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拉机培训(框收)资料

合集下载

bapoc-17mdws630链条中拉机技术要求

bapoc-17mdws630链条中拉机技术要求

BAOC-17D+WS630铜线链条中拉伸线机一、单套设备组成:(1)BAOC250-17拉丝机1套/台(2)电气控制系统1套/台(3)张力控制器 1 套/台(4)BAOC-WS630盘式收线机1套/台(5)用户手册1份/台(6)随机物品二、主要技术参数:(1)适用原材料:铜材:低氧或无氧圆铜线(Cu)(2)入线范围:ф3.0–ф2.6mm(3)出线范围:ф1.2–ф0.4mm(4)出线速度:1200MPM出线线径ф0.7 –0.4 1200 ~ 900MPMф1.0 –0.7 1000 - 600MPMф1.4 –1.0 400 - 600MPM (5)最多眼模数:17个(买方自备)(6)眼模外径:ф30mm X 15mm厚或ф25mm X 10mm厚(7)机械减面率:第1只到第16只18%第17只12%(8)主机马达:37KW-AC以变频器无段变速控制(9)卷取马达:11KW-AC独立配置变频器(10)卷取量:250 –500KG/MAX(11)卷取外径:ф5000mm/MAX(12)伸线轮:喷焊碳化钨4层一体式伸线轮。

(13)伸线润滑方式:眼模上方配管喷洒式,入线,出线眼模独立配管润滑(14)排线方式:90W可逆马达排线,齿形同步皮带传动。

(15)刹车制动:气油压牒式刹车。

(16)使用气压:4-6KG/cm2(17)装机容量:37KW+11KW(18)机械外型尺寸:主机:3400L X 1300W X 1300H (mm)卷取机:1400L X 1400W X 2000H (mm)电控箱:1000L X 700W X 1900H (mm)供电电源:提供所需总功率三相电压~AC 3×380 (±10%)单相电压~AC 220 (±10%)电源频率50 Hz (±2%)压缩空气:工作压力0.6~0.7 Mpa波动值+0.02 Mpa露点-25 ℃流量200 L/min三、主要组成部份的设备介绍:1)主机部分1、整体构造:(1)材质:QS235(2)结构:机体由一体俦造成型,经退火处理,消除内应力,再经精密镗床,一体绞孔完成,具有不变形,精度高的特点。

中拉线机使用说明书

中拉线机使用说明书

中拉线机使用说明书
中拉线机使用说明书
1. 确保工作区域整洁,无杂物。

2. 将中拉线机放置在平稳的表面上,并确保其稳固。

3. 填充中拉线机的线轴以确保正常工作。

使用合适类型和尺寸的线材。

4. 将线线通过中拉线机上的引线槽和张力轮,确保线材顺畅通过。

5. 确定您需要拉线的起点和终点,并将其标记在工作表面上。

6. 将线材的一端固定在起点上,例如使用螺丝钉或钉子。

7. 打开中拉线机的开关,开始拉线。

确保线材在过程中保持张力。

8. 当线材拉到终点时,关闭中拉线机的开关,并剪掉多余的线材。

9. 检查拉线的质量和准确性,必要时作出调整。

10. 根据需要,可以重复以上步骤,拉多条线材。

注意事项:
- 在开始任何操作之前,确保中拉线机已经断开电源。

- 使用时请戴上适当的个人保护装备,如手套和护目镜。

- 在使用中拉线机时,确保周围没有任何人员或障碍物。

- 当不使用中拉线机时,请将其存放在安全的位置,避免儿童接触。

- 定期检查中拉线机的线轴和引线槽,确保其清洁和无损坏。

请遵守以上使用说明书,并按照操作要求使用中拉线机。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额外的帮助,请参考中拉线机的详细操作手册或咨询专业人士。

铜中拉机原理

铜中拉机原理

铜中拉机原理铜中拉机原理是指将铜坯通过一系列步骤拉制成各种规格的铜线的过程。

铜中拉机是实现该过程的主要设备,其原理包括铜坯进料、加热、牵引、拉拔、整形、冷却等环节。

本文将全面介绍铜中拉机原理的相关内容,包括设备结构、工作原理、操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项等。

一、设备结构1. 铜坯拉拔系统:主要包括牵引轮、牵引机、箱体、刹车器等组成,用于牵引铜杆经过过渡轮,实现拉拔效果。

2. 加热系统:主要由电加热设备、温度控制装置、感温电极等组成,用于将铜坯加热到一定温度,以便于拉拔。

3. 整形系统:主要由整形机、冷却装置等组成,用于将铜线进行整形,使其满足规格要求。

4. 支撑系统:主要由铜杆支撑架、链轮机构等组成,用于支撑和牵引铜杆。

5. 切割系统:主要由切割机构、可调切割器等组成,用于将铜线切断,制成所需长度。

二、工作原理铜中拉机主要通过牵引和拉拔的过程将铜坯变成铜线。

具体步骤如下:1. 预处理:将铜坯放入加热炉进行加热,使其温度达到一定范围。

然后再通过设备进行整形,将铜坯制成合适的形状。

2. 牵引和拉拔:将铜坯从加热炉中取出,按照一定速度牵引经过过渡轮和拉拔口,使其径向缩小,逐步变成细长的铜线。

3. 整形和冷却:经过拉拔后的铜线经整形机实现形状的调整,然后通过冷却装置进行冷却,保证其性能完好。

三、操作流程1. 开机前检查:操作前应进行设备检查,确保设备及其相关部件安全可靠。

2. 加热:需要对料坯进行加热,可调整加热时间和温度。

4. 注意事项1. 工作环境应保持干燥、无尘、通风良好,以免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

2. 操作人员需具备一定的机械操作和电气知识,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正确性。

3. 操作前应检查设备及其相关部件是否安装正常,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4. 加热时需要控制温度,避免温度过高,引起设备故障或者安全事故。

5. 在设备运转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检查、养护等工作,确保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铜中拉机原理包括铜坯进料、加热、牵引、拉拔、整形、冷却等环节。

大中拉指导培训教材

大中拉指导培训教材

Force [N]
80
Drawing force:
70
model for drawing 0.32 to 0.30HT
60
50
Homogeneous
Friction loss
Shear loss
Total
40
30
20
10 0 1.5 2.5 3.5
Wire drawing basics page8/29
CONFIDENTIAL
Vermeulen Dirk 01/05
17 1.Cooling on the capstan
1.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Temperatures to be measured with IR temperature meter water flow to be measured with bucket and chronometer
Wire drawing basics page18/29
CONFIDENTIAL
Vermeulen Dirk 01/05
19 Example
Capstan 620mm, waterflow 1.1l/sec water temperature in 25.4°C – temp out 29.3°
Example : intermediate pass 3.40 to 3mm(.65%C) @ 420m/min needs 26kW - same wire on small capstan : 0.7l/sec..=>only 19kW cooling possible problem : wire temp will be too high
7 Deformation

13模铜中拉机设备操作规程

13模铜中拉机设备操作规程

13模铜中拉机设备操作规程XX电缆有限公司发布13模铜中拉机设备操作规程本操作规程适用于LHT-250/13连续退火铜中拉机主要将Ø2.5~Ø3.6 mm线胚制成Ø0.8~Ø2.8 mm的铜线,并可在拉制过程中实现连续退火,可以按照设定自动双盘切换收线或成圈收线。

1. 生产范围1.1 进线直径Ø2.5~Ø3.6 mm1.2 出线直径Ø0.8~Ø2.8 mm1.3 拉线速度20m/s1.4 拉伸道次131.5 定速轮直径Ø250mm1.6配模表及压缩比(进线Ø3.0mm)塔轮速比为1.23,定速轮速比为1.18,拉线模外径为Ø25 mm1.7退火电流3000A1.8退火电压50V1.9收线PND630双盘自动收线或650成圈收线2. 设备组成、主要技术性能及规范设备由越端式立式放线架、拉线主机、退火装置、储线装置、双盘收线装置、成圈收线装置、齿轮润滑系统、拉线乳化液系统、轧头穿模机、蒸汽发生器等组成。

2.1 拉线主机拉线主机为箱体结构,分前后两箱。

前箱乳化液润滑箱,在前箱中有四组三阶梯拉线鼓轮、模座架和转向轮等。

塔轮浸没在乳化液中。

后箱为齿轮变速箱,前后箱之间相互分开,防止润滑油液和乳化液混杂。

2.2 拉线鼓轮拉线鼓轮采用金属材料表面喷涂碳化钨结构或刚玉陶瓷复合结构,装卸时只允许用橡皮或木榔头敲打。

使用时,必须先开启冷却液,随后再工作。

以免温度过高或温差过大造成陶瓷鼓轮圈碎裂,鼓轮圈损坏可单独拆换。

本机为三台阶式鼓轮,相邻鼓轮之比为1.23。

冷却液采用集中循环供液。

2.3 储线装置储线装置由两个储线轮、导轮和气缸组成。

两储线轮上下布置,上储线轮为动轮,沿导轨上下滑动,下储线轮固定不动,进线进入储线轮后,在两储线轮上绕三圈,由上储线轮引出,如顶端出线导轮后直接进入收线装置。

2.4 连续退火装置连续退火装置由退火导轮、接触轮、转向导轮、吹线座、冷却腔、冷却系统、摇杆张力装置、蒸汽发生器等组成。

中拉机安全操作规程

中拉机安全操作规程

中拉机安全操作规程
1、检查铜杆规格和设备运转情况及润滑。

2、检查领出的拉丝模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3、检查供气、供水情况是否正常。

4、按要求调好蒸气发生器的设定压力(一般在0.1MP)并加足软水(适合锅炉用水)。

5、按自动加热开关进行加热。

6、加好设备中的润滑剂。

7、铜杆放在放线位置,将铜杆穿过放线架。

8、将铜杆头放入轧尖机内轧细,以能穿过模子为准,按顺序穿过个模子。

9、将铜丝绕在塔轮上,拉丝模按顺序全部入座,在将铜丝绕在定速轮上。

10、将铜丝绕上张力调节装置后绕在收线盘上。

11、充入0.4MP的气压,装紧盘子(运转过程中气压不得小于0.2MP)。

12、开启干燥机、蒸气阀和冷却水泵开关。

13、开启机组,打开冷却水阀门并调节收线张力。

14、按要求调节退火电压。

中小型机械岗前培训内容(二篇)

中小型机械岗前培训内容(二篇)

中小型机械岗前培训内容1卷扬机司机必须经专业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作业,并应专人专机。

2卷扬机安装的位置必须选择视线良好,远离危险作业区域的地点。

卷扬机距第一导向轮(地轮)的水平距离应在15m左右。

从卷筒中心线到第一导向轮的距离,带槽卷筒应大于卷筒宽度的15倍,无槽卷筒应大于卷筒宽度的20倍。

钢丝绳在卷筒中间位置时,滑轮的位置应与卷筒中心垂直。

导向滑轮不得用开口拉板(俗称开口葫芦)。

3卷扬机后面应埋设地锚与卷扬机底座用钢丝绳拴牢,并应在底座前面打桩。

4卷筒上的钢丝绳应排列整齐,应至少保留3~5圈。

导向滑轮至卷扬机卷筒的钢丝绳,凡经过通道处必须遮护。

5卷扬机安装完毕必须按标准进行检验,并进行空载、动载、超载试验:1.空载试验:即不加荷载,按操作中各种动作反复进行,并试验安全防护装置灵敏可靠。

2.动载试验:即按规定的最大载荷进行动作运行。

3.超载试验:一般在第一次使用前,或经大修后按额定载荷的110%~125%逐渐加荷进行。

6每日班前应对卷扬机、钢丝绳、地锚、地轮等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试空车运行,合格后方可正式作业。

7卷扬机在运行中,操作人员(司机)不得擅离岗位。

8卷扬机司机必须听视信号,当信号不明或可能引起事故肘,必须停机待信号明确后方可继续作业。

9吊物在空中停留时,除用制动器外并应用棘轮保险卡牢。

作业中如遇突然停电必须先切断电源,然后按动刹车慢慢地放松,将吊物匀速缓缓地放至地面。

10保养设备必须在停机后进行,严禁在运转中进行维修保养或加油。

11夜间作业,必须有足够的照明装置。

12卷扬机不得超吊或拖拉超过额定重量的物件。

13司机离开时,必须切断电源,锁好闸箱。

㈡混凝土搅拌机1混凝土搅拌机的操作人员(司机)必须经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严禁非司机操作。

2混凝土搅拌机安装必须平稳牢固,轮胎应卸下保存(长期使用),并应搭设防雨、防砸的保温工作棚。

操作台应保持整洁,棚内设给水设施,棚外应设沉淀池,必须排水畅通,并应装设除尘设备。

航空货物组装、机坪装卸、支撑、阻挡和支架固定、中转运输、装卸业务操作科目的培训内容

航空货物组装、机坪装卸、支撑、阻挡和支架固定、中转运输、装卸业务操作科目的培训内容

附录A货物组装承运人的货物组装要求应包括但不限于:A.1集装器重心限制有关内容应致力于如何保持组装后集装器的重心在相应的纵向、横向、立向限制范围之内。

承运人在制定这些内容时应考虑以下原则:A.1.1将更坚固、更重、更大的货物放在底部,并沿底板的长、宽方向均匀摆放。

A.1.2将更小、更轻、易碎的货件放在顶部,并从中心开始沿集装器的长、宽方向均匀摆放。

A.1.3当已装载的货物不能填满集装器时,应把货物摆放平整。

Λ.1.4在可行的情况下,将小货件交错叠压摆放。

A.2集装器内的空隙为了将集装器内货物之间的空隙尽量减小,承运人应根据具体情况考虑采取下列措施:A.2.1当集装器未装满时将集装器内货物固定。

A.2.2使用垫料填充空隙。

A.3组装货物轮廓承运人在使用集装板与网套组合件、集装板与系留带组合件或其他限动方法与装置时,应解决组装货外形与飞机货舱内部空间的匹配问题。

承运人还应考虑可能影响组装货外形具体匹配形式的一些运行条件。

例如为了接近某种特殊货物装载位置,需要在货舱内留出一条通道。

A.4集装器挂牌承运人应规定挂牌的制作与使用,以便识别承运人航空器上装载的集装器,特别是要考虑使用集装板与网具组件或集装板与系留带组件的情况,因为这种情况下组件上的挂牌通常不太容易被看到。

如使用电子挂牌,承运人应提出相应的电子挂牌的要求。

A.5集装器重量限制承运人应规定相应的内容,以确保货物重量不会超过集装器制造商给出的最大毛重和(单位)面积载荷限制。

A.6可用性检查手册内容应包括在使用前如何对集装器和其他固定设备的破损情况进行检查,以及如何实施操作检查以确保设备没有超过破损限制的损坏情况,如果在使用中发现固定装置失效,提供处理方法。

A.7集装箱部件的紧固承运人的手册应说明,在组装完货物后,完全封闭集装箱和锁定集装箱网具、帘、硬质门、软质门的正确方法。

A.8网套在集装板的固定承运人的手册应给出,在组装完货物后,如何将网套正确地固定在集装板上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禁止半档运行或在运行时换挡。
拉丝部分
第二章 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及操作要点
拉丝槽 拉丝槽保持清洁,定 期清理模座、挡板、 拉丝槽底部铜粉。
第三章 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及操作要点
退火部分:包括穿线方式、退火 液大小调节、空气压力大小调节。
穿线时,注意不要压线。
第三章 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及操作要点
工厂设定页面 选择正确的设备, 拉丝机和退火机 都一样,收线机 分盘式收线机和 笼式收线级。
第三章 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和操作要点
配模页面 只需要输入进线 和出线尺寸,然 后在按“模计 算”。(这是和 八头一个显著区 别)
过度 / Transit
01
中拉机的安全操作规则
02
中拉机的技术参数
03
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及操作要点
产生原因
处理办法
排线时盘具边沿擦伤
调整排线宽度
收线过满
按要求收线
绞轮、导轮或过线模具有沟 槽、不 灵活
线盘互相碰撞
更换或修复部件
线盘按丁字形摆放整齐,搞好生产现场定置 管理。
框收线被压
落线机储线减少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过度 / Transit
01
中拉机的安全操作规则
02
中拉机的技术参数
03
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及操作要点
04
主要质量问题及解决办法
5
第二章 中拉机的技术参数
序号 1 2
3 4 5
项目 进线直径
参数 Max3.0mm
出线直径
Φ0.4~Φ1.6mm
最高收线速度
1800m/min
收线盘规格 润滑方式
Φ630、Φ500、笼 式
全浸式
过度 / Transit
01
中拉机的安全操作规则
02
中拉机的技术参数
03
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及操作要点
04
主要质量问题及解决办法
7
第三章 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及操作要点
中拉机的整体外观结构(包括放线部分、拉丝部分、退火吹干部分、张力系统、收线部分。)
第三章 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及操作要点
放线部分 放置提前接好的过号线
04
主要质量问题及解决办法
23
第四章 主要质量问题及解决办法
1、断线
产生原因
接头不牢
解决办法
采用冷压接头,接头时两端对齐,接好后,把头子砂平。
原料中有夹杂物
选用合格原材料
配模不合理
调整配模,消除变形程度过大或过小的现象;控制滑动率不可过
大过小。如果是定径模,而且是新配的,即以前没有生产过,那 要看看是否是根据设备的滑动率计算出来的,不能相差太大
中拉机培训教程(框收)
生产制造部 赵建波
2016年8月15日
目 录 / contents
01
中拉机的安全操作规则
02
中拉机的技术参数
03
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及操作要点
04
主要质量问题及解决办法
2
过度 / Transit
01
中拉机的安全操作规则
02
中拉机的技术参数
03
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及操作要点
04
反拉力过大
放线张力不可过大,塔轮上绕线圈数要行当,过多滑动困难,过 少反拉力增加,调整绕线方式。
模孔形状不正确或不光滑
严格按标准修制线模,拉伸角不可过大过小,定径区不可过长,
要选择合适的抛光剂对模孔进行足够的抛光。检查模具是否有环 沟、有裂纹、有掉晶,是否已经不圆
滑润不良
定期补充和更换润滑剂,清除脏物,使用时注意保持清洁,平时 注意保养,调节好润滑剂的温度和浓度。
第二章 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及操作要点
拉丝部分
铸铁箱形结构的机身,分前后二室。 前室装有拉丝机鼓轮、模座架和导轮 等,后室为齿轮变速箱。前后室之间 有隔墙以防止润滑油与冷却液混杂。 本机有高速、低速两档可供选择,当 生产细线径时(0.4~1.0 ㎜)适宜 采用高速档;生产粗线径时(1.0 ㎜ 以上)适宜采用低速档。脚踏开关用 于穿模时点动拉线机,以方便穿模。
空气压力开关 退火液开关 蒸汽开关
第三章 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和操作要点
张力架
提供一定的张力,使线芯 伸率稳定,并能对直径大 小进行微调,使之最后达 到我们的工艺要求;并且 当断线时,摆臂接触下限 位器时,设备急停。 (和八头相似)
张力架
第三章 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及操作要点
收线器
其中包括换向器、 排线丝杆、安全顶 锥、安全门。 安全门要关上、安 全插销要到位,设 备才能正常启动。
第三章 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和操作要点
操作页面 包括速度设定、 米数设定、退 火电压大小设 定,以及启动、 停止按钮,并 且当设备有故 障显示时,故 障复位按钮。
第三章 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和操作要点
参数设定页面 包括退火使用按 钮、盘径选择按 钮以及进入配模 和工厂设定选项。
第三章 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和操作要点
第四章 主要质量问题及解决办法
2、线径尺寸不对
产生原因 线模磨损 线芯拉细 模具用错 线模未放正
处理办法
检查模具,及时更换不合格的模具。 想办法降低拉线应力,如改善润滑、改 进模孔形状和抛光质量,调整配模,调 节收线张力。 更换工艺要求的模具
上模时注意将模具摆正
第四章 主要质量问题及解决办法
3、表面质量不合格,表面擦伤、刮伤、线乱
收线机操作面板
第三章 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和操作要点
收线器(笼式)
笼式收线下一阶 段可能要启用。 对比盘式收线好 处就是在换笼子 时,可以不产生 短主要组成部分和操作要点
收线器(笼式)操作面板:包括 全线点动、成圈点动、储线开关、 换卷开关、故障消音按钮,以及 气压控制旋钮。
主要质量问题及解决办法
3
第一章 中拉机的安全操作规则
⑴ 在运行中所有人员均不得停留于收线机防护门前方。 ⑵ 收线机防护门在运行中不能打开。 ⑶ 收线顶针尚未夹紧线盘不能启动机器。 ⑷ 当操作夹紧线盘时,严禁手,头伸入线盘轴孔位置。 ⑸ 首次使用,或采用不同的线盘要注意收线机顶针全安插 销是已到达工作位置。 ⑹ 经常检查收线机顶针全安插销是否松动或脱落。
收线器(盘式)
第三章 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和操作要点
·通过操作面板旋钮,调 节气压(张力表),来改 变收线张力 ·托板升降由“托盘升” “托盘降”按钮控制。 ·线盘松开、夹紧由按钮 “顶针进” “顶针退” 操作,气缸带动,夹紧时 安全插销到位,防止意外 时,线盘脱出。 ·排线宽度调节由开关 “排左调节” “排右调 节”操作 ·排线节距由“排线给定” 调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