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基础教程
摄影入门基础教程精品PPT课件

ISO感光度:
• 感光度:则是指胶卷(或CCD)对光的敏感 度,数值越大,越敏感。实际应用中,此 值尽量取相机中的最小值。除非光线太暗, 才适当地加大。因为太敏感的话,就会有 太多的“噪音”污染,使得相片不清爽!
知识点二: 快门
有时我们会发现照片因手震而模糊,又或看到一些有 趣的摄影效果,如马路光轨、天空星轨、特别的光涂鸦等, 原来全与相机的快门有关。
曝光值:
在曝光的时候,通常用EV来表示曝光值。如:增加曝光 度为EV+;减少曝光度为EV-。
EV是英语Exposure Values的缩写,是反映曝光多少的一个 量,其最初定义为:当感光度ISO为100、光圈系数为F1、曝 光时间为1秒时,曝光量定义为0,曝光量减少一档(快门时间 减少一半的大小是相机镜头中控制光线的参数。说得直白一些,光 圈的大小将决定光线穿过镜头的强弱。
因此大家可以很容易地想像到,光圈越大其透过镜头投影到 数码相机CCD感光器上的光线也就越强,反之则越弱。
那么它的大小也将直接影响到我们拍摄出的数码照片的成像质 量。比如在快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光圈越大则相片越亮,假如 光圈过大的话,则会出现曝光过度的情况。
进光量越多,画面比较亮;
练习------
1. 镜头成像的原理是利用 小孔成像 的原理。 2. 光圈与景深成反比,光圈大, 景深小 :光圈小, 景深大 : 3. f/8光圈比f/5.6光圈 小 。 4. 光圈大小对景深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所用的光圈愈大,景深愈 小 ;光圈
愈小,景深愈 大 。 5. 选择拍摄点应从三方面考虑:不同的摄距 、 不同的方向 、 不同的高度. 6. 相机的聚焦装置作用就是使景物在胶片上 清晰地结像。
控制通光量, 控制景深, 减少像差, 调节成像质量。
活动摄影入门教程ppt课件

2.会议及培训摄影技巧
4. 颁奖、领奖等动态
因为人在运动着, 所以一定要用闪光灯, 否则容易使画面虚掉。 近距离拍摄的时候, 注意闪光灯的角度。 不能调节闪光灯角度 的,尽量不要靠人物 太近,以免使拍摄对 象发白。
2.会议及培训摄影技巧
5. 合影
合照混合了太多 面孔、太多不同服饰, 拍摄合影的时候要注 意安排站位,使每个 人的面孔都露出来。 其次背景要尽可能简 洁,避免背景与拍摄 对象有太多冲突。同 时要注意曝光补偿, 避免区部发亮或出现 阴影。
S(快门优先模式)
自由调节快门时间,此时光圈会随着快门的改变而改变,
S 从而保证合理的曝光量。较快的快门速度可以捕捉移动
主体的瞬间图像。较慢的快门速度则会营造流动的效果。
M(手动模式)
M 无论光圈还是快门都需要手动调节,自动曝光功能
会根据所选择的测光方式自动计算标准曝光量。
人像拍摄模式
一是突出人物主体的效果;二是利用照片风格对照 片色调和曝光进行调整,使肤色更加柔和。
三分法构图,也称 作井字构图法,是一种 在摄影、设计等艺术中 经常使用的构图手段, 在这种方法中,需要将 场景用两条竖线和两条 横线分割,这样可以得 到4个交叉点,将画面重 点放置在4个交叉点中的 一个即可。
1.摄影基础知识
对称式构图
对称构图以一个点 或一条线为中心,两边 的形状和大小是一致且 呈现对称的,事物色彩、 影调、结构都是统一和 谐的,拍摄的作品能给 人一种“安静”的严肃 感。
1.摄影基础知识
单反常用情境模式
运动模式
此模式用于拍摄快速移动的物体,例如拍摄奔跑的小 孩、移动的车辆等。
风景模式
此模式下光圈和快门值都比较适中,能让人物和风景 都成像清晰。 适合拍摄辽阔的风光、景色等题材。
摄影入门PPT课件教程

数码照片的输出与打印
调整照片尺寸和分辨率
根据输出设备的要求,调整照片 的尺寸和分辨率,以确保输出的 照片质量符合要求。
选择纸张类型和打印质量
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纸张类型和 打印质量,以获得最佳的打印效 果。
打印预览和调整
在打印前进行预览和调整,确保 输出的照片符合预期效果。
选择输出设备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输出设备, 如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或专 业打印机构等。
摄影术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早期摄影术
从18世纪中叶的暗箱到19 世纪初的达盖尔银版法, 是摄影术的萌芽和初创时 期。
胶片摄影时代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 以胶片为记录媒介的摄影 技术逐渐成熟并广泛应用 。
数码摄影时代
20世纪末至今,随着数码 技术的飞速发展,数码摄 影逐渐取代传统胶片摄影 成为主流。
自然光条件下的曝光 调整
在自然光下拍摄时,需要根据光线强 度和方向调整曝光三要素以获得合适 的曝光效果。例如,在强光下需要缩 小光圈或提高快门速度以防止过曝; 在弱光下则需要增大光圈或降低快门 速度以保证足够的曝光量。
人工光条件下的曝光 调整
在室内或夜间使用人工光源拍摄时, 需要注意光源的色温、亮度和照射范 围对曝光的影响。一般来说,人工光 源的色温较高,需要使用较低的感光 度以保证色彩还原;同时,根据光源 的亮度和照射范围调整光圈和快门速 度以获得合适的曝光效果。
曝光三要素
光圈、快门速度和感光度是影响曝光 的三个主要因素。
影调的形成与控制
影调定义
影调是指照片中明暗层次 和对比关系所表现出的视 觉效果。
影调类型
根据明暗对比程度,影调 可分为高调、低调和中间 调三种类型。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教程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教程摄影是一门艺术,通过摄像机记录和捕捉图像。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摄影师,需要学习一些摄影的基础知识。
本文将介绍摄影入门的基础知识教程,以帮助初学者快速入门。
一、摄影器材1.相机:学习摄影的第一步就是选择一台合适的相机。
常见的相机类型包括单反相机、无反光相机和傻瓜相机。
初学者可以选择傻瓜相机或手机相机作为起始设备,以更便宜和易操作的特点来入门。
2.镜头:镜头决定了摄影的视角和成像质量。
常见的镜头包括标准镜头、广角镜头和长焦镜头。
初学者可以选择一个适用于多种场景的标准镜头来开始摄影旅程。
3.三脚架:使用三脚架可以提供稳定的拍摄环境,特别是在长时间曝光或远距离拍摄时。
选择一个轻便且稳固的三脚架可以提高摄影效果。
二、光线与曝光1.光线:光线是摄影的基础,它影响照片的亮度、色彩和质感。
了解不同光线条件下的拍摄技巧可以提高照片的质量。
常见的光线类型包括自然光、室内光和闪光灯光。
2.曝光:曝光是指相机感光介质(胶片或数码传感器)接收光线的时间。
掌握好曝光可以获得适当的亮度和对比度。
通常,曝光由快门速度、光圈和ISO感光度来控制。
三、构图与视角1.构图:构图是指将物体、人物和景色有机地布置在画面中的过程。
合理的构图可以增强照片的艺术感。
常见的构图技巧包括规则三分法、对称构图和前景引导。
2.视角:视角是指摄影师拍摄主题时所处的位置和拍摄角度。
选择不同的视角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效果。
常见的视角包括鸟瞰视角、蛙眼视角和平视视角。
四、快门速度与光圈1.快门速度:快门速度决定了相机曝光的时间长度。
较快的快门速度可以冻结快速运动的主题,而较慢的快门速度可以捕捉到运动的模糊效果。
2.光圈:光圈是相机镜头的一个属性,它决定了进入相机的光线量。
较大的光圈可以进一步减少景深,将主题与背景分离;较小的光圈可以增加景深,保持整个画面清晰。
五、焦距与景深1.焦距:焦距决定了镜头的视角和放大倍率。
较长的焦距可以产生近距离拍摄效果,而较短的焦距可以拍摄大范围的景象。
摄影教学技巧初学摄影入门教程

摄影教学技巧初学摄影入门教程摄影教学技巧:初学摄影入门教程摄影,是一门用光线和画面讲述故事的艺术。
对于初学者来说,踏入摄影的世界可能会感到既兴奋又有些迷茫。
别担心,接下来我将为您详细介绍一些初学摄影的实用技巧和基础知识,帮助您快速入门,开启精彩的摄影之旅。
一、了解相机首先,我们要熟悉手中的相机。
无论是数码单反、无反相机还是智能手机,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设置。
1、相机的基本部件了解相机的镜头、快门、光圈、感光度(ISO)、曝光补偿等重要部件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镜头决定了拍摄的视角和景深;快门控制着进光时间,影响拍摄的动态效果;光圈调节进光量,决定景深的大小;感光度影响画面的噪点,曝光补偿则用于微调曝光。
2、拍摄模式大多数相机都有自动模式、程序自动模式(P 档)、光圈优先模式(A 档)、快门优先模式(S 档或 Tv 档)和手动模式(M 档)等。
对于初学者,建议先从自动模式或 P 档开始,熟悉后逐渐尝试光圈优先或快门优先模式,最后再挑战手动模式。
二、构图的重要性构图是摄影作品的骨架,决定了画面的美感和吸引力。
1、三分法构图将画面分为九宫格,把主体放在四个交叉点或四条分割线上,能使画面更加平衡和吸引人。
2、对称构图适用于拍摄具有对称美的场景,如建筑、倒影等,能营造出稳定、庄重的氛围。
3、引导线构图利用线条引导观众的视线,如道路、河流、栏杆等,增强画面的纵深感和立体感。
4、框架构图利用窗户、门框等框架元素将主体框住,能够突出主体,增加画面的层次感。
三、光线的运用光线是摄影的灵魂,不同的光线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1、顺光光线从正面照射主体,能清晰展现主体的细节,但可能会使画面显得平淡。
2、侧光光线从侧面照射,能产生明显的明暗对比,突出主体的立体感和质感。
3、逆光光线从主体背面照射,能营造出轮廓光和剪影效果,增强艺术感。
4、顶光和底光顶光容易在人物面部产生阴影,底光则较少使用,除非是为了营造特殊的效果。
此外,还要注意光线的强度和色彩。
摄影基础知识(摄影入门摄影教程摄影技巧)pdf

参加摄影课程或工作坊
参加专业的摄影课程或工作坊,接受系统的指 导和培训。
加入摄影社群
加入摄影社群,与其他摄影爱好者交流经验、分享作品,互相学习和进步。
摄影技巧:用光、构图与色彩
04
表现
用光技巧:自然光与人造光的运用
自然光运用
充分利用日光、月光、星光等自然光源,掌握不同时间、不同季节、 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光线变化,创造出丰富的光影效果。
调色技巧
熟悉后期调色工具和方法,通过调整色相、饱和度、 明度等参数,优化画面色彩表现,提升照片的艺术感 染力。
情感表达
运用色彩的情感属性,如冷暖色调、鲜艳与柔 和等变化,表现照片所传达的情感和氛围。
专题摄影:风光、人像、纪实 05 等题材探讨
风光摄影:捕捉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1 2
选址与构图 选择具有独特自然风光和良好光线的拍摄地点, 运用合理的构图技巧,如三分法、黄金分割等, 突出主题并引导观众视线。
艺术性与审美价值 评价作品是否具有艺术感染力和审美 价值,能否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迪。
提高自身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
学习摄影史和美学理论
了解摄影的发展历程和各种美学流派,培养 自己的审美眼光和艺术素养。
多看优秀的摄影作品
通过欣赏优秀的摄影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 水平和创作灵感。
掌握基本的摄影技巧
学习基本的摄影技巧,如曝光、构图、用光 等,为创作打下基础。
实践拍摄与后期处理
通过实际拍摄和后期处理,不断积累经验和 技术,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谢谢聆听
光线与影调 充分利用自然光,捕捉清晨、黄昏等金色时刻的 魅力。运用影调表现景物的立体感和质感。
3
天气与季节 关注不同天气和季节对风光的影响,如雨雾、雪 景等,创造出独特的氛围和视觉效果。
摄影基础教程(前期篇)

曝光
二、曝光和对焦
关于长时间曝光:会导致反差增大。 控制反差才能曝光准确。
更无把握的曝光——M档,设置不同曝光组合, 同一画面包围式曝光。
曝光
曝光 曝光方法 半按快门释放按钮锁定测得的曝光值(或M档设置测得曝光值),全按快门释放 按钮进行曝光。 曝光补偿 简称EV,是一种增加或减少曝光值的方式。 原理——相机测得的曝光值,都是一个中性值。 原则——白加黑减(对于数码摄影来说,可以不那么严格)。 目前主流数码相机以1/3EV为间隔,有: -2.0、-1.7、-1、-1.0、-0.7、-0.3和+0.3、+0.7、+1.0、+1.3、+1.7、+2.0
焦平面
二、曝光和对焦
对焦
4.景深、焦平面和锐度
光圈和景深的关系图
二、曝光和对焦
对焦
4.景深、焦平面和锐度
景深、焦平面关系图
二、曝光和对焦
对焦
4.景深、焦平面和锐度
锐度 成像的清晰程度。 和锐度有关的因素: 焦点——焦点平面上的成像锐度最好; 镜头——不同镜头对成像锐度有不同影响; 后期处理——机内设置或电脑软件。
二、曝光和对焦
曝光
二、曝光和对焦
曝光
二、曝光和对焦
b. 测光方法(相机测光系统) 光圈先决(A档)——设置光圈,相机设置快门。多数情况下常用。 快门先决(S档)——设置快门,相机设置光圈。需要高速快门速度时常用。 手动(M档)——自己设置光圈和快门。夜景、有经验者常用。 程序档(P档)——相机控制光圈快门,自己可调整。入门爱好者常用。 自动(Auto)——相机控制,不可调整。想省事者、没有把握者常用。 c. 测光过程 数码单反相机的测光元件, 一般都安装在目镜里面, 通过镜头来测光(TTL测光)。 一般来说,对焦框就是测光区域。 半按快门,进入测光状态。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教程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教程摄影入门基础知识教程(500字)摄影是一门既有艺术性又有技术性的学科,掌握入门基础知识对于想要拍摄出好照片的初学者来说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个关于摄影入门基础知识的教程,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开始你的摄影之旅。
1. 学习摄影的原理:了解光的基本原理和相机的工作原理是摄影的基础。
学习如何控制光线,如何调节快门速度、光圈大小和ISO感光度等参数,是拍摄出好照片的基础。
2. 熟悉相机:掌握如何使用相机的各种功能,包括调节曝光、对焦、白平衡和测光等。
了解相机的不同模式(如自动模式、光圈优先模式和快门优先模式)以及它们的应用场景。
3. 构图和角度:学习如何构图是摄影中的重要一步。
尝试使用不同的角度和对称、比例、重复和线条等元素来增强你的照片的视觉效果。
4. 注意光线和环境:光线和环境是拍摄好照片的关键。
学习如何使用不同的光线条件(如自然光和闪光灯等)以及如何利用环境的元素(如风景、建筑和人物等)来创造独特的效果。
5. 后期处理:学习如何使用后期处理软件来加强照片的效果。
了解基本的调色、剪裁和去除瑕疵的技巧,可以帮助你改善照片的质量。
6. 不断练习:练习是提高摄影技巧的关键。
不断地拍摄、观察和尝试新的技术和风格,可以帮助你发展你自己的摄影风格。
7. 学习他人的作品:观看其他摄影师的作品是提高自己摄影技巧的好方法。
学习他们的构图方式、光线使用和后期处理技巧,可以帮助你发现灵感,并提升自己的摄影水平。
总结起来,摄影入门基础知识包括学习摄影原理、熟悉相机使用、掌握构图和角度、注意光线和环境、学习后期处理、不断练习和学习他人作品。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练习,相信你会在摄影领域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摄影用光
前侧光: 前侧光: 45度方位的正面侧光 度方位的正面侧光。 指45度方位的正面侧光。 光源从主体的前方左右45 光源从主体的前方左右45度方 45度方 向投射来。 向投射来。这是最常用的光位 也是最好的采光光源。 ,也是最好的采光光源。在 人像摄影中, 人像摄影中,前侧光常用作主 光,因前侧光照射的景物层次 丰富,反差较强, 丰富,反差较强,较有立体感 。通常位于人物脸部朝向的另 一侧,脸朝左用右侧光, 一侧,脸朝左用右侧光,脸朝 右用左侧光。 右用左侧光。
摄影用光
侧面光: 侧面光: 又称平行光或90度侧光, 又称平行光或90度侧光,侧光下 90度侧光 被摄体呈阴阳效果, 被摄体呈阴阳效果,是 一种摄影中富于戏剧性 效果的主光位置,它能 效果的主光位置, 突出明、暗的视觉上强 突出明、 烈对比。 烈对比。
摄影用光
后侧光: 后侧光: 又称侧逆光。 又称侧逆光。光线来自被摄体的 侧后方,由主体背后45 45度方向投射过 侧后方,由主体背后45度方向投射过 来,能使被摄体的一侧 产生轮廓线条,造成“ 产生轮廓线条,造成“ 镶金边"逆光的美感, 镶金边"逆光的美感, 使主体与背景分离, 使主体与背景分离,从 而加强画面的立体感、 而加强画面的立体感、 空间感。 空间感。
摄影用光
光位 : 光位是指光源相对于被摄体的位置, 光位是指光源相对于被摄体的位置,即光线的方向与 角度。 角度。同一对象在不同的光位下就产生不同的明暗造型 效果。摄影中的光位可以千变万化,但是, 效果。摄影中的光位可以千变万化,但是,归纳起来主 要有正面光、前侧光、侧面光、后侧光、逆光、 要有正面光、前侧光、侧面光、后侧光、逆光、顶光与 脚光等七种。 脚光等七种。
主讲: 主讲:Feng
2011.09.28
摄影简介 课 程 大 纲 摄影四要领 摄影用光 摄影构图
什么是摄影
摄影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一般我们 摄影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 使用胶卷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照相机进行摄影。 使用胶卷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照相机进行摄影。有时摄影也会被 称为照相,也就是通过物体所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的过程。 称为照相,也就是通过物体所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的过程。
摄影构图
透视现象: 透视现象:
拍摄合影或建筑物首先要避免透视现象。如上合影, 拍摄合影或建筑物首先要避免透视现象。如上合影,两边的人面部都有所 变形。出现透视现象会有三个因素: 变形。出现透视现象会有三个因素: 1.把镜头过度朝上仰拍 被拍摄物体两边会向里倾斜。 把镜头过度朝上仰拍, 1.把镜头过度朝上仰拍,被拍摄物体两边会向里倾斜。 2.镜头过度向下俯拍 被拍摄物体两边会向外倾斜。 镜头过度向下俯拍, 2.镜头过度向下俯拍,被拍摄物体两边会向外倾斜。 3.镜头变焦能力较差 为了将全部物体装入, 镜头变焦能力较差, 3.镜头变焦能力较差,为了将全部物体装入,用了最小化焦距 如何避免? 如何避免? 合影尽量不要用仰拍或俯拍。如果环境允许的话,最好选择较远的位置, 合影尽量不要用仰拍或俯拍。如果环境允许的话,最好选择较远的位置, 用中焦距的镜头进行拍摄(站远一点,然后通过变焦把拍摄主体拉近) 用中焦距的镜头进行拍摄(站远一点,然后通过变焦把拍摄主体拉近)
摄影构图
游船在画面中心, 游船在画面中心, 画面整体显得十分 呆板
游船放到画面偏左 1/3的位置 的位置, 1/3的位置,效果协 调了
摄影构图
脸部向外倾斜会给人带 来一种外八字的别扭感 觉,除非你故意要表现 某种风格, 某种风格,一般不要这 样拍
人的脸部倾斜朝向照 片中央, 片中央,效果变得不 一样了
拍摄时,一个规范的运动镜头的拍摄要求包含三部分: 拍摄时,一个规范的运动镜头的拍摄要求包含三部分: 起幅 运动过程 落幅 (1) 起幅:运动镜头开始的画面。要求:讲究构图,有适当长度,由固 起幅:运动镜头开始的画面。要求:讲究构图,有适当长度, 定转为运动画面时要自然流畅。一般地,有表演的场面, 定转为运动画面时要自然流畅。一般地,有表演的场面,让观众看清戏剧 动作;无表演的场面,让观众看清景色。 动作;无表演的场面,让观众看清景色。 (2) 落幅:运动镜头终结的画面。要求:由运动转为固定画面时能平稳、 落幅:运动镜头终结的画面。要求:由运动转为固定画面时能平稳、 自然, 自然,尤其要准确 (恰到好处地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景物范围或主要被摄 对象位置停稳画面),画面构图要精确。 ),画面构图要精确 对象位置停稳画面),画面构图要精确。 (3)期间的过程就是运动过程。 期间的过程就是运动过程。
摄影用光
顶光: 顶光: 光线来自被摄体的正上方,如正中午的阳光、 光线来自被摄体的正上方,如正中午的阳光、顶光 会使人物脸部产生不讨巧的厚重阴影,因会造成眼圈、 会使人物脸部产生不讨巧的厚重阴影,因会造成眼圈、 鼻孔黑的阴影,而鼻头会有白色的亮光。通常忌拍人像。 鼻孔黑的阴影,而鼻头会有白色的亮光。通常忌拍人像。 脚光: 脚光: 从置于台口大幕前端台 从地面或灯槽内由下向上投射 的灯光。 的灯光。可为演员提供低角度 照明。 照明。灯具可以采用条型灯或 其他灯具作为特效灯投射。 其他灯具作为特效灯投射。舞 台演出还保留了这个光位。 台演出还保留了这个光位。普 通人像摄影则不用此光位。 通人像摄影则不用此光位。
摄影四要领
摄影操作的四个基本要领是: 摄影操作的四个基本要领是:平、稳,准、匀
平: 是指无论拍摄的是静止或是运动的画面, 是指无论拍摄的是静止或是运动的画面, 所拍的画面必须尽可能地保持水平。 所拍的画面必须尽可能地保持水平。在室外拍 可以地平线为依据;在室内拍摄, 摄,可以地平线为依据;在室内拍摄,则可参 照地角线和桌椅板凳边线, 照地角线和桌椅板凳边线,通过寻像器调整所 摄画面的水平线, 摄画面的水平线,这是电视画面正常拍摄的基 本要求。 本要求。
摄影用光
正面光: 正面光: 俗称顺光。光源由主体 俗称顺光。 的正方投射过来。优点是主 的正方投射过来。 体有较明亮鲜艳的色彩,光 体有较明亮鲜艳的色彩, 量易于把握。缺点是不易呈 量易于把握。 现立体感; 现立体感; 容易眯眼而表情
不自然。在人像摄影中,正 不自然。在人像摄影中, 面光常用作辅光。 面光常用作辅光。
摄影四要领
摄影操作的四个基本要领是: 摄影操作的四个基本要领是:平、稳,准、匀
准: 色温要准: 色温要准: 要准确地重现被摄景物的真实色彩。 要准确地重现被摄景物的真实色彩。 聚焦要准: 聚焦要准: 不管是推拉摇移,聚焦都要清晰, 不管是推拉摇移,聚焦都要清晰,拍摄时调 整焦距要快速、准确。拍摄中, 整焦距要快速、准确。拍摄中,多运用广角镜头 过渡,然后再目测被摄对象的距离调整焦距。 过渡,然后再目测被摄对象的距离调整焦距。
摄影四要领
摄影操作的四个基本要领是: 摄影操作的四个基本要领是:平、稳、准、匀 稳: 是要求照相机在摄取所有镜头时,应该平稳, 是要求照相机在摄取所有镜头时,应该平稳,尽量消除任何不必要的晃 动。在拍摄静物画面或者用长焦距镜头拍摄特写画面以及拍摄近景人物讲话 等时,最好把照相机架在三脚架上,以保持所拍摄画面的稳定性。 等时,最好把照相机架在三脚架上,以保持所拍摄画面的稳定性。如果拍摄 者只能徒手持机拍摄,则要尽量利用桌椅、墙壁等可以依托的物体。 者只能徒手持机拍摄,则要尽量利用桌椅、墙壁等可以依托的物体。
摄影四要领
摄影操作的四个基本要领是: 摄影操作的四个基本要领是:平、稳,准、匀 匀: 是指运动拍摄时的速度和节奏要均匀合拍。用手动变焦, 是指运动拍摄时的速度和节奏要均匀合拍。用手动变焦,则 要反覆练习,用力要均匀。在运动照相时, 要反覆练习,用力要均匀。在运动照相时,要注意照相机镜头的 移动速度不能太快,否则会使画面模糊。 移动速度不能太快,否则会使画面模糊。
摄影、摄像的区别 摄影、
摄影使用的是照相机,拍摄的是单张静止的图像,就是照片了; 摄影使用的是照相机,拍摄的是单张静止的图像,就是照片了; 摄像用的是摄像机,拍摄连续动态的画面,就是录像了。 摄像用的是摄像机,拍摄连续动态的画面,就是录像了。 把很多张照片连续起来,也可以制作动态的画面; 把很多张照片连续起来,也可以制作动态的画面; 把动态的录像剪辑开,也是一张一张的照片。 把动态的录像剪辑开,也是一张一张的照片。 简单地说:摄像就是录像,是动态的画面; 简单地说:摄像就是录像,是动态的画面; 摄影就是照相,是静态的图片。 摄影就是照相,是静态的图片。
摄影产生画面抖动的主要原因: 摄影产生画面抖动的主要原因: 1.持机拍摄中 没有掌握好均匀呼吸,上身有起伏,引起相机身上下起伏、 持机拍摄中, 1.持机拍摄中,没有掌握好均匀呼吸,上身有起伏,引起相机身上下起伏、 晃动,造成拍摄画面的抖动。 晃动,造成拍摄画面的抖动。 2.手持相机操作时 机身的支撑点不理想,手臂的抖动引起拍摄画面抖动。 手持相机操作时, 2.手持相机操作时,机身的支撑点不理想,手臂的抖动引起拍摄画面抖动。 小技巧: 小技巧: 为了减少拍摄者走动引起的垂直震动,双膝应略弯曲些, 为了减少拍摄者走动引起的垂直震动,双膝应略弯曲些,并以身体的转动来 代替脚步的移动。 代替脚步的移动。 在行进中的车船上拍摄,三脚架反而令操作不方便, 在行进中的车船上拍摄,三脚架反而令操作不方便,千万不能以车船上的任 何物体作支撑, 身体可起减震、缓冲作用) 何物体作支撑,只能利用自身与车船的同步运动 (身体可起减震、缓冲作用)来 减轻晃动,求得较为稳定的画面。 减轻晃动,求得较为稳定的画面。
顶光
摄影构图
“黄金分割"与“三分法则": 黄金分割" 三分法则" “黄金分割 是广泛运于于摄影界的一种构图手法,简单的说 是广泛运于于摄影界的一种构图手法, 是将摄影主体放在位于画面大约三分之一处, 是将摄影主体放在位于画面大约三分之一处,让人觉得画面和谐充满 美感。 美感。 “黄金分割法"又称“三分法则",“三分法则"就是将整个画面在 黄金分割法"又称“三分法则",“三分法则" ", 横、竖方向各用两条直线分割成等份的三部分,我们将拍摄的主体放 竖方向各用两条直线分割成等份的三部分, 置在任意一条直线或直线的交点上,这样比较符合人类的视觉习惯。 置在任意一条直线或直线的交点上,这样比较符合人类的视觉习惯。 拍摄时可直接调出相机的“井"字辅助线,将拍摄主体放在4个交 拍摄时可直接调出相机的“ 字辅助线,将拍摄主体放在4 叉点上,这样画面立刻就活了起来。 叉点上,这样画面立刻就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