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教育资料

合集下载

202006 - 第1章 绪 论【传感器技术案例教程】

202006 - 第1章 绪 论【传感器技术案例教程】

1.2.3 按被测量分类
按传1感.2器.4被按测量工,作即原输理入分信类号分类,便于表示传感器功能,
也便于用户使用; 传感器分为温度、压力、流量、物位、质量、位移、速度、
加速度、角位移、转速、力、力矩、湿度、浓度等传感器;厂 家和用户习惯于这种分类方法
传感器技术案例教程
(第1章 绪 论)
1.2 传感器的分类
本课程重点讨论物理型传感器
物理型传感器
(第1章 绪 论)
传感器按照工作原理的分类
传感器技术案例教程
(第1章 绪 论)
1.3 传感器技术的特点
1. 涉及多学科与技术; 2. 品种繁多; 3. 应用领域十分广泛; 4. 总体要求性能优良,环境适应性好; 5. 应用要求千差万别; 6. 在信息技术中发展缓慢,但生命力强大
传感器技术案例教程
(第1章 绪 论)
1.1 传感器的作用实例分析
实例1:电位器式真空膜盒压力传感器 (potentiometer pressure transducer)
真空膜盒压力敏感元件
电位器式真空膜盒压力传感器
压力 → 膜盒位移 → 电位器电刷(通过传动机构)→ 输出电压
传感器技术案例教程
传感器基本结构组成示意图
传感器技术案例教程
1.2 传感器的分类
1.2.1 按输出信号的类型分类 1.2.2 按传感器能量源分类 1.2.3 按被测量分类 1.2.4 按工作原理分类
(第1章 绪 论)
传感器技术案例教程
(第1章 绪 论)
1.2 传感器的分类
1.2.1 按输出信号的类型分类
分为1三.2类.2:按模拟传式感、器数能字量式源、分开类关型(二值型); 模拟1式.2传.3感按器:被输测出量连分续类电信号; 数字1式.2传.4感按器:工输作出原数理字分信类号;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思政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思政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思政
摘要:
一、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简介
1.课程基本信息
2.课程学习目标
二、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重要性
1.在工程领域的应用
2.我国发展现状及挑战
三、思政教育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中的融入
1.思政教育目标
2.融入教学的具体方法
四、思政教育对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的意义
1.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2.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3.增强国家竞争力
正文: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是一门涉及电子、信息、计算机等多学科交叉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内容涵盖了传感器的基本原理、传感器系统设计、检测技术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在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工业自动化、智能交通、医疗设备等。

在我国,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发展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如核
心技术的研发和创新能力。

为了更好地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需要融入思政教育。

思政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项目实践、分组讨论等多种方式,将思政教育与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知识体系相结合。

思政教育对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思政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不仅具备专业技能,还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

其次,思政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他们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领域进行创新研究和实践。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ppt课件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ppt课件

图1-3 传感器的重复性
ppt课件
24
(3)重复性 重复性表示传感器在输入量按同一方向作全量
程连续多次变动时所得到的特性曲线的不一致程 度,如图1-3所示,用公 式表示为
x
mmax ymax
100%
(1-5)
式中,⊿mmax取⊿ m1、 ⊿ m2中最大的计算,ymax为满 量程输出值。
传感器输出特性的不重复性主要是由传感器的机械
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
对被测量敏感的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其中敏感元件
是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的部分,如应
变式压力传感器中的弹性膜片,就是敏感元件;转换
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将敏感元件感受或响应到的被测
量转换成适于传输或测量的电信号(电压、电流)部
分,如电阻应变片就是转换元件。
要,传感器必须向小型化、微型化方向发展,以便减小体积 和质量。
4. 向多功能化方向发展 传感器多功能化也是传感器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在一块集成传感器上综合多个传感器的功能,可以同时测量 多个被测量,它可以借助于敏感元件中的不同物理结构或化 学物质及其不同的表征方式,用单独一个传感器系统来同时 实现多种传感器的功能。
组成网络直接通信,实现数据的实施发布、共享,以 及网络控制器对节点的控制操作。另外,通过 Internet网,传感器与用户之间可异地交换信息,厂 商能直接与异地用户交流,能及时完成传感器故障诊 断,指导用户维修或交换新仪器改进的数据,软件升 级等工作。另外,在微机电技术、自组织网络技术、 低功耗射频通信技术及低功耗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共同 促进下,传感器朝微型化和网络化的方向迅速发展, 产生了无线传感器网络。
ppt课件
17

传感器教案

传感器教案

传感器教案引言传感器作为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不断发展和应用。

在科学课程中,传感器技术的教学内容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教案旨在介绍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探讨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引导学生了解传感器的应用和作用。

一、教学目标1. 了解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传感器的分类和常见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a. 传感器的定义和作用b.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电阻、电容、电感、光电等)c. 传感器的特点和性能指标2. 传感器的分类和常见应用a. 按测量物理量分类(温度、湿度、压力、光照强度等)b. 按工作原理分类(电阻式、电容式、电感式、光电式等)c. 传感器在生活和工业领域中的应用案例3. 传感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a. 学生通过实验自行设计传感器实验方案b. 学生收集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比较c. 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和改进方向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a.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合作,解决传感器应用相关问题b. 学生思考传感器在未来科技发展中的应用前景和挑战c. 学生提出自己的创新想法和解决方案三、教学方法与过程1. 教师授课:讲解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分类和常见应用的案例分析。

2. 学生实验:根据教师指导,学生自行设计传感器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

3. 学生讨论:学生小组讨论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得出结论和改进方向。

4. 学生发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创新思路,展开小组合作或个人研究项目。

5. 教师评估:根据学生实验报告、讨论表现和创新项目成果进行评估,并给予指导和反馈。

四、教学评估1. 学生实验报告的设计和完成情况。

2. 学生在讨论和小组合作中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3. 学生创新项目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展示。

4. 学生对传感器应用前景和挑战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第2课传感之古今未来

第2课传感之古今未来
教学难点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教学准备
1.实验器材:各种传感器模块、数据采集设备、计算机等。
2.教学课件:包含传感器的图片、视频、原理示意图等。
3.学习资料:有关传感器的文章、案例等。
教学学法
1.讲授法:讲解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传感器的工作过程。
3.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传感器的应用。
3.任务一:传感器分类探究
9.教师活动:展示各种传感器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对传感器进行分类。
10.学生活动:小组合作,观察传感器,讨论分类方法,并填写表格。
11.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类思维,加深对传感器种类的认识。
12.过程性评价:巡视小组讨论情况,指导学生正确分类,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分类结果。
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运用传感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4.信息社会责任:了解传感器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
德育渗透 (策略)
德育范畴实施建议
科学精神教育在思考中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传感器的定义、作用和种类。
4.任务二:传感器实验操作
1.教师活动:介绍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指导学生进行传感器实验,如温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
2.学生活动: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分析传感器的工作特性。
3.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4.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传感器的定义、作用、种类以及发展趋势,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传感器在物联网中的重要性。教材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教育资料】 第3章 1.传感器 2.温度传感器和光传感器学习专用

【教育资料】 第3章 1.传感器 2.温度传感器和光传感器学习专用

1.传感器2.温度传感器和光传感器[知识梳理]一、传感器2.敏感元件的原理(1)根据感知原理分类①物理类:基于力、热、光、电磁和声等物理效应.②化学类:基于化学反应的原理.③生物类:基于酶、抗体和激素等分子识别功能.(2)原理:大多数传感器是通过敏感元件把非电学量转变为电学量,或转化为电路的控制开关,从而实现方便的显示、记录、处理和控制.(3)应用实例半导体热敏电阻:具有电阻随温度灵敏变化的特性,可以实现对温度的测量.常用于温度传感器.干簧管:感知磁场的敏感元件,常用于磁场控制开关.二、温度传感器和光传感器1.温度传感器(1)概念:温度传感器是把温度转换为电信号的传感器.(2)几种常用的温度传感器:①热双金属片温度传感器a.敏感元件:两种热膨胀系数相差较大的金属片焊接或轧制成的热双金属片.b.工作原理:温度升高时,由于两面金属膨胀程度不同,双金属片就会变形.因此热双金属片可作为温度的敏感元件.利用了热双金属片对温度的感知表现为形变的特性.②热电阻传感器a.敏感元件:用金属丝制作的感温电阻.(又叫热电阻)b.热电阻阻值与温度t的关系R=R0(1+θt).(R0为t=0 ℃时导体电阻,θ为温度系数)③热敏电阻传感器a.敏感元件:半导体热敏电阻.b.热敏电阻的分类:一种是随温度升高而电阻减小的热敏电阻,用NTC符号表示;另一类随温度升高而电阻增大的热敏电阻,用PTC符号表示.c.特点及用途:热敏电阻对温度变化的响应很敏感,常用于测温、温度控制或过热保护.2.光传感器(1)概念光传感器是利用光敏电阻把光强这个光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2)应用:火灾报警器、光电式转速器等都是利用了光电传感器来工作的.(3)两种实用的光传感器①光电式烟尘浓度计,靠监测烟尘浓度来工作.②光电式转速表光源发出的光经透镜会聚成平行光束照到被测旋转物体上,被反光纸反射回来,再经透镜聚焦落到光敏二极管上,产生与转速对应的电脉冲信号,经信号处理电路处理后,显示出转速.[基础自测]1.思考判断(1)传感器就是指敏感元件.(×)(2)传感器能把电信号转换成非电信号.(×)(3)家庭用的电视机遥控器属于红外线遥控.(√)(4)有光照射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大.(×)(5)热敏电阻在温度升高时阻值变小.(×)(6)金属热电阻在温度升高时阻值变小.(×)2.当你走近某些宾馆、酒店的大门时,门就会自动为你打开;当你走进门之后,门又在你身后自动关上.你觉得这可能是将下列哪种外界信息转换为有用的信息()A.温度B.运动C.人D.光线D[自动门的自动控制要求灵敏、可靠,若以温度控制,人的体温与夏季气温接近,则在夏季自动门将无法使用.自动门实际使用的是红外线传感器,红外线不属于可见光,人在白天或黑夜均发出红外线,传感器接收到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后传给自动控制装置的电动机,实现自动开、关门.故选项D正确.] 3.(多选)如图3-1-1所示为电阻R随温度T变化的图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导学号:24622096】图3-1-1A.图线1是热敏电阻的图线,它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B.图线2是热敏电阻的图线,它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C.图线1的材料化学稳定性好、测温范围大、灵敏度高D.图线2的材料化学稳定性差、测温范围小、灵敏度高BD[由题图可知,图线1是金属热电阻的R-T图线,图线2是热敏电阻的R-T图线,根据它们的材料性质和图像特点可知,选项B、D正确.][合作探究·攻重难]2.传感器的分类压保持不变,R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是金属杆的一端.在装置中使用了一只电压表(图中没有画出),通过观察电压表示数,可以了解油量情况.若将电压表分别接在b、c之间与c、d之间,当油量变化时,电压表的示数如何变化?图3-1-2思路点拨:①由题图确定R′和R是串联,油量的变化会改变R的值.②当油箱中油量减少时,浮标下降,杠杆的左端下降,右端上翘,R的值变大.③串联电路中,电阻起分压作用.【解析】把电压表接在b、c之间,油量增加时,R减小,电压表的示数减小;油量减少时,R增大,电压表的示数增大.把电压表接在c、d之间,油量增加时,R减小,电路中电流增大,则R′两端的电压增大,电压表的示数增大,同理,油量减少时,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答案】见解析[针对训练]1.关于传感器工作的一般流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非电学量→敏感元件→转换电路→电学量→转换元件B.电学量→敏感元件→转换电路→转换元件→非电学量C.非电学量→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路→电学量D.非电学量→转换电路→转换元件→敏感元件→电学量C[传感器工作的一般流程为:非电学量(被),敏感元件(感知,然后通过),转换元件(转换成电信号,再通过),转换电路(将此信号转换成易于传输或测量的),电学量,因此A、B、D错,C对.]2. (多选)如图3-1-3所示,干簧管放在磁场中时两个舌簧能被磁化.关于干簧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3-1-3A.干簧管接入电路中相当于电阻的作用B.干簧管是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C.干簧管接入电路中相当于开关的作用D.干簧管是作为电控元件以实现自动控制的CD[干簧管能感知磁场,因为两个舌簧由软磁性材料制成,当周围存在磁场时,两个舌簧被磁化,就会相互吸引,所以是作为开关来使用、作为控制元件以实现自动控制的.]当光敏电阻受到光照射时,会有更多的电子获得能量成为自由电子,同时也形成更多的空穴,于是导电性明显地增强,电阻减小.3.热敏电阻的种类及特性曲线常见的有两种类型,图中3-1-4甲为PTC 型,乙为NTC 型.PTC 型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 型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图3-1-4如图3-1-5所示,将一个光敏电阻接入多用电表两表笔上,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置于欧姆挡,用光照射电阻时,表针自左向右偏角为θ;现用手掌挡住部分光线,表针的自左向右偏角为θ′,则可判断( )图3-1-5A .θ′=θB .θ′<θC .θ′>θD .不能确定思路点拨:根据串并联电路特点及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进行分析.B[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减小,用手掌挡住部分光线,阻值变大,指针自左向右的偏转角度变小,故B正确.]含有热敏电阻、光敏电阻电路的动态分析步骤(1)明确热敏电阻(或光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或光线强弱)是增大还是减小.(2)分析整个回路的电阻的增减,电流的增减.(3)分析部分电路的电压、电流如何变化.[针对训练]3.半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经常利用半导体的这一特性来制作传感器,如图3-1-6所示是一火警报警器的部分电路示意图,其中R3为用半导体热敏材料制成的传感器.值班室的显示器为电路中的电流表,a、b之间接报警器.当传感器R3所在处出现火情时,显示器的电流I、报警器两端的电压U的变化情况是()图3-1-6A.I变大,U变大B.I变大,U变小C.I变小,U变小D.I变小,U变大C[当出现火情时,热敏电阻R3的阻值减小,则外电路总电阻减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总电流将增大;由U=E-Ir可知,路端电压减小,则图中报警器两端的电压U将减小;因总电流增大,则R1两端的电压增大,并联部分的电压减小,则可知流过R2中的电流I减小,故选项C正确.] 4.(多选)计算机光驱的主要部分是激光头,它可以发射脉冲激光信号,激光扫描光盘时,激光头利用光敏电阻自动计数器将反射回来的脉冲信号传输给信号处理系统,再通过计算机显示出相应信息.光敏电阻自动计数器的示意图如图3-1-7所示,其中R1为光敏电阻,R2为定值电阻,此光电计数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图3-1-7A.当有光照射R1时,处理系统获得低电压B.当有光照射R1时,处理系统获得高电压C.信号处理系统每获得一次低电压就计数一次D.信号处理系统每获得一次高电压就计数一次BD[当光敏电阻有光照射时,电阻减小,故当有光照射R1时,R1减小,则电阻R2上的电压变大,故处理系统获得高电压,选项B正确,A错误;信号处理系统每获得一次高电压就计数一次,故C错误,D正确.][当堂达标·固双基]1.下列关于物理传感器、化学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理传感器利用材料的某种物理性质工作,因而只能用于机械加工行业不能用于化工领域B.化学传感器是利用某种化学反应来工作的,因而只能输出某种化学物质而不是输出电学量C.生物传感器的适用范围广,可在任意温度条件下工作D.生物传感器由于含有生命物质,因而对使用传感器的环境条件有一定要求D[不论哪种传感器都可以将非电学量转换成电学量输出,故B错;物理传感器在化工领域也可以使用,如温度传感器等,故A错;生物传感器能够使用的前提是感受器中的生命物质保持生物活性,故C错,D对.] 2.如图3-1-8所示,由电源、小灯泡、电阻丝、开关组成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S后,小灯泡正常发光.当用酒精灯加热电阻丝时,则关于发现小灯泡亮度变化以及发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正确的是()图3-1-8A.小灯泡变亮,小灯泡的电阻发生了变化B.小灯泡变亮,小灯泡灯丝的电阻率随温度发生了变化C.小灯泡变暗,电阻丝的电阻率随温度发生了变化D.小灯泡变暗,电源的电压随温度发生了变化C[用酒精灯加热电阻丝时,电阻丝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电流减小,灯泡变暗.]3.光敏电阻能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是因为()A.光照强度发生变化时,光敏电阻的阻值也发生变化B.光照强度发生变化时,光敏电阻的体积也发生变化C.光照强度发生变化时,光敏电阻的长度也发生变化D.光照强度发生变化时,光敏电阻的横截面积也发生变化A[光敏电阻的特性是光照强度变化时,电阻率发生明显变化,而长度、体积、横截面积不发生变化,故光敏电阻阻值大小会发生变化,A正确.] 4.用图3-1-9甲所示电路测量电流表的内阻,闭合开关S,当变阻器的滑片滑至c处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40 mA、9 V,已知图甲中热敏电阻的I-U关系图线如图3-1-9乙所示,则电流表的内阻为()甲乙图3-1-9A.0.14 ΩB.85 ΩC.140 ΩD.225 ΩB[当电流表读数为40 mA时,说明热敏电阻的电流为40 mA,由题图知热敏电阻两端电压U R=5.6 V,则电流表两端电压U=9 V-5.6 V=3.4 V,由欧姆定律得R mA=\f(U,I)=\f(3.4,40×10-3) Ω=85 Ω,B正确.]。

传感器应用技术技校教材

传感器应用技术技校教材

传感器应用技术技校教材
传感器应用技术技校教材有以下两本可供参考:
《传感器应用技术》由周怀芬编写,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17年出版。

该书根据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技能课教材选题立项的函》(教职成司[ 2012] 95号),由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机械工业出版社联合组织编写,是根据教育部于 2014年公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教学标准》编写的“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传感器应用技术》由秦伟华、王戈静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15年出版。

该书是“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电气技术应用、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教材,也可作为相关行业培训用书。

该书共分6个项目,主要内容包括认识传感器、温度及环境量检测、位移检测、力和压力检测、位置检测以及液位和流量检测。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两本教材的官网或咨询技校教师。

利用传感器设备实现小学教育的实践探索ppt课件教案

利用传感器设备实现小学教育的实践探索ppt课件教案
传感器分类
根据输入物理量可分为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 器等;根据工作原理可分为电阻式、电容式、电感式等。
传感器设备的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概述
传感器通过敏感元件感受被测量的变化,并转换为相应电信号输出。转换过程 涉及信号的放大、滤波、线性化等处理。
工作原理详解
以温度传感器为例,其敏感元件通常采用热敏电阻或热电偶。当温度变化时, 敏感元件的电阻值或电势相应变化,通过测量电路转换为标准电信号输出。
利用传感器设备实 现小学教育的实践 探索ppt课件教案
目 录
• 引言 • 传感器设备介绍 • 实践探索过程 • 实验结果分析 • 传感器设备在小学教育中的优势与局限性 • 对小学教育的启示与建议
01
CATALOGUE
引言
背景与意义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
01
随着科技的进步,传感器设备逐渐普及,为小学教育提供了更
03
CATALOGUE
实践探索过程
选择合适的传感器设备
温度传感器
用于测量环境温度,帮 助学生理解温度概念。
光线传感器
检测光线强度,可用于 探索光照对植物生长的
影响。
声音传感器
捕捉声音信号,可用于 声音大小、音调的实验

运动传感器
检测物体运动状态,可 用于研究物体运动规律

设计实验方案与步骤
明确实验目标
成本问题
传感器设备的购置和维护成本较高, 可能给学校带来经济压力。
隐私保护
传感器设备的使用可能涉及学生隐私 保护问题,需要加强相关法规和伦理 规范的建设。
教师培训
传感器设备的引入需要教师具备相应 的技术素养和教学能力,需要加强教 师培训。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同工作 共同成长 共同繁荣 共同分享
Back To The Basics Run 2009
传感器分类
共同工作 共同成长 共同繁荣 共同分享
Back To The Basics Run 2009
1. 光电传感器
光电传感器原理是由发光器件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发射,然后通过光敏器件 将光信号的强弱转变为电压的大小输出. 常用的有两类:透过型和反射型.
d. 接线
此放大器有四根线:棕 蓝 黑 橙 BROWN: +V BLUE : -V BLACK: OUT ORANGE: ALM
共同工作 共同成长 共同繁荣 共同分享
Back To The Basics Run 2009
1. 光电传感器
(4) PS-56T 型放大器介绍
a.外观图
厂家:KEYENCE 型号:PS-56T
Back To The Basics Run 2009
传感器概述:
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将其转换成使用输出信号的器 件或装置.在有些学科领域,传感器又称为SENSOR、敏感元件、检测器、转换器 等。在电子技术领域,把能感受信号的电子元件称为敏感元件,如热敏元件、磁 敏元件、光敏元件及气敏元件等. 传感器的输出信号通常是电量,它便于传输、转换、处理、显示等。 传感器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其中,敏感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 或响应被测量的部分;转换元件是指传感器中将敏感元件感受或响应的被测量转 换成适于传输或测量的电信号部分.由于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一般都很微弱,因此 需要有信号调理与转换电路对其进行放大、运算调制等.信号调理转换电路以及 传感器工作必须有辅助的电源,因此,信号调理转换电路以及所需的电源都应作 为传感器组成的一部分.传感器组成框图如图 2-1 所示:
共同工作 共同成长 共同繁荣 共同分享
Back To The Basics Run 2009
5. 温度传感器
(2) 热电偶传感器测温方法
热电偶传感器是接触式测温法,使温度敏感元件和被测温度对象相接触,当 被测温度与感温元件达到热平衡时,温度敏感元件与被测温度对象的温度相等. 温度传感器的测量系统通常由现场的 感温元件和控制室的显示装置两部分 组成,如图 11-1 所示.
共同工作 共同成长 共同繁荣 共同分享
Back To The Basics Run 2009
3. 光纤传感器
(2) 对射型传感器介绍
厂家:OMRON 型号:E32-T24S
此传感器从侧面发射与接受光.
(3) FS-V12 型放大器介绍
a. FS-V12 型放大器实物图
厂家:KEYENCE 型号:FS-V12 此类放大器既可以进行手动调整还可以进行 自动调整.可以在使用自动设定钮作快速调整 后使用手动对灵敏度作微调.单独使用自动校 正或手动校正都可以获得良好的检测效果.
透 过 型
绿
2
红 绿 红
把旋钮定在最大值和最小 值的中间,此时绿灯亮
3
(5) 短距离光电传感器
厂家:OMRON 型号:EE-SX670\671\672
此类传感器上标注 +,-,L,OUT的字样, “+”和“L”接电源的正极(同时接入电源 时,可改变传感器的输出状态),“-”接 电源的负极,“OUT”接输出.有些型号没 有“L”.
U=K*I*B/d
霍尔效应原理图
其中 K 为霍尔系数,I 为薄片中通过的电流,B 为外加磁场(洛伦慈力 Lorrentz)的磁感应强度,d 是薄片的厚度. 由此可见霍尔效应的灵敏度高低与外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成正比的关系.
共同工作 共同成长 共同繁荣 共同分享
Back To The Basics Run 2009
共同工作 共同成长 共同繁荣 共同分享
Back To The Basics Run 2009
3. 光纤传感器
(3) FS-V12 型放大器介绍
b. 感度调整方法
1)自动调整:按一下 SET 键,棒状 LED 上“SET” 显示黄灯.再按下 SET 键,棒状 LED 闪烁几秒就 完成了. 2)手动调整:自动调整后还不理想可以采用手动调整. 先按一下 MODE 键数位式 LED 显示“123P”和“HLD”交替变换,再按下 MODE 显示接受光强度 “1234”,再按一下显示“-HLD”和“1234”交替 变换再按显示额外增益“123P”.再按就回到第一 次显示的内容依次循环. 3)当显示接受光强或额外增益时,按一次 UP 或 DOWN 键设定值会闪烁两秒钟再恢复,要改变设定值需在闪 烁时按 UP 或 DOWN 调整.
4)棒状 LED 显示下四个亮时,光线接受不规律,接受 部分中断;全显示时光线接受稳定,无显示光接受中 断.
共同工作 共同成长 共同繁荣 共同分享
Back To The Basics Run 2009
3. 光纤传感器
(4) FX-7 型放大器介绍
a. 外型图
b. 感度调整方法
1)在测知范围内放置光纤电缆. 2)将模态选择开关设定为 SET . 3)当检测到有物体时按 ON . 4)当 SENSOR 确认出 ON 状态,稳定操作指示灯会闪. 5)拿走物体后按 OFF . 6)如果稳定操作指示灯不断闪烁,表示不稳定;如只闪烁两次说明感度稳定. 7)设定模态选择开关为 RUN .
共同工作 共同成长 共同繁荣 共同分享
Back To The Basics Run 2009
1. 光电传感器
(6) 反射型
由图可见,发光元件与受光元件以一定的角度并排安装,由发光元件发出的光 被物体反射,再由光敏器件予以检测并转换为信号输出.
共同工作 共同成长 共同繁荣 共同分享
Back To The Basics Run 2009
(6) 磁性传感器接线
a.三根线的:棕 蓝 黑.
BROWN: + V BLUE : - V BLACK: OUT
b.两根线的:棕 蓝.
BROWN: OUT BLUE : + V
(7) 万用表确认法
a.万用表打到二极管档. b.红笔连接棕色线,黑笔连接蓝色线,当磁铁靠近后会显示导通. c.三根线的红笔连接黑色线 (使用的磁铁磁性不能过强,容易击穿传感器)
c. 接线
BROWN: + V BLACK: OUT BLUE : 0 V ORANGE: ALM
共同工作 共同成长 共同繁荣 共同分享
Back To The Basics Run 2009
3. 光纤传感器
(5) 反射型
当物体挡住光线时,接收光纤接受的光弱,输出低电压. 反射是根据多卜勒效应其相位发生变化,检测出光相位的变化便可知物体的 有无,物体彩色及明暗的差异.也可根据反射光的有无来判断.
1. 光电传感器
(2) 透过型传感器介绍 a.
厂家:SUNX 型号:SH-21E
b.
厂家:KEYENCE 型号:PS-56T
(3) SS-A5 型放大器介绍
a. SS-A5 型放大器实物图
厂家:SUNX 型号:SS-A5 1:灰色正极 2:灰色负极 3:黑色负极 4:黑色正极
共同工作 共同成长 共同繁荣 共同分享
黄色 发射器
蓝色
隔离线
共同工作 共同成长 共同繁荣 共同分享
Back To The Basics Run 2009
1. 光电传感器
c.调节方式
NO
1
操作
旋钮
发光显示 绿 红
调节
当被测物体移动后,固定受 光部,把发光部上下左右移 动,然后在这两点中间选一 点,此时绿灯亮. 旋转旋钮,反时针从最大值 旋到绿灯亮Fra bibliotek接线:
“1”和“2”端是输入,“3”和“4”端是复位. 1: +24 V 2: - 0 V 3: +24 V 4: - 0 V
共同工作 共同成长 共同繁荣 共同分享
Back To The Basics Run 2009
5. 温度传感器
(1) 温度传感器原理
我们使用的温度传感器属于热电偶传感器,其原理是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 体组成一个闭合回路,如图 11-5 所示.当两接点温度不同时,则在该回路中 就会产生电动势,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该电动势称为电势.这两种不同的 导体或半导体的组合称为热电偶.两个接点,一 个称工作端,又称测量端或热端,测温时将它置 于被测介质中;另一个称自由端,又称参考端或 冷端. 在图 11-5 所示的回路在,所产生的热电势由 两部分组成:温差电势和接触电势.
Back To The Basics Run 2009
2. 磁性传感器
利用磁场作用使物质的电性能发生各种物理效应制成的,从而使磁场强度转 换成电信号大小输出.
(1)霍尔效应原理:
当一块通有电流的金属或半导体薄片垂直地放在磁场中时,薄片的两端就会 产生电位差,这种现象就称为霍尔效应.两端具有的电位差种为霍尔电势U,其 表达式为:
输出LED(红)
OUT STB STB
ALM OUT
无输出LED(绿)
SENS OFF
ALARM位置调节 OUT时蜂鸣器ON
SENSOR感光强度调节
TIME (SEC)
STB时蜂鸣器ON 蜂鸣器OFF
输出延时调节
0.04 MODE 5
动作方式选择开关
b.接线图
控制输出 棕色 接收器 隔离线 黑色 橙色 R 黑色 R DC 警报输出
2. 磁性传感器
(2) 霍尔元件结构
霍尔元件的结构很简单,如图 7-9(a) 所示,从一个矩形薄片的半导体上两 个相互垂直方向的侧面上,各分出一个电极,用于加激励电压或电流,称激励 电极(控制电极);另两个侧面正中引出霍尔电势,称霍尔电极.在基片外面用 金属或陶瓷环氧树脂等封装作为外壳,图 7-9(b)是霍尔元件的图形符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