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冬季饲养肉鸡综合技术论文

合集下载

肉鸡养殖基地毕业论文

肉鸡养殖基地毕业论文

肉鸡养殖基地毕业论文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肉鸡肉已成为重要的家禽产品之一,因此,肉鸡养殖业也越来越重要。

为了保证肉鸡的品质和养殖效益,必须采取合适的肉鸡养殖方法。

本文以某地肉鸡养殖基地为研究对象,阐述其养殖模式和管理方法,并提出优化建议。

一、养殖模式1.集中养殖模式肉鸡养殖基地采用了集中养殖模式,即集中建立一处养殖场,统一管理和饲养肉鸡。

集中养殖模式具有以下优点:(1)管理方便:因为养殖场面积相对较小,可以统一管理和监控肉鸡的饲养情况。

(2)容易控制疫病:集中养殖可以更好地控制疫情,一旦发生疫情可以立即采取措施避免扩散。

(3)节约劳动力:相对于散养模式,集中养殖可以节约人工投入,提高养殖效益。

2.生态养殖为了提高肉鸡的品质,肉鸡养殖基地采用了生态养殖模式。

生态养殖是指在自然环境下养殖家禽,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在养殖中遵循生态平衡原则。

生态养殖模式具有以下优点:(1)提高肉质品质:因为肉鸡在自然环境下生长,对养分和空气质量的要求较高,会使其质量更加出色。

(2)降低成本:因为生态养殖模式可以降低对饲料的需求,所以成本更低。

(3)保护生态环境:采用生态养殖模式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土地和空气的污染。

二、管理方法1.饲养环境管理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饲养环境,肉鸡养殖基地采用以下管理方法:(1)保持清洁卫生:养殖场需要定期清扫,保持干净卫生,减少疾病的发生。

(2)控制温度:肉鸡对温度的要求较高,需要控制养殖场温度,以保证肉鸡的成长。

(3)保持饮水与饲料充足:肉鸡需要充足的饮水和饲料,只有在有足够的饮水和饲料情况下,才能更好地生长。

2.健康管理为了保证肉鸡的健康,肉鸡养殖基地采用以下管理方法:(1)定期体检:为了及时发现肉鸡的健康问题,肉鸡进行定期体检,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疫苗接种:肉鸡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接种疫苗,以增强它们的免疫能力,避免疾病的发生。

(3)隔离治疗:一旦发现肉鸡出现疾病,应及时隔离治疗,避免病情扩散。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论文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论文

目录第一章肉鸡饲养环境条件 (2)1.1 温度控制…………………………………………………1.2 湿度控制…………………………………………………1.3 通风管理 (3)1.4 光照管理 (4)1.5 消毒管理.................................. ....第二章饲养方式…………………………………………2.1 采用“全进全出”饲养……………………………2.2 换料原则…………………………………………………2.3 饮水管理 (5)2.4 鸡场卫生管理………………………………………2.5 免疫程序……………………………………………结论 (6)致谢 (7)参考文献 (8)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摘要:为了减少商品肉鸡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养殖效益,从肉鸡生长条件,饲养方式,免疫等反面综述了肉鸡管理技术的要点。

关键词:肉鸡;饲养管理;技术Abstract: Few commodity meat disease's living and broadcast, enhances breeds the benefit, the meat lives, the way, reverse sides and so on immunity has stated meat management technique wanting. :the key word:Meat; Management; Technique引言肉鸡的饲养效益好坏,主要取决于肉鸡的遗传因素和饲养管理,遗传因素与生俱来,但饲养管理因素则可以人为进行调整以满足肉鸡生长的需要。

肉鸡生长发育快,饲养周期短,养殖效益好,但养殖户常忽略饲养过程中一些事项,造成肉鸡的生长性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为了减少商品肉鸡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经济效益,本为结合实践,从肉鸡生长的环境,饲养,免疫等方面综述肉鸡管理的技术要点。

第一章:环境条件1.1温度控制肉鸡生产中育雏过程需要较高且稳定的温度。

秋冬季节肉鸡养殖技术

秋冬季节肉鸡养殖技术

秋冬季节肉鸡养殖技术每年秋冬季节,养殖户常常解决不好保温和有害气体排除、疫病防治等问题。

为此现将秋冬肉鸡的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一、保温通风结合。

秋冬季气候变冷,而舍内需要的温度与外界气温相差悬殊,既要通风换气,又要保持舍内温度,这就是冬季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在通风换气的同时,注意不要造成舍内温度忽高忽低,严防由于温差过大造成应激反应引起疾病,通风口以高于鸡背上方1.5米以上为宜。

当气温急剧下降,防寒保温工作跟不上时,往往易使肉鸡外感风寒,发生咳嗽、喷嚏、呼吸困难等症状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

鸡舍要维修好,防止贼风、穿堂风侵袭鸡群。

平地饲养的肉鸡群要加厚垫料,利用垫料来提高室内温度。

要勤换垫料,中午开窗通风。

一般情况下,6日龄开始通风,并随日龄增加加大通风量,使鸡群有足够的氧气。

雏鸡入舍前3天,将舍内温度控制在34.5-35℃。

鸡入舍后,升温1-2℃,第1周温度在35-36℃为佳,此时鸡只状态佳,精神活泼,分布均匀,活动自由,饮食正常。

同时,应注意鸡只的变化并及时进行调温,若鸡只聚群、“叽叽”颤叫、缩头等,说明温度过低,应提高舍内温度;若出现张口喘气、频繁喝水等现象,说明温度过高,应降低舍内温度。

在2周龄时降到30-32℃,在3周龄时降到26-28℃,再用1周时间降到恒定温度23℃。

二、谨防氨气蓄积。

秋冬季,常常由于鸡群排泄的粪便和潮湿的垫料未能及时清除,致使鸡舍内氨气蓄积,浓度增大,导致肉鸡氨气中毒或引发其他疾病。

因舍内氨气蓄积,氧气相对缺乏,加上天气寒冷,鸡的代谢率增高,对于生长快速的肉鸡,容易引发腹水综合征。

为了防止氨气对肉鸡的不良影响,建议养鸡场(户)抓好下述饲养管理工作:铺设的垫料要有一定的厚度,一般在5厘米以上;操作时尽量减少洒水,防止水槽漏水,弄湿垫料;如果鸡舍内湿度过大,则应及时清除舍内粪便及潮湿的垫料。

此外,可使用吸氨除臭剂来降低鸡舍的氨气浓度,常用的有硫酸亚铁、过磷酸、硫酸铜、熟石灰之类。

冬季如何养好肉鸡

冬季如何养好肉鸡

冬季如何养好肉鸡当前,随着肉鸡规模化和集约化养殖的发展,肉鸡养殖存在着很多问题:病毒的变异快、肠道病毒多、呼吸道病日益加剧、免疫抑制现象危害严重,鸡只的抵抗力下降,疾病多发,再加上冬季气候寒冷,为防寒保暖而忽略通风换气,造成肉鸡的饲料报酬低、死淘率高、最终导致经济效益低下。

冬季如何养好肉鸡、增加经济效益已经成为当下肉鸡养殖的关键。

下面小编就根据肉鸡养殖专家的生产实践,整理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希望给养殖户带来帮助,让鸡群安全越冬。

1、防寒保暖的同时要注意通风冬季气候寒冷,而舍内需要的温度与外界气温相差悬殊,既要通风换气,又要保持舍内温度,这就是冬季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鸡舍要维修好,防止贼风、穿堂风侵袭鸡群。

在通风换气的同时,注意不要造成舍内温度忽高忽低,严防由于温差过大造成应激反应引起疾病。

因此,饲养员要掌握好气候的变化,做好防寒保温工作。

2、加强饲养管理冬季气温低,鸡体代谢旺盛,肉鸡的热量消耗较大,所以根据肉鸡不同生长阶段按照饲养标准配制日粮的同时,可适当提高日粮中的能量水平,适当的降低饲料中蛋白质的比例。

可在日粮中添加2%-5%的动植物脂肪(如玉米油、大豆油、猪油等),可取得较好的增重效果。

冬季肉用仔鸡饲养可采取自由采食、自由饮水方式,适当增加饲喂次数。

饮水时忌用冰冻水,以免刺激肠道,产生腹泻。

3、降低鸡舍中氨气含量冬季虽说加强通风,但若鸡群排泄的粪便和潮湿的垫料不及时清理,使鸡舍内氨气蓄积,浓度增大,导致肉鸡氨气中毒或刺激呼吸道粘膜引起呼吸道疾病。

为降低氨气浓度,应及时清理粪便,在鸡舍地面撒熟石灰等来吸湿,也可在饲料中添加维尔壮,每吨配合饲料中添加1kg,不仅调节鸡群肠道健康,减少冬季冷应激,提高鸡群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特别是对鸡舍中氨气等有害气体的浓度有显著的降低作用。

4、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冬季禽流感、新城疫、肾传支、法氏囊病等疾病偶有发生,给肉禽养殖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所以应根据冬季疾病的流行特点,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严格做好免疫工作。

农业科技冬季畜禽饲养

农业科技冬季畜禽饲养

农业科技冬季畜禽饲养农业科技的发展使得畜禽饲养的效率大大提高,尤其是在冬季。

本文将介绍一些农业科技在冬季畜禽饲养中的运用,包括温室饲养、高效饲养以及营养饲养等方面。

一、温室饲养冬季气温低,尤其是在北方地区,而温室饲养技术的发展为畜禽饲养提供了一个更适宜的环境。

温室饲养利用温室效应将室内温度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确保畜禽在冬季也能保持适宜的生活环境;同时,温室饲养还可以提供充足的阳光和新鲜空气,有助于畜禽的生长发育。

在温室饲养方面,结构设计是关键。

温室需要采用透明材料,以便更好地捕捉太阳光线;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温室的通风和排湿功能,保持适宜的湿度。

此外,温室内的设备和设施也要经过精心安排,包括水源、饲料供应和测温设备等。

二、高效饲养通过农业科技,如合理的饲喂管理和饲料科学配方,可以实现畜禽的高效饲养。

冬季畜禽饲养需要考虑动物的生理特点和环境变化,合理调配饲料和营养需求。

首先,需要根据畜禽的品种和生长阶段,制定科学合理的饲养方案。

在冬季,由于温度下降,畜禽的代谢率也会下降,因此需要调整饲料的种类和含量,提供更多的能量和蛋白质。

其次,要关注畜禽的饮水问题。

冬季天气干燥,畜禽需要更多的饮水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科技在这方面的应用包括自动饮水器和水质监测系统,可以更好地满足畜禽的饮水需求,提高饲养效率。

最后,农业科技还可以通过精确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提供畜禽饲养的实时监测和管理。

借助现代技术,如传感器、无线通信和云计算,可以实现畜禽饲养的精细化管理,减少资源浪费和疾病风险。

三、营养饲养冬季畜禽饲养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是营养需求。

在寒冷的冬季,由于气温下降,畜禽需要更多的能量来维持体温和正常的生长发育。

通过科学的饲料配方和营养补充,可以满足畜禽的营养需求,提高生产效益。

营养饲养的关键在于对不同畜禽的需求进行分析和合理补充。

科技在这方面的应用包括营养检测和配方优化。

通过对饲料成分的检测和分析,可以根据畜禽的真实需求,科学地调整饲料成分和比例;同时,通过营养补充剂和添加剂的利用,可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增强畜禽的抗病能力和生长发育。

农业科技冬季畜禽饲养管理

农业科技冬季畜禽饲养管理

农业科技冬季畜禽饲养管理随着冬季的来临,畜禽饲养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

如何有效地利用农业科技手段,提高冬季畜禽饲养水平,保障畜禽的健康成长,是农业科技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将围绕农业科技冬季畜禽饲养管理展开讨论。

一、合理的饲养计划冬季的气温较低,对畜禽的生长和生理活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保障畜禽的生长和健康,我们需要制定合理的饲养计划。

首先,要根据不同畜禽的需求量确定合适的饲养规模和饲养环境。

其次,要根据冬季的气温变化,调整饲养的时间和方式。

比如,在夜间要尽量避免过量喂食,以防止消化不良。

同时,还要注意给畜禽提供充足的饮水,在寒冷的环境下,畜禽容易脱水,导致生长受阻。

二、科学的饲料搭配农业科技的发展为畜禽饲料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在冬季畜禽饲养管理中,科学的饲料搭配十分重要。

不同的畜禽对饲料的需求量和配比都有所不同,我们需要根据畜禽的特点和需要来选择合适的饲料。

同时,还要关注饲料的质量和营养价值,选择经过科学配方和加工的饲料,以确保畜禽能够获取到充足的营养,提高生长和抵抗力。

三、科技设备的运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科技设备的运用已经成为提高畜禽饲养管理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

冬季畜禽饲养中,我们可以利用科技设备来优化饲养环境,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比如,利用智能温控设备,可以自动调节饲养环境的温度,并保持相对稳定的湿度。

这不仅减轻了畜禽的寒冷痛苦,也提高了饲养效果和产出品质。

四、疾病防控冬季是畜禽疾病易发的季节,所以疾病防控必不可少。

农业科技在疾病防控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通过科技手段,我们可以对畜禽进行病毒检测和预防接种,及时发现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此外,科技设备还可以帮助我们监测畜禽的行为和健康状况,提前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五、科技培训与知识普及农业科技的应用需要有专业人才的支持和指导。

为了提高农民对农业科技的认知和运用能力,需要进行相关的培训与知识普及工作。

政府和农业科研院校可以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供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并协助农民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冬季养鸡技术探讨

冬季养鸡技术探讨
离 的原 则 。 同时 在 选 择 消 毒 剂 时 应 消
忽短 、 忽明忽暗 , 可导致鸡惊群 、 减蛋 、 异 常换 羽 等 应 激 性 综 合 征 。
5 限 密 与 均 群
求 :在 进 行 通 风 换 气 过 程 中要 保 持 舍
内气温的均衡 , 勿 忽高忽低 , 严 防 由 于
生, 因 此 疾 病 预 防 工 作尤 为重 要 。 冬 季 里 ,鸡群 常发 疾 病 主要 有一 氧化 碳 中 毒、 腹水综合征 、 慢 性 呼 吸道 病 等 。冬
季 常用 预 防药 物 应 用 方 法 为 :荆 防败
标 的有 害 气 体 , 保持 空气清新 、 无 刺 激
气味 , 可 减 少 呼 吸性 疾 病 的发 生 。 平 时
温 度 变 化 过 大 造 成 应 激 反 应 引 起 疾
冬 季 养 鸡 可 适 当增 加单 位 面 积 上 的 密 度 ,但 仍 需 合 理调 控 ,若 密 度 过 大、 饲槽和饮水器数量较少 、 放 置 位 置 不 当、 环境 突变 、 异物刺激 等 , 即 可 导 致鸡 群互 相 挤 压 , 甚 至死 亡 。 建 议 单 位 面 积放 鸡 只 数 量为 : 1 ~ 2周 龄 3 0 ~ 4 0 只/ I r f ,每经过 1 周 可 递 减 5只 左 右 , 至7 ~ 8周 龄 ,应 缩 减 到 1 0 ~ 1 5只/ , 并 且 还要 根据 鸡 的 品种 、 大小 、 强 弱 的
要 做 鸡 舍 的检 查 与 维 修 , 严防贼风 、 穿 堂 风 侵 袭 鸡 群 。平 地 饲 养 的 肉 鸡 群 可
以 通 过 加 厚 垫 料 ,利 用 垫 料 来 保 持 室 内温度。 同时 对 垫 料 要 勤 换 , 可 选 择 阳

养殖鸡的技术方法毕业论文

养殖鸡的技术方法毕业论文

养殖鸡的技术方法毕业论文标题:养殖鸡的技术方法摘要:养殖鸡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农业产值和满足人们对禽肉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主要介绍了养殖鸡的技术方法,包括环境控制、饲料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技术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鸡的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

1. 引言养殖鸡是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具有市场需求量大、周期短、回报率高等优点。

然而,养殖鸡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如环境调控、饲料管理、疾病防治等。

为了提高养殖鸡的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2. 环境控制2.1 温度调控养殖鸡对温度的要求非常敏感。

在不同阶段,应根据鸡的需求来调整温度。

刚孵出的雏鸡需要较高的温度,而成鸡需要较低的温度。

通过合理的加热和通风设备,可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2.2 光照管理光照对养殖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质量有重要影响。

适当的光照时间和强度可以提高鸡的食欲和免疫力。

因此,应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来合理调控光照。

3. 饲料管理3.1 饲料配比通过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比,可以满足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的营养需求。

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合理选择蛋白质、能量、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含量以及饲料的粒度。

3.2 饲料喂养合理的饲料喂养管理可以提高鸡的养殖效益。

要根据鸡的需求和饲料的特点,确定适宜的饲料喂养方式和喂养量,并确保饲料的质量和卫生。

4. 疾病防治4.1 预防措施通过加强卫生管理和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预防鸡的常见疾病。

要定期清洁饮水器和饲料器,保持养殖场的清洁卫生,及时发现和处理鸡群中的疾病问题。

4.2 疾病治疗当鸡出现疾病时,要及时发现和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要选择有效的疫苗和药物,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以确保治疗效果。

5. 结论在养殖鸡的过程中,合理的技术方法是提高鸡的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的关键。

通过环境控制、饲料管理和疾病防治等方面的科学管理,可以提高养殖鸡的养殖效益和产出质量,推动农业产业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大棚冬季饲养肉鸡综合技术
[摘要] 塑料大棚饲养肉鸡在冬季管理因温度、湿度难以控制,因而饲养起来比较困难。

本文作者结合生产实际,对大棚冬季饲养肉鸡技术做以综合阐述,对实际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塑料大棚;冬季;饲养;肉鸡;技术
塑料大棚饲养肉鸡,在春、夏、秋三个季节,管理相对容易,而在冬季,温度、湿度难以掌控,所以饲养起来比较困难。

为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养殖效益,在生产中,就要对各个环节进行综合分析,做到科学化管理。

一、场所选择
在建棚时,要充分考虑自身情况,确定投资规模和生产规模。

棚舍最好选在背风向阳地势高燥的地方,要运输便利,水源充足,电力充足,远离居民区。

还应注意远离河道,防止洪水来临时,被水冲走,造成严重损失。

二、棚舍设计与建筑
1.棚舍建筑规格目前采用单斜式或双斜式钢筋骨架大棚,一般双斜式较多。

棚长一般40~60m,宽12m(也可7m),高4~4.5m,呈东西或南北走向,建筑面积480~720m2,可生产4000~7000只。

2.棚舍建筑,棚舍基础打地梁,地梁高20cm,宽20cm,地梁上每隔80cm留出高20cm钢筋预埋件,用于焊接钢筋骨架,每组钢筋骨架一般分两层,上层采用2公分粗螺纹钢,下层采用1公分螺纹钢,两层中间用1公分螺纹钢交叉焊接。

大棚两端垒24公分砖墙,
中间留门,两旁各留一个窗户。

棚顶盖两层塑料,塑料中间夹两层10cm厚草帘。

最外层用棉沾盖上,用绳线绑紧。

大棚内设三排养鸡网,网距地面高1~1.2m,中间一排网,宽5m,两边网,宽2.5m,(网排列距离主要是为了日后生产方便)。

过道宽1m,中间安装地炉或暖风炉。

地炉造价低,供暖面积每个为70m2。

暖风炉造价高,供暖面积每个为300m2,而且是循环供暖,效果较理想。

大棚两端安装4台1.5千瓦的换气扇,通过自动温控器采取负压方式进行换气。

三、育雏前做好消毒工作
进雏之前,要充分做好消毒工作,要认真清刷棚壁、地面、料槽、围栏和饲养网等。

消毒采用熏蒸消毒,按每立方米高锰酸钾15g、甲醛30ml比例配合;也可用得克斯按每立方米3~5g密闭棚舍熏蒸。

密闭24h,然后开门窗放气通风。

四、进雏后加强饲养管理
1.温度
各生长时期鸡对温度的要求不同,但基本为1~3日龄35℃,1周龄35~32℃,2周龄32~29℃,3周龄29~27℃,4周龄27~24℃,5周龄以后稳定在21℃左右。

实践中,可通过观察鸡群的活动来判断,当温度正常时,肉鸡表现活泼,分布均匀,食欲良好,睡觉不挤堆,温度过高时,鸡不好动,远离热源,采食量下降;温度过低时,鸡靠近热源,易挤堆,尖叫,甚至出现憋死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温度的降低要缓慢进行,切不可忽高忽低、忽冷忽热,这样最
容易引起鸡的抵抗力下降,诱发各种疾病。

2.湿度
大棚饲养肉鸡,湿度控制一般难一些。

棚内湿度不要过大,1~21日龄以65%~70%为好,以后改为60%~65%。

3.光照
进雏后48h连续光照,强度为每10m2光照25瓦左右,以后23h 光照。

21日龄后,逐渐改为16h光照,灯泡的安装可以沿棚东西走向,灯高2m,灯距2~3m,错落排置,灯泡不要使用60瓦以上的灯泡。

根据生产需要可装上不同功率和颜色的灯泡。

为防止停电,给鸡群造成应激,应自备发电机。

4.饮水和喂料
除非免疫需要,一般应不断水,鸡苗进雏后,先给温开水,内加5%红糖和电解多维。

饮水后2~4h,在料盘上撒料。

第1周每天给料6次,每次以25~30min盘料内基本吃完为宜。

第2周改用料槽或料桶,每天给料4~5次。

第3周以后每天饲喂3次,保证料桶不断料但陈料较少。

5.饲料
肉鸡饲养经济效益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饲料的选择,饲料成本一般占到养鸡成本的80%左右。

要根据肉仔鸡的各阶段生长发育需要,适时更换饲料,饲喂优质全价配合颗粒饲料,增加其采食量,保证肉鸡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

6.选择品种
选好品种是养好肉鸡的关键。

目前,以艾维因、aa、科宝、罗斯等肉鸡品种较好,这些品种的雏鸡生长速度快,抗病毒能力较强,饲料报酬也较高。

因此,应选择信誉好、有《种畜禽经营许可证》的种鸡场健康鸡群所繁殖的雏鸡。

弱雏适应能力差,易发生死亡,饲料报酬低,而且易带入传染病,给养鸡带来损失。

7.饲养密度
肉鸡群不宜过大,一般根据季节进行强、弱、大、小分群,饲养密度一般以每平方米1~7日龄40只,8~14日龄30只,15~21日龄27只,22~28日龄21只,29~35日龄18只,36~42日龄14只,43日龄至出栏9~10只。

密度过大,会造成采食、饮水不均,弱雏因抢不上食、水而生长更弱,致使鸡群生长不平衡。

还会导致棚内空气质量下降,引发传染病,造成严重损失。

8.适时出栏
一是要了解行情。

肉鸡出栏时的市场价格对肉鸡饲养的经济效益影响很大,饲养户要经常了解、掌握肉鸡市场信息,根据饲养量、市场需求量来决定进雏时间、数量;二是要适时出栏。

一般肉鸡的饲养时间是49~52d。

超期饲养,肉鸡的采食量增加而增重率降低,料肉比下降,增加饲养成本。

9.环境卫生
棚内杜绝外人参观。

及时清除粪便,保持养鸡用具的清洁及饲养员自身的清洁卫生。

可以将棚内一角隔离开,供病鸡隔离饲养,死鸡要及时捡出,并用塑料袋密封带出大棚,定点解剖诊断并远离
大棚销毁。

10.更换垫土
大棚生产肉鸡时间长了以后,土壤中会沉积大量细菌和病毒,为了防止传染病发生,应定期更换垫土,一般3年更换一次,更换垫土深度30~40cm,沙壤土为宜。

11.免疫接种
疫苗接种项目和时间应根据各地具体情况而定,以下仅供参考。

7日龄接种新—禽重组二联苗点眼、滴鼻或饮水;14日龄、28日龄传染性法氏囊炎弱毒苗饮水;21日龄新城疫iv系苗饮水;35日龄新支联苗饮水。

疫苗接种对鸡是个应激,所以在防疫期间要适当提高育雏温度,并在接种前后两天的饮水中加入抗应激药或多维。

严禁用抗生素药物或其他类药物。

疫苗稀释用凉开水。

饮水免疫时在水中加入适量脱脂奶粉,以延长疫苗有效时间。

饮水免疫前2h要适当停水,并增加饮水器的数量,保证鸡群能大部分饮到水并在2~3h内饮完。

点眼、滴鼻接种疫苗要做到疫苗完全吸入。

五、适时防病
为了提高成活率,要做好白痢、球虫、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腹水等疾病的预防,不要等到发病或暴发时才治疗。

因为肉鸡生长快,抗病力差,一旦发病,控制困难,就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要树立起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科学理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