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统计资料-欧贝口腔医院整理
医疗服务能力与质量安全监测数据统计结果

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国家2020年版)
医疗服务能力与质量安全监测数据统计结果(2020年)
第一章资源配置与运行数据指标(共30个指标)
表1 床位配置(3个指标)
表4 运行指标(3个指标)
第二章医疗服务能力与医院质量安全指标(共62个指标)
第三章重点专业质量控制指标(共253个指标)表1 麻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13个指标)
表5 病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13个指标)
表8 呼吸内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9年版)(20个指标)
表10 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0年版)(75个指标)
表13 药事管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0年版)(15个指标)。
22-6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处理: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及床位利用情况(全国2010-2018多年数据分析对比)

2197
48
5.73
2018 妇幼保健院(所、站)
29246
981
8.69
2018 其他医疗卫生机构 2018 #疗养院
278
32
3.71
204
32
3.08
实际开放 总床日数
(日)
290736 226453 153469
30540 3745 1312
35411 1976
53926 7387
46537 402
80.5
10.5
23962
24.6
258.0
70.7
10.4
787039
19.5
301.3
82.6
14.2
31910
3.7
278.5
76.3
51.3
1362536
30.4
218.0
59.7
6.7
2016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2016 卫生院
2016
街道卫生院
2016
乡镇卫生院
2016 村卫生室
176.0
48.2
9.3
752
32.3
291.0
79.7
8.6
582
32.3
310.1
85.0
9.3
2017 综合医院
2017 中医医院
2017 中西医结合医院
2017 民族医院
2017 专科医院
2017 护理院
2017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2017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2017 卫生院
2017
街道卫生院
2016 门诊部
2016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全国卫生资源及医疗服务调查制度

卫生设施调查
床位数
反映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的能力。
建筑面积
反映医疗机构的规模和设施条件。
医疗设备
如CT、MRI等先进的医疗设备。
卫生装备调查
医疗车辆
01
如救护车、转运车等。
诊疗仪器
02
如心电图机、B超等。
消毒设备
03
如消毒柜、消毒剂等。
03
医疗服务调查
门诊服务调查
01
02
03
门诊服务时间
调查门诊服务时间是否满 足患者需求,是否需要延 长或调整。
加强与各地区和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数据采集 和使用的有效性。
培养专业的调查和分析人才,提高调查队伍的整 体素质。
对卫生资源和医疗服务发展的思考
卫生资源是医疗服务的基础 ,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是提高 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
加强基层医疗服务建设,提 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设施和服 务水平,满足广大群众的基 本需求。
诊疗效率
调查医院的诊疗流程是否高效,是否存在排队时间长、等待时 间长等问题。
床位周转率
调查医院的床位周转情况是否良好,是否存在床位空闲或紧张 的情况。
药品使用效率
调查医院药品使用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药品浪费或滥用的情况 。
04
数据收集和处理
数据收集方法
1 2
现场调查
组织专业调查员进行实地调查,收集相关数据 。
评估卫生政策和规划的实施效 果,为调整和完善政策提供数 据支持。
调查范围和内容
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包括综合 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 心、乡镇卫生院等。
医疗服务能力、质量、效率和服务 满意度等。
卫生人力资源、医疗设备、药品和 卫生费用等卫生资源情况。
卫生统计年报表及指标解释

全国卫生资源与医疗服务调查制度总说明一、调查目的:了解全国卫生资源配置与医疗服务利用、效率和质量情况,为监测与评价医改进展和效果、加强医疗服务监管提供参考,为有效组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提供基础信息。
二、调查对象和范围:1、卫生机构年报表(卫统1-1表至卫统1-8表)调查范围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机构月报表(卫统1-9表、卫统1-10表)调查范围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2、卫生人力基本信息调查表(卫统2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在岗职工(乡村医生及卫生员除外),取得卫生监督员证书的公务员。
3、医用设备调查表(卫统3表):医院、妇幼保健院、专科疾病防治院、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急救中心(站)。
4、医院出院病人调查表(卫统4表):二级及以上医院、未定等级的政府办县级及以上医院。
5、采供血情况调查表(卫统5表):采供血机构。
三、主要内容:卫生机构基本情况,医改措施落实情况,医疗机构运营情况,卫生人力基本信息,医用设备配置情况,出院病人情况,采供血情况等。
四、报送方式、报告期及调查方法:1、报送方式:(1)网络报送:医疗卫生机构(诊所和村卫生室除外)和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登录“国家卫生统计网络直报系统”报送卫统1-1表至卫统1-10表、卫统2表至卫统4表。
①代报:卫统1-3表、诊所和医务室人力表由县区卫生局代报;卫统1-4表由所属乡镇卫生院或县区卫生局代报。
取得卫生监督员证的公务员由所在卫生行政部门填报人力表。
(2)逐级上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向卫生部医政司报送卫统5表。
2、报告期:(1)月报:医疗机构月报表。
新增、撤销及合并卫生机构在取得、撤销或变更执业(登记)证书10日内网络报告卫生机构调查表第一项“基本情况”。
(2)季报:医院出院病人调查表、采供血情况调查表。
(3)年报:卫生机构年报表。
(4)实时报告:卫生人力基本信息调查表、医用设备调查表和卫生机构变动信息。
卫生机构在人员流入或流出本单位1个月内上报增减人员信息(每年7-9月更新所有在岗职工变动信息);医疗机构在设备购进、调出或报废1个月内上报。
最新医疗卫生主要统计指标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一、卫生资源1.卫生机构:指从卫生行政部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从民政和工商行政、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取得法人单位登记证书,为社会提供医疗保健、疾病控制、卫生监督或从事医学科研和教育等工作的单位。
包括医院、疗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街道)卫生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村卫生室、急救中心(站)、采供血机构、妇幼保健院(所、站)、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监督机所(中心)、医学科研机构、医学在职培训机构、健康教育所(站)等其他卫生机构。
2.医疗机构:指从卫生行政部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包括医院、疗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街道)卫生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村卫生室、妇幼保健院(所、站)、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 、急救中心(站)和临床检验中心。
3.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指为社会公众利益服务而设立运营的医疗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其收入用于弥补医疗服务成本。
4.营利性医疗机构:指医疗服务所得收益可用于弥补投资者经济回报的医疗机构。
政府不举办营利性医疗机构。
5.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各类专科医院和护理院,不包括专科疾病防治院、妇幼保健院和疗养院。
6.中医医院:包括中医(综合)医院和中医专科医院,不包括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院。
7.专科医院:包括口腔医院、眼科医院、耳鼻喉科医院、肿瘤医院、心血管病医院、胸科医院、血液病医院、妇产(科)医院、儿童医院、精神病医院、传染病医院、皮肤病医院、结核病医院、麻风病医院、职业病医院、骨科医院、康复医院、整形外科医院、美容医院等其他专科医院,不包括中医专科医院、各类专科疾病防治院和妇幼保健院。
8.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指为本社区居民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的基层卫生机构。
9.卫生人员:指在医疗、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医学科研和在职教育等卫生机构工作的职工,包括卫生技术人员、其他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
中国民营医院医疗服务统计资料(2010-2015)

按经济类型分
公立医院 民营医院
258
373
736
1206
291
897
408 105 525 297
693 34 489 146
110
71
71
97
483 13069
431 14518
续表
按医院等级分
三级医院 28 130 48 63 8 54医院 133 488 222 324 11 314 187 89 61 228 7494
548������ 6 7294������ 2 3947������ 1 1108������ 3 1713������ 9 4982������ 4 308364������ 1
公立医院(10000)
14308������ 8 10974������ 6 8041������ 8 32335������ 0 8245������ 7 1535������ 6 5201������ 7 13548������ 2 3817������ 9 7321������ 9
民营医院(10000)
22823������ 9 9462������ 2 4834������ 4 1480������ 5 1473������ 6 1587������ 1 527������ 1 450������ 0 829������ 3 531������ 6 502������ 0 1024������ 4 4753������ 9 2282������ 7 1704������ 4 881������ 7 518������ 4 2514������ 8
二级医院 2609 2374 2511 117 55 459 292 251 275 212 335 105 351 223 299 181 206 470 449 269 312 339 203 34
健康与医疗行业医疗资源利用数据分析报告

健康与医疗行业医疗资源利用数据分析报告1.引言医疗资源是指用于诊疗、康复和预防保健等医疗服务的各类设施、器械、药品和人力等资源的总称。
合理高效地利用医疗资源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环节。
本报告通过对健康与医疗行业医疗资源利用数据的分析,旨在揭示当前医疗资源的利用情况,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
2.医院数量与分布根据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共有医疗机构3.2万家,其中综合医院约1.2万家、专科医院约1.6万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约3千家。
在城市与农村的分布上,综合医院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专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城市和农村均有分布,但仍存在医疗资源不均衡的情况。
3.医疗人力资源医疗人力资源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数据显示,全国医务人员总数达到380万人,其中医生约190万人,护士约130万人。
然而,医师的数量相对不足,且分布不均衡,城市医疗机构的医疗人员密度明显高于农村地区。
4.病床资源病床是指供患者住院治疗的床位。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共有床位数约为700万张,其中普通病床和特种病床约占总数的70%和30%。
然而,病床资源在城市间和城乡间分布不均衡,大城市的床位密度更高,尤其是特种病床。
5.医疗设备医疗设备是医疗服务的重要支撑。
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医疗设备总量已达到600万台,逐年增加。
然而,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城市医疗机构的设备配置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地区。
6.医疗资源利用情况分析通过对以上数据的综合分析,我们发现健康与医疗行业的医疗资源利用情况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医疗资源在城乡和地区之间的分布不均衡,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医疗资源过剩,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医疗资源短缺。
其次,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导致医疗服务的不平等,患者在城市和农村之间享受不同水平的医疗服务。
再次,医疗设备配置水平方面,城市医疗机构设备更新、新技术引进迅速,而农村医疗机构设备老化、技术水平滞后。
最后,医疗人力资源分布不均衡,医生和护士在城市医疗机构密度高,而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则存在医生缺乏的问题。
重要的医疗统计数据

不同国家的医疗费用结构也有所不同,例如美国以私立医 院和昂贵的药物为主,而欧洲则以公共医疗和福利制度为 主。
医疗资源分配
不同国家的医疗资源分配也存在差异,例如美国的医疗资 源高度集中在大城市和发达地区,而中国则正在努力改善 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平均预期寿命对比
01
02
03
平均预期寿命
环境等因素有关。
06
结论和建议
对医疗政策的启示
医疗资源分配
根据医疗统计数据,政府和医 疗机构应合理分配医疗资源, 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
。
预防保健
加强预防保健的宣传和推广, 提高公众对预防保健的认知和 重视程度,降低慢性疾病的发 病率。
医疗技术创新
鼓励和支持医疗技术创新,提 高医疗服务效率,降低医疗成 本。
发病率趋势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一些疾病的发病率正在发生变 化,例如糖尿病和抑郁症等。
预防和控制
各国都在加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例如推广健康生活方式、提 高早期筛查和诊断率等。
05
医疗数据趋势分析
医疗支出趋势
医疗支出增长
随着人口老龄化、慢性病 增多以及医疗技术的进步 ,全球医疗支出持续增长 。
地区差异
发达国家医疗支出普遍较 高,发展中国家医疗支出 增长速度较快,但人均医 疗支出较低。
影响因素
医疗支出的增长受到多种 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发 展水平、人口结构、医疗 政策等。
平均预期寿命趋势
延长趋势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球平 均预期寿命持续延长。
地区差异
发达国家平均预期寿命普遍较高,发展中国家平 均预期寿命增长速度较快。
心脑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