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救命骨髓

合集下载

20、救命骨髓第二课时

20、救命骨髓第二课时
理解词语
声泪俱下:边诉说边哭泣,形容十分悲切。 动容:脸上出现受感动的表情。 睛天霹雳:晴朗的天空响起了炸雷。比喻情况出 人意料,令人震惊。 谈何容易:原本指向君王进言不容易,课文里指 骨髓移植困难很大,并不像嘴上说的那么容易。 马不停蹄:马不停地急促向前走。课文里用来形 容运送骨髓在路途上没有停歇,时间抓得很紧。
救 命 骨 髓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骨、俱、捐、赠”等生 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人之间的 那种深深的情感,体会救命骨髓所 饱含着的两岸同胞的骨肉之情。
1.课文主要是写什么事情? 主要人物是谁? 2.为什么叫“救命骨髓”?
默读课文,结合课文中的 具体内容进行思考:为什么说 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 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找出文 中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其中的 感情。
共同探究
1.“两岸”指什么? 2.为什么称之为“骨肉同胞”? 3.“生命桥”指的是什么?
学习课文倒叙的叙述方法: 倒叙:先说明事情的结果后 说事情的பைடு நூலகம்因、经过的记叙的 方法。

救命骨髓

救命骨髓
二、初读课文,感受真诚学习生字
1、读了课题你想从课文中知道什么?
2、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1、读中勾划生字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划出课文中让你感动的体段落。。
2、读后深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再读课文,粗知词意
1、把课文读通顺,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利用工具书,联系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也要求教同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课题
20*救命骨髓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骨俱捐赠”等9个字,学习“为之动容、志泪俱下”等词语。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
重难点
体会救命骨髓所饱含着的两同胞的骨肉之情。
教学用具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修改补充
一、谈话导入,因题设疑。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个真实的故事。
五课堂作业
熟记生字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20《救命骨髓》PPT(语文S版)

20《救命骨髓》PPT(语文S版)

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台湾和大陆现在还 没有直接通航,台湾当局不允许飞机直接飞到 大陆,只有到香港中转。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输送路线
• 慈济医院——花莲机场——台北机 场——香港机场——成都机场—— 成都医院
思考:
为什么说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 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1.“两岸”指什么? 2.为什么称之为“骨肉同胞”? 3.“生命桥”指的是什么?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
这篇课文在写作方面有什么特点呢?
倒叙的叙述方法:
倒叙:先说明事情的结果后 再说事情的起因、经过的记 叙的方法。
1.找出课文中运用倒叙的语句。 2.读一读这些语句体会这种写法的 好处。
了解白血病
• 白血病俗称“血癌”,是一种恶性程度 极高的血液病。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 的发展,可以用化疗、放疗等方法遏制 病变的白细胞,延长病人的生命。但这 种方法的副作用大,复发率高,不但给 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对家庭、社 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生命桥指的是用爱心搭起的桥, 用生命搭起的桥。
台湾和大陆虽然被台湾海峡所隔, 但两岸人民血脉相连,心意相通。 从寻找“救命骨髓”的过程中我们 感受到了爱心的切实存在,这爱 心就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品读:
找出文中最使你感动的段落读 一读,体会其中的感情。
拓展延伸
同学们课后再认真品味课文精美的 词句,体会到跨越两岸的生命之桥, 饱含着两岸骨肉同胞的血脉亲情。 学习课文倒叙的描写方法自己写一 篇感想。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学习生字 骨髓
滚烫
声泪俱下
香港
晕倒 辛勤
捐赠
苦苦哀求 匹配

救命骨髓 教学设计(S版三年级第六册)

救命骨髓 教学设计(S版三年级第六册)

救命骨髓教学设计(S版三年级第六册)20、救命骨髓一、教学目标:1、认读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两岸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句话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把最使你感动的段落多读几遍。

二、教学重、难点:学习课文,体会海峡两岸的鱼水情;谈谈自己对这件事情的体会。

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直接入题1、破题,板书:20、救命骨髓2、过渡:为什么称它为“救命骨髓”?这是谁的骨髓?他用自己的骨髓救了谁的命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1、以小组为单位,小组讨论: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2、反馈学习情况:这篇课文讲了在成都机场上,一对四川乐山的夫妇盼到了儿子生存的希望——一个理想的供髓者为儿子提供的骨髓由专家送来,当台湾同胞的骨髓植入另外内地白血病少年患者的身体,少年得救了。

海峡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事。

3、各个小组互相讨论、修改各个自然段的意思。

4、小组内互相朗读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喜欢的语句。

三、学习课文1、出示学习提纲:⑴骨髓是什么?为什么称它为“救命骨髓”?⑵这是谁的骨髓?他用自己的骨髓救了谁的生命呢?⑶把使你最受感动的部分读几遍,谈谈你的体会。

⑷学习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⑸想一想,为什么说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2、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学,小组内先互相交流。

3、展示学生个人感情朗读自己最感动的部分。

4、抓住以下几点进行教学。

⑴时间的紧迫性。

⑵医疗费用高。

⑶可以匹配的骨髓难找。

5、出示: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也许,骨髓捐赠者和收捐者永远不会见面,但那种血脉亲情,如同这绚烂的生命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6、全班一起朗读这句话,并谈谈你的理解。

师作适当点拨。

四、总结全文内容五、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的感受。

3、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语文版三年 级下册《救命骨髓》课文及教学设计

语文版三年 级下册《救命骨髓》课文及教学设计

语文版三年级下册《救命骨髓》课文及教学设计【#三年级# 导语】《救命骨髓》一课文中讲述的是四川乐山的一位高中男生不幸患上了白血病,必须用移植骨髓的办法来治疗,可是在内地找不到合适的骨髓可以匹配。

经过医院的努力,与台湾骨髓库联系上后,历经半年多才在花莲找到了可以匹配的骨髓。

以下是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课文】飞机从白云里钻出来,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

几个从飞机上下来的人刚走到出口,一对手捧鲜花焦急等候的中年夫妇,就扑通一声跪(ɡuì)在他们面前,声泪俱(jù)下地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我们的孩子有希望了!”刚从飞机上下来的是台湾慈济骨髓捐赠(juānzènɡ)中心的专家。

他们连忙扶起那对夫妇,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那对夫妇是四川乐山人,他俩有个聪明活泼的儿子,已经十六岁了,正在读高中一年级。

几个月前,这个平时看上去很健康的儿子突然无缘(yuán)无故感到疲倦,之后经常出现这种情况。

父母发现后,就带他到医院检查。

“你儿子患(huàn)的是白血病。

”“白血病!”医生的话如同晴天霹雳(lì),震得他俩几乎晕(yūn)倒。

“大夫,求您一定要救救他,我们就这一个孩子啊!”他俩苦苦哀(āi)求着。

“要救你们的儿子,没有别的办法,只有移植健康人的骨髓。

”医生说。

可是,骨髓移植谈何容易!医疗费用高且不说,要找到可以匹配(pèi)的骨髓更难,据说,十多万个人中才可能有一个符合的。

那时,在我国内地还没有像样的骨髓库,哪里去找条件符合的捐献者呢?医院的专家们思来想去,认为在台湾慈济骨髓捐赠中心有可能找到可以匹配的骨髓。

小患者的病情不断恶化,多耽(dān)误一天,就多一分危险。

医院连忙向慈济骨髓捐赠中心求救。

为了一位普通少年的生命,两岸医疗界迅速开始了密切的合作。

经过半年多的辛勤(xīnqín)努力,慈济骨髓捐赠中心在筛(shāi)选了十几万个对象后,终于找到了一个理想的供髓者——台湾花莲(lián)市一位二十多岁身体健康的小伙子。

语S三语下教案20救命骨髓

语S三语下教案20救命骨髓

1救命 骨 髓机从白云里钻出来,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

几个从飞机上下来的人刚走到出口,一对手捧鲜花焦急等候的中年夫妇,就扑通一声跪(ɡuì)在他们面前,声泪俱(jù)下地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我们的孩子有希望了!”2[①“跪、声泪俱下”说明了什么?]从飞机上下来的是台湾慈济骨髓捐赠(juān zènɡ)中心的专家。

他们连忙扶起那对夫妇,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段导读:这两个自然段点明了地点——成都双流机场,人物——中年夫妇、台湾慈济骨髓捐赠中心的专家,因由——从中年夫妇声泪俱下的情态和专家的身份,可知与骨髓移植有关。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机场迎接台湾专家的动人情景。

情还得从头说起。

那对夫妇是四川乐山人,他俩有个聪明活泼的儿子,已经十六岁了,正在读高中一年级。

3几个月前,这个平时看上去很健康的儿子突然无缘(yuán )无故感到疲倦,之后经常出现这种情况。

父母发现后,就带他到医院检查。

[②“无缘无故、疲倦”说明了什么?]段导读:本段写少年发病。

4 你儿子患(huàn )的是白血病。

”“白血病!”医生的话如同晴天霹雳(pī lì),震得他俩几乎晕(yūn )倒。

[③“晴天霹雳”一词说明了什么?]“大夫,求您一定要救救他,我们就这一个孩子啊!”他俩苦苦哀(āi )求着。

[④“苦苦哀求”一词说明了什么?]5段导读:本段写检查确诊。

要救你们的儿子,没有别的办法,只有移植健康人的骨髓。

”医生说。

可是,骨髓移植谈何容易!医疗费用高且不说,要找到可以匹配(pèi )的骨髓更难,据说,十多万个人中才可能有一个符合的。

6[⑤“十多万个人中才可能有一个符合的”一句说明了什么?]那时。

在我国内地还没有像样的骨髓库,哪里去找条件符合的捐献者呢?段导读:本段写救人别无他法,只有骨髓移植。

1☜2①说明了中年夫妇的感激之情,引起了故事的悬念。

3 ②说明了少年状态的不正常,这为后文写少年得白血病做了铺垫。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救命骨髓》优秀教案及原文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救命骨髓》优秀教案及原文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救命骨髓》优秀教案及原文《救命骨髓》课文原文飞机从白云里钻出来,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

几个从飞机上下来的人刚走到出口,一对手捧鲜花焦急等候的中年夫妇,就扑通一声跪在他们面前,声泪俱下地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我们的孩子有希望了!”刚从飞机上下来的是台湾慈济骨髓捐赠中心的专家。

他们连忙扶起那对夫妇,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那对夫妇是四川乐山人,他俩有个聪明活泼的儿子,已经十六岁了,正在读高中一年级。

几个月前,这个平时看上去很健康的儿子突然无缘无故感到疲倦,之后经常出现这种情况。

父母发现后,就带他到医院检查。

“你儿子患的是白血病。

”“白血病!”医生的话如同晴天霹雳,震得他俩几乎晕倒。

“大夫,求您一定要救救他,我们就这一个孩子啊!”他俩苦苦哀求着。

“要救你们的儿子,没有别的办法,只有移植健康人的骨髓。

”医生说。

可是,骨髓移植谈何容易!医疗费用高且不说,要找到可以匹配的骨髓更难,据说,十多万个人中才可能有一个符合的。

那时,在我国内地还没有像样的骨髓库,哪里去找条件符合的捐献者呢?医院的专家们思来想去,认为在台湾慈济骨髓捐赠中心有可能找到可以匹配的骨髓。

小患者的病情不断恶化,多耽误一天,就多一分危险。

医院连忙向慈济骨髓捐赠中心求救。

为了一位普通少年的生命,两岸医疗界迅速开始了密切的合作。

经过半年多的辛勤努力,慈济骨髓捐赠中心在筛选了十几万个对象后,终于找到了一个理想的供髓者——台湾花莲市一位二十多岁身体健康的小伙子。

为了对岸骨肉同胞的生命,当天上午8时30分,这个年轻人把自己滚烫的骨髓捐献了出来。

时间就是生命。

慈济骨髓捐赠中心立即派专家提着那只装有救命骨髓的小箱子,火速从花莲飞到台北,又马不停蹄地从台北转机到香港,从香港飞往成都。

终于,这饱含着两岸同胞爱心的救命骨髓准时送到了手术台前。

台湾同胞的骨髓植入了内地白血病少年患者的身体。

少年得救了。

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20《救命骨髓》PPT(语文S版)

20《救命骨髓》PPT(语文S版)

时间就是生命。慈济骨髓捐赠中心 立刻 派 专家提着那只装有救命骨髓的小箱子, 从花莲飞到台北,又 火速 马不停 蹄地从台北转机到香港,又从香港飞往 成都。
终于,这饱含着俩岸同胞爱心的救命骨 髓准时送到了手术台前。台湾同胞的骨髓植 入了内地白血病少年的身体。少年得救了, 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 桥。 生命

台湾著名的骨髓移植专家 李政道博士,他主持创办了台 湾慈济骨髓捐献中心,征集到 23万份骨髓样本,成为全球最 大的华人骨髓库,救助了众多 的白血病患者。他多次送骨髓 到祖国大陆,为促进海峡两岸 的医学技术交流和加深同胞间 骨肉之情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医生的话如同 乎晕倒。
,震得他俩几 晴天霹雳
“大夫,求您一定要救救他,我们 就这一个孩子啊!”他俩 苦苦哀求 着。
了解骨髓捐赠:
• 目前白血病唯一有效的医治方法就是移植 骨髓。很多人对捐献骨髓怀有恐惧心理, 害怕会影响自己的健康,其实经医学研究 和临床经验表明,捐献骨髓对于人体健康 没有影响;但是即使是这样,也有很多人 没有捐献骨髓的意愿,所以到目前为止, 我国大陆的中华骨髓库中的库存量只有4万 多份,台湾慈济骨髓捐献中心库存23万份, 而我国的白血病患者有400多万,需要更多 的人志愿捐献骨髓。
生命桥指的是用爱心搭起的桥,用生命 搭起的桥。
• 宝岛台湾和大陆虽然被台湾海峡所 隔,但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是无法 割断的,这种血脉亲情就是“跨越 海峡的生命桥”。
倒叙的叙述方法:
倒叙:先说明事情的结果后再说事情 的起因、经过的记叙的方法。
1.找出课文中运用倒叙的语句。 2.读一读这些语句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
品“海峡两岸情”
学习要求:
请大家默读课文5—8自然段,找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救你们的儿子,没有别的 办法,只有移植健康人的骨髓。” 医生说。可是,骨髓移植谈何容易 !医疗费用高且不说,要找到可以 匹配的骨髓更难,据说,十多万个 人中才可能有一个符合的。那时, 在我国内地还没有像样的骨髓库, 哪里去找条件符合的捐献者呢?

医院的专家们思来想去,认为在台湾慈 济骨髓捐赠中心有可能找到可以匹配的骨 髓。小患者的病情不断恶化,多耽误一天 ,就多一分危险。医院连忙向慈济骨髓捐 赠中心求救。为了一位普通少年的生命, 两岸医疗界迅速开始了密切的合作。
共同探究
1.“两岸”指什么? 2.为什么称之为“骨肉同胞”? 3.“生命桥”指的是什么?
学习课文倒叙的叙述方法: 倒叙:先说明事情的结果, 后说事情的起因、经过的记叙 的方法。
• 邓鸣贺,人称“豫剧红孩 儿”,歌舞、戏曲、小品 俱佳,曾是河南电视台 2010年度《梨园春》少儿 银奖擂主。代表作品有《 不是我的菜》、《剪花花 》等。 • 2012年成为龙年春晚开门 娃娃并登上2013年中央电 视台春节联欢晚会。2013 年2月,邓鸣贺因患上白 血病而在北京市儿童医院 接受化疗,确诊为急性白 血病,属于初期。2013年 8月已正式康复出院。 • 2015年4月28日晚,“年 画娃娃”邓鸣贺因白血病 复发,抢救无效去世,年 仅8岁。
白血病
• 是人体血液中白细胞的恶性病变。得了这 种病的人,他们的血液里、骨髓里以及各 组织器官里都存在着大量形态异常的白血 病细胞。
20泪俱下 捐赠 动容 无缘无故 疲倦 晴天霹雳 晕倒 苦苦哀求 谈何容易 匹配 思来想去 恶化 耽误 辛勤努力 筛选 滚烫 捐献 香港 马不停蹄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那对夫妇是四川乐山人,他俩有个聪明活 泼的儿子,已经十六岁了,正在读高中一 年级。几个月前,这个平时看上去很健康 的儿子突然无缘无故感到疲倦,之后经常 出现这种情况。父母发现后,就带他到医 院检查。 “你儿子患的是白血病。”“白血病 !”医生的话如同晴天霹雳,震得他俩几 乎晕倒。“大夫,求您一定要救救他,我 们就这一个孩子啊!”他俩苦苦哀求着。

经过半年多的辛勤努力,慈济骨髓捐 赠中心在筛选了十几万个对象后,终于找 到了一个理想的供髓者——台湾花莲市一 位二十多岁身体健康的小伙子。为了对岸 骨肉同胞的生命,当天上午8时30分,这个 年轻人把自己滚烫的骨髓捐献了出来。时 间就是生命。慈济骨髓捐赠中心立即派专 家提着那只装有救命骨髓的小箱子,火速 从花莲飞到台北,又马不停蹄地从台北转 机到香港,从香港飞往成都。
理解词语
声泪俱下: 边诉说边哭泣,形容十分悲切。 动容: 脸上出现受感动的表情。 睛天霹雳: 晴朗的天空响起了炸雷。比喻情况出人意料, 令人震惊。 谈何容易: 课文里指骨髓移植困难很大,并不像嘴上 说的那么容易。 马不停蹄: 马不停地急促向前走。课文里用来形容 运送骨髓在路途上没有停歇,时间抓得很紧。
• 终于,这饱含着两岸同胞爱心的救命骨髓 准时送到了手术台前。台湾同胞的骨髓植 入了内地白血病少年患者的身体。少年得 救了。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 越海峡的生命桥。
为什么说两岸骨肉同胞用爱 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 桥?
这是一座架在两岸人民心中的 桥,以“生命桥”的生动比喻,赞 扬了两岸医疗界的密切合作,说明 两岸人民血脉相连,心连心。
1.课文主要是写什么事情? 主要人物是谁? 2.为什么叫“救命骨髓”?
• 课文写了 大陆一位白血病少年求救于台湾 骨髓捐赠中心,得到一位小伙子骨髓捐赠 而生命得救的事。
飞机从白云里钻出来,降落在成都双流 机场。几个从飞机上下来的人刚走到出口 ,一对手捧鲜花焦急等候的中年夫妇,就 扑通一声跪在他们面前,声泪俱下地说: “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我们的孩子有希 望了!” 刚从飞机上下来的是台湾慈济骨髓捐 赠中心的专家。他们连忙扶起那对夫妇, 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