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名篇名句默写

合集下载

高考必背常见名篇名句默写归纳总结

高考必背常见名篇名句默写归纳总结

高考必背常见名篇名句默写归纳总结高中要求背诵的篇目情景型默写汇编(一)《劝学》(荀子)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中的学不可以已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以雕刻为例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以蚯蚓为例从正面设喻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二)《逍遥游》(庄周)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的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舟的浮力依赖于水,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举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6.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

并列举了三类人的句子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7.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新高考名篇名句默写助记(选择性必修上册)

新高考名篇名句默写助记(选择性必修上册)

新高考名篇名句默写助记(选择性必修上册)-文言文部分-《论语》十二章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助记] 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饮食与居处。

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的道德品质上。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助记] 孔子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助记] 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助记] 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助记] 见到有德行的人就向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反省自身的缺点。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助记] 文与质是对立的统一,互相依存,不可分离。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助记] 作为一个士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韧的品质,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罕》)[助记] 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助记] “智”“仁”“勇”是孔子所推崇的善的道德品质。

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助记] 意思是约束自己,使言行符合于礼。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高中语文2023高考名篇名句默写必背古诗词(共64篇)

高中语文2023高考名篇名句默写必背古诗词(共64篇)

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必背古诗文(初中部分)NO.1 《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④,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⑤。

”(《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⑥。

”(《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⑦,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⑧。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⑨。

”(《卫灵公》)【注】①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

说:“悦”的古字,愉快。

②知:了解。

愠:生气,发怒。

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③日:每天。

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信:真诚,诚实。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④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⑤“学而不思”两句: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

殆:有害。

⑥女:通“汝”,人称代词,你。

是知也:这是聪明的。

知:通“智”。

⑦见贤思齐焉: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

⑧“士不可以不弘毅”两句: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

弘毅:刚强,勇毅。

⑨“己所不欲”两句: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NO.2 《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①;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②。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③?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2022-2024全国高考真题语文汇编:名篇名句默写

2022-2024全国高考真题语文汇编:名篇名句默写

2022-2024全国高考真题语文汇编名篇名句默写一、名篇名句默写1.(2024·全国·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同学们到郊外春游,阳光下树木葱郁,水流淙淙,小慧不禁想起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文句:“ ,。

”(2)快过年了,于老师牵挂在成都旅行的女儿,给她发短信息时用了李白《蜀道难》中的诗句“ ,”,希望她不要贪玩,早点儿回家。

(3)古代诗人在写离情时,经常在诗的上下两句中分别表达离别双方的情思,如唐诗“ ,”就是如此。

2.(2024·全国·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湾《次北固山下》的名句“ ,”,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流逝,蕴含着自然理趣。

(2)小慧为朋友家的农家乐餐厅写宣传横幅,直接使用了陆游《游山西村》里的“ ,”两句诗,朋友看了觉得很贴切。

(3)行至群山深处,见到一挂瀑布飞泻而下,水石激荡,轰鸣作响。

于老师回头对学生们说:“这不就是古诗中写的‘ ,’嘛!”3.(2024·全国·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作文课上,房老师使用《屈原列传》中“ ,”两句话,引导学生描写寻常事物以表示宏大意旨,列举浅近事例来传达深远意蕴。

(2)乡村民宿“爱陶居”开业了,房屋周围按照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的句意,栽种了多种树木,受到游客喜爱。

(3)唐代诗人写时事,常常托之于汉代,如“ ,”,就是借汉喻唐,以古方今。

4.(2023·北京·高考真题)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宋代爱国名将宗泽因朝廷掣肘,没有机会北渡黄河与金兵作战。

相传他在临终之际慨叹壮志未酬,仍在吟咏杜甫《蜀相》中的名句“ ,”。

(2)绍兴很多桥的命名都有典故。

“题扇桥”相传是王羲之为卖扇老妪题扇的地方,“杏卖桥”则得名于陆游《临安春雨初霁》的诗句“ ,”。

(3)古人对道德修养的追求可以达到高度审美化的境界。

高考语文默写常见名篇名句

高考语文默写常见名篇名句

高考语文默写常见名篇名句宋代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旧唐书》)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馨南山之竹,书罪无穷。

(《旧唐书》)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范仲淹《苏幕遮》)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欧阳修《伶官传序》)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伶官传序》)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临江仙》)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司马光《资治通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司马光《训俭示康》)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

(张先《天仙子》)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苏轼《后赤壁赋》)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苏轼《赠刘景文》)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杂说?送张琥》)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晁错论》)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雪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山园小梅》)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夏日绝句》)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辛弃疾《南乡子》)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

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

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一)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李白《蜀道难》中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两句写急流和瀑布在千山万壑间发出的巨大声响再次强调蜀道的山高路险。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描写邻船寂静、冷月无声来反衬音乐带给人们强大的感染力。

(3)《出师表》一文中最能代表诸葛亮有赏有罚的执政理念的两句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李商隐在《锦瑟》中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两句描绘了一个物我混同的朦胧意境。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对比手法极言秦王朝掠夺财物极尽分毫,挥霍财物却视若泥沙,这两句是: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3)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抒发了国破家亡之悲,感伤离乱之痛,表现了他爱国、念家的美好情操,诗中能够表现他因忧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荀子·劝学》中阐明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有什么不同,仅仅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的两句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李白《蜀道难》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两句是说一个人守住关口,万人也打不开。

(3)苏轼《水调歌头》中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两句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能够与自己的清影为伴。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诗经·氓》中,借淇水和低湿的洼地来说明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制的两句是: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2)苏轼在《赤壁赋》中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两句形容小船像一片叶子任意飘摇在宽阔浩淼的江面上。

(3)荀子在学与思上认为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孔子则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屈原在《离骚》中用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两句表达了只要自己的本心确实是美好的,就不要在乎别人是不是了解自己。

新高考名篇名句默写助记(选择性必修中册)

新高考名篇名句默写助记(选择性必修中册)

新高考名篇名句默写助记(选择性必修中册)-文言文部分-1.《屈原列传》(司马迁)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助记] 通过对《离骚》的高度评价,赞美了屈原志洁行廉、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气节。

2.《过秦论》(贾谊)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助记] 写秦王朝势力的崛起,突出秦国地利、人和、政通等的优势。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

于是六国之士,有甯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新高考名篇名句默写——必修上册诗词部分助记

新高考名篇名句默写——必修上册诗词部分助记

新高考名篇名句默写——必修上册诗词部分助记1.《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助记] 主要抒写了诗人对人生苦短的忧叹。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助记] 写作者“求才”的用心十分周到。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助记] 写求贤如渴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加深。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助记] 写自己会像周公一样礼待天下奇才。

2.《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助记] 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看破官场后,执意离开,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绝望。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助记] 集中描写做官时的心情,强化了厌倦旧生活、向往新生活的情绪。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助记] 写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农村生活的舒心愉快。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助记] 写新生活的愉快,和如释重负的心情。

3.《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助记] 写传说中天姥山峻峭雄奇的非凡气势和自己对它的向往之心。

这是引起梦游的动因。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相与枕 藉 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
白。(苏轼《赤壁赋》)
误区5 句中的通假字 通假字虽和本 字的意思一样, 但在默写中, 若把句中的通 假字写成本字, 也属于误写, 是不能得分的。
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空缺的部分。
(1)举酒 属 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
之章。(苏轼《赤壁赋》)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 知 明
答案 :(1)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 答案 :(1)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 更护花 泪始干
复习建议
1、以理解为基础,读记结合。
2、利用好早自习,张口读,动手写,用心记。
3、结合常见误区进行识记,更有针对性 4、简单字词句,不过多花时间; 易错字词句,常回顾多复习 5、思想上重视,心理上自信 6、同桌互问、自我检测,方法多样性 7、集体计划与个人计划结合 8、细心审题,学会检查,不写错字,不答错位置
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3)君子 生 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
(4)师者,所以传道 受 业记不清 篇目,答题时 写的句子篇目 东拉西扯,还 自我感觉良好
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空缺的部分。 (1)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 难)》中“ , ” 两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至死不渝, 现在人们也用这两句表现无私的奉献 精神。
曾经有一本精致的《小甘》放在我 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高考的时候我 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 此。 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 机会,我会对那本《小甘》说三个字: 我爱你! 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 我希望是……一万年!
世界那么大,你凭什么去看看?
答题展示
5月月考语文试卷之名篇名句默写
4. 不一定考查前后相连的上下句。 (2018年考题) 5.关注长文章
误区警示
误区点拨 典句示例
误区1 生僻难写字 名句名篇中 有一些生僻 难写的字, 平时要勤于 动笔,强化 记忆,在考 试中才能准 确无误地写 出来。
根据汉语拼音在横线处写出汉字。 (1)固时俗之工巧兮,miǎn 偭 规矩而改错。(屈原《离 骚》) 巉 岩不可攀。(李 (2)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chán 白《蜀道难》) (3)鹏之xǐ 徙 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tuán 抟 扶摇 而上者九万里。(庄子《逍遥游》) (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lí 嫠 妇。(苏轼《赤壁 赋》) (5)奈何取之尽zī zhū 锱铢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 赋》) (6)飞湍瀑流争喧 huī 豗 ,pīng 砯 崖转石万壑雷。 (李白《蜀道难》)
误区2 同音异义字 读音相同但意 义不同的字在 名句名篇中大 量存在,这是命 题者“设伏” 的热点,复习时 要特别注意这 些同音异义字, 有意识地多作 分析比较,做到 既知其形,又知 其义。
根据汉语拼音在横线处写出汉字。 幽 (1)别有 yōu 愁暗恨生,此时 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 àn 暗 花 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 者,用心 zào 躁 也。(《荀子·劝 学》) 繁 (4)艰难苦恨 fán 霜鬓,潦 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5)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é 峨 眉巅。(李白《蜀道难》)
全国 Ⅱ卷 2018
(1)《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地 思考,却“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踮起脚极目远望,也“不如登高之博 见也”。
全国 Ⅲ卷
(2)《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认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此先汉 所以兴隆也”,而亲近小人,疏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3)《虞美人》中,春花秋月之外,“小楼昨夜又东风”也是勾起作者故
全国 Ⅰ卷
(1)《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是用心专一 的缘故。(蕴含哲理) (2)在《出师表》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世,“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正是危急存亡之时。(概括精炼) (3)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 望能够“封狼居胥”,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赢得仓皇北顾”。(对比鲜明)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表示,生是我希望得到的,义也是我希望得到的,但“二者不 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人格操守) (2)李白《蜀道难》中“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 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句式复杂) (3)杜牧《阿房宫赋》中以“一肌一容,尽态极妍”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 眺,盼望皇帝临幸。(概括精练)
高考专题复习——
名篇名句默写
16级语文组
为什么我一句都 不会?是不是在 针对我?
考什么? 明确考纲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A
真题再现
年份 卷别 考题内容及类型 (1) 《论语·为政》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 (2)韩愈的《师说》文末说“好古文”写出李蟠的文章爱好,“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写出了他的儒学修养。 (3)苏轼的《念奴娇》中“羽扇纶巾”是周瑜儒将装束,“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是写周瑜赫赫战功。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说,食物虽关乎生死,但若“呼尔而与之”,饥饿的 路人也不会接受;若“蹴尔而与之”,即使是乞丐也会拒绝。 (2)《琵琶行》中“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写昔日琵琶女身价高,纨 绔子弟竞相追捧。 (1)《赤壁赋》中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年之间” 全国 Ⅰ卷
(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 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 未悔。”(坚定意志) 全国 Ⅰ卷 (2)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了到达
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景物壮美)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两句, 2015 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承上启下) (1)《庄子·逍遥游》指出,“(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蕴含哲理) 全国 Ⅱ卷 (2)白居易《琵琶行》中“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两句, 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承上启下) (3)杜牧《赤壁》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设想 了赤壁之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慨叹历史)
5月月考语文试卷之名篇名句默写
误区3 同义异形 字
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空缺的部分。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 羞直万钱。
[李白《行路难(其一)》] (2)万里悲秋常 作 客,百年多病独登 台。(杜甫《登高》)
意思相同 而字形迥 异的字在 名句名篇 中也屡见 不鲜,是考 试得分的 “盲点” 之一。
(3)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 见江心秋月
(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 的名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忧国之思) 全国 Ⅰ卷 (2)李白《蜀道难》中“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两句写 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反衬)
(3)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感时花
(1)《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
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全国 Ⅲ卷
”的观点。(人生修养)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
昏黑”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
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典型景物)
全国 Ⅰ卷
全国 Ⅱ卷 2017
(1)《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年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指出 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典型观点) (2)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 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典故明志)
全国 Ⅱ卷
2016
(1)《左传·曹刿论战》中记载,鲁庄公十年,齐国入侵。曹刿求见国君献 策,但他的乡人质疑道:“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典型观点)
(2)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
全国 Ⅲ卷
。白居易《琵琶行》中“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两句表达 了这样的意思。(人生际遇) (3)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下,朗诵《诗经· 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对 仗工整)
国之思的景象,而“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则是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年份
卷别
考题内容及类型 (1)曹操《观沧海》中“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 景象。(景物壮美) (2)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 国,紧接着说:“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主旨中心)
乐观和自信。(积极进取)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舳舻千里,旌旗蔽空”两句概括了曹操 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浩大场面)
探寻规律
1.近几年全国卷名句名篇默写题以理解 型为主。 2.命题范围一般不会超出高考必背篇目 64篇。 3.一般考查名句的内容和思想感情,较 少涉及语句的表现手法。
溅泪,恨别鸟惊心”。(人生际遇) 2014 (1)《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 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蕴含哲理) (2)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 全国 Ⅱ卷 境界顿开,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表达了诗人的
白。(白居易《琵琶行》)
误区4 形近异义字 形近字在名句 名篇中也比较 常见,再加上 读音又大多相 同或相近,有 很大的迷惑性 和误导性,因 此在备考时需 要准确记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