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之波
冯乔-鼓浪屿之波-歌词

鼓浪屿之波
2019-03-05
鼓浪屿四周海茫茫
海水掀起波浪
鼓浪屿遥对着台湾岛
台湾是我家乡
登上日光岩眺望
只见云海苍苍
我渴望我渴望
快快见到你
美丽的基隆港
鼓浪屿海波在日夜唱
唱不尽骨肉情长
舀不到海峡的思乡水
思乡水鼓动波浪
思乡思乡啊思乡
鼓浪鼓浪啊鼓浪
我渴望我渴望
快快见到你
美丽的基隆港
鼓浪屿四周海茫茫
海水掀起波浪
鼓浪屿遥对着台湾岛台湾是我家乡
登上日光岩眺望
只见云海苍苍
我渴望我渴望
快快见到你
美丽的基隆港
快快见到你
美丽的基隆港
快快见到你
美丽的基隆港。
《鼓浪屿之波》歌词 梦之旅

鼓浪屿之波
合唱:鼓浪屿之波
演唱:梦之旅合唱组合
鼓浪屿四周海茫茫
海水鼓起波浪
鼓浪屿遥对台湾岛
台湾是我家乡
登上日光岩眺望
只见云海苍苍
我渴望我渴望
快快见到你美丽的基隆港母亲生我在台湾岛
基隆港把我滋养
我紧紧依偎着老水手
听他讲海龙王
那迷人的故事吸引我
他娓娓的话语记心上
我渴望我渴望
快快见到你美丽的基隆港吧啦吧啦吧啦
吧啦吧啦吧啦
吧啦吧啦吧啦
吧啦吧啦吧啦
鼓浪屿海波在日夜唱
唱不尽骨肉情长
舀不干海峡的思乡水
思乡水鼓动波浪
思乡思乡啊思乡
鼓浪鼓浪啊鼓浪
我渴望我渴望
快快见到你美丽的基隆港
思乡思乡啊思乡
鼓浪鼓浪啊鼓浪
我渴望我渴望
快快见到你美丽的基隆港以上就是关于鼓浪屿之波的歌词,感谢您的阅读!。
《鼓浪屿之波》演唱技巧

《鼓浪屿之波》演唱技巧《鼓浪屿之波》是一首经典的中文歌曲,被广泛传唱。
演唱该歌曲需要一定的技巧,本文将介绍一些演唱该歌曲的技巧。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5篇《《鼓浪屿之波》演唱技巧》,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鼓浪屿之波》演唱技巧》篇11. 声音控制在演唱《鼓浪屿之波》时,需要控制好声音。
该歌曲的音域较高,因此需要保持声音的稳定和音准的准确。
演唱时,要注意声音的强弱变化,情感的表达,以及呼吸的控制。
2. 音准控制演唱《鼓浪屿之波》时,需要注意音准的控制。
该歌曲的旋律较为复杂,需要认真练习,确保每个音的准确性。
在演唱时,可以通过聆听原唱,或者使用乐器伴奏来辅助音准的控制。
3. 情感表达《鼓浪屿之波》是一首富有情感的歌曲,演唱时需要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内涵。
演唱时,可以通过理解歌曲的含义,感受歌曲的情感,表达出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4. 技巧运用演唱《鼓浪屿之波》时,需要运用一些技巧来增强演唱效果。
例如,演唱时可以使用颤音、滑音等技巧来丰富音色,表达情感。
此外,还可以通过调整呼吸方式、发音方式等技巧来提高演唱效果。
5. 伴奏选择演唱《鼓浪屿之波》时,可以选择合适的伴奏来提高演唱效果。
伴奏可以选择钢琴、吉他等乐器,或者使用伴奏带。
在选择伴奏时,需要考虑伴奏的音色、节奏、和弦等因素,确保伴奏与歌曲的旋律和情感相匹配。
综上所述,演唱《鼓浪屿之波》需要控制好声音、音准、情感表达、技巧运用和伴奏选择等方面。
《《鼓浪屿之波》演唱技巧》篇2《鼓浪屿之波》是一首旋律优美、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歌曲,演唱时需要注重以下几点技巧:1. 气息控制:《鼓浪屿之波》的歌词旋律起伏较大,需要演唱者有较强的气息控制能力,保持声音的稳定性和音准的准确性。
2. 音色把握:演唱者需要根据歌曲的情感表达和地域特色,把握好音色和音质的变化,例如在唱到“台湾是我家乡”时,需要用较为厚重的音色表达思乡之情。
3. 情感表达:演唱者需要深入理解歌曲的歌词内涵和情感脉络,表达出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两岸统一的渴望,例如在唱到“我渴望,我渴望,快快见到你,美丽的基隆港”时,需要用激情澎湃的语气表达渴望之情。
《鼓浪屿之波》串词朗诵词《鼓浪屿之波》歌词

《鼓浪屿之波》串词朗诵词《鼓浪屿之波》歌词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鼓浪屿之波》串词朗诵词 1甲: 鼓浪屿四周海茫茫, 遥对着台湾岛乙: 登上日光岩眺望, 台湾是我家乡甲: 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乙: 台海统一,是华夏儿女共同的心愿。
请欣赏五中队带来的《鼓浪屿之波》《鼓浪屿之波》串词朗诵词 2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尽管彼此之间有过纷争,但他始终生活在一起。
中国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但是,在过去,有七个儿子,被帝国主义列强抢去了。
祖国解放了,祖国强大了,离开了母亲的游子,也该回到母亲的怀抱了。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澳门也回归祖国。
但是,我们遗憾地看到,在东海之上,祖国的宝岛台湾,还与大陆分离,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都盼望着统一的一天。
听那鼓浪屿之波,正倾诉着两岸同胞的相思之苦。
请欣赏歌曲《鼓浪屿之波》演唱;范文《鼓浪屿之波》歌词鼓浪屿四周海茫茫海水鼓起波浪鼓浪屿遥对着台湾岛台湾是我家乡登上日光岩眺望只见云海苍苍我渴望,我渴望,快快见到你美丽的基隆港母亲生我在台湾岛基隆港把我滋养我紧紧偎依着老水手听他讲海龙王那迷人的故事吸引我他娓娓的话语刻心上我渴望,我渴望,快快见到你美丽的基隆港鼓浪屿海波在日夜唱唱不尽骨肉情长舀不干海峡的思乡水思乡水鼓动波浪思乡思乡啊思乡鼓浪鼓浪啊鼓浪我渴望,我渴望,快快见到你美丽的基隆港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鼓浪屿之波》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神州大地——海滨音诗《鼓浪屿之波》【课型】唱歌综合课【授课人】李迎【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为九年级上册声乐课。
《鼓浪屿之波》为声乐课的补充教材,对学生有较好的训练效果,歌曲在声乐训练上有很高的价值,并且歌曲的情感表现内容很符合中华民族、符合海峡两岸人民期盼统一的共同情感。
歌曲在情感教育上有很高的价值。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面临升学的压力,特别渴望上音乐课,音乐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很大提高,本节课主要采用探究-体验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聆听、体验自主探究,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分析音乐的能力。
【教学目标】1、本节课始终围绕歌曲中所表现的渴望祖国统一的情感为主线,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怀。
2、培养学生感受音乐、分析音乐、鉴赏音乐的能力。
3、有感情的演唱《鼓浪屿之波》,掌握弱起节奏的演唱。
4、通过相关的知识渗透,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
【教学重点、难点】1、培养学生理解和分析歌曲的能力,能声情并茂的演唱歌曲。
体验歌曲抒发的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怀。
2、掌握弱起节奏的演唱。
【教学方法】看画同步法、直观性、情境式教学法、欣赏法、示范法。
引导学生分层次欣赏,分组讨论,不断深化艺术感受与审美体验,获得听觉经验与能力。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具】钢琴、电脑、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学生听着《阿里山的姑娘》歌曲走进教室,“看画同步法”导入。
(欣赏以台湾名胜古迹为主题的画面。
有日月潭、人民广场、台湾故宫。
有基隆港、台北市等。
上课前滚动播放)背景音乐《阿里山的姑娘》歌曲提问:这美丽的画面向我们展示的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个省,你知道它是哪里吗?生答:台湾师小节:台湾岛是中国的第一大岛屿,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
由于国共内战,1949年后两岸人民一直处于分离的状态。
50多年来,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发生了显著变化。
台湾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国与太平洋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
《鼓浪屿之波》演唱技巧(一)

《鼓浪屿之波》演唱技巧(一)《鼓浪屿之波》演唱技巧引言•《鼓浪屿之波》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需要一位资深的创作者来演唱。
•在演唱这首歌时,需要掌握各种技巧,以展现出歌曲的魅力和感染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在演唱《鼓浪屿之波》时需要注意的技巧。
声音控制技巧•息音掌握:在演唱时,注意掌握好每个音符之间的间隔,给予适当的息音。
•音量掌握:根据歌曲的不同部分,合理调整声音的大小,使得表达更加生动有力。
•音质调整:在不同音高的转换时,注意调整喉咙的位置以及气流的控制,保持音质的稳定。
唱腔表达技巧•情感投入:《鼓浪屿之波》是一首富于情感的歌曲,演唱时需要将自己完全融入歌曲的故事中,将情感传达给听众。
•音符处理:在演唱中,注意将每个音符的起承转合表达得清晰准确,以展现出歌曲韵律上的美妙。
•歌词解读:对每个音节和每句歌词进行准确的解读和表达,通过情感的传递,使听众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含义。
舞台表演技巧•形象展示:在演唱时,注意舞台形象的塑造,让自己与歌曲的主题相融合,营造出良好的视觉效果。
•身体语言:利用身体的姿势、动作和面部表情来增强歌曲的表达力,使观众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情感。
•舞台运用:利用舞台的空间和道具,将演唱过程中的情感和动作更好地展示出来,增强观众的观赏体验。
结论•《鼓浪屿之波》是一首需要资深创作者演唱的歌曲,通过掌握声音控制技巧、唱腔表达技巧和舞台表演技巧,能让演唱更加出色。
•在演唱过程中,创作者需要将自己完全融入歌曲,将情感传达给听众,通过形象、身体语言和舞台运用等方面给观众带来全方位的艺术体验。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对创作者们演唱《鼓浪屿之波》提供一些有用的技巧和灵感。
人教版音乐九上《鼓浪屿之波》ppt课件

猜猜这是哪里?
鼓浪屿简介
鼓浪屿位于厦门岛西南隅,与台湾岛隔海相望。 因海西南有海蚀洞,受浪潮冲击,声如雷鼓而得名, 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小岛还是音乐的沃土, 人才辈出,钢琴拥有密度居全国之冠,又有美名 “钢琴之岛”、“音乐之乡”。岛上气候宜人,四 季如春,素有“海上花园”之誉。
小组合作 这首歌曲的演唱速度是怎样的? 这首歌曲应该用什么样情绪 来演唱?
小组讨论:
思考:歌曲表达了什 么样的内容和情感?
《鼓浪屿之波》
内容和情感: 表达了两岸人民 隔海相望,渴望早日 回归故乡的思想情绪。
1、讨论歌曲共分为几 个部分? 2、各部分分别表达了 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歌曲分析
第一部分:比较抒情,犹如一股涌动的浪 花,给人一种源远流长的感觉。带着期盼 和依恋思想情感早已漂向美丽的台湾岛。 第二部分:充满了激昂和渴望促进情感的 迸发,渴望海峡两岸早日实现统一。最后 重复的“我渴望”有一丝忧伤和向往。 单二部曲式:由两个乐段构成的乐曲形 式称“单二部曲式”,也叫做“二段 体”,用A+B图示表示。
合 的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请同学们谈 一谈。 声音更和谐,更具有感染力,更 具有立体感,情感表达更丰 富…..
你了解台湾吗?你知道多少台湾的歌曲?
阿里山云海、双潭秋月、玉山积云、 清水断崖、澎湖渔火、 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外婆的澎 湖湾》《卖汤圆》
自己找一首关于大海的歌曲,说说你的感受
1.学习了歌曲《鼓浪屿之波》,感受了歌曲 的意境。 2.单二部曲式的定义 3.欣赏了合唱版的《鼓浪屿之波》,并感受 了合唱的效果。 4.了解了台湾以及台湾歌曲。 5.感受《海滨音诗》带给大家的美妙感受
• 1、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迪生 • 2、一个人几乎可以在任何他怀有无限热忱的事情上成功。 ——查尔 斯· 史考伯 • 3、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培根 • 4、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 ——白哲 特 • 5、流水在碰到底处时才会释放活力。——歌德 • 6、那脑袋里的智慧,就像打火石里的火花一样,不去打它是不肯出 来的。——莎士比亚 • 7、多数人都拥有自己不了解的能力和机会,都有可能做到未曾梦想 的事情。 ——戴尔· 卡耐基 • 8、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 9、苦难有如乌云,远望去但见墨黑一片,然而身临其下时不过是灰 色而已。——里希特 • 10、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也决非没有安慰和希望。——培 根
《鼓浪屿之波》音乐教案

《鼓浪屿之波》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鼓浪屿之波》这首歌曲的优美旋律和歌词内涵。
2. 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演唱技巧。
3. 引导学生了解鼓浪屿的历史文化背景,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 歌曲《鼓浪屿之波》的旋律、歌词及演唱技巧。
2. 鼓浪屿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
三、教学重点1. 歌曲《鼓浪屿之波》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2. 鼓浪屿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特色。
四、教学难点1. 歌曲的高音部分演唱技巧。
2. 对鼓浪屿历史文化的深入了解。
五、教学方法1. 采用欣赏、学唱、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 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生动展示鼓浪屿的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歌曲和鼓浪屿的理解和感受。
六、教学准备1. 教学音频和视频材料,包括《鼓浪屿之波》歌曲的演唱版本和MV版本。
2. 鼓浪屿相关的图片、地图和历史文献资料。
3. 乐谱和音乐教材,用于教授歌曲的旋律和和声部分。
4. 投影仪和屏幕,用于展示图片和视频资料。
5. 录音机或音乐播放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背景音乐。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鼓浪屿的美丽风景图片,引起学生对鼓浪屿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歌曲学习:播放《鼓浪屿之波》歌曲,引导学生欣赏并感受歌曲的美感。
3. 歌词解析:分析歌曲的歌词,讲解鼓浪屿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歌曲的主题思想。
4. 演唱技巧教学:教授歌曲的旋律和和声部分,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5. 练习演唱: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6.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对歌曲和鼓浪屿的理解和感受,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八、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评价:评估学生在演唱《鼓浪屿之波》时的音准、节奏和情感表达能力。
2. 讨论参与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3. 课堂表现评价:评估学生在课堂中的专注度、合作意识和学习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