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课标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六 名句名篇默写
2021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特训 名句名篇默写(一)

2021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特训名句名篇默写(一)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管子•形势解》中的“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被曹操在《短歌行》中巧妙化成“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衣着和出行工具。
(3)暑假期间,小明来到长江边远眺,只见江上水气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他禁不住想起了苏轼在《赤壁赋》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能无怨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列传》中,司马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赞美屈原的志向可与日月争辉。
3).《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评价屈原的文章,认为屈原的文章意旨博大、含意深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2)《离骚》表明作者虽然为自己的遭际悲愤万端,却不会因此而改变自己的节操的句子是:,。
(3)《赤壁赋》中以动物植物作喻写出了人与自然相比的渺小的句子是:,。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书愤》中釆用蒙太奇手法构成一幅幅浩浩荡荡军容画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商隐《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出对往事的追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手法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届课标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六 名句名篇默写

专题六 名句名篇默写题组1 情境式默写1.[2019全国卷Ⅱ,1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 , ”,表现了主人公的形象之美。
(2)杜牧《阿房宫赋》中“ , ”两句,写阿房宫占地极广且极为高大,以表现其雄壮之美。
(3)苏轼在《赤壁赋》中以“ , ”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
2.[2019全国卷Ⅲ,1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子罕》中,孔子用“ , ”两句话阐明,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是有坚定的志向的;要改变一个人的志向,是很困难的。
(2)《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 , 。
”(3)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用“ , ”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3.[2018北京,17,8分]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陶渊明是很多古代诗人的偶像。
《归园田居》(其一)写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 。
”(2)“表”是一种应用文体,不容易写出真情实感。
李密《陈情表》却写得极为感人:“臣无祖母, ;祖母无臣, 。
”(3)古人送别,常在渡口码头。
比如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 。
”(4)你所在的中学举办隆重的校庆典礼,邀请了很多校友、家长参加。
你作为学生代表向来宾致欢迎辞,其中要引用两句古代诗文。
请填写恰当的句子。
金秋十月,天高云淡。
今天大家齐聚一堂,真可谓“ , ”。
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在校同学,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题组2 对上下句式默写4.[2019浙江,23,6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其身正, ;其身不正, 。
(《论语》)(2)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 ,水浅而舟大也。
(《庄子·逍遥游》)(3) ,渚清沙白鸟飞回。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4)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 。
2021高考语文名句名篇情境默写默写130题(含答案)

2021高考语文名句名篇情境默写默写130题(含答案)1.李白诗喜用“清酒”,如其《行路难(其一)》中的“金樽清酒斗十千”,杜甫诗常用“浊酒”,如其《登高》中的“潦倒新停浊酒杯”,一清一浊,可看出二人现实境遇和生命情怀的不同,清浊之殊,恰是仙圣之别。
2.王充《论衡》中有言:“凿不休则沟深,斧不止则薪多。
”荀子《劝学》中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八个字与之意思相近。
3.唐代马总在《意林》中写道:“大木百寻,根积深也;沧海万仞,众流成也;渊智达洞,累学之功也。
”同样的意思,荀子在《劝学》中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来表达。
4.《中庸》中写道:“行远自迩,登高自卑。
”同样的意思,荀子在《劝学》中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来表达。
5.《庄子·秋水》篇有言:“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庄子·逍遥游》中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6.李商隐诗云:“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这些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可以超过前人的思想。
7.王安石力主变法,提出了著名的“三不足”论断:“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这种精神与其《登飞来峰》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可以说是一以贯之的。
8.中国古典诗词中多有对物是人非的感慨,如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又如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再如李煜《虞美人》中的:“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9.“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
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也均包含此哲理。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默写名篇名句单元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默写名篇名句单元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
”(《论语·学而》)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 ,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3),枯松倒挂倚绝壁。
(李白《蜀道难》)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答案:(1)患不知人也沉舟侧畔千帆过(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沧海月明珠有泪(3)连峰去天不盈尺山河表里潼关路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人非生而知之者,?惑而不从师,,终不解矣。
(韩愈《师说》) (2)折戟沉沙铁未销,。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3)醉翁之意不在酒,。
山水之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答案:(1)孰能无惑其为惑也(2)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3)在乎山水之间也得之心而寓之酒也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孟子·鱼我所欲也》)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3)奈何取之尽锱铢,?(杜牧《阿房宫赋》)制芰荷以为衣兮,。
(屈原《离骚》)答案:(1)万钟于我何加焉千树万树梨花开(2)何当共剪西窗烛留取丹心照汗青(3)用之如泥沙集芙蓉以为裳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 (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陶渊明《饮酒》) (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答案:(1)白露为霜在水一方(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3)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名篇名句默写 考点详解 核心突破

的诗句是“
,
”。
(2)白居易《琵琶行》中形容琵琶声在沉咽、暂歇之后,忽然又爆发出激越、雄
壮的乐音的句子是“
,
”。
(3)在《劝学》中,“
,
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两句强调了整天
解析 易错字:(1)华;(2)乍,迸;(3)臾。 答案 (1)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2)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3)吾
陷阱1:生僻难写字掌握不准
典例 李白的《蜀道难》中,“
,
”
两句描写了飞流直下、瀑布喧嚣、水石激荡的动人场景。
根据语境,本题的答案是“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两句,但这两
句中“豗”“砯”及“壑”都是比较难写的字,其中“豗”容易写成“辉”,
而“砯”容易把“水”上的点丢掉,“壑”也容易丢掉一些笔画。
解惑也”中的“受”;荀子《劝学》中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
行无过矣”中的“知”等。熟记这些常考的通假字,就可以避免出现这类错误。
陷阱7:形近字记混
典例 苏轼《赤壁赋》中“
,
”两
句,运用比喻手法,抒发了作者对个体生命的短暂和渺小的感慨。
本题的答案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但有些考生把“粟”写成
(3)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
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
,
”,一
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
解析 易错字:(1)签;(2)标;(3)邪,曲。 答案 (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3)邪曲之害公也 方正之不容也
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六名篇名句默写真题训练课件

徘徊于斗牛之间 ”。
真题帮
8.[2018全国卷Ⅲ,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 “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踮起脚极目远望,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认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 “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而亲近小人,疏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 (3)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小楼昨夜又东风 ” 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则是作者无尽 愁绪的形象描绘。
雕栏玉砌应犹在
非只:“是朱颜改
,
。”
(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描写了春日的洞庭湖景色,其中写到花草的句子
是:“ 岸芷汀兰 , 郁郁青青 。”
真题帮
2.[2021全国甲卷,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左传·庄公十年》记载,长勺之战结束后,曹刿向鲁庄公解释说,确认齐军
不是伪装败退进而决定追击,是因为“ (吾)视其辙乱 , 望其旗靡 ”。
真题帮
10.[2017全国卷Ⅲ,5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
雨、生蛟龙设喻,引出
积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
“ 圣心备焉
,
,
”的观点。
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中,“
,
”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
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
”;
月亮时圆时缺,“ 而卒莫消长也 ”。
真题帮
4.[2019全国卷Ⅰ,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2021年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 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

2021年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______。
(孟子《鱼我所欲也》)(2)____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
________________,抚孤松而盘桓。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3)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
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答案(1)舍生而取义者也(2)云无心以出岫景翳翳以将入(3)甲光向日金鳞开塞上燕脂凝夜紫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____________________。
(《涉江采芙蓉》)(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答案(1)采之欲遗谁长路漫浩浩(2)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______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2)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李白《蜀道难》)(3)宋朝朱熹在《观书有感》中以方塘池水为喻,说明每天看书可以领会到许多新的道理,他的原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2021届高考语文临考卷【全国卷版】(六)名篇名句默写(2)

(六)名篇名句默写(2)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故国神游”,而在《赤壁赋》中开篇写实为“__________________”;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极力赞美周瑜“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功业,而在《赤壁赋》中从曹操的角度以反问语气发出“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
(2)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与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相通之处;范词写“__________________”,以声色点染戍边战士“不寐”之愁。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击,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中国古诗重视“兴发感动”,如杜甫《登高》中“”以叶落纷纷生发悲秋之意,晏殊《浣溪沙》中“”则由花谢之景触发伤春之情。
(2) 《劝学》中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的君子,就要,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3)互文指“参互成文,合而见义”,是古诗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如杜牧《泊秦淮》中的“”和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韩愈直接表明自己对时人遇到不理解的字句从师学习,而遇到疑难问题却不向老师请教这一社会现象的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的“,”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生命的短暂与渺小。
(3)善于借助外物的人总是更容易获得成功,荀子《劝学》中总结性地表达这种意思的两句是“,”。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两句,诗格与人格浑然一体,激励和感召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六名句名篇默写题组1 情境式默写1.[2019全国卷Ⅱ,1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 ”,表现了主人公的形象之美。
(2)杜牧《阿房宫赋》中“, ”两句,写阿房宫占地极广且极为高大,以表现其雄壮之美。
(3)苏轼在《赤壁赋》中以“, ”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
2.[2019全国卷Ⅲ,1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子罕》中,孔子用“, ”两句话阐明,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是有坚定的志向的;要改变一个人的志向,是很困难的。
(2)《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 。
”(3)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用“, ”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3.[2018北京,17,8分]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陶渊明是很多古代诗人的偶像。
《归园田居》(其一)写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 。
”(2)“表”是一种应用文体,不容易写出真情实感。
李密《陈情表》却写得极为感人:“臣无祖母, ;祖母无臣, 。
”(3)古人送别,常在渡口码头。
比如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 。
”(4)你所在的中学举办隆重的校庆典礼,邀请了很多校友、家长参加。
你作为学生代表向来宾致欢迎辞,其中要引用两句古代诗文。
请填写恰当的句子。
金秋十月,天高云淡。
今天大家齐聚一堂,真可谓“, ”。
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在校同学,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题组2 对上下句式默写4.[2019浙江,23,6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其身正, ;其身不正, 。
(《论语》)(2)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 ,水浅而舟大也。
(《庄子·逍遥游》)(3) ,渚清沙白鸟飞回。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4)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 。
夕阳古道无人语, 。
(王实甫《长亭送别》)(5) , 。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法1 情境式默写1[2019全国卷Ⅰ,1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的斥无法理解大鹏,称自己腾跃起飞,“, ”也就是飞行的极致了。
(2)李白《蜀道难》中“, ”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3)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 ”两句,写戍边将士满怀思乡的愁苦,但未获胜利仍然不得还乡。
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解答情境式默写题,考生要细读题干,紧扣题干中的提示性信息,筛选语句。
第(1)题中,横线前的信息“斥无法理解大鹏,称自己腾跃起飞”指向“斥笑之曰”“我腾跃而上”,横线后的信息“也就是飞行的极致了”指向“此亦飞之至也”,因此通过前后句的提示,横线处应填写的语句是“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
第(2)题中,由“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可知,横线处的语句应是关于“五丁开山”的“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第(3)题中,“戍边将士满怀思乡的愁苦”指向“浊酒一杯家万里”,“但未获胜利仍然不得还乡”指向“燕然未勒归无计”。
另外,在默写时注意“翱”“蒿”“钩”“勒”等字的写法。
方法点拨掌握关键信息,巧解默写题目1.理解题干中的情境特征。
情境式默写题给出的具体情境一般有语句描写的对象、描述的画面、营造的氛围、刻画的人物、抒发的情感等,考生默写句子时,就要认真思考具体的情境特征,以确定要默写的语句。
如2018年全国卷Ⅲ第16题的(3),题干给出了“勾起作者故国之思”“作者无尽愁绪”等信息,考生通过理解文中作者的情感,即可确定答案。
2.抓住内容提要或语句翻译。
有时候,题干给出的情境是与要默写的语句相关的内容,或要默写的语句的翻译,这就要求考生在默写时,把握题干给出的具体内容的指向。
如【典例1】中的(3),题干给出了要填写语句的大意,考生可以根据一一对应的方法确定要填写的句子。
3.联系上下句的意思。
题干给出要默写的语句的上(下)句的大意,考生要根据题干信息,确定对应的语句,再进行补写。
如【典例1】中的(1)。
4.把握位置信息。
这类信息中含有表明所填语句位置的词语,如“开头”“文末”“最后”等。
如2018年全国卷Ⅰ第16题的(2),题干中的“文末”一词提示了所填语句在原文中的位置。
5.分析表达技巧,体会表达效果。
有时题干中的信息往往表明了所填语句运用的手法,所以考生要关注语句的表达技巧、作用、思想情感等关键信息。
如“李贺《雁门太守行》中,从声和色两个方面勾画激烈的战斗场面,渲染沉重、紧张、肃杀氛围的诗句是,”,根据“声和色”的限定,“战斗场面”的概述,以及“渲染”作用的指向,可以确定要填写的句子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考法2 对上下句式默写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足蒸暑土气, , ,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2)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檐牙高啄; ,钩心斗角。
(杜牧《阿房宫赋》)(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三个名篇都是《考试大纲》要求背诵的篇目。
考生在背诵名篇名句时,要领悟文章意思,只有准确理解了意思,才不会把“廊腰缦回”的“缦”写错,也不会把“山川相缪”的“缪”写错。
方法点拨背诵熟记,仔细辨析1.加强背诵,熟记内容。
高效记忆的方法主要有:(1)归类记忆法。
或按作者,或按内容,或按主题,或按情感进行分类记忆。
(2)比较记忆法。
用这种方法可以使记忆内容更准确、全面。
如人们普遍知道“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以动衬静,千古传诵;通过比较就会知道“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王安石《钟山即事》)也是很有特色的写静景的名句。
(3)联想记忆法。
如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绿”字联想到类似的炼字名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
(4)辨析记忆法。
如《六国论》“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中的“事”不要写成“侍”。
2.强化“倒背”意识,改变“记忆惯性”。
先背上句,再背下句,这是考生的一种“记忆惯性”。
一般来说,对于给出上句,要求填写下句的默写题,考生通常不会出错,但如果给的是下句,要求填写的是上句,考生往往就会出错。
因此,考生要摆脱背诵时的“记忆惯性”。
要想改变这种“记忆惯性”,平时就要试着改变背诵习惯,加强训练,如培养“倒背”的意识,经常让他人出下句自己对上句等。
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考生就会有逆向思维的意识了。
3.据境分析,辨析字形。
汉语中有许多读音相同,但形体、意义却完全不同的字,考生在备考时就要关注这些同音字不同的意义,根据语境来辨别它们的形体,从而准确识记。
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理解了这句诗是描写琵琶女经过诗人再三邀请才从船中出来的情景,就不会将“始”写作“使”。
4.留心顺序,关注难写字。
古诗文中有很多句子的前后句互换后,其意义仍然是相通的,这样就有可能把语句的顺序记颠倒,因此考生在备考时要多留心句子的顺序,准确记忆。
如“二者不可得兼”易误写成“二者不可兼得”。
对于那些难写的字,要重点识记,达到书写熟练自如的程度。
1.[2020河南开封高三第一次模拟,1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子罕》中说,孔子用“, ”两句话阐明,三军统帅可以改换,而普通人的志向是很难改变的。
(2)韩愈《师说》中“, ”两句,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心理。
(3)苏轼《赤壁赋》中表达希望与神仙、明月同在的两句是:“, 。
”2.[2020黑龙江高三第三次联考,1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天宝三载,李白受权臣谗毁排挤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之际,朋友不惜重金为其饯行,《行路难(其一)》中“, ”两句写出了此次宴会的盛况。
(2)朱自清在《荷塘月色》结尾处写“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以此表明自己在获得短暂“宁静”后不得不回归残酷的现实。
同样是夜游的苏轼则豁达自适得多,从《赤壁赋》中他以“, ”的结束出游的方式也可以看出。
(3)李煜《虞美人》中“? ”两句写出了自然的轮回与人生的短暂,也表达了李煜的痛苦与绝望等复杂感情。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诗经·氓》中生动地描写了女主人公与氓年少时一起快乐玩耍,尽情说笑的句子是“, ”。
(2)《登高》一诗中,杜甫把个人悲苦和国运艰难结合,道出心中无限悲凉的句子是“, ”。
(3)以史为鉴,警钟长鸣。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 ”告诫人们,如果不吸取历史教训就会重蹈覆辙。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既有雄浑气势,彰显出作者非凡的英雄气魄,又缅怀古人而感伤自己,为全词定下较高格调的两句是“, ”。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不仅善用视觉形象来描写琵琶声,还善于以声喻声。
他用“”来写婉转流利的琵琶声,又用“”来描摹冷涩不畅的琵琶乐音。
(3)《劝学》中“”一句,以金属的变化来说明学习可以使人改变和提升,而“”一句,则说明了君子智慧明理、行为无过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