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压力容器制造单位质量保证工程师培训讲义
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工艺责任工程师培训讲义

第1章 概述
1.1压力容器的定义及分类
从广义上说,凡承受流体介质压力的密闭壳体都可称 作压力容器。
按GB150《钢制压力容器》的规定,设计压力低于 0.1MPa的容器属于常压容器,而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 0.1MPa的容器则属于压力容器。
从安全角度看,单纯以压力高低定义压力容器不够全 面,因为压力不是表征安全性能的唯一指标。在相同压力 下,容器的容积越大,其积蓄的能量就越多,一旦发生破
6mm; Ⅱ.有2×4mm大气孔一处和三处夹渣,最大尺寸
为8×10mm; Ⅲ.焊缝中发现超出规范规定的硅酸盐夹渣,局
部有增碳引起的小裂纹。 Ⅳ.埋弧自动焊缝的裂口靠管板一侧,断裂起源
于焊缝根部未焊透处,并靠管板一侧沿着与轴成 为60°方向在焊缝中扩展,直至失效破环。
压力容器制造质量的重要性
从氨冷凝器的制造工艺和解剖发现的问 题,可以看出其焊接工艺是不合理的,在施 工中没有采用单面焊双面成型的特殊焊接工 艺和焊接方法,如氩弧焊封底等工艺方法来 防止末焊透,而采用了一般的焊接方法,并 用Ø4—5mm焊条进行封底,如此粗的焊条 作封底施焊必将发生未焊透。
-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压力容器制造分 委会----副主任委员
- 全国化学工业机械设备标准化技术 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
第1章 概述 第2章 压力容器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 第3章 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及运行 第4章 压力容器制造的主要工序及装备 第5章 压力容器的检验及竣工资料 第6章 计算机技术在压力容器制造及工艺编制中的应用 第7章 压力容器制造专题 第8章 压力容器制造案例
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工艺责任工程师
培训讲义
二0一四年五月
自我介绍
郝文生
Email:haowensheng@
压力容器作业人员培训讲义汇总课件

可能达到的最高压力:锅炉的出口压力。在相同的压
力下,水蒸汽的体积是饱和水的 1000 多倍。锅炉内饱和水
泄漏后体积膨胀很大。
2024/3/7
8
2 )产生于容器内:
主要由容器内介质:主要指反应容器聚集状态发生改变而增 大压力:液态或固态在容器内受热、蒸发或分解为气体体积 剧烈膨胀而增加压力。
如: 液态的二氧化硫,当温度低于-10.1 ℃(标准沸点)时, 在密闭的容器内其蒸汽压力低于大气压力,而当温度升高到
10M3的容器存储水,压力为 1MPa时,若发生爆破时的释
放能量约为 21.6 × 102 焦耳;
存储水爆破时的释放能量约为盛装气体的 1/6200 倍。
2024/3/7
11
对于最高工作温度高于其标准沸点的液体和液化气
体,在容器内承压而呈液态(实际上是汽、液两相共存
的饱和状态),一旦爆破或泄漏,压力急剧上升,这些
力); b.内直径(非圆形截面指其最大尺寸)大于或等于
0.15m,且容积大或等于 0.025m3; c.盛装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或最高温度高于等于
标准沸点的 液体。
GB150中压力容器界限范围:
2024/3/7
14
5.压力容器的应用:
压力容器被广泛应用在国民经济的各部
门,各行各业都与压力容器密切相关,我们
一、压力容器简介
1.压力:
压力 (F) :工程上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 单位为;牛顿,用符号 N 表示。
压强 (P):物理上把单位面积( 1m2)上承受垂直方向力叫 做压 强。单位为;帕斯卡,用符号 Pa 表示。亦即1Pa=1 N/m2 。
习惯上把压强称为压力,亦即单位为:帕斯卡,用符号 Pa 表 示。
压力容器制造单位质量保证人员培训考核教材1-21.

压力容器制造单位质量保证工程师资格认可与管理办法压力容器制造单位质量保证工程师资格认可与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压力容器制造单位的管理,提高质量保证工程师的素质,确保压力容器的制造质量,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条件》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担任或准备担任压力容器制造单位(以下简称制造单位质量保证工程师工作的人员,必须按本办法的规定通过资格认可,取得相应的质量保证工程师资格证书(以下简称资格证书方可从事质量保证工程师的工作。
第三条未取得资格证书的人员,不得担任制造单位质量保证工程师的职务。
第四条申请或已取得制造单位许可证的单位,均可以推荐人选进行资格认可。
第五条质量保证工程师的资格级别分为:1.A1级系指超高压容器、高压容器;2.A2级系指第三类低,中压容器;3.A3级系指球形储罐现场组焊或球壳板制造;4.A4级系指非金属压力容器;5.A5级系指医用氧舱;6.B1级系指无缝气瓶;7.B2级系指焊接气瓶;8.B3级系指特种气瓶;9.C1级系指铁路罐车;10.C2级系指汽车罐车或长管拖车;11.C3级系指罐式集装箱;12.D1级系指第一类压力容器;13.D2级系指第二类低、中压容器。
第六条质量保证工程师申请与被批准的资格级别,必须与本单位申请或取得的制造资格相符。
第七条资格证书有效期为四年,取得资格证书的人员在压力容器制造行业内调动,须向发证单位办理变更手续,变更后证书仍然有效。
第二章质量保证工程师的条件和职责第八条质量保证工程师的基本条件1.质量保证工程师应由企业管理者代表或压力容器技术负责人担任,并应经培训考核后持证上岗;2.质量保证工程师应是工厂管理层中成员;3.熟悉《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条件》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4.熟悉有关压力容器法规、标准和技术条件,具有较全面的压力容器专业知识;5.具备公正、廉洁、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6.A、B、C、D级制造单位质量保证工程师必须由本单位从事压力容器技术工作或技术管理工作的具有工程师或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具有化工机械专业大专或以上学历,并从事本专业工作4年以上;(2具有化工机械专业中专学历,并从事本专业工作6年以上;(3具有理工科(非化工机械专业大专或以上学历,并从事压力容器质量管理工作5年以上。
压力容器制造材料责任工程师指导培训讲义

材料责任人员应熟悉压力容器相关规范、材料标准、性能、适用 范围;
熟悉本单位的质量控制系统材料零部件的质量控制要求和规定;
二、材料责任工程师职责及任职条件
1、材料工程师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相关压力容器法规、标准; 2)编制、修订和贯彻材料质量系统有关文件; 3)材料采购技术条件、代用的审核和管理; 4)材料到货检验的核查和审核; 5)监督检查质量系统,确保材料质量系统有效运行; 6)配合人事部门对材料质量系统人员的培训; 8)材料系统不一致品的处理。 9
2)验收入库
到货材料未经验收(复验)或这不合格材料、零部件不 得投入使用。根据材料技术要求,到货材料的验收入库控 制环节设质量证明文件审查、实物检查、复验、标记及移 植、和入库审查五各控制点。主要验证性资料为材料入库 记录、材料入库台帐、检验记录等。
(1)到货验收的程序:
办理手续--提交资料--填写到货物资检验通知 单—验收:
(1)为材料、零部件质量运行的有效性提供客观证据; (2)为证实、可追溯性、预防和纠正措施提供依据。
3)材料质量体系主体部门、人员的职责和他们之间的协 作关系
质量体系的运行需要明确主管部门、配合部门及相互之 间的协作关系,落实各级材料人员的岗位职责,它们也成为 材料质量控制体系的构成部分。
2、材料、零部件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
制用表、卡和单,确保证实性文件资料内容齐全完整,确 保材料的可追溯性。
3、材料、零部件质量控制系统的运行
材料、零部件质量体系文件制定完成后,材料质量 控制责任人员应严格按规定进行材料质量控制系统的监 督检查,指导材料系统相关人员做好材料质量体系的运 行工作,材料责任人员应注意:
1)学习贯彻犯规和材料体系程序文件规定; 2)指导体系相关人员按体系程序文件要求开展质 量活动; 3)按要求检查、考核体系人员工作及体系运行情 况,并向质保工程师汇报工作; 4)及时处理不合格品和质量信息反馈; 5)协调本系统内人员、系统与相关部门及质量系统
质保工程师培训

22号令附件194号文“制造许可条件”明确规定了17项质量管理体系要素:(1)管理职责;(2)质量体系;(3)文件和资料控制;(4)设计控制;(5)采购与材料控制;(6)工艺控制;(7)焊接控制;(8)热处理控制;(9)无损检验控制;(10)理化检验;(11)压力试验控制;(12)其它检验控制;(13)计量与设备控制;(14)不合格品控制;(15)质量改进;(16)人员培训;(17)执行中国压力容器制造许可制度的规定。压力容器制造(设计)单位的质量方针应首选“恪守法规标准,持续改进,让客户满意”。
第二层次:行政法规
按照《宪法》和《立法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作出决定,授权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根据实际需要,对尚未制定法律的其中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会市和较大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地方性法规
第三层次:政府规章(行政规章)
5、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有特种设备法规规范不能涵盖全部的特种设备;
--仅占国家质检总局根据新的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重新确定的特种设备技术法规的20%左右;
--在八大类特种设备中,法规规范的完善程度存在一定的差距,锅炉、压力容器方面已初步建立,其它六类特种设备至今尚未建立比较完整的、能够覆盖安全监察全过程的法规规范体系;
3、《特种设备行政许可实施办法》中确定了8个行政许可项目:(1)特种设备设计许可(2)特种设备制造许可(3)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4)气瓶充装许可(5)特种设备使用登记(6)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7)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8)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考核。
4、《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22号令)
质检责任工程师培训讲义第三部分

表1-1 压力容器产品质量检验项目通则
序 号
1 图样 检查
2
检查项目
设计图样的有效性 和符合性
设计变更的有效性 和符合性
检查内容 及技术要求
符合现行法规、标准要求
检查方法和检具
审查设计单位印章、 设计文件
设计变更文件
审核设计变更文件
应有质量证明书且符合法
3
主要受压元件材料(零 部件)和材料标记
规标准,有材料标记, 检(复)验报告,且
2.检查确认气密性试验环境(安全 设施、试验用气体温度等)。
3.监督气密性试验过程。 4.检查气密性试验报告,确认试验
结果符合法规标准和施工图样要求。
七、安全附件
检查安全附件数量、规格、型号及 其合格证,确认符合设计文件。
八、产品出厂技术文件和资料
1.汇总和编制产品出厂技术文件 和资料,至少包括:
一、检验技术准备
1.依据有效设计文件、工艺文件 编制检验文件;
2.确认、选用质量记录表格; 3.根据设计更改(材料代用、无
损检测方法改变、加工尺寸和结构 变更等)、工艺更改调整检验文件。
二、材料检查
1.检查确认受压元件材料和焊接材 料的质量证明书、实物和材料复验 报告;
2.检查受压元件材料代号标记和标 记移植;
图2-48 用样板检验使用方法示意图
棱角向内壁凸出,用外样板检测;棱 角向外壁凸出,用内样板检测。
(4)封头间隙样板
封头间隙样板是采用弦长相当于封 头内直径的间隙样板检验和测量封 头的内表面形状公差,见图2-49。
图2-49 封头间隙样板
检查时应使样板垂直于待测表面, 并且使封头样板中心线的O点与被 检封头的中心点对准,重合。
压力容器制造单位质量保证人员培训考核教材1-21

压力容器制造单位质量保证工程师资格认可与管理办法压力容器制造单位质量保证工程师资格认可与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压力容器制造单位的管理,提高质量保证工程师的素质,确保压力容器的制造质量,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条件》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担任或准备担任压力容器制造单位(以下简称制造单位)质量保证工程师工作的人员,必须按本办法的规定通过资格认可,取得相应的质量保证工程师资格证书(以下简称资格证书)方可从事质量保证工程师的工作。
第三条 未取得资格证书的人员,不得担任制造单位质量保证工程师的职务。
第四条 申请或已取得制造单位许可证的单位,均可以推荐人选进行资格认可。
第五条 质量保证工程师的资格级别分为:1.A1级 系指超高压容器、高压容器;2.A2级 系指第三类低,中压容器;3.A3级 系指球形储罐现场组焊或球壳板制造;4.A4级 系指非金属压力容器;5.A5级 系指医用氧舱;6.B1级 系指无缝气瓶;7.B2级 系指焊接气瓶;8.B3级 系指特种气瓶;9.C1级 系指铁路罐车;10.C2级 系指汽车罐车或长管拖车;11.C3级 系指罐式集装箱;12.D1级 系指第一类压力容器;13.D2级 系指第二类低、中压容器。
第六条 质量保证工程师申请与被批准的资格级别,必须与本单位申请或取得的制造资格相符。
第七条 资格证书有效期为四年,取得资格证书的人员在压力容器制造行业内调动,须向发证单位办理变更手续,变更后证书仍然有效。
第二章 质量保证工程师的条件和职责第八条 质量保证工程师的基本条件1.质量保证工程师应由企业管理者代表或压力容器技术负责人担任,并应经培训考核后持证上岗;2.质量保证工程师应是工厂管理层中成员;3.熟悉《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条件》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4.熟悉有关压力容器法规、标准和技术条件,具有较全面的压力容器专业知识;5.具备公正、廉洁、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6.A、B、C、D级制造单位质量保证工程师必须由本单位从事压力容器技术工作或技术管理工作的具有工程师或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具有化工机械专业大专或以上学历,并从事本专业工作4年以上;(2)具有化工机械专业中专学历,并从事本专业工作6年以上;(3)具有理工科(非化工机械专业)大专或以上学历,并从事压力容器质量管理工作5年以上。
压力容器制造安全培训教材

压力容器制造安全培训教材压力容器在现代工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然而,由于其高压环境和特殊性质,若使用不当或制造不合格,可能会引发严重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对于从事压力容器制造和操作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安全培训是至关重要的。
本教材将详细介绍压力容器制造安全的要点和注意事项,以期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一部分:压力容器基础知识1. 压力容器概述压力容器的定义和分类,包括静压容器和燃气容器等。
介绍压力容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压力容器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介绍压力容器制造和使用的相关法律法规,如《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条例》等,以及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
3. 压力容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要求解释压力容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性能要求,包括承受的最大压力、温度范围和安全系数等。
第二部分:压力容器制造安全规程1. 压力容器制造工艺流程详细描述压力容器的制造工艺流程,包括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加工制造、焊接工艺和非破坏性检测等。
2. 压力容器制造的质量控制介绍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材料检验、焊接质量控制、试压试验和附加试验等。
3. 压力容器的安全阀和保护装置解释压力容器必备的安全阀和保护装置,包括安全阀的选型原则、安装和定期检验等。
第三部分:压力容器使用与维护1. 压力容器的安装和调试介绍压力容器的安装要求和调试程序,包括接地、固定和泄漏检查等。
2. 压力容器的日常维护讲解压力容器的日常维护工作,包括定期检查、清洁、润滑和密封件更换等。
3. 压力容器意外事故应急处理提供压力容器意外事故应急处理措施,包括紧急停车、排放压力和报警等。
第四部分:实例分析和案例讲解1. 压力容器事故案例分析分析历史上发生的压力容器事故案例,总结事故原因和教训,以加深工作人员对安全风险的认识。
2. 压力容器安全操作技巧提供压力容器安全操作的技巧和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以帮助工作人员理解和掌握正确的操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