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试题语文

合集下载

2012012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答案.doc

2012012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答案.doc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答案1.ní、qǐ、谧、璀2.(1)举杯销愁愁更愁(2)殷勤谢红叶(3)何当共剪西窗烛(4)燕然未勒归无计(5)且教桃李闹春风(6)江山代有才人出(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3.(1)李逵、两把板斧、李鬼(一空1分)(2)鲁智深(1分),见义勇为、嫉恶如仇、好打抱不平、急躁莽撞、粗中有细等等(答出二个词语得1分)4.第一句:将讨论并阅读改为阅读并讨论第二句:将不但我改为我不但第三句:将激励着我战胜困难的动力改为激励着我战胜困难5.考古学家将挖掘《蒙娜丽莎》原型的骸骨,并试图复原那神秘微笑。

6.近窗病人: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无私等(1分)远窗病人:本性善良(1分)但嫉妒心强、心胸狭隘、自私冷漠等(1分)7.窗是本文的线索(1分),且窗这个词一语双关:既指实物窗,又指心灵之前窗。

(1分)与中心相扣。

8.只要……就……在文中强调了,救助近窗病人对于远窗病人来说轻而易举,是举手之劳(1分);然而他却纹丝不动,以此衬托他的自私、冷漠。

(1分)9.这一结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1分)墙,一语双关,以光秃秃、毫无生气的窗外之景衬托远窗病人被嫉妒心蒙蔽的卑劣心灵(1分)并从中透露出之前窗外的美景都是近窗病人善意的谎言,表现出近窗病人美好的心灵。

(1分)10.言之有理即可11.特别爱好;光彩耀眼的样子;之于;挂在腰间(或腰间挂着)12.D13.(1)因此人们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博览群书。

(2)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是觉得吃得、穿得不如别人。

(3)朝廷每天有米粮供给,父母每年有冬夏的衣服给予。

14.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分)写同舍生的衣着、装扮,是为了和我的生活状况形成对比(1分),突出我的生活条件艰苦。

(1分)15.形成对比(1分)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学习能否有所成就,关键在于是否专心刻苦。

(2分)16.线索:情感---人们对于希特勒的仇恨。

海门市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8年级语文期末考试

海门市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8年级语文期末考试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一、积累与运用(20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10分)错过,即“有所失”,我们要习惯它。

错过,也往往构成另一种得,我们要pǐn wèi它。

人生如bēn chí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不得了的事,guān jiàn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

1.根据拼音在括号内用课文中的词语填空。

(3分)(▲)(▲)(▲)2.“错过,也往往构成另一种得”一句中“往往”能否取消?为什么?(2分)▲▲3.“错”与“过”两个字不同的顺序可以组成不同的词——“错过”“过错”。

请用你学到的语法知识说说这两个词语的差别,并再从汉语王国中举出这样奇特组合的一例。

(3分)▲4.小组分享关于“错过”这一话题的认识。

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读了《错过》这篇文章后的感悟、思考。

(2分)▲5.用课文原句填空。

(4分)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2011——2012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试题

2011——2012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试题

2012——2013下学期八年级期末模拟语文试题姓名:得分:一、积累与运用(22分)1.填充成语。

(2分)相形见()落英()纷深恶痛()()海桑田2.给下面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2分)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3.选词填空,每词只能用一次。

(4分)欣慰兴奋愉快喜悦①他带着轻松()的口气,又迅速又随便地讲着表示欢迎的话语,同时主动向客人伸出手来。

②父亲摸摸我额头上的“马鬃”,()地夸奖了我一句:“不错。

”③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到来。

④因此在场的年老人格外()活跃,经常每桌轮流走动。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回到故乡,见到亲人,在外漂泊多年的他,终于忍俊不禁....,流下了辛酸的泪水。

B.在学习上,他虚心好学,见异思迁....,因此取得了优异成绩。

C.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D.这份试卷中的第1小题他花了10分钟时间才完成,真是小题大做....。

5.修改下面的病句,每句只准改动一处。

(2分)①这张肖像画非常惟妙惟肖。

②坚持做眼保健操可以预防眼睛不近视。

6.根据语境和句式仿写( )(2分)也许,是什么意思?也许在绚丽的天空面前,你会觉得自己很苍白,你会懊恼;也许,在浩瀚的大海面前,你会觉得自己很渺小,你会自卑;也许,,;然而,你却不知道,你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有浪花的轻快,。

7.根据要求或提示默写。

(8分)(1)沉舟侧畔千帆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不畏浮云遮望眼,。

(《登飞来峰》)(3)《饮酒》中表现自己在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句子是,。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题八年级语文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题八年级语文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题八年级语文一、基础(25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_______________,背灼炎天光。

,(自居易《观刈麦》)(1分)(2)古往今来,一代代忧国忧民的志士因为胸怀远大的抱负,常常在各种艰难险阻甚至死亡考验面前不为所动,矢志不渝。

他们卓尔不群的形象很容易令人想到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布石上。

(柳宗元《小石潭记》)(2分)(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煜《相见欢》)(1分)(5)默写杜牧的《赤壁》。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拼音和语境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走街串巷的小贩通常用咚咚的拨郎鼓声zhāo lái( )顾客。

(2)它们的繁殖能力,也许只有细菌分裂才能与之pìměi ( )。

(3)看到cāng hǎi sāng tián( )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和无奈。

(4)倘若说这是芝麻,不等于骂中堂大人gū lòu guǎ wén( ),没有见识吗?3.对下列病旬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多年来,蓬江区贻终坚持“工业兴区”的发展战略,埋下了扎实的产业基础。

(改“埋下”为“打下”)B.2002年全市行政区划的调配使蓬江区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改“调配”为“调整”)C.黄岩岛事件完全是由于菲军舰武力袭扰中国渔船渔民引起的。

(改“完全”为“主要”)D.药监局查出浙江省新昌县华星胶丸厂胶囊铬超标等15家公司。

[VIP专享]2011—2012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

[VIP专享]2011—2012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

2011—2012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一、积累运用(33分)1、阅读下面几行文字,然后做题。

(4分)在山洞中迷路、力jié而死的,往往手拥火把,却倒卧在出口付近。

失却了火把的,在黑暗中摸索行走得十分艰辛,但正因为置身黑暗,所以他的眼睛能够敏锐地感受到洞口透进来的微光,他迎着这缕光摸索爬行,最终逃离了山洞。

世事大多如此,许多身处黑暗的人,磕磕绊绊,但shǐ志不移,最终遨到了成功;而另一些人往往被眼前的光明迷失了前进的方向,终生与成功无yuán。

(方冠晴《火把的启示》)(1)、把上面语段中拼音表示的汉字和加点汉字的注音依次分类填入下面的方格内。

(2分)注音填字(2)、(2分)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它们应改为:①、;②、2、默写填空(12分)(1)、,不舍昼夜。

(2)、,可以攻玉。

(3)、为山九仞,。

(4)、,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5)、千里马常有,。

(6)、抽刀断水水更流,。

(7)、,往来无白丁。

(8)、,怅望青田云水遥。

(9)、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10)、其为人也,,,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1)、《口技》中总写失火的声音之逼真的句子是:,。

(12)《渔家傲》中从虚写的角度,突出战争持久,将士背井离乡远征边塞的痛苦的诗句是,。

3、请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话(6分)乘车时希望能有个座位,这无可厚非,坐着毕竟比站着要舒服。

但是,也应该看到,那些年纪大的老人,(a)只能站在车厢内随着车辆的颠簸而摇摇晃晃,(b)由于体质弱“竞争”不过年轻人,(c)他们会不会因体力不支而跌倒?车厢内有人想过这个问题没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重老人,古人都推崇备至,我们怎能连古人都不如?面对老弱病残,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①文中有一个句子由于用词不当造成表意重复,应该删去的是:②文中画直线的句子(a)(b)(c)顺序不恰当,应调整为:③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意有缺陷,应改为:4、名著阅读。

(6分)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1)、(3分)本报讯(通讯员金翠莲):昨天上午,鲁智深到县公安局投案自首。

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联考期末语文试卷

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联考期末语文试卷

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联考期末语文试卷(人教版)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亲爱的同学们,请在卷子上正确地书写汉字,错字、别字每个要扣0.5分。

一、积累与运用(12分)请在田字格内端正地书写名句和对联。

(1一8题每句1分,书写1分)1.□□□□□□□,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2.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3.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4.塞外奇异的风光历来是文人墨客们喜欢挥毫泼墨的地方。

岑参面对白皑皑的雪的世界,借用诗句给我们描绘了一副冬季的春景图:□□□□□□□,□□□□□□□。

5.《小石潭记》用侧面描写突出了潭水清澈的句子是:□□□□□□□,□□□□□□□。

6.长春中医药一大学88岁的退休干部刘允中老人,退休后在南湖公园义务为长凳清雪,服务社会,发挥着自己的余热。

这正如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所说:□□□□□□□,□□□□□□□。

7.班级开了“我与古文同行”的主题班会,语文老师即兴发挥为班会写了对联的下联,根据你所学知识,给主题班会对一个上联:上联:□□□□□□□□□□下联: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二、阅读(48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那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试题总分:120分)题号基础综合性学习阅读写作总分得分一、基础(2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谦逊.(xùn)胆怯.(qiè)油光可鉴.(jiàn)颔.(hàn)首低眉B.诘.责(jié)繁衍.(yǎn)广袤无垠.(yín)相形见绌.(chù)C.禁锢..(jìn gù)锃.(zèng)亮看风使舵.(tuò)正襟.(jīn)危坐D.睥睨..(pì nì)虐.(nüè)待龙吟凤哕.(huì)美味佳肴.(yáo)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3题。

假如生命是草。

决不因此自卑!要联合起所有的同类,毫不令惜地向世界奉献出属于自己的一星浅绿。

大地将因此而充满青春的活力。

假如生命是水。

要成为一股奔滕的活水呵!哪怕是一条小溪,也要日夜不停地、顽强地流,去冲开拦路的高山,去投奔江河。

2.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2分)( ) 改为( ) ( )改为( )3.根据语境,在文中横线上仿写一段,表达你对生命的独特理解。

(3分)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庆祝“七一”演讲比赛将于今天下午三点在学校大礼堂开始举行。

B.这篇小说塑造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

C.对互联网上存在的不良现象,很多人发出文明办网。

D.书写认真规范,是衡量语文学习质量的一个重要要求。

5.下面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A. “语文,就像一泓清泉,不断流淌在我的心间,滋养我的生命。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简洁明了地表达了语文对我生命的重要作用。

B.“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

”这句话的主语是“家乡的端午”。

C. 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

一句中的引号运用是错误的。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人教版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营子区教研室刘转运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总分一二三四第一部分(24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匿.名nì诘.责jié文绉绉..zōu 粗制烂造B、憔悴.cuì咫.尺zhǐ城隍.庙huáng 莫衷一是C、挑衅.xùn 踌躇.chú脂粉奁.lián 相行见绌D、胆怯.qiè譬.喻pì秫.秸杆shū任劳任愿2、根据要求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

(7分)⑴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⑷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⑸仁人志士往往心怀天下。

范仲淹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抱负,陆游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思想,杜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愿望。

(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句子回答)3、下列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2分)()A、“百草园”“吩咐”“质朴”分别是名词、动词、形容词。

B、短语“食品安全”“传递火炬”“愚公移山”与“唱响中国”的结构相同。

C、“电子书改变了信息与知识储存的方式和传播的速度。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电子书改变了方式和速度。

”D、“春天是一个洋溢着诗情画意的季节。

”这句话中的宾语是“季节”。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郑州市2011~2012学年下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

2011~2012学年下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一、(23分)1.D (2分)2.B(2分)3.A (2分)4.C(2分)5.(1)独怆然而涕下(2)窥谷忘反(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空1分,共8分;若出现错字、漏字、添字,该空不得分)6.(1) 由于民风民俗、文化特点的不同,中西方各国都有独具特色的节日。

(2分)(2 ) “主题”后加“展开的”(开展的、举行的)。

(2分)(3)看法:我们对待节日,无论民族的还是外来的,都应多思索其意义,注重节日的文化内涵。

(2分)标语:重视节日内涵,弘扬节日文化。

(意思对即可,1分)二、(11分)7. “我”称继母带来的哥哥为“喂”,故意在他吃剩饭时放盐害他。

然而哥哥不但不计较,还在“我”学习成绩下降时千方百计帮助我重拾信心。

“我”了解真像后终于叫了声“哥”。

(意思对即可;人物1分,情节2分,共3分)8.“再度”是再次的意思,这里强调了“我”又一次有了优越感,表明“我”不止一次趾高气扬;与后文哥哥暗中无私的帮助最终感动“我”形成对比,使文章有起伏。

(意思对即可;2分)9.我忽然明白过来:编辑收到的信一定全是他求朋友写的,然后自己骑着车,去各个学校附近的邮筒发信, 难怪他的自行车总是爆胎。

(意思对即可;2分)10.示例:《“半碗饭”哥哥》这个标题借用了情节中反复出现的“半碗饭”来称呼哥哥,既新颖别致,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还可以作为行文的线索。

(意思对即可,标题1分,理由1分;共2分)11. 性格特点:善良大度、关爱家人、做事讲策略、忍辱负重。

示例一:善良大度、关爱家人。

妹妹故意放盐骗他,他不计较,仍然在妹妹学习成绩下降时悄悄地无私地帮助她。

示例二:关爱家人、做事讲策略。

为帮助妹妹恢复信心,他千方百计借用多所学校学生的名义给编辑写信,最终使妹妹振作起来。

(意思对即可;特点1分,写出任意2点1分;分析1分,共2分)三、(10分)12.直接进入人体肺泡,可引发肺炎、肺癌等肺部疾病;携带多种有毒污染物,通过血液循环系统进入到人体各处,给人们带来全方位的健康伤害;影响幼儿的身体和智力发育。

2011—2012学年度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卷试题

2011—2012学年度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卷试题2011—2012学年度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卷试题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时间:120分满分:110分班级:姓名:学号:分数:卷首寄语:亲爱的同学,八年级的语文学习即将结束,一年耕耘,一朝收获。

请拿起你的笔,仔细审题,认真作答,相信你会有出色的表现,祝你旗开得胜!一、积累·课本巩固(58分)1、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6分)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

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

在这时候,众人也都hōng()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涨()红hōng( )笑(2)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2分)不屑置辩颓唐不安(3)在文段未写到“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这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2分)2、下面四个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2分)a良好的心态是神舟七号航天员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b居里夫人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c通过这次灾后重建,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

d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

3、依照下列例句,再仿写两个句子:(2分)例:不要只贪爱温暖的太阳,更应该去爱风雨,因为它纯洁了你的灵魂。

仿写:4、下列关于课文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孔乙己》选自散文集《呐喊》,作者是鲁迅,通过生动形象的描写,反映了孔乙己一生的悲剧和整个世态,是一篇讨伐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的战争檄文。

b.《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作者是吴敬梓,清代小说家,《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考生须知:⒈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答题前,请认真读题,按要求作答。

一、积累与运用(32分)1.下列加点词语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脍.(huì)炙人口瞬.(shǔn)息万变相形见绌.(zhuó)B. 安然无恙.(yànɡ)风调.(diào)雨顺焕.(huàn)然一新C. 稍纵即逝.(shì)情郁(yù)于中文质彬.(shān)彬D.惨绝人寰.(huán) 骇.(hài)人听闻义愤填膺.(yīng)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不是你俩还有谁!这班上就数你们最爱造摇生事....,搬弄是非。

B. 浓郁的梧桐树荫掩映着五光十色....的橱窗。

C.在海洋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誉....的。

D.北京市市长刘淇一步入新闻大厅,立刻被中外记者围得水泻不通....。

3.下列加点词语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器宇..轩昂(器宇:气概,风度) 颔.首低眉(颔:下巴。

这里指低头的意思)B.油光可鉴.(鉴:鉴别。

文中指当镜子照的意思) 斥责他的不逊.(逊:逊色)C.末尾是匿.名(匿:隐藏) 眼翳.(翳:眼睛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D.灰白的鬈.发(鬈:弯曲的头发) 浓密的胡髭.(髭:嘴上边的胡子)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回到故乡,见到亲人,在外漂泊多年的他,终于忍俊不禁....,流下了辛酸的泪水。

B.在学习上,他虚心好学,见异思迁....,因此取得了优异成绩。

C.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D.这份试卷中的第1小题他花了10分钟时间才完成,真是小题大做....。

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B.“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体现。

C.奥运吉祥物福娃,以它憨态可掬的形象,向人们传递着友谊、和平,传递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D.即使日本政府一再美化侵略行径,但是不能掩盖历史真相。

6.口语交际:(5分)小明向外人介绍家人,下列哪一项称谓的使用是正确的()A.先父..目前任职私人企业,工作非常忙碌。

B.令堂..喜爱阅读,营造了家中浓郁的读书风气。

C.尊兄..擅长运动,尤其热衷篮球。

D.敝妹..活泼可爱,是全家人的开心果。

7、仿照下面的例句,将其中的“老师”“春风”分别换成“母亲”“挫折”,另写两个句子。

例句:我感谢老师,是你的关心带着我这条小溪汇入大海。

(2分)我感谢春风,是你吹绿的草,吹红的花,吹暖了我的心房。

仿写:我感谢母亲,。

我感谢挫折,。

8.默写:(8分)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有一联千古名句现在常用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行路难》一诗中表现作者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过零丁洋》中表示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诗句是,。

④《水调歌头》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的语句是,。

9、.我国的传统节日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文化内涵。

下面是传统节日有关的对联,请指出各联分别写出什么节日。

(4分)(1)叶落疏桐秋正半,花开丛桂月长圆。

( )(2) 柳枝袅袅报春意,杏花团团年祖恩。

()(3)话旧他乡曾做客,登高佳节倍思亲。

()(4)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10.下面两部古典名著你读过吗?请用简洁的语言各写出一个你熟悉的故事,并选一个故事谈谈你读后的感受。

(3分)例:《三国演义》舌战群儒《西游记》________________ 。

《水浒传》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后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共38分)(一)(11分)①一个出身贫苦的男孩,为了积攒学费而换家挨户地推销商品。

②这天傍晚,他奔走了一整天,又累又渴又饿,可身上只剩下一毛钱。

他决定向一户人家讨一口饭吃。

③可是,当一位天使似的姑娘打开大门时,他却有点不知所措了。

他不好意思张口要饭吃,只求姑娘给他一口水喝。

④姑娘看出他的疲惫和饥饿,微笑着给了他满满一大杯牛奶。

⑤男孩子饥不择食地喝完牛奶,嗫嚅地说:“我应该付您多少钱?”⑥姑娘仍旧微笑着对他说:“您不用付钱。

妈妈经常教导我们:施以爱心,不图回报。

”⑦泪水涌上男孩的眼眶,他轻轻地说:“那么,就请您接受我由衷的感谢吧!”⑧其实,男孩本来是打算退学的。

如今,他仿佛看到上帝在朝他点头微笑,他觉得浑身是劲,男子汉的豪气又迸发出来了。

⑨若干年之后,有一位来自小城镇的始娘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

当地的医生束手无策,只好把她送到大城市去,请专家们会诊治疗。

⑩一位有名的医生参加了会诊。

当他看到病历上记载的家庭住址时,他马上直奔病房。

来到病床前。

他一眼就认出了:这位病人就是当年送过满满一大杯牛奶给他喝的天使。

他回到办公室,决心竭尽所能,回报这位“施以爱心,不图曰报”的姑娘。

⑾经过艰辛的努力,手术成功了,姑娘渐渐康复,这位医生要求医院把帐单送到他的办公室,他付清了一切费用,并微笑着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⑿姑娘坚持要知道她应该支付多少医药费。

可是帐单送到她的手上时,她又不敢看,因为她确信:这笔费用将会花去她所有的积蓄,或许,还不够。

最后,她还是鼓起了勇气,颤抖着翻开了这沓厚厚的帐单。

末尾的签字锁定了她的目光,她不禁轻声读了出来:⒀“医药费——满满一大杯牛奶霍华德·凯利医生。

”1、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尽管它显得有些巧合。

人们之所以传诵这个故事,是因为它颂扬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品德。

(2分)2、“满满一大杯牛奶”产生不了多少热量,可它却能让男孩“觉得浑身有劲”,打消了退学的念头。

直至走向成功,你觉得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3、对故事里的医生(男孩)和姑娘.你更喜欢哪一个人物?为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4、故事不长,但处处都是照应。

你能找出运用了照应写法的地方来吗?请你至少举出两处,并谈谈这种写法的好处(3分)照应之一: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照应之二: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很重视感恩报德,你能举出一个有关的成语(或谚语,格言,诗句,故事等)来吗?(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二)阅读下文,完成1-4题。

(11分)10年后,我们能烧“冰”?一种名为“可燃冰”的新能源矿藏有望在10年之后解决我们的能源问题。

昨日在沪举行的院士讲坛上,国家973深海项目首席科学家汪品先透露,在我国南海发现了储量巨大的“可燃冰”。

目前国家已启动8.2亿元人民币的项目,造大型的勘探船,以便在南海深入寻找“可燃冰”资源。

据汪院士介绍,“可燃冰”是一种甲烷气体的水合物,大量存在于海底大陆坡上段500米~1000米处。

其在海底接近冰点和近50个大气压的淤泥中,形成了冰雪般的固态。

它外面看似冰,一点火却可以烧起来,原因是冰内含有大量的甲烷。

如果把甲烷从冰中释放出来,体积将是水的160多倍。

汪院士表示,1立方米的“可燃冰”燃烧,相当于164立方米的天然气燃烧所产生的热值。

据粗略估算,在地壳浅部,可燃冰储层中所含的有机碳总量,大约..是全球石油、天然气和煤等化石燃料含碳量的两倍。

也就是说,“可燃冰”如能作为一种新能源,便能很大程度解决能源问题。

据透露,我国已在南海海底发现了巨大的“可燃冰”带。

但目前对于这座新能源的宝库,科学家还存在不少争议。

许多科学家认为,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甲烷所起的作用比二氧化碳要大10倍~20倍。

所以这种矿藏在遭到破坏后,会导致甲烷气的大量散失,从而使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急剧增加。

除此以外,由于“可燃冰”埋藏于海底的岩石中,和石油、天然气相比,它不易开采和运输,世界上至今还没有完美的开采方案。

但这样一种新能源并不会因此就远离我们。

汪院士预计,大约用十年时间,人类有望解决好“可燃冰”的开采和清洁燃烧的技术问题,届时大量的“可燃冰”便能用于应付能源危机。

(选自《东方早报》2005年7月)1.结合全文,请给“可燃冰”下一个恰当的定义。

(不能超过30字)(2分)2.从全文看,开采利用可燃冰有哪些利和弊?(3分)3.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句中“大约”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4分)4.文中说:“对可燃冰的开采,世界上至今还没有完美的开采方案。

”请你结合文中知识,大胆想象,设计一种科学的开采方案。

(2分)(三)、阅读《小石潭记》,回答问题:(16分)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怒己,曰奉壹。

1.解释加点的词:(2分)A、潭中鱼可.百许头可:()B、以.其境过清以:()2.翻译句子:(4分)(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蒙络摇缀,参差披拂:3.用原文回答:(3分)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4.作者写潭中游鱼的作用是:(3分)5.第3段中的景物描写突出一种什么氛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三、作文(50分)请以“微笑着面对”为题写一篇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