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双源冠脉CTA图像测定研究心包内脂肪与冠脉斑块及狭窄程度的关系
青年人心周脂肪体积和体重指数与重度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

4)愿意参加本研究者。
同时排除可能影响结果的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因素后共入选患例。
另例年龄、性别与病变组相匹配,其中检查,使80~120 KV,有
128×0.625,螺距
512×512,扫描视野4~5 ml/s 的
,剂量软件。
使用人工智能触图1 心外膜脂肪体积测量图图2 心周脂肪体积测量图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 )表示。
对每个样本的心外膜脂肪体积与心包膜外脂肪体积进行Pearson 相关性分析。
对病变组与对照组的体重指数、心外膜脂肪体积及心包膜外脂肪体积进行独立t 检验分析。
P <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2 结果病变组与对照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比较(表1):病变组与对照组的年龄无差异(P >0.05),病变。
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

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 Coronary Angiography杨贞勇谢学斌郭汉霖Yang Zhen-yong Xie Xue-bin Guo Han-li澳门镜湖医院影像中心Department of Imaging, Kiang Wu Hospital, Macau SAR, China中图分类号:R81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8-0086(2010)04摘要: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6~2010.2期间139例行双源CT(D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病例,男75 例,女64 例,年龄43~76岁。
图像品质评价分4级:优秀(4分),无伪影,完全可进行影像学分析;良好(3分),轻微伪影,有良好的诊断品质,可进行影像学分析;尚可(2分),中度伪影,能满足诊断分析;差(1分),严重伪影,不能满足诊断分析。
狭窄程度评价方法:血管狭窄程度=(狭窄血管近心端正常血管直径-狭窄处直径)/狭窄近心端血管直径×100%;冠状动脉狭窄分级:轻度为管径狭窄<50%,中度为≥50%且≤75%,重度≥75%,血管闭塞(100%)。
结果139例冠状动脉成像,137例显示良好(2分以上),符合诊断要求。
CTA成像成功率98.6%,发现血管异常85例,其中冠状动脉斑块所致狭窄70例,冠状动脉肌桥32例,冠状动脉起源异常5例(4例为右冠状动脉异位起源于左冠状动脉窦,1例为冠状动脉起源于冠状动脉窦上方),主动脉瓣结节1例,冠状动脉-肺动脉瘘1例,双侧上腔静脉1例。
同时行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病人17例,符合率94%。
结论双源CT(DSCT)冠状动脉成像能提供满意的图像及可靠的诊断结果,以其无创性优势可作为冠心病的首要筛选检查方法之一关键字:冠状动脉;双源CT;血管造影术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 coronary angiography (DSCTCA). Methods Between June 2009 and February 2010, 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 coronary angiography (DSCTCA) was performed in 139 cases (male 75, female 64, age from 43 to 76 years). Image quality degrees: excellent (Score 4): no artifact; good (Score 3): a little artifact that does not affect the diagnosis; satisfaction (Score 2): moderate artifact that does not affect the diagnosis significantly; poor (Score 1): serious artifact that affect the diagnosis significantly. Stenosis degrees: mild stenosis<50%,50%≥moderate stenosis≤75%, serious stenosis≥75%, occlusion (100%). Results The images of 137 of 139 cases (98.6%) are satisfied or above. There are 85 abnormal cases of 139 found. Among them, stenoses are found in 70 cases, myocardial bridging in 32 cases, abnormal arising position in 5 cases (RCA originates from left coronary sinus in 4 cases, both RCA and LCA originate from the points above coronary sinus in 1 case), nodule at aortic valve leaflet in 1 case, both RCA and LCA -PA fistula 1 case, both SVC in 1 case. 94% got the same diagnosis in 17 cases that were also examined by conventional coronary angiography (CAG). Conclusion Dual-source computedtomography coronary angiography (DSCTCA) can provide satisfied images and diagnosis. It can be one of the best screening methods for coronary disease.Key words:Coronary artery;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DSCT; Angiography冠状动脉的无创性成像一直是放射学家孜孜追求的目标之一。
冠状动脉CTA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准确性及误差分析

冠状动脉CTA 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准确性及误差分析征雪芹,李旭升,朱君孺摘要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 血管造影(CTA )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准确性及误差分析㊂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7月 2022年6月就诊于我院心内科的病人92例,所有病人因疑诊冠心病,均先后成功接受冠状动脉CTA 及冠状动脉造影(CAG )检查,并以CAG 为诊断金标准,评价冠状动脉CTA 筛查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准确性及误差㊂结果:92例病人以CAG 为金标准诊断,冠状动脉CTA 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为89.86%,特异度为91.30%,准确度为90.22%,阳性预测值为96.88%,阴性预测值为75.00%;冠状动脉CTA 评估轻度㊁中度㊁重度狭窄的敏感度分别为72.16%㊁65.38%㊁62.89%,诊断轻度㊁中度㊁重度狭窄的特异度㊁阴性预测值㊁准确度均较高;冠状动脉CTA ㊁CAG 在评估左前降支(LAD )㊁右冠状动脉(RCA )不同程度狭窄一致性较好(Kappa 值分别为0.788,0.729,P 均<0.001),评估左回旋支(LCX )不同程度狭窄一致性一般(Kappa 值=0.596,P <0.001);冠状动脉CTA 评估LAD ㊁LCX ㊁RCA 血管轻度㊁中度㊁重度狭窄时,其特异度㊁准确度㊁阴性预测值均较高,且其阳性预测值随着狭窄程度加重有增高趋势,LAD ㊁RCA 血管轻度㊁中度㊁重度狭窄敏感度较LCX 不同程度狭窄明显增加;冠状动脉CTA 评估LAD 血管狭窄程度漏诊率较高,而误诊率随着LAD ㊁LCX ㊁RCA 血管狭窄程度加重逐渐降低㊂结论:冠状动脉CTA 诊断冠心病与CAG 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作为无创精准筛查手段,但CTA 检查在评估冠状动脉狭窄分级时敏感度较低,可能对某段血管狭窄程度无法进行精准判断㊂关键词 CT 血管造影;冠状动脉狭窄;准确性;误差;冠状动脉造影d o i :10.12102/j.i s s n .1672-1349.2024.06.030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病变,使得血管腔狭窄㊁阻塞,进而引起心肌缺血㊁缺氧等,是冠心病病人心绞痛㊁心律失常㊁心肌梗死等临床症状发生的诱因,好发于老年人,且致残率㊁死亡率均相对较高[1-2]㊂目前临床主要采用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angiography ,CAG )诊断冠心病,该手段虽然具有创伤性㊁危险性㊁可重复性差㊁昂贵费用等缺点,部分病人无法完全接受,但由于其可直接判断血管狭窄程度,因而依旧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3-4]㊂近年来,冠状动脉CT 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 )由于其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和快速扫描速度,在冠心病的诊断中逐渐应用,且效果良好,病人有时甚至无需住院,在门诊即可完成CTA 检查,国内外众多学者认为,CTA 对于冠心病自身病变敏感度㊁特异度均较高,可作为冠心病筛查㊁诊断的无创性检查方式[5-6],但也有关于CTA 存在误诊㊁漏诊的相关报道,使一些学者对CTA 的诊断敏感度㊁特异度存在质疑[7]㊂因此,本研究分析CTA 检查在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准确性及误差分析方面的价值,为临床诊断治疗冠心病提供参考依据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回顾性选取2019年7月 2022年6月就诊于我作者单位 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淮南232000)通讯作者 朱君孺,E -mail :***************引用信息 征雪芹,李旭升,朱君孺.冠状动脉CTA 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准确性及误差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4,22(6):1116-1120.院心内科的病人92例,其中男53例,女39例;年龄41~89(65.44ʃ10.23)岁;体质指数21~26(23.47ʃ2.31)kg/m 2;吸烟40例,饮酒38例;高血压31例,糖尿病36例,血脂异常44例㊂病人主要临床表现为胸闷㊁心绞痛㊁胸痛等症状,均于我院行冠状动脉CTA 及CAG 检查,并将CTA 检查与CAG 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㊂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临床症状相对稳定,心电图不存在明显异常者;2)病人年龄>18岁;3)病人CTA ㊁CAG 前后检查时间相差ɤ14d ;4)病人临床资料完整㊂排除标准:1)心房颤动或扑动者;2)凝血功能障碍者;3)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4)存在CAG 禁忌者㊂1.3 方法CTA 检查采用GE256排Revolution CT 机,心率>90次/min 给予药物降心率治疗,呼吸训练后,仰卧于床上,在肘静脉留置静脉针,连接好双腔注射器㊁心电门控,进行定位扫描时首先确定检查扫描范围(从膈肌水平到气管分叉下方1cm 处)㊂经肘静脉以5mL/s 注射对比剂碘普罗胺注射液[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180043,规格:100mL (76.89g )]60~80mL ,以5mL/s 注入生理盐水30~40mL ㊂机器使用对比剂跟踪触发技术,阈值120HU ,延迟6s 开始触发冠状动脉扫描㊂按照45%和75%R -R 间期时像进行重建,所有病人的CT 扫描原始数据传送至专用的AW4.7工作站,通过多平面重组(MPR )㊁曲面重组(CPR )㊁容积再现(VR )㊁最大密度投影(MIP )等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㊂CAG 检查采用GE innova IGS 血管造影X 射线机,病人仰卧于检查床上,常规消毒铺巾,Seldinger 法穿刺右侧桡动脉,术前常规服用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130078)300mg㊁替格瑞洛(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171077)180mg,术中应用肝素钠(常州千红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2022088),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为250~350s㊂1.4观察指标通过查阅病案资料,收集病人年龄㊁性别等一般临床资料;记录冠状动脉CTA检查与CAG检查对右侧冠状动脉(RCA)㊁左回旋支(LCX)㊁左前降支(LAD)的检查结果;分析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敏感度㊁准确度㊁特异度等㊂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级:正常㊁轻度狭窄(血管狭窄<50%)㊁中度狭窄(血管狭窄50%~75%)㊁重度狭窄(血管狭窄76%~99%)㊁完全闭塞(血管狭窄100%)㊂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㊂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Kappa检验一致性㊂Kappa指数>0.80表示一致性很好,0.60~0.80表示一致性较高,0.40~<0.60表示一致性一般,<0.40表示一致性差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2.1纳入研究对象基本情况共纳入研究对象92例,均成功接受了冠状动脉CTA和CAG检查㊂纳入研究对象基本情况见表1㊂2.2冠状动脉CTA㊁CAG的诊断价值纳入92例研究对象中,冠状动脉CTA诊断62例真阳性,2例假阳性,21例真阴性,7例假阴性,敏感度为89.86%,特异度为91.30%,阳性预测值为96.88%,阴性预测值为75.00%,准确度为90.22%㊂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冠状动脉CTA诊断冠心病与CAG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0.737,P<0.001)㊂详见表2㊂表1纳入研究对象基本情况因素例数构成比(%)年龄 ȡ60岁6570.65<60岁2729.35性别男5357.61女3942.39吸烟有4043.48无5256.52饮酒有3841.30无5458.70高血压有3133.70无6166.30糖尿病有2628.26无6671.74血脂异常有4447.83无4852.17表2冠状动脉CTA㊁CAG诊断冠心病情况比较单位:例CTACAG阳性阴性合计阳性62264阴性72128合计6923922.3冠状动脉CTA㊁CAG评估不同狭窄程度准确性在92例(920血管段)研究对象中,CAG金标准下,冠状动脉CTA评估轻度狭窄的敏感度为72.16%,特异度为94.29%,准确度为91.96%,阳性预测值为59.83%,阴性预测值为96.64%;中度狭窄的敏感度为65.38%,特异度为97.70%,准确度为95.87%,阳性预测值为62.96%,阴性预测值为97.92%;重度狭窄(含闭塞)的敏感度为62.89%,特异度为99.15%,准确度为95.33%,阳性预测值为89.71%,阴性预测值为95.77%㊂Kappa一致性检验表明两种检查方法在评估冠状动脉轻度㊁中度㊁重度狭窄(含闭塞)上一致性均较好(Kappa值分别为0.611,0.608,0.779,P均<0.001)㊂详见表3㊂表3冠状动脉CTA㊁CAG诊断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比较单位:例CTACAG正常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完全闭塞合计正常64621581681轻度狭窄237013101117中度狭窄453410154重度狭窄11052458完全闭塞0001910合计674975281169202.4冠状动脉CTA㊁CAG评估不同血管狭窄程度的准确性通过冠状动脉CTA㊁CAG检查分别评估LAD㊁LCX㊁RCA血管狭窄程度,同样以CAG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冠状动脉CTA与CAG通过行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两种检查方式评估LAD㊁RCA不同程度狭窄一致性较好(Kappa值分别为0.788,0.729,P均<0.001);评估LCX不同程度狭窄一致性一般(Kappa值=0.596,P<0.001)㊂详见表4~表6㊂表4冠状动脉CTA㊁CAG评估LAD狭窄程度的准确性情况单位:例CTACAG正常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完全闭塞合计正常1763001180轻度狭窄32474038中度狭窄22165025重度狭窄10024126完全闭塞000145合计1822923346274表5冠状动脉CTA㊁CAG评估RCA狭窄程度的准确性情况单位:例CTACAG正常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完全闭塞合计正常1838130195轻度狭窄92823143中度狭窄0192113重度狭窄00018119完全闭塞000044合计1923712267274表6冠状动脉CTA㊁CAG评估LCX狭窄程度的准确性情况单位:例CTACAG正常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完全闭塞合计正常21010330226轻度狭窄61135025中度狭窄1172011重度狭窄0008210完全闭塞000022合计21722131842742.5冠状动脉CTA㊁CAG检测病人血管狭窄程度(见图1)图1冠状动脉CTA㊁CAG检测病人血管狭窄程度典型表现(A㊁B显示RCA中段轻度狭窄;C㊁D显示LCX中段中度狭窄;E㊁F显示LAD中段重度狭窄㊂箭头所指为狭窄处)2.6冠状动脉CTA评估LAD㊁LCX㊁RCA不同程度狭窄情况冠状动脉CTA评估LAD㊁LCX㊁RCA血管轻度㊁中度㊁重度狭窄时,其特异度㊁准确度㊁阴性预测值均较高,且其阳性预测值随着狭窄程度加重有增高趋势, LAD㊁RCA血管轻度㊁中度㊁重度狭窄敏感度较LCX不同程度狭窄明显增加㊂详见表7㊁图2㊂表7冠状动脉CTA评估不同血管狭窄程度的效能单位:%血管狭窄程度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LAD轻度狭窄82.7694.2993.0763.1697.88中度狭窄69.5796.4194.1664.0097.19重度狭窄70.5999.1795.6292.3195.97 LCX轻度狭窄50.0094.4490.8844.0095.58中度狭窄53.8598.4796.3563.6497.72重度狭窄44.4499.2295.6280.0096.21 RCA轻度狭窄75.6893.6791.2465.1296.10中度狭窄75.0098.4797.4569.2398.85重度狭窄69.2399.6096.7294.7496.86图2冠状动脉CTA评估LAD㊁LCX㊁RCA不同狭窄程度的准确度2.7冠状动脉CTA对LAD㊁LCX㊁RCA不同狭窄程度漏诊率㊁误诊率分析冠状动脉CTA评估LAD血管狭窄程度的漏诊率较高,而误诊率随着LAD㊁LCX㊁RCA血管狭窄程度加重逐渐降低㊂详见图3㊁图4㊂图3冠状动脉CTA评估LAD㊁LCX㊁RCA 不同狭窄程度的漏诊率分析图4冠状动脉CTA评估LAD㊁LCX㊁RCA不同狭窄程度的误诊率分析3讨论目前,临床诊断和评估冠心病主要依靠CAG检查,但由于其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和无法重复多次检查,进而限制了其在大范围临床内推广应用[8-9]㊂因此,准确地评估病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㊁提高冠心病高危人群的筛查率对于病人诊断并进行合理治疗具有重要意义㊂冠状动脉CTA通过注射对比剂可三维立体显示心脏和冠状动脉结构,准确率较高,且属于无创检查,检查成本较低,操作便捷[10-11]㊂在本研究中,92例病人均成功接受冠状动脉CTA和CAG检查,成像效果较好,且均能达到临床诊断需要,在金标准CAG的诊断下,冠状动脉CTA诊断冠心病,62例真阳性,21例真阴性,2例假阳性,7例假阴性,敏感度为89.86%,特异度为91.30%,阳性预测值为96.88%,阴性预测值为75.00%,准确度为90.22%㊂说明冠状动脉CTA在诊断冠心病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度㊁特异度,这与杨阳[12]研究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同时结合其较高的阳性预测值,进一步说明了冠状动脉CTA检出率较高,这在冠心病筛查以及病人药物治疗后疗效评估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而且较高的阴性预测值及特异度可降低病人进一步进行CAG的检查率,在排除冠心病的同时可降低费用㊂有研究对101例(1313段血管)病人行冠状动脉CTA及CAG检查,CTA评估轻度㊁中度㊁重度狭窄的敏感度依次为44.2%㊁40.0%㊁51.7%,阳性预测值依次为15.8%㊁29.8%㊁76.8%,其不同狭窄程度特异度㊁阴性预测值及符合率均较高[13]㊂本研究结果显示,冠状动脉CT A对轻度㊁中度㊁重度狭窄的阳性预测值为59.83%㊁62.96%㊁89.71%,对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的特异度㊁准确度㊁阴性预测值均较高,提示阴性结果较为可靠,说明若病人没有明显冠心病症状,则可避免进一步行有创性检查,但分级评估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时CTA对中度㊁重度狭窄敏感度较低,分析原因:冠状动脉CTA空间分辨率(0.3~0.5mm)与CAG(0.16mm)差距较大,使得CTA图像清晰度较低,导致在狭窄程度判断方面产生误差,且对于狭窄程度严重的病人,由于冠状动脉CTA的瞬时成像,无法对冠状动脉血液循环方向㊁侧支循环形成情况做出合理评价;另外,在当冠状动脉血管壁出现条束状钙化的情况下,无法清晰显示冠状动脉管腔进而具体对其狭窄程度做出定量分析以及受到医师对解剖定位的不精确也会影响到判断[14-16]㊂另外,本研究中,冠状动脉CT A评估LAD管腔轻度㊁中度㊁重度狭窄的敏感度分别为82.76%㊁69.57%㊁70.59%;对RCA管腔轻度㊁中度㊁重度狭窄的敏感度分别为75.68%㊁75.00%㊁69.23%;对LCX管腔轻度㊁中度㊁重度狭窄的敏感度分别为50.00%㊁53.85%㊁44.44%㊂说明冠状动脉CTA评估LAD㊁RCA管腔狭窄的敏感度明显高于LCX,在评估LAD㊁RCA管腔狭窄方面与CAG 一致性较好,且一致性高于LCX,这与徐利军等[17]研究结果一致,可能是LAD㊁RCA由于管腔相对粗大并且走形平直,而LCX管腔相对较细小且走形迂曲,再者LCX由于受到周围组织相互重叠的影响,暴露岀来相对困难,进而在对腔狭窄程度评估方面造成影响,进一步说明可能存在较高的漏诊率,即在对冠状动脉某一段血管的狭窄程度进行评估时难以保证其准确性㊂但是本研究样本量有限,还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证明㊂综上所述,冠状动脉CTA具有操作便捷㊁无创性优势,在冠心病诊断方面,与CAG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作为无创精准筛查手段,CTA检查在评估冠状动脉狭窄分级时敏感度较低,存在漏诊误诊情况,但与CAG 诊断结果相比,病人更容易接受,便于临床推广㊂参考文献:[1]JØRGENSEN M E,ANDERSSON C,NØRGAARD B L,et al.Functional testing or 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angiography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2017,69(14):1761-1770.[2]POON M,LESSER J R,BIGA C,et al.Current evidence andrecommendations for coronary CTA first in evaluation of stablecoronary artery diseas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Cardiology,2020,76(11):1358-1362.[3]JESUDIAN ARUN B.Improving perioperative cardiac riskstratification in liver transplant:a new role for coronary CTA?[J].Liver Transplantation,2020,26(11):1389-1390.[4]陈大有,杨茂生,刘凯莉,等.心脏CT一站式检查结合CTA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20,18(4):58-59;63. [5]程燕妮,杨建华,付兵.CTA对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的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9,17(4):56-58. [6]丁华永.CTA在冠心病冠脉狭窄程度及斑块状态评估中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22,20(4):76-78.[7]SERRUYS P W,HARA H,GARG S,et al.Coronary computedtomographic angiography for complete assessment of coronaryartery disease:JACC state-of-the-art review[J].Journal of the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2021,78(7):713-736. [8]ZHONG P T,LI Z X,LIN Y W,et al.Retinal microvasculatureimpairment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an optical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 study[J].ActaOphthalmologica,2022,100(2):225-233.[9]王杰,单裕清,胡伟,等.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定量参数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22(2):115-118.[10]程燕,董军,郝晏.冠脉CTA检查技术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及价值[J].影像技术,2022,34(2):49-52.[11]SENONER T,PLANK F,BARBIERI F,et al.Added value of high-risk plaque criteria by coronary CTA for prediction of long-termoutcomes[J].Atherosclerosis,2020,300:26-33.[12]杨阳.冠脉CTA成像技术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比较[J].黑龙江医药科学,2021,44(2):113-114.[13]李宁,李海涛,葛庆峰,等.256层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冠脉狭窄病变的临床价值[J].天津医药,2014,42(1):24-26;98.[14]张定义,武华,闻燕妮,等.256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7):156-159.[15]CURY R C,POMERANTSEV E V,FERENCIK M,et al.Comparison of the degree of coronary stenoses by multidetectorcomputed tomography versus by quantitative coronaryangiography[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2005,96(6):784-787.[16]NIKOLAOU K,KNEZ A,RIST C,et al.Accuracy of64-MDCT in thediagnosis of ischemic heart disease[J].American Journal ofRoentgenology,2006,187(1):111-117.[17]徐利军,魏雪,刘娇,等.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对冠心病病变程度及部位的诊断价值[J].西部医学,2020,32(3):456-459.(收稿日期:2022-09-25)(本文编辑郭怀印)。
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与心率的关系

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与心率的关系秦玲;牟彩云;冯越;刘铁【摘要】目的评估平均心率和心率范围对于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行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134例,所有CTA图像数据均包括完整的检查时的心电图数据.由两名熟悉心血管的CT医师在未知扫描期间心率和心率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分析和分级.图像质量分为四级,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评估了134个病人,共1751个冠状动脉节段.不同评分组冠状动脉节段数分别为:1分,899(51.34%);2分,727(41.51%);3分,114(6.51%);4分,11(0.62%).按照扫描期间的平均心率以70 bpm为界分为≥70 bpm组和<70 bpm组,5、12、14、16段两组图像质量未见差异,其余各段图像质量可见明显差异(t分别=3.38、3.13、2.28、2.90、2.95、3.50、4.16、3.89、3.24、2.89、3.49、3.51,P均<0.05).按照扫描期间心率范围(最高心率一最低心率)8 bpm为界将所有患者分为≥8 bpm组和<8 bpm组,在任何冠状动脉节段均未发现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的整体图像质量与心率范围之间存在的相关性(t分别0.45、1.41、0.97、1.27、1.00、1.05、1.69、0.84、0.99、1.48、0.44、0.46、0.48、0.43、0.44、0.20,P均>0.05).结论双源CT可以在很大范围的平均心率和心率变化范围内获得具有诊断意义的图像质量.【期刊名称】《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年(卷),期】2010(008)001【总页数】4页(P16-19)【关键词】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作者】秦玲;牟彩云;冯越;刘铁【作者单位】310013,浙江杭州,浙江医院放射科;310013,浙江杭州,浙江医院放射科;310013,浙江杭州,浙江医院放射科;310013,浙江杭州,浙江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冠状动脉CT成像历来困难,CT扫描仪必须具备为跳动的心脏行最小运动伪影的成像所需的足够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
冠状动脉钙化斑块性质对 CTCA、CAG 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影响

冠状动脉钙化斑块性质对 CTCA、CAG 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影响郑园园;楚坤义;张辉;杨素君;支爱华【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14(000)041【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钙化患者钙化斑块与年龄的关系,分析不同性质斑块对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CTCA)及冠状动脉造影( CAG)对患者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评价效果的影响。
方法对行CTCA检查的冠状动脉钙化患者1021例行年龄相关分析,对56例均行CTCA和CAG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钙化节段统计,比较不同性质斑块所致冠状动脉狭窄≥50%的CTCA与CAG评价效果的差异性。
结果冠状动脉钙化与年龄呈正相关( P=0.000);837个冠状动脉节段中307段存在≥50%的管腔狭窄,有钙化斑块67段,钙化为主斑块30段,混合斑块77段。
CTCA在观察斑块的性质方面优于CAG,在对冠状动脉混合斑块和钙化为主斑块的CTCA评价与CAG评价在95%的可信区间内差异性较小,对钙化斑块所致冠状动脉管腔≥50%的狭窄程度评价有统计学差异( P均<0.05)。
结论冠状动脉钙化程度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
与CAG比较,CTCA评价钙化斑块所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50%的灵敏度高,在评价斑块性质方面优。
【总页数】2页(P38-39)【作者】郑园园;楚坤义;张辉;杨素君;支爱华【作者单位】邯郸市中心医院,河北邯郸056001;邯郸市中心医院,河北邯郸056001;邯郸市中心医院,河北邯郸056001;邯郸市中心医院,河北邯郸056001;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3+1【相关文献】1.双源CT血管成像评价冠状动脉钙化性斑块血管腔狭窄程度准确性的研究 [J], 王安明;赵汉青;史跃;朱丽丽;李皖陇;陈凯;王中勋;权影2.血糖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性质的影响 [J], 马茜;张惠英3.血糖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性质的影响 [J], 马茜;张惠英;4.双源冠状动脉CTA与CAG评价冠脉狭窄程度的临床研究 [J], 杨月娥; 王科英; 王向辉; 王莉娜; 庞然; 侯宇光5.双源冠状动脉CTA与CAG评价冠脉狭窄程度的临床研究 [J], 杨月娥;王科英;王向辉;王莉娜;庞然;侯宇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双源CT冠脉成像两种不同方法的对比

双源CT冠脉成像两种不同方法的对比作者:王爱军,赵建国,平学军【摘要】目的了解双源CT心脏检查中,不同的扫描方式图像质量、X 射线辐射剂量差异,评价两种扫描方式的优劣及应用价值。
方法随机抽取100例行心电门控扫描的病例作为甲组,心率小于或等于70次·分-1的患者100例,采用适应性智能序列扫描作为乙组,分析两组种扫描方式心脏成像的图像质量及患者X线辐射剂量,评价两种扫描方式的优劣及应用价值。
结果 100例甲组患者,图像质量积分为4者93例,占93%。
图像质量积分为3者7例,占7%。
图像质量积分为2分及1分者为0;100例乙组患者中,图像质量为4者92例,占92%。
图像质量为3者6例,占6%。
图像质量积分为2分的1例,1分者1例,占2%。
所有冠状动脉段可评价的图像质量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甲组总的平均有效剂量(8.2±0.1)mSv;乙组(2.6±0.9)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1) 。
结论在双源CT心脏成像时,对心率≤70次·分-1的患者,采用适应性智能序列扫描技术扫描,图像质量能够满足诊断要求,并可减少射线剂量。
【关键词】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冠状动脉;X线剂量;体重指数双源CT的冠状动脉成像是一个准确的无创性冠状动脉疾病诊断方法。
随着CT时间分辨率及空间分辨率显著提高,心脏CT成像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逐渐增多。
与此同时,随着CT使用的增多,对于患者相关辐射剂量的增加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适应性智能序列扫描技术具有很高的诊断准确性,而剂量远远低于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本文就双源CT心脏检查中不同的扫描方式图像质量、X 射线辐射剂量差异进行评价。
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在拟行双源CT冠状动脉检查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行心电门控扫描的病例作为甲组,本组中受检者不受心率、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的限制。
乙组:选取心率小于或等于70次·分-1的患者100例,采用适应性智能序列扫描,本组受检者不受年龄、性别、体重、身高限制,部分心率较快者于检查前30min服用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25~50mg以降低心率。
双源CT在心脏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中的临床应用

搭桥术后 l 4例 , st 像 结 果 可 显 示 搭 桥 血 管 ; 状 动 脉 Dc 成 冠 斑块 、 窄 1 狭 O例 , st 像 结 果 可 见 血 管 斑 块 , 窄血 管 。 D c成 狭
3 讨 论
化 积 分 测 定 , 后 使 用 团 注 法 ( s ou ) 试 患 者 循 环 时 然 TetB ls测
出血等并发症_。 5 ]
作 者 简介 : 亚玲 , ,1 6 吴 女 9 0年 5月 生 , 管技 师 , 北 医 药 主 湖
学 院 附属 人 民 医院 ,4 0 0 4 2 0
从 我 们 的 观 察 结 果 来 看 , F 治 疗 腹 膜 后 淋 巴 结 转 HIU
双源 C T在 心脏 冠状 动 脉血 管 成像 中 的临 床 应用
建 为 层 厚 0 7 . 5mm, 隔 0 5mm 的 薄 层 图 像 并 传 递 到 工 间 .
作站( 支架 患 者 采 用 Ken B 6重 建 法 , 他 患 者 用 B 6重 re4 其 2
建法) 。采 取 图像 后 处 理 方 式 根 据 需 要 可 采 用 多 平 面 重 建
间 , 射 1 注 5 mL对 比剂 + 1 . %氯 化 钠 注 射 液 , 得 5mL 0 9 测
随着冠心病的发病 率越来 越 高, 目前 临 床 诊 断 主 要 采 用 C G, A 其检 查 方 法 具 有 创 伤 性 和 潜 在 的 危 险 性 , 多 老 很
山西医药杂 志 2 1 0 2年 5月第 4 1卷第 5期上半月 S a x Me ! hn i d』
( R 、 大 密 度 投 影 ( P) 容 积 重 建 ( T) 对 心 脏 MP ) 最 MT 、 VR ,
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CT冠状动脉成像(CT angiography,CTA)是一种较新的非侵入性成像技术,已经在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的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CT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CTA具有高准确性的特点。
与传统冠脉造影相比,CTA可以提供冠状动脉的三维重构图像,可以准确展示冠状动脉的病变情况。
研究表明,CTA在冠心病的评估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95%和87%,与传统冠脉造影的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CTA可以同时评估冠状动脉的狭窄和斑块特征。
通过对冠状动脉的重建图像,CTA可以准确测量狭窄的程度,并进一步评估斑块的性质。
这对于评估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和预测心血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CTA具有较低的侵入性和较短的检查时间。
相比于传统的冠脉造影,CTA无需插入导管,可以大大减少患者的不适和并发症的风险。
而且,CTA的检查时间通常在几十秒内完成,比传统冠脉造影的检查时间更短,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CTA还可以评估非冠状动脉相关的病变。
CTA可以通过对心脏周围软组织和肺部的评估,诊断非冠状动脉相关的心脏病变,如心包炎、心脏肿瘤等。
这对于全面评估患者的心血管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CTA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CTA在患有严重肾功能受损的患者中可能无法进行,因为对比剂的使用可能会对肾功能造成损害。
CTA对于细小的斑块和钙化的病变可能有一定的漏诊率。
由于CTA是一种静态成像技术,无法对冠状动脉的功能进行评估。
CTA在冠心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提供高准确性的诊断结果,评估冠状动脉的狭窄和斑块特征,并且具有较低的侵入性和较短的检查时间。
CTA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手段进行综合评估。
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以便更好地指导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O ]吴益青 , 李 晓燕 . 妊娠期 糖尿 病患者 血糖水 平与 血清 炎症 因 子 的 相关 性 探 讨 [ J ] . 陕 西 医学 杂 志 , 2 08 —
syngovia工作站软件对冠脉诸支进行曲面重组cpr显eatcm1541122146126453584675级76以n鄄calcifiedplaquencpmixedplaquemp321411421768695spss160能为自主搏动的心脏与冠状动脉进行无创性的清晰成像为心包内脂肪的显示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cta对于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研究已有众多报道83ms线源的总能量同达160kweat体积与血管狭窄eat既为能量储备器官又具20132924
实用 医学杂 志 2 0 1 5年 第 3 l卷 第 1 2期
[ 8 ] 王彦林 ,程 蔚蔚 超敏 c反应 蛋 白与妊 娠期糖 尿病脂代 谢相 关 性分析 [ J ] . 中国妇幼保健 , 2 0 1 2 , 2 7 ( 2 8 ) : 4 4 6 2 — 4 4 6 4 . [ 9 ] 叶爱玲 , 颜勤 明 , 柴泽音 , 等. 妊娠 期糖尿 病视 黄醇结 合蛋 白 4 与炎 症 因子 、胰 岛素抵 抗相 关分 析 [ J ] .中国 医师杂 志 ,
性 。 因此 E A T体 积可作 为评 估冠 心病的风 险独立 非创 伤性指标 , 在 临床 予以推广试 用。
关键词 双 源冠脉 C T A; 心 包 内脂 肪 ; 冠脉 斑块 ; 冠脉狭 窄
冠状 动脉造影检查 ( C A G) 至今仍是诊 断冠状 动脉疾病 ( C A D) 的金标 准 , 但检查 费用高 、 对患者 有创伤 。且 于对钙化斑块及体积小 的非钙化斑块 检查效果不佳 。 在C A D的早期诊 断中应用受5 艮 [ 。 双源 C T冠 状 动 脉 血 管 成 像 ( 双源 C T A) 采 用 两 个 球 管 同 时产 生 x组 , 进行数据采集 , 加 上 虚拟 内镜 技术的应用 , 从 血管 内了解其斑块及狭 窄 , 从 而避 开 了其 他 组 织 及 血 管 对 检 查 结 果 的干 扰 。C T A 同 时提高 了时 间分辨率和空 间分辨率 ,且具 有无创 性, 不 仅 可 以显 示 冠 状 动 脉 腔 , 同 时对 于 动 脉 壁 、 钙化 或非钙化 斑块 、 以 及 管 腔 狭 窄 程 度 均 显 示 满 意, 为C A D的早期诊断开辟 了新途径 。 本研究 以 7 3例存 在 冠 状 动 脉 钙 化 斑 块 的 冠 心病 患 者 为 研 究 对象 . 本研 究 主要 通 过 双 源 C T对 心 脏 及 冠 脉 C T A 成像 , 对 心 包 内脂 肪 体 积 与 冠 状 动 脉 斑 块 、 狭 窄 的 相关 性 进 行 研 究 ,为 冠 心 病 的 一 级 预 防 提 供 更 多 的依 据 。
科
7 3 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存在冠 状动脉钙化斑块 , 其 中男 4 6 例, 女2 7 例, 年龄 4 3 8 5岁 , 平均( 6 5 . 8- 4 - 7 . 9 ) 岁。 对 所 有 患 者 行 双 源 C T A检 查 。询 问患 者 吸 烟 、 家族史 , 测量患者身高、 体重 、 血压 , 收集患者 C T检 查 前 后 1 周 内 的血 糖 、 血 脂 实验 室检 查 结果 。 1 . 2 方法 采用西 门子第二代 S o m a t o m D e i f n i t i o n F l a s h炫 速 双 源 C T、 双 筒 高 压 注 射 器 及 心 电 监 护 门 控技术 , 进 行 冠 脉 钙化 积分 平 扫 、 冠状动脉 C T A 扫 描, 并 在西 门子 后 处 理 工 作 站 ( s y n g o C T w o r k p l a c e ) 上 进 行 图像 的重 建 、 重组及测量 : 检 前 3~5 m i n受 检者常规舌 下含服硝酸甘油 片剂 O . 5 m g 。各 步骤 主要技术参 数如下 : ( 1 ) 冠脉钙 化积分 平扫 : 扫 描 范 围气管隆突肺动脉主干水平 至膈下 1 c m水平 , 头 足 扫 描 方 向 。F O V 1 5 0~2 5 0 mm;矩 阵 5 1 2× 5 1 2 ; 启用 C a r e d o s e剂 量 调 节 软 件 ; 管 电压 1 0 0 k V; 参考管 电流 3 0 0 m A s ; 层厚 3 m m, 层距 2 . 5 m m; 常 规 选 择 心 电 R— R 间期 4 5 % ~6 5 % 。吸气 后 屏 气 扫 描 。( 2 ) 冠状动脉 C T A扫描与原始数据重建 : 扫描 范 围气 管 隆突 肺 动脉 主 干 水 平 至 膈 下 1 c m水平 , 头足 扫描方 向。F O V 1 5 0~2 5 0 m m;矩 阵 5 1 2× 5 1 2 ;启 用 C a r e d o s e剂 量 调 节 软 件 ;管 电压 1 0 0~ 1 2 0 k V; 参考 管电流 3 0 0—4 0 0 mA s ; 层厚 0 . 6 m m, 层距 0 . 4 m m。 肘 前 静 脉 留置 2 0 G注 射 针 , 双 筒 高 压
7 3例 存在 冠状 动脉 钙化 斑块 的冠 心病 患者 为研 究对 象 ,对与 不 同冠状动 脉斑 块 类型 、 冠 状动脉 狭 窄程度 及有 、 无低 密度 斑块分组之 间的心 包 内脂肪 ( E A T ) 体 积进行 比较 。 结果 : 不 同冠状 动脉斑 块类型分 组之 间的
E A T体积 比较差异存 在显著 性 ( P<0 . 0 5 ) , 组 间两 两比较结 果显 示 M P组 E A T体 积显 著 高于其他 两组 ( P< O . 0 5 ) 。不同冠状动脉 狭 窄程度 分组之 间 E A T体积 比较 差异存在 显著性 ( P<0 . 0 5 ) , 组 间两两 比较 结果显 示 冠状 动脉狭 窄程度 Ⅳ级 E A T体积 显著 高于其他 3组 ( P<0 . 0 5 ) 。有 低 密度斑块 组 E A T体积 大 于无低 密度 宽 块组 , 差异 具有 统计 学意 义( P<0 . 0 5 ) 。 结论 :E A T体积 与血 管狭 窄程度 、 斑块 性质 等存 在 显著 的相 关
1 资料与 方法
1 . 1 一 般 资 料 以 2 0 1 4年 4 — 1 O间 本 院 收 治 的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6 - 5 7 2 5 . 2 0 1 5 . 1 2 . 0 3 0
作者 单 位 : 5 2 8 0 0 0 广 东省 佛 山市禅 城 区中心 医院 医学影 像
1 7 0 .
( 收稿 : 2 0 1 5 — 0 2 — 0 2 编辑 : 杜冠 辉 )
应 用双 源冠 脉 C T A 图像 测定 研 究 心包 内 脂肪 与冠脉斑块及狭 窄程度 的关 系
潘 志 明
摘 要 目的 : 应 用双 源冠脉 C T A 图像探 讨心 包 内脂肪 与冠脉 斑块及狭 窄程 度的 关 系。方法 : 本研 究 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