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总复习之《短文两篇》《狼》

合集下载

18.蒲松龄《狼》中考复习

18.蒲松龄《狼》中考复习

止 止增笑耳( 止露尻尾(
• 古今异义词
“止”通“只”),仅仅 “止”通“只”),仅仅
几何 :古:多少,这里是能有多少的意思。
今:数学的一个分支。
文言知识归纳2
• 词类活用
1.狼不敢前 名词活用作动词,上前。
2.一狼洞其中
名词活用作动词,打洞
3.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名词活用作状语,从通道
4.其一犬坐于前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户的前面。
3.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户的后面。
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屠户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并:一起(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驱:追随,追赶
故:原来
译文:屠户害怕了,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
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 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 一起追赶。
(三)御狼
1、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窘:处境困迫,为难。 敌:攻击
B.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抱希望。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 狼的狡猾。
7、A选.《出聊下斋列志说异法》不是正清确代的蒲一松项龄。写C(的一)部文言文短篇
小说集,“志”是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多 为鬼狐的故事。
这个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发?

中考语文专项:文言文阅读《狼》

中考语文专项:文言文阅读《狼》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 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xū,忽然)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屠惧, 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无计,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 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拂晓)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 (疑虑徘徊)视之,则死狼也。仰首审视,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 余金,屠小裕焉。
4.词类活用
(1)恐前后受其敌( 名词用作动词,攻击,胁迫)
(2)一狼洞其中 ( 名词用作动词,挖洞 )
(3)其一犬坐于前( 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似的 )
(4)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名词用作状语,从通)道
(5)狼不敢前
(方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 )
5.特殊句式 ⑴省略句 ①(屠)顾野有卖场(省主语) ②场主积薪(于)其中(省略介词“于”) ⑵倒装句兼省略句 投以骨——以骨投(之)
缘木求鱼,狼则罹(遭遇)之,亦可笑已!
【参考译文】从前,有个屠夫卖肉回来,天色已经晚了。就在这时,突然出现了一匹狼。狼不断的窥 视着屠夫带着的肉,嘴里的口水似乎都快要流出来了,就这样尾随着屠夫走了好几里路。屠夫感到很 害怕,于是就拿着屠刀在狼的面前晃了晃,想把狼吓跑。狼看见了屠刀,一开始被吓了一下,往后退 了几步,过了一会儿。等到屠夫转过身来继续朝前走的时候,狼又跟了上来。屠夫想,狼想要的是担 子里的肉,不如把肉挂在树上,等明天早上再来取肉。于是屠夫就把肉挂在钩子上,踮起脚尖把肉挂在 树上,然后把空担子拿给狼看了看。就这样,狼就停下来不再跟着屠夫了。屠夫就回家了。第二天拂 晓,屠夫前去取肉,远远的就看见树上挂着一个巨大的东西,就好像一个吊死在树上的人,于是感到 非常害怕。焦虑的在四周徘徊着向树靠近,等走到近前一看,原来是一条死狼。(屠夫)抬起头来仔 细观察发现,狼的嘴里含着肉,挂肉的钩子已经刺穿了狼的下颚,那个样子就好像鱼儿咬住了鱼饵。 当时市场上狼皮非常昂贵,一张狼皮价值十几两黄金。于是屠夫取下了这张狼皮,发了一笔小财。

古文复习狼短文两篇完美版资料

古文复习狼短文两篇完美版资料


他感到口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
(5)屠乃奔倚其下(

方的大湖喝水。还没有赶到大湖,就在 (7)一狼洞其中(

(2)屠自后断其股(

(10)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半路渴死了。 他遗弃的手杖,变成了 (1)目似瞑,意暇甚(
)( )
(3)乃悟前狼假寐(

suì
xiá
一片桃林。 (3)乃悟前狼假寐(

1.读准字音
1默写并翻译短文两篇
译文: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赶到太阳落 缀行 屠大窘 苫蔽成丘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其中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就到黄河、渭 他感到口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
chí
dān dān
míng
(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 (6)恐前后受其敌(
míng
他遗弃的手杖,变成了一片桃林。
弛担持刀 眈眈相向 (10)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缀行 屠大窘 苫蔽成丘
(7)一狼洞其中(

目似瞑
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
suì
xiá
隧入 狼亦黠矣
2 解释划线字的意思。
(1)目似瞑,意暇甚( 闭上眼睛)( 神情 ) (2)屠自后断其股( 大腿 )
(3)乃悟前狼假寐( 睡觉 )
(4)顾野有麦场(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 ) (5)屠乃奔倚其下( 于是 ) (6)恐前后受其敌( 攻击 )
(7)一狼洞其中( 打洞 )
(8)犬坐于前( 像狗一样 )
(9)狼亦黠矣( 狡猾

(10)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从隧道 )

2022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狼》内容解析及课后问答题

2022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狼》内容解析及课后问答题

2022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狼》内容解析及课后问答题原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译文】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

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

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

骨头已经扔完了。

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

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

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

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

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一、文学常识:体裁:是短篇小说,选自清代小说家蒲松龄,《聊斋志异》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第一轮复习(文言文)《狼》知识梳理与阅读练习题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第一轮复习(文言文)《狼》知识梳理与阅读练习题

狼蒲松龄原文呈现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作家与作品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

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

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

补博士弟子员。

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

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0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

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

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本文选自《聊斋志异》背景与内容本文可分三段:第一段(屠夫遇狼)写两狼追赶屠户,屠户时而迁就退让,继而被迫抵抗自卫。

第二段分两层。

第一层,从“少时”至“又数刀毙之”。

作者在描写两狼对屠户“眈眈相向”之后,又变换笔法,写一只狼竟然自己走开,另一只狼装作驯良的家狗形态蹲着,然后闭着眼睛打盹,样子十分悠闲。

第二层,屠户杀了眼前的狼而准备赶路,又警惕地转视积薪后,发现了另一只正在钻洞的狼。

作者借屠户的锐利的眼睛,点出狼“隧入以攻其后”的企图,揭露其“身已半入,止露尻尾”那种弄巧成拙的丑态,次“亦毙之”作了痛快的结束。

第三段,是作者诙谐风趣的议论。

作者指出狼的狡黠奸诈,而嘲笑其顷刻而毙的结局,也间接赞扬了屠户的勇敢机智,余味无穷。

202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狼》

202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狼》

202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狼》复习要点知识点01 文学文化常识知识梳理1.蒲松龄简介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清代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人,著名文学家。

代表作《聊斋志异》。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聊斋志异》共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大多来自民间和下层知识分子的传说。

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

《聊斋志异》代表他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

2.《聊斋志异》简介《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共收集了短篇小说491篇。

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

作品的艺术成就很高,具有现实意义,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很多篇目已改编成电影电视,为大家所熟悉。

郭沫若为蒲松龄纪念馆聊斋堂写的对联:“画人画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3.写作背景蒲松龄是同情人民疾苦,憎恶贪官污吏的作家,在《聊斋志异》另一篇故事《梦狼》中,把贪官写成牙齿的老虎,把衙役写成吃人血肉的狼;它们大吃大嚼,造成“白骨如山”的惨象。

作者“窃叹天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梦狼》),认为他们“可诛”“可恨”(《王大》)。

《狼三则》形象地揭露狼的吃人本质,凶狠狡诈的特性,表现了对豺狼不能抱有幻想,不能怯懦退缩,只能勇敢机智地把它们杀死的主题思想。

本则所写屠户遇狼,始而迁就退让,几乎被吃,继而奋起杀狼,使自己转危为安的生动曲折过程,更是突出了这一主题。

《狼三则》的故事是富有深意的,可以说是对《梦狼》的补充,实际上寄寓了作者鞭挞贪官污吏的思想。

今天我们重读这个故事,可以悟出一个正确的道理,对付野兽必须如此,对付现实生活中阶级敌人也必须如此。

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以夺取胜利。

4.解题《狼》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狼三则》。

《狼三则》都是写屠户在不同情况下遇狼杀狼的故事。

第一则着重表现狼的贪婪本性,第二则着重表现狼的欺诈伎俩。

《孙权劝学》《短文两篇》《狼》

《孙权劝学》《短文两篇》《狼》

向旁边看到田野有一个麦场,麦场的主人堆积柴草 在麦场中间,覆盖成小山似的。
•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 禽兽的花招能有多少呢?只是增添笑料罢了。
• ③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 攻击屠户的背后。 • • ④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只要你应当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孙权劝学
文 言 词 汇 整 理 练 习
一字多义:
就: 蒙乃始就学 从事
指物作诗立就 完成 应当 对,对着
当: 但当涉猎
当窗理云鬓
以: 辞以军中多务 用
以钱币乞之 用 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把 自以为大有所益 认为
语句理解:
1、卿今当涂 掌事,不可不学!( 当权 )
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
2、孤岂欲卿治经 为博士邪!( 研究经书 )
1. 夸父是一个勇于探索,不 怕牺牲,造福人类, 善于奔跑的古代神话英雄。
1.共工与颛顼争为帝(起因。敢 于挑战权威) 2.怒而触不周之山(经过。勇敢 坚强.) 3.天柱折,地维绝。(结果。愿 意牺牲自己改造山河。) 4. 共工是一个…的古代神话英雄。
文章解释了哪两种自然现象? 1.日月星辰 向西北移动 2.涛涛江河向东南流去。 用原文解释它们。
***……
• • • • • • • • • •
学案课堂演练 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或词的意思 1、卿今当涂掌事。( 当道,当权 ) 2、蒙辞以军中多务。(推托 ) 3、见往事耳。( 了解 ) 4、即更刮目相待。( 重新 ) 5、夸父与日逐走。( 竞跑,赛跑 ) 6、怒而触不周之山。( 碰、撞 ) 7、天柱折,地维绝。( 断 ) 8、故水潦尘埃归焉。( 江湖流水 )
【清】

文言文资料复习三

文言文资料复习三

文言文资料复习(三)——《短文两篇》《狼》一、《短文两篇》(1)重点字词解释(要求:熟背)1、夸父与日逐走逐走:竞跑,赛跑2、欲得饮欲:想要3、饮于河、渭于在4、河、渭不足足:足够5、北饮大泽北:向北6、未至至:到7、道渴而死道:在半路 8、弃其杖其:他的,代夸父9、化为邓林邓林:桃林 10、昔者:从前11、天柱折折:折断 12、地维绝绝:断13、故日月星辰移焉故:所以焉:于此14、故水潦尘埃归焉潦:积水尘埃:这里指泥沙(2)重要句子的翻译。

(要求:熟记)1、夸父与日逐走,如日夸父和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2、河渭不足,北饮大泽黄河和渭水的水不够喝,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3、未至,道渴而死。

还没有走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

4、弃其杖,化为邓林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5、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

共工和颛顼争做皇帝,共工失败后愤怒地撞击不周山。

6、天柱折,地维绝支撑天的柱子折了,系挂地的绳子断了。

7、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

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这里移动。

8、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地向东南方向下榻,所以江河道路的流水尘埃都在这里汇集。

(3)古今异义(要求:熟背)1、夸父与日逐走2、地维绝3、饮于河、渭河(4)词类活用(要求:熟记)1、北饮大泽北:名词用作状语,向北。

2、道渴而死道:名词做状语,在路上。

(5)课文理解。

1、《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文中的夸父是一个怎样的人?后人常用“夸父逐日”来比喻什么?答:文中的夸父是一个气概非凡、本领非凡且十分神奇的神话人物。

后人常用“夸父逐日”来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概。

2、从《夸父逐日》这个古代神话中,你了解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和精神?答:这个神话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3、《共工怒触不周山》中的“怒”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答:体现了共工豪气、勇敢、暴躁、刚烈的性格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3/22 欣燚工作室 赵捷
课文理解
1、《夸父逐日》表达古代人民怎样 的愿望与精神? 挑战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和晚 顽强的毅力。 2、夸父是一个怎样的人? 不怕困难,勇于探索,敢于挑战 大自然,热爱光明,憎恶黑暗,有理 想、有抱负、有牺牲精神的人。
2018/3/22 欣燚工作室 赵捷
2、现在,“吴下阿蒙”常指什么? 比喻缺少才干的人 3、现在,“刮目相待”常指什么?
苫蔽成丘 弛担持刀
一起 往旁边看 覆盖 遮蔽 卸下
眈眈相向 一狼径去 目似瞑
2018/3/22
注视的样子
离开 闭眼
欣燚工作室 赵捷 21
屠暴起
又数刀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 盖以诱敌
突然 杀死 睡觉 原来是
狼亦黠矣
狡猾
2018/3/22
欣燚工作室
赵捷
22
句子翻译
1、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路上遇到两匹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
2018/3/22 欣燚工作室 赵捷
课文理解
1、谈谈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对待像狼要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 想,不能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 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2018/3/22
欣燚工作室 赵捷
2018/3/22
欣燚工作室
赵捷
1
古今异义
河渭不足
古义: 黄河 今义: 河流
地维绝
古义: 绳子
今义: 连接
保持
2
2018/3/22
欣燚工作室
赵捷
词类活用
北饮 大泽
原义:
名词 北方
名词用作状语 文义: 向北
原义:
道渴 而死
名词 道路
名词用作状语 文义: 在半路上
欣燚工作室 赵捷
2018/3/22
重点字词

又数刀毙之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何陃之有 助词 宾语前置的标志 见事之晚乎 助词 协调音节,不译
2018/3/22 欣燚工作室 赵捷
场主积薪其中 恐前后受其敌
代词 代麦场
代词 它们 指狼
其 其一犬坐于前 代词,其中的
以攻其后也 代词 指屠户
2018/3/22
欣燚工作室 赵捷
重点字词
两狼之并驱如故
顾野有麦场
意将隧入以 原义: 名字 洞 攻其后也 名词用作动词 文义: 打洞 狼不敢前
原义:
名词 前面
名词用作动词 文义: 上前
2018/3/22 欣燚工作室 赵捷
恐前后 受其敌
原义:
名词 敌人
名词用作动词 文义: 胁迫 攻击
2018/3/22
欣燚工作室 赵捷
一词多义
止有剩骨 副词 通只 仅仅 动词 停止 副词 只不过
逐日 逐走 人日 昔者 怒而触不周之山 地维绝 故日月星辰移焉 故水潦尘埃归焉
2018/3/22
追赶太阳 竞跑 赛跑 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从前 碰 撞 断 所以 积水
欣燚工作室 赵捷 4
一词多义
化为邓林 成为 做 名词 饮食 食物和水 动词 喝

共工与颛 顼争为帝 欲得饮 饮于河、渭

பைடு நூலகம்
2018/3/22
欣燚工作室 赵捷
句子翻译
1、渴,欲得饮,饮于河、渭。 他口喝了,想喝水,就到黄河、 渭水边上去喝。 2、弃其杖,化为邓林。
他丢弃了他的手杖,手杖化为一片桃林。
2018/3/22 欣燚工作室 赵捷
3、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共工愤怒地撞击不周山,支撑天 的柱子折了,系挂地的绳子断了。 4、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地向东南方向塌陷,所以江河道 路上的流水、尘埃都在这里汇聚。
2、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骨头已经没有了,但两只狼仍然像 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2018/3/22 欣燚工作室 赵捷
3、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一只狼在那里打洞,想要打洞过去 攻击屠户后边。
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才明白,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 是迷惑敌人。
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
欣燚工作室 赵捷 12
弛担持刀
古义: 放下
今义: 松弛
一狼仍从
古义: 跟从
介词 引出时间、 今义: 地点等
欣燚工作室 赵捷 13
2018/3/22
词类活用
其一犬 坐于前
原义:
名词 狗
名词用作状语 文义: 像狗一样
原义:
一狼洞 其中
2018/3/22
名词 洞穴
名词用作动词 文义: 打洞
欣燚工作室 赵捷
指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 待人或事物
2018/3/22 欣燚工作室 赵捷
2018/3/22
欣燚工作室
赵捷
10
通假字
“止”通“只”
止有 剩骨
意思:只 仅仅
2018/3/22
欣燚工作室
赵捷
11
古今异义
只增 笑耳
古义: 罢了
今义: 耳朵
古义: 大腿 屠自后
断其股
2018/3/22
今义: 量词;屁股
止 一狼得骨止
止增笑耳

2018/3/22
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
动词 胁迫 攻击
名词 敌人
欣燚工作室 赵捷
意暇甚
名词 神情

意将隧入以 攻其后也
动词用作动词, 打洞

其一犬坐于前 名词 前面 狼不敢前 名词用作动词 上前
欣燚工作室 赵捷
2018/3/22
两狼之并 驱如故
久之
助词,用于主谓间取 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补充音节,无实意 代词,指狼 助词,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