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考数学第一轮考点专题测试题41

合集下载

2011年全国中考《一元二次方程》测试题

2011年全国中考《一元二次方程》测试题

第1页2011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测试题一、选择题1. (福州)一元二次方程(2)0x x -=根的情况是(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只有一个实数根D.没有实数根2.(山东滨州)某商品原售价289元,经过连续两次降价后售价为256元,设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x,则下面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 ) A. ()22891256x -= B. ()22561289x -= C. 289(1-2x)=256 D.256(1-2x)=2893. (山东威海)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0x m x m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m 的值是( ) A .0B .8C .42±D .0或84.(四川南充市) 方程(x+1)(x -2)=x+1的解是( )(A )2 (B )3 (C )-1,2 (D )-1,35. (江西)已知x=1是方程x 2+bx-2=0的一个根,则方程的另一个根是( ) A.1 B.2 C.-2 D.-16. (福建泉州)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 2-4x+3=0两根为x 1、x 2, 则x 1·x 2等于( )A. 4B. 3C. -4D. -37. (甘肃兰州)下列方程中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A .2210x x +=B .20ax bx c ++=C .(1)(2)1x x -+=D .223250x xy y --=8. (甘肃兰州)用配方法解方程2250x x --=时,原方程应变形为( )A .2(1)6x +=B .2(2)9x +=C .2(1)6x -=D .2(2)9x -=9. (江苏泰州)一元二次方程x 2=2x 的根是 ( )A .x=2B .x=0C .x 1=0, x 2=2D .x 1=0, x 2=-210.(重庆江津)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 -1)x 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a<2 B,a>2 C.a<2且a ≠1 D.a<-2·11. (江西南昌)已知x=1是方程x 2+bx-2=0的一个根,则方程的另一个根是( ) A.1 B.2 C.-2 D.-112. (江苏南通)已知3是关于x 的方程x 2-5x +c =0的一个根,则这个方程的另一个根是( )A. -2B. 2C. 5D. 613. (四川凉山州)某品牌服装原价173元,连续两次降价00x 后售价价为127元,下面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 )A .()2001731127x += B .()0017312127x -= C .()2001731127x -= D .()2001271173x += 14. (安徽)一元二次方程x (x -2)=2-x 的根是( )A .-1B .2C .1和2D .-1和2二、填空题15. (江苏扬州)某公司4月份的利润为160万元,要使6月份的利润达到250万元,则平均每月增长的百分率是16.(山东滨州)若x=2是关于x 的方程2250x x a --+=的一个根,则a 的值为______.AD 利用17.(江苏宿迁)如图,邻边不等..的矩形花圃ABCD ,它的一边已有的围墙,另外三边所围的栅栏的总长度是6m .若矩形的面积为4m 2,则AB 的长度是 m (可利用的围墙长度超过6m ).18. (江苏镇江)已知关于x 的方程260x mx +-=的一个根为2,则m=_____,另一根是_______.三、解答题19、(山东聊城)解方程:()220x x x -+-=20. (江苏南京)解方程x 2-4x +1=021.解方程(配方法):22320x x +-=.。

2011数学中考第一轮复习课件 第3讲 整式及其运算

2011数学中考第一轮复习课件 第3讲 整式及其运算
8.先化简,再求值: (2x-1)2-(x+2)(x-2)-4x(x-1),其中 x= 3.
解:原式=-x2+5 当 x= 3,原式=2
考点训练 3
整式及其运算 (训练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1.(2010·桂林)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a6÷a2=a3 B.5a2-3a2=2a C.(-a) 2·a3=a5 D.5a+2b=7ab
4.如果 a-3b=-3,那么代数式 5-a+3b 的值是( A.0 B.2 C.5 D.8
D )
5.如果代数式 4y2-2y+5 的值为 7,那么代数式 2y2-y+1 的值等于( A.2 B.3 C.-2 D.4
6.若 m2-n2=6,且 m-n=3,则 m+n=2.
A )
7.化简:(x+3) 2-(x-1)(x-2). 9x+7
1.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A ) A.x3·x2=x5 B.x+x2=x3 x 3 x3 3 2 C.2x ÷x =x D.( ) = 2 2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C ) A.a3·a4=a12 B.a6÷a3=a2 C.2a-3a=-a D.(a-2)2=a2-4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D ) A.2x5-3x3=-x2 - B.(-2x2y)3·4x 3=-24x3y3 1 1 1 C.( x-3y)(- x+3y)= x2-9y2 2 2 4 D.(3a6x3-9ax5)÷(-3ax3)=3x2-a5
)
【解析】同类项必须满足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 【答案】C
15.(2011 中考预测题)现规定一种运算:x*y=xy+x-y,其中 x、y 为实数,则 x*y+(y -x)*y 等于( ) A.x2-y B.y2-y C.y2 D.y2-x

2011年中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学案(代数式第4课时)

2011年中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学案(代数式第4课时)

第____周星期___第___节本学期学案累计: 课时上课时间:______ 签名:____我们的追求:让每位同学都得到发展我们的约定:我的课堂,我作主!课时4.二次根式【课前预测】1.(07福州)当{ EMBED Equation.DSMT4 |x___________时,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2.(07上海)计算:__________.3.(06长春)计算:= _____________.4.下面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A. B. C. D.5.(08荆州)下列根式中属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 B. C. D.【考点呈现】1.二次根式的有关概念⑴式子叫做二次根式.注意被开方数只能是.并且根式.⑵简二次根式被开方数所含因数是,因式是,不含能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3) 同类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被开方数几个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2.二次根式的性质⑴ 0;⑵(≥0)⑶;⑶();⑷().3.二次根式的运算(1) 二次根式的加减:①先把各个二次根式化成;②再把分别合并,合并时,仅合并,不变.【考题例析】例1 (08芜湖)估计132202⨯+的运算结果应在()A.6到7之间 B.7到8之间 C.8到9之间 D.9到10之间例2 计算:⑴( 07台州);【考题训练】1.(06南昌)计算: .2.(06南通)式子有意义的x 取值范围是________.3.(06海淀)下列根式中能与合并的二次根式为( )A .B .C .D .4.(08大连)若,则xy 的值为 ( )A .a 2B .b 2C .b a +D .b a -5.在数轴上与表示的点的距离最近的整数点所表示的数是 .6.(1)(06无锡)计算:º;(2)(08宜宾)计算:.﹡7.(08广州)如图,实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化简 .。

初中数学中考一轮复习专题1数与式重点、考点知识、方法总结及真题练习

初中数学中考一轮复习专题1数与式重点、考点知识、方法总结及真题练习

在实数范围内,正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数.我们已经学习过的非负数有如下三种形式:
(1)仸何一个实数 a 的绝对值是非负数,即| a |≥0; (2)仸何一个实数 a 的平方是非负数,即 a2 ≥0; (3)仸何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是非负数,即 a 0 ( a 0 ).
非负数具有以下性质: (1)非负数有最小值零; (2)有限个非负数乊和仍是非负数; (3)几个非负数乊和等于 0,则每个非负数都等于 0. 4.实数的运算
a a (a 0, b 0) bb
②.加减法
将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后,将同类二次根式的系数相加减,被开方数和根指数丌变,
即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典例】
1.计算:5 +
﹣×+ ÷.
【答案】 【解析】解:原式= + ﹣
+3 ÷
=2 ﹣1+3
=2 +2.
x xy xy y
2.若 x 0 ,化简
注:单独一个字母戒一个数也是代数式.
2.代数式的分类:
3.代数式的书写规则: (1)数字不字母相乘戒字母不字母相乘,通常把乘号写作“ ”戒省略丌写,字母乊间的
顺序可以交换,但一般按字母表中的先后顺序写.数字应在字母乊前.如: 3b 丌要写成 b3 (2)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都变成分数和乘法来计算.如: 2a b 写成 2a
x
2
0

x
1 且x 2
2
.
【难度】易
【结束】
2.若
,则 ( )
A. b>3B. b<3C. b≥3D. b≤3
【答案】D.
【解析】
3 b = 3 b ,所以 3 b ≥0,即 b 3 .

中考数学第一轮专题限时训练精选试题及答案

中考数学第一轮专题限时训练精选试题及答案

2015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资料毛坦厂中学叶集分校皖西当代中学二零一四年十月坚持到底,三载拼搏终有回报决胜中考,父母期盼定成现实序言第一轮复习的目的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要“过三关”:(1)过记忆关。

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等,没有准确无误的记忆,就不可能有好的结果。

要求学生记牢认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特别是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和、差公式,没有准确无误的记忆。

要求学生用课前5 ---15分钟的时间来完成这个要求,有些内容重点串讲。

(2)过基本方法关。

如,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过基本计算关:如方程、不等式、代数式的化简,要求人人能熟练的准确的进行运算,这部分是决不能丢。

(3)过基本技能关。

如,给你一个题,你找到了它的解题方法,也就是知道了用什么办法,这时就说具备了解这个题的技能。

做到对每道题要知道它的考点。

基本宗旨:知识系统化,练习专题化。

2、具体要求与做法:(1)认真阅读考纲,搞清课本上每一个概念,公式、法则、性质、公理、定理。

重视教材的基础作用和示范作用。

抓基本概念的准确性;抓公式、定理的熟练和初步应用;抓基本技能的正用、逆用、变用、连用、巧用;能准确理解教材中的概念;能独立证明书中的定理;能熟练求解书中的例题;能说出书中各单元的作业类型;能掌握书中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做到基础知识系统化,基本方法类型化,解题步骤规范化(2)抓住基本题型,学会对基本题目进行演变,如适当改变题目条件,改变题目问法等。

(3)初中数学教材中出现的数学方法有:换元法、配方法、图象法、解析法、待定系数法、分析法、综合法、分析综合法、反证法、作图法。

这些方法要按要求灵活运用。

因此复习中针对要求,分层训练,避免不必要的丢分,从而形成明晰的知识网络和稳定的知识框架。

研读课标(特别注意课标中可操作性语言,对“了解”“理解”“掌握”“灵活应用”等做出具体界定),以课本为依据,不扩展范围和提高要求.据课本内容将有关的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及基本运算、基本推理,基本作图,基本技能和方法等形成合理的知识网络结构,通过网络结构,体现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体现知识的联系,体现知识的应用功能,做到遗漏的知识要补充;模糊的概念要明晰;零散的内容要整合;初浅的理解要深化,要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关注“双基”所蕴涵的数学本质及其在具体情况中的合理应用.(4)防范错误。

专题反比例函数-中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课件(全国通用)

专题反比例函数-中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课件(全国通用)

考 其中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k是比例系数. 点
真 表达式:y k 或y=kx-1 或 xy=k(k≠0).

x
防错提醒:(1)k≠0;(2)自变量x≠0;(3)函数y≠0.


提 升
考点1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检 测

2.(202X•T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过点A(m,0),B(m+2,0)
检 测

1及.如y2图=,2x直的线图l象⊥分x于别点交P于,且点与A反、比B,例连函接数OA,yO1B=,已4x
y
点 知 △AOB的面积为_1__.
l A B
真 题

2y.2如 图kx2 ,(x平行0)的于图x轴象的分直别线相与交函于数A,yB1两 k点x1 (,x点 0A)在与点 B的右侧,C为x轴上的一个动点,若△ABC的面积为
x
O
两点,PA⊥y轴于点A,QN⊥x轴于点N,作PM⊥x y
x
精 轴于点M,QB⊥y轴于点B,连接PB、QM,△ABP的A P
练 提 面积记为S1,△QMN的面积记为S2,则S1_=_____S2.B
Q
升 (填“>”“<”或“=”)
OM N
x
考点2 反比例函数k的几何意义
检 测
1.如图,点A(m,1),B(2,n)在双曲线 y k (k 0) 上连接OA,OB. x
练 过平移,旋转来考查.注意利用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性质
提 升
构建全等和类似,利用平移,旋转的性质沟通坐标之间的关系.
考点4 反比例函数与几何图形结合
检 测
(交2于02点X·P(T22,04))如.已图知,直点线A(y4=,k01x)(,xB≥(00,)3与),双连曲接线AB,将yRt△k(x2xA>OB0沿)相OP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专题突破练习—有理数的运算(含解析)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专题突破练习—有理数的运算(含解析)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专题突破练习—有理数的运算(含解析)一、单选题1.(2022·陕西西安交大第二附属中学南校区九年级其他模拟)﹣23的倒数是()A.32B.23C.﹣32D.﹣23【答案】C【分析】根据:除0外的数都存在倒数,两个乘积是1的数互为倒数,0没有倒数;判断即可.【详解】解:﹣23的倒数是﹣32.故答案为:C.2.(2022·重庆字水中学九年级三模)下列各数中,相反数最大的是()A.-5 B.-2 C.-1 D.0【答案】A【分析】求得各选项的相反数,然后比较大小即可. 【详解】解:各选项的相反数分别为5,2,1,0∵5210>>>∴-5的相反数最大故答案为A .3.(2022·西安市铁一中学九年级其他模拟)据新浪财经2022年4月2日报到,第一龙头股贵州茅台一路走高,截至收盘涨近6%至2162元,收涨5.75%,市值激增至272000000元.数据272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627210⨯B .82.7210⨯C .90.27210⨯D .927210⨯ 【答案】B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10n a ⨯的形式,其中110a ≤<,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详解】解:8272000000 2.7210=⨯,故选:B.4.(2022·长春市解放大路学校九年级其他模拟)下列各数中,比2021-小的数为()A.2022-B.2020-C.0 D.2020【答案】A【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即可求解.【详解】∵2022-<2020-<2021-<0<2020故比2021--小的数为2022故选A.5.(2022·福建泉州市·泉州五中九年级其他模拟)据报道,2020年泉州GDP总量突破万亿大关,约为10159亿元,居全国第18位,其中数10159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12⨯元C.4⨯元D.51.0159100.1015910⨯元B.131.015910⨯元0.1015910【答案】A【分析】根据题意,运用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可直接得出答案,要注意绝对值大于1的数字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10n a ⨯,其中110a ≤<,n 为正整数.【详解】解:10159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21.015910⨯,故选:A .6.(2022·山东省诸城市树一中学九年级三模)若x x +=0,那么实数x 一定是( )A .负数B .正数C .零D .非正数 【答案】D【分析】先整理,然后根据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进行解答.【详解】解:由x +|x |=0得,|x |=−x ,∵负数或零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x 一定是负数或零,即非正数.故选:D .7.(2022·江苏南京·)下列四个实数中,是负数的是( )A .-(-1)B .(-1)2C .|-1|D .(-1)3【答案】D 【分析】根据相反数的定义、乘方的定义、绝对值的性质及负数和正数的概念判断可得. 【详解】解:A .-(-1)=1,是正数,不符合题意;B .(-1)2=1,是正数,不符合题意;C .|-1|=1,是正数,不符合题意;D .(-1)3=-1,是负数,符合题意;故选:D .8.(2022·河南师大附中九年级三模)1长度单位“埃”,等于一亿分之一厘米,那么一本杂志长为35厘米,等于( )埃.A .73.510⨯B .83.510⨯C .93.510⨯D .83.510-⨯ 【答案】C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 ×10n 的形式,其中1≤|a |<10,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是正整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整数.【详解】解:35cm=35×108埃=3.5×109埃.故选:C.9.(2019·宁夏)如图,是一组按照某种规律摆放而成的图案,第1个图有1个三角形,第二个图有4个三角形,第三个图有8个三角形,第四个图有12个三角形,则图5中三角形的个数是()A.8 B.12 C.16 D.17【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第一个图案有三角形1个.第二图案有三角形1+3=4个.第三个图案有三角形1+3+4=8个,第四个图案有三角形1+3+4+4=12,第五个图案有三角形1+3+4+4+4=16,故选C.考点: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10.(2022·江苏苏州·)21÷(-7)的结果是()A.3 B.-3 C.13D.13【答案】B【分析】直接根据有理数的除法法则进行求解即可;【详解】21÷(-7)=-3,故选:B.二、填空题11.(2022·厦门市第九中学九年级二模)2022年厦门中考生大约39700人,这个数字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答案】3.97×104【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详解】解:39700=3.97×104.故答案为:3.97×104. 12.(2022·广东)已知a ,b 为有理数,如果规定一种新的运算“※”,规定:23a b b a =-※,例如:122231431=⨯-⨯=-=※,计算:()235=※※_________ .【答案】10 【分析】根据a ※b =2b -3a ,可以计算出所求式子的值. 【详解】解:∵a ※b =2b -3a ,∴(2※3)※5=(2×3-3×2)※5=(6-6)※5=0※5=2×5-3×0 =10-0=10,故答案为:10.13.(2022·贵州)某同学在银行存入1000元,记为1000+元,则支出500元,记为______元.【答案】500【分析】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表示.【详解】解:“正”和“负”相对,所以,若向银行存入1000元,记作“+1000元”,那么向银行支出500元,应记作“﹣500元”.故答案为:﹣500.14.(2022·浙江)已知实数a,b互为相反数,且|a+2b|=1,b<0,则b=_____.【答案】-1【分析】直接利用互为相反数的定义得出a+b=0,进而化简得出答案.【详解】解:∵实数a,b互为相反数,∴a+b=0,∴|a+2b|=|a+b+b|=|b|=1,∵b<0,∴b=﹣1.故答案为:﹣1.15.(2019·云南)如果x的相反数是2019,那么x的值是__________.【答案】2019-【解析】【分析】根据相反数的定义进行分析即可.【详解】解:∵2019-的相反数是2019,x的值是:2019-.故答案为2019-三、计算题16.(2020·河北九年级一模)小盛和丽丽在学完了有理数后做起了数学游戏(1)规定用四个不重复(绝对值小于10)的正整数通过加法运算后结果等于12,小盛:1+2+3+6=12:丽丽:1+2+4+5=12,问是否还有其他的算式,如果有请写出来一个,如果没有,请简单说明理由:(2)规定用四个不重复(绝对值小于10)的整数通过加法运算后结果等于12;【答案】(1)见解析;(2)答案不唯一,-1-3+7+9=12.【分析】(1)由于1+2+3+4=10,要想和为12,在此基础上要加上2,据此进行思考即可;(2)根据有理数加减法法则按要求进行计算即可(答案不唯一).【详解】(1)没有其他算式了,四个小于10的不同的正整数最小的和为1+2+3+4=10,要想得到和为12,需要加2,则任何两个数加1或者任意一个数加2,又因为数字不能重复,所以只能是3+1或4+1,3+2,或4+2;故符合条件的算式有1+2+4+5,1+2+3+6;只有两个;(2)答案不唯一,如:-1-3+7+9=12,写出一个即可.17.(2020·河北保定市·)计算下列各式的值.(1)(﹣53)+(+21)﹣(﹣69)﹣(+37)(2)﹣3.61×0.75+0.61×3+(﹣0.2)×75%.4【答案】(1)0;(2)-2.4【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法则,先省略括号,再进行计算即可得解;(2)逆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1)(﹣53)+(+21)﹣(﹣69)﹣(+37)=﹣53+21+69﹣37=﹣90+90=0;(2)33.610.750.61(0.2)75%-⨯+⨯+-⨯4=﹣3.61×0.75+0.61×0.75+(﹣0.2)×0.75=0.75×(﹣3.61+0.61﹣0.2)=0.75×(﹣3.2)=﹣2.4.18.(2022·河南九年级一模)计算下列各题(1)3-----(2)|25|(15)(2)15351-+-+÷-()()2681224(3)23122--⨯--÷-3[(1)()6||]293(4)3331⨯--⨯+-⨯+⨯-2(1)213(1)5(13)7474;(4)-49【答案】(1)4;(2)-9;(3)34【分析】(1)原式先计算乘方及绝对值的代数意义计算即可求出值;(2)原式利用除法法则变形,再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即可求出值;(3)原式先计算乘方运算,再计算乘除运算,最后算加减运算即可求出值;(4)原式逆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即可求出值.【详解】解:(1)原式83154=--+=;(2)原式1535=-+-+⨯-()(24)26812=-+-1220910=-;9(3)原式2723=--⨯--⨯9[()6]8923=-++9943=;4(4)原式3311(25)13(2)=-⨯+-⨯+74410=-⨯-⨯71337=--1039=-;4919.(2018·石家庄市第四十一中学九年级二模)计算:(﹣2)3+(﹣3)×[(﹣4)2+2]﹣(﹣3)2÷(﹣2)【答案】-57.5【分析】按照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先乘方后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详解】解:原式=﹣8+(﹣3)×18﹣9÷(﹣2),=﹣8﹣54﹣9÷(﹣2),=﹣62+4.5,=﹣57.5.20.(2020·河北九年级其他模拟)利用运算律有时能进行简便计算.例198×12=(100-2)×12=1 200-24=1 176;例2-16×233+17×233=(-16+17)×233=233.请你参考黑板中老师的讲解,用运算律简便计算: (1)999×(-15);(2)999×11845+999×1-5⎛⎫⎪⎝⎭-999×1835.【答案】(1)-14 985;(2)99 900.【详解】(1)原式=(1 000-1)×(-15)=-15 000+15=-14 985.(2)原式=999×413 118-18555⎡⎛⎫⎤+-⎪⎢⎥⎣⎝⎭⎦=999×100=99 900.21.(2019·浙江中考模拟)计算:–23+6÷3×23.圆圆同学的计算过程如下:原式=–6+6÷2=0÷2=0,请你判断圆圆的计算过程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你写出正确的计算过程.【答案】–203.【详解】圆圆的计算过程不正确,正确的计算过程为:原式=﹣8+2×23=﹣8+43=﹣203.22.(2022·山东课时练习)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1)﹣38;(2)0.15;(3)a(a<0);(4)3b(b>0);(5)a﹣2(a<2);(6)a﹣b.【答案】(1)38;(2)0.15;(3)﹣a;(4)3b;(5)2﹣a;(6)a﹣b≥0时,a ﹣b;a﹣b<0时,b﹣a.【详解】(1)|﹣38|=38;(2)|+0.15|=0.15;(3)∵a<0,∴|a|=﹣a;(4)∵b>0,∴3b>0,∴|3b|=3b;(5)∵a<2,∴a﹣2<0,∴|a﹣2|=﹣(a﹣2)=2﹣a;(6)a﹣b≥0时,|a﹣b|=a﹣b;a﹣b<0时,|a﹣b|=b﹣a.23.(2022·全国课时练习)某沙漠可以粗略看成一个长方体,该沙漠的长度约是4800000m,沙层的深度大约是366cm,已知该沙漠中的体积约为33345km3立方千米.(1)请将沙漠中沙的体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出来(单位:m3);(2)该沙漠的宽度是多少米(精确到万位)?(3)如果一粒沙子体积大约是0.036mm3,那么,该沙漠中有多少粒沙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答案】(1)3.334 5×1013m3;(2)1.90×104m;(3)9.26×1023【详解】【分析】(1)首先把3 3345km3换算成33 345 000 000 000m3,再写成科学记数法.(2)沙漠的体积÷撒哈拉沙漠的长度÷沙层的深度=撒哈拉沙漠的宽度.(3)沙漠的体积÷一粒沙子体积=沙漠沙子的粒数.(1)33 345km3=33 345 000 000 000m3=3.334 5×1013m3;(2)3.334 5×1013m3÷4800000m÷366m≈1.90×104m.答:沙漠的宽度是1.90×104m.(3)3.334 5×1013m3=3.334 5×1022mm3,3.3345×1022mm3÷0.036mm3=9.26×1023(粒).答:沙漠中有9.26×1023粒沙子.。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专题 实数知识点、对应习题及答案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专题  实数知识点、对应习题及答案

实数考点1 实数的大小比较两实数的大小关系如下:正实数都大于0,负实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正实数,绝对值大的实数较大;两个负实数,绝对值大的实数反而小.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实数,右边的数总大于左边的数. 例1 比较3-2与2-1的大小.分析:比较3-2与2-1的大小,可先将各数的近似值求出来, 即3-2≈1.732-1.414=0.318,2-1≈1.414-1=0.414,再比较大小例2 在-6,0,3,8这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A.-6B.0C.3D.8 答:2-1,A 利用数轴考点2 无理数常见的无理数类型(1) 一般的无限不循环小数,如:1.41421356¨··· (2) 看似循环而实际不循环的小数,如0.1010010001···(相邻两个1之间0的个数逐次加1)。

(3) 有特定意义的数,如:π=3.14159265···(4).开方开不尽的数。

如:35,3注意:(1)无理数应满足:①是小数;②是无限小数;③不循环;(2)无理数不是都带根号的数(例如π就是无理数),反之,带根号的数也不一定都是无理数(例如4,327就是有理数).例3 下列是无理数的是( )A.-5/2B.πC. 0D.7.131412例4在实数中-23 ,0 3.14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B ,A考点3 实数有关的概念实数的分类(1)按实数的定义分类:⎪⎪⎪⎪⎪⎩⎪⎪⎪⎪⎪⎨⎧⎭⎬⎫⎩⎨⎧⎪⎪⎪⎩⎪⎪⎪⎨⎧⎭⎬⎫⎩⎨⎧⎪⎩⎪⎨⎧无限不循环小数负无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实数(2)按实数的正负分类:⎪⎪⎪⎪⎪⎩⎪⎪⎪⎪⎪⎨⎧⎪⎩⎪⎨⎧⎩⎨⎧⎪⎩⎪⎨⎧⎩⎨⎧负无理数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负实数负数)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正无理数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正实数实数例5若a 为实数,下列代数式中,一定是负数的是( ) A. -a 2 B. -( a +1)2 C.-2a D.-(a -+1)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负数和非负数的概念,同时涉及考查字母表示数这个知识点.由于a 为实数, a 2、( a +1)2、2a 均为非负数,∴-a 2≤0,-( a +1)2≤0,-2a ≤0.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介于正数与负数之间的中性数.因此,A 、B 、C 不一定是负数.又依据绝对值的概念及性质知-(a -+1)﹤0.故选D例6实数a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化简:2)2(1-+-a a =分析:这里考查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要去掉绝对值符号,必须清楚绝对值符号内的数是正还是负.由数轴可知:1﹤a ﹤2,于是,22)2(,112a a a a a -=-=--=-所以, 2)2(1-+-a a =a -1+2-a =1.例7 如图所示,数轴上A 、B 两点分别表示实数1,5,点B 关于点A 的对称点为C ,则点C 所表示的实数为( )A. 5-2B. 2-5C.5-3 D.3-5分析:这道题也考查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同时又考查了对称的性质.B 、C 两点关于点A 对称,因而B 、C 两点到点A 的距离是相同的,点B 到点A 的距离是5-1,所以点C 到点A 的距离也是5-1,设点C 到点O 的距离为a ,所以a +1=5-1,即a =5-2.又因为点C 所表示的实数为负数,所以点C 所表示的实数为2-5.例8已知a 、b 是有理数,且满足(a -2)2+3-b =0,则a b的值为 分析:因为(a -2)2+3-b =0,所以a -2=0,b -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梯形
知识考点:
掌握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的判定和性质,并能熟练解决实际问题。

精典例题:
【例1】如图,在梯形ABCD 中,AB ∥DC ,中位线EF =7,对角线AC ⊥BD ,∠BDC =300,求梯形的高AH 。

分析:根据对角线互相垂直,将对角线平移后可构造直角三角形求解。

略解:过A 作AM ∥BD 交CD 的延长线于M 。

∵AB ∥DC ,∴DM =AB ,∠AMC =∠BDC =300 又∵中位线EF =7
∴CM =CD +DM =CD +AB =2EF =14 又∵AC ⊥BD , ∴AC ⊥AM ,AC =
2
1
CM =7 ∵AH ⊥CD ,∴∠ACD =600 ∴AH =0
60sin ⋅AC =
32
7 评注:平移梯形对角线、平移梯形的腰是解梯形问题时常用的辅助线。

例1图
M
H D C B
A
F
E
例2图
G H
D
C
B A
F
E
【例2】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E 、F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B +∠C =900,AD =7,BC =15,求EF 的长。

分析:将AB 、CD 平移至E 点构成直角三角形即可。

答案:EF =4
探索与创新:
【问题】已知,在梯形ABCD 中,AD ∥BC ,点E 在AB 上,点F 在DC 上,且AD =a ,BC =b 。

(1)如果点E 、F 分别为AB 、DC 的中点,求证:EF ∥BC 且EF =2
b
a +; (2)如图2,如果
n
m
FC DF EB AE ==,判断EF 和BC 是否平行?请证明你的结论,并用a 、b 、m 、n 的代数式表示EF 。

b
a
问题图1
D C B
A
F
E b
a
问题图2
M
D
C B
A
F
E
分析:(2)根据(1)可猜想EF ∥BC ,连结AF 并延长交BC 的延长线于点M ,利用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证明即可。

略证:连结AF 并延长交BC 的延长线于点M
∵AD ∥BM ,
FC DF CM AD FM AF ==,n
m
FC DF EB AE == ∴在△ABM 中有EB AE
FM AF = ∴EF ∥BC ,n m m
BM EF AB AE +== ∴EF =
BM n m m +=)(CM BC n m m
++ 而n m FC DF CM AD ==,故m
na
AD m n CM == ∴EF =BM n m m +=)(m na b n m m ++=n
m na
mb ++ 评注:本题是一道探索型试题,其目的是考查学生观察、归纳、抽象、概括、猜想的能
力,它要求学生能通过观察进行分析和比较,从特殊到一般去发现规律,并能概括地用数学公式表达出来。

跟踪训练:
一、填空题:
1、梯形的上底长为3,下底长为7,梯形的中位线所分成的上下两部分的面积之比为 。

2、等腰梯形中,上底∶腰∶下底=1∶2∶3,则下底角的度数是 。

3、如图,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CD =10,∠C =600,则AB 的长为 。

第3题图
D
C B A
第4题图
D
C
B
A
第6题图
E
D
C
B
A
4、如图,梯形ABCD 中,AB ∥CD ,∠D =2∠B ,AD =a ,CD =b ,那么AB 的长是 。

5、在梯形ABCD 中,AD ∥BC ,AD =2,BC =3,BD =4,AC =3,则梯形ABCD 的面积是 。

6、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AB =DC ,CD =BC ,E 是BA 、CD 延长线的交点,∠E =400,则∠ACD = 度。

二、选择题:
1、在课外活动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做一个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等腰梯形形状的风筝,其面积为450cm 2,则对角线所用的竹条至少需( )
A 、230cm
B 、30 cm
C 、60 cm
D 、260 cm 2、如图,直角梯形ABCD 中,AB ⊥BC ,AD =1,BC =3,CD =4,EF 为梯形的中位线,DH 为梯形的高,下列结论:①∠BCD =600;②四边形EHCF 是菱形;③CEH BEH S S ∆∆=2
1
④以AB 为直径的圆与CD 相切于点F 。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第2题图 H
F
E
D
C B A
0120
45第3题图 D
C B
A
第4题图 12
8
13
D
C
B A
第5题图
D
C
B
A
3、已知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B =450,∠C =1200,AB =8,则CD 的长为( ) A 、
638 B 、64 C 、23
8
D 、24 4、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底AB =13,CD =8,AD ⊥AB ,并且AD =12,则A 到BC 的距离为( )
A 、12
B 、13
C 、10
D 、12×21+13 5、如图,等腰梯形ABCD 中,对角线AC =BC +AD 则∠DBC 的度数为( ) A 、300 B 、450 C 、600 D 、900 三、解答题:
1、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AB =DC ,在AB 、DC 上各取一点F 、G ,使BF =CG ,E 是AD 的中点。

求证:∠EFG =∠EGF 。

2、已知,在等腰△ABC 中,AB =AC ,AH ⊥BC 于H ,D 是底边上任意一点,过D 作BC 的垂线交AC 于M ,交BA 的延长线于N 。

求证:DM +DN =2AH 。

3、如图,等腰梯形ABCD 中,AB ∥CD ,AB =6,CD =2,延长BD 到E ,使DE =DB ,作EF ⊥BA 的延长线于点F ,求AF 的长。

第1题图
G
E
F
D
C
B
A
第2题图 N
M
H
D
C
B
A
第3题图 F E
D C
B
A
4、如图,等腰梯形ABCD 中,AB ∥CD ,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ACD =600,点S 、P 、Q 分别是OD 、OA 、BC 的中点。

(1)求证:△PQS 是等边三角形; (2)若AB =8,CD =6,求PQS S ∆的值。

(3)若PQS S ∆∶AOD S ∆=4∶5,求CD ∶AB 的值。

第4题图
S Q
P
O
D C
B
A
5、如图,直角坐标系内的梯形AOBC ,AC ∥OB ,AC 、OB 的长分别是关于x 的方程
04622=++-m mx x 的两根,并且AOC S ∆∶BOC S ∆=1∶5。

(1)求AC 、OB 的长;
(2)当BC ⊥OC 时,求OC 的长及OC 所在的直线解析式;
(3)在第(2)问的条件下,线段OC 上是否存在一点M ,过M 点作x 轴的平行线,交y 轴于F ,交BC 于D ,过D 点作y 轴的平行线交x 轴于E ,使ADBC FOED S S 梯形矩形=2
1,若存在,请直接写出M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跟踪训练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2∶3;
2、600;
3、35;
4、b a +;
5、6;
6、150
二、选择题:CBAAC 三;解答题:
1、证△AFE ≌△DEG ;
2、作AH ⊥MN 于N ,则MN =MH ,AH =MH +MD 易证NH +DM =AH ;
3、2
4、(1)连结CS 、BP ;(2)∵SB =
2
1
DO +OB =11,CS =33,BC =27112+=372,SQ =37,∴PQS S ∆=
4
3
37; (3)设CD =a ,AB =b )(b a <,222
2
2
)2
1
()23(
a b a BC SC BC ++=+==ab b a ++22。

∴PQS S ∆=
)(16
322
ab b a ++,又AOD S ∆∶COD S ∆=b ∶a ,则AOD S ∆=
ab 4
3
,∵P QS S ∆∶AOD S ∆=4∶5,∴ab ab b a 434)(163522⨯=++⨯。

整理得:0511522=+-b ab a ,
102111±=
b a ,又∵b a <,∴10
2111-=b a 。

即: 10
21
11-=
AB CD 。

5、(1)AC =1,OB =5;(2)C (1,2);(3)存在,1M (21,1),2M (43,2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