、机械伤害类型及对策
(一)机械制造过程中发生伤害的主要类型、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 (二)通用机械安全设施、安全装置和安全防护罩、网的技术要求?
除了装有运转中自动测量装置的车床外,其他车床均应停车测量工件,并将刀架移动到安全位置。
对切削下来的带状或螺旋装的切削,应用钩子及时清除,不准用手拉。
操作车床时,应在合适的位置上安装透明挡板,以防止崩碎切削伤人。
用砂轮打磨工件表面时,应把刀具移到安全位置,不要让衣服和手接触工件表面。加工内孔时,不可用手指支撑砂轮,应用木棍支撑,同时速度不宜
1. 常用机械主要危害部位; 2. 常用机械的安全防护装置及其要求; 3. 对机械设备安全防护罩的技术要求 4. 机械伤害类型及对策 ; 5. 机械常见安全缺失和措施; 6. 有关事故案例
机械安全生产培训教材

机械安全生产培训教材第一章机械安全概述1.1 机械安全的重要性机械安全对于企业和员工来说都至关重要。
本节将介绍机械安全的意义和必要性。
1.2 机械安全的法律法规了解机械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对于企业合规非常重要。
本节将介绍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1.3 机械安全风险评估机械安全风险评估是确保工作场所安全的重要步骤。
本节将介绍机械安全风险评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第二章机械安全设备及操作规范2.1 机械安全设备的分类和作用机械安全设备包括防护装置、安全开关等。
本节将介绍常见的机械安全设备及其作用。
2.2 机械安全设备的安装和维护正确的安装和维护机械安全设备至关重要。
本节将介绍机械安全设备的安装和维护要点。
2.3 机械操作规范合理规范的机械操作可以降低事故风险。
本节将介绍机械操作规范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第三章机械安全生产的常见问题和应对方法3.1 机械故障排查与维修机械故障常常是工作中的困扰,正确的排查与维修方法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本节将介绍机械故障排查与维修的基本流程和技巧。
3.2 机械操作人员培训与考核机械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本节将介绍如何进行机械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3.3 机械事故处理与应急预案机械事故的应对和处理至关重要,合理的应急预案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本节将介绍机械事故处理和制定应急预案的方法。
结语机械安全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只有加强机械安全培训和管理,才能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生产的正常进行。
希望本教材能帮助企业加强机械安全意识,提高生产管理水平。
机械安全知识培训ppt课件

要点二
《机械安全 防护装置 固定式和活 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
针对机械设备的防护装置制定了详细的设计和制造要求, 以确保其能够有效地保护人员免受机械伤害。
02
机械安全基础知识
机械设计安全原则
01
02
03
04
消除危险源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 的能力和水平。
04
机械设备维护与保养
定期检查与维护计划
制定详细的检查与维护计划,包括每日、每周、每月、每年的检查与维护项目。 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外观、性能、安全装置等方面。
根据检查结果,制定相应的维护措施,如更换磨损件、清洗设备、调整参数等。
通过合理设计,从根本上消除 危险源,如采用本质安全设计
、安全防护装置等。
限制能量
对可能产生危险的能量进行限 制,如降低电压、减小压力等
。
隔离危险区域
将危险区域与人员操作区域进 行隔离,如设置安全护栏、安
全门等。
减少暴露时间
尽量缩短人员在危险区域的暴 露时间,如采用自动化操作、
远程控制等。
机械设备安全防护措施
其有效性。
佩戴时应调整好松紧度,确保与 面部贴合紧密,防止漏气或脱落
。
其他安全防护用品简介
安全帽
保护头部免受坠落物、碰撞等伤害,应 选用符合标准的安全帽,并正确佩戴。
防静电服
防止静电积聚引起的火灾或爆炸事故 ,应选用符合标准的防静电服,并定
期检测其防静电性能。
安全带
高处作业时用于防止人员坠落,应选 用符合标准的安全带,并正确佩戴和 使用。
机械安全培训课件.pptx

(6)紧急停车开关的形状应区别于一般开关,颜色为红色。 (7)紧急停车开关的布置应保证操作人员易于触及,且不发生危险。 (8)设备由紧急停车开关停止运动后,必须按启动顺序从新启动才能重新
运转。
三、机械伤害类型及对策
(一)机械制造过程中发生伤害的主要类型、原 因分析和预防措施;
用工具。 5、开启式防护罩打开时或一部分失灵时,应使用活动部件不
能运转或运转中的部件停止运动。 6、使用的防护罩不允许给生产场所带来新的危险。 7、不影响操作,在正常操作或维护保养时不需拆卸防护罩。 8、防护罩必须坚固牢靠,以避免与活动部件接触造成损坏和
工件飞脱造成伤害。 9、一般防护罩不准脚踏和站立,必须作平台或阶梯时,应能
金属切削加工中常见的伤害事故
1 刺割伤。操作人员使用较锋利 的工具刃口,如金工车间里正在 工作着的车、铣、刨、钻等机床 的刀锯,就像快刀一样,能对未 加防护的人体部位造成极大伤害。 2 物体打击。车间的高空落物, 工件或砂轮高速旋转时沿切线方 向飞出的碎片,往复运动的冲床、 剪床等,可导致人员受到打击伤 害。 3 绞伤。机床旋转的皮带、齿轮 和正在工作的转轴都可导致绞伤。 4 烫伤。切削加工下来的切削崩 溅到人体暴露部位上导致人员烫 伤。
机械设备 安全知识培训
一 一般机械设备安全
第一节 机械安全基础知识
一、机械产品制造 (一) 机械产品主要类别 (二) 机械设计本质安全要求、机器的安
全装置类型 (三) 机械生产动力的锅炉房、空压站、
煤气站、制氧站、乙炔站、变配电站危 险点及通用安全技术管理要求
二、机械设备的使用安全
(一) 常用机械结构、工作原理、控制系统、传 动和运动的主要形式及危险因素
机械设备安全操作培训教材

机械设备安全操作培训教材一、引言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对于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生产环境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本教材旨在为使用机械设备的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南,以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安全地操作机械设备。
二、机械设备的基本知识1. 机械设备的分类1.1 固定机械设备1.2 可移动机械设备1.3 人力牵引机械设备1.4 电动牵引机械设备1.5 内燃机械设备1.6 液压机械设备2. 常见机械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2.1 引擎部分2.2 动力传递系统2.3 控制系统2.4 工作装置三、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准则1. 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1 安全区域的设置1.2 设备状态的检查1.3 备用工具和装备的准备1.4 工作环境的评估2. 操作中的安全要求2.1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2.2 遵循操作手册和标识2.3 在指定的操作位置站立2.4 遵守操作规程2.5 注意力集中,不扰乱他人操作3. 操作后的注意事项3.1 关闭机械设备3.2 清理工作场地3.3 安全存放工具和设备3.4 报告故障和异常四、机械设备的常见危险与风险防控1. 机械设备的常见危险1.1 机械部件的运动危险1.2 高温、高压危险1.3 电气危险1.4 振动和噪音危险1.5 起重和运输危险1.6 化学危险2. 机械设备的风险防控措施2.1 安装防护装置2.2 定期维护和保养2.3 安全操作培训2.4 应急措施和救援演练2.5 警示标识的设置五、机械设备事故案例分析1. 高速旋转机械部件事故案例1.1 事故原因分析1.2 事故后果1.3 避免类似事故的措施2. 高温、高压机械设备事故案例2.1 事故原因分析2.2 事故后果2.3 避免类似事故的措施六、机械设备安全操作培训课程设计1. 培训目标设定1.1 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1.2 掌握机械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1.3 熟悉机械设备的常见危险与风险防控措施2. 培训内容安排2.1 机械设备基础知识培训2.2 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准则讲解2.3 机械设备的常见危险与风险防控培训2.4 机械设备事故案例分析2.5 安全操作培训考核七、结语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是保障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生产环境稳定运行的基础。
机械维修安全培训教材

机械维修安全培训教材一、培训目的机械维修是一项重要的职业,但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与危险。
为了保证维修人员的工作安全和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行,本培训教材旨在向维修人员提供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指导。
二、机械维修安全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在进行任何维修作业之前,维修人员需要牢记安全第一原则,并且严格执行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2. 检查设备:在维修工作开始前,维修人员需要仔细检查设备的安全装置和工作状态,确保设备处于可靠且安全的工作状态。
3. 使用正确工具:维修人员需要使用正确的工具,并保持其良好状态。
同时,保证工具使用的正确性和适用性,避免因工具使用不当而造成的事故和伤害。
4. 遵循操作规程:维修人员需要严格遵循维修操作的规程和流程,避免违规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
5. 穿戴个人防护用具:维修人员在维修作业期间必须穿戴个人防护用具,包括安全帽、护目镜、耳塞、手套等,以提供必要的安全保护。
6. 行为规范:在工作中,维修人员需要始终保持专注和谨慎,杜绝随意行动和粗心大意,以减少可能的事故风险。
三、常见机械维修安全风险与防范措施1. 高处作业风险:- 使用可靠的扣具和辅助设备,如安全带和脚手架,确保高处作业时的个人安全。
- 保持平衡,并避免从高处跳跃或突然转动身体,防止滑倒或跌落。
- 在高处作业之前检查设备的可靠性,确保工具和材料的牢固性。
2. 电气伤害风险:- 在进行任何电气维修作业之前,确保断开电源。
并使用绝缘的工具进行操作。
- 确保合适的绝缘手套和靴子,以防止电流通过身体。
- 避免进行湿手操作或在潮湿的环境下进行电气维修。
3. 机械损伤风险:- 在维修工作前,将机器设备断开电源,避免突然启动或意外启动导致的人身伤害。
- 使用合适的工具或设备来处理机械部件,避免使用手指或身体直接接触危险部位。
- 仅在经过培训且具备相关经验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维修、清洁或调试机械设备。
四、应急处置步骤在机械维修作业中,关键是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紧急情况。
机械伤害安全培训教材

机械伤害安全培训教材一、机械伤害的定义及危害机械伤害是指在机械设备操作、维修、保养或机械作业过程中,人员因与机械设备接触而导致的身体损伤或意外事故。
机械伤害对人身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点:1. 直接身体损伤:机械设备的机械力量可能会造成人体部位的严重压伤、撞击伤、切割伤等。
2. 粉尘、噪声等间接危害:机械设备的运转可能会产生粉尘、噪声等有害物质和环境因素,对人体造成健康问题。
3. 机械设备故障引发的事故:机械设备故障、失控等情况容易引发意外事故,给人身安全带来威胁。
二、机械伤害的预防措施1. 保持机械设备的良好状态:定期检查和维护机械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减少机械故障的可能性。
2. 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根据机械设备操作和作业的特点,提供适当的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手套等,防止机械伤害发生。
3. 加强培训教育:对从事机械设备操作、维修、保养或机械作业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对机械伤害的技能。
4. 建立标准作业程序:制定并严格执行标准作业程序,明确机械设备操作和作业的规范要求,减少操作人员和他人的伤害风险。
5. 搭建安全警示系统:在机械设备周围设置明显的安全标识和警示牌,提醒操作人员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机械伤害。
6. 加强监督管理:加强对机械设备操作、维修、保养或机械作业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行为进行纠正。
三、机械伤害的急救处理1. 保证人员的安全:在处理机械伤害事故时,首先要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2. 快速施救:对机械伤害的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包括止血、包扎伤口、固定骨折等,尽快将伤者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救治。
3. 寻求专业医疗帮助:机械伤害严重的情况下,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联系医疗机构,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四、机械伤害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1. 案例一:XX公司员工在操作机械设备时,未佩戴防护装备,导致手部被切割。
教训:员工应时刻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避免机械伤害事故发生。
机械安全培训教材

机械安全基本要求
一、掌握机械事故的特点 二、熟悉安全装置的作用与形式. 三、制订机械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及方
法. 四、熟悉安全检查的内容 . 五、应急预案的制订.
机械伤害事故
机械伤害的原因: • 如设计、制造、安装、维护过程中存在的
缺陷; • 操作者对设备不熟悉,操作不当,安全操
设置的具体要求: 以操作位置所在平面为基准,高度在2m以内 的传动带、传动链、带轮、链轮、齿轮、转 轴、联轴节、飞轮、电锯等危险部位必须设 置防护装置。
防护装置的 形式:防护罩、网、屏、栏、固定 式、开启式、可调式。
安全装置
防护罩 –机械设备最常用且安装在设备上的安全装置. –用于高速运转的传动机构和加工区的保护 –一般采用金属网状结构,个别危险部位采用金属 板结构的防护罩
(1)误操作、忽视安全警告 (2)导致安全装置失效 (3)使用不安全的设备 (4)操作方法不正确 (5)其它 如物品存放不当,处于不安全位
置、未停机维修,未使用个人安全防护装 置、穿着不合乎安全要求、紧急情况处理 不当等。
机械事故的预防对策
从安全工作的原则出发,为避免机械事故的 发生,应采取预防措施及保护措施 – 预防性措施指防止事故发生所采取的措施 – 保护性措施是指在机械设备发生故障或事故发
机械安全
1、要求 2、定义 3、目的 4、机器伤害事故类型 5、机器安全防护装置
主要内容
一、机械伤害事故 特征 部位 危险性大的设备 事故原因 预防对策
二、安全装置 防护装置 控制装置
三、安全作业的基本要求 作业前 运行中 作业场所 危险源 防护用品等
四、安全监督检查 目的与依据 内容与方法 操作规程的制定
2)警告、禁止信息原则:用声、光、色等其它 标志作为传递组织和技术信息的目标,以保证 安全。如警灯、报警器、安全标志、宣传画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安全基本概念
• 机械(machinery) 机器(machine)
由若干个零部件组合而成,其中至少有一个零部件是可运动的,并且 有适当的机器致动机构、控制和动力系统等。它们的组合具有一定应 用目的,如物料的加工、处理、搬运和包装等。 术语“机械”和“机器”也包括为了同一个应用目的,将其安排、控 制得像一台完整机器那样发挥它们功能的若干台机器的组合。
• 危险 hazard
潜在的伤害源。
注1:“危险”一词可由其起源(例如:机械危险和电气危险),或其潜在伤害的 性质(例如:电击危险、切割危险、中毒危险和火灾危险)进行限定;
注2:本定义中的危险包括: ——在机器的预定使用期间,始终存在的危险(例如:危险运动部件的运动、
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电弧;不健康的姿势、噪声排放、高温); ——意外出现的危险(例如:爆炸、意外启动引起的挤压危险、泄漏引起的喷
射、加速、减速引起的坠落)
• 安全标志 safety signs
用于表达特定安全信息的标志。由图形符号、安全色、几 何形状(边框)或文字构成。包括禁止标志、警告标志、 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
• 安全色 safety colors
传递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包括红、蓝、黄、绿四种颜色。
.
危险分类
• 简单的讲,由机械产生的危险包括:
• 易用性(机器的) usability( of a machine)
机器所具有的,由于其特点或特性,使得机器的功能很容易理解,容易 使用的能力。
• 机器的预定使用 intended use of a machine
按照使用说明书提供的信息使用机器。
.
预定使用要与操作手册中的技术说明相一致,并要适当考虑可预见的误用。
• 与机械有关的滑倒、倾倒. 和跌落危险也属于机械 危险。
危险实例和解析①电气危险
• 电击或燃烧危险的产生因素: 直接接触——人与带电体接触; 间接接触——故障条件下,尤其是绝缘失效时,人与不
应带电而带电的零件接触;
高压危险——人接近高压带电体,处于高压范围; 绝缘不足——对于预定使用条件考虑不充分; 静电危险——人身带静电对机械造成软件失效,机械高
.
危险实例和解析①噪声危险
• 噪声产生的原因:
交通噪声——汽车、火车和飞机等所产生; 工厂噪声——鼓风机、汽轮机、织布机和冲床等机械设备、 元部件等所产生; 建筑施工噪声——打桩机、挖土机和混凝土搅拌机等机电 设备所产生; 社会生活噪声——高音喇叭,收录机等产出的过强声音。
注:关于可预见的误用,下列行为在风险评价时要特别注意: —可预见的不正确行为是由于一般不小心所致,而不是由于有意滥用机器; —机器使用时在失灵、差错、故障等情况下人的反射行为; —在操作时由于采取最省力的方法所导致的行为; —对有些机器(尤其是非专业人员使用的机器),某些人(如孩子或无劳 动能力的人)的可预见行为。
• 可靠性(机器的) reliability(of a machine)
机器、机器的零部件或装置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期限内执行所要求的 功能且不出现故障的能力。
• 可维修性(机器的) maintainability (of a machine)
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特定的方法对机器执行所需的各种维修活动,使 其实现或恢复预定使用条件下功能状态的能力。
(刺伤、切割危险);
相对位置——运动件周围(挤压、剪切、切割、缠绕、冲
击、卷入等危险);
质量和稳定性—— 重力作用下可能运动的零部件势能
(挤压、剪切、切割、冲击等危险);
机械强度——材料疲劳断裂或破裂(挤压、剪切、切割、
冲击、刺伤等危险);
能量积累引起的——弹性元件的能量、压力下的液气、
真空(冲击、喷射、抛射、吸入)等危险。
机械危险
电气危险
热危险
噪声危险
振动危险
辐射危险
材料和物质 产生的危险
综合危险
机器设计时忽略 人类工效学原则 而产生的危险
.
滑倒、绊倒 和跌落危险
与机器使用环 境有关的危险
• 机械危险
机械危险是指由于机器、机器零件或其表面、工具、工件 或飞射的固体或流体物质的机械作用可能产生伤害的各种 物理因素的总称。
• 安全防护 safeguarding
使用安全防护装置保护人员的措施,这些保护措施使人员远 离那些不能合理消除的危险或者通过本质安全设计方法无法 充分减少的风险。
• 防护装置 guard
机器的组成部分,用于提供保护的物理屏障。
注1:防护装置可以:
——单独使用,对于活动式防护装置,只有当其“闭合” 时才有效,对于固定式防护装 置,只有当其处于“锁定位置”才有效。 ——与带或不带防护锁的联锁装置结合使用,在这种情况下,无论防护装置处于什么位 置都能起到防护作用。 注2:根据设计,防护可以称作外壳、护罩、盖、屏、门和封闭式装置。 注3:防护装置的类型及要求,见GB/T15706.2-2007中5.3.2和GB/T8196. 固定式防护装置、活动式防护装置、可调式防.护装置、联锁防护装置、带防护锁的联锁防护 装置和可控防护装置。
机械安全知识介绍
.
课程说明
1.本课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机械安全。 2.目的是确认使用产品时的危险性可以达到 能够接受的水平,不局限于防火、防电和防人 身伤害,还包括EMC、噪声、污染等等。 3.讲解中主要采取案例分析的方式。 4.本课程所涉及的标准在后面给出。
.
主讲内容பைடு நூலகம்
• 1. 机械安全基本概念 • 2. 危险的分类 • 3. 风险评价 • 4. 安全防护 • 5. 使用信息 • 6. 附加预防措施
• 机械危险的基本形式主要有:
—挤压危险; —剪切危险; —切割或切断危险; —缠绕危险; —吸入或卷入危险; —冲击危险; —刺伤或扎穿危险; —摩擦或磨损危险; —高压流体喷射危险。
.
危险实例和解析①机械危险
• 机器零件产生或工件引起的机械危险的产生因素: 形状——切削元件、锐边、角形部件,即使其是静止的
压静电对人产生静电电击;
热辐射或热现象——如短路或过载引起的熔化喷射或化
学效应。
• 由于电击所导致的惊恐使人跌倒或人体碰倒物体 而跌倒也属于电气危险。.
危险实例和解析①热危险
• 热危险产生的原因:
——与火焰、爆炸物接触或与高温物体、材料接触; ——热源辐射; 上述危险会对人体造成燃烧、烫伤。 ——过冷或过热工作环境。 过冷或过热将危害健康。 如:青岛某厂氨气罐泄漏,冷伤害和烫伤害都表现为灼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