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散文诗二首练习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7课《散文诗两首》同步练习

《散文诗两首》同步练习一、基础训练(共8题;共23分)1.下列加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花瓣(biàn) 匿笑(nì) 沐浴(yù) 摩(mó)B. 祷告(dǎo)并蒂(dì) 摇摆(yáo) 嗅(chòu)C. 倘若(tǎng)姊妹(zǐ)菡萏(dàn) 敧斜(yī)D. 惊讶(yà) 牛棚( péng) 膝盖(xī)遮拦(zhē)2.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B.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C.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D. 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3.对句中划线词语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偷偷地笑)B. 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
(向神祈求保佑)C. 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
(停滞不前)D. 打得左右攲斜。
(倾斜,歪斜)4.下列标点符号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哪里比得上她呀!B. 张华考上了北大,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C. 今年的暑假,你是打算去北京旅游呢?还是去深圳旅游?D. 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成为我们不懈追求的箴言。
5.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金色花》这首散文诗,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B. 《荷叶•母亲》是一首借景写人、托荷叶赞母亲的散文诗。
C. 《荷叶•母亲》结尾的“心中的雨点”指记忆中可怕的大雨。
D. 《金色花》通过对文中孩子的动作和心理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母子情深,表现了家庭之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6.《金色花》作者是________(国名)文学家________(姓名)。
《荷叶·母亲》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诗人、女作家________,原名________,选自________。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7 《散文诗两首》同步练习(有答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7 《散文诗两首》同步练习一、四基达标:1.《金色花》作者是________(国名)文学家________(姓名)。
《荷叶母亲》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诗人、女作家________,原名________,选自________。
该诗人的代表作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2.下列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句是[ ]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C、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3.《金色花》结尾“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这一句是如何体现母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荷叶母亲》的结尾“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这句话如何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能力提高:1.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课文所选两首诗都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参照这种写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表达对父母的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开放探究1.任何两个词语都可以经过四五个递进的联想,建立起联系。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第7课《散文诗二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第7课《散文诗二首》同步练习及答案班级:姓名:一、积累与运用1.请根据原文填空。
(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 , ,妈妈,你会认识我吗?(2)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除了你, ?2.下面句中加点的动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
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C.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D.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打动..——3.指出下列句中破折号的用法。
(1)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
( )(2)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 )(3)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4.阅读《金色花》,回答问题。
(1)下列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句是( )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C.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2)“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这一句是如何体现母爱的?(3)仿写:用“假如我变成了……”作为开头,写一段话表达对爸爸或妈妈的爱。
二、课外类文阅读有一次,幼小的我,忽然走到母亲面前,仰着脸问说:“妈妈,你到底为什么爱我?”母亲放下针线,用她的面颊,抵住我的前额,温柔地、不迟疑地说:“不为什么——只因为你是我的女儿!”小朋友!我不信世界上还有人能说这句话!“不为什么”这四个字从她口里说出来,何等刚决,何等无回旋!她爱我,不是因为我是“冰心”,或是其他人世间的一切虚伪的称呼和名字!她的爱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唯一的理由,就是我是她的女儿。
总之,她的爱,是摒除一切、拂拭一切,层层地挥开我前后所蒙罩的,使我成“今我”的元素,而直接地来爱我的自身。
天上的星辰,骤雨般落在大海上,嗤嗤繁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文诗二首同步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测试题7散文诗两首(金色花)同步练习夯实基础1、下列字词读音相同的一项是()A.匿笑/腻烦粘贴/玷污笑靥如花/嫣然一笑B.市侩/筷子松柏/摆设罗摩衍那/高低掩映C.枢纽/扭转膝上/油漆同仇敌忾/慷慨激昂D.删除/酸梅嗅到/糗事博古通今/盆满钵满3、下列各语句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 . 走到做导告的小庭院。
B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忘外了。
C .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自做主张呢?D.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3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A.他尽管前几年遇到了许多挫折,但是一点也不灰心。
B.王芳那篇作文昨天已经写好了,今天交给了老师。
C.文章对环境污染问题作了比较具体的分析,同时也概括地介绍了关于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人们对环境科学引起了重视。
D.我有一个印象,喜欢搞理论的人多,肯在观察、实验上用功夫的人少。
4、综合运用。
(10分)慈母情,是母亲对怀中婴儿的甜甜的亲吻,是拍着婴儿入睡的悠悠的摇篮曲,是手把手教子写字的苦苦的耐心,是灯下为子飞针走线的不眠之夜,是期盼儿女成才的忧郁的眼神,是儿女远行时的句句叮咛,。
慈母情,是“三春晖”,是任何“寸草心”也难以回报的恩情,是人间最圣洁、最伟大、最无私的亲情。
现在请让我们献上对母亲的颂歌。
①仿照原段中的句式,请在横线上再补充出一个恰当的句子。
(2分)②写出一个比喻句来赞颂母爱。
(4分)③你有什么心里话对妈妈说,请写下来。
(有真情,不少于20字)(4分)能力提升春草散章杨林雪①连篇累牍,风之笔蘸着水之墨,春草将她绿色的文字刻于春天的大地上。
②冬雪渐消,湿润的泥沼里,草种子就潜心于构思了。
春天的诠释在她的横叶竖茎里悄悄拱出地面。
③或章,或篇,或段,或句,写满山坡,写满原野,写满堤边岸头,写满水泽沟壑,甚至写满农家小院的墙头和屋檐——春草任性,最得意于写她的随笔。
④旷野上,树林忙着做插画,野花赶着绣彩图,春草蔓延漫生,更行更远,没有谁能阻得住她行路的脚丫。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散文诗二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7散文诗二首【课前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匿.笑()林yīn()姊.妹()华ruì()菡萏..()()攲.斜() zhē蔽()心xù()荫.蔽()花bàn() dǎo告()并蒂.()2.解释下面的词语。
(1)匿笑:(2)花瑞:(3)攲斜:(4)菡萏:3.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两首散文诗表达的情感。
《金色花》《荷叶·母亲》4.说说这两首散文诗在语言和写作风格上的共同点。
【课堂检测】阅读《金色花》一文,回答1—5题。
(13分)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投我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的孩子的小小影子吗?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1.这是一篇散文诗,写的是“和母亲捉迷藏”,这里共写了几个画面来表现这个内容的?请分别概括这几个画面的内容。
(3分)2.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如果改成其他什么花,好不好?为什么(2分)3.对于孩子的行为,妈妈的态度怎样?(4分)4.你觉得这首诗中哪些地方写出了“我”与母亲之间的深情,试举一例说明。
(2分)5.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文章篇幅短小,但是意蕴丰富,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圣洁。
B.文章以一个孩子的口吻,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7课《散文诗两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7课《散文诗两首》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花瓣.(biàn) 匿.笑(nì) 沐浴.(yù) 摩.擦(mó)B.祷.告(dǎo) 并蒂.(dì) 摇.摆(yáo) 嗅.觉(chòu)C.倘.若(tǎng) 姊.妹(zǐ) 菡萏.(dàn) 攲.斜(yī)D.惊讶.(yà) 牛棚.(péng) 膝.盖(xī) 遮.拦(zhē)2.对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我暗暗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偷偷地笑)B.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花带来的好兆头)C.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敧斜..。
(倾斜,歪斜)D.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了,愈下愈大。
(停止不动)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交通监察部门加大了整治力度。
B.《金色花》描绘了儿童嬉戏的画面,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情。
C.春天的郑州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每到这个时节就会有大批游客慕名前来。
D.爱心人士向山区学生捐赠了棉被、衣服和图书等生活用品。
4.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他父亲对他的教育概括起来就是:潜移默化、身体力行。
②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诗人,文、史、哲、艺等几乎无所不精。
③父子俩在那里整整度过了四个月的旅游生活。
④白天他们或步行或骑马,徜徉于自然美景和人文胜景之间;晚上则是坐在星空下,听父亲讲天文知识,欣赏美丽迷人的夜色。
⑤泰戈尔的成长经历启发我们:一个人的茁壮成长不但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
⑥泰戈尔12岁那年,父亲就带他去喜马拉雅山旅游。
A.②①⑥④③⑤B.②①④③⑥⑤C.①⑥④③⑤②D.①③④⑥②⑤5.下列有关课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金色花》结尾处:“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这一句表现的是母亲的担心和对孩子的疼爱。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同步练习(附解析)

《散文诗二首》同步练习一、基础巩固1.给加点字注音。
匿笑()祷告()嗅觉()罗摩衍那()并蒂()姊妹()莲蓬()菡萏()攲斜()荫蔽()徘徊()烦闷()【答案】nì dǎo xiù yǎn dì zǐ péng hàn dàn qī bì pái huái mèn【解析】区别下列字音:nì-y ì dǎo-zhù qī-y ī huái- hái2.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
(1)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臭到这花香。
()(2)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荫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3)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篷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答案】(1)臭—嗅 (2)荫—阴 (3)篷—蓬【解析】注意形似字字形差异。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匿笑(偷偷地)沐浴(洗澡) B.攲斜(倾斜)观摩(研究、切磋)C.祷告(向天神求助)妄想(荒诞不合理) D.无端(原因,起因)至爱(最)【答案】A【解析】“沐”指洗头发,“浴”指洗身体。
4.下列两个句子都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1)诚挚深沉的感情、清新的语言使《金色花》成为名篇的重要原因。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把“使”改为“是”(或:去掉“的重要原因”)。
(2)“突然”与“渐渐”前后矛盾,应删去其中的一个。
【解析】(1)句式杂糅。
(2)前后矛盾。
5.按要求变换句式,不得改变原意。
(1)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 散文诗二首(分层练习)

基础过关练一、选择题(共14分)1.(2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花瓣.(bàn)并蒂.(tì)覆.盖(fù)B.祷.告(dǎo)嗅.觉(xiù)徘徊.(huái)C.匿.笑(nì)菡萏.(dàn)倾.倒(qǐng)D.姊.妹(zǐ)繁衍.(yán)遮.拦(zhē)2.(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繁杂慈怜花梗B.繁密遮蔽心绪C.莲篷凋谢花瑞D.倾侧精粹摇摆3.(2分)下列有关课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金色花》结尾处:“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这一句表现的是母亲的担心和对孩子的疼爱。
B.《荷叶·母亲》一文重点写雨中的荷叶覆盖在莲花上面,作者这样写荷花是为了写“我”,写荷叶则是为了写母亲,揭示了“我”是雨打风摆动的荷花,而母亲则是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突出了母亲对“我”的关爱,表现了母爱的无私、伟大。
C.“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
”这句话告诉我们,“我”家中女孩多,祖父重男轻女,所以“我”在文中感到“烦闷”“不适意”。
D.课文所选的两首散文诗都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都运用了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4.(2分)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传统戏曲虽日趋小众化,但许多术语却在生活中广泛应用,留下抹不去的痕迹,如“一板一眼”“科班”“叫板”“亮相”“捧场”等。
B.《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二人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
C.疫情防控关系到国计民生,各地医务工作者、志愿者冲锋在抗疫一线,联系分站,任劳任怨,筑起保障国泰民安的钢铁长城。
D.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国图艺术中心开展了《光影中的名著》等公益展映活动,以影视、音乐等形式发挥视听服务阵地的活动。
5.(2分)下面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父母能否陪伴阅读,是引领孩子从读图走向读文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散文诗二首
1.走近作者
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
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
代表作有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作家、诗人。
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
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等。
2.重点突破
(1)《金色花》中,“我”与母亲有几次嬉戏?
提示:第一次,散发出香气对母亲表示依恋;第二次,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替母亲遮阳,也是暗中对母亲表示依恋;第三次,失踪一天后突然再落到地面恢复原形,给母亲一个惊喜。
(2)如何理解《荷叶·母亲》结尾一段“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提示:荷花是“我”,荷叶是母亲,温馨感人,爱意浓浓。
母爱博大无边,伟大无穷。
“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生命中永远为我们遮蔽风雨、帮助我们渡过难关的人。
3.考点链接
句子仿写
【主要原则】
1.句式相同。
2.修辞一致。
3.对象同类:仿写出来的句子,陈述的对象应优先考虑与例句陈述的对象是同类事物,这样在语境上才能产生一种和谐之美。
4.结构对称:仿写句子应努力追求词性相同、词义相对或相近、字数相同,特别是字数上的整齐,能产生节奏感。
5.讲究文采:要尽可能讲究文采,恰当地运用好词佳句。
【习题链接】见“积累运用”T6。
1.给加点字注音。
匿.笑(nì)祷.告(dǎo)嗅.觉(xiù)
罗摩衍.那(yǎn) 并蒂.(dì) 姊.妹(zǐ)
莲蓬.(péng) 菡萏
..(hàn dàn) 攲.斜(qī)
荫蔽.(bì) 徘徊
..(pái huái) 烦闷.(mèn)
2.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臭到这花香。
(臭—嗅)
(2)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荫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荫—阴)
(3)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篷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篷—蓬)
3.下列两个句子都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1)诚挚深沉的感情、清新的语言使《金色花》成为名篇的重要原因。
把“使”改为“是”。
(或:去掉“的重要原因”。
)
(2)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突然”与“渐渐”前后矛盾,应删去其中的一个。
4.写出朗读下列句子应该用的语气。
(1)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焦急、呼唤)
(2)“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惊喜、嗔怪)
(3)“我不告诉你,妈妈。
”(撒娇、调皮)
5.填空。
(1)泰戈尔,印度(国籍)作家、诗人。
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
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代表作有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2)冰心,原名谢婉莹,作家、诗人。
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崇尚“爱的
哲学”,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
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
《寄小读者》等。
6.仿写句子。
母爱是一首诗,悠远清净;母爱是一幅画,自然清新;母爱是一首歌,婉转深情;
母爱是醉人的春风,是润物的细雨,是伴你一生的盈盈笑语。
7.请给右图拟一个名字,并用简洁的语言描绘画面中人物的动作神态。
名字:手中线·慈母心
画面中的母亲在昏黄的灯下给即将远行的孩子缝补衣衫,那恍惚的神情表现出母亲的不舍与担心,那密密的针脚里包含着母亲深深的爱。
香椿的味道
李红霞
①乡下老家,有许多野生的香椿树,一年一年滋生繁衍,零零散散地点缀满了乡村的各个角落。
当然,最好能长在自家房前屋后,那样就可以整日看着香椿芽由小变大,然后近水楼台先摘先尝了。
当春风温暖地让我彻底脱去冬衣的时候,那香椿也就该发芽了。
我最爱吃香椿,总是一天三遍地看着房角那棵香椿树发呆,真想早日拿着钩子扒下嫩嫩的芽子吃个够。
可我急,树不急,整日挺着干枯的枝丫在蓝天中显着它的沧桑与稳重,迟迟不吐芳香。
②一个灿烂的午后,忽然在和风中嗅到了丝丝清香。
迫不及待地跑到树下,踮着脚尖,寻找蓝天中闪出的那些暗红。
找到了!一簇簇短短的芽子,不知何时已经在干瘪的枝尖绽开了笑脸,从高至低,错错落落地像是给这位老者扎上了灵动的蝴蝶结,将积蕴一冬的热情完美释放在这个春天里了。
那嫩嫩的芽子,被阳光穿透成靓丽的紫红,闪着淡淡的油光,在湛蓝作为底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温情,一时间觉得香椿芽就是春天,春天就只有香椿芽。
③春风催荣了万物。
不出几日,香椿芽已经长成了小丫头的冲天小辫。
竖在房角的长杆终于派上了用场。
用铁丝弯成一个钩,绑在长杆上,就可以去扒那些垂涎已久的香椿了。
站在房顶,长长地举起杆子,将那些可爱的芽子引入铁钩里,然后猛地一拧杆把儿,只听脆脆的“叭”的一声,一簇香椿就应声飘落了下来。
不一会儿,香椿已散落一地。
④于是,便怀抱这些香椿,吵着让母亲给我炸“香椿鱼儿”吃。
母亲先是把这些香椿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择好、码好,然后洗净,放在盆里用温水加盐腌一下。
这时,母亲就可以腾出手来准备面糊了。
在碗里打两个鸡蛋,放入适量的面粉和水,搅匀,直至能在筷子上拉出丝就可以了。
烧开油,取出腌好的香椿在面糊里裹一下,迅速放入滚烫的油锅里,只听
“吱啦”一声,那个裹了面糊的香椿,顿时翻滚着膨胀起来,成了焦黄颜色。
⑤一直站在旁边的我,早已被锅里的“香椿鱼儿”惹得大咽口水了。
一出锅,就用手抓起来吃,烫得我直跺脚摇手。
母亲乐了,拿出碗盛好递给我。
我便乖乖地坐在灶前,稀溜稀溜地吃到肚圆,抹一把嘴上的油,跑着玩去了。
等回来,又会吃上一大碗。
⑥一茬一茬的香椿吃下来,夏天已近,香椿已不能用来炸着吃了,我对香椿的热情也淡了下来。
可母亲却去摘那些稍微嫩一些的叶子,切碎,晒在太阳底下,说是晒干后还可以吃。
我不信,这怎么吃。
炎炎夏日,母亲便取出那些干香椿,放在锅里用油炸一下,然后拌在黄瓜丝里,放上醋,浇在凉水浸过的面条上,一碗清凉喷香的凉面吃过,夏日的炎热一下子就在香椿的清香里消失了。
这种干香椿只要保存得好,可以吃一年,直到又吃上那暗红的嫩芽。
⑦母亲知道我爱吃香椿,因此总是在春天里给我带来嫩香椿芽,有的嫩到可惜,可母亲却说这样的才好吃;过几天又会捎来一大包干香椿,于是我就一年都能吃到香椿了。
生日长寿面里,浇上油炸香椿,那味道真是特别透了,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珍藏在香椿里的春天的味道。
(选自《人民周刊》2017年第5期,有删改) 8.文章围绕“香椿”写了盼香椿、扒香椿、炸香椿、吃香椿四部分内容,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
9.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的画线句。
[示例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香椿芽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香椿芽在枝尖绽放时的勃勃生机,表现了作者看到香椿发芽时愉快的心情。
[示例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香椿树比作老者,把香椿芽比作蝴蝶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香椿芽初发时的美丽,表现了作者看到香椿发芽时愉快的心情。
10.第④段描写母亲炸“香椿鱼儿”的一系列动作,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这一系列动作描写生动传神(描写细腻),表现了母亲技艺的娴熟(做事利落、勤劳能干)。
11.第⑦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照应题目(前文),深化文章主题。
12.谈谈你对文章标题“香椿的味道”的理解。
香椿带有象征的含义,表层含义指香椿本身的味道;深层含义指母爱的温暖、童年的快乐、春天的味道。
13.生活有百味,哪一种“味道”让你印象深刻呢?请说一说原因。
[示例一]红烧肉的味道。
红烧肉是爸爸的拿手好菜,但他在外地工作不能经常回家,每次回家都会给我做香喷喷的红烧肉,那里面有父爱的味道。
[示例二]眼泪的味道。
眼泪中不只有苦涩与悲伤,它是经历风雨与挫折的见证,让我更加自信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