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选修3-5 19.8 粒子和宇宙 LI
物理3-5人教新资料19.8粒子和宇宙精品资料

解析:根据核聚变的定义可知,C 选项正确,A 选项属于 原子核的人工转变,B 选项属于重核的裂变,而 D 选项则属于 原子核的衰变.
9
3 1.一个氘核(2 H) 与一个氚核 ( 1 1H)发生聚变,产生一个中子
和一个新核,并出现质量亏损.聚变过程中( B ) A.吸收能量,生成的新核是4 2He B.放出能量,生成的新核是4 2He C.吸收能量,生成的新核是3 2He D.放出能量,生成的新核是3 2He
产生夸克、 宇宙大爆炸 轻子、 胶子等粒子
1044 s,温度降到1032K
强子时代 轻子时代
宇宙由混合电离气体组成 核 合 成 时 代
温度降到3 000K 继续冷却 电子和质子复合成为中性的氢原子 形
物理选修3-5人教新资料19.8粒子和宇 宙精品资料
知识点 1 物质的结构
1.粒子世界:电子、质子和中子还可再分,不存在“基本
粒子”.从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人们陆陆续续发现的粒子达 到 400 多种. 2.反粒子:实验中发现,对应着许多粒子都存在着质量与 反粒子 . 它相同而电荷及其他物理性质相反的粒子,叫做_________
一万年后,温度降到104K
106 s,温度降到1013K
温度降到1011K
温度降到1 09 K
成恒星和星系.
5
2.恒星的演化
收缩、 升温 宇宙尘埃→星云团→恒星诞生 氢核聚合成氦核 继续收缩、 升温 经历多次膨胀与收缩 白矮星或中子星 氦核聚合成碳核
或黑洞.
(1)写出该热核反应方程;
(2)一次这样的热核反应过程中释放出多少兆电子伏的能
量?(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13
2017年秋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精选教案:19.8 粒子和宇宙 Word版含答案

第八节粒子和宇宙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及粒子物理的发展史。
2、初步了解宇宙的演化过程及宇宙与粒子的和谐统一。
(二)过程与方法1、感知人类探究宇宙奥秘的过程和方法。
2、能够突破传统思维重新认识客观物质世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然的和谐统一并深知创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2、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构成物质的粒子和宇宙演化过程。
教学难点:各种微观粒子模型的理解。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Internet网络素材、报刊杂志、影视媒体、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讲述:宇宙的起源一直是天文学中困难而又有启发性的问题。
宇宙学中大爆炸论的基本观点是宇宙正在膨胀,要了解宇宙更早期的情况,我们必须研究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问题:现在我们所知的构成物体的最小微粒是什么?学生回答:构成物体的最小微粒为“原子”。
教师讲述:其实直到19世纪末,人们都认为原子是组成物质不可分的最小微粒。
20世纪初人们发现了电子,并认为原子并不是不可以再分,而且提出了原子结构模型的研究。
问题:现在我们认为原子是什么结构模型,由什么组成?学生回忆并回答:现在我们认为原子是核式结构,说明原子可再分,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构成。
(二)新课教学1、“基本粒子”不基本教师讲述:1897年汤姆生发现电子,1911年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
继而我们发现了光子,并认为“光子、电子、质子、中子”是组成物质的不可再分的粒子,所以把它们叫“基本粒子”。
那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们”还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基本”粒子呢?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思考,讨论。
2、发现新粒子教师:20世纪30年代以来,人们在对宇宙线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些新的粒子。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发现新粒子”部分并思考下面的问题:(1)从宇宙线中发现了哪些粒子?这些粒子有什么特点?(2)通过科学核物理实验又发现了哪些粒子?(3)什么是反粒子?(4)现在可以将粒子分为哪几类?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思考,讨论,回答问题:(1)1932年发现正电子;1937年发现μ子;1947年发现K介子与π介子(2)实验中发现了许多反粒子,现在发现的粒子多达400多种。
【金学案】高中物理选修3-5(人教)同步辅导与检测课件:19.8 粒子和宇宙

如光子、中间玻色子、胶子等.
3.夸克模型
许多事实表明,强子是有内部结构.组成强子的内部成
分叫________.夸克有6种,它们是上夸克、下夸克、奇异
夸克、粲夸克、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带的电荷分别为 元电荷的+ 2 ________.每种夸克都有对应的反夸克.
答案:2.(32)媒介子 轻子 强相互作用 μ子 各种相互
圆周上,右图所示.在下图给出的四幅图
中,能正确表示出各夸克所受静电作用力
的是( )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物理•选修3-5•(配人教版)◆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库仑力的大小、方向及力的合成、
明确每个夸克皆受两个力的作用,电荷量为+ e的23上夸
克受两个下夸克的吸引力,合力的方向一定向下.对其中 一个下夸克,受力如下图所示,由于F1的水平分力与F2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故F1与F2的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变式迁移
2.(双选)已知π+介子、π-介子都是由一个夸克(夸克u 或夸克d)和一个反夸克(反夸克或反夸克组成的,它们的带电 荷量如下表所示,表示e为元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π+ π-
u
d
u
d
带电荷量
+e
-e
+
2 3
e
-
1 3
e
-
2 3
e
+
1 3
e
A.π+由u和 d 组成
B.π+由d和 u组成
或-
1 3
.每种夸克都有对应的反夸克.
(3)夸克模型的意义
夸克模型的提出是物理学发展中的一个重大突破,它指 出电子电荷不再是电荷的最小单元,即存在分数电荷.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物理新人教版选修3-5198粒子和宇宙(教案)

第十九章原子核新课标要求1.内容标准〔1〕知道原子核的组成。
知道放射性和原子核的衰变。
会用半衰期描述衰变速度,知道半衰期的统计意义。
〔2〕了解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知道射线的危害和防护。
例1 了解放射性在医学和农业中的应用。
例2 调查房屋装修材料和首饰材料中具有的放射性,了解相关的国家标准。
〔3〕知道核力的性质。
能简单解释轻核与重核内中子数、质子数具有不同比例的原因。
会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守恒写出核反响方程。
〔4〕认识原子核的结合能。
知道裂变反响和聚变反响。
关注受控聚变反响研究的进展。
〔5〕知道链式反响的发生条件。
了解裂变反响堆的工作原理。
了解常用裂变反响堆的类型。
知道核电站的工作模式。
〔6〕通过核能的利用,思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例3 思考核能开发带来的社会问题。
〔7〕初步了解恒星的演化。
初步了解粒子物理学的根底知识。
例4 了解加速器在核物理、粒子物理研究中的作用。
2.活动建议:〔2〕观看有关核能利用的录像片。
〔3〕举办有关核能利用的科普讲座。
新课程学习19.8 粒子和宇宙★新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构成物质的“根本粒子〞及粒子物理的开展史2.初步了解宇宙的演化过程及宇宙与粒子的和谐统一〔二〕过程与方法1.感知人类〔科学家〕探究宇宙奥秘的过程和方法2.能够突破传统思维重新认识客观物质世界〔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然的和谐统一并深知创立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2.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构成物质的粒子和宇宙演化过程★教学难点各种微观粒子模型的理解★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1.Internet网络素材、报刊杂志、影视媒体等。
2.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可供实物投影、放像、课件〔基于网络环境〕播放等。
★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宇宙的起源一直是天文学中困难而又有启发性的问题。
宇宙学中大爆炸论的根本观点是宇宙正在膨胀,要了解宇宙更早期的情况,我们必须研究组成物质的根本粒子。
高中物理 第19章 第7、8节 核聚变 粒子和宇宙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5

考点题型设计
聚变的核反应方程
我国科学家研制“两弹”所涉及的基本核反应 有:
(1)23952U+10n→9308Sr+13564Xe+k10n; (2)21H+31H→42He+d10n; 关于这两个方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方程(1)属于 α 衰变 B.方程(2)属于轻核聚变 C.方程(1)中 k=10,方程(2)中 d=1 D.方程(1)中 k=6,方程(2)中 d=1
的储量非常丰富。1L 海水中 储量有限,尤其用于核
大约有 0.03g 氚,如果用来 裂变的 235U 在铀矿石中
进行热核反应放出的能量 只占 0.7%
约与燃烧 300L 汽油相当
可控性
速度比较容易进行人工 目前,除氢弹以外,人们还
控制,现在的核电站都 不能控制它
是用裂变反应释放核能
如图为氢弹原理示意图。 (1)核聚变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2)为什么要用原子弹才能引爆氢 弹? 答案:(1)要使轻核聚变,必须使 轻核接近核力发生作用的距离10- 15m。 (2)它利用弹体内的原子弹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引发热核 聚变爆炸。
发现新粒子
1.新粒子 1932 年发现了__正__电__子___,1937 年发现了_μ_子___,1947 年 发现了 K 介子和 π 介子及以后的超子等。 2.粒子的分类 按照粒子与各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可将粒子分为三大类: _强__子__、_轻__子__和_媒__介__子___。
夸克模型
组成强子的粒子有六种夸克,分为上夸克和下夸克、奇夸 2
光子、中间玻色子、 胶子分别传递电磁、 弱、强相互作用
3.夸克模型 (1)夸克的提出 1964 年美国物理学家盖尔曼提出了强子的夸克模型,认为 强子是由夸克构成的。 (2)夸克的种类 上夸克(u) 、下夸克(d)、奇夸克(s)、粲夸克(c)、底夸克(b) 和顶夸克(t)。
高中物理人教版 选修3-5 第十九章 原子核 8.粒子和宇宙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 第十九章原子核8.粒子和宇宙选择题根据宇宙大爆炸的理论,在宇宙形成之初是“粒子家族”尽显风采的时期,那么在大爆炸之后最早产生的粒子是(? )A.夸克、轻子、胶子等粒子B.质子和中子等强子C.光子、中微子和电子等轻子D.氢核、氘核、氦核等轻核【答案】A【解析】宇宙形成之初产生了夸克、轻子和胶子等粒子,之后又经历了质子和中子等强子时代,再之后是自由的光子、中微子、电子大量存在的轻子时代,再之后是中子和质子结合成氘核,并形成氦核的核时代,之后电子和质子复合成氢原子,最后形成恒星和星系,因此A正确,B、C、D的产生都在A之后,故B、C、D错。
选择题关于粒子的分类,目前人们认为粒子世界是由下列哪三类粒子构成的(? )A.媒介子、夸克、强子B.夸克、轻子、强子C.媒介子、轻子、强子D.质子、中子、电子【答案】C【解析】按照粒子与各种相互作用的不同关系,把粒子分为三大类,即强子、轻子和媒介子.选择题关于粒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质子和中子是组成物质的不可再分的最基本的粒子B.质子、中子本身也有复杂的结构C.质子是带电的强子D.夸克模型说明电子电荷不再是电荷的最小单位【答案】A【解析】质子和中子是由不同夸克组成的,它们不是最基本的粒子,故选项A错误,选项B对;不同的夸克组成强子,有的强子带电,有的强子不带电,质子是最早发现的带正电的强子,故选项C正确;夸克模型是研究强子的理论,不同夸克带的电荷不同,分别为元电荷的+或-,这说明电子电荷不再是电荷的最小单位,故选项D正确。
选择题正电子是电子的反粒子,它跟普通电子的电量相等,而电性相反,科学家设想在宇宙的某些部分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
1997年初和年底,欧洲和美国的科学研究机构先后宣布:他们分别制造出9个和7个反氢原子,这是人类探索反物质的一大进步。
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是(? )A.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B.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C.由一个不带电的中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D.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答案】B【解析】反氢原子的结构应该是反质子与反电子组成,即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高中物理 19.8粒子和宇宙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选修3-5(2021年整理)

山西省阳高县高中物理19.8粒子和宇宙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选修3-5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西省阳高县高中物理19.8粒子和宇宙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选修3-5)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西省阳高县高中物理19.8粒子和宇宙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选修3-5的全部内容。
19.8 粒子和宇宙1.基本粒子不基本(1)直到19世纪末,人们都认为光子、电子、质子和中子是基本粒子.(2)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家们发现了很多的新粒子并不是由以上基本粒子组成的,并发现质子、中子等本身也有复杂结构.2.发现新粒子(1)新粒子:1932年发现了正电子,1937年发现了μ子,1947年发现了K介子和π介子及以后的超子等.(2)粒子的分类:按照粒子与各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可将粒子分为三大类:强子、轻子和媒介子.(3)夸克模型的提出:1964年美国物理学家盖尔曼提出了强子的夸克模型,认为强子是由夸克构成的.3.宇宙及恒星的演化(1)宇宙演化根据大爆炸理论,在宇宙形成之初是“粒子家族”尽显风采的时期.在大爆炸之后逐渐形成了夸克、轻子和胶子等粒子,随后经过强子时代、轻子时代、核合成时代.继续冷却,质子、电子、原子等与光子分离而逐步组成恒星和星系.(2)恒星的演化①恒星的形成:大爆炸后,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形成星云团,进一步凝聚使引力势能转变为内能,温度升高,直到发光,于是恒星诞生了.②恒星演变:核聚变反应,层级递进地在恒星内发生,直到各种热核反应不再发生时,恒星的中心密度达到极大.③恒星归宿:恒星最后的归宿有三种,它们是白矮星、中子星、黑洞.错误!1.质子、中子、电子都是不可再分的基本粒子.2.质子和反质子的电量相同,电性相反.3.按照夸克模型,电子所带电荷不再是电荷的最小单元.错误!1.为什么说基本粒子不基本?【提示】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原来被认为不可再分的粒子还有自己的复杂结构,另一方面是因为新发现的很多种新粒子都不是由原来认为的那些基本粒子组成的.2.恒星是如何形成的?它在哪个阶段停留的时间最长?【提示】宇宙尘埃在外界影响下聚集,某些区域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开始向内收缩,密度不断增加,形成星云团,星云团进一步凝聚使得引力势能转化为内能,温度升高.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就开始发光,形成恒星.恒星在辐射产生向外的压力和引力产生的收缩压力平衡阶段停留时间最长.错误!探讨1:什么是反粒子?所有的粒子都存在反粒子吗?【提示】实验发现,许多粒子都有和它质量相同而电荷及其他一些物理量相反的粒子,叫反粒子.按照粒子的对称性,有一个粒子,就应该有一个反粒子.探讨2:夸克模型的提出有什么物理意义?【提示】夸克模型的提出是物理学发展史中的一个重大突破,它指出电子电荷不再是电荷的最小单元,即存在分数电荷.而另一方面也说明科学正是由于一个一个的突破才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人教版选修3-5 第十九章 第8节 粒子和宇宙(共30张PPT)

• 引力子 由于自旋为2,无法量子化,尚未囊括进标准模型、 静止质量和电荷为零,以光速运动。 • 光子 自旋为1,是玻色子
强子分类
分类 介子 核子 重子 粒子名称 、 、 K介子等 自旋 整数 玻色子
质子、中子及其反粒 子 ΩΣΛΞ超子及反粒子
超子
1/2 (Ω超子 3/2)
费密子
轻子(共12种)
恒星的演化
• 恒星演化就是一颗恒星诞 生,成长成熟到衰老死亡 的过程,恒星演化是十分 缓慢的过程。天文学家根 据对各种各样的恒星的观 测和理论研究,弄清楚了 恒星的一生是怎样从孕育 到诞生,再从成长到成熟 ,最后到衰老、死亡的整 个过程。恒星演化论,是 天文学中,关于恒星在其 生命期内演化的理论。
所谓“上帝粒子”
建造LHC一个最为重要的目 的是为了验证英国物理学家彼 得希格斯关于一种规范玻色子 的理论,由于在此机制下,这 种粒子将赋予万质量,所以 人们称其为“上帝粒子”。
新粒子的发现!
2012年7月4日,位于瑞士日 内瓦的欧洲核子中心在发布会上 向全球宣布,在双光子道和轻子 道分别以6个西格玛的标准差探测 到了希格斯玻色子(Higgs) 人们发现并证实了标准模型 预言中最后一种粒子,这是现代 物理学的一大步!
反粒子:所有的粒子,都有与其质量、寿命、 自旋、同位旋相同,但电荷、重子数、轻子数、 奇异数等量子数异号的粒子存在,称为该种粒 子的反粒子。除了某些中性玻色子外,粒子与 反粒子是两种不同的粒子。 一切粒子均有其相应的反粒子,如电子e-的 反粒子是正电子e+,质子p的反粒子是反质子, 中子n的反粒子是反中子,一些中性玻色子如 光子、π0介子等,其反粒子就是它们自己。
• 大爆炸后0.01秒:约1000亿度,光 子、电子、中微子为主,质子中子 仅占10亿分之一,热平衡态,体系 急剧膨胀,温度和密度不断下降。 • 大爆炸后0.1秒后:约300亿度,中 子质子比从1.0下降到0.61。 • 大爆炸后1秒后:约100亿度,中微 子向外逃逸,正负电子湮没反应出 现,核力尚不足束缚中子和质子。 • 大爆炸后10秒后:约30亿度,核时 期,氢、氦类稳定原子核(化学元 素)形成。当宇宙冷却到10^9开尔 文以下(约100秒后),粒子转变不 可能发生了。核合成计算指出,重 子密度仅占拓扑平宇宙所需物质的 2%~5%,强烈暗示了其他物质能量 的形式(非重子暗物质和暗能量) 充满了宇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0 4
2/3 -1/3
s 奇夸克 0.15 c 粲夸克 1.5 b 底夸克 t 顶夸克 例如
4.7 174
2/3
-1/3 2/3
0
0 0
+1/3
+1/3 +1/3
+1
0 0
0
+1 0
0
0 +1
质子
奇异粒子
π+ 介子
夸克 d 下夸克 u 上夸克
质量
0.00 8 0.00 4
电 荷 e
-1/3
重 同 同位 奇 自 子 位 旋分 异 旋 数 旋 量 数
• 引力子 自旋应为2、静止质量和电荷为零,以光速运动。
• 光子
自旋为1,是玻色子
轻子(共12种)
分类
电子 μ子 正反 自旋 电荷量 重子数 轻子数 寿命 B 粒子 Le L L 10-6s e
轻 子
τ子 中 微 子
e e -1 +1 -1 +1 1/2 -1 +1 0 e e 0 0
2. 奇异粒子 (uus)
电荷 Q 2 e 2 e 1 e e
3 3 3 1 1 1 重子数 B 1 3 3 3
奇异数 S 1
自旋 J 1/ 2
夸克
d 下夸克 u 上夸克
质量
0.00 8 0.00 4
电 荷 e
-1/3
重 同 同位 奇 自 子 位 旋分 异 旋 数 旋 量 数
• 协同产生: 一个超子总是和一个或几个K介子同时产生。 •奇异粒子协同产生的过程极快(约为10-23s), 表明是在强 相互作用下进行的;而衰变过程很慢(寿命约为10-8 ~ 10-10s), 表明是在弱相互作用下进行的。
强子结构的夸克模型
强子结构夸克模型 (1964年 ) :
介子(夸克和反夸克组成) 重子(三个夸克组成)
-1/2 1/2 0
顶 粲 底 数 超荷 数 数
+1/3 0 0 0
2/3
-1/3 2/3 1/2 1/3 0
1/2
0
-1
+1/3
-2/3 +1/3
0
0 +1
0
0 0
0
0 0
s 奇夸克 0.15 c 粲夸克 1.5
b 底夸克
t 顶夸克
4.7
174
-1/3
2/3
0
0
0
0
+1/3
+1/3
0
0
+1
0
0
+1
10-20 ~ 1016
~ 10-8
~10-39
长程
一切物质
相互作用是通过交换一定粒子实现的
作用类型 引力作用 电磁作用 交换粒子 引力子 光子 弱作用
玻色子 (W+ 、W– Z0 粒子)
强作用
胶子
• 引力子尚未被实验证实 • 弱电统一理论:电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 用被看作是一种相互作用。 •大统一理论试图将强、电、弱三种相互 作用统一起来。
欧洲核子中心高能质子同步加速器上的UAI 探测器
1983年,鲁比亚实验组在高能质子—反质子对撞试验中发现了W +、W -和 Z0 粒子。为60年代提出的弱电统一理论提供了实验上的支持。
四、宇宙的演化
宇宙——从何而来?
• 大爆炸理论 (The Big Bang Theory) • 宇宙从一个“奇点”爆炸产生
0 0
0
+1 0
0
0 +1
d
3.π+ 介子
1/3
1/2
1/3
1/2
0
(u d )
2 1 Q e ee 3 3 1 1 重子数 B 0 3 3
电荷
奇异数 自旋
S 0
J 1/ 2 同位旋分量 I z 1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1.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性质
类别 强作用 电磁作 用 弱作用 引力作 用 相对强度 力程(m) 作用时间(s) 1 ~10-2 ~10-13 < 10-15 长程 < 10-17 10-23 参与离子 强子 强子 轻子 光 子 强子 轻子
稳定
2.2
0 -1 +1
<2.3
稳定
说明
中微子系中性粒子,质量为零,只参与弱相互作用。
强子分类 分类 介子 核子 重子 粒子名称 、 、 K介子等 质子、中子及其反粒子 自旋 整数 玻色子
超子
ΩΣΛΞ超子及反粒子
1/2 (Ω超子 3/2)
费密子
K 介子和各种超子称为奇异粒子。试验中发现以下现象
1. 质子
(uud)
2 2 1 电荷 Q e e e e 3 3 3 1 1 1 重子数 B 1 3 3 3
奇异数 S 0 自旋 J 1 / 2
同位旋 I 1 / 2
夸克 d 下夸克 u 上夸克
质量
0.00 8 0.00 4
电 荷 e
-1/3
重 同 同位 奇 自 子 位 旋分 异 旋 数 旋 量 数
(盖 夸尔 克曼 )
一、“基本粒子”不基本
1995美国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 证实了顶夸克(Top Quark)的存在
二、发现新的粒子
1. 按自旋分类
分类 自旋
粒子的分类
泡利不相 容原理 服从
统计规律
费米—狄拉克 统计分布 玻色— 爱因 斯坦统计分布
费米子 半整数 (电子 质子 中 1/2,3/2,… 子 各种重子) 玻色子 整数 ( 光子 介子 0或1等 K介子、介子 )
不服从
2. 共振态粒子— 寿命极短 (约10-23s)
3. 正粒子、反粒子 正、反粒子物理量的绝对值都相同,但某些物理量 ( 如电荷、磁矩等 ) 的符号相反。 4. 按相互作用分类(+ —— 参与) 万有引力 电磁力 + + + + + + 弱相互作用 强相互作用
引力子
光子 轻子 强子
+
+ + +
-1/2 0 0 -1
顶 粲 底 数 超荷 数 数
+1/3 +1/3 -2/3 0 0 0 0 0 0 0 0 0
1/2
2/3 -1/3 1/2 1/3 0 0 1/2
s 奇夸克 0.15
c 粲夸克 b 底夸克
t 顶夸克
1.5
4.7 174
2/3
-1/3 2/3
0
0 0
+1/3
+1/3 +1/3
+1
-1/2 1/2 0
顶 粲 底 数 超荷 数 数
+1/3 0 0 0
2/3
-1/3 2/3 1/2 1/3 0
1/2
0
-1
+1/3
-2/3 +1/3
0
0 +1
0
0 0
0
0 0
s 奇夸克 0.15 c 粲夸克 1.5
b 底夸克
t 顶夸克
4.7
174
-1/3
2/3
0
0
0
0
+1/3
+1/3
0
0
+1
0
0
+1
下夸克 d
上夸克 u
奇夸克 s
顶夸克 t
粲夸克 c 底夸克 b
三、夸克模型
夸克 d 下夸克 u 上夸克
质量
0.00 8
电 荷 e
-1/3
重 同 同位 奇 自 子 位 旋分 异 旋 数 旋 量 数
-1/2 1/2 1/2 1/2 1/3 0 0 0 0 -1
顶 粲 底 数 超荷 数 数
+1/3 +1/3 -2/3 0 0 0 0 0 0 0 0 0
时 间 的 零 点 宙 各大 处爆 同炸 时是 产在 生无 限 的 宇
五、恒星的演化
粒 子 物 理 和 宇 宙 学 殊 途 同 归
17.(2004天津) 中子内有一个电荷量为+2e/3 的上夸克和两个 电荷量为的 -1e/3 下夸克,一简单模型是三个夸克都在半径为 r 的同一圆周上,如图1所示。图2给出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 示出各夸克所受静电作用力的是:
第十九章 原子核
比比谁小
原子 化合物 • 分子由______构成,不同原子构成_______ 单质 分子,相同原子构成_______分子。 原子核 • 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_______和核外高速旋 电子 转的______构成的。 负 正 • (电子带___电,原子核带___电) 质子 中子 • 原子核是由_____和_____构成的。 不带 正 • (质子带___电,中子_______电) 夸克 • 质子和中子都是由_____组成的。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