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辅导-或、疾、间讲解.doc
中考必考文言文16篇全面解析和翻译复习(绝对经典)

•
鱼我所欲也
• 1、重点实词 • ①二者不可得兼 兼:同时进行几件事或 具有几样东西 • ②故不为苟得也 为:做,干 • ③死亦我所恶 恶:厌恶 • ④蹴尔而与之 蹴:践踏 与:给 • ⑤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奉:侍奉 • ⑥是亦不可已乎 已:止而不为
• • • • • • • • •
2、重点虚词 ①蹴尔而与之 (连词 承接关系) ②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转折连词 却) ③所欲有甚于生者 (介词 比) ④万钟于何加焉 (介词 对于) ⑤贤者能勿丧耳 (否定副词 不) ⑥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否定副词 没有) ⑦呼尔而与之 (助词 可不译) ⑧乡为身死而不受 (介词 为了)
• 2.重点虚词 •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连词 就 表示承接) • ②虽不能察,必以情 (介词 依,按照) • ③又何间焉 (语气助词 呢) • ④惧有伏焉 (兼词 于此,在那里) • ⑤公将鼓之 (语气助词 可不译) • ⑥大小之狱 (助词 的) • ⑦夫战,勇气也 (句首发语词 可不译)
2.重点虚词 ①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介词 向) ②皆朝于齐 (介词 到) ③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介词 在) ④令初下 (副词 才,刚刚)
• 3.古今异义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讽,古义是委婉劝说 今义是讥讽 • 今齐地方千里 • 地方,古义是土地方圆 今义是某一区域,部位 •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左右,古义是指国君身旁的近臣 今义是方位词
陈涉世家
• 1.通假字
• 適戍渔阳
—— 適,通“谪”。 • 为天下唱 —— 唱,通“倡”,倡导 • 固以怪之矣 —— 以,通“已”,已经。 • 身被坚执锐 —— 被,通“披”,穿着。
• •
•
• •
•
•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深度解析之刘氏善举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深度解析之刘氏善举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原文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疾耕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
邻有贫乏者,刘氏辄以斗升相济。
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之。
乡里咸称其善。
然儿不解,心有憾。
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
”母卒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殆尽,乡邻给衣物,且为之伐木建屋,皆念刘氏之情也。
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
译文刘氏是某一个乡里的寡妇,抚养有一个孩子。
她白天在田间努力耕作,晚上点着烛火在织机上纺织,终年都像这样。
邻居中有穷困的人,她往往用一升一斗的粮食救济他们。
偶尔没有衣服穿的人,她就把自己的衣服赠送给他们,乡里的人都称赞她的善良。
然而她的儿子不理解,心里很有怨言。
刘氏就告诫他,说:“为别人做好事,是做人的根本,谁没有紧急的事情呢?”刘氏死后三年,刘家遭遇大火,宿舍衣物全部被烧光。
大家不仅给他衣服,还为他砍树建造房屋,这都是怀念刘寡妇的情意呀。
这时刘寡妇的儿子才明白母亲做好事的原因。
字词解释1、...者...也:判断句,...是 (2)昼:白天。
3、耕:耕种。
4、竟年:终年,一年到头。
5、如:像。
6、是:代词,这样。
7、贫:贫穷。
8、辄:往往。
9、相:代“贫困者”。
10、济:救。
11、偶:偶尔。
12、以:把13、遗:赠送。
14、之:代“无衣者”。
15、咸:全,都。
16、称:称赞。
17、然:然而。
18、诫:告诫。
19、与:为。
20、为:做。
21、善:好事。
22、本:根本;准则。
23、卒:死。
24、殆:几乎。
25、殆尽:几乎全部烧光。
尽:没有。
26、给:给予。
27、伐:砍。
28、方:才。
29、第:房屋、府第30、善举:做好事。
31、疾:勤奋的;努力地32、憾:怨恨;抱怨。
33、刘氏以己之衣遗之:第一个之是“的”,第二个之是“他们”代指邻居。
34、斗升:此指一斗一升。
35、育:生养36、竟:整,从头到尾。
初中语文文言文考点 (1)

初中语文文言文考点之或或huò“或”是会意字,甲骨文左边是“囗”字,表示疆域,右边是“戈”字,合起来指拿起武器保卫国土。
“或”“國”(即国)古同为一字,后“或”字借用来表示“或者”等义。
①有的(人,事物)。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②也许,或许。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梦游天姥吟留别》)③有时。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归去来兮辞》)初中语文文言文考点之疾疾jí“疾”是会意字,甲骨文上边是“大”字,象人的正面,下边是“矢”字,象箭。
合起来指人被箭射中。
表示伤病。
①疾病。
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
(《祭十二郎文》)②疼痛。
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梁惠王下》)③恨,痛心。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屈原列传》)④憎恶,怨恨。
尝问天下所疾恶者。
(《张衡传》)⑤通“嫉”,妒忌。
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孙膑》)⑥快。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⑦强,猛烈。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劝学》)⑧锐利。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观猎》)初中语文文言文考点之及及jí“及”是会意字,甲骨文上边是“人”字,下边是“又”字,象人手。
合起来指手从后面抓住人。
表示赶上。
①追赶上。
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屈原列传》)赶得上,比得上。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②到。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烛之武退秦师》)③推及,涉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梁惠王上》)④和,以及。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荆轲刺秦王》初中语文文言文考点之即即jí“即”是会意字,甲骨文左边是“皀”字,象容器中盛满食物,右边是“卩”字,象人跪坐。
合起来指人在就餐,后引申为靠近、立即。
①走近,靠近。
可望而不可即。
(熟语)②登上(帝位)。
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信陵君窃符救赵》)③依着。
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桑中生李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桑中生李
(原文)南顿张助于田中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植种,以余浆灌溉,后人见桑中反复生李,转相告语。
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
目痛小疾,亦行自愈。
众犬吠声,因盲者得视,远近翕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
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
因就斫之。
【注释】1南顿:古县名,在今河南项城市2顾:回头3余浆:多余的水4李君:李先生。
此指空桑里长出的李树5豚:小猪谢以一豚:用一只小猪祭谢6众犬吠声:一只狗叫,其他的狗也跟着叫起来。
形容众人盲目附和。
7行:不久8翕赫:此指轰动、惊动。
翕:聚集。
赫:盛貌。
9滂沱:原来形容雨很大。
这里指摆满了酒肉。
10空桑:枯空的桑树,老桑树有枯空的树洞。
11众犬吠声:本意为一只狗叫,许多狗也会跟着叫起来,比喻众人盲目符合12就斫:跑去砍了。
就,接近。
斫,砍13.亦行自愈:自己也会逐渐痊愈。
亦,也。
愈,病好了,此指痊愈。
(译文)南顿有个叫张助的人,在田里种庄稼时发现一颗李子的核,。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深度解析之口技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深度解析之口技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原文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摇其夫语猥亵事。
初不甚应,妇摇之不止,则二人语渐间杂,床又从中戛戛。
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夫令妇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夫起溺,妇亦抱儿起溺。
床上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床声,夫叱大儿声,溺桶中声,一齐奏发,众妙毕备。
满堂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也既而夫上床寝,妇又呼大儿溺,毕,都上床寝。
小儿亦渐欲睡。
夫茀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之声。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译文京城里有个擅长口技的人。
一天正赶上有一家大摆酒席,宴请宾客,在客厅的东北角,安放了一座八尺高的围幕,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围幕里面,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客人们一起围坐在围幕前面。
过了一会儿,只听到围幕里面醒木一拍,全场安静下来,没有敢大声说话的。
远远地听到深深的小巷中有狗叫声,接着就有妇女惊醒后打呵欠和伸懒腰的声音,她摇着丈夫说起夫妻之间的事。
丈夫说着梦话,开头不怎么答应她,妇女把他摇个不停,于是两人的说话声逐渐间隔混杂,床又从中发出“戛戛”的响声。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深度解析之扁鹊见蔡桓公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深度解析之扁鹊见蔡桓公原文扁鹊见蔡桓(huán)公,立有间(jiān)。
扁鹊曰:“君有疾在腠(còu)理,不治将恐深。
”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hào)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桓侯不应(yìng)。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桓侯又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xuán)走。
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tàng〕熨(wèi)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jì)之所及也;在骨髓(suǐ),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桓侯遂(suì)死。
节选节选自《韩非子喻老》。
韩非著,为法家重要著作。
注译:1.扁鹊(biǎnquè):姓秦,名越人,战国时鄚(mò)地人,医术高明。
所以人们就用传说中的上古神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
【关于扁鹊:又一次扁鹊行医到虢(读音:国)国,虢国的太子死了,正要下葬。
扁鹊问明了其病情后,断定太子未死,先用针刺疗法,一会儿太子醒来,又把药物敷在太子肋下,一会儿,太子就站了起来,最后给太子配汤药喝,仅仅服了30多天,太子就完全康复了。
】2.蔡桓(huán)公:实指齐桓公田午(前400年—前357年,44岁),田氏代齐以后的第三位齐国国君,谥号为“齐桓公”,因与“春秋五霸”之一的姜姓齐国的齐桓公小白相同,故史称“田齐桓公”或“齐桓公午”。
因为当时蔡国已亡,而齐国都上蔡,故说蔡桓公。
(齐国都城是临淄,田氏代齐之后也不曾迁都,何来“齐国都上蔡”一说,难道此上蔡非彼上蔡?)3.有间(jiān)——一会儿。
4.疾——古时‘疾’与‘病’的意思有区别。
2016年中考语文 专题14 文言文阅读(课外)试题(含解析)解析

专题14 文言文阅读(课外)☞解读考点[2015年题组]一、(2015届福建漳州中考)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16分)【甲】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乙】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再三,终不肯受。
平原君乃置酒。
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仲连寿。
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
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
”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
(选自《史记》)【注释】封:封赏。
②贵:认为可贵。
即:如果。
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4分)(1)或.谓惠子曰()(2)非梧桐不止.()(3)是.商贾之人也()(4)递辞平原君而去.()6.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非练实不食.食.之不能尽其材B.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去国.怀乡C.为人排患.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D.仰而.视之曰解纷乱而.无所取也7.翻译下面句子。
(4分)(1)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2)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仲连寿。
8.回答下面问题。
(5分)(1)【甲】文庄子和【乙】文鲁仲连有什么相同的志趣?(2分)(2)庄子和鲁仲连各用什么方法表明自己的意趣?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回答。
(3分)【答案】5.(1)有人(2)栖息(3)这(4)离开(4分)6.B (3分)7.(1)惠子在魏国(梁国)当宰相,庄子去看望他。
(2分)(2)酒喝得畅快(的时候),(平原君)站起身上前,用千金给鲁仲连祝寿(祝福)。
(2分)8.(1)两人都无意于功名利禄(淡泊名利)。
(2分)(2)庄子运用巧妙的比喻(讲故事的方法),如把自己比作“鹓鹐”(把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绿比作“腐鼠”),生动形象地表明了自己的志趣;而鲁仲连则把帮助别人后接受封赏的行为和商人做生意进行对比,强调自己的志趣。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深度解析之义士赵良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深度解析之义士赵良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原文
赵良者,燕人也。
漂泊江湖,疾恶如仇。
一日,途经谢庄,闻有哭声,遂疾步入茅舍,见一少女蓬头垢面,哀甚。
义士询之,乃知为某村二恶少所凌辱也,痛不欲生。
义士怒不可遏,径自诣某村,索二恶少,责之曰:“汝等何故凌辱无辜少女?”一恶少虎视眈眈曰:“何预尔事?”义士瞋目斥之:“汝非人也,但禽兽耳!”未及恶少出剑,义士之白刃已入其胸,立仆。
一恶少伏地求恕,义士斩其耳以示众,儆其不得为非作歹也。
翻译
赵良,是河北一带的人。
漂泊在江湖上,疾恶如仇。
一天,路过谢庄,听到哭声,就快步进入茅草屋里,看见一个女孩蓬头垢面,看起来非常悲伤。
赵
良问她怎么了,才得知她是被某村两个恶少欺负侮辱,痛不欲生。
赵良怒不可遏,径直到了那个村庄,寻找到了两个恶少,责问他们:“你们为什么欺凌、侮辱没有过错的女孩?”一个恶少虎视眈眈地说:“关你什么事?”赵良瞪大眼睛骂道:”你不是人,只是只禽兽。
”还没等恶少拔出剑来,赵良的白剑已经插进了他的心脏,立刻倒地了。
另一个恶少跪地求饶。
赵良割下恶少的耳朵以警戒众人,并警告他不能再为非作歹了!
解释
①垢:脏②询:问③索:寻找④眈眈:瞪着眼⑤仆:跌倒⑥疾:痛恨⑦燕人:河北一带的人⑧凌辱:欺侮与侮辱9.儆:警告
成语
1疾恶如仇2蓬头垢面3痛不欲生4怒不可遏5虎视眈眈6为非作歹
启发
见义勇为的人,值得赞扬!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辅导-或、疾、间讲解
文言文阅读是中考语文的必考题,这道题也是很多中考生头疼的题型,其实只要掌握了文言文的词语知识点就能轻松做好文言文阅读,为此下面为大家带来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辅导-或、疾、间讲解,希望对大家中考文言文备考有帮助。
★或★
1.有时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
或王命急宣。
--《三峡》
或置酒而招之。
--《五柳先生传》
或遇其叱咄。
--《送东阳马生序》
而或长烟一空。
--《岳阳楼记》
2.有人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陈涉世家》
或谓惠子曰。
--《惠子相梁》
或以钱币乞之。
--《伤仲永》
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连词,或者)--《童趣》
或异二者之为。
(或许,也许)--《岳阳楼记》
或凭或立,不一状。
(有的)--《山市》
★疾★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快)--《三峡》
必为有窃疾矣。
(疾病,毛病)--《公输》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残疾)--《大道之行也》★间★
1.中间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
--《童趣》
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
--《满井游记》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飞漱其间。
--《三峡》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醉翁亭记》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送东阳马生序》
2.一定的空间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
--《观潮》
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
山间之朝暮也。
--《醉翁亭记》
骈死于槽枥之间。
--《马说》
其间千二百里。
(相隔,间隔)--《三峡》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夹杂)--《口技》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私自,偷着)--《陈涉世家》奉命于危难之间。
(期间)--《出师表》
遂与外人间隔。
(间断)--《桃花源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曹刿论战》
时时而间进。
(间或,偶然)--《邹忌讽齐王纳谏》
安得广厦千万间。
(量词)--《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辅导-或、疾、间讲解是为大家带来的,希望我们能够多积累文言文的词语知识点,这样大家就能在文言文阅读上取的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