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医疗系统最终版

合集下载

智能医院信息化系统完整ppt课件

智能医院信息化系统完整ppt课件

医院智能化
IT·服务·创新
医院智能化建设的必然性 智能化规划子系统及配置 HIS系统 智能化系统集成
规划子系统及配置
总体规划
IT·服务·创新
根据医疗事业的具体情况,整体考虑规划如下四大类子系统,打造安 全、舒适、便捷、高效的医疗环境:
平台
应用
节能
安全
规划子系统及配置
子系统组成
IT·服务·创新
5. 及时提供设备运行状态、设备档案、运行历史数据、报表记录、图 表,以便进行集中分析并作为设备管理决策的依据,实现设备维护 工作的自动化和科学化。
楼宇自控系统
IT·服务·创新
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以下简称BAS)是通过对医院病房医技综合楼的各主机电设备进行集散式监控系统 监控范围如下:冷热源系统、新风机组、通风系统、给排水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变配电系统。实现大 楼内的机电设施如:风、火、水、电、照明等项的监控和管理:实施目的;分布控制/集中管理,营造大楼舒 适的环境和节能、提高各类设备使用寿命。
信息设施系统
多媒体引导及发布系统
IT·服务·创新
多媒体信息引导及发布系统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LED大屏显示系统
• 在一层入口大厅设置。
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
• 每层电梯前室以及各候 诊区设置XX寸液晶电视 作为信息发布屏幕。
• 播放内容涵盖文字、图 片及音视频信号,也可 以接入有线电视信号。
每层护士站设置呼叫主机,病人一览表,走廊设置LED屏幕。
病人在呼叫时,主机和LED屏、病人一览表产生联动,提示呼叫病人 的房间号和床位。护士在病员住院登记的时候可以根据病员的情况设 置该病员的护理等级,重点护理病员呼叫时可以优先处理。
配置无线呼叫系统,供临时在走廊设病床的病人使用。

未来医疗2024年的人工智能诊断系统

未来医疗2024年的人工智能诊断系统

结合医生的经验和知识,制定最佳 的治疗方案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分析患者的数 据,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
实时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治 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远程医疗:通过互联网进行医疗咨询、诊断和治疗,方便患者就医 在线诊断: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疾病诊断,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 应用场景:适用于偏远地区、医疗资源不足地区以及需要快速诊断的紧急情况 优势:节省时间、金钱和资源,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效率
创新药物研发:利用AI技术加速新 药研发过程,提高药物疗效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跨学科合作:与其他领域如生物信 息学、材料科学等的合作,推动医 疗技术的发展
智能医疗设备:开发更智能、便捷 的医疗设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医疗设备将更加智能化,能 够自动调整治疗方案
人工智能诊断系统将更加精 准,能够快速诊断疾病
法规和政策支持的影响:更加完善的法规和政策支持将有助于人工智能诊断系统的普及和应用,提高医疗行业的 效率和准确性。
人工智能诊断系 统将更加普及, 更多的医疗机构 和医生将使用这 种技术。
人工智能诊断系 统的准确性和效 率将不断提高, 从而提高医疗服 务水平。
人工智能诊断系 统将与其他医疗 技术相结合,提 供更加全面和个 性化的医疗服务。
计算机视觉技术 的应用:识别和 分析医学影像, 提高诊断效率
医学影像识别技 术的发展历程
医学影像识别技 术的应用领域
医学影像识别技 术的发展趋势
医学影像识别技 术的挑战与机遇
人工智能诊断系统 的应用场景
早期发现疾病:通过数据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风险 预防措施:根据筛查结果,提供个性化的预防建议和治疗方案 健康监测:实时监测患者的健康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提高治疗效果: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高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智能医疗系统使用指南

智能医疗系统使用指南

智能医疗系统使用指南第一章:智能医疗系统概述 (3)1.1 系统简介 (3)1.2 功能特点 (3)第二章:系统安装与配置 (4)2.1 系统安装流程 (4)2.1.1 环境准备 (4)2.1.2 安装步骤 (4)2.2 系统配置要求 (4)2.2.1 硬件配置要求 (4)2.2.2 软件配置要求 (5)2.2.3 网络配置要求 (5)2.2.4 系统兼容性 (5)第三章:用户注册与登录 (5)3.1 用户注册流程 (5)3.1.1 打开注册页面 (5)3.1.2 填写注册信息 (5)3.1.3 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6)3.1.4 提交注册信息 (6)3.1.5 验证邮箱和手机号码 (6)3.1.6 完成注册 (6)3.2 用户登录方法 (6)3.2.1 打开登录页面 (6)3.2.2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6)3.2.3 输入验证码 (6)3.2.4 登录按钮 (6)3.2.5 登录成功 (6)第四章:个人信息管理 (7)4.1 个人信息查看与修改 (7)4.1.1 查看个人信息 (7)4.1.2 修改个人信息 (7)4.2 密码找回与重置 (7)4.2.1 密码找回 (7)4.2.2 密码重置 (7)第五章:就诊预约 (8)5.1 预约挂号流程 (8)5.1.1 用户登录 (8)5.1.2 选择医院和科室 (8)5.1.3 选择医生 (8)5.1.4 选择就诊日期和时间 (8)5.1.5 填写就诊人信息 (8)5.1.6 确认并支付 (8)5.2 预约就诊时间 (8)5.2.1 预约就诊时间的重要性 (8)5.2.2 预约就诊时间的选择 (8)5.2.3 预约就诊时间的调整 (9)5.2.4 预约就诊时间的提醒 (9)5.2.5 预约就诊时间的取消 (9)第六章:在线咨询与问诊 (9)6.1 咨询问诊流程 (9)6.1.1 注册与登录 (9)6.1.2 选择科室与医生 (9)6.1.3 提交病情信息 (9)6.1.4 选择咨询方式 (9)6.1.5 等待医生回复 (9)6.1.6 再次咨询与问诊 (10)6.2 常见问题解答 (10)6.2.1 在线咨询的隐私保护 (10)6.2.2 咨询结果的有效性 (10)6.2.3 咨询费用 (10)6.2.4 咨询时间 (10)6.2.5 咨询过程中的沟通技巧 (10)6.2.6 咨询结果的处理 (10)第七章:病历管理 (10)7.1 病历创建与查看 (10)7.1.1 创建病历 (10)7.1.2 查看病历 (11)7.2 病历编辑与删除 (11)7.2.1 病历编辑 (11)7.2.2 病历删除 (11)第八章:用药管理 (11)8.1 药品查询与推荐 (11)8.1.1 药品查询 (11)8.1.2 药品推荐 (12)8.2 用药提醒与监控 (12)8.2.1 用药提醒 (12)8.2.2 用药监控 (12)第九章:健康档案管理 (13)9.1 健康档案创建与查看 (13)9.1.1 创建健康档案 (13)9.1.2 查看健康档案 (13)9.2 健康数据统计与分析 (13)9.2.1 健康数据统计 (13)9.2.2 健康数据分析 (13)第十章:系统维护与升级 (14)10.1.1 定期检查 (14)10.1.2 系统备份 (14)10.1.3 系统优化 (14)10.2 系统升级流程 (14)10.2.1 升级前准备 (14)10.2.2 升级操作 (15)10.2.3 升级后验证 (15)第一章:智能医疗系统概述1.1 系统简介智能医疗系统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分析及云计算技术,结合医疗行业特点,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而开发的一套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智能化医疗系统设计方案

智能化医疗系统设计方案

智能化医疗系统设计方案1. 介绍智能化医疗系统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技术的创新型医疗管理系统。

它旨在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为医疗机构和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体验。

本文档将提供智能化医疗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系统架构、功能模块和关键技术。

2. 系统架构智能化医疗系统的架构由以下几个核心组件组成:2.1 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负责从各个数据源获取医疗数据,包括患者的健康记录、医疗仪器的数据等。

数据可以通过传感器、医疗设备接口等方式获取,并通过数据传输协议将数据传输到系统中。

2.2 数据管理模块数据管理模块负责对采集到的医疗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和处理。

它包括数据存储、数据清洗、数据预处理等功能,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3 数据分析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利用机器研究和数据挖掘技术对医疗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

它可以用于疾病预测、医疗决策支持、病例对比分析等应用场景。

2.4 人机交互模块人机交互模块为医生、患者和其他使用者提供友好的界面和交互方式,以方便他们使用智能化医疗系统的各种功能。

它包括网页前端、移动应用等多种形式的界面设计。

2.5 安全与隐私保护模块安全与隐私保护模块负责确保智能化医疗系统的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

它可以采用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数据备份和恢复等手段来保护系统的安全和用户的隐私。

3. 功能模块智能化医疗系统具有以下主要功能模块:3.1 健康监测健康监测模块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生理参数,如血压、心率、血氧等,为医生提供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病情变化的信息。

3.2 疾病诊断疾病诊断模块利用机器研究和数据分析技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医疗数据,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3.3 个性化治疗个性化治疗模块根据患者的个体特征和病情,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医疗治疗方案,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指导和健康管理建议。

3.4 数据分析与挖掘数据分析与挖掘模块利用机器研究和数据挖掘技术,对大量的医疗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发现潜在的关联和规律,帮助医生进行病例对比分析和研究。

智能医疗系统操作手册

智能医疗系统操作手册

智能医疗系统操作手册第一章概述 (4)1.1 系统简介 (4)1.2 功能特点 (4)1.2.1 人工智能诊断 (4)1.2.2 病历管理 (4)1.2.3 个性化治疗方案推荐 (4)1.2.4 药物管理 (4)1.2.5 在线咨询 (4)1.2.6 数据分析 (4)1.2.7 信息安全 (4)1.2.8 多终端支持 (5)第二章系统安装与配置 (5)2.1 系统安装 (5)2.1.1 安装准备 (5)2.1.2 安装步骤 (5)2.2 系统配置 (5)2.2.1 基本配置 (5)2.2.2 网络配置 (5)2.2.3 硬件配置 (6)2.3 系统升级 (6)2.3.1 升级准备 (6)2.3.2 升级步骤 (6)2.3.3 升级注意事项 (6)第三章用户管理 (6)3.1 用户注册 (6)3.1.1 注册流程 (6)3.1.2 注册注意事项 (7)3.2 用户登录 (7)3.2.1 登录流程 (7)3.2.2 登录注意事项 (7)3.3 用户权限设置 (7)3.3.1 权限设置原则 (7)3.3.2 权限设置流程 (7)3.3.3 权限设置注意事项 (8)第四章患者信息管理 (8)4.1 患者信息录入 (8)4.1.1 录入界面 (8)4.1.2 录入内容 (8)4.1.3 录入操作 (8)4.2 患者信息查询 (8)4.2.1 查询界面 (8)4.3 患者信息修改 (9)4.3.1 修改界面 (9)4.3.2 修改操作 (9)第五章病历管理 (9)5.1 病历创建 (9)5.1.1 操作流程 (9)5.1.2 注意事项 (10)5.2 病历查询 (10)5.2.1 操作流程 (10)5.2.2 注意事项 (10)5.3 病历修改 (10)5.3.1 操作流程 (10)5.3.2 注意事项 (10)第六章检查项目管理 (10)6.1 检查项目录入 (10)6.1.1 用户登录智能医疗系统后,左侧菜单栏中的“检查项目管理”选项,进入检查项目管理界面。

智慧医院智能化系统设计

智慧医院智能化系统设计

智慧医院智能化系统设计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医疗保健产业也在逐步变得智能化。

智能化医疗保健是在现有医疗保健的基础上,通过植入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技术手段,实现医疗保健的自动化和普及化,提供更加贴心和高效的医疗保健服务。

智慧医院作为智能化医疗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需要智能化系统的设计与建设。

本文将就智慧医院智能化系统的设计进行探讨。

一、智慧医院智能化系统的概念智慧医院智能化系统是指依托于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一种医院信息化系统,主要目的是实现医疗保健的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务和智能化安全。

系统主要包括医院信息化平台、医疗设备智能化控制系统、医疗数据智能化分析系统等模块。

二、智慧医院智能化系统的设计要点1.可扩展性智慧医院智能化系统需要具备强大的可扩展性,因为科技的创新和发展非常迅速,系统需要能够及时适应新的技术和需求,不断更新升级。

2.数据安全性作为医院信息化系统,智慧医院智能化系统的安全性显得尤为关键。

系统需要使用一系列的数据加密、备份、防火墙等安全手段,防止潜在的信息泄露风险。

3.智能诊疗功能智慧医院智能化系统需要支持医生或患者进行在线诊疗、智能分析和智能化处理等功能。

这可以让医生和患者更加贴近,在线交互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诊疗支持。

三、智慧医院智能化系统的优势1.提升医疗保健效率智慧医院智能化系统可以使医疗保健更快、更便捷、更智能,适用于忙碌的当代患者。

系统可以让医生、护士和其他医疗从业者更好地协同工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保健体验。

2.优化医院管理智慧医院智能化系统可以使医院管理更加科学和规范化。

系统可以帮助医院更快、更准确、更全面地了解医院内部的人、事、物、财,从而提升医院的管理效率和质量。

3.提升医疗保健质量智慧医院智能化系统可以提高医疗保健的质量和安全性。

系统可以将数千条医疗记录和数据存储在中央数据库中,随时变现所有计算和数据分析的深度技术,为患者提供准确、及时、个性化的医疗保健服务。

最完整的医院智能化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最完整的医院智能化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SUPCON HEALTHCARE
智能卫生间 卫生间液晶电视 精确温湿度控制 床头呼叫对讲、信息 发布、用药提醒 床头信息终端 PDA移动查房终端
数字电视点播
办公信息系统 移动监护
电子护理标识
护理等级、计量、禁食、隔离
ICU配置
环境控制
护士站
C
医护对讲
SUPCON HEALTHCARE
探视间
C C C
SUPCON HEALTHCARE
各科候诊区、检查室、输液室、配药室、医技科室等处宜设立排队叫 号系统,对诊疗过程有序管理。
智能卫生间系统
脂肪测定 体重测定
SUPCON HEALTHCARE
尿糖测定
血压测定
呼叫对讲-易用、可靠
病区各护理单元、手术区、各导管室与护士站之间 重症监护病房(ICU)、心血管监护病房(CCU) 妇产科应配置护士站与各分娩室间的双向对讲呼叫系统。 集中输液室与护士站之间应配置呼叫系统。 核磁共振、直线加速器、肠胃镜等处
基础设施抢险部门) ④ 消防、建筑设备联动系统。 ⑤ 消防、安防联动系统。 ⑥ 应急广播、信息发布、疏散导引联动系统。
SUPCON HEALTHCARE
(四)医院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SUPCON HEALTHCARE
建筑设备管理和环境控制
SUPCON HEALTHCARE
(五)机房工程
SUPCON HEALTHCARE
触摸查询
门诊呼叫
门诊 医生工作站
候诊显示屏
24
住院部一楼大厅
出入院报警 消控机房 应急处理
SUPCON HEALTHCARE
LED大屏(宣传)
传媒信息、宣教节目 LED大屏(院内通知)

智慧医院智能化系统技术方案

智慧医院智能化系统技术方案

智慧医院智能化系统技术方案
智慧医院智能化系统是一种把各种医院信息化系统和各种新技术相结
合的先进的实现智能化医院的全流程系统,它把传统的纸币管理,信息存
储管理,检查检验结果的收录流程,护理记录流程,药品使用流程,病人
出入管理,医技管理,患者管理,病历存储等环节都可以方便地进行规范
化和智能化管理,实现了一站式医疗服务,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管理效率,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

1.医院信息化系统:
2.智能管理系统:
医院智能化管理系统采用智能诊疗服务系统(AIS),实现全流程管理:从病人入院,检查检验,诊断治疗,病人出院,处方使用,护理管理,病
历存储,病种统计等,全部数据都存储在系统中,便于管理。

3.虚拟实时监控:
采用虚拟实时监控系统(VRMS)实时监控病人的生理状况和药物使用情况,如果发现病人生理状态异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线传感网技术智能医疗系统学院:物联网工程学院班级:计科1101班目录目录 (2)1、智能医疗系统的概念 (3)2、智能医疗系统的内容 (3)3、无线传感网在智能医疗系统中的应用 (3)3.1、智能医院系统 (3)智能病房 (4)智能诊疗设备 (6)智能手术室 (6)智能导航 (7)拓扑结构 (7)部署 (8)功率控制 (8)活动调度 (9)分簇 (9)3.2、区域卫生系统 (9)拓扑结构 (9)3.3、家庭健康系统 (10)智能远程监测系统 (10)智能提示指导系统 (11)智能呼救定位系统 (12)拓扑结构 (13)部署 (14)功率控制 (14)活动调度 (15)分簇 (15)3.4相关技术 (16)物理层 (16)MAC层 (16)网络层 (16)传输层 (16)应用层 (16)定位解决方案 (17)跨层解决方案 (17)3.1.4无线传感器与执行器网络 (17)4、面临的挑战 (17)5、未来的前景 (18)参考文献 (18)1、智能医疗系统的概念智能医疗是通过打造健康档案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利用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逐步达到信息化。

在不久的将来医疗行业将融入更多人工智慧、传感技术等高科技,使医疗服务走向真正意义的智能化,使智能医疗真正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

智能医疗结合无线网技术、条码RFID、物联网技术、移动计算技术、数据融合技术等,实现监护工作无线化,全面改变和解决现代化数字医疗模式、智能医疗及健康管理、医院信息系统等的问题和困难,并大幅度提体现医疗资源高度共享,降低公众医疗成本。

2、智能医疗系统的内容智能医疗可以分成三部分:智能医院、区域卫生系统和家庭健康系统。

如图:智能医疗系统智能医院系统区域卫生系统家庭健康系统3、无线传感网在智能医疗系统中的应用无线传感以及相关物联网技术为“无边界”医疗卫生服务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利用无线传感技术,我们构造出以下三个智能医疗系统的子系统:3.1、智能医院系统智能医院系统是一个基于无线传感网技术、通过各样的传感器和路由器进行实现的对医院进行智能化管理的系统。

我们设计的智能医院包括以下部分:①对就诊病人进行实名存档,并根据就诊信息存入不同档案库,比如心脑血管疾病库、癌症病患库、普通常见病症库等等。

对特殊患者及时建立动态远程监测关系;②智能导航,通过语音、图像等多媒体技术提示路线,使服务更人性化;③智能手术,并实时监测手术设备情况及手术进程;④对住院患者实时监测,随时智能通知主治医师;⑤使用智能药瓶,智能提醒输液患者输液进程和及时提醒患者用药同时提供用药常识;⑥使用可穿戴智能诊疗设备,实时监测重症患者心率、血压、脉搏等情况;⑦对有特殊需要的患者建立远程监测关系,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并随时提供医疗帮助指示。

智能病房在病房部署完全覆盖的传感器网络,用来监测呼吸、血压、心率等重要生理指标,在实时监测的同时还保证了患者适当的活动空间,了医院的人力资源成本。

医院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配置相应的智能诊疗设备,实时监测重症患者心率、血压、脉搏等情况。

病房内使用智能药瓶,智能提醒输液患者输液进程和提醒患者用药同时提供用药常识。

智能诊疗设备智能诊疗设备其实还在为了实时监测患者健康状况,只是可穿戴设备更方便、更有效地实现了监测的实时性。

在智能诊疗设备的设计上,是将传感器设计在可穿戴设备中,通过传感器发送患者的体征至医院。

具体信息传递见智能导航实现部分。

智能手术室智能手术室结合了机器人系统、人类工程学设计以及先进的通讯技术。

机器人系统可根据医生的声音进行相应的操作并只执行其指令,机器人内窥定位系统可以提供非常清晰和全面的手术视野,使医生可以精确进行手术。

手术室还配备有4台电视监控器,可以随时与外界保持直接的交流。

外科医生可以在荧光屏上看到病理切片的结果,病理学家也可以在手术室外逼真的观察到病人的器官组织情况。

这种手术室系统最终将可使远距离或超国界操作手术成为现实。

智能导航智能导航建立在动态监测的基础上,包括终端、基站、触发器、服务器和多媒体设备。

终端实时上传并接收定位对象数据,基站接收终端上传的定位对象数据并传送,触发器将采集到的对象数据进行发送,服务器接收、存储和处理定位对象数据及触发器采集的对象数据以实现定位,多媒体设备则用来将导航信息反馈到定位对象。

拓扑结构对于智能医院系统来说,我们采取网状与星型结合的拓扑结构进行拓扑设计。

如下图:网状星型结合的拓扑结构是指路由器的布置按照网状拓扑结构进行布置,每个路由器下属的子网则按照以路由器为中央节点的星型拓扑结构进行布置。

部署在各个区域范围内,则采用WSN进行布置,按照ZigBee协议进行通信的实现。

至于具体的布置方案应根据区域地形的不同选取不同的方案,在这里就不进行一一叙述。

功率控制在各个区域内,使用ZigBee协议通信,并且采用CONREAP算法进行功率控制。

Zigbee是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低功耗个域网协议。

根据这个协议规定的技术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其特点是近距离、低复杂度、自组织、低功耗、高数据速率、低成本,正好符合各个区域内子系统的性能需求。

CONREAP算法是基于机会的拓扑控制,它使创建的拓扑结构的能量开销降到最低,并且将网络可达性控制在阈值之上,是一个很好的控制方法。

活动调度利用基于双重分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布式拓扑控制方法对传感器进行活动调度。

分簇根据该树型拓扑结构的特点,可以采用覆盖保持分簇协议(CPCP)进行分簇。

由于所布置的传感器节点基本上是不会进行移动的,这便更适合CPCP分簇方案了。

通过CPCP协议,可以使覆盖范围更高。

3.2、区域卫生系统区域卫生系统是一个收集、处理、传输人员活动密集的区域的重要信息的卫生平台,主要由布置在公共区域的传感器节点和每个区域的分站点组成。

传感器节点负责信息的采集,分站点负责信息的初步处理、发送、预警等功能。

主要应对一些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突发状况的发生。

拓扑结构对于区域卫生系统来说,由于管理的距离相对较远,并且考虑到可拓展方面,我们选定用树型拓扑结构进行区域传感器网络的结构。

如下图:由图可知,我们应用的是三级拓扑树结构,具有成本低、扩充方便灵活、寻找链路路径方便、易于网络维护等优点,同时由于层数不大,故系统的响应时间也不会特别大,特别适合片状传感网络的布置。

树型拓扑结构也有缺点:如果根发生故障,则全网不能正常工作;任何分站点站的故障都会影响该站点下局部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这也是改进的目标之一,目前,我们还没有一个更合理的方案来进行替换。

拓扑的部署、控制、活动调度、分簇等参照智能医院系统。

3.3、家庭健康系统家庭健康系统是通过采集布置在房间以及人身上的传感器节点收集各项信息,然后通过中央节点路由器将数据发送到医院进行处理,并反馈处理结果的系统。

包括以下部分: 智能远程健康监测系统智能提示指导系统智能呼救定位系统智能远程监测系统主要是通过在患者家中部署传感器网络来覆盖患者的活动区域。

患者根据病情状况和身体健康状况等佩戴可以提供必要生理指标(如心率、呼吸、血压等)监测的无线传感器节点,通过这些节点可以对患者的重要生理指标进行实时监测。

随后在本地简单地处理传感器节点所获取的数据,其后把整理出的数据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或互联网传送到为患者提供远程健康监测服务的医院。

智能提示指导系统与医院方面建立了智能远程监测关系的患者,医院方面将根据收到的被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进行相关分析,来诊断患者的健康状况,并根据诊断结果指导是否需要送至医院救治,如果只是常见疾病,就提供用药常识和用药建议。

智能呼救定位系统智能呼救定位系统是建立在远程监测的基础上的,通过患者随身携带的无线传感设备,使用GPS定位技术。

医院方面使用GPS信号机接受监测目标的卫星信号,经信号处理而获得用户位置,最终实现利用GPS进行导航和定位的目的。

拓扑结构对于家庭健康系统来说,根据范围的不同分为内部拓扑结构和外部拓扑结构两个方面进行设计。

对于外部拓扑结构来讲,由于家庭数量比较多,并考虑到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有路由器,所以决定采用蜂窝型拓扑结构;对于内部拓扑结构来讲,采用星型拓扑结构。

如下图:外部拓扑结构——蜂窝型拓扑结构内部拓扑结构——星型拓扑结构部署对于家庭健康系统的外部蜂窝型拓扑结构来说,完全不需要担心节点的布置,因为现今十之八九的家庭都装有无线路由器,这是现成的可利用资源,我们需要做的只是把这些路由器利用起来。

今天的无线局域蜂窝网络采用基于IEEE 802.11a/b/g标准,但是它们可以扩展到任何射频技术,如UltraWideband或802.15.4Zigbee。

因为网络智能保留在每一个接入点,所以不需要集中式交换机——只需要智能接入点和网络处理器、交换能力和系统软件。

对于内部的星型拓扑结构来讲,是家庭内部的路由器作为中央节点,其他的传感装置作为普通节点连接到中央节点上的。

如下图:功率控制蜂窝型拓扑结构采用的是动态路由协议中的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Open Shortest Path First,OSPF)协议进行路由器的路径选择。

·OSPF能够在自己的链路状态数据库内表示整个网络,这极大地减少了收敛时间;·OSPF支持大型异构网络的互联,提供了一个异构网络间通过同一种协议交换网络信息的途径,并且不容易出现错误的路由信息。

·OSPF使用路由标签区分不同的外部路由。

·OSPF支持路由验证,只有互相通过路由验证的路由器之间才能交换路由信息,并且可以对不同的区域定义不同的验证方式,从而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

·OSPF支持VLSM和非族类路由查表,有利于网络地址的有效管理。

·OSPF使用AREA对网络进行分层,减少了协议对CPU处理时间和内存的需求。

内部的星型拓扑结构活动调度家庭健康系统中的各个节点的监测需要的是24小时的无间断工作,并且采用ZigBee协议通信使得功耗不高,所以在这里不对活动调度进行太多的叙述。

分簇采用覆盖保持分簇协议(CPCP)进行分簇。

由于所布置的传感器节点基本上是不会进行移动的,这便更适合CPCP分簇方案了。

通过CPCP协议,可以使覆盖范围更高。

3.4相关技术物理层物理层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理层采用DSSS(直接序列扩频)技术,可提供27个信道用于数据收发。

使用ZigBee通信协议,ZigBee具有低功耗、低成本、短时延、高容量、高安全等特点,并且有基于2.4 GHz频段的“短距离”和868/915 MHz频段的“长距离”两个频段,适合整个系统的使用MAC层由于数据的传输是在广播无线信道上,所以WSN的介质访问(MAC)协议设计至关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