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星火红色人物

合集下载

红色楷模故事

红色楷模故事

红色楷模故事红色楷模故事有很多,以下为您提供其中两个:1.邱少云: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出生于四川铜梁县(1997年后属重庆市)关建乡的一个贫农家庭。

15岁那年被国民党抓去当兵,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赴朝鲜作战。

1952年10月,为打击在上甘岭的美国和南朝鲜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第29师第87团第9连战士邱少云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任了发起冲击后扫除障碍的爆破任务。

12日上午,敌机向其所在的潜伏区进行低空扫射,并投掷燃烧弹,飞迸的燃烧液燃遍他全身。

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邱少云任凭烈火烧焦身体一动不动,他双手深深地插进泥土里,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直至壮烈牺牲。

2.杨靖宇:我党我军优秀的高级军事指挥将领。

他原名马尚德,字骥生。

1905年出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6年7月,任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等职。

他率部长期转战于长白山麓、松花江、鸭绿江畔,活动足迹遍及30个县,是我国的英雄。

杨靖宇牺牲前五天。

“讨伐队”将已无力奔跑的杨靖宇包围在一片小树林中。

他们逐步逼近到50米处,喊话劝降,对方“连答应的神色也没有,依然用手枪向讨伐队射击”。

日军见生擒困难就猛烈开火,有一弹击中胸部,对方才“被打倒而绝命”。

当肠胃被切开后,看到的只是草根和棉絮。

日本军官狠狠地说:“算他是支那的一条好汉!”日本关东军在烈士殉难处破例举行了一个祭奠仪式和对躯体的葬礼,以杨靖宇的顽强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人民政府将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以上两个红色楷模的故事只是众多红色故事中的一部分,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建议您查阅相关历史书籍或咨询历史学家。

红色青年人物事迹

红色青年人物事迹

红色青年人物事迹本文介绍了几位红色青年人物的事迹,包括他们的革命背景、主要成就和历史地位。

这些事迹彰显了青年人在革命年代的勇敢和奉献精神,同时也体现了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一、瞿秋白瞿秋白(1899-1935)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被誉为“红色理论家”。

他在 20 世纪 20 年代初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过中共中央总书记、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等职务。

瞿秋白在革命实践中,积极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对中国革命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在 36 岁时被捕,宁死不屈,最终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二、雷锋雷锋(1940-1962)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被誉为“红军好战士”。

他在部队中表现出色,曾多次立功受奖,被誉为“模范战士”。

雷锋在短暂的生命中,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革命精神。

他的事迹被广为传颂,成为了红色文化的代表之一。

三、刘胡兰刘胡兰(1916-1947)是河北省平山县的一位女性革命者,被誉为“红色女英雄”。

她在 20 世纪 30 年代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参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刘胡兰在战斗中勇敢无畏,曾多次带领群众与敌人斗争,为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她在 31 岁时被捕,英勇就义,成为了革命年代的杰出代表。

四、张思德张思德(1915-1944)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被誉为“铁人”。

他在部队中表现出色,曾多次立功受奖,被誉为“模范战士”。

张思德在战斗中勇敢无畏,不怕牺牲,用自己的生命践行着革命精神。

他的事迹被广为传颂,成为了红色文化的代表之一。

以上几位红色青年人物的事迹,彰显了青年人在革命年代的勇敢和奉献精神,同时也体现了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传承红色基因人物事迹材料

传承红色基因人物事迹材料

传承红色基因人物事迹材料红色基因是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

以下是一些传承红色基因的人物事迹材料:1. 毛泽东,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领导者。

他领导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毛泽东的红色基因体现在他坚定的革命信念、勇于斗争的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上。

2. 刘少奇,刘少奇是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人之一,也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参与者。

他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刘少奇的红色基因体现在他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对人民的深厚感情上。

3. 朱德,朱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人。

他在中国革命中担任重要军事指挥职务,领导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

朱德的红色基因体现在他坚定的革命信念、英勇的战斗精神和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的精神上。

4. 周恩来,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人之一,也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参与者。

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的独立、解放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周恩来的红色基因体现在他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智慧的领导才能和为人民群众无私奉献的精神上。

5. 邓小平,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人之一,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主要推动者。

他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邓小平的红色基因体现在他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勇于改革的精神和为人民谋福祉的追求上。

这些人物的事迹材料展示了他们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坚定信仰、英勇奋斗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他们的红色基因将继续激励和指引后代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红色经典人物事迹及其精神

红色经典人物事迹及其精神

红色经典人物事迹及其精神1. 刘胡兰啊,那可是个了不起的英雄!她小小年纪面对敌人的威胁却毫不畏惧,毅然决然地选择坚守自己的信仰,这是多么伟大的精神啊!就像那傲立在寒风中的红梅,坚韧不拔。

敌人让她投降,她却坚定地说:“我咋能出卖组织!”这种坚定,难道不让人敬佩吗?2. 董存瑞,他简直就是勇敢的代名词!在关键时刻,他毫不犹豫地用手托起炸药包,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这难道不就像是在黑暗中点亮的火炬吗?他的战友大喊:“存瑞,危险啊!”可他依然义无反顾,这种大无畏精神太震撼了!3. 雷锋,那可是大家的好榜样啊!他总是无私地帮助别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那股热心劲儿就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有人说他傻,可他却笑着说:“能帮到大家我高兴!”他的精神不就像那明亮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去关爱他人吗?4. 黄继光,在战场上他就是那最勇猛的战士!面对敌人的枪林弹雨,他勇敢地冲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

这是怎样的一种英勇啊,如同展翅的雄鹰!当战友们让他小心时,他高呼:“为了胜利,冲啊!”这种牺牲精神怎能不让我们动容?5. 邱少云,在执行任务时为了不暴露目标,忍受着烈火的焚烧却一动不动,这是何等的坚韧啊!就像那沉默的礁石,任海浪拍打。

他心里一定想着:“坚决不能让任务失败!”这种顽强的意志真的太值得我们学习了!6. 焦裕禄,他一心扑在工作上,为了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不辞辛劳。

他就像是那不知疲倦的耕牛,默默地奉献着。

百姓们劝他注意身体,他总是说:“我得为大家多做点事!”他的这种敬业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点赞吗?7. 王进喜,那个拼命也要拿下油田的铁汉!他不怕苦不怕累,带着工人努力奋斗。

这和那冲锋陷阵的勇士有啥区别?他的工友说:“进喜,悠着点!”可他哪肯,这种拼搏精神真让人热血沸腾啊!8. 赵一曼,一位伟大的女英雄!面对敌人的残酷折磨,她始终坚守秘密,展现出了无比的刚强。

这不就是那悬崖上的青松吗?敌人威胁她,她怒斥:“你们别想从我这得到任何东西!”她的骨气真让人钦佩至极!9. 杨靖宇,在艰苦的环境下与敌人顽强战斗,直到最后一刻。

新时代大学生红色人物

新时代大学生红色人物

新时代大学生红色人物
1、江姐:江竹筠,曾用名江志炜,四川人,1920年8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山铺镇江家湾。

2、刘胡兰:别名刘富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

著名的革命先烈,优秀共产党员。

3、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

全国著名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

4、黄继光:民族英雄。

1931年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5师135团9连的通讯员。

5、杨靖宇:著名抗日英雄。

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汉族,河南省确山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

传承红色人物小故事

传承红色人物小故事

以下是几个传承红色人物的小故事:
1. 雷锋的故事
雷锋是中国著名的志愿者和社会活动家,他的事迹包括帮助贫困家庭、支援自然灾害受灾者等。

他的故事激励了无数人积极投身于志愿服务。

2. 焦裕禄的故事
焦裕禄是河南省兰考县的县委书记,他为了治理当地自然灾害,不顾自身健康,最终因病殉职。

他的奉献精神和为民谋福利的精神感动了无数人。

3. 王进喜的故事
王进喜是中国的石油工人,他在一次事故中失去了右腿,但他依然坚持工作,并带领工人们创造了多项纪录。

他的故事展现了工人阶级的奋斗精神和爱国情怀。

4. 杨善洲的故事
杨善洲是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他在任期间积极推动植树造林,退休后更是放弃了到省城养老的机会,回到家乡继续植树造林,为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些红色人物的故事都是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内容,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将激励更多的人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中。

红色精神的人物事迹

红色精神的人物事迹

红色精神的人物事迹
一、革命先烈
红色精神中,革命先烈是最为光辉的代表。

他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舍生忘死,英勇斗争。

其中,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人物的事迹最为感人。

他们在朝鲜战争中英勇牺牲,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祖国的领土完整和民族的尊严。

二、英雄模范
在红色精神的传承中,英雄模范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们可以是抗洪救灾的勇士,也可以是见义勇为的好人。

这些英雄模范的事迹,激励着人们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积极向上,不断进取。

三、科研人员
在国家建设中,科研人员也是红色精神的传承者。

他们默默奉献,致力于科技创新和研发,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些科研人员身上所体现出的献身精神和创新精神,是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

四、医护人员
在抗击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中,医护人员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他们冲锋在前,舍小家顾大家,用自己
的专业知识和勇气,挽救了无数生命。

医护人员的奉献精神和职业精神,是红色精神在医疗卫生领域的生动体现。

五、人民解放军
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和人民安宁的坚强柱石。

在和平时期,他们承担着抢险救灾、维稳处突等任务;在战争时期,他们义无反顾地奔赴战场,为国家争取荣誉和尊严。

解放军的忠诚、勇敢和奉献精神,是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的集中体现。

这些人物的事迹充分展示了红色精神的内涵和价值,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不断传承和弘扬红色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赤胆忠心铸党魂的革命先驱张子华

赤胆忠心铸党魂的革命先驱张子华

92 张子华,宁夏中宁县恩和乡王台庄人,1914年4月21日出生于当地一富绅家庭。

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张子华所在的恩和高级小学校长张自箴和部分教师经常传播反帝反封建思想,张子华很早就受到进步思想的启蒙。

1926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刘屏先等共产党员到中宁县恩和高级小学发动进步师生,同当地豪绅和封建势力作斗争。

在这些共产党员的宣传教育下,张子华深刻认识到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对劳动人民的危害。

他的思想觉悟提高得很快,革命的种子也开始生根发芽。

自此,12岁的张子华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团结一批进步学生,深入村镇向群众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宣传。

为了让群众听得更明白,张子华还与同学一起在老师的指导下,编写了《缠足苦歌》,并唱给群众听。

1930年8月,张子华到北平上学,他在参加各种进步活动中找到了党组织,并于同年11月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为了便于从事党的秘密工作,也为表明自己立志做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献身革命事业的决心,入党时,他便改名为“张子华”。

入党后,张子华被安排到中华全国总工会华北办事处工作,主要负责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

1931年,张子华参加了宁夏旅平学生会,组织宁夏籍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引导他们参加反帝爱国斗争,培养了一批抗日救亡运动的积极分子,这对开展抗日救亡工作起了重要作用。

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运动更加高涨。

在党的领导下,张子华等人动员和组织宁夏藉学生20多人参加北平反帝大同盟。

1932年秋,国民党反动派在北平进行文化“围剿”,宁夏国民党反动当局指控宁夏旅平学生会是“共产党组织”,国民党特务便按黑名单缉捕宁夏籍学生,形势险恶。

同学们有的回家、有的转移,张子华仍在北平坚持斗争。

1932年,由于革命工作需要,张子华放弃了学业,在党组织的领导下,身负重任,不避艰险,深入张子华中华民族伟大悠久的历史,由一代代民族英雄儿女热血谱就。

近现代以来,英雄故事尤为慷慨,民族史诗何其壮烈!他们或艰难求索,或奋斗奉献,或以身许国……奏响人生壮歌的最大信念和精神意志,是为中华民族之崛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赤胆忠心铸党魂的革命先驱张子华工厂车间,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工人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建星火·红色人物
地质之光——李四光
中国既要找到油,又要找到铀——在新中国地质事业的群星中,最为明亮的一颗就是我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奠基人李四光。

李四光以科学家、地质学家而享誉全球,而作为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的创始会员之一,他是现代进步爱国知识分子的典范。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奠基人,中国地质学会创始人之一。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生于湖北省黄冈县,1904年留学日本,1905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成为创始会员之一。

1913年进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地质学,1918年获理学硕士学位,1920年回国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系主任,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地质人才。

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

1931年获伯明翰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34年赴英国讲学,主持伦敦、剑桥等八所大学举行的“中国地质学”讲座。

1947年获挪威奥斯陆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0年,李四光自英国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先后任全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地质部部长、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二届和第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全国地层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和古生物研究所所长、中华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主席、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主任、中国原子能委员会副主任、地质部地质力学研究所所长、中央地震领导小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地震委员会主任等职务。

上世纪50年代中期,还任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执行委员会副主席。

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8年当选为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1969年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李四光毕生致力于地球科学事业。

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学识渊博,注重实践,悉心钻研,勇于创新,写下了数百万言140余篇(部)科学论著,为发展地球科学和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环境治理等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并在多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创建的地质力学,提出构造体系新概念,为研究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地质工作开辟了新途径;他关于古生物蜓科化石分类标准与鉴定方法,一直沿用至今,为微体古生物研究开拓了新道路;他建立的中国第四纪冰川学,为第四纪地质研究,特别是地层划分、气候演变、环境治理和资源勘查等开拓了新思路。

为解决经济建设中能源紧缺问题,李四光运用自己创建的地质力学理论和方法,组织指导石油地质工作,在分析中国地质构造特点的基础上,指出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具有广阔的找油远景,上世纪50年代初提出华北平原和松辽平原的“摸底”工作值得进行,为大庆、胜利、大港等我国东部一系列大油田的勘探与发现,为摘掉我国“贫油”的帽子和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李四光指导铀等放射性矿产勘查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发展我国核工业和“两弹一星”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四光还有力推进了我国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

邢台发生地震后,在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极大威胁的关键时刻,他提出进行地应力测量和现今构造应力场分析,研究地震发生、发展的规律,为预测和预报地震指明了方向;他还把这些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在地壳活动带中寻找建设“安全岛”,以及各种灾害的预测与防治等。

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逝世于北京。

直到临终,他还念念不忘发展地球科学、国家建设和人民的安危,被誉为新中国爱国知识分子的典范和楷模。

(文章来源:/politics/content_12634495.ht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