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xin43在细胞死亡中的作用

合集下载

间隙连接蛋白Connexin 43介导的胶质瘤替莫唑胺耐药研究进展

间隙连接蛋白Connexin 43介导的胶质瘤替莫唑胺耐药研究进展

间隙连接蛋白Connexin 43介导的胶质瘤替莫唑胺耐药研究进展覃虹锟;桂艳萍;王亚菁;赵丽【期刊名称】《中国药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49)6【摘要】间隙连接是哺乳动物细胞间由间隙连接蛋白组成的通道,是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和信号传递的重要结构。

间隙连接蛋白Connexin 43(Cx43)是中枢神经系统中表达最丰富的间隙连接蛋白。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x43与胶质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着密切联系,对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具有广泛的调节作用。

替莫唑胺是目前治疗胶质瘤的一线化疗药物,随着治疗时间延长,部分患者对其耐药并导致疾病进展,Cx43在胶质瘤中的异常表达可能是患者对替莫唑胺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文就Cx43的结构与功能、替莫唑胺耐药产生的机制、Cx43介导胶质瘤替莫唑胺耐药的研究进展及以Cx43为靶点的抗肿瘤候选化合物进行综述,以期为胶质瘤治疗方案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总页数】7页(P646-652)【关键词】胶质瘤;间隙连接;替莫唑胺;肿瘤耐药;研究进展【作者】覃虹锟;桂艳萍;王亚菁;赵丽【作者单位】中国药科大学江苏省肿瘤发生与干预重点实验室;中国药科大学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药科大学基础医学与临床药学学院生理学教研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5【相关文献】1.Connexin43介导胃肠神经-Cajal间质细胞-平滑肌网络缝隙连接通讯的研究进展 [J], 禹振华2.Connexin 43介导细胞缝隙连接的研究进展 [J], 李环;胡殿兴;陈威;张燚;靳曙光3.间隙连接蛋白43在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 [J], 涂艳阳;徐如祥4.Connexin43介导的缝隙连接与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J], 沈文娟;张琛;刘语新;徐建辉5.胶质瘤对替莫唑胺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J], 杨开;王春红;成睿;吉宏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缝隙连接蛋白43(Cx43)与神经炎症的研究进展

缝隙连接蛋白43(Cx43)与神经炎症的研究进展

缝隙连接蛋白43(Cx43)与神经炎症的研究进展王亚楠【摘要】缝隙连接蛋白43 (connexin43,Cx43)是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中含量最丰富的连接蛋白,主要分布于星形胶质细胞,以缝隙连接(gap j unction,GJ)和半通道(hemichannel,HC)的形式存在,分别介导细胞间和细胞与外环境间的信息交流.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脑卒中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等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神经炎症是这些CNS疾病的一个共同特征,涉及到白细胞聚集、胶质细胞激活、炎性因子释放等,该过程需要高效的信息交流,研究表明Cx43在该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主要表现为GJ抑制和HC活性增加并影响神经功能.本文重点综述Cx43与神经炎症的关系,为多种CNS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期刊名称】《复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8(045)006【总页数】5页(P906-910)【关键词】缝隙连接蛋白43 (Cx43);神经炎症;缝隙连接;半通道【作者】王亚楠【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上海 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1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脑中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等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神经炎症是这些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疾病的一个共同特征。

近年来有较多研究发现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在神经炎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能够影响神经功能,但是其具体的作用机制还未确定。

本文基于已有的研究对Cx43与神经炎症的关系及其对神经功能的影响作一总结,为临床上CNS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缝隙连接蛋白43的结构及功能 1986年Paul克隆测序出第1个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Cx),至今在人类和鼠类中发现至少分别有20个和19个成员。

Connexin 43在银杏叶提取物抗大鼠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

Connexin 43在银杏叶提取物抗大鼠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


7 8・ 2
中国 中 医急 症 2 1 0 2年 5月 第 2 1卷第 5期 J T M. y12 . o5
22 两组 氧化 指 标 比较 .
实 验 组 氧 化 指 标 水 平 及 乙醇 质 量 浓
动脉 血 氧 分 压 , 制 血 管通 透 性 和 增 强脑 的营 养 血 流 : 片 能 协 抑 冰
g t h c a im fic e e t ame tb Gb 6 .M e h d : t p i r e r n l c l r r n f ce y a e t e me h n s o s h mi r t n y E 7 1 e t o sRa rma y n u o a el we e ta se td b s
△通 信 作 者
济 生 化 学 制 药 厂 股 份 有 限公 司 , 号 :3 6 )T C: , ,- f 批 F 00 ; F 2 3 5 氯
三苯 基 四氮 唑 , 上海 国药 ; x 3 C T,4 3 ; - x 3 S na C u C 4 : S # 6 1 p C 4 : a t rz
( 海 中 医药大 学 , 海 2 10 ) 上 上 0 2 3
中图 分 类 号 : 255 文 献标 志码 : 文章 编 号 :04 7 5 2 1 )5 0 2 - 4 R 8. A 10 — 4 X(0 2 0 — 7 4 0
【 摘要 】目的 通过体 内体外实验研究缝隙连接蛋 白 4 ( x3 与 E b 6 脑缺 血神经保护作用 的关 系 , 3C 4 ) G 7 1 探讨
【 ywod 】 G 7 1C n ei 4 ; R A Ke r s E b 6 ;on x 3 s N n h
银 杏 叶 提 取 物 ( xr to ik o bl a E b 6 ) 要 成 分 E t c fG n g i b , G 7 1 主 a o 胞 组 织 中缝 隙 连 接 蛋 白的 变 化 ,进 一 步 阐明 E b 6 抗 脑 缺 _ G 71 匠

α-(2,3)(2,6)唾液酸对肿瘤细胞Cx43间隙连接功能影响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α-(2,3)(2,6)唾液酸对肿瘤细胞Cx43间隙连接功能影响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α-(2,3)(2,6)唾液酸对肿瘤细胞Cx43间隙连接功能影响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肿瘤细胞在肿瘤发生、生长、扩散等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Cx43(Connexin 43)作为一种关键的跨膜蛋白,参与了细胞间的信号传递以及细胞与细胞之间的通讯,对于维持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发育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一些研究结果表明,一些肿瘤细胞中的Cx43间隙连接通道会受到影响,并且表现出异常的表达,这可能导致肿瘤细胞生长无法受到正常的调控和控制。

因此,了解这种异常表达的机制和影响因素,以及寻找一种有效地治疗手段,对于肿瘤细胞的研究和癌症治疗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旨在探究α-(2,3)(2,6)唾液酸是否会对肿瘤细胞Cx43间隙连接通道的功能产生影响。

本研究将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 待测组细胞的培养和分组在进行实验前,需要将参与实验的细胞进行培养,并将其分组。

本研究将分为两个组别,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 细胞样本的处理本研究将选择一种待测抑制剂——α-(2,3)(2,6)唾液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给予不同的浓度和时间进行处理,对肿瘤细胞进行作用实验。

3.实验结果的分析将受到处理后的细胞进行检测,观察其Cx43间隙连接通道的表达情况,以及分析抑制剂处理前后的表达和功能变化情况,评估其对肿瘤细胞生长扩散的影响。

三、研究意义和期望结果本研究的目标在于探究α-(2,3)(2,6)唾液酸对于肿瘤细胞Cx43间隙连接通道的影响,期望能够通过实验,发现这种抑制剂是否存在一定对肿瘤细胞Cx43间隙连接通道的作用,进而为寻找治疗肿瘤细胞的新方法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

本研究期望结果为,能够更好地理解肿瘤细胞Cx43间隙连接通道与肿瘤细胞生长扩散的关系,并为癌症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HCN4、Cx43在电击死者窦房结组织中的表达变化

HCN4、Cx43在电击死者窦房结组织中的表达变化

HCN4、Cx43在电击死者窦房结组织中的表达变化陈晓峰;梁栋;韩奇;周士锋;郑茂金;王超群【期刊名称】《法医学杂志》【年(卷),期】2015(000)004【摘要】目的:研究电击死者心脏窦房结组织中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4(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cyclic nucleotide-gated cation channel 4,HCN4)及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表达的变化。

方法选择2010—2013年徐州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尸体解剖中有明确电流斑的电击死者34例作为电击死组,并设交通事故颅脑损伤死者20例作为对照组。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CN4和Cx43在心脏窦房结组织中的表达。

结果 HCN4阳性细胞表达于窦房结细胞膜及细胞质中,Cx43阳性细胞表达于窦房结T细胞及心肌细胞的细胞膜及细胞质中。

电击死组HCN4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Cx43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电击死者窦房结组织中HCN4和Cx43表达的变化,说明电击死可能与心脏电生理的改变及冲动传导改变有关。

【总页数】3页(P266-268)【作者】陈晓峰;梁栋;韩奇;周士锋;郑茂金;王超群【作者单位】邳州市公安局,江苏徐州 221300;徐州市公安局,江苏徐州221000;徐州市公安局,江苏徐州 221000;邳州市公安局,江苏徐州 221300;徐州医学院,江苏徐州221000;徐州医学院,江苏徐州22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F795.1【相关文献】1.缺血再灌注条件下乳兔窦房结细胞HCN4表达变化及对起搏电流的影响 [J], 滕林;丁家望;曹春雨;周飞;姜玉蓉;陈万平;彭家芹;吴辉;李松;杨简2.缺血再灌注条件下乳兔窦房结细胞HCN4表达变化及对起搏电流的影响 [J], 滕林;曹春雨;周飞;姜玉蓉;陈万平;彭家芹;吴辉;李松;杨简;丁家望;;;;;;;;;;3.小凹蛋白3和HCN4在心力衰竭兔窦房结的表达变化 [J], 陈卉;王鑫;陈勇军;吴攀;黄从新4.HCN4表达变化对兔窦房结缺血再灌注时电生理功能的影响 [J], 滕林;曹春雨;周飞;杨伟;李松;丁家望5.HCN4表达变化对兔窦房结缺血再灌注时电生理功能的影响 [J], 滕林;曹春雨;周飞;杨伟;李松;丁家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慢性心肌梗死大鼠室性心律失常的实验研究﹡

慢性心肌梗死大鼠室性心律失常的实验研究﹡

慢性心肌梗死大鼠室性心律失常的实验研究﹡侯剑峰;张昌伟;郑哲;胡盛寿【摘要】目的:证实大网膜是否通过逆转心脏神经重构降低心律失常易感性。

<br> 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20),单纯心肌梗死组(n=20)和大网膜移植组(n=20)。

4周后分别采用电生理方法评价各组大鼠的电生理特性,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脏神经分布及密度,蛋白免疫印迹检测连接蛋白43(Connexin43)、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心肌组织内皮素-1(ET-1)的表达。

<br> 结果:与单纯心肌梗死组相比,大网膜移植组大鼠心律失常易感性显著下降(评分:0.9±0.2 vs 3.5±1.2,P<0.05),电传导阻滞得到显著改善[信号振幅(:3.4±0.3)mV vs(1.5±0.2)mV,P<0.05;捕获阈值(:2.2±0.2)mV vs(5.5±0.3) mV,P<0.05];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大网膜包裹显著降低了心肌梗死周边区新生神经以及交感神经密度[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768.6±144.1)μm2/mm2 vs (1388.4±244.9)μm2/mm2,P<0.05;酪氨酸酶(TH)(:1018.5±124.7)μm2/mm2 vs(1552.4±270.3)μm2/mm2,P<0.05];蛋白免疫印迹结果表明大网膜移植组NGF表达下调而Connexin43的表达上调,酶联免疫吸附法显示大网膜移植组ET-1的表达下调(P<0.05)。

<br> 结论:大网膜包裹能减低慢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律失常易感性,而且这种作用可能与心肌梗死后心脏神经重构的逆转有关。

%Objective: To conifrm the omentopexy decreasing the susceptibility of ventricular arrhythmia in experimental rats with chronic myocardial infarction (MI) by nerve remodeling. <br> Methods: The MI model of SD rats was established by left coronary artery ligation. 3 weeks later, the qualiifed animals were randomized into 3 groups for the 2ndoperation. ① Sh am operation group, the rats received the 2nd operation without ligation, ② Isolated MI group, the rats received the 2nd operation without omentopexy, ③ Omentopexy group, the rats received the 2nd operation with omentopexy. n=20 in each group. 4 weeks after the 2nd operation, the electro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assessed by relevant techniques, the new and sympathetic nerves in MI border zone were examin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the protein expressions of connexin43 and nerve growth factor (NGF) were measured by western blot analysis and the cardiac endothelin-1 (ET-1) level was evaluated by ELISA. <br> Results: Compared with Isolated MI group, Omentopexy group showed decreased susceptibility of arrhythmia (3.5 ± 1.2) vs (0.9 ± 0.2), improved elec trical transduction (1.5 ± 0.2) mV vs (3.4 ± 0.3) mV and decreased capture threshold (5.5 ± 0.3) mV vs (2.2 ± 0.2) mV, all P<0.05. Compared with Isolated MI group, immunihistochemisty indicated that Omentopexy group had decreased new and sympathetic nerves in MI border zone, as for GAP43:(1388.4 ± 244.9)μm2/mm2 vs (768.6 ±144.1)μm2/mm2, for TH:(1552.4 ± 270.3)μm2/mm2 vs (1018.5 ±124.7)μm2/mm2, all P<0.05. Western blot analysis showed that Omentopexy group had the lower NGF expression and higher connexin43 expression;ELISA demonstrated that Omentopexy group had the lower ET-1 expression, P<0.05. <br> Conclusion: Omentopexy may decrease the susceptibility of ventricular arrhythmia after MI in experimental rats, which might be related to the cardiac nerve remodeling.【期刊名称】《中国循环杂志》【年(卷),期】2014(000)011【总页数】4页(P924-927)【关键词】大网膜移植;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神经重构【作者】侯剑峰;张昌伟;郑哲;胡盛寿【作者单位】100037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100037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100037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100037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心肌梗死后以交感神经过度再生、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平衡失调为特征的心脏神经重塑是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和心原性猝死的重要机制之一[1,2]。

Connexin43在肝门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Connexin43在肝门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Me t h o d s T h e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c o n n e x i n 4 3 w a s d e t e c t e d i n 4 9 s p e c i m e n s o f h i l a r c h o l a n g i o c a r c i n o m a a n d a d j a c e n t n o r m a l t i s s s u e s u s i n g i m m u n o h i s t o c h e m i s t r y( I HC ) .T h e c o r r e l a t i o n s b e t w e e n c o n n e x i n 4 3 e x p r e s s i o n a n d c l i n i c a l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f e a t u r e s , d i s e a s e f r e e s u r v i v a l ( D F S )o r o v e r a l l s u r v i v a l ( O S )w e r e a n a l y z e d .R e s u l t s I H C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c o n n e x i n 4 3 w a s o b s e ve r d i n 2 8 c a s e s ( 5 7 . 1 % )o f 4 9 p r i m a r y t u mo r s , a n d i t w a s s e l d o m f o u n d i n a d j a c e n t n o r m a l t i s s u e s .T h e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c o n n e x i n 4 3 w a s s i g n i i f c a n t l y

cx43蛋白结构 -回复

cx43蛋白结构 -回复

cx43蛋白结构-回复CX43蛋白结构是细胞间连接蛋白(Connexin 43 protein)的一个亚型。

它在细胞膜上形成通道,允许邻近细胞之间的离子和小分子物质通过。

CX43蛋白分布广泛,在多种组织和器官的细胞间连接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将逐步回答与CX43蛋白结构相关的问题,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蛋白的特点和功能。

第一部分:CX43蛋白的基础知识1. CX43蛋白的发现和命名:介绍CX43蛋白的历史背景,包括它的发现者和最初的命名。

2. CX43蛋白的基本功能:阐述CX43蛋白在细胞间连接中的基本功能,如运输离子和小分子物质。

3. CX43蛋白的组织分布:列举CX43蛋白在哪些组织中广泛表达,并探讨不同组织中CX43蛋白的功能差异。

第二部分:CX43蛋白的结构特点1. CX43蛋白的基本结构:描述CX43蛋白的基本结构,包括氨基酸序列、膜拓扑结构和结构域的组成。

2. CX43蛋白的翻译和修饰:解释CX43蛋白的翻译过程和可能的后续修饰,如磷酸化和剪切。

3. CX43蛋白的三维结构:介绍已知的CX43蛋白的三维结构,通过X射线晶体学和核磁共振等技术获得。

第三部分:CX43蛋白通道的组装与调节1. CX43蛋白的组装成类似的蛋白亚基:讨论CX43蛋白如何与同样的蛋白亚基组装成功能性通道。

2. CX43蛋白通道的开闭机制:解释CX43蛋白通道的开闭机制,包括其与电压和钙离子浓度的关系。

3. CX43蛋白通道的调节:探讨CX43蛋白通道的调节机制,如磷酸化、蛋白激酶和细胞骨架等因素对其功能的影响。

第四部分:CX43蛋白在疾病发展中的角色1. CX43蛋白与心脑血管疾病:阐述CX43蛋白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如心脏肌细胞的连接和心律失常的发生。

2. CX43蛋白与癌症:探讨CX43蛋白在肿瘤生长和转移中的作用,以及其可能成为治疗靶点的前景。

3. CX43蛋白与神经系统疾病:讨论CX43蛋白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功能,如神经元通讯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 :1004-0374(2010)03-0272-06收稿日期:2009-07-01;修回日期:2009-08-27*通讯作者:E-mail: jzuo@shmu.edu.cnConnexin 43在细胞死亡中的作用宋东莉,刘晓宇,刘 雯,左 伋*(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细胞与遗传医学系,上海200032)摘 要:缝隙连接蛋白在细胞膜表面聚合形成半通道,部分两两结合构成缝隙连接通道,两者与胚胎发育、肿瘤发生及某些心脑血管疾病有关。

Connexin 43 (Cx43) 在心肌细胞和神经细胞高表达,在多种缺血性心脑疾病及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近来有研究发现,Cx43也存在于线粒体和细胞核,分别参与心肌保护和细胞分化。

该文以心肌细胞和神经细胞为主讨论近年来Cx 43在细胞死亡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Connexin 43;缝隙连接;半通道;细胞死亡;凋亡中图分类号:Q25;R329.25 文献标识码:AEffects of Connexin 43 on cell deathSONG Dong-li, LIU Xiao-yu, LIU Wen, ZUO Ji*(Department of Cellular and Genetic Medicine, Shanghai Medical College,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2, China)Abstract: Gap junction proterin, connexins, which oligomerize to form hemichannels or gap junction channels thatdock to different membrane surfaces,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embryonic development, tumorigenesis, andprogression of kinds of myocardial and mental disease. Connexin 43 (Cx43) is highly expressed in cardiomyocytesand neurocytes and involved in pathologic processes of ischemic conditions and ischemia-refusion. Recentstudies show that Cx43 is located in mitochondria and nucleus.Key words: Connexin 43; gap junction; hemichannel; cell death; apoptosis细胞死亡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涉及多种信号通路和小分子物质,并受基因表达调控。

细胞死亡由缺血等因素刺激引起,并出现在许多心脏疾病的病理过程中,如急慢性心梗、缺血再灌注损伤等[1-2]。

缝隙连接(gap junction, GJ)蛋白家族是由多种缝隙连接蛋白组成的膜蛋白家族。

人体内有21种不同的缝隙连接蛋白[3],其中Cx43是心脏中主要的缝隙连接蛋白,在心肌细胞表面, 六个同型或异型缝隙连接蛋白分子构成同型连接子或异型连接子[4], 相邻细胞上的一对连接子(半通道)拼接形成缝隙连接通道,由不同的缝隙连接蛋白构成的连接子使通道具有不同的功能[5]。

缝隙连接是直接连接相邻细胞胞质的跨膜通道,允许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 000的物质通过,从而传导化学信号和电信号,形成直接的细胞间通讯[6]。

定位在细胞膜上的半通道参与细胞内多种代谢产物(ATP、NAD+和谷氨酸盐等)的释放,在旁分泌信号转导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在心脏中,缝隙连接介导心肌细胞电偶联,形成细胞间电冲动传导通路,从而实现心房或心室的同步收缩[7],保证正常的心脏节律性。

在大多数细胞中,缝隙连接和半通道在维持组织动态平衡、生长调节、发育和分化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与多种急慢性心脏疾病有关,如急性心肌梗死、缺血再灌注损伤等。

Cx43缝隙连接在小鼠冠状动脉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8,9]。

缺血情况下,星形胶质细胞缝隙连接维持开放状态,细胞内信号因子在即将死亡的细胞及其周围本可能存活布,导致细胞内钠钙增多及钾丢失,并进一步导致细胞损伤和死亡,这一过程中离子平衡的打破与代谢抑制引起的Cx43半通道开放有关[11]。

Cx43不仅存在于心肌细胞膜上,还存在于线粒体和细胞核等细胞器。

对于Cx43的功能的研究也不再局限于其在细胞膜形成的缝隙连接相关的细胞间信号传导。

有研究证明,存在于线粒体的Cx43可能与某些细胞内信号转导和旁分泌调节有关,参与调节程序性细胞死亡或凋亡,还可能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脏保护中具有重要作用。

另外,存在于细胞核内的Cx43可能不依赖于GJ,而通过其C-末端调控基因表达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1 细胞膜Cx43与细胞死亡1.1 Cx43通道在细胞死亡中的作用1.1.1 Cx43缝隙连接在细胞死亡中的作用 多种病理情况下,Cx43缝隙连接发生改变,同时,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在组织损伤和细胞死亡过程中又具有双重作用。

损伤组织或濒死细胞释放的多种离子和小分子物质(如第二信使)可以引起细胞损伤或死亡,这些物质通过缝隙连接通道扩散到邻近细胞,一方面可以使损伤组织内有害物质稀释,可能保护损伤组织;另一方面,这些物质可以引起周边细胞损伤,甚至死亡。

细胞死亡出现在多种急性和慢性病理过程中。

心肌缺血时,Cx43经历了去磷酸化过程和内在化过程,细胞膜表面Cx43缝隙连接明显减少,细胞间通讯显著降低,导致心肌细胞电机械脱偶联,进而引起心律失常[12]。

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细胞死亡相关因子通过缝隙连接转运到相邻细胞。

例如再灌注过程中,随着Ca2+浓度升高,缝隙连接理论上应当关闭,但一些实验表明,至少梗死区域缝隙连接通道是打开的[13]。

同时,坏死区域产生大量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species, ROS)可以通过Cx43缝隙连接扩散到梗死区周围细胞,造成梗死面积扩大。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glucocort icoids, GC)提高钙黏连蛋白和Cx43表达,从而稳定细胞连接和细胞间通讯。

GC抗凋亡作用与细胞间连接增强有关。

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 DEX)和cAMP可增强卵巢颗粒细胞Cx43表达,同时DEX促进其形成完整的缝隙连接,但伴随部分缝隙连接内在化[15]。

所以,表达不产生影响[16],因此,DEX对Cx43表达的调节可能具有组织细胞特异性。

无血清培养、cAMP、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和p53可以诱导卵巢颗粒细胞凋亡,GC如氢化可的松和DEX则具有保护作用。

DEX可以诱导Cx43表达升高,缝隙连接数量增加及总的钙黏连蛋白增多,这提示细胞连接和细胞间通讯可能参与凋亡保护[17]。

氧化应激与多种病理情况有关,包括缺血、动脉硬化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

Ramachandran等[18]证明,在小鼠神经细胞,ROS可以诱导产生氧化应激。

氧化应激诱导细胞膜电位改变,Cx43半通道开放,后者可以导致细胞内离子动态平衡的破坏,重要的代谢产物,Ca2+大量摄取引起细胞内钙超载,诱导钙依赖性的激酶、磷酸酶、蛋白酶、ATP酶、核酸内切酶激活,导致线粒体膜电位丧失,所有这些均为细胞死亡的先兆。

1.1.2 Cx43半通道在细胞死亡中的作用 有研究表明,预适应可以阻止Cx43去磷酸化,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对细胞具有保护作用[19]。

同时,在单个的细胞(不产生缝隙连接)也会出现保护作用,因此预适应诱导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半通道实现的[20]。

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 IP)可以降低缺血对缝隙连接的影响[21]。

在缺血、IP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缝隙连接和Cx43的作用不再局限于其在细胞间电偶联的功能。

缺血过程中,细胞膜表面Cx43半通道的暂时开启与细胞肿胀、ATP释放和膜电位降低有关[22]。

缝隙连接导致的离子或分子信号的传导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在细胞间扩散有关,并导致明显的细胞死亡[23]。

在缺血前减少缝隙连接偶联可以明显缩小梗死区域。

敲除Cx43的杂合子小鼠,其Cx43的水平仅为野生型的一半,在预适应过程中对梗死面积的控制的确有明显优势,这些小鼠冠状动脉闭塞后梗死区域比野生型小鼠小[24]。

预适应可以阻止Cx43去磷酸化,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对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但对于敲除Cx43的小鼠,则不会出现保护作用[25]。

有研究发现,经过预适应处理后再暴露到缺氧环境,Cx43缺失小鼠不会产生明显保护作用,野生型小鼠脑梗死面积却明显减小;Cx43缺陷小鼠在转入外源基因后,预适应才能诱导其在缺氧环境的保护作用。

说明预适应可274生命科学第22卷以减少Cx43降解,导致膜Cx43缝隙连接和半通道增加,最终经半通道流出的ATP增多,导致代谢产物腺苷(神经保护剂)增多从而产生保护作用[14]。

1.2 Cx43与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将编码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片断(HSV-tk)转染肿瘤细胞,在抗癌药物更昔洛维的存在下,表达HSV-tk的肿瘤细胞会发生凋亡;但更昔洛维作用于周围不表达HSV-tk的细胞,这些细胞也会发生凋亡[26],这就是旁观者效应。

在该效应中,缝隙连接具有重要作用。

毒性代谢产物可以通过缝隙连接通道扩散入周围细胞,直接与旁观者效应有关。

心肌梗死的过程涉及心肌细胞肌节损伤和细胞死亡,有研究观察到心肌梗死过程中出现成纤维细胞渗入和缝隙连接重组。

两种成纤维细胞型在梗死时均出现,同时检测到Cx43表达。

此过程中成纤维细胞增生可能与缝隙连接介导的旁观者效应有关,从而促进梗死进程[27]。

受射线照射的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其邻近细胞的遗传物质也受到一定影响,这种旁观者效应也与Cx43形成的缝隙连接有关。

一系列研究表明,受射线照射部位的临近细胞氧化性代谢产物增多,并几乎全部发生点突变,这与氧化性损伤一致,而正常情况下细胞基本只发生点突变[28]。

旁观者效应进程中,细胞间通讯起到重要作用。

旁观者信号可能通过细胞间连接或通过将可溶性物质释放到细胞外液影响临近细胞。

受射线照射的细胞释放其胞浆内的染色体致断因子,并转运到邻近未受照射的细胞内引起染色体损伤[29]。

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参与射线照射后遗传物质损伤信号的传导[30]。

在不同密度条件下将射线照射细胞和未照射细胞进行共培养,发现只有产生细胞间接触后,未照射细胞才出现增殖旺盛[31]。

细胞经射线照射后,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加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