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板打法

合集下载

快板基础打法教程

快板基础打法教程

快板基础打法教程快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表演形式,以其独特的韵律和节奏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

学习快板的基础打法对于喜欢这种艺术形式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快板基础打法,帮助初学者能够快速入门。

一、基本姿势在学习快板之前,我们首先要掌握正确的站姿。

双腿稍微分开,身体保持平衡,肩膀放松,目光注视前方。

这种姿势有利于保持身体的稳定性,使得打板动作更加准确。

二、基本拍法快板中的基本拍法有打、点、点、折。

其中,“打”指的是用手掌轻轻敲打快板的左侧或右侧,“点”指的是用手指轻轻敲击快板的位置,“折”则是略微弯曲手指并敲击快板。

初学者可以通过反复练习这几种基本拍法来熟悉快板的节奏和韵律。

三、基本节奏快板的节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慢板,另一种是快板。

慢板的节奏相对较慢,打击力度较轻,更加注重板子的声音。

快板则是指节奏较快,打击力度较大,相对更加有力。

初学者可以通过练习这两种节奏,逐渐掌握快板的韵律感。

四、打板技巧在学习快板时,掌握一些打板的基本技巧能够帮助我们表演得更加出色。

首先是要注意掌握力度,不论是打、点还是折,都要控制好力度的大小,不要过轻或过重。

其次是要注意节奏的准确性,尤其是在快板时,要确保拍打的频率和速度符合要求。

此外,还可以尝试一些拍板时的花样技巧,如手指的滑动、双手的交叉等,来增加表演的趣味性。

五、配合动作快板的表演除了需要掌握基本的打法和节奏外,还需要与身体动作相配合,使得表演更加生动。

比如可以配合手势、面部表情以及身体的动作来突出表演的主题或情感。

初学者可以通过观摩一些优秀的表演者来学习他们的动作配合技巧,逐渐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

六、专业指导除了自学之外,如果有条件的话,初学者可以考虑寻找一位专业的快板老师进行指导。

专业的指导可以帮助我们纠正不正确的动作和习惯,提供更加系统和全面的学习内容,使我们的学习更加高效和有针对性。

总结:快板作为一门传统的表演艺术形式,既需要掌握基本的打法和节奏,又需要配合动作来突出表演的特点。

快板电子版-快板的基本打法

快板电子版-快板的基本打法

快板的基本打法快板有“数来宝”、快板书、小快板、天津快板等多种形式。

“数来宝”是两个人表演的;快板书是一个人表演的;小快板除了作返场小段以外,主要是群众文艺活动的一种形式;天津快板是用天津方言演唱的。

一、五功三技为了给下一步竹板击节的各种『板式』创造条件,必须加强”臂〃、”肘〃、”腕〃,三方面的基本功训练,下面将『五功三技』的基本练习方法介绍如下:1、『节子』的基本功分为五种,即:”搧〃、”撩〃、”颠〃、”摇〃、”抖〃。

(1)搧功:将节子立直,”食指〃横穿底板前隙,”姆指〃自然扬起,”中指〃、”无名指〃、”小指〃,贴在底板的后侧,随即”腕子〃摇动,用底板撞击前四块板,发出”嘀〃的声音,此动作就像搧扇子时手腕摇动一样。

搧功要求动作自然,每半拍一个声音,速度平稳均匀。

(2)撩功:以”搧功〃为基础,速度加快一倍,用底板将上块板”撩〃起,发出”嘀〃的声音,用此功增强腕力。

(3)颠功:将节子横握,姆指按在节子的顶端,肘、腕往上推动,使节子颠起,也发出单点”嘀〃的声音,速度与撩功相同。

(4)摇功:将节子立起,侧面朝外,姆指放在弟一块板的腰部,腕子左右摇晃,用底板撞击前四块板,发出”嘀〃的声音。

当前四块托起的时候,再被姆指弹回,又发出”嗒〃的声响,如此反复,前半拍为”嗒〃,后半拍为”嘀〃,速度均匀不要快。

(5)抖功:在”摇功〃的基础上,腕子急速抖动,继续发出”哗....〃的声音,速度要均匀,切忌忽快忽慢。

2、『大板』的基本功练习分为三种,即:”握〃、”挑〃、”扬〃。

(1)握法:右手姆指为一方,其它四指为一方,将底板握住,侧面朝外,持板位置在拴绳处的下端,掌心与底板凹槽约有半个鸡蛋的空隙,手掌与竹板接触之处尽量密合,要能形成一个共鸣箱。

肘和腕子向前推动,撞击前板,发出”呱〃的声音。

腕力似搧扇,速度较慢且均匀,手握竹板要松弛。

(2)挑法:将姆指穿入拴绳处,用虎口轻轻夹住底板,另四指松开,协从姆指的动作,手腕转动,底板与前板的下端撞击,发出”台〃的声音,类似戏剧乐器”小锣〃的声响。

快板的基本打法

快板的基本打法

快板的根本打法快板有“数来宝〞、快板书、小快板、XX快板等多种形式。

“数来宝〞是两个人表演的;快板书是一个人表演的;小快板除了作返场小段以外,主要是群众文艺活动的一种形式;XX快板是用XX方言演唱的。

一、五功三技为了给下一步竹板击节的各种『板式』创造条件,必须加强〞臂〃、〞肘〃、〞腕〃,三方面的根本功训练,下面将『五功三技』的根本练习方法介绍如下:1、『节子』的根本功分为五种,即:〞搧〃、〞撩〃、〞颠〃、〞摇〃、〞抖〃。

〔1〕搧功:将节子立直,〞食指〃横穿底板前隙,〞姆指〃自然扬起,〞中指〃、〞无名指〃、〞小指〃,贴在底板的后侧,随即〞腕子〃摇动,用底板撞击前四块板,发出〞嘀〃的声音,此动作就像搧扇子时手腕摇动一样。

搧功要求动作自然,每半拍一个声音,速度平稳均匀。

〔2〕撩功:以〞搧功〃为根底,速度加快一倍,用底板将上块板〞撩〃起,发出〞嘀〃的声音,用此功增强腕力。

〔3〕颠功:将节子横握,姆指按在节子的顶端,肘、腕往上推动,使节子颠起,也发出单点〞嘀〃的声音,速度与撩功一样。

〔4〕摇功:将节子立起,侧面朝外,姆指放在弟一块板的腰部,腕子左右摇晃,用底板撞击前四块板,发出〞嘀〃的声音。

当前四块托起的时候,再被姆指弹回,又发出〞嗒〃的声响,如此反复,前半拍为〞嗒〃,后半拍为〞嘀〃,速度均匀不要快。

〔5〕抖功:在〞摇功〃的根底上,腕子急速抖动,继续发出〞哗....〃的声音,速度要均匀,切忌忽快忽慢。

2、『大板』的根本功练习分为三种,即:〞握〃、〞挑〃、〞扬〃。

〔1〕握法:右手姆指为一方,其它四指为一方,将底板握住,侧面朝外,持板位置在拴绳处的下端,掌心与底板凹槽约有半个鸡蛋的空隙,手掌与竹板接触之处尽量密合,要能形成一个共鸣箱。

肘和腕子向前推动,撞击前板,发出〞呱〃的声音。

腕力似搧扇,速度较慢且均匀,手握竹板要松弛。

〔2〕挑法:将姆指穿入拴绳处,用虎口轻轻夹住底板,另四指松开,协从姆指的动作,手腕转动,底板与前板的下端撞击,发出〞台〃的声音,类似戏剧乐器〞小锣〃的声响。

快板基本点打法

快板基本点打法

快板基本点打法快板,又称相声快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形式,其基本点打法是指在快板表演中的一些基本技巧和要点。

下面将详细介绍快板的基本点打法。

快板的表演要求具备丰富的表演技巧。

演员需要通过面部表情、身体语言和声音的运用来生动地刻画角色,使观众产生共鸣。

此外,快板还需要演员具备一定的武术功底,能够进行一些基本的动作表演,如翻跟头、旋转等,以增加表演的趣味性和观赏性。

快板的表演需要有生动的故事情节。

演员通过对话、唱词等形式,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发观众的共鸣和笑声。

故事情节要紧凑有趣,需要有起承转合的结构,引发观众的期待和猜测,同时也需要有一定的逻辑性和内在的道理。

快板的表演还需要有精准的节奏控制。

演员需要准确地掌握每个节奏点的把握,使表演更加流畅和有力。

节奏的控制不仅涉及到语速的掌握,还包括对音调、音量、停顿等方面的处理。

通过合理的节奏控制,能够更好地引导观众的情绪,增强表演的效果。

快板的表演还需要有丰富的语言技巧。

演员需要运用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法,使表演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通过夸张、对比、反问等手法,能够增加表演的幽默感和戏剧性。

同时,演员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口才和发音技巧,使语言清晰准确,让观众能够听懂并理解表演的内容。

快板的表演还需要有良好的配合和默契。

在快板表演中,通常有两个或多个演员进行对话,彼此之间需要有默契和配合,以使表演更加协调和有趣。

演员需要通过相互的配合和互动,增强表演的效果,使观众能够感受到角色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碰撞。

快板的基本点打法包括具备丰富的表演技巧、生动的故事情节、精准的节奏控制、丰富的语言技巧以及良好的配合和默契。

只有在这些基本点的基础上,演员才能够展现出精彩的快板表演,给观众带来欢乐和享受。

快板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形式,不仅具有娱乐性,更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幽默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

通过学习和传承快板的基本点打法,我们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和喜爱快板这一艺术形式。

【精品】快板的基本打法1

【精品】快板的基本打法1

【关键字】精品快板的基本打法一、五功三技为了给下一步竹板击节的各种板式创造条件,必须加强”臂〃、”肘〃、”腕〃,三方面的基本功训练,下面将五功三技的基本练习方法介绍如下:1、节子的基本功分为五种,即:”搧〃、”撩〃、”颠〃、”摇〃、”抖〃。

(1)搧功:将节子立直,”食指〃横穿底板前隙,”姆指〃自然扬起,”中指〃、”无名指〃、”小指〃,贴在底板的后侧,随即”腕子〃摇动,用底板撞击前四块板,发出”嘀〃的声音,此动作就像搧扇子时手腕摇动一样。

搧功要求动作自然,每半拍一个声音,速度平稳均匀。

(2)撩功:以”搧功〃为根底,速度加快一倍,用底板将上块板”撩〃起,发出”嘀〃的声音,用此功增强腕力。

基本点使用。

(3)颠功:将节子横握,姆指按在节子的顶端,肘、腕往上推动,使节子颠起,也发出单点”嘀〃的声音,速度与撩功相同。

在王派快板中比较常见。

(4)摇功:将节子立起,侧面朝外,姆指放在弟一块板的腰部,腕子左右摇晃,用底板撞击前四块板,发出“嘀”的声音。

当前四块托起的时候,再被姆指弹回,又发出“嗒”的声响,如此反复,前半拍为“嘀”,后半拍为“嗒”,速度均匀不要快。

单点使用。

(5)抖功:在“摇功”的根底上,腕子急速抖动,继续发出“哗....”的声音,速度要均匀,切忌忽快忽慢。

混合点使用。

2、大板的基本功练习分为三种,即:握、挑、扬。

(1)握法:右手姆指为一方,其它四指为一方,将底板握住,侧面朝外,持板位置在拴绳处的下端,掌心与底板凹槽约有半个鸡蛋的空隙,手掌与竹板接触之处尽量密合,要能形成一个共鸣箱。

肘和腕子向前推动,撞击前板,发出“呱”的声音。

腕力似搧扇,速度较慢且均匀,手握竹板要松弛。

(2)挑法:将姆指穿入拴绳处,用虎口轻轻夹住底板,另四指松开,协从姆指的动作,手腕转动,底板与前板的下端撞击,发出“台”的声音,类似戏剧乐器小锣的声响。

(3)扬法:将底板握住后,臂往上扬,前板随着扬起的贯力,向上起翻,与底板成平行。

快板的正确使用方法

快板的正确使用方法

快板的正确使用方法天津快板的技巧一、五功三技为了给下一步竹板击节的各种『板式』创造条件,必须加强"臂″、"肘″、"腕″,三方面的基本功训练,下面将『五功三技』的基本练习方法介绍如下:1、『节子』的基本功分为五种,即:"搧″、"撩″、"颠″、"摇″、"抖″。

(1)搧功:将节子立直,"食指″横穿底板前隙,"姆指″自然扬起,"中指″、"无名指″、"小指″,贴在底板的后侧,随即"腕子″摇动,用底板撞击前四块板,发出"嘀″的声音,此动作就像搧扇子时手腕摇动一样。

搧功要求动作自然,每半拍一个声音,速度平稳均匀。

(2)撩功:以"搧功″为基础,速度加快一倍,用底板将上块板"撩″起,发出"嘀″的声音,用此功增强腕力。

(3)颠功:将节子横握,姆指按在节子的顶端,肘、腕往上推动,使节子颠起,也发出单点"嘀″的声音,速度与撩功相同。

(4)摇功:将节子立起,侧面朝外,姆指放在弟一块板的腰部,腕子左右摇晃,用底板撞击前四块板,发出"嘀″的声音。

当前四块托起的时候,再被姆指弹回,又发出"嗒″的声响,如此反复,前半拍为"嗒″,后半拍为"嘀″,速度均匀不要快。

(5)抖功:在"摇功″的基础上,腕子急速抖动,继续发出"哗....″的声音,速度要均匀,切忌忽快忽慢。

2、『大板』的基本功练习分为三种,即:"握″、"挑″、"扬″。

(1)握法:右手姆指为一方,其它四指为一方,将底板握住,侧面朝外,持板位置在拴绳处的下端,掌心与底板凹槽约有半个鸡蛋的空隙,手掌与竹板接触之处尽量密合,要能形成一个共鸣箱。

肘和腕子向前推动,撞击前板,发出"呱″的声音。

腕力似搧扇,速度较慢且均匀,手握竹板要松弛。

(2)挑法:将姆指穿入拴绳处,用虎口轻轻夹住底板,另四指松开,协从姆指的动作,手腕转动,底板与前板的下端撞击,发出"台″的声音,类似戏剧乐器"小锣″的声响。

(3)扬法:将底板握住后,臂往上扬,前板随着扬起的"贯力″,向上起翻,与底板成平行。

然后,臂肘下落,发出"呱″的声音,反复进行。

快板开场板大板甩不上去

快板开场板大板甩不上去

快板开场板大板甩不上去可以自己用小刀将快板削薄,削到你自己适宜的厚度就可以。

1、手持快板方法:比较小块的节子板一般持于左手,并将食指位于第四、五扇之间,与中指一起夹住第五扇,其余四扇则拢在虎口里,拇指虚放在第一扇上端。

2、节子板的打法∶“握法”:比较小块的节子板一般持于左手,并将食指位于第四、五扇之间,与中指一起夹住第五扇,其余四扇则拢在虎口里,拇指虚放在第一扇上端。

紧接着运用手腕转动的力量,将节子板先向下打,使四、五扇下端相撞,以发出音响。

之后便依照下上、下上、下上的手腕方向操纵节奏;<br>3、“单点”与“双点”打法:它们的节奏是两响一拍,速度要稳,声响均匀,不能忽快忽慢,也不能忽强忽弱。

这主要依赖手腕上下翻动的力量均衡。

这些是基础的“单点”打法;4、而“双点”的打法则是在“单点”的基础上做变化,第一下占了半拍,还是一样先向下,第二下往上翻的时候,则是在四、五扇下端以及第一扇与拇指间发出了两个连声,这两个音声共占半拍;5、“花点”打法:当“单点”跟“双点”都练好了,综合起来便是“花点”,即第一拍打单点,第二拍打双点,这样一单一双的打,花点就练成了。

这其中主要靠拇指上下移动控制单、双点的变化,手腕的转动规律是不变的;<br>6、“火车点”打法:这种打法难度比较大,又叫作“连点”打法,它是在打“双点”的时候加强手腕的震动而形成的,节奏好比是一拍打出了四个音响,像是火车行速一样;7、大板的打法∶“握法”:用右手虎口握底扇,姆指和姆指下边的手掌紧贴住竹板的直边,不留缝隙。

拇指顶端与竹板的眼儿相平,其余四指紧贴住竹板的另一个直边,各指间不留空隙。

贴近竹板瓦垄弧度的手心拱起,以造成一个“共鸣箱”,打时先将上扇扬起;8、“正音”打法:与节子板起势相反,大板是先向上再向下,将上板往下甩,使两扇板底端相碰发出音响。

再藉扇板的撞击力将上扇扬起,这样一下一下的反覆练习。

关键是要注意“共鸣箱”有没有漏气,要随时检查自己手势的各部位有没有缝隙,所以要边打边纠正,仔细听声响改进。

快板基础打法教程

快板基础打法教程

快板基础打法教程快板是一种传统的中国表演艺术形式,是通过击打木板并快速说唱形成韵律的表演方式。

快板具有节奏感强、语言优美、富有幽默感等特点,深受观众喜爱。

如果你也想学习快板表演,下面将为你介绍快板的基础打法教程。

第一步:了解快板基本知识在学习快板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知识。

快板由平板和云板两部分组成,平板是快板的主要表演工具,云板是用来打节拍的辅助工具。

同时,在快板表演中,还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节奏和韵律知识。

第二步:掌握基本的打法技巧快板的打法主要有单板打法和双板打法两种。

单板打法是指只使用平板进行击打,双板打法是指同时使用平板和云板进行击打。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这两种打法的技巧。

1. 单板打法单板打法是快板表演中最基础的打法技巧。

具体步骤如下:a. 确定击打的位置:将快板水平摆放在桌子上,用手指敲击快板不同部位,寻找最佳击打的位置。

通常来说,声音中间的位置最佳。

b. 调整击打的力度:通过调整手指敲击的力度,控制击打的音量大小,使音量平稳,不过轻或过重。

c. 熟悉基本的节奏:通过不断练习,熟悉快板的基本节奏,掌握打板的速度和韵律。

2. 双板打法双板打法是快板表演中更加复杂的打法技巧。

除了使用平板进行击打外,还需要同时使用云板进行打拍子的节奏控制。

具体步骤如下:a. 左手持平板,右手持云板:确保左手和右手抓持稳定,不会松动或滑动。

b. 练习左右手的协调:通过练习,逐渐掌握左右手的协调打法,使击打的节奏准确无误。

c. 控制云板的力度:通过调整右手敲击云板的力度,控制击打的音量大小,使音量平稳,不过轻或过重。

第三步:练习和创作快板作品学习了基本的打法技巧后,我们需要进行反复的练习和创作,以提高自己的快板表演水平。

在练习和创作过程中,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和经验,创作出富有个人特色的快板作品。

1. 反复练习基本的打法技巧:通过反复练习,巩固和提高自己的基本打法技巧。

2. 学习优秀的快板作品:学习和欣赏一些优秀的快板作品,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和表演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持快板方法:比较小块的节子板一般持于左手,并将食指位于第四、五扇之间,与中指一起夹住第五扇,其余四扇则拢在虎口里,拇指虚放在第一扇上端。

一、节子板的打法∶“握法”:比较小块的节子板一般持于左手,并将食指位于第四、五扇之间,与中指一起夹住第五扇,其余四扇则拢在虎口里,拇指虚放在第一扇上端。

紧接着运用手腕转动的力量,将节子板先向下打,使四、五扇下端相撞,以发出音响。

之后便依照下上、下上、下上的手腕方向操纵节奏;
二、“单点”与“双点”打法:它们的节奏是两响一拍,速度要稳,声响均匀,不能忽快忽慢,也不能忽强忽弱。

这主要依赖手腕上下翻动的力量均衡。

这些是基础的“单点”打法;
三、而“双点”的打法则是在“单点”的基础上做变化,第一下占了半拍,还是一样先向下,第二下往上翻的时候,则是在四、五扇下端以及第一扇与拇指间发出了两个连声,这两个音声共占半拍;
四、“花点”打法:当“单点”跟“双点”都练好了,综合起来便是“花点”,即第一拍打单点,第二拍打双点,这样一单一双的打,花点就练成了。

这其中主要靠拇指上下移动控制单、双点的变化,手腕的转动规律是不变的;
五、“火车点”打法:这种打法难度比较大,又叫作“连点”打法,它是在打“双点”的时候加强手腕的震动而形成的,节奏好比是一拍打出了四个音响,像是火车行速一样;
大板的打法∶“握法”:用右手虎口握底扇,姆指和姆指下边的手掌紧贴住竹板的直边,不留缝隙。

拇指顶端与竹板的眼儿相平,其余四指紧贴住竹板的另一个直边,各指间不留空隙。

贴近竹板瓦垄弧度的手心拱起,以造成一个“共鸣箱”,打时先将上扇扬起;
六、“正音”打法:与节子板起势相反,大板是先向上再向下,将上板往下甩,使两扇板底端相碰发出音响。

再藉扇板的撞击力将上扇扬起,这样一下一下的反覆练习。

关键是要注意“共鸣箱”有没有漏气,要随时检查自己手势的各部位有没有缝隙,所以要边打边纠正,仔细听声响改进;
七、打大板靠的是右手手腕的甩动,其余从小臂到手的各个关节都应保持松弛、自然,不另外使力。

之后随着手腕的上下甩动,上扇是停不住的,它会自然的往下落,至于正确的上扇下落方向,差不多是冲着左脚尖部位;
八、“马蹄点”打法:这是大板的变声,打此种点击要变换大板的拿法∶只用拇指和食指掐住底扇的外沿,其余三指翘起,打时击出得(儿)音,再将其余三指蜷回,与掐板的食指并拢,四指共握一起加上手心,与板扇的瓦垄间形成一个小共鸣箱,打出来的声音就是陡(儿)音。

得(儿)、陡(儿)、得(儿)、陡(儿),犹如马在石板路上行走的声音,即为“马蹄点”;九、合奏∶大板和节子板一起合奏,主要用途是用来打“开头板”,但也有用此来伴奏唱词的;但是大板音量较大,用它来伴奏唱词容易盖住字音,所以一般在演唱中,除了特别需要利用大板来表现特定的气氛外,尽量减少大板的运用。

目的是让表演者腾出右手来做一些手势动作,以加强表演。

来自: 臭屁鱼(MOLI视觉工作室) 2013-08-04 12:23:35
快板最基本的几种打法
(各种板点儿、声音很多,仅介绍其中一部分初级的)
一、大板的打法:
1、“呱”音:这是大板最经常发出的声音。

右手拇指为一方,其它四指为一方,将底板握住,持板位置在穿绳处的下端,掌心与底板凹槽约有半个鸡蛋的空隙,手掌与竹板接触之处尽量密合,
要能形成一个共鸣箱。

前板上扬向下打击底板,发出“呱”的声音。

手握竹板要松弛,打出共鸣音。

2、“台”音:将拇指穿入拴绳处,用虎口轻轻夹住底板,另四指松开,协从拇指的动作,手腕转动,底板与前板的下端撞击,发出“台”的声音,类似戏剧乐器“小锣”的声响。

3、马蹄点儿:这种板点酷似马蹄行走的声音,发出“咕”、“呱”两个声音。

演奏时,右手掌握住大板的底板,拇指横在底板上部打孔穿线处,其余四指弯在底板前面侧边;掌心拱起,捂住底板的瓦垄处(凹面),形成“共鸣箱”。

用底板敲击前板,发出“咕”的闷音。

然后掌心动作不变,用拇指和食指原地捏住,固定底板,其余三指张开;手腕转动,用底板敲击前板,发出“呱”的声音。

也可以只打开、关闭拇指,打出“咕”“呱”的马蹄声音。

二、小板(节子)的打法:
1、基本点儿:是最基础的板式。

将节子立起,先用无名指推动底板,用底板将前四块板推起,发出『嘀』的声音,待回来时撞击底板,又发出『嗒』的音,如此反复,要求速度均匀,较慢。

嘀嗒| 嘀嗒| 嘀嗒| 嘀嗒|
2、单点儿:节子立起,先用底板将前四块板推起,发出『嘀』的声音,拇指挡在节子的腰部碰出『咯』的音,拇指又借力挡回撞击底板,又发出『嗒』的音,如此反复,要求速度均匀。

分为快打、慢打两种,用于不同场合。

嘀咯嗒|嘀咯嗒|嘀咯嗒|嘀咯嗒|
3、双点儿:双点是一个单点加一个基本点组成,是快板书常用的板点。

要求速递均匀、稳定。

嘀咯嗒| 嘀嗒|嘀咯嗒| 嘀嗒|
4、混合点儿:无名指控制好底板和拇指限定一个距离,使前四块板来回逛动撞击,发出象老式火车的声音,要求节奏清晰稳定,每小节打出一个重音。

也分为快打、慢打两种。

嘀咯嘀咯|嘀咯嘀咯|嘀咯嘀咯|嘀咯嘀咯|
练习快板的五功三技
一:为了熟练打击各种『板式』,必须加强"臂″、"肘″、"腕″,三方面的基本功训练,下面将『五功三技』的基本练习方法介绍如下:
1、[节子]的基本功分为五种,即:"搧″、"撩″、"颠″、"摇″、"抖″。

(1)搧功:将节子立直,"食指″横穿底板前隙,"拇指″自然扬起,"中指″、"无名指″、"小指″,贴在底板的后侧,随即"腕子″摇动,用底板撞击前四块板,发出"嘀″的声音,此动作就像搧扇子时手腕摇动一样。

搧功要求动作自然,每半拍一个声音,速度平稳均匀。

(2)撩功:以"搧功″为基础,速度加快一倍,用底板将上块板"撩″起,发出"嘀″的声音,用
此功增强腕力。

(3)颠功:将节子横握,拇指按在节子的顶端,肘、腕往上推动,使节子颠起,也发出"嘀″的声音,速度与撩功相同。

(4)摇功:将节子立起,侧面朝外,拇指放在第一块板的腰部,腕子左右摇晃,用底板撞击前四块板,发出"嘀″的声音。

当前四块托起的时候,再被拇指弹回,又发出"嗒″的声响,如此反复,前半拍为"嗒″,后半拍为"嘀″,速度均匀不要快。

(5)抖功:在"摇功″的基础上,腕子急速抖动,继续发出"哗....″的声音,速度要均匀,切忌忽快忽慢。

2、[大板]的基本功练习分为三种,即:"握″、"挑″、"扬″。

(1)握法:右手拇指为一方,其它四指为一方,将底板握住,侧面朝外,持板位置在穿绳处的下端,掌心与底板凹槽约有半个鸡蛋的空隙,手掌与竹板接触之处尽量密合,要能形成一个共鸣箱。

肘和腕子向前推动,撞击前板,发出“呱”的声音。

腕力似搧扇,速度较慢且均匀,手握竹板要松弛。

(2)挑法:将拇指穿入拴绳处,用虎口轻轻夹住底板,另四指松开,协从拇指的动作,手腕转动,底板与前板的下端撞击,发出“台”的声音,类似戏剧乐器“小锣”的声响。

(3)扬法:将底板握住后,臂往上扬,前板随着扬起的"贯力″,向上起翻,与底板成平行。

然后,臂肘下落,发出“呱”的声音,反复进行。

另外还有一种综合"挑法″和"扬法″的操作。

在上述"挑法″的基础,手腕转动更为用力,以底板下端与撞击前板,发出"特″的声音后,顺势将前板扬起。

再将前板往下砸,发出“呱”的声音,反复进行。

二:手、口合成练习:
单项练习熟练之后,进入合成节段。

可按"数来宝″,"三、三、七″的板式,基本点儿合成,口诀为: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心念、手打:
口诀:│ 一二│ 三0 │ 三二│ 一0 │
节子:│ 嗒嘀│ 嗒0 │ 嗒嘀│ 嗒0 │
大板:│ 呱0 │ 呱0 │ 呱0 │ 呱0 │
口诀:│ 一二│ 三四│ 五六│ 七0 │
节子:│ 嗒嘀│ 嗒嘀│ 嗒嘀│ 嗒0 │
大板:│ 呱0 │ 呱0 │ 呱0 │ 呱0 │
练习要求:
(1)位置:敲打节奏时,"节子″与"大板″侧面朝外持板姿式,"低″不能超过腹部。

在练习的时候,动作要求伸展,里外前后,左右上下,运动自如,为表演打下良好的基础,"立搧″、"平撩″,可进可退,防止一种姿式的倾向。

(2)节奏:以钟表速度作为节拍的标准,"时钟″、"手表″行走的速度有快慢之别,在练习时可采用各种速度,练习节奏的准确性。

(3)音量:要有"强″、"弱″的控制,要掌握节子方面的五指功能。

其功能为:拇指为挡,食指为挑,中指为托,无名指为贴,小指为协。

五指间互相配合,控制音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