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养水秘诀之陶瓷沙
陶瓷鱼缸如何养鱼,水族宠物养殖中生态系统的建立

陶瓷鱼缸如何养鱼,水族宠物养殖中生态系统的建立水族宠物养殖中生态系统的建立任何一个环境的保持,都要有生态系统的建立,生态系统不光是一个稳定的维持作用,还有相互制约、影响的作用,我们知道生态系统包括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在每一步之后都有对应的生物取代前一步,相互克制,相互补充,使环境,物质需求不用外界的干扰就能保持稳定,这就是生态系统的作用。
鱼缸生态系统在水族宠物的饲养中,我们也要注意观赏鱼的生态系统的建立,鱼缸也可以是一个小的生态系统,我们要通过一定的方法,让水、水草造景和我们饲养的观赏鱼形成一个生态景观,让植物、动物,水三者环环相扣,互为补给,这样既省去了我们很多力气,比如换水,也能让观赏鱼长势喜人。
鱼缸生态系统建立有许多外在内在的因素制约,以及器材上的选择,我们要综合考虑周全,才能把生态系统建立好。
一、器材选择首先谈谈器材,鱼缸大小,灯具,加热装置等等不讨论,鱼缸要根据鱼的种类,数量,外部环境决定。
其次是滤过系统,家庭养观赏鱼只要在上滤和瀑布两种过滤形式上选择就行了,没必要弄什么过滤桶,制作外置过滤缸的。
养静水鱼请选瀑布式过滤器,喜欢水流较急的鱼请选三合一潜水泵,带上滤盒那种。
选多大的泵?泵的流量达到鱼缸容量的5-10倍比较合适,要看鱼的排便量大小。
比如50L的鱼缸需要配备250L-500L/H的水泵。
滤盒的摆放位置,一般把潜水泵和上滤盒的出水口一左一右平行放置在角落,这样水的循环效果最好,这样摆放可以把鱼粪便全都冲到水泵吸水口。
对角摆放会形成乱流,放在同一侧更不行,会把粪便越吹越远。
二、水温与喂食养鱼最重要的是水温,喂食量。
水温突变会使鱼感冒甚至突然死亡,换水时最多换三分之一,新水和鱼缸里的水温要基本一致。
喂食量,喂到鱼不疯抢就行了,一般一天喂一次,发育高峰或生育期一天2次,鱼是不怕饿的。
三、水质水黄大部分是和硝化没有建立起来有关。
黄水,无非就是鱼的便便、鱼食太多,无法被细菌降解而造成的,如果不处理,对鱼缸是很不好的,为什么不会被降解呢,无非就是降解细菌不足,没有沙了的缸通常会这样,而为什么一些有沙的缸也会这样呢,而且还长虫,特恐怖,那是因为硝化没跟上,硝化没跟上就和第一点有关系了。
养鱼的水酸碱--如何测鱼缸中水的酸碱度

养鱼的水酸碱-如何测鱼缸中水的酸碱度如何调节鱼缸水质的酸碱度鱼缸水质养鱼先养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这鱼儿的生存鱼繁殖。
在饲养的过程中,如何有效的调节鱼缸的水质,下面介绍四种调节水质的方法。
1.曝晒法,主要是针对需要更换新水的鱼缸。
现在人们更换新水都是选择的自来水或者是井水,这类水质中有超高的二氧化氯含量,严重刺激着鱼鳃的呼吸,影响鱼儿的成长健康。
所以在更换新水之前,都需要将新水暴晒几天,祛除水中的二氧化氯,然后在进行换水。
2.可以在鱼缸中,养殖适量的水草和田螺,是整个鱼缸的生态环境更加完整。
水草和田螺都有净化水质的功能,都能较长时间的维护水质。
为饲养者省去麻烦,也为鱼儿提供一个健康的水质环境。
3.在不影响鱼儿生长的前提下,可以在水中加入适量的除青苔素,清除水质中的青苔,还鱼儿一个健康的家。
4.鱼缸中必备的增氧设备,这是提高水中溶氧量的最好方法,也是保证鱼儿生长需要的基本条件。
如何知道鱼缸水的酸碱度,软硬度,怎样控制它们?浴缸内控制水的酸碱度其实没有那么复杂,无非就是两种方法,一、添加剂,二、通过底砂来调节。
第二种是最常用的,以下给你一些底砂酸碱性的资料:1河沙,很普通的东西,相信大家不会陌生。
对水质影响不大,可以作为饲养一般鱼类的底砂。
河沙因为不同的地方,颜色也各不相同,有褐河沙、棕河沙、白河沙等,使用者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河沙。
(适用:软性水质中的鱼种,如河川产的慈鲷、小型的灯科、鱼及鼠鱼,并适合水草造景)2珊瑚砂,和珊瑚石的作用一样,会使水质变硬变碱。
(适用于海水或饲养硬水性鱼、非洲慈鲷等)3黑金刚砂,成分是炭化矽,主要是由工业废土烧结而成。
特性:超级不易崩解(正常使用下几乎不会崩解),不会释放物质引响水质。
本身毫无养分可言。
优点:对体色鲜明的鱼类有强烈的显色作用、比热大(有助于维持水温稳定)、不易因崩解产生尘土、水草造景时可以强化景观、方便抓蜗牛。
对胆小灯鱼有安抚情绪的作用、水螅...等虫类不易繁殖、黑壳虾与玫瑰虾的颜色更鲜明、爆藻时藻类都是浅层附着(很容易清理,虾子也吃的很干净)缺点:粒径小造成底床缝隙小、由于是高温烧结,会产生针状的结晶,洗底床时容易被刺伤本身无养分,种植部分水草时需要搭配根肥,单价较高,如果不幸被吸入过滤器,极易磨损扇叶。
鱼缸放沙子的原理是什么

鱼缸放沙子的原理是什么鱼缸放沙子的原理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水的平衡、水质的稳定和鱼类的生活环境。
首先,鱼缸放沙子可以帮助维持水的平衡。
沙子可以吸附水中的废物和杂质,如残余的食物、粪便和化学物质等,减少水中有害物质的浓度。
此外,沙子还可以提供多孔的表面,为有益细菌提供生长和繁殖的场所。
这些细菌通过分解废物和有害物质,帮助净化水质,提供一个更健康的生活环境。
其次,鱼缸放沙子有助于稳定水质。
沙子的微生物和植物有助于维持水中的氮循环系统。
氮循环系统是鱼类生存的重要环节之一。
鱼类在呼吸和排泄过程中产生氨,而沙子中的细菌将其转化为亚硝酸盐,再转化为硝酸盐。
硝酸盐是植物和浮游生物生长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这样一来,沙子中的植物和微生物会利用硝酸盐进行光合作用,稳定水质,有助于提供一个适宜的水环境。
最后,鱼缸放沙子为鱼类提供一个更适宜的生活环境。
沙子作为一种天然底床材料,可以模拟鱼类自然栖息地的环境。
鱼在沙子中可以挖洞、寻找食物以及产卵繁殖等,这种行为有助于鱼类身体的锻炼和自然行为的满足。
此外,沙子还能够帮助鱼类隐蔽身体,提供保护,降低鱼类受到外界干扰和压力的风险。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鱼缸放沙子还有其他一些好处。
鱼缸中的沙子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有助于提供适宜的水温。
此外,鱼缸中的沙子可以增加鱼缸的视觉美观度,使整个鱼缸更加自然生动,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同时,适当的沙子厚度和质地还可以提供鱼类觅食的场所和方式,模拟其自然环境中的觅食习惯。
总而言之,鱼缸放沙子的原理是通过维持水的平衡、稳定水质和提供适宜的鱼类生活环境来实现的。
通过沙子的吸附作用、细菌的分解、氮循环系统的调节等多种生物和化学过程相互作用,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为鱼类创造一个健康和稳定的生活环境。
同时,鱼缸放沙子还能够增加视觉美感和提供适宜的觅食场所,提高鱼类生活的品质。
因此,鱼缸放沙子是鱼类饲养和观赏的重要一环,值得我们重视。
用沙子养水草方法

用沙子养水草方法用沙子养水草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家中养殖水草,美化环境,同时还能提高空气质量。
下面,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用沙子养水草。
一、准备工作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工具和材料。
其中包括:透明的玻璃容器、清洁的沙子、水草、水泵和灯具等。
在选择玻璃容器时,最好选择较大的容器,这样可以更好地容纳水草和鱼类。
二、清洗沙子清洗沙子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我们需要将沙子放入盆中,加入适量的水,并用手搅拌几分钟。
然后倒掉污浊的水,并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清澈为止。
最后将干净的沙子晾干备用。
三、装置设备接下来,我们需要将水泵安装在玻璃容器内,并连接电源线。
然后将干净的沙子倒入容器内,并平均分布在底部。
接着,在沙子上放置适量的水草,并调整其位置和角度。
四、添加养分为了让水草能够良好地生长,我们需要添加一些养分。
可以选择购买专门的水草肥料或者添加一些有机物质,如鱼粪等。
这样可以为水草提供养分,并促进其生长。
五、调节水质为了保持良好的水质,我们需要定期更换水并测量水质。
通常情况下,每周更换一次1/3的水量是比较合适的。
同时,可以使用测试工具检测水中的氨、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等指标,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调节。
六、控制温度和光照对于不同种类的水草来说,其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也不同。
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温度和光照时间。
通常情况下,18℃-28℃之间是比较适宜的温度范围。
而对于光照时间,则需要根据不同种类的水草来进行调节。
七、维护清洁最后,在养殖过程中需要保持容器内部清洁卫生,并定期清理底部沙子上积累的污垢和残留物。
这样可以避免水质变差,并保持水草的良好生长状态。
总之,用沙子养水草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家中养殖水草,美化环境。
通过以上步骤的操作,相信大家已经掌握了用沙子养水草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希望大家可以成功地养殖出漂亮健康的水草。
养热带鱼放什么底砂

养热带鱼放什么底砂
养小型热带鱼铺什么底砂好看,求推荐
1最好铺底砂,底砂可以附着硝化细菌,可以用来栽植水草。
缸底可以铺白色的石英砂,也可铺黑色的砂,黑色砂对抑制水藻有好处;砂的粗细不宜过细或过粗,以3~5mm左右为合适;要用多棱的砂,不用磨光过的砂,磨光砂表面积小,不利于硝化菌的繁殖。
2放假山不好,有些假山石会释放碱性。
有些假山有尖棱,鱼体会被划伤,如有空洞不会导致鱼只被卡。
3沉木可以放,好的沉木会缓缓不断释放酸性,对稳定水质有一定好处。
大型热带鱼用什么样的底沙
其实用什么沙子都无所谓,只要洗干净就可,一般大家喜欢用的是珊瑚沙,因为这种沙子对维持水的硬度可能有一定的作用,只要你愿意洗,普通河沙也可以。
这一点比养草和别的热带鱼方便,因为不要担心底沙会让水的碱性变强。
若想专门饲养坦湖的底栖类或卷贝类,建议用一种极细的海沙(面粉沙),因为底栖鱼有滤沙寻食的习性,
沙太粗的话滤不过鱼鳃;看卷贝挖沙埋螺壳做窝实在是一大乐趣,沙粗了它们挖不动,因为身体太小。
采纳哦
养小型热带鱼用什么底沙好
以下供参考热带鱼底沙建议用小石米(直径约3-5mm)原因是太小容易被水泵吸走太大则会有死角用洗沙器不容易清理。
鱼缸陶粒砂使用方法

鱼缸陶粒砂使用方法鱼缸陶粒砂是一种常用的鱼缸底材,具有许多优点,如良好的水质过滤、生物负载和有机物减少等。
使用陶粒砂的正确方法可以确保鱼缸的水质清洁和鱼儿的健康。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鱼缸陶粒砂的使用方法。
第一步:选择合适尺寸和材质的陶粒砂鱼缸陶粒砂有不同的尺寸和材质可供选择。
一般来说,较大的粒径可以提供更好的水流通,并且有助于有机物的分解和滤除。
而较小的粒径则适合细小的底栖生物。
根据鱼缸的尺寸和水体容量,选择合适尺寸的陶粒砂。
另外,陶粒砂的材质也有多种选择,如玻璃陶粒砂和陶瓷陶粒砂等。
这些材质都具有良好的生物过滤性能和化学惰性,不会对水质产生负面影响。
根据个人喜好和鱼缸需求选择合适的材质。
第二步:清洗陶粒砂在使用陶粒砂之前,要将其进行充分清洗,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尘埃。
可以将陶粒砂放入一个大容器中,用水彻底冲洗数次,直到水变清。
第三步:将陶粒砂放入鱼缸底部将清洗好的陶粒砂均匀地撒在鱼缸的底部,形成一层薄薄的底材。
可以用手或工具将陶粒砂平整并压实。
此时还不要加入水,因为陶粒砂会在水中沉淀,待全部水体加入后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第四步:添加水源在放入陶粒砂后,可以缓慢地加入鱼缸里的水源。
在加水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水流冲击底材,以免破坏底材的结构并影响过滤效果。
第五步:等待水体澄清鱼缸陶粒砂刚放入水中时会产生悬浮物,导致水体变浑浊。
这是正常现象,只需等待数小时至数天,水体即可澄清。
同时,陶粒砂还会吸附有机物质,进一步改善水质。
第六步:监测水质和维护在陶粒砂使用的过程中,要不断监测水质的各项指标,如氨、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等。
需要及时补充水体中的有益细菌,以保持良好的水质。
另外,定期清洗陶粒砂也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用水清洗陶粒砂的表面,去除附着的污垢和废弃物。
然后将陶粒砂轻轻拌动,以排除底部的沉淀物。
总结:使用鱼缸陶粒砂是保持鱼缸水质清洁和鱼儿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选择合适尺寸和材质的陶粒砂,清洗后均匀地放入鱼缸底部,等待水体澄清后监测水质并进行定期维护。
鱼缸底砂的种类

鱼缸底砂的种类鱼缸底砂是养鱼爱好者在养鱼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装饰物,它不仅能够美化鱼缸,还能够为水生生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市面上有很多种类的鱼缸底砂,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常见的几种鱼缸底砂及其特点。
1. 珍珠岩珍珠岩是一种天然的矿物质,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它具有很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能够有效地保持鱼缸水质的稳定。
珍珠岩颗粒较小,适合用于种植水草和水生植物。
此外,珍珠岩还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水中的有害物质,有利于鱼类的生长。
2. 珊瑚砂珊瑚砂是由珊瑚碎片经过高温烧制而成的一种鱼缸底砂。
它具有很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能够有效地保持鱼缸水质的稳定。
珊瑚砂颗粒较大,适合用于种植大型水草和水生植物。
此外,珊瑚砂还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水中的有害物质,有利于鱼类的生长。
3. 陶瓷砂陶瓷砂是由陶瓷碎片经过高温烧制而成的一种鱼缸底砂。
它具有很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能够有效地保持鱼缸水质的稳定。
陶瓷砂颗粒较大,适合用于种植大型水草和水生植物。
此外,陶瓷砂还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水中的有害物质,有利于鱼类的生长。
4. 活性炭砂活性炭砂是由活性炭经过破碎、筛选等工艺制成的一种鱼缸底砂。
它具有很好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水中的有害物质,如氨、亚硝酸盐等,有利于鱼类的生长。
活性炭砂颗粒较大,适合用于种植大型水草和水生植物。
此外,活性炭砂还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和保水性,能够有效地保持鱼缸水质的稳定。
5. 黑金刚砂黑金刚砂是一种由火山岩石经过破碎、筛选等工艺制成的鱼缸底砂。
它具有很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能够有效地保持鱼缸水质的稳定。
黑金刚砂颗粒较大,适合用于种植大型水草和水生植物。
此外,黑金刚砂还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水中的有害物质,有利于鱼类的生长。
6. 红宝石砂红宝石砂是一种由红色火山岩石经过破碎、筛选等工艺制成的鱼缸底砂。
它具有很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能够有效地保持鱼缸水质的稳定。
红宝石砂颗粒较大,适合用于种植大型水草和水生植物。
用沙子养水草方法

用沙子养水草方法
养水草通常需要一个合适的水草缸和适当的养护措施。
以下是用沙子养水草的方法:
1. 准备材料:购买适合水草生长的细沙,避免选择含有化学成分的沙子。
此外,还需要购买水草、养草肥料和光照设备等。
2. 准备水草缸:选择一个适合水草生长的容器,如鱼缸或玻璃容器。
确保容器具备良好的通风性和透光性。
3. 清洗沙子:使用清水冲洗沙子,直到水变得清澈无浑浊物为止。
这样可以去除沙子表面的杂质和化学物质。
4. 选择合适的沙子厚度:将沙子均匀地分布在水草缸底部,厚度约为1-2厘米。
较细的沙子对水草的根系生长较为有利。
5. 布置水草:将已购买的水草小心地种植在沙子中,确保根部与沙子接触并固定在底部。
留出足够的空间让水草生长。
6. 提供适当的光照:水草需要充足的光线照射进行光合作用。
将水草缸放置在明亮的位置,或者使用专业的光照设备,每天提供至少6-8小时的光照。
7. 提供适当的养分:水草需要适量的养分来促进生长。
可以使用专门的养草肥料,按照产品说明添加适量的养分。
8. 注意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水并进行过滤,以去除腐殖质和多余的养分。
监测水草缸中的氨、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等关键参数,并适时调整水质。
9. 定期修剪和维护:随着水草的生长,定期修剪水草的部分可以促进健康生长。
此外,定期清理水草缸底部的残留物和死亡植物以保持健康环境。
注意:在养水草的过程中,及时调整光照、养分和水质是非常重要的。
每种水草的需求可能有所不同,请根据所选水草的特性进行适当的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养水秘诀之陶瓷沙“在论坛发表后,引起了大家的热议,凡是用过陶瓷沙的人都能感受到陶瓷沙对水质改善的效果,很多人对我说换了陶瓷沙后的水是他们养过的最好的水,其实大家看到的陶瓷沙对水质澄清度的改善还只是表面现象,陶瓷沙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养菌的,它是生化滤材。
陶瓷沙的表面积很大,用它来培养硝化菌非常合适,用陶瓷沙做主滤材的系统稳定性非常高,防突变抗冲击的能力很强,所以水质相当稳定,这些我都是有试验数据的,在“我的养水秘诀之陶瓷沙”这篇文章里也有详细的叙述。
但是,要想真正的养好水只迷信一种滤材是不行的。
强大的滤材必须要通过人的正确使用才能发挥作用,这个观点我在“应该如何客观的看待和理解陶瓷沙”这篇文章里已经反复强调了。
养水的方法很多,上面说的陶瓷沙是硬件,还有一些养水的辅助措施是软件,这篇文章就是想把除陶瓷沙以外的,我养水的其他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使大家对如何养好水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一、水质检测记得在9月23号我的第一篇精华贴“我的养鱼养水经验分享”发表之前,论坛里几乎没有关于水质检测的帖子,在我的帖子发表后大家才开始关注和热议这个话题。
我养水有三大法宝,分别是水质检测、EM菌片和陶瓷沙。
陶瓷沙用来帮助建立好的水质,水质检测用来判断水质的好坏,EM菌片用于水质日常维护。
水质检测现在已经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了这种科学的手段了。
大家都知道,养鱼好水的第一要素是水质无毒,因此毒素指标的监测意义重大。
我们为什么不去检测别的指标而只检测这个指标,就是因为如果这个指标出现了问题,我们的鱼就马上处于危险的境地了,疾病或者死亡会接踵而至,所以对水的检测别的都可以不管,但这个指标一定要保证合格。
我刚开始养鱼的时候经历过一段特别痛苦的时期,水总是不好老是死鱼,而且都是暴毙,没有发病过程说死就死,后来我就开始研究这是为什么,才知道这种现象叫“新缸综合症”。
新缸综合症是指在开缸阶段,由于硝化系统不够完善,使水中的毒素不能完全分解开始堆积,到一定浓度后造成鱼支的死亡。
一般在开缸后一周到一个月这个时间段是死鱼的高峰期,由于这个时期鱼是中毒死亡,所以都是暴毙,没救。
我马上买来测试液进行检测,结果大吃一惊,水的毒素指标太高了,当时不死的鱼我都认为是奇迹。
通过我的亲身体验我感到:“毒素指标检测在开缸阶段尤为重要,它是判断开缸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开缸阶段每3-5天检测一次,直至全部指标为零说明开缸成功,这时候再下主鱼是最稳妥的办法。
检测试剂只有100元,却能让很多新手免去开缸时的无所适从、焦虑和烦恼,只要记住检测的氨和亚硝酸盐指标不为零,就说明硝化系统没有建立好,就不下主鱼。
这样会帮你挽回不少的经济损失少走很多弯路,当然更重要的让你有一个好的心情,让鱼有一个好的开始。
毒素指标检测在日常养鱼时更为重要,这时的水质检测是预防性检测,这和打预防针是一个道理。
罗汉鱼是一个很强壮的品种抵抗力强,水质有一点小的波动它能抵抗一下,但是做为一个合格的养鱼人谁会希望自己的爱鱼生活在有毒素指标的水里呢?如果有预防手段来提前发现水中有毒素而提前采取措施,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难道非要等到罗汉出现缩头、缩鳍、灼伤、黑斑、鳍裂等典型中毒症状后再采取补救措施吗?有人说鱼的状态好就说明水好,这是很片面的理解。
以罗汉鱼这种强壮体质来说,一旦出现上述的症状的时候,就说明它已经在毒水里泡了很长时间了,其实水早出问题了,只是鱼的抵抗力强暂时没有表现出来而已,而一旦表现出症状的时候再做调整就已经晚了。
在日常的饲养过程中会有很多异常情况出现,有时候一次错误的操作就会使水质出现变化,比如由于喂食过多或者没有及时清理缸底的便便使水突然间变混浊了,或者在任何你怀疑水质出问题的时候都可以用检测液做一下检测,然后根据检测结果对症施治,这是很科学的方法。
如何把对水质的感官判断和水质检测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是每个合格的养鱼人都应该掌握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水清并不代表是好水,好水的概念最重要的一条是无毒。
尤其在开缸阶段,水可能几天就清澈了,但是这时候水里的毒素相当高,并不是养鱼的好水,必须要通过检测来判断水的好坏,因此在开缸阶段检测的重要性要大于感官判断,水质好坏应以检测为准。
当然,没有检测液的朋友也可以依据经验来判断,一般情况下开缸一个月硝化系统会建立完善,这时下主鱼比较保险,那些急性子的朋友或者听人忽悠说开缸几天后水清了就可以下主鱼的朋友,看了这篇文章后一定不要急于下鱼了,否则“新缸综合症”会等着你。
如何正确的开缸请参考《科学开缸、轻松养鱼》这篇文章。
在日常的饲养过程中对水质的判断应以感官判断为主,因为这时硝化系统已经正常,没有特殊情况水质不会出现毒素,因此把毒素检测做为辅助手段,我现在一个月或者更长时间才检测一下,从未检出过毒素指标,如果一旦检测出了毒素指标,那就说明有大问题了,就必须全面系统的排查,必须立刻改进,否则鱼就会出问题了。
幸好我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
二、神奇的EM菌片EM菌片是我养水的三大法宝之一,其实EM菌不是什么最新技术,在水产养殖业已经使用很久了,只是在观赏鱼领域还没有得到广泛推广。
我来到贼喜欢论坛,为大家带来了科学养水养鱼的理念,带来了陶瓷沙和水质检测,这篇文章重点介绍一下EM菌。
EM菌(Effective Microorganisms)为有效微生物群的英文缩写,也被称作EM技术。
它由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杆菌、醋酸菌、双歧杆菌、放线菌七大类微生物中的10属80种微生物共生共荣,这些微生物能非常有效地分解有机物。
它是由世界著名应用微生物学家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发明的,EM技术是目前世界上应用范围最大的一项生物工程技术。
只要使用恰当,它会产生抗氧化物质、消除腐败、抑制病原菌、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和一般生物制剂相比,它具有结构复杂、性能稳定、功能齐全的优势,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高科技水平。
迄今为止,EM已狂风般席卷日本、美国、巴西、法国、台湾等90多个国家和地区。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可能对EM菌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给大家讲讲我为什么会使用EM菌。
养鱼的水真的是很有讲究的,能做到清澈、无毒还不能说是好水,还有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水体的菌群结构,为什么有的鱼缸里总是有鱼得病,很大的可能就是菌群结构不合理,病原微生物数量过多造成的。
病原微生物是无处不在的,它们叫做条件致病菌,我们的鱼缸里条件致病菌是存在的,而且也是在不断地繁殖,当它们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鱼就危险了。
正常情况下鱼的抵抗力是会抵抗这些病菌的,但是鱼和人一样也会有抵抗力下降的时候,比如惊吓、外伤、胀食,换水温差过大等等都会造成鱼的抵抗力下降,条件致病菌就可以乘虚而入引发鱼病。
我使用EM菌的最核心想法就是用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减少鱼病害的发生。
再讲一下控制病原微生物都有哪些手段:1、化学手段:使用消毒液以及各种鱼药菌药对水体消毒。
这是最差的控制手段,因为它会破坏硝化系统造成恶性循环,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用这样的方法。
2、物理手段:UV灯紫外线,虽然UV灯对硝化系统的损害不大,但是它把水中的其他有益菌也统统杀掉了,对维持水体的正常菌种比例不利,因此也不要经常使用UV灯。
3、生化手段:通过有益菌的大量繁殖来抑止致病菌的生长。
在有限的水体里哪种菌的数量多,就会形成优势菌群,弱势菌群就会受到抑止。
采用生物技术维护水质可以取得多赢,即控制了病原微生物预防和减少了鱼病的发生,又加强了硝化系统(EM菌群里包含硝化菌)添加了大量益生菌,是目前水质维护的最佳手段。
我使用EM菌片的方法和体会:我现在几乎不用硝化菌了,而是使用EM菌片。
因为EM菌群里包含硝化菌,所以没有必用在单独添加硝化菌。
我现在每次换水后在滤槽里放一片EM菌片,使用非常方便。
说说我的使用体会:我养猪猪7个月了,猪猪从未得过任何疾病,什么内疾、外疾、缩头、烧尾从来没有过,每天都是神采奕奕的,我觉得这和我对水质的维护有关,其中EM菌功不可没。
猪猪曾经3次撞破头,有一次非常严重,一个大三角口子,我一点没有担心没有盲目下药,因为我对我的水非常有信心,我断定我的水里有益菌多,不会引起外伤的化脓感染,结果真的是这样,很快就好了,疤瘌都没有留下。
最近论坛里大家对什么样的水是好水这个问题讨论的比较热烈,大家各抒己见对于什么样的水是好水这个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水是养鱼的好水呢?怎么通过感官判断和检测手段来判定好水呢?我将在这篇文章里做一个全面详细的阐述。
我定义的好水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感官判断判断鱼缸水质的好坏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通过眼观鼻闻来进行感官判断,这是每个养鱼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对水质的感官判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质清澈、柔韧而不腻。
判断水质好坏首先要看的就是水的澄清度,好水所含的悬浮颗粒较少,给人的感觉是清澈透亮、晶莹剔透。
柔韧而不腻是指好水有一定的韧性,肥瘦适中,不像纯净水那样清瘦不含一点其他物质。
不腻是指水质不能过肥,水面不能出现油膜、泡沫、蛋白虫、以及细菌和藻类暴发等水肥现象。
2、略带水色养水的一个基本功就是看水色,真正的好水是略带水色的,这是熟水的标志。
什么叫养水?养水就是在养菌,不但要养硝化菌,还要养其他有利于维持水质的各种微生物。
如果鱼缸的水像纯净水那样无色透明的话,说明水太瘦,水里的含菌量太少,不是我们希望的好水。
水色是由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决定的,主要是各种藻类,硅藻、绿藻、裸藻、隐藻、甲藻等,好的水色应该是呈现非常淡的茶褐色、黄绿色、油绿色,而出现灰白色、灰黄色、黑褐色为坏水。
3、气味正常好水应该基本是无味的,或者带一点淡淡的鱼腥味,如果出现浓腥味、腥臭味,甚至是氨水的味道那么水质就一定出问题了。
二、检测指标1、氨和亚硝酸盐现在大家一说谁的水好首先会想到谁的水更清澈,用水的澄清度来判断水的好坏。
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水的澄清度固然重要但它决不是判断水质好坏的决定性指标,因为即使水不算清澈、即使水的ph 及硬度不太理想等等这些对鱼来说都不是致命的,而水中的毒素却能直接要了鱼的性命。
我们花了那么多钱配置鱼缸的过滤系统、购买滤材、培养硝化菌为的是什么?主要就是来清除水中的毒素的。
“无毒”是养鱼好水的最基本条件,但也是最关键的指标。
毒素指标是判定水质好坏的决定性指标,是排第一位的。
只要检测出有毒素指标,不管你的水有多么清澈都不是好水,都不适合养鱼。
毒素的存在说明你的硝化系统还没有建立健全,水还没有养好,真正的好水毒素指标必须是零,这个没有商量的余地,是具有一票否决权的指标。
判定水的毒素指标用肉眼是看不出来的,必须要使用检测液来检测.鱼生活在水里,就像人活在空气中一样,如果空气中充满了毒气人是活不了的,同理鱼也是这样。
那么水中的毒素都有那些它们都有哪些是怎么产生的呢?对鱼有致命危害的毒素有氨和亚硝酸盐,它们都是剧毒,极低的含量就能造成鱼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