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中秋节教案《中秋节活动》含反思
幼儿园教案中秋节小班活动反思

幼儿园教案中秋节小班活动反思活动名称:中秋节小班活动活动时间:2024年9月30日活动地点:幼儿园活动室参与人员:小班全体幼儿及班主任活动目标:1.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
2.培养幼儿对中秋节的兴趣,增进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
3.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活动准备:1.准备中秋节的相关资料、图片、音乐等素材。
2.制作手工灯笼、月饼等道具。
3.准备中秋节相关的游戏道具。
4.打印制作中秋节的绘本,用于故事分享环节。
活动流程:1.登记签到(5分钟)班主任指导幼儿进行签到,并注意观察幼儿的表情和情绪。
2.游戏环节:"月亮寻宝"(15分钟)班主任将事先藏好的月亮图案放在幼儿园的不同角落,并让幼儿们寻找。
寻找过程中,班主任介绍月亮的形状、颜色等特点,帮助幼儿加深对中秋节月亮的认识。
3.绘本分享:《嫦娥奔月》(15分钟)班主任通过阅读绘本《嫦娥奔月》,讲述中秋节的由来和传统故事。
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绘本中的插图,让幼儿通过想象进入故事情景中。
4.手工制作:灯笼制作(30分钟)班主任向幼儿们介绍中秋节的传统习俗,特别是制作灯笼的传统活动。
提供材料和示范,指导幼儿制作纸灯笼。
班主任在制作过程中积极鼓励幼儿,能够制作完成的灯笼可以在晚间中秋节联欢活动中使用。
5.听音乐:《月亮代表我的心》(10分钟)班主任播放《月亮代表我的心》这首经典中秋节歌曲,通过听音乐的方式,让幼儿们感受到中秋节的浪漫和温馨。
6.联欢活动:月亮许愿(20分钟)幼儿围坐在一起,用手工制作的灯笼和月饼,分享自己的中秋节愿望。
班主任鼓励幼儿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听取他们的祝福和愿望。
7.活动总结(5分钟)班主任向幼儿总结整个活动过程,鼓励幼儿们讲述自己在活动中的体会和感受。
活动反思:本次中秋节小班活动在时间安排和活动内容上都比较合理,能够满足小班幼儿的需求和能力水平。
在活动过程中,我注意到以下几个问题:1.活动前的准备不充分:活动前我没有认真查找相关资料,导致讲解中秋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时,知识讲解不够系统和准确。
幼儿园中秋节活动教案及反思(九篇)

幼儿园中秋节活动教案及反思(九篇)幼儿园中秋节活动教案及反思篇1一、活动目标:1、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体验民族节日的快乐。
2、了解简单的节日风俗和有关的民间传说。
3、吃月饼,体会分享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1、月亮变化的图片;2、民间故事《嫦娥奔月》的视频;3、为每一个孩子准备半块月饼。
三、活动过程:1、通过讨论月亮的变化(通过童谣《月姐姐》),让孩子们知道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民间节日。
2、中秋节也叫团圆节,说说人们在中秋节的活动。
问:你是怎么过中秋节的?答:如中秋节晚上一家人一边看月亮一边吃月饼、放烟火、玩灯,一家人团团圆圆等。
你喜欢过中秋节吗?为什么?3、看民间故事《嫦娥奔月》的视频,让小朋友了解这个有关中秋节的民间传说,师生对故事进行讨论。
4、观察月饼,分享月饼,体验节日的快乐,分享的快乐。
活动反思:这个活动通过民俗、民间传说《嫦娥奔月》和观察并分享月饼三个方面让小朋友认识中秋节,下面说两点这次活动的不足:1、配合童谣《月姐姐》展示的月亮变化的图片由一个个单独的图片改为电子版的图片在幻灯片上进行演示,这样更科学、更形象。
2、此次活动中秋节一家人团团圆圆这一意义体现不够充分,在过程的第二和第三部分要注意处处渗透中秋节也叫团圆节这一认识。
幼儿园中秋节活动教案及反思篇2活动目标: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基本的文化习俗。
2、通过观察、记录月亮的变化,知道节日与月亮的关系,引起幼儿对天文现象的兴趣。
3、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幼儿晚上观察月亮的变化活动过程:1、从阴历的八月初一开始,要求孩子在家和家长一起观察记录月亮,孩子用绘画的形式记录,讲述自己的发现,家长用文字记录下来。
第二天早上来园后,互相讲述自己的观察发现。
2、十五过后,将自己的记录带到幼儿园,挂到指定的地方,互相看,寻找月亮变化的规律。
3、从十六开始,晚上观察后,早上来园后将自己的观察记录下来,互相讲述。
幼儿园大中小班中秋节社会教案《中秋快乐》及教学反思(推荐五篇)

幼儿园大中小班中秋节社会教案《中秋快乐》及教学反思(推荐五篇)第一篇:幼儿园大中小班中秋节社会教案《中秋快乐》及教学反思中秋快乐教案适用于大中小班的中秋节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乐于交往与分享,能积极、主动、大胆地表达与表现,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与习俗,感受与教师、家长、同伴共同庆祝佳节的快乐,萌发爱老师、父母、同伴的情感,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秋快乐教案吧。
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与习俗,感受与教师、家长、同伴共同庆祝佳节的快乐,萌发爱老师、父母、同伴的情感。
2、乐于交往与分享,能积极、主动、大胆地表达与表现。
3、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4、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请家长帮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共同收集有关资料。
开展观察月亮变化的记录活动。
2、物质准备:与幼儿共同制定庆祝中秋节亲子活动的计划、确定布置方案后,共同准备布置活动会场所需要的材料,月饼及分享食物等。
活动前幼儿通过张贴海报、制作邀请函的形式,邀请父母来园参加庆祝活动。
活动过程:1、庆典活动(幼儿主持活动):(1)、幼儿交流观察月亮边哈的情况,进一步感知月亮变化的奥秘。
(2)、请家长介绍中秋节的来历。
(3)、开展亲子活动:师、幼、家长共同表演自己编排的节目。
2、团团圆圆过中秋,赏月、分享活动。
1、结束:举办化装舞会。
(扮演自己喜欢的形象并跳邀请舞)教学反思:在课后我觉得我们学到的知识还是在社会领域的内容比较多,整体感觉幼儿对故事的内容并不是很感兴趣,但还是算接近目标了吧。
本文扩展阅读: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第二篇:幼儿园小班中秋节教案《快乐过中秋》含反思快乐过中秋教案适用于小班的中秋节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做月饼,送月饼,买月饼,尝月饼发展幼儿协作游戏的能力,增强幼儿交往能力,了解、认识各种各样的月饼,快来看看幼儿园快乐过中秋教案吧。
幼儿园小班中秋节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小班中秋节教案及反思【引言】中秋节,一年一度的传统华人节日。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家家户户都会举行庆祝活动,其中就包括幼儿园的小朋友们。
中秋节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节日,也是让孩子们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好机会。
因此,对于幼儿园的小班老师,如何开展一堂优秀的中秋节教学活动至关重要。
下面是我对幼儿园小班中秋节教案及反思的总结。
【教学目标】中秋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孩子们在其中感受到家庭、社会和民族的长盛不衰。
本次教学旨在通过此次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中秋节的历史意义、文化内涵及传统习俗;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民族的自豪感,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爱国情感。
【教学内容】1.风俗习惯: 月饼节目;吃月饼, 吃柚子; 赏月。
2.故事: 《嫦娥奔月》、《吴刚砍桂》。
3.手工制作:制作月饼,制作吴刚捉仙桌面装饰。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唱中秋节歌曲。
2.老师简要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和中秋节的风俗习惯。
二、主体环节1.观看《嫦娥奔月》、《吴刚砍桂》的视频,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中秋节的由来和传说。
2.制作月饼:老师在班级里准备好食材和文具,让孩子们动手制作月饼。
教师要注意保障孩子们的安全,掌握好火源等看护工作。
3.制作吴刚捉仙桌面装饰:让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样子各异的桌面摆饰。
并给予孩子们适当指导。
三、总结环节1.口头总结:教师与孩子讨论本次活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开展情况好坏。
2.书面总结:让孩子以图片、写实、出钩等方式把本次活动的感受、见闻和体验记录下来。
【教学反思】通过对本次教案的实践,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收获和反思:一、教师在开展此类教学活动时,要注意安全问题,如制作月饼较为危险,教师要一边指导,一边看护,确保孩子们的安全。
二、在分给孩子材料时,教师要合理分配,防止浪费,免得影响开展其他活动的进行。
三、教师在开展本次活动时,注重天气情况,选择合适的室内活动,保证孩子们身体健康。
四、教师在教学前环节的导入,将难度逐步加大,与全班孩子们互动,引入主题。
小班节日教育活动中秋节教案反思

小班节日教育活动中秋节教案反思《小班节日教育活动中秋节教案反思》教案编写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组织和指导教师开展教育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参与度。
在本次中秋节的教学活动中,我们采用了小班制的方式,旨在通过互动游戏、手工制作和传统文化的体验,使学生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培养他们的情感以及文化意识。
本篇反思主要针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教学目标设置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我们的教学目标主要有:1.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2.通过亲手制作中秋节的手工艺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3.通过互动游戏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4.激发学生对中秋节的美好寄托和祝福,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过程分析1.活动准备:提前准备好教学用具和材料,如中秋节的故事书籍、制作月饼的材料、纸板、颜料等。
2.教学导入:通过唱儿歌、观看中秋节的视频等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中秋节的好奇心。
3.教学讲解:讲解中秋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帮助学生理解中秋节对中国人的重要性和意义。
4.手工制作:引导学生使用材料制作中秋节的手工艺品,如制作纸板月亮、做月饼等,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互动游戏:设计一些与中秋节相关的互动游戏,如捉月亮、传月饼等,引发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意识。
6.情感表达:让学生思考中秋节的意义和美好寄托,鼓励他们用绘画、写字等方式表达自己的祝福和思念之情。
三、教学成果评价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们的学习成果和表现令人满意:1.学生们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能够回答相关问题,表达自己的理解;2.学生们在手工制作环节中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和创造力,制作出了精美的手工艺品;3.学生们在互动游戏中展现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积极参与其中;4.学生们用绘画、写字等方式表达了对中秋节的祝福和思念。
四、反思和改进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们取得了一些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1.教学目标的选择和设计不够明确和具体,导致活动过程中有些模糊和混乱;2.活动中的教学材料和教具准备不充分,有些材料和工具不够实用和恰当;3.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参与的引导不够到位,导致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不够高;4.活动中的互动游戏设计不够创新和趣味性不够强,有些游戏规则和方式不够清晰。
幼儿园《中秋节》教案反思(精品6篇)

幼儿园《中秋节》教案反思(精品6篇)幼儿园《中秋节》教案反思篇1活动内容:认识中秋节活动目标1.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体验民族节日的快乐。
2.喜欢民族节日,了解简单的节日风俗和有关的民间传说。
3.知道吃月饼的.意义,体会分享的愉快,了解简单的节日风俗和有关的民间传说。
活动重、难点: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活动准备:1.月饼图片。
2.民间故事《常娥奔月》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播放月饼图片,激发幼儿兴趣二、基本部分1.通过讨论月亮的变化,让孩子们知道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民间节日。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让孩子们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3.了解人们在中秋节的活动。
问:你是怎么过中秋节的?你喜欢过中秋节吗?为什么?4.观察月饼,通过分享月饼体验节日的快乐。
A.月饼有很多种,谁来介绍一下自己见到的月饼?——引导孩子们从形状、颜色、味道来介绍。
B、月饼为什么是圆的呢?C、老师小结。
D、分享月饼。
5.听故事《常娥奔月》。
三、结束部分品尝月饼幼儿园《中秋节》教案反思篇2活动目标:1、知道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有赏月、吃月饼等习俗;尝试在面团上用模具印花的方法表达月饼的花纹、图案。
2、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3、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面粉、月饼模具、帽子,桌布口罩音乐活动过程:一、中秋到,道中秋你知道中国特有的节日吗?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敬老节、中秋节的由来和有关传说和习俗"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等。
吃月饼、赏月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看月饼,说月饼说说月饼的不同形状不同,一般多见是圆形,还有方形,心形等等花纹不同。
月饼上都有花纹,有的是图案,有的还有文字。
馅儿不同,豆沙、玫瑰、鲜肉等。
制作方法不同(制作材料不同),冰激凌、冰皮、广式、苏式等。
幼儿园小班中秋节活动总结反思(7篇)

幼儿园小班中秋节活动总结反思中秋佳节代表着团圆、吉祥,为了让孩子知道中秋佳节的来历、风俗习惯,我班举行了“庆中秋”活动,孩子们齐聚在一起,欢度中秋节。
在活动中教师通过给孩子讲中秋节的故事,让他们感受其中蕴涵的优良传统和民族文化,共同分享了节日的快乐。
活动不仅增强了孩子们与人分享的意识,也促进了孩子们之间的交流能力,更加深了孩子们对中华民俗文化的感受和认识。
中秋节期间,我们以班级为单位举行了“香香的月饼”这一主题活动。
一、中秋节活动方案目标1、学着用搓、压的方法,把泥搓园压扁,并能用工具在泥面上刻印各种花纹。
2、喜欢民间节日,体验节日的快乐。
二、活动流程如下1、引出____月十五中秋节。
出示月饼,让孩子们讲讲月饼的形状和花纹。
2、老师讲解并示范用橡皮泥做月饼的方法。
孩子们操作老师指导,鼓励孩子们大胆绘制花纹。
3、月饼展览会。
将幼儿做的月饼出示展览。
4、小结活动。
这次庆中秋活动,给孩子们留下了美好深刻的回忆。
通过这次集体活动,孩子们不仅了解了有关中秋节的一些知识,也体会到在集体生活中应学会分享与合作,他们对中国这一传统佳节及传统文化也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和热爱。
幼儿园小班中秋节活动总结反思(二)我们幼儿园小班成功举行了以制作水果沙拉为主题的”团团圆圆中秋节“活动,家长们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活动,这体现了家长们对孩子们的关注以及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这一活动主要是让宝宝们感受一下在这个大家庭中和小朋友们一起过节的氛围,感受团结的力量,同时教育孩子们有好东西要先分享给爸爸妈妈。
这次活动无论是从设计还是流程都很完美,能够调动起孩子和家长们的积极性。
让宝宝们和家长们互相配合,共同动手制作属于他们自己的水果沙拉,家长们千思百异,制作的水果沙拉也各有千秋。
这次活动尽管有很多闪光点,但也有很多瑕疵,由于人比较多,家长们比较兴奋,使得开始现场比较混乱,活动没法继续进行,经过园长和主持人的多次提醒后活动才慢慢步入正轨,得以进行。
节日《中秋节》小班语言教案反思

节日《中秋节》小班语言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语言领域教材《我们的节日》第四章《中秋节》一节。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介绍中秋节的起源、传统习俗、月饼的制作过程以及相关的民间故事——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通过故事、歌曲、游戏等形式,让学生感受中秋节的氛围,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起源、时间和习俗,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 通过讲述民间故事,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与人分享、助人为乐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民间故事的讲述与理解。
2. 教学重点:中秋节习俗的介绍与体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月饼模具、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月亮图片,引导学生讲述自己对月亮的认识,引出中秋节的主题。
2. 新课内容:(1)介绍中秋节的起源、时间和习俗。
(2)讲述民间故事《嫦娥奔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理解故事内涵。
(3)开展“月饼制作”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制作月饼,体验中秋节的氛围。
3.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用剪纸、贴画等方式创作一幅关于中秋节的作品。
4. 随堂练习:学生动手制作关于中秋节的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中秋节的起源、时间、习俗。
2. 民间故事《嫦娥奔月》。
3. 月饼制作过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和家人一起赏月,观察月亮的变化,并用画笔记录下来。
2. 答案:学生需提交一幅关于月亮变化的画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对中秋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课堂组织方面,还需加强纪律管理,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了解更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如其他民间故事、各地习俗等,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新课内容中的民间故事讲述与理解。
2. 实践活动“月饼制作”的开展与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中秋节教案《中秋节活动》含反思
中秋节活动教案适用于小班的中秋节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秋节活动教案吧。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3、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4、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发动幼儿自带水果和月饼活动形式:班级集体活动
活动流程:介绍节日--欣赏故事--谈话品尝
活动过程:
一、介绍节日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农历8月15日是中秋节。
二、欣赏故事听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讨论: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下。
三、谈话品尝:
1、中秋节吃什么?
2、分享:
共同品尝自带的月饼和水果。
说说自己所带的食品。
附: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象小姑娘的眉毛。
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
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后来取。
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好象弯弯的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
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让她再过五天来取。
五天又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象只小船。
她来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上。
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我只好重做了。
”又是五天过去了,月亮姑娘来取衣裳,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姑娘变得圆圆的,象一只圆盘那样,吃了一惊:”啊你又长胖了!”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材量不准,我没法给你做衣裳了。
”原来,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她到现在还穿不合身的衣裳。
你,白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她不好意思出来,只有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教学反思:
中秋佳节是我们中国一个传统的重大节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是孩子们观赏月亮,品尝月饼,学习分享的大好时机。
为了使孩子们感受民族传统文化之美,活动前让孩子们自己和家长一起买月饼,带月饼到幼儿园,并请家长们配合晚上和幼儿在家一起观赏美丽的月光。
小百科: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
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