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媒生物防制设施检查的主要要求

合集下载

病媒生物防制规章制度

病媒生物防制规章制度

病媒生物防制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管理,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病媒生物防制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包括但不限于政府部门、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学校、企事业单位等。

第三条病媒生物指传播疾病的生物因子,包括蚊子、螨虫、跳蚤等。

第四条病媒生物防制是指预防、监测、控制和消灭传播疾病的生物因子的活动。

第五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科学防治、全民参与的原则。

第六条本规章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卫生健康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章病媒生物防制的组织管理第七条各级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加强组织协调,推动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开展。

第八条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本地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推动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开展。

第九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机构,制定工作计划和措施,开展相关研究和技术培训。

第十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单位应当配备专业人员,具有相关技术和知识,能够独立完成病媒生物防制任务。

第十一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单位应当建立病媒生物防制档案,记录相关信息,定期进行检查和整改。

第三章病媒生物防制的技术措施第十二条病媒生物防制应当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包括环境治理、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

第十三条环境治理是指对病媒生物繁殖生长的环境进行改造,减少或消除病媒生物的栖息地。

第十四条环境治理应当侧重于消除水源,清除杂草,改善卫生设施等措施,减少病媒生物滋生的条件。

第十五条化学防治是指使用化学药剂对病媒生物进行防制,应当按照药物使用说明书进行。

第十六条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天敌、疫苗等生物因子对病媒生物进行防制。

第十七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单位应当制定防制方案,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技术措施,确保防制效果。

第四章病媒生物防制的监测评估第十八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病媒生物监测评估制度,定期对病媒生物的分布和密度进行监测。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管理制度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管理制度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管理制度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是保障公众健康、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为了有效地控制病媒生物的孳生和繁殖,提高环境卫生质量,特制定本工作管理制度。

一、工作目标通过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综合防制措施,将病媒生物密度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内,减少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二、责任分工1、成立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本单位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2、总务部门负责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日常管理,包括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实施防制措施、采购防制药品和器械等。

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区域内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包括清理卫生死角、消除病媒生物孳生地等。

4、保洁人员负责公共区域的日常清洁和卫生维护,及时清理垃圾和积水,防止病媒生物孳生。

三、防制措施1、环境治理(1)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定期清理垃圾和杂物,消除卫生死角。

(2)完善排水系统,保持排水畅通,防止积水孳生病媒生物。

(3)加强对食堂、仓库等重点部位的管理,做好食品储存和加工环节的卫生防护,防止病媒生物污染食品。

2、物理防制(1)安装防蚊蝇纱窗、纱门,使用灭蚊灯、粘鼠板等物理防制设施。

(2)对下水道口、通风口等部位安装防鼠网,防止病媒生物进入室内。

3、化学防制(1)根据病媒生物的种类和密度,合理选择和使用化学防制药品,严格按照药品使用说明进行操作,确保用药安全。

(2)定期开展病媒生物消杀工作,重点对垃圾存放点、厕所、污水沟等部位进行消杀。

4、生物防制(1)合理种植花草树木,增加绿化面积,改善生态环境,吸引有益生物,抑制病媒生物的繁殖。

(2)利用天敌防治病媒生物,如放养食蚊鱼防治蚊虫等。

四、监测与评估1、建立病媒生物监测制度,定期开展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掌握病媒生物的种类、分布和密度变化情况。

2、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防制措施,提高防制效果。

3、定期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创卫病媒生物防制检查内容

创卫病媒生物防制检查内容

创卫病媒生物防制检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环境卫生:检查是否存在垃圾、污水等容易滋生病媒生物的环境,以及是否有良好的废弃物处理措施。

2. 食品卫生:检查食品存储、加工、烹饪等环节是否符合卫生要求,是否存在食品污染等问题。

3. 个人卫生:检查个人卫生习惯是否良好,如洗手、刷牙、剃须等,以及是否存在传染病等情况。

4. 物品卫生:检查物品(如餐具、杯子、毛巾等)是否经过消毒处理,是否存在传染病传播风险。

5. 病媒生物防治:检查是否存在病媒生物(如蚊子、苍蝇、老鼠等)的防治措施,是否有效,以及是否存在病媒生物滋生的情况。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检查,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的传播,保障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制度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制度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制度为了控制和消除病媒生物的危害,防止疾病传播,保障幼儿身体健康,XXX制定了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制度。

该制度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安全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以及广东省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本园实际状况制定。

病媒生物指的是能够将病原体从人或其他动物传播给人、危害人类健康的鼠、蚊、蝇、蟑螂、蚤类等生物。

所有在园区域范围内的人都应该遵守本制度,履行防范和消灭病媒生物的义务。

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坚持以治本为主、标本兼治的原则,采取改造环境、控制病媒生物孳生地为主、药械控制为辅的综合防制措施。

同时,采用专业队伍防制相结合的方针,实行属地管理、部门协作、全园参与的原则。

各级工作人员应当根据本园的实际,制定病媒生物预防控制规划,使病媒生物预防控制逐步达到国家规定的控制标准。

各级工作人员及其组成部门分工合作,实行目标管理和部门分工负责制,实行“谁主管、谁监督”的治理方案。

容易孳生病媒生物的场所应当有完善的防范杀灭措施,并严格控制病媒生物的繁殖。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人员负责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的技术指导、病媒生物密度的监测,消杀药物效果与抗性监测,并定期报告病媒生物密度的监测数据和有关技术资料。

根据国家、省、市有关环境卫生的管理规定及要求,共同做好以下防制工作:一是防鼠灭鼠,采取门窗严密、合缝、墙壁无孔洞、顶棚无洞隙、下水道采用暗沟、建防鼠门、安防鼠网、放毒饵盒、堵塞鼠洞等措施,提倡采用粘鼠板、毒饵等物理、生物方法灭鼠,不得使用国家禁用的急性剧毒鼠药等药物;二是防蟑灭蟑,应封堵蟑螂藏身的孔洞缝隙,定期查找清除卵鞘,密闭储放食物,提倡采用粘捕、杀虫剂等方法杀灭蟑螂的成虫和幼虫;三是防蝇灭蝇,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垃圾箱(桶)清洁,并按需喷药杀灭蝇蛆,必须配置防蝇灭蝇设施,如纱门纱窗、风幕机、灭蝇灯等,提倡采用灭蝇灯、杀虫剂等方法杀灭蝇、蛆;四是防蚊灭蚊,严格控制蚊虫的各种孳生水体,提倡用养鱼、杀虫剂等办法杀灭蚊幼虫和成蚊。

病媒生物防制_领导发言稿

病媒生物防制_领导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会议,旨在进一步提高我们对于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认识,明确工作职责,加强协作,共同推进这项重要工作。

在此,我代表领导小组,对各位领导和同事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提出以下几点要求: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病媒生物是指能传播疾病(一般指人类疾病)的生物,主要包括蚊、蝇、蟑螂、鼠等四类生物,我们统称为“四害”。

它们不仅可以通过直接叮咬、污染食物、毁坏建筑物等危害人类正常的生产生活,更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登革热、病毒性肝炎、疟疾、流行性乙性脑炎等一系列严重传染病。

因此,做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二、明确职责,加强协作1. 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加强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领导。

组长要全面负责,副组长要协助组长开展工作,成员要各司其职,共同推进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2. 各部门要明确职责,加强协作。

卫生、环保、农业、林业、水务、住建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3. 各单位要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内部管理,做好本单位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三、加强宣传,提高全民防制意识1. 广泛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民防制意识。

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培训班、悬挂宣传标语等形式,普及病媒生物防制知识。

2. 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四、强化措施,落实病媒生物防制工作1. 加强病媒生物监测,及时发现并消除病媒生物孳生地。

2. 实施综合防制措施,包括物理防制、化学防制、生物防制等。

3. 加强病媒生物防制设施建设,完善防鼠、防蝇、防蚊、防蟑螂设施。

4. 定期开展病媒生物防制检查,确保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落到实处。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谢谢大家!。

病媒生物防制设施检查的主要要求

病媒生物防制设施检查的主要要求

病媒生物防制设施的主要要求一、防鼠设施1、箅子和地漏厨房操作间下水道出水口有竖箅子(金属栏栅),箅子缝小于1.0cm;若无竖箅子,排水沟横箅子的箅子缝小于1.0cm,且无缺损。

地漏加盖。

2、、门门缝小于0.6cm;木门和门框的底部包铁皮,高30cm;食品库房门口有挡鼠板,高0.6m。

3、、管线孔洞堵塞通向外环境的管线孔洞,没有堵死的孔洞,其缝隙不得超过0.6cm。

4、、排风扇1楼或地下室排风扇或通风口有金属网罩,网眼不得超过0.6cm。

5、、窗户1楼或地下室窗户玻璃无破损。

二、防蝇设施建设门:应该自动关闭,最好在门上方安装风帘机,并在开门时自动开启;风帘机的宽度应略大于门的宽度,风向略向外,与垂直方向构成l5度角度,风帘机风速在离地面1m高处的平均风速应大于4m/秒。

1安装门帘:用多条长度略短于门高度,宽l5cm的透明的橡胶片排列悬挂门上,胶片之间、胶片与门框之间重叠2cm,形成一个开关自如的活动门帘。

窗:安装纱窗,纱窗筛网应在40目以上,最好能自动关闭。

通风口:防蝇网大厅、操作间、冷拼间需安装灭蝇灯,至少离墙30厘米,离地2米。

(每30平方米1个20w的灭蝇灯)。

粘着式捕蝇灯病媒生物孳生地治理的主要要求一、鼠类孳生地的治理(1)要做好环境卫生的日常管理工作;(2)杜绝鼠类的食源、水源以及隐藏筑巢条件。

(3)管理好粪便和垃圾;(4)做好城镇下水道系统鼠类孳生繁殖的预防控制。

二、蝇类孳生地的治理(1)孳生物的清除。

(2)孳生物的处理及综合利用。

垃圾的处理:包括密闭管理、卫生填埋、分类管理、综合利用等。

粪便管理:主要指消灭旱厕,或改良旱厕。

三、蚊虫孳生地的治理⑴下水道系统设施及其管理⑵阴沟改造⑶翻缸倒罐,防止积水⑷清除废弃器皿⑸清查并处理室内特殊积水⑹加强轮胎管理⑺管理好家庭饮用贮水⑻平洼填坑⑼堵洞刨根⑽整治河沟三、蟑螂的环境治理1、堵洞抹缝。

(1)封六缝:对墙壁、地板、门框、窗台(框)、水池和下水道等处的孔洞和缝隙应用油灰、水泥和其它材料加以堵塞封闭(2)堵三眼:堵塞沟缝孔隙。

防制病媒生物工作制度

防制病媒生物工作制度

防制病媒生物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的滋生和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病媒生物,是指能够直接或间接传播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的生物,如老鼠、蚊子、苍蝇、蟑螂等。

第三条防制病媒生物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科学防控、全民参与的原则,实行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共治的机制。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领导,将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障必要的经费投入,确保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实施。

第五条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第六条单位和个人有义务参与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自觉维护环境卫生,配合政府开展防制工作。

二、组织管理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和部门的职责,签订目标责任书,确保工作落实。

第八条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制度,制定防制计划和实施方案,组织开展病媒生物防制活动。

第九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加强病媒生物监测工作,建立监测网络,定期对病媒生物密度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掌握病媒生物疫情动态。

第十条各级爱卫会应当组织动员全社会参与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人民群众的防制意识和参与度。

三、防制措施第十一条防制病媒生物工作应当采取环境治理、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综合措施,切断传播途径,降低病媒生物密度。

第十二条环境治理措施包括:(一)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清理垃圾、粪便、积水等,消除病媒生物的孳生地。

(二)完善公共设施,合理设置垃圾桶、垃圾箱、排水沟等,防止病媒生物滋生。

(三)加强食品经营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规,防止食品污染。

第十三条化学防治措施包括:(一)合理使用化学药物,选择高效、低毒、环保的药物,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医院病媒生物防制管理制度

医院病媒生物防制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保障医院环境整洁、安全,预防疾病传播,保障患者及职工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包括但不限于鼠、蚊、蝇、蟑螂等。

三、组织机构1. 成立医院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院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设立病媒生物防制办公室,负责日常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实施和管理。

3. 各科室设立病媒生物防制联络员,负责本科室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具体实施。

四、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将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纳入医院日常工作,实行综合防治。

2. 科学规范,安全高效。

遵循科学规范的方法,采用安全、高效的防制措施。

3. 全员参与,责任到人。

医院全体职工共同参与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明确责任,确保工作落实。

五、工作内容1. 环境卫生管理(1)保持医院环境卫生整洁,定期清理垃圾,做到日产日清。

(2)加强病媒生物孳生地的清理,及时消除积水、废弃物品等。

2. 鼠害防制(1)设置防鼠设施,如鼠笼、鼠夹、防鼠网等。

(2)定期投放鼠药,注意安全使用。

3. 蚊蝇防制(1)加强病媒生物孳生地的清理,消除积水、废弃物品等。

(2)设置纱窗、纱门、防蝇帘等防蝇设施。

(3)定期投放蚊蝇药,注意安全使用。

4. 蟑螂防制(1)消除蟑螂孳生地,清理垃圾、废弃物品等。

(2)定期投放蟑螂药,注意安全使用。

六、工作要求1. 各科室要严格执行本制度,落实病媒生物防制措施。

2. 病媒生物防制办公室定期对全院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加强病媒生物防制知识培训,提高职工防制意识。

4. 发生病媒生物传播疾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控制疫情。

七、奖惩措施1. 对在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等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媒生物防制设施的主要要求
一、防鼠设施
1、箅子和地漏
厨房操作间下水道出水口有竖箅子(金属栏栅),箅子缝小于1.0cm;若无竖箅子,排水沟横箅子的箅子缝小于1.0cm,且无缺损。

地漏加盖。

2、、门
门缝小于0.6cm;木门和门框的底部包铁皮,高30cm;食品库房门口有挡鼠板,高0.6m。

3、、管线孔洞
堵塞通向外环境的管线孔洞,没有堵死的孔洞,其缝隙不得超过0.6cm。

4、、排风扇
1楼或地下室排风扇或通风口有金属网罩,网眼不得超过0.6cm。

5、、窗户
1楼或地下室窗户玻璃无破损。

二、防蝇设施建设
门:应该自动关闭,最好在门上方安装风帘机,并在开门时自动开启;风帘机的宽度应略大于门的宽度,风向略向外,与垂直方向构成l5度角度,风帘机风速在离地面1m高处的平均风速应大于4m/秒。

安装门帘:用多条长度略短于门高度,宽l5cm的透明的橡胶片排列悬挂门上,胶片之间、胶片与门框之间重叠2cm,形成一个开关自如的活动门帘。

窗:安装纱窗,纱窗筛网应在40目以上,最好能自动关闭。

通风口:防蝇网
大厅、操作间、冷拼间需安装灭蝇灯,至少离墙30厘米,离地2米。

(每30平方米1个20w的灭蝇灯)。

粘着式捕蝇灯病媒生物孳生地治理的主要要求
一、鼠类孳生地的治理
(1)要做好环境卫生的日常管理工作;
(2)杜绝鼠类的食源、水源以及隐藏筑巢条件。

(3)管理好粪便和垃圾;
(4)做好城镇下水道系统鼠类孳生繁殖的预防控制。

二、蝇类孳生地的治理
(1)孳生物的清除。

(2)孳生物的处理及综合利用。

垃圾的处理:
包括密闭管理、卫生填埋、分类管理、综合利用等。

粪便管理:
主要指消灭旱厕,或改良旱厕。

三、蚊虫孳生地的治理
⑴下水道系统设施及其管理
⑵阴沟改造
⑶翻缸倒罐,防止积水
⑷清除废弃器皿
⑸清查并处理室内特殊积水
⑹加强轮胎管理
⑺管理好家庭饮用贮水
⑻平洼填坑
⑼堵洞刨根
⑽整治河沟
三、蟑螂的环境治理
1、堵洞抹缝。

(1)封六缝:对墙壁、地板、门框、窗台(框)、水池和下水道等处的孔洞和缝隙应用油灰、水泥和其它材料加以堵塞封闭
(2)堵三眼:堵塞沟缝孔隙。

尤其要注意堵塞水管、煤气管道、暖气管等管道通过的孔眼
2、修补门窗。

门窗杠上的缝隙应进行修补。

3、整修旧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