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二首
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二首原文

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二首原文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二首分别为泰戈尔《金色花》和冰心的《荷叶母亲》,原文如下:1、《金色花》泰戈尔假如我变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么?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么?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儿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2、《荷叶母亲》冰心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
祖父笑着对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姊妹。
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郁的天,我觉着有些烦闷。
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凋谢了,白辨小船般散漂在水里。
梗上只留下小小的莲蒂,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了,窗外雨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
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的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斜过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雨势并不减退,红莲也不摇动了。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二首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二首
以下是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的两首:
1. 《静夜思》 -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是中国古代著名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
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在静夜中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和追求进取的精神。
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追求进步和超越的向往。
这两首散文诗都具有简洁明了的语言风格,同时蕴含着深刻的思考和情感表达,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散文诗两首

散文诗两首第一首:寻找那片海我曾听闻,那片海的蓝色是如此的纯净,如蓝宝石般晶莹剔透。
于是,我一直心心念念地渴望着,渴望去寻找那片神秘的海洋。
我踏上旅程,穿越山川,穿越河流,只为寻找那片让我魂牵梦绕的海域。
我走过雨后的田野,捧起一缕湿润的空气,仿佛可以感受到那片海的气息。
我走过深林,听着风吹过树叶的声音,仿佛可以听到那片海浪拍打在岩石上的声响。
我爬上高山,俯瞰着万里山河,期盼着能够远眺到那片浩渺无边的蓝色。
经过漫长的旅途,我终于抵达了海岸线。
我望着眼前波涛汹涌的大海,呼吸着海风的气息,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激动和喜悦。
但是,这并不是我一直以来憧憬的那片海。
这片海的颜色是灰蒙蒙的,没有蔚蓝的宝石般的光彩。
这里没有细腻的沙滩,只有充满了锋利的岩石。
这里的海浪不是轻柔的抚摸,而是汹涌的狂怒。
我感到失望和沮丧。
我问自己,是不是追寻那片纯净的海洋只不过是一场无尽的梦幻?但是,我拒绝放弃。
我决定继续寻找。
我推开一扇扇大门,探索着更多的海的颜色。
我来到了金色的沙滩,感受到了温暖的阳光。
我来到了翡翠般的海洋,看到了鱼儿的翩翩起舞。
我的心灵开始安定下来。
我明白了,那片纯净的海洋不一定存在于某个特定的地方,而是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只要我们用心感受,用眼睛去寻觅,就能够找到那片属于自己的海。
第二首:城市之夜夜晚,城市如同一座魅力无穷的迷宫,吸引着无数游子的目光。
在繁华的灯光下,大街小巷弥漫着属于夜晚的魅力。
我走在人流涌动的街头,看着高楼大厦的轮廓划破天空,心中涌动着对这座城市的热爱。
夜晚的城市,仿佛是一个巨大的舞台,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演员,演绎着自己的故事。
我路过热闹的酒吧,听见音乐和欢笑的声音从内传出。
酒吧里的人们,在酒精的作用下,忘记了一切的烦恼与忧愁,享受着属于他们的快乐时光。
我路过静谧的公园,看见一对情侣坐在长椅上,彼此依偎着。
他们互相分享着生活的点滴,眼中充满着爱的光芒。
这个城市,见证了无数的爱情故事,也孕育了更多的美好。
散文诗两首

说一说:
• 课文中的孩子是怎样的一个孩子?
• 快乐 活泼 可爱 调皮 • 课文中的妈妈是怎样的一位妈妈? • 沉静 慈爱 疼爱孩子
主题思想:
• 这首诗以“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发
生想象——一个神奇的儿童与母亲“捉迷
藏”,构成了一幅幅耐心寻味的画面,表
现对母亲的爱恋之情,以及人类天性的美
好与圣洁。
散文诗两首 《金色花》
《荷叶·母亲》
作者简介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 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 家。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代表 作有诗集《新月集》、 《园 丁集》、《飞鸟集》、《吉檀迦 利》。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 奖。
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写了 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 小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 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 多幅画,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 曲。
听录音课文,完成——
• 1、给生字词注音,标注自然段。
• 2、课文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 3、全文写了“我”变成金色花后和母亲几 次嬉戏?
读准字音
匿笑
xiù nì
花瓣
bàn
沐浴
mù
dǎo xī
祷告
嗅到
xī
罗摩衍那 林荫
yīn
mó yǎn
膝上
笑嘻嘻
—美读指导
☆ 你认为该用什么样感情基调来朗读? ——喜悦、舒缓、温馨、深情,读 出母子之爱和儿童特有的调皮
点明主旨 深化中心
红莲绰约
从文中看到了 一株( 亭亭 )
的红莲
荷叶田田
从文中看到 了一张
( 勇敢慈怜 ) 的荷叶
由荷叶护莲,你联想到了什么?Βιβλιοθήκη 荷 叶护母亲爱
散文诗二首冰心泰戈尔

第2次
雷声作了 雨越下越大 左右攲斜 无依无靠
不适意,徘徊
第3次
雨肆意地下着
在大荷叶的覆盖下 不动摇
不宁的心绪散尽 感动
学习第三部分,思考:
⑧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作者深受感动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荷叶倾侧过来覆盖红莲, 无畏地为红莲遮蔽,正如母亲为 自己遮风挡雨。作者为母亲的无 私付出而感动。
当母亲寻找他时,他“暗暗地在那里匿笑”,竟“一声儿不响”, 顿时,一个调皮、狡黠的顽童形象便跃然纸上了。最后,当母亲 焦急地问他到哪儿去了时,他说“我不告诉你,妈妈”,也只一 句,就将孩子的调皮描写得淋漓尽致。
《荷叶·母亲》
语言朴实平淡,宁静而致远。 作者以清丽的笔调,描述了雷雨之夜的一朵红莲被风雨打得左 右倾斜,红莲旁的大荷叶倾侧覆盖在红莲上,无惧无畏地守护着 红莲,正如母亲呵护着儿女一般的情景,表达了对母亲由衷的感 激和爱恋。平实中蕴涵真情,让人回味无穷。
3、我为什么要“暗暗地”、“悄悄地”做这些事情?
孩子懂得母亲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 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温馨。
☆ 你认为该用什么样感情基调来朗读?
——喜悦、舒缓、温馨、深情,读出母子 之爱和儿童特有的调皮
通过对诗歌的品读,文中的孩子和妈妈各具有怎 样的特点?
孩子
并蒂[bìng dì] 祷告[dǎo gào] 徘徊[pái huái] 荫蔽[yīn bì] 菡萏[hàn dàn] 欹斜[qī xié] 匿笑[nì xiào]
Hale Waihona Puke 金色花泰戈尔作者名片
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主 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 剧本《摩吉多塔拉》《邮局》《红夹竹桃》,诗 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他的诗 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又带有神秘色彩和 感伤情调。爱、欢乐、光明是他作品的永恒主题。
散文诗二首文章主旨

散文诗二首文章主旨《散文诗两首》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的两篇散文诗。
它们以独特的形式,通过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等手法,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第一首散文诗《金色花》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读者。
全文以“金色花”为线索,精心描绘了孩子的顽皮和母亲的柔情,将生活中的琐碎细节化作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金色花的色彩象征着母爱的光辉,而孩子的顽皮则代表着对童真、童趣的珍视。
作者巧妙地将儿童比喻为金色花,使得童真童趣的内涵更加鲜明,仿佛是在向读者展示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卷。
在这首散文诗中,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孩子与母亲之间的亲密关系。
孩子那调皮捣蛋的样子,以及母亲那温柔慈爱的眼神,都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作者通过对金色花的描写,将童真童趣与母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得整篇文章充满了感人的情感。
此外,作者还将儿童想象成金色花,这不仅赋予了童真童趣更加鲜明的色彩,还使得童真童趣的内涵更加深刻。
这种想象力的发挥,使得这首散文诗充满了诗意与哲理,让读者在欣赏的同时,也能够对生活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金色花》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功地将孩子的顽皮与母亲的柔情融为一体,表达了对母爱的赞美和对童真、童趣的珍视。
同时,作者通过将儿童想象成金色花,赋予了童真童趣更加鲜明的色彩和更加深刻的内涵。
这种深入人心的描写方式,使得这首散文诗成为了永恒的经典之作。
第二首散文诗《荷叶·母亲》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和深刻的寓意,成为了中国现代散文诗中的经典之作。
这首诗以荷叶为象征,将母亲比作荷叶,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出荷叶在风雨中坚韧不拔、傲然挺立的形象。
同时,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将情感升华到对生命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人类情感与社会人生哲理的完美融合。
在这首诗中,作者用深情的笔触描写了荷叶在风雨中的姿态和形象。
他写道:“荷叶在风雨中摇曳生姿,仿佛在向世人展示它的坚韧与顽强。
雨水打在荷叶上,溅起一圈圈涟漪,而荷叶却依然傲立在风雨中,不曾退缩。
7散文诗二首+批注

7散文诗二首+批注
散文诗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结合了散文和诗歌的特点,以散文的自由流畅和诗歌的韵律美感为特色。
下面我将为你呈现两首散文诗,并附上批注。
散文诗一,《沉默的夜晚》。
沉默的夜晚,星辰点缀着天空,月亮如银盘悬挂其中。
大地静寂无声,只有微风轻拂树叶的声音,如诗如画。
批注,这首散文诗以描绘夜晚的景象为主题,通过描写星辰和月亮的美丽,以及大地的静谧,展现了夜晚的宁静和神秘感。
作者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夜晚的场景中。
散文诗二,《流淌的河水》。
河水如歌,奔腾而过。
它源远流长,蜿蜒曲折,贯穿山川。
河水载着岁月的痕迹,承载着人们的生活。
它是生命的象征,也是希望的源泉。
批注,这首散文诗以描写河水的特点和象征意义为主题,通过形容河水的奔腾和流动,表现了它的生命力和不可阻挡的力量。
同时,作者也暗示了河水承载了人们的生活和希望,寓意深远。
以上是两首散文诗及其批注。
散文诗以其独特的文体特点和意境表达方式,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希望这些作品和批注能够带给你一些启发和欣赏的乐趣。
初一语文散文诗二首

初一语文《散文诗二首》包括《金色花》和《荷叶·母亲》。
一、《金色花》1. 作者简介:泰戈尔,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
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新月集》等。
2. 内容解析:-这首散文诗以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的口吻,讲述了孩子变成金色花与母亲嬉戏的故事。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
”开篇描绘出孩子的天真烂漫和对母亲的依恋。
-孩子变成金色花后,三次与母亲互动:第一次,母亲做祷告时,孩子散发香气;第二次,母亲读书时,孩子将影子投在书页上;第三次,母亲去牛棚时,孩子突然出现,恢复原形,求母亲讲故事。
-通过孩子与母亲的互动,表现了孩子对母亲的爱和依恋,以及母亲对孩子的关爱。
3. 写作特色:-想象丰富:作者通过孩子变成金色花的想象,展现了孩子纯真的内心世界和对母亲的深情。
-语言优美:散文诗的语言清新自然,富有诗意,如“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情感真挚:字里行间流露出孩子对母亲的爱和母亲对孩子的慈爱,情感真挚动人。
二、《荷叶·母亲》1. 作者简介:冰心,原名谢婉莹,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
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2. 内容解析:-这首散文诗以荷叶比喻母亲,以红莲比喻自己,借雨中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的情景,表达了对母爱的赞美。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引出红莲和白莲。
-白莲在雨中凋零,红莲在雨中被荷叶保护。
“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
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最后,作者由荷叶护红莲联想到母亲对自己的呵护,发出“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正音辨形 匿.笑( nì ) dǎo( 祷)告 沐.浴.(mù)( yù) 欹.斜( qī ) 并 dì( 蒂 ) hàn dàn( 菡萏 ) 花瑞.( ruì) 荫.蔽( yìn )
2.据义填词 (1) __匿__笑___:偷偷地笑。 (2) __菡__萏___:荷花的别称,这里指含苞未放。 (3) __欹__斜___:倾斜,歪斜。
5.《荷叶·母亲》的结尾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 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这句话如何理解? 简单几笔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 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
一、积累运用 6.老师建议同学们课外读读冰心的《繁星》《春水》,有的同学却说 了如下的话。请你任选一位学生的发言,提一条读书建议。(字数不超 过60字,注意语言得体) 甲同学:现在太忙,做习题上补习班都来不及,没时间读。 乙同学:我读过冰心的《繁星》,但是读过就忘,找不到好的读书方法 。 选_甲__同学。建议:___其__实__长__时__间__做__习__题__,__头__脑__昏__昏__沉__沉__的__。__读__一__些____ __课__外__书__,__正__好__调__节__紧__张__的__神__经__,__学__习__会__有__更__好__的__效__果__。__________ 乙:读过就忘也很正常的。多读几遍,做摘录,写一点笔记是帮助记忆 的好方法。况且,好书不厌百回读啊!
8.“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深似海,终生难报还。班级准 备召开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为营造班会的气氛,请你写一条标语张贴在教室里。(不得引用材料 中的语句) 示例一:天地宽大,父母恩大。示例二:怀感恩之心,与母爱同行。 (2)下面是本次班会的活动环节,请补全所缺的环节。 环节一:开场白 环节二:_朗__诵__关__于__母__爱__的__诗__歌__、__散__文__等__文__学__作__品__________ 环节三:___讲__述__生__活__中__母__亲__关__爱__自__己__的__事__情________ 环节四:__演__唱__关__于__母__亲__的__歌__曲__(展__示__献__给__妈__妈__的__祝__福__卡__)_____ 环节五:家长代表发言 环节六:班主任总结
7.仿照示例,发挥你的联想和想象,完成下面的练习。 例:音乐像一股晶莹而又甘美的泉水,流进人们的心里,洗去心灵中 的尘垢。 (1)冬天像 _个__慈__善__的__老__人__,__给__小__麦__盖__上__厚__厚__的__棉__被__,__使__它__安__然__度__过__娇__弱__的__童__年__。 (2)老师的话像 __一__把__钥__匙__,__打__开__了__我__的__心__灵__之__锁__,__重__新__扬__起__了__我__自__信__的__帆__。________ (3)淋成落汤鸡的我,感觉好像_掉__进__了__冰__窖__里__,__从__头__到__脚__都__凉__透__了__。___
3.文学、文体常识 《金色花》的作者是印__度__(国名)文学家 _泰__戈__尔__(姓名)。《荷叶·母亲 》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诗人、女作家_冰__心__,原名___谢__婉__莹______,选自 __《__繁__星__》_。该诗人的代表作还有《__春__水__》___、_《__寄__小__读__者__》__等。
1.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B ) A.匿.笑/腻.烦 粘.贴/玷.污 笑靥.如花/嫣.然一笑 B.市侩./筷.子 松柏./摆.设 罗摩衍.那/高低掩.映 C.枢纽./扭.转 膝.上/油漆. 同仇敌忾./慷慨.激昂 D.删.除/酸.梅 嗅.到/糗.事 博.古通今/盆满钵.满 2.填入下面语段中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B )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________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 ________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________地倾侧了下来, 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________的心绪散尽了! A.连忙 突然 缓缓 不宁 B.连忙 忽然 慢慢 不宁 C.急忙 忽然 缓缓 不安 D.急忙 突然 慢慢 不安
3.下列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句是( D ) 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C.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4.《金色花》的结尾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这一句是如 何体现母爱的? 上文写到“孩子,你在哪里呀”,可以想象不见了孩子,妈妈多么着 急,这种惶急的心情也一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 怪孩子,这嗔怪中恰恰表现的是母亲的担心和对孩子的疼爱。
11.本诗的题目是“对岸”,若改为“我要做这渡船的船夫”是否可 以?为什么? 不能。“对岸”是诗人追求的目标,要达到理想的对岸,诗人立志从 一名普通的船夫做起,甘愿把追求理想对岸的人先送到目的地,同时 也实现自己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如果改为“我要做这渡船的船夫”过 于直白,缺乏深意和内涵。 12.“黄昏的时候,长草顶着白花,邀月光在长草的波浪上浮游”使 用的修辞方法和作用是( B ) A.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的海天一色图。 B.拟人,形象地描绘了长草白花与月光一同涌起的波浪图。 C.拟物,形象地描绘了一幅月光照长草白花的水墨画。 D.夸张,突出了长草在黄昏时的模样。
二、类文阅读 对岸 泰戈尔 我渴望到河的对岸去。 在那边,好些船只一行儿系在竹竿上; 人们在早晨乘船渡过那边去,肩上扛着犁头,去耕耘他们的远处的田; 在那边,牧人使他们鸣叫着的牛游泳到河旁的牧场去; 黄昏的时候,他们都回家了,只留下豺狼在这长满着野草的岛上哀叫。 妈妈,如果你不在意,我长大的时候,要做这渡船的船夫。
太阳升到中天,早晨变为中午了,我将跑到你那里去,“妈妈,我饿 了!”一天完了,影子俯伏在树底下,我便要在黄昏中回家来。
我将永远不像爸爸那样,离开你到城里做事。 妈妈,如果你不在意,我长大的时候,我要做这渡船的船夫。 (选自《新月集》)
9.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三节诗的大意。 第一节:“我”立志做船夫开拓新的世界。 第二节:“我”立志 做船夫探索自然、改造自然。 第三节:“我”立志做船夫为村民 服务,报答祖国母亲的养育之恩。 10.诗人通过优美的诗句表现了怎样的思想境界? 本诗表现了“我”甘愿做一名船夫,为探索大自然、改造大自然的 村民服务,报答养育自己的母亲、祖国的思想感情。
据说有好些古怪的池塘在这个高岸之后。 雨过去了,一群一群的野鹜飞到那里去。茂盛的芦苇在岸边四周生 长,水鸟在那里生蛋; 竹鸡带着跳舞的尾巴,将它们细小的足印印在洁净的软泥上; 黄昏的时候,长草顶着白花,邀月光在长草的波浪上浮游。 妈妈,如果你不在意,我长大的时候,要做这渡船的船夫。
我要自此岸至彼岸,渡过来,渡过去,所有在林中正在那儿沐浴的男 孩女孩,都要诧异地望着我。
(3)“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父母给了我们全部的爱, 我们应该怎样回报他们呢?请你确定一个回报父母关爱的最佳具体方 式。 示例:给父母一份惊喜:送一份独特的礼物给父母,如自己设计的贺 卡或小制作;给父母洗洗脚;最近通过努力取得的最佳成绩或获得的 喜报;写一封感谢父母的信等。 (4)班级准备邀请部分家长参加班会,小静觉得妈妈衣着土气,不够入 时,不想让她来参加,对此,你准备怎样劝说小静改变主意? 示例:小静,妈妈是我们最亲的人,虽然她穿着很土气,但她把一切 都给了我们,那种伟大无私的爱是无价的,我们应该感到自豪,况且 参加班会也是对班级工作的支持。我希望你改变主意,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