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寡头与博弈2

合集下载

6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寡头与博弈2

6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寡头与博弈2
B寡头
1 2 1 4 1 2 1 8 1 4
3 8 5 16 1 32 1 16
11 32 21 64 1 128 1 64
16
A寡头
B寡头
– 模型推导 :
市场有两寡头厂商: Q Q1 Q2 b 设需求曲线为: P b Q;成本函数为常数,有 MC 0 a b 2b b 厂商1:R1 PQ1 [b (Q1 Q2 )]Q1;MR1 b Q1 Q2 a a a 1 MR1 MC:Q1 (a Q2 ) 厂商1的反应函数 2 1 同理有厂商2的反应函数:Q2 (a Q1 ) 2 市场均衡时,两反应函 数联立得: 1 1 Q1 Q2 a,P b 3 3
• 静态博弈与动态博弈 静态博弈指局中人同时决策或虽非同 时决策,但后决策者不知道先决策者采 取什么策略的博弈。 动态博弈是指局中人决策有先后,后 决策者能观察到先决策者决策情况下的 博弈。
400, 500
-100,100
进入者
0,3000 市场进入博弈树
四、威胁和承诺的可信性
• 在上例中,在位者希望进入者最后别进入。 但问题是他能否有效阻止对方进入。在位者 必须做出威胁(承诺),使进入者相信其进 入后,在位者就会采取断然措施(如扩大生 产规模,大销价),使进入者不能获利。 • 在位者事先必须扩大生产规模的准备性措施 • 潜在竞争者究竟进入与否,取决于其对进入 的成本和收益的分析。
• 上策均衡-卡特尔困境 乙
合作
不合作
2000 1500
合作

1800 2000
1800 1000 1000 1500
不合作
卡特尔的困境
三、重复博弈和序列博弈

6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寡头与博弈

6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寡头与博弈

四、斯泰克伯格模型
斯泰克伯格模型(Stackelberg Model)是一种先行者 利益模型(First Mover Advantage Model),即首先行动者 在竞争中会取得优势。 我们以两个寡头的竞争为例进行讨论,假定寡头面临 的需求曲线和成本状况如下:
需求函数:P=1600-10Q=1600-10(Q1+Q2)
小结: 通过对以上模型的总结我们不难看出,研究寡头市 场的模型大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背对背”(Back to Back)模型,也就是各自决策模型。前面的斯威齐模 型、市场份额模型和古诺模型都是这一类模型。这种模 型假定寡头厂商独立决策,不存在串谋或者某种默契。 斯泰克伯格模型(产量领先模型)和价格领先模型则是 另一种情况。主导厂商决定产量或者价格,其他厂商采 取跟随策略。反映到现实中,似乎是一个主导厂商与其 他厂商在进行价格或者产量决策时遵循着某种“默契”、 “行规”或者是不成文的“惯例”。这可以认为是一种 隐性的串谋或者勾结。最后介绍的卡特尔模型则是显性 的串谋了。厂商之间公开建立价格和产量配额协议,共 同控制市场。
一、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博弈均衡是指博弈中的所有参与者都不想改变自己的 策略的这样一种状态。显然我们分析的例子中,(不合作, 不合作)这一对策略组合(前者表示A的策略,后者表示B 的策略)下的博弈状态就是一种均衡状态。此时,任何一 方都不想偏离各自的不合作策略。由于在均衡时A、B双方 选择的都是自己的占优策略(不合作),所以该博弈均衡 也可以称为占优策略均衡。一般来说,由博弈中的所有参 与者的占优策略组合所构成的均衡就是占优策略均衡。我 们在支付矩阵中用下划线表示占优策略。最后,只有矩阵 图中两个数字都有下划线的收益组合(4,4)是占优策略 均衡也就是博弈均衡。

许纯祯《西方经济学》(第3版)笔记(第6章 寡头市场与博弈)

许纯祯《西方经济学》(第3版)笔记(第6章  寡头市场与博弈)

许纯祯《西方经济学》(第3版)第六章寡头市场与博弈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寡头市扬的特征与优缺点1.寡头的定义与特征(1)寡头的定义寡头也称为独占,是指某一市场上只存在少数几个卖者,这些卖者各自对价格和产量的决定有影响能力,也可以认为是某个市场被几个厂商所控制的一种市场组织结构。

如果市场上每个寡头所生产的产品是同质的,则为纯粹寡头垄断。

如果寡头厂商的产品的差别性特征明显的,则为差别寡头垄断。

若一个市场上只有两个卖主,那就是双寡头垄断。

(2)寡头的特征寡头之间的行为是相互依存的。

寡头市场上少数几个厂商生产一个产业的全部或者绝大部分产量,因此,每个厂商的行为都会对该市场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某一个厂商的产品价格降低势必引起其他厂商的相应对策,厂商扩大产量也会引起对方的对策行为。

2.寡头市场的优缺点(1)寡头市场的优点①由几家企业提供绝大多数的产量,企业的生产规模一般较大,可获得规模经济的好处。

②在少数企业参与竞争的条件下,大型企业有决心和能力承担技术革新的研究和开发。

这在客观上对于促进社会的科学技术进步有一定的作用。

③大型企业具有抵御风险的能力。

④大企业的内部生产和外部经营都建立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

意味着企业生产对社会稀缺资源的合理和节省使用和对社会需求状况能吸收正确的信息并做出正确的反应。

(2)寡头市场的缺点寡头市场的缺陷常被认为是竞争的力度不够,企业之间的依赖程度比较大。

如果企业之间的关系不是相互竞争和促进,往往会利用价格相对固定的倾向,使生产企业得益而消费者受损。

微观经济学 课件 第六部分: 寡头市场与博弈理论

微观经济学 课件 第六部分: 寡头市场与博弈理论

价格领导的形式及运行方式
• 价格领导可分两种形式:有支配力企业的
价格领导和成本较低企业的价格领导。

领导企业相当于完全垄断企业,是价格的
制定者,而其他企业是价格的被动接受者。
斯塔克伯格(Stackelberg)模型
斯塔克博格模型通常是用来描述这样 一个产业,在该产业中存在着一个支配 企业,那些小企业经常是先等待支配企 业宣布其产量计划,然后相应地调整自 己的产量。我们称先宣布产量计划的企 业为产量博弈中的领导者,称那些随后 决定产量计划的小企业为产量博弈中的 追随者。
P = 950 - Q, MC =50
实例:
完全竞争
– P = MC, 950 - Q = 50
– PC = 50, Qc = 900
垄断
PM P古诺
PC
500 350 50
– MR = MC, 950 -2Q = 50
– QM = 450 – PM = 950 - 450 = 500
双头垄断
D
450
博弈的种类
• • • • • 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 同时博弈与顺序博弈 一次博弈与重复博弈 双人博弈与 n人博弈 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
博弈的分类与对应的均衡概念
行动顺序/ 信息状况
完全信息 不完全信息
静 态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纳什均衡
动 态
完全信息动态均衡;子 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不完全信息静态均衡; 不完全信息动态均衡; 贝叶斯纳什均衡 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
• P = 950 - Q & MC=50
• 那么, Q = (3/4)(900) • Q = 675 • P =275
N-厂商古诺模型
• 3 家厂商,线性需求函数和成本函数: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和宏观)名词解释汇编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和宏观)名词解释汇编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编微经:1、绝对优势——如果一个国家用一单位资源生产的某种产品比另一个国家多,那么,这个国家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与另一国相比就具有绝对优势。

2、逆向选择——在此状况下,保险公司发现它们的客户中有太大的一部分来自高风险群体。

3、选择成本-—如果以最好的另一种方式使用的某种资源,它所能生产的价值就是选择成本,也可以称之为机会成本。

4、需求的弧弹性——如果P1和Q1分别是价格和需求量的初始值,P2和Q2为第二组值,那么,弧弹性就等于—(Q1—Q2)(P1+P2)/(P1—P2)(Q1+Q2)5、非对称的信息-—在某些市场中,每个参与者拥有的信息并不相同。

例如,在旧车市场上,有关旧车质量的信息,卖者通常要比潜在的买者知道得多。

6、平均成本——平均成本是总成本除以产量。

也称为平均总成本.7、平均固定成本 -- 平均固定成本是总固定成本除以产量。

8、平均产品——平均产品是总产量除以投入品的数量.9、平均可变成本———平均可变成本是总可变成本除以产量。

10、投资的β——β度量的是与投资相联的不可分散的风险.对于一种股票而言,它表示所有现行股票的收益发生变化时,一种股票的收益会如何敏感地变化。

11、债券收益——债券收益是债券所获得的利率。

12、收支平衡图—-收支平衡图表示一种产品所出售的总数量改变时总收益和总成本是如何变化的。

收支平衡点是为避免损失而必须卖出的最小数量。

13、预算线——预算线表示消费者所能购买的商品X和商品Y的数量的全部组合。

它的斜率等于商品X的价格除以商品Y的价格再乘以一1。

14、捆绑销售——捆绑销售指这样一种市场营销手段,出售两种产品的厂商,要求购买其中一种产品的客户,也要购买另一种产品。

15、资本—-资本是指用于生产、销售及商品和服务分配的设备、厂房、存货、原材料和其他非人力生产资源.16、资本收益-—资本收益是指人们卖出股票(或其他资产)时所获得的超过原来为它支付的那一部分。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笔记(第10章 博弈论初步)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笔记(第10章  博弈论初步)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第10章博弈论初步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博弈论在20世纪50年代由数学家约翰·冯·诺依曼和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斯坦引入经济学,目前已经成为主流经济分析的主要工具,对寡头理论、信息经济学等经济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博弈论的几个基本概念博弈论是研究在策略性环境中如何进行策略性决策和采取策略性行动的科学。

在策略性环境中,每一个人进行的决策和采取的行动都会对其他人产生影响。

因此,每个人在进行策略性决策和采取策略性行动时,要根据其他人的可能反应来决定自己的决策和行动。

1.博弈参与人参与人或称局中人,是指博弈中的决策主体,即在博弈中进行决策的个体。

参与人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体(企业或国家)。

2.策略策略是指参与人选择行为的规则,也就是指参与人应该在什么条件下选择什么样的行动,以保证自身利益最大化。

3.支付函数支付函数也称为效用函数,表明了博弈的参与人采取的每种策略组合的结果或收益,它是所有参与人策略或行动的函数,是每个参与人真正关心的东西。

4.支付矩阵参与博弈的多个参与人的收益可以用一个矩阵或框图表示,这样的矩阵或框图称之为支付矩阵,也称之为博弈矩阵或收益矩阵。

其中,博弈参与人、参与人的策略和参与人的支付构成了博弈须具有的三个基本要素。

二、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纯策略均衡1.条件策略和条件策略组合在同时博弈中,在给定其他参与人的策略时,某个参与人的最优策略称之为该参与人的条件优势策略(简称条件策略),而包括该参与人的条件策略以及这些条件在内的所有参与人的策略组合称之为该参与人的条件优势策略组合(简称条件策略组合)。

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06.ppt

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06.ppt
D O Q L //Q Q • Q Q P Q P A A V T V C F CC
经营杠杆率越大,在销量变动时,利润的变动率越 大;经营杠杆率越小,在销量变动时,利润变动率越 小。
合肥学院 章 蕾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6章 10
三、利润最大化
1. 数学推导。π表示厂商的利润:π=TR-TC
在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都缺乏 弹性时,比如说农产品,实行 最高价格控制消费者得益很大, 生产者损失很大,而总的无谓 损失不大。这说明价格控制并 不总是坏事。
P S
BB
p0 A C C
pmax D
0 q1q1 q0 q2
他们都只是价格的接收者,竞争地位平等
❖ (2)商品同质,不存在产品差别。 ❖ (3)资源自由流动。 ❖ (4)市场信息畅通。
合肥学院 章 蕾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6章 3
二、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1.完全竞争市场的表现
(1)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
为P0。
P
❖由整个行业的供给和需求
D
S
曲线的交点所决定。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6章 25
生产者剩余与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上三角
生产者剩余:下三角
P
P0
P1 O
S E
D
Q
合肥学院 章 蕾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6章 26
PS = TR - VC
P,C
SMC
AVC
生产者剩余的计算
PS = P0Q0 - ∫f(Q)dQ
P,C
SMC
AVC
O
Q
O
TR – VC
m a T x (Q R 0)T(Q C 0)
d 0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 不对称和博弈问题概述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  不对称和博弈问题概述


10 12
10 6
6 8
12 8
当乙选择“合作” 当乙选择“合作”时,甲的最优选择是“不合作”。 甲的最优选择是“不合作” 当乙选择“不合作” 甲的最优选择仍然是“不合作” 当乙选择“不合作”时,甲的最优选择仍然是“不合作”。 甲的最终选择是“不合作” 实际上, 不合作”既是甲的, 甲的最终选择是“不合作”。实际上,“不合作”既是甲的,也是乙 最优策略” 的“最优策略”。 占优策略:无论其他参与者采取什么策略, 占优策略:无论其他参与者采取什么策略,某参与者的唯一的最优策略是 他的占优策略。 他的占优策略。 博弈均衡:博弈中的所有参与者都不想改变 都不想改变自己的策略的这样一种相对静 博弈均衡:博弈中的所有参与者都不想改变自己的策略的这样一种相对静 止的状态。 止的状态。
在一个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里,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会改变自己的 纳什均衡 最优策略,如果其他参与者均不改变各自的最优策略。 (D、L)和(U、R)都不是均衡的。
占优的策略一定是纳什均衡, 占优的策略一定是纳什均衡,但纳什均衡未必是占优均衡
邹啸鸣
Prisoner’ dilemma囚徒困境
参与 者 策略 甲 坦白 不坦白 乙 坦白
占优策略均衡:由博弈中的所有参与者 自己的) 占优策略均衡 由博弈中的所有参与者(自己的)占优策略组合 由博弈中的所有参与者( 所构成的均衡就是占优策略均衡。 所构成的均衡就是占优策略均衡。 纳什均衡:在这里,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会改变自己的最优策略, 纳什均衡:在这里,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会改变自己的最优策略, 如果其他参与者均不改变各自的最优策略。 如果其他参与者均不改变各自的最优策略。
DL 5000
25000
邹啸鸣
50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古诺模型的假定
( 1 )市场上只有 A 、 B 两个厂商生产和销 售相同的产品,他们的生产成本为零; (2)他们共同面对的市场需求曲线是线性 的,两个厂商也都准确了解市场需求曲线; (3)两个厂商都是在已知对方产量的情况 下,各自确定能够给自己带来最大利润的产 量,即每一个厂商都是消极地以自己的产量 去适应对方已经确定的产量。
三、伯川德模型
§7-4 寡头厂商之间的博弈:博弈论初步
一、博弈论的基本要素
• 博弈论(game theory)又称对策论,是描述、分 析多人对策行为的理论,由棋弈、桥牌、战争 中借用而来,在经济学中应用广泛,如在用来 表现寡头间相互依存的竞争特点便有其突出的 优越性。 • 现代经济博弈理论始于1944年冯· 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和莫根施特恩(Oskar Margenston)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一书。 • 博弈:多人决策过程
第六章
寡头市场与博弈
第一节
寡头市场的特征与优缺点
一、寡头的定义与特征 二、寡头市场的优缺点
一、寡头的定义与特征
寡头(Oligopoly)也叫独占,是指某一市场上 只存在少数几个卖者,各自对价格和产量的决定有 影响能力 , 也可以认为某个市场被几个厂商所控制 的一种市场组织结构。 寡头市场上少数几个厂商生产一个产业的全部 或者绝大部分产量,因此,每个厂商的行为都会对 该市场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一定范围的价格刚性
F D
MRD
d
O
Q
Q
11
二、古诺模型
古诺模型 是早期的寡头模型。它由法国 经济学家古诺( Autoine Cournot )于 1838 年提出。该模型通常被作为寡头理论分析的 出发点。 古诺模型是一个只有两个寡头厂商的简 单模型,该模型也被称为“双头模型”。 其结论很容易被推广到三个或三个以上 的寡头厂商的情况中去。
• 静态博弈与动态博弈 静态博弈指局中人同时决策或虽非同 时决策,但后决策者不知道先决策者采 取什么策略的博弈。 动态博弈是指局中人决策有先后,后 决策者能观察到先决策者决策情况下的 博弈。
400, 500
-100,100
进入者
0,3000 市场进入博弈树
四、威胁和承诺的可信性
• 在上例中,在位者希望进入者最后别进入。 但问题是他能否有效阻止对方进入。在位者 必须做出威胁(承诺),使进入者相信其进 入后,在位者就会采取断然措施(如扩大生 产规模,大销价),使进入者不能获利。 • 在位者事先必须扩大生产规模的准备性措施 • 潜在竞争者究竟进入与否,取决于其对进入 的成本和收益的分析。
从这个意义上说,“纳什均衡”提出的悖论 实际上动摇了西方经济学的基石。因此,从 “纳什均衡”中我们还可以悟出一条真理: 合作是有利的“利己策略”。但它必须符合 以下黄金律:按照你愿意别人对你的方式来 对别人,但只有他们也按同样方式行事才行 。也就是中国人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但前提是人所不欲勿施于我。
-3 -6
-3 0
囚犯的困境
• 囚徒困境的几个事例:
– – – – – – – – 价格大战 两个寡头企业选择产量 公共产品的供给 军备竞赛 做广告 围观时踮脚尖 应试教育 污染。1968年,格雷特· 哈丁成功地将“囚徒的困境”与 资源耗竭结合起来 , 揭示了生态环境问题与囚徒困境的 相似之处。 – 贸易自由与壁垒,地方保护主义
• 纳什均衡
指参与博弈的每一局中人在给定其他 局中人策略的条件下选择上策所构成的 一种策略组合。
• 纳什均衡 女
策略A看球 策略B逛街

策略A看球
2 0
1 0
0 0 1 2
策略B逛街
纳什均衡
开车博弈
奔驰
等待
等待 0, 0
前行
1, 5
别克
前行
5, 1
-100,-100
上策均衡与纳什均衡的区别: ⑴ 上策均衡是指不管你选择什么策略,我所 选择的是最好的;不管我选择什么策略,你 所选择的是最好的。 ⑵ 纳什均衡是指给定你的策略,我所选择的 是最好的;给定我的策略,你所选择的是最 好的。 ⑶ 上策均衡是纳什均衡的一种特殊情况,但 纳什均衡却不一定是上策均衡。
• 所谓无限次重复,是指局中人不知道会重 复多少次,而不一定是真正的无穷多次。 • 两个囚徒都知道,大家保持沉默(抵赖) 是集体利益最大的选择。但正如前面所说 的,如果只是一次性博弈,则(坦白,坦 白)是均衡的结果。 • 现实例子:有的寡头企业串谋成功,相互 合作持续。
重复博弈的策略原则:“以牙还牙”,所谓“善有 善报,恶有恶报”,而且“无论善恶,立即得报”, 这种策略既是毫不留情的,又是毫不记恨的。
13
古诺模型图解(1)
P
P P1 D = f(P) F
问题:在需求曲线一定 的条件下,A 寡头厂商 如何获得最大利润?
O
Q1
Q
Q
14
古诺模型图解(2)
P
P P1 P2 D = f(P) F
问题:在A 寡头厂商决 策之后,B 寡头该如何 决策起产量?
H
G
O
Q1
Q2
Q
Q
15
古诺模型图解(3)
A寡头
第二节
寡头市场的基本模型
一、斯威齐模型 二、古诺模型 三、伯川德模型 四、斯泰克伯格模型 五、价格领先模型 六、卡特尔模型
一、斯威齐模型
寡头垄断市场上价格具有刚性,即当成本 有一定量的改变时价格却保持不变。这就是说, 在这种市场上,一旦价格决定以后,就有一定 的稳定性。
美国经济学家斯威齐(Sweezy P)于1939 年提出了 弯折的需求曲线 ( Kinked Demand Curve)来解释这种现象。
• 可信的威胁: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反分裂国家法
§7-5 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率比较
经济效率是利用经济资源的有效性。 讨论的主要问题: (1)各种市场组织的经济效率; (2)垄断市场与技术进步; (3)关于规模经济; (4)关于产品的差别; (5)关于广告支出。 产业政策(反垄断政策)。
38
重复博弈策略能够获胜的条件:博弈是无限次重复的。 即对局者都预期这一博弈将永远持续下去而不会停止。 对于有限次博弈来说,在理论上有限次的博弈与一次 性博弈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它们都将得到同样的 结果。实际上,只要竞争的时期足够长,竞争的双方 都将预期在未来还要进行很多次对局,那么,竞争的 格局就可能近似于无限次重复博弈,厂商就可能选择 “以牙还牙”的策略,并导致相互合作的结局。
囚徒困境的启示
“ 囚徒的两难选择”有着广泛而深刻的意义 。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各人追求利 己行为而导致的最终结局是一个“纳什均衡 ”,也是对所有人都不利的结局。他们两人 都是在坦白与抵赖策略上首先想到自己,这 样他们必然要服长的刑期。只有当他们都首 先替对方着想时,或者相互合谋 ( 串供 ) 时, 才可以得到最短时间的监禁的结果。
P d D
复习:垄断竞争 条件下单个厂商 面临的需求曲线
B
d
D
O
Q
Q
8
斯威齐模型图解(2) P
P d D
B
弯折的需求曲线
d
D
O
Q
Q
9
斯威齐模型图解(3)
P
P
d
D
B
MRd
1 MR P(1 ) ed
F
G MRD
d
间断的边际收益曲线
D
O
Q
Q
10
斯威齐模型图解(4) P
P D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d
B
MRd SMC5 SMC4 SMC3 G SMC2 SMC1
二、上策均衡和纳什均衡
• 上策均衡(占优策略)
指不管其他局中人采取什么策略,某一局中人都采 取自认为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均衡指博弈中所有局 中人都不想改变自己策略的一种相对静止状态。
• 上策均衡-囚犯的两难困境(prisoner’s 乙 dilemma) 坦白

抵赖 0 -1 -6 -1
坦白 抵赖
• 一些基本概念 – 参与者(player)(博弈方、局中人、对 局者) – 策略(strategy)与策略空间(strategy set) – 收益(payoff)(支付)与收益函数 (payoff function):收益矩阵(支付矩 阵、得益矩阵、赢得矩阵) – 均衡(equilibrium)
6
斯威齐模型的基本假设条件
如果一个寡头厂商提高价格,行业内的 其他寡头厂商不会跟着改变价格( 因而提价 的寡头厂商的销售量的减少是很多的); 如果一个寡头厂商降低价格,行业内的 其他寡头厂商就会把价格降低到相同的水平, 以避免销售份额的减少(因而降价的寡头厂 商的销售量的增加是有限的)。
7
斯威齐模型图解(1) P
二、寡头市场的优缺点
第一,由几家企业提供绝大多数的产量,企业 的生产规模一般较大,可以获得规模经济的好处。
第二,在有较多企业竞争的环境里面,各个企 业规模较小,并且竞争压力太大,企业的决策往往 只着眼于短期利润,而较少有能力和信心从事长期 的技术革新和产品革新策略。 第三,大型企业具有抵御风险的能力。 第四,大型企业必然要求有可以对庞大而且复 杂的生产过程进行管理的技术和经验。
B寡头
1 2 1 4 1 2 1 8 1 4
3 8 5 16 1 32 1 16
11 32 21 64 1 128 1 64
16
A寡头
B寡头
– 模型推导 :
市场有两寡头厂商: Q Q1 Q2 b 设需求曲线为: P b Q;成本函数为常数,有 MC 0 a b 2b b 厂商1:R1 PQ1 [b (Q1 Q2 )]Q1;MR1 b Q1 Q2 a a a 1 MR1 MC:Q1 (a Q2 ) 厂商1的反应函数 2 1 同理有厂商2的反应函数:Q2 (a Q1 ) 2 市场均衡时,两反应函 数联立得: 1 1 Q1 Q2 a,P b 3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