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s notes 4 纺织材料学

合集下载

《纺织材料学 第4版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纺织材料学 第4版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02
第二节 织物的手 感
03
第三节 纺织品服 用的耐用 性
04
第四节 织物的卫 生安全性 能
05
思考题
06
参考文献
第十五章 纺织材料的标准与 管理
第一节 纺织材料 标准的概况
第二节 标准制定 与管理的组织系 统
思考题 参考文献
附录
国际单位制词头 (倍率代号)
指标符号及单位
参考文献
谢谢观看
第二节 纤维的截 面形状
第三节 纤维的长 度
第四节 纤维的卷 曲与转曲
第五节 纤维的吸 湿性
第六节 纤维的拉 伸强度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植物纤维
01
第一节 种子纤维
02
第二节 韧皮纤维
03
第三节 叶纤维
04
第四节 维管束纤 维
05
思考题
06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动物纤维
第一节 毛纤 1

2
第二节 蚕丝
第四节 纺织材料 的磁学性质
思考题
第五节 纺织材 料防电磁辐射性
能评价
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纺织材料的光学性 质
01
第一节 折射率和 双折射率
02
第二节 反射率、 透射率和 吸收率
03
第三节 衍射性质
04
第四节 纺织材料 的吸收光 谱
05
思考题
06
参考文献
第十四章 纺织品的服用性能
01
第一节 纺织品的 外观性能
第二节 纱线的结 构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纱线的结构参数与性 能指标
第一节 纱线的细 度指标
第二节 常用纱线 的规格与品质特 征

纺织材料学教学大纲

纺织材料学教学大纲

纺织材料学教学大纲一、说明1.课程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纺织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纺纱学、织造学和纺织品设计等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2.课程的任务和内容纺织材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纺织材料的结构理论,掌握纺织材料的工艺性质和物理机械性质,并熟悉这些性质对加工工艺和产品质量的关系,以达到掌握合理使用原料稳定生产和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并为学生学习有关工艺基础课打下基。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验并重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的基本内容分课堂理论讲授和实验教学两部分。

二、学时分配表三、课程内容与要求(一)、本课程理论内容绪论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了解纺织材料学的基本内容和任务,本课程在培养纺织工程技术人员方面所起的作用,本课程与其它课程之间的关系。

纺织纤维的概念,纺织纤维、纱线和织物的分类。

纺织材料品质检验的取样方法。

第一部分纺织纤维部分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掌握:1、棉纤维的形态结构,棉纤维性质检验,长度、细度或成熟度、强力或天然卷曲、水分、杂质和疵点,原棉评级。

2、麻纤维的形态结构、麻纤维性质检验,长度、细度、强力、色泽、杂质和疵点,原麻评级。

3、毛纤维的形态结构和类型,毛纤维性质检验,长度、细度、卷曲、摩擦和缩绒、汗脂和杂质、羊毛的评级。

4、蚕丝的形成和形态结构,生丝性质检验,细度及其均匀度,洁净、清洁和毛茸等,生丝评级。

5、化纤的形态结构,化学纤维性质检验,长度、细度、强力卷曲、比重等,化学纤维品质评定。

6、纺织纤维的鉴别方法。

7、纺织材料的性能及其检测:纺织材料吸湿指标、回潮率、含水率、公定回潮率、标准重量、纺织材料吸湿的测试仪器结构和使用方法,纤维拉伸性能指标的计算分析,绝对强度、相对强度、断裂伸长初始模量,屈服应力和断裂功等。

纤维拉伸试验仪器结构和使用方法。

纤维的摩擦与抱合的测试方法。

纤维的导热性与热收缩的测试原理与仪器使用方法。

纤维的折射率和双折射的测试原理与方法。

纺织材料学第三章

纺织材料学第三章

纺织材料学第三章1. 纺织材料的分类在纺织材料学中,纺织材料可以根据其组成、结构和用途进行分类。

常见的纺织材料分类包括:•纤维类材料:纤维是构成纺织材料的基本组成单位,可以分为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

天然纤维包括棉、麻、丝等,而人造纤维则包括人造棉、人造麻、合成丝等。

纤维类材料具有柔软、透气、吸湿、舒适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纺织品制造。

•纺织结构材料:纺织结构材料是由纤维组织而成的材料,包括纱线、织物等。

纱线是由纤维纺成的线状材料,织物是通过纺织工艺将纱线编织而成的材料。

纺织结构材料具有强度高、耐磨、防水、阻燃等特点,在服装、家居用品、工业材料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纺织辅助材料:纺织辅助材料是指在纺织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的材料,包括染料、助剂、纺织设备和纺织化学品等。

染料和助剂用于给纺织品上色和整理处理,纺织设备用于纺纱、织造等工艺步骤,纺织化学品则用于纤维和纺织品的加工处理。

2. 纺织材料的性能与测试在纺织材料学中,我们需要对纺织材料的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估,以了解其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和适用性。

常见的纺织材料性能测试包括:•力学性能测试:力学性能测试用于评估纺织材料的强度、延展性、硬度等性能指标。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拉伸试验、撕裂试验、磨损试验等。

•吸湿性能测试:吸湿性能测试用于评估纺织材料对水分的吸收和释放能力。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吸湿速率测试、湿气渗透测试等。

•保温性能测试:保温性能测试用于评估纺织材料对热量的传递能力。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热导率测试、热阻抗测试等。

•耐磨性能测试:耐磨性能测试用于评估纺织材料在磨擦条件下的耐久程度。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磨损试验、摩擦系数测试等。

3. 纺织材料的应用纺织材料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服装、家居用品、工业材料等。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纺织材料应用领域:•服装:纺织材料在服装制造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不同类型的纺织材料可以用于不同的服装,如棉质面料适合夏季服装,羊毛面料适合冬季服装等。

纺织材料学(下)大纲

纺织材料学(下)大纲

《纺织材料学》(下)大纲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地位和作用1.目的:纺织材料学是一门纺织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它既传授一些重要的专业知识同时又是后续专业课必需的基础课程。

通过学习可以为合理使用纺织半成品和提高产品质量打好基础,同时还为纺织工程专业课的学习准备必要的专业知识。

2.要求:掌握主要纺织纱线的基本结构及对性能的影响;掌握织物的基本结构及对性能的影响;掌握纱线及织物结构与性能的测试方法、原理和指标。

3. 课程代号:4.授课对象:纺织工程专业(本科)5.课程性质:学位课程6.开课学期:第四学期7.考核方式:考试8.总学时:54课时其中实验为12学时9.教材:《纺织材料学》(第二版)(中国纺织出版社)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安排内容讲课实验第一章纱线的几何性质和品质评定9 3 第一节纱线细度·纱线的回潮率与重量换算·纱线的细度指标·纱线细度指标的关系第二节纱线的细度不匀·不匀率指标及测定方法·波长谱图第三节纱线的捻度与纤维在纱中的配置·纱中纤维的排列形态及径向分布·捻度、捻系数及测量·加捻对纱线性质的影响第四节纱线的品质评定第二章纤维和纱线的机械性质 6 3 第一节纤维和纱线的拉伸性质·纤维和纱线拉伸性质的基本指标·纤维和纱线的断裂机理第二节纤维和纱线的蠕变、松弛和疲劳·纤维和纱线蠕变、松弛的基本概念·纤维和纱线的疲劳第三节纤维和纱线的摩擦与抱合·纤维和纱线摩擦与抱合的基本指标·纤维间的抱合力及影响因素第三章织物的基本结构 6 3 第一节织物的分类·机织物·针织物第二节机织物的基本结构·机织物组织·机织物经纬纱特(支)数·机织物密度与紧度·机织物厚度、平方米重和体积重量·机织物中纱线的屈曲波高第三节针织物的基本结构·针织物的线圈结构和线圈长度·针织物的组织结构·针织物的密度与未充满系数·针织物的单位面积重量·针织物的用纱·针织物的特性第四章织物性能与品质评定21 3 第一节织物的拉伸性能、撕裂与顶破·拉伸性能·撕裂·顶破第二节织物的的耐磨性·耐磨性的测试方法·织物的的磨损过程·影响织物耐磨性的因素第三节织物的弯曲性能·刚柔性与悬垂性·抗皱性与免烫性·起拱变形·起毛、起球·钩丝第四节织物风格·织物风格概述·织物风格的评定第五节影响纺织品性能的因素·纤维种类及性能对织物性能的影响·纱线结构对织物性能的影响·织物结构对织物性能的影响·后加工对织物性能的影响第六节织物穿着舒适性与服用纺织品的卫生性·热湿平衡性与穿着舒适性·服装材料的物理特性与穿着舒适性·不同纤维材料与穿着舒适性·服装的防污性与耐化学药品性·服装适合人体活动的性能·织物的卫生整理第七节织物的品质评定·织物的品质指标与评定方法·纺织品标准化第八节纺织品的其他性能合计4212。

纺织材料学 绪论

纺织材料学 绪论
(2)合成纤维
2019/9/1
绪论
18
B.纱线的分类:
按形成方式和结构分
1、普通纱线(环锭纺):(1)单纱 (2)股线 2、新型纺纱线:(1)自由端纺纱线(气流纱、静电纱)
(2)非自由端纺织(自捻纱) (3)花式线 (4)变形线(膨体纱,弹力丝) 3、长丝短纤维组合纱(包芯纱、包缠纱)
2019/9/1
丝纤维轻滑亮丽暖。产量也不高,也是高档原料。
2019/9/1
绪论
17
2、化学纤维:以天然或合成涤高纶聚—物—为聚原酯料;,经化 学和机械加工而成的纤维。腈锦纶纶————聚聚丙酰烯胺腈;; (1)人造纤维(再生纤维)是出现维最伦早—的化—学聚纤乙维(烯m醇an-缩ma醛de;fibre),它
以天然纤维素,蛋白质、无机物丙为纶原料—加—工聚而成丙。烯; 氨纶——聚氨酯。
纺织材料的发展,纺织材料的物尽其用,纺织材料的品质及度, 纺织材料加工或处理的效果,纺织材料的功效和持久性,依赖于我们 对纺织材料的认识与了解。而此又依赖于对材料本身和其成形过程的 表征。
纺织材料的科学与理论虽然在发展,在突破,但相对较慢、较小, 而且中国在其中的贡献还很不起眼。
产业用、特殊防护用,以及纺织材料的安全与可靠的表征;纺织材 料感觉与舒适的物理、生理和心理作用的分离或联系的表征,仍是较 为单薄和欠缺的内容。
律和技能的一门科学。 为纺织纤维材料,简称纺织材料。
纤纺维织原材料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纺织纤维、纱线、织物的基本
结构--棉;纺花织纤维、纱线、织物的物理性质,它们的工艺意义、指标
、测试方法、试验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以及影响这些性质的因
素;纤维、纱线、织物的基本结构与物理性质的内在联系;纤维、

纺织材料学资料

纺织材料学资料

纤维:直径一般为几微米到几十微米,而长度比直径大百倍、千倍以上的物质化学纤维:利用自然界存在的低分子化合物或高分子化合物经过化学处理与机械加工得到的各种纤维的总称。

包括(合成纤维和再生纤维)纺织纤维:直径一般为几微米到几十微米,而长度比直径大百倍、千倍以上的物质,并且可用来制造纺织制品。

这类纤维称为纺织纤维。

异形纤维:经一定几何形状(非圆形)喷丝孔纺制的具有特殊截面形状的化学纤维。

非圆形截面或中空的化学纤维。

差别化纤维:一般经过化学改性或物理变形,使纤维的形态结构、物理化学性能与常规纤维有显著不同,取得仿生的效果或改善提高化纤的性能。

这类对常规纤维有所创新或具有某一特性的化学纤维称为差别化纤维。

超细纤维:单丝线密度较小的纤维,又称微细纤维。

根据线密度范围可分为细特纤维和超细特纤维。

细特纤维抗弯刚度小,制得的织物细腻、柔软、悬垂性好,纤维比表面积大,吸湿好,染色时有减浅效应,光泽柔和。

高收缩纤维:沸水收缩率高于15%的化学纤维。

根据其热收缩程度的不同,可以得到不同风格及性能的产品。

如热收缩率在15%-25%的高收缩涤纶,可用于织制各种绉类、凸凹、提花织物。

复合纤维:在同一根纤维截面上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相混合的聚合物,这种纤维称为复合纤维。

根据两种纤维的截面配置不同,可分为皮芯型、并列型、海岛型和裂片型等。

中空纤维:贯通纤维轴向且管状空腔的化学纤维。

可通过改变喷丝孔形状获得。

特点是密度小,保暖性强,适宜做羽绒制品特种纤维: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结构、功能或用途的化学纤维,其某些技术指标显著高于常规纤维。

羊毛缩绒性:指羊毛纤维的集合体在一定的湿热条件下,经机械外力的反复挤压,逐渐收缩紧密、并互相穿插纠缠、交编毡化的现象。

缩绒性是毛纤维所特有的。

吸湿性:通常把纺织材料从气态环境中吸着水份的能力称为吸湿性。

吸湿滞后性:在相同大气条件下,放湿的回潮率-时间曲线和吸湿的回潮率-时间曲线最后不重叠而有滞后性,从放湿得到的平衡回潮率总高于吸湿得到的平衡回潮率。

纺织材料学笔记

纺织材料学笔记

绪论一﹑两个基本概念◆纺织材料:用以加工制成纺织品的纺织原料、纺织半成品以及成品的统称,包括各种纤维、条子、纱线、织物(--复合物)等。

◆纺织材料学: 是研究纺织纤维、纱线、织物及其复合物等纺织材料的一门学科。

二﹑研究对象:纤维﹑纱线﹑织物三﹑主要内容◆纺织材料的种类、组成、结构和性能等。

◆纺织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能的内在联系与测试方法。

(包括测试仪器的工作原理、使用、测试指标、测试数据的分析等)。

◆影响纺织材料性能的因素及纺织材料的性能对纺织工艺加工和材料的应用产生的影响。

◆纺织纤维、纱线、织物等纺织材料间性能的相互关系。

◆纺织材料品质的评定。

四﹑重要性◆纺织材料是纺织工业的基础;◆《纺织材料学》的学习是进一步掌握有关纺织专业知识的准备;◆学好《纺织材料学》将为今后在生产实践中合理使用材料、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进行科学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纺织材料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第一章﹑纤维的分类及发展第一节﹑纤维及其分类一﹑纤维定义与要求1. 纤维--通常是指长宽比在103倍以上、粗细为几微米到上百微米的柔软细长体,有连续长丝和短纤之分。

2. 纺织纤维--由于纤维大都用来制造纺织品,故又称纺织纤维。

/长度达到数十毫米以上具有一定的强度、一定的可挠曲性和一定的服用性能,可以生产纺织制品的纤维。

3.要求:(P13)◆总的要求:作为纺织纤维必须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和生理性质,以满足工艺加工和人类使用时的要求。

◆具体要求:有一定的长度和细度;有必要的强度及变形能力、弹性、耐磨性和柔性;有一定的吸湿性、导电性和化学稳定性等。

对穿着用和家用纤维要有良好的染色性能应该是无害、无毒、无过敏的生理友好物质;对产业用纤维则还要求环境友好及特殊性能二﹑纤维的分类与命名纺织纤维种类很多,按来源和习惯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大类1.天然纤维◆定义:凡是自然界里原有的或从经人工种植的植物中、人工饲养的动物中直接获取的纤维统称为天然纤维。

【2022101】《纺织材料学》课程教学大纲

【2022101】《纺织材料学》课程教学大纲

【2022101】《纺织材料学》课程教学大纲《纺织材料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纺织材料基础课程代码:2022101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学分:4 总学时:72 理论学时:56 实验学时:16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适用专业: 纺织技术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属于纺织技术专业基础课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纺织材料种类、基本结构、测试方法及工艺意义指标,掌握其基本结构与物理性质的内在联系。

二、教学基本要求1、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掌握纤维、纱线、织物的分类;掌握各种纤维的结构、性能及其间的鉴别;纤维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与影响规律,各种性能在纺织工艺中的表现及影响与规律;纱线、织物的结构、形态、工艺性能、物理机械性能及其关系;纺织产品的组成、结构、物理机械性能、化学性能对应用中的影响。

2、教学模式基本要求:理论讲解,试验。

3、考核方法基本要求: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的综合评价。

三、教学内容及要第一篇纺织纤维第一章了解纺织纤维及其纺织纤维的分类。

第二章了解天然纤维:棉、麻纤维种类,掌握棉和麻纤维的性质,理解品质评定,性能与检验。

第三章了解天然蛋白质纤维毛,蚕丝的种类,掌握毛纤维和蚕丝纤维的性质,理解品质评定,性能与检验。

第四章了解合成纤维——涤纶、腈纶、锦纶、丙纶、氯纶、维纶、氨纶,掌握涤纶、腈纶、锦纶、丙纶、氯纶、维纶、氨纶性质,理解差别化纤维及化学纤维检验。

第五章了解纺织纤维的内部结构第六章了解纺织材料的吸湿性,吸湿性指标及测试;掌握吸湿机理;吸湿对材料性质和对纺织工艺的影响。

第七章了解纺织纤维长度和线密度的测定方法及其与产品质量及纺纱工艺的关系。

第八章了解纺织材料的力学性质。

理解纤维的力学性质,掌握纤维的力学性质影响因素及对纺织工艺影响。

第九章了解纺织材料的热学性质、电学性质和光学性质;掌握纺织材料的热学性质、电学性质和光学性质对纺织工艺影响。

第十章了解纺织纤维鉴别,掌握常见纺织纤维鉴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ypes
Other:
naturally colored:
Mostly
brown or
green Eventually all brown Inconsistency Poor properties
Application
~55%
of apparel fibers are cotton ~70% of men’s apparels made of cotton ~40% of women’s apparels made of cotton 65% of all cotton fibers were used for apparels in 1990 Additional 27% of cotton for sheets and towels or other non-apparel household applications ~7% for industrial use
Cuticle:
Structure
Submicrostructure
5
distinctive regions:
wall: composed of fibrils: a sheath of spiraling fibrils 20 - 30 degree to the fiber axis
Life of a Silkworm
Silkworm
Cocoon
Chrysalis
Butterfly
Tussah: “wild” silk
Spider
Structure
Macrostructure:
Length:
915-1190 m (1000-1300 yds )/cocoon Max 2750 m (3000yds)/cocoon, 1 fiber/cocoon. Thickness: 9-11 mm or 1.2-1.5 denier. Varies: thickest in the middle thinnest inside.
High
heat of wetting: lots of polar groups available High water absorption: up to 1/3 of its weight Smooth and soft High luster: high crystallinity and triangular cross-sectional shape. Scroop: rustling sound due to an acid treatment that hardens fiber surface.
Duppioni:
2 silk worm spin their cocoons together: having special appearance (irregular thickness) similar to wild silk but better color
Regular cocoon
Asakura et al
Properties
For
silk producers, i.e. silk worm, spider etc., silk fibers are for protection, transport and food cap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Medium

tenacity but higher than wool
from molecular structure:
resulted
zigzag b-sheet of silk vs a-helix of wool extruded instead of grown as a cell higher crystallinity than wool
Structure

Macrostructure Length to breadth ratio: 6000:1 to 350:1 Relatively uniform along its length Color: never truly white but creamy white to gray
Chapter 11 Silk Fibers
Yiping Qiu
Introduction
The
larva of certain insects for use in their building webs, climbing ropes and cocoons Commercial silk industry: use larva of silkworm Spiders Application: mostly apparel, also used for parachutes.
Spinning of silk by silkworm
Asakura
et al : birefringence increases as silk fiber is spun out
Spinning of silk
Silkworm
and spider spin the fibers started with liquid crystals, resulting in good molecular orientation and high crystallinity
Structure
Fibroin
A
protein polymer
chain of amino acids forming a protein called fibroin composed of 15-18 different amino acids. Glycine, alanine and serine occupy 86% of the polymer The side groups of the above 3 amino acids are small compared with those in wool: glycine: R = H alanine: R = -CH3 Serine: R = -CH2OH Crystallize readily: 70-75%
Raw
silk: silk with gum
Production
Silk

yarn spinning:
Duppioni cocoon
Filament yarn, 7 – 8 ends (cocoons) per yarn, total linear density 20 – 22 denier Staple yarns
Properties
Other
properties
Ignites
and burns but sometimes selfextinguishing Dry-cleaning preferred due to:
lower
tenacity and initial modulus when wet degraded by alkaline solutions may be hand-washed using mild detergents
Structure
Cotton
fiber: single plant cell Macrostructure Staple length: 1/8 - 2.5 inch (0.32 - 6.35 cm) Cotton fibers used in textile yarns: 7/8 1.25 inch (2 – 3 cm) Diameters: 16 - 20 mm but varies from fiber to fiber: longer fibers are finer
Cotton
Ginning mill
Types:
Commodity:
Long
Upland
staple:
Pima
cotton: extra-long staple (ELS) cotton grown in the U.S., Australia, Peru etc. Sea island Egyptian
Amino Acids in wool
Structure
Fibroin
Pack
protein polymer
well: lots of H-bonds, small number of ionic bonds No cystine: no S-S bonds Configuration: pleated b-sheet Degree of polymerization of silk DPsilk > DPwool
Medium
modulus Medium abrasion resistance Medium resilience: (cotton < silk < wool) pleated sheets can slide over one-another.
Properties
Comfort
Cotton fiber
Structure
Submicrostructure
5
distinctive regions:
out layer of wax, a few molecules thick to protect seeds but can be removed by wet processing and laundering.
Chapter 12 Cotton Fibers
Introduction
Cotton:
seed hair obtained from the boll of the cotton pla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