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家访方案
教师家访活动方案(3篇)

教师家访活动方案为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实效性和主动性,加强我区教育工作者与家长的沟通,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取得家长和社会对教育的理解和支持,引起全社会对教育、对学生的关心和关爱,了解学生的家境状况,做到自觉接受学生、家长、社会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师德行为的监督,建设和谐、高效、优质的可持续发展的育人大环境,根据全区教育战线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际,结合全市作风建设主题活动要求,经局党委研究,决定在全区开展“千名教师进万家大家访”活动,现将活动事宜通知如下:一、活动目的通过“千名教师进万家大家访”活动,切实加强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的联系,了解学生成长环境、思想动态(范本)及校内外表现,及时通报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质量观,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
征求学生及家长对教师和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进一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提高社会与家长、学生对学校教育的满意程序。
强化服务意识,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促进教师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教育行风建设推向新的高度。
二、活动时间安排1、___年___月下旬,大家访活动发动准备阶段(1)区教文体局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各校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在全体教师中宣传发动;(2)班主任老师具体负责本班家访实施;(3)建立学生情况档案;(4)设立局热线电话___,校长热线电话。
2、___年___月初——___月底,家访活动实施阶段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组成家访组,分别到学生家里当面向家长了解情况。
3、___年___月初家访活动总结阶段各校及时上报家访进展、相关信息,小结家访活动情况,至局领导小组。
三、家访内容1、向家长宣传教育法规、课改理念、教育教学思想等,赢得家长对学校、班级工作的理解、支持;2、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范本)、成长环境、个性特点等;3、了解学生家庭住址、家庭成员的工作、生活、爱好等情况;4、了解学生上、下学乘坐、使用交通工具的情况;5、听取家长对学校办学、班级管理及对自己孩子要求等意见或建议。
2023年小学教师家访活动计划标准范文(三篇)

小学教师家访活动计划标准范文争取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支持,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现将本学期家访工作计划如下:一、家访目标:1、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家庭教育情况、社会交往情况,以及在家庭中的表现情况。
2、了解学生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
3、征求家长对教师教学、班级、学校管理的意见和建设。
4、向家长宣传____教育政策及提供先进的教育信息。
5、纠正家长错误的家教方法,向家长交流比较科学的家教方法。
二、家访途径:1、打电话提前预约,登门家访。
2、电话访问。
3、邀请家长来学校。
三、整体策化,实施方案:开学初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情况,初步制定家访实施方案,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家访。
要体现家访的灵活性,体现师生之间的和谐、民主、平等关系的新型师生关系。
家访谈话有方向、有目的,讲究艺术,不漫无边际地闲聊。
随时保持家长热情,使家长对我的谈话感兴趣。
在反映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行为表现情况时,不要一味地告状、批评学生的种种不良行为或只提优点,说好的方方面面。
以表扬为主,从赞扬的角度切入话题,对学生的缺点却用借桃喻李委婉地指出,通过表扬别的学生在某个方面的优点来提醒家长,使家长明白自己的孩子在这方面的不足,知道今后该朝那个方向努力。
在家长面前给学生留脸面,拉近了师生距离,谈话气氛活跃,场面融洽和谐。
四、做好家访记录,及时反馈:每次家访后,及时地写出详尽的家访记录,把家访过程、家访达成的共识,家访中受到的启发及家访中发现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
并根据学生在校内的学习、行为表现,结合家访中了解掌握的资料,及时反馈,对学生重新分析评估,制定新的教育方案和措施,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深化教育。
五、常与家长通电话:把学生存在的问题和点滴进步随时打电话告知家长,家校共同配合教育、督促。
电话中讲的是学生存在的问题,家长就亮红灯,分析原因、寻找对策、采取措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电话中讲的是学生取得点滴进步,家长就亮绿灯,及时给予表扬鼓励,长期这样,学生就能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健康成长。
教师家访工作方案设计

教师家访工作方案设计1. 引言部分教师家访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与学生家庭的交流和互动,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为了提高家访工作的效果和质量,我校制定了以下的家访工作方案。
2. 家访目的和意义通过家访,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兴趣特长、性格特点等,有助于更好地开展个性化教育,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同时,家访也有利于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形成共育的教育理念。
3. 家访对象和频次家访的对象主要是学生的家长,包括学生的父母或监护人。
对于每位学生,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家访,以确保全面了解学生的成长情况。
同时,学校还将根据需要,随时进行特定学生的家访,以及少数特殊情况下的家访工作。
4. 家访工作的准备在家访前,教师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包括收集和整理学生的相关资料和信息,了解其家庭背景、学习情况等,在家访中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交流。
此外,还需要提前与家长预约家访时间,确保双方都有充分的准备。
5. 家访的内容和方式在家访中,教师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探讨不同的内容。
首先,可以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包括学习成绩、学习习惯等,以及学生参与的活动和社交情况。
其次,可以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如家庭环境、亲子关系等。
此外,还可以询问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改进教育教学质量。
6. 家访中的交流技巧在家访中,教师需要运用一些交流技巧,以确保沟通的顺利进行。
首先,教师要保持积极主动的沟通姿态,注重倾听家长的意见和想法。
其次,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最后,教师要注重与家长的情感交流,增强双方的亲近感和信任感。
7. 家访后的跟进工作家访并不是一次性的活动,教师在家访后需要及时进行跟进工作。
首先,教师要整理家访记录,并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然后,教师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学生的表现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和措施。
教师家访活动方案

教师家访活动方案活动方案篇一户外活动:(一)户外情景运动:给小动物送食物材料提供:软辊拱门2个、红色小隧道1个、垫子4块、钻洞环7个(4个有铃铛)、网2个(一个有铃铛)、自制脚印路3个、蓝色泡沫组合垫7组(2块粘合为一组)、海洋球一筐、大嘴巴动物一个观察指导要点:1、观察幼儿是否能用匍匐前进的方式穿越通道。
2、指导幼儿在爬行过程中与同伴保持安全距离。
3、观察幼儿出汗情况,为出汗较多幼儿垫毛巾,提醒幼儿有汗及时用毛巾擦,注意休息。
(二)特殊天气情景运动:给小动物送食物材料提供:软辊拱门2个、红色小隧道1个、垫子4块、钻洞环7个(4个有铃铛)、网2个(一个有铃铛)、自制脚印路3个、蓝色泡沫组合垫7组(2块粘合为一组)、海洋球一筐、大嘴巴动物一个、蓝色泡沫垫8块、长方形桌子一张、正方形桌子一张。
观察与指导要点:1、观察幼儿是否能用匍匐前进的方式穿越通道。
2、指导幼儿在爬行过程中与同伴保持安全距离。
3、观察幼儿出汗情况,为出汗较多幼儿垫毛巾。
提醒幼儿有汗及时用毛巾擦,注意休息。
生活活动:1、点心前能够用正确的洗手方法洗手。
2、能够认真地吃完自己的一份点心。
自主性游戏:预设内容:娃娃家、糖果店、银行等。
观察要点:1、游戏中的幼儿需要休息或者外出时,是否能找同伴顶班或换班。
2、交流分享中愿意与同伴分享游戏中开心的事情。
美术活动:蚂蚁和西瓜活动目标:1、在绘本情景下,尝试用撕贴的方式制作西瓜,用单色点画表现蚂蚁的简单动态。
2、大胆猜想,积极尝试,乐于讲述,感受美术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PPT、固体胶、记号笔、红色手工纸、绿色油画棒、白色卡纸、音乐、蚂蚁图片活动过程:一、大胆猜想,随意撕贴。
1、猜西瓜。
2、撕西瓜。
3、贴西瓜。
4、画瓜皮、点瓜籽。
二、深入刻画,表现动态。
1、猜蚂蚁。
2、拼动态。
这儿还有三粒西瓜籽,谁能来变一只小蚂蚁,谁能摆出不一样的姿态?小结:三粒西瓜籽变出小蚂蚁,小手小脚弯一弯,触角触角翘一翘,可爱的小蚂蚁就动起来”。
教师家访组织方案

教师家访组织方案一、背景介绍教师家访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工作,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与家庭沟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组织教师家访,促进家校合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制定一套科学的教师家访组织方案十分必要。
二、目标与任务教师家访的目标是加强家校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兴趣爱好等情况,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
任务包括邀请家长参与、安排家长与教师面谈、收集家庭信息等。
三、邀请家长参与通过学校通知、学生代表等形式,邀请家长积极参与教师家访的组织工作。
鼓励家长积极回应邀请,提前准备相关资料,以便更好地与教师交流。
四、制定家庭访问计划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学生特点,科学合理地制定家庭访问计划。
合理安排教师家访的时间和地点,确保教师能够充分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成长条件以及亲子关系等。
五、与家庭面谈教师家访的核心环节是教师与家长的面谈。
教师应以平和、友善的态度与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表现、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情况。
同时,也要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探讨学生成长的方向。
六、收集家庭信息在教师家访过程中,可以制定一份家庭信息调查表,询问家长的个人信息、职业状况、兴趣爱好等,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
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家庭信息的隐私性。
七、撰写访谈记录教师在家庭访问后,应及时整理撰写访谈记录。
访谈记录应准确、简洁,对于家长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教师需认真反思并提供积极的解决方案。
八、分析总结与反馈在完成一轮教师家访后,学校应组织相关教师进行分析总结,并将分析结果与家长进行及时的反馈。
这样不仅可以让家长了解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也能够进一步增加学校与家长的互信。
九、素质培训与交流为了培养教师家访的专业素养,学校可以组织相关培训活动。
通过邀请专家讲座、教师交流研讨等形式,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家访技巧,促进教师能够更好地与家长沟通。
十、建立家校合作机制教师家访不仅仅是一次交流活动,更要建立长效的家校合作机制。
家访方案(精选5篇)

家访方案(精选5篇)家访方案1为加强教育行风和师德师风建设,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根据雁塔区教育局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工作实际情况,为确保活动科学、有序、实效开展,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大家访活动以“走进家庭,携手育人”为主题,围绕教师强素质、学生得发展、行业树形象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健全家校共建的良性互动沟通机制,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和谐、稳定、健康发展。
二、领导小组组长:骆红岗副组长:成员:三、活动目标深入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
家访教育活动应完成以下目标:1.通过家访活动,打破师生隔膜,让老师充分了解学生家庭背景、家庭教育环境,掌握影响学生成长的第一手家庭资料。
2.通过家访活动,架起家校联系的“桥梁”,优化家校教育的合力,指导家长科学合理开展家庭教育,避免家庭教育误区,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3.活动组织实现“两个全覆盖”,即参与对象覆盖全体教师、家访活动覆盖全体学生。
4.活动效果力求“四个面对面”,即“学生情况面对面沟通,教育政策面对面解答,育人策略面对面探讨,家长心声面对面倾听”,从而达到学校与家庭关系进一步紧密,教师与家长关系进一步融洽,教师与学生关系进一步和谐,家长与子女关系进一步优化的目的。
四、活动内容(一)家访重点。
大家访活动要重点关注六类家庭:一是经济困难家庭;二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家庭;三是思想和学业上有重大变化的学生家庭;四是留守儿童(含单亲子女)家庭;五是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家庭;六是残疾学生家庭。
(二)家访内容。
一是了解掌握学生家庭情况、成长环境、在家表现、学习和生活习惯等;二是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思想、学习情况和综合表现等;三是向家长介绍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模式及教育政策,对家长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好解释和宣传工作,赢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四是宣传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生理及安全卫生等方面的知识,指导家长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五是以六类家庭为重点,开展帮扶、辅导(包括心理辅导和学习辅导)及其他助学活动;六是征求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与家长探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方法与途径。
幼儿园家访活动实施方案5篇

幼儿园家访活动实施方案1. 背景家访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活动,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的成长状况、家庭环境和兴趣爱好,提供更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本方案旨在规范幼儿园家访活动的实施,确保其有效性和顺利进行。
2. 目的•了解幼儿的家庭环境和背景,为教育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促进家校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加强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了解,增强家长的信任和支持。
3. 实施步骤步骤1:确定家访计划•教师组织会议,确定家访的时间、地点和家访顺序。
•建立家访名单,确保每个家庭都能得到家访机会。
•确定家访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问题。
步骤2:与家长进行预约•在幼儿园通知栏、微信群等途径上发布通知,告知家长家访的目的、时间和联系方式。
•与每个家长进行电话或面谈,确认家访时间和地点。
步骤3:准备家访材料和工具•教师准备家访记录表,用于记录家访过程中的信息和意见。
•准备一些小礼品或纪念品,以示感谢和鼓励。
步骤4:进行家访•教师按照预定的时间和顺序,赴家访地点与家长进行交流。
•介绍家访的目的和流程,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关注点。
•询问孩子在家中的情况、习惯、兴趣爱好等方面的情况。
•提供有关幼儿园教育理念、教学活动和家校合作的信息。
步骤5:记录和总结•家访结束后,教师及时记录家访的内容、印象和问题。
•教师组织会议,就家访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找出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步骤6:跟进和反馈•教师根据家访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和措施。
•教师通过电话、微信群等方式与家长保持沟通,跟踪孩子在教育中的进展。
•教师定期向家长提供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和成果展示。
4. 家访注意事项•保护家长和幼儿的隐私,不泄露家长提供的信息和家访记录。
•家访过程中注意语言和表达,尊重家长的观点和决策。
•好好利用家访的时间,针对性地了解和把握幼儿的情况。
•家访结束后,及时向家长反馈家访的结果和发现。
•家访后继续关注幼儿和家长,提供帮助和支持。
学校家访工作实施方案(三篇)

学校家访工作实施方案一、前言家访是学校与家庭之间密切联系的桥梁,是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为了加强学校家访工作,更好地做好家访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二、目标通过学校家访工作,达到以下目标:1. 增进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共育育人的合力。
2. 了解学生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情况以及学生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信息,为学校开展个性化教育提供依据。
3. 发现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问题和困难,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4. 培养和促进学生家庭的教育责任感和家庭教育能力。
三、工作内容1. 家访对象的选择(1)全体学生及其家长。
(2)特殊情况下需要特殊关注的学生及其家长,如转学生、留级生、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学生等。
2. 家访时间安排根据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家访时间,包括学期初、学期中和学期末等不同时间节点,确保家访工作全年覆盖。
3. 家访形式家访可以采取以下形式进行:(1)走访家庭:学校教师到学生家中进行走访,与家长面对面交流。
(2)电话家访:学校教师通过电话与家长进行交流。
(3)网络家访:通过网络平台与家长进行交流。
4. 家访记录学校教师在家访过程中要做好详细的家访记录,包括家庭成员情况、学生个性特点、学习情况、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内容,以便日后参考和分析。
四、实施步骤1. 立项阶段:确定学校家访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并成立家访工作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工作计划。
2. 宣传和培训阶段:宣传学校家访工作的重要性和目的,增强全体师生家庭对家访工作的支持和理解。
组织各类家访工作培训,提高教师的家访技能和沟通能力。
3. 家访对象确认阶段:根据学校家访工作目标,确定家访对象,制定家访计划。
4. 家访准备阶段:收集家访所需的家庭基本信息,准备好家访材料和家访记录表。
提前与家长确认家访时间,并做好相关的沟通工作。
5. 家访实施阶段:按照家访计划和家访形式,进行家访工作。
在家访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家长意见,耐心倾听,积极参与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家访方案
教师家访方案
刘世雄
一、指导思想
为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通过教师与家长的配合~形成做学生思想工作的“合力”,强化教师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树立教育良好形象。
二、家访内容
1、向家长宣传教育法规、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及学校课改实验等内容~赢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2、向家长宣传学校取得的成绩~听取和收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3、向家长汇报其孩子在校表现~了解学生在家庭中表现状况~如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思想表现、个性特点等。
4、了解学生家庭基本情况。
如经济状况、文化教养、家庭对学生的影响等。
5、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以达到配合、支持学校教育工作。
三、教师家访工作方案
,一,教师家访前~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确定对象~被家访的学生要有代表性~有一定的覆盖面~可以是学困生、单亲家庭的学生、外出务工家庭的子女和进城务工子女~也可以是特长生、优等生、潜力生等。
2、提前与家长预约~定好时间。
3、做好对家访学生近一阶段在学校各方面情况的了解。
4、依据了解到的学生情况~做好家访目的、家访谈话内容的准备工作。
,二,教师家访时~遵守以下要求:
1、教师要按照与家长的约定时间~按时家访。
2、教师家访时要衣着大方~态度和蔼、诚恳~对学生的情况要一分为二的与家长进行交流~要注意方式方法~要以鼓励为主~不允许只讲存在问题不讲学生成绩。
3、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积极向家长介绍相应的科学的教育方法~决不允许教师只讲问题~不讲方法。
4、教师要积极向家长宣传学校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通过与家长地沟通~要使家长了解和支持学校教育。
5、教师要虚心、认真听取家长的各种意见和建议~能当时解答的要及时解答~不能当时解答的要在家访结束后5日内给家长进行答复~决不允许不答复。
6、教师家访不允许接受家长的宴请~不允许接受家长的礼物等。
,三,教师家访结束后~做到以下要求:
1、教师家访结束后~要把家长反应的问题、建议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
2、教师家访结束后~要认真做好家访学生情况记录。
3、家访后要及时把了解到的学生情况~与其他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以便各任课教师更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育。
4、教师要跟踪了解学生在家访后各方面的变化、反应~并及时给以相应地教育。
5、教师家访结束后~要总结经验、找出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