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必修四《哲学生活》期末试题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考试试题 学生版

第1页 共6页 ◎ 第2页 共6页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 周测卷(一)哲学专题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题型注释)1.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2012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织宣布发现了一中新的中微子振荡,有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2013年3月,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
科学家的这些发现再次证明A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B .存在就是被感知C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D .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 2.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 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A .③→④→②B .②→③→④C .③→②→④D .②→①→③ 3.英国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儿喜爱欢悦/明天,就会凋谢/我们希望常驻一切/诱惑你,然后飞逸/什么是人间的欢乐/那是戏弄黑夜的电火/像闪光一样短促。
”下列与诗中的哲理相近的是A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B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C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D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4.图1漫画《招聘》启示我们 A.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要勇于挑战和敢于创新 C.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D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5.右图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
这表明A .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B .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体决定的C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D .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6.漫画《破旧立新》启发人们办事情要A.分工协作B.勇于创新C.尊重规律D.依靠群众7.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说,自己的作品与家乡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艺术风格也深受故乡的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的影响。
【VIP专享】高二政治必修四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高二政治必修四期末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现实生活中,哲学往往被一些人忽视,“哲学不能带来钱”成了他们的思维定势。
一位著名哲学家揶揄地说:“当年马克思撰写《哲学的贫困》,如今则出现了‘贫困的哲学’。
”但事实证明一个轻视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会有光明的未来的。
这是因为( ) A.哲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其任务就是揭示具体事物发展的规律 B.哲学只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C.哲学是对人们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能够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2.某人得了重病,大家劝他去医院检查,可是他说:“这都是命啊,是由天注定的,我何必与天命作对呢。
”结果,这个人的病情进一步加重。
由此可见 ( )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②自发的世界观不利于更好地生活 ③生活需要科学世界观的指导 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A.①②B.①④ C.①③D.②④3.我国的许多典故中包含着深邃的哲学道理,下列成语中正确反映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是() A、掩耳盗铃 B、望梅止渴C、画饼充饥D、巧妇难为无米之炊4.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说:“我注意过,即使是那些声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
”可见 ( ) ①声称者的“言”体现了其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②声称者的“行”带有自发唯物主义的倾向 ③声称者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脱节的 ④唯心主义在理论上是没有意义的,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 A.③B.①② C.①②③D.①②④5.“混沌初开,乾坤始奠。
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
”与“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
”所蕴含的哲理 ( ) A.两者共同揭示了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B.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后者是客观唯心主义 C.前者揭示辩证发展观,后者揭示辩证联系观 D.前者是朴素唯物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6、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着其自然科学基础,19世纪最具代表性的三大自然科学的发现是 ( ) ①细胞学说②生物进化论③能量守恒定律④地质学说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李强在学习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之后,做适应性练习时,遇到一道题,感觉有点难度,要求选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哲学的联系的选项。
2019届高二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模块结业测试题-

北京师大二附中2019——2019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二学段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 马克思说:“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
”对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A.哲学在世界之内B.哲学就在我们身边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D.学习哲学可使人更聪明2. 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一个做粗活的工匠;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个供人玩乐的艺人。
”这句话从一定方面或一定程度上正确地指出了①哲学可以代替科学和艺术②科学和艺术都要受到哲学的影响③哲学对科学和艺术具有指导作用④哲学是万能的,没有哲学就没有科学和艺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3.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宇宙中的大问题,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生问题,也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类的认识问题。
但______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A.世界观和方法论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C.思维和存在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4.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基本派别。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重视物质生活还是重视精神生活C.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本原的不同回答D.承认物质的决定作用,又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儒教崇拜“天”,道教认为元始天尊是开天辟地之神。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则信仰同一个神,分别称之为“雅赫维”、“耶和华”“安拉”。
虽然不同宗教对于神灵的诠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都认为神灵是这个世界的创造者和主宰。
据此回答第5题。
5.这种世界观在哲学上属于A. 唯物主义B. 客观唯心主义C. 主观唯心主义D. 看到了神灵的精神属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总结十九世纪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丰富经验和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创立的。
据此回答6-8题。
6.上述材料主要说明A.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B.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C.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7.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真理,其最基本的属性是A. 主观性B. 客观性C.实践性D.革命性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是人类认识发展结出的丰美硕果。
高二政治必修四《哲学生活》期末试题

1.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科学B.哲学是人们对于具体领域的根本观点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D.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正确的概括和总结2.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
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
这是因为()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B.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D.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决定3.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这里的“客观实在”是()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B.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C.所有有形的物体D.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4.“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王充)与“物是观念的集合”(贝克莱)这两个观点,体现了对问题的不同回答。
()A.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关系B.运动和物质的关系C.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D.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5.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①可知论和不可知论②一元论和二元论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①毛泽东思想②邓小平理论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④科学发展观A.①②B.①C.①②④D.②③④7.网络是当今信息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网络语言在社会上大行其道。
如今,“大虾”、“网虫”、“伊妹儿”等新名词频频出现在男女老少口中。
许多老师反映,有不少学生把网络语言照搬到作文和日记中,如“PF(佩服)”"7456(气死我了)”等,让人看不懂。
网络新名词的出现体现的哲理是()A.思维决定存在B.物质依赖于意识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D.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8.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高二思想政治必修Ⅳ期末试题及答案 生活与哲学

高二思想政治必修Ⅳ期末试题及答案生活与哲学
高二思想政治必修Ⅳ生活与哲学期末测试
第Ⅰ卷(选择题共84分)2006.1.18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之间联系的正确说法是()
A.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B.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具体知识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D.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具体知识
2、下列说法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是()
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B、“形存而神存,形谢则神灭”
C、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D、“物是观念的集合”
3、《半月谈》载文指出,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一定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哲学依据是()
A、整体的功能等于个部分功能之和
B、当个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C、整体有部分组成,没有部分就没有整体
D、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4.胡锦涛指出“要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代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
高中政治哲学生活期末考试卷

2014—2015学年期末考试政治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5小题,每小题2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0分)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哲学思维作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好各项工作的看家本领。
这种说法是因为哲学()A.是能够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一门科学B.是哲学家对自己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C.能够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D.是对自然界中生物运动规律的概括总结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以下属于哲学层面的意识现象是( )A.民间的“实惠”思想 B.《老子》的思想C.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思想 D.《本草纲目》的思想3.2014年6月,随着中高考临近,拜“考试必过神”、选用“祈福笔”等一些另类的考前“讨彩头”方式在中学生群体中流行。
心理专家认为,考生这样的行为可以看作一种心理减压方式,但切勿过度迷信。
从世界观角度看,考生的上述做法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朴素唯物主义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①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辩证统一②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③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心史观的统一④实现了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属于________,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________。
( )A.不可知论机械唯物主义 B.诡辩论二元论C.形而上学唯心主义 D.形而上学的不变论相对主义和诡辩论6. 广州亚运会成功闭幕后,“亚运精神”便深入人心,极大地激发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团结拼搏精神,激励各行各业的人们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事业中,也加快了中华民族复兴的脚步。
高二政治必修4 生活与哲学 期末测试

高二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期末检测卷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一、单选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1、玛雅人预测公元2012-12-21那天,太阳落下后不会再升起;后来有人提出,这一天太阳落下后地球有持续3天的黑暗;个别市民信以为真,慌乱抢购蜡烛。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 .世界观决定于方法论 B .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 .认识受认识主体的局限性的限制2、一位会移山大法的大师曾说道:这世上根本就没有移山大法,惟一能够移动山的方法就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的移山方法 ( ) ①蕴含着可贵的创新思维 ②实质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式的欺骗 ③包含着辩证的思维方法 ④启示我们主观能动性能够决定成功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3、中国式过马路,是指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的一种现象,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和红绿灯无关。
有人表示:“斑马线存在与否,取决于大家的目的。
”与此观点相通的是 ( ) A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B .未有此气,先有此理C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D .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4、法国巴黎的报纸上曾登过一则广告:“每个人只要花25生丁就可以得到既经济又没有丝毫困惫痛苦的旅行方法。
”布朗立即寄去了25生丁。
不久,他收到回信:“先生,请您安静地躺在床上,并且请牢记:我们的地球是在旋转着的,在巴黎的纬度——49度上,您每昼夜要跑数万千米。
假如您喜欢看沿路美好的景致,就请您打开窗帘,尽情地欣赏星空的美丽吧!”布朗顿时目瞪口呆。
布朗之所以目瞪口呆,从哲学上分析是因为广告商 ( ) A .片面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 B .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 .肯定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D .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5、 “你最痛苦的时候,窗外有小鸟在快乐地歌唱”,这句格言的哲学寓意是 ( ) A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B .世界的本质是客观的C .人的尊严在于思想D .思维是客观存在的反映6、在抗菌素发明以前,医生们常常给病人服用一些明知无用的粉末,有些时候病人果真奇迹般地康复了,有的甚至还平安地渡过了诸如鼠疫、猩红热等“鬼门关”。
高二政治哲学生活试题含答案

高二政治哲学生活试题含答案哲学生活是高二政治必修四内容,同学们需要通过试题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二政治哲学生活试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试题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国许多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塞翁失马”“守株待兔”等,都包含了古人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都体现了深刻的哲学道理。
这从侧面反映了哲学A.源于寓言故事B.产生于哲学家的头脑C.源于民间传说D.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2.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
哲学和一般人的世界观的区别是A.前者是科学的,后者不一定科学B.前者是自觉形成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体系,后者是自发形成的缺乏理论论证的零散的观点C.前者能指导实践,后者对实践不起作用D.前者是人人都有的,后者要经过学习才能掌握3.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谈到,读康德、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思想,“加深了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
这一评价强调了哲学是A.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B.启迪人类智慧的综合科学C.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D.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升华4.苏格拉底曾经和美诺一起讨论什么是“美德”。
美诺分别讲了男人、女人、老人和青年人的美德各是什么。
苏格拉底认为,这只是具体的美德,而不是哲学的美德。
苏格拉底认为应该从对具体美德的概括中抽象出美德的共性。
这表明哲学①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正确概括和总结②是人们对于具体领域的根本观点③研究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④通过理性思考,从个性中归纳出共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③5.现实生活中,哲学往往被一些人忽视,而事实证明一个轻视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会有光明的未来的。
这是因为A.哲学的任务是揭示具体事物发展的规律B.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辨识事物,永不犯错C.哲学是与客观实际完全吻合的理性思维D.哲学能为实践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6.爱因斯坦谈到自己发现相对论时说:“对于发现这个中心点所需要的批判思想,就我的情况来说,特别是由于阅读了戴维•休谟和恩斯特•马赫的哲学著作而得到决定性的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科学B.哲学是人们对于具体领域的根本观点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D.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正确的概括和总结2.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
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
这是因为()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B.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D.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决定3.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这里的“客观实在”是()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B.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C.所有有形的物体D.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4.“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王充)与“物是观念的集合”(贝克莱)这两个观点,体现了对问题的不同回答。
()A.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关系B.运动和物质的关系C.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D.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5.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①可知论和不可知论②一元论和二元论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①毛泽东思想②邓小平理论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④科学发展观A.①②B.①C.①②④D.②③④7.网络是当今信息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网络语言在社会上大行其道。
如今,“大虾”、“网虫”、“伊妹儿”等新名词频频出现在男女老少口中。
许多老师反映,有不少学生把网络语言照搬到作文和日记中,如“PF(佩服)”"7456(气死我了)”等,让人看不懂。
网络新名词的出现体现的哲理是()A.思维决定存在B.物质依赖于意识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D.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8.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上述材料反映了()A. 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B. 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必然的C. 一事物与周围的其他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D. 联系具有客观性、不变性9. 2012年清明节期间,更多的人选择一种新的祭祖方式——网上祭祖。
网上祭祖这种方式既节省时间又经济环保,尤其是为许多远在异乡的游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下面对这种祭祖方式看法正确的是()①网上祭祖是新出现的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②网上祭祖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③网上祭祖作为新出现的事物要被大众接受需要一个过程④网上祭祖发展的速度慢,不可能成为新事物A. ①③B. ②③C. ①②D. ①④10.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后来又认识到心理健康也是健康的重要内容。
20世纪7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做出了定义“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从哲学上看,这表明()①认识正确与否没有一定的衡量标准②认识具有无限性③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④人的认识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1.“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相比,最大不同在于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富民强”,“十二五”规划则强调“民富国强”。
从追求“国富民强”到追求“民富国强”的转变从哲学上看属于()A.人们根据需要创造新的联系B.对发展规律的改造C.质变基础上的量变D.量变基础上的飞跃12.“长江后浪推前浪,一辈新人换旧人。
”与本句话反映的哲理相同的诗句是()A.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方出一拦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C.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D.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3.碘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但“一刀切”补碘会使有些人摄碘过量,危害健康。
2011年9月29日卫生部发布了《食用盐碘含量》标准,从2012年3月15日起,食盐碘含量将不再“一刀切”,各地可以根据当地人群实际碘营养水平,在规定范围内浮动添加。
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①真理是客观的、无条件的②做事情要突出重点③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④看问题要力求全面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4.2011年12月16日,菲律宾遭受热带风暴“天鹰”袭击,损失巨大。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已经决定,向菲方提供价值44万比索(约1万美元)的紧急救灾援助。
有人认为,近年来,菲律宾不断在南海问题上挑起争端,中国不应援助。
这种观点()A.只见统一,不见对立B.只见对立,不见统一C.没有看到联系是具体的、无条件的D.没有看到矛盾就是斗争性15.2012年,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经济、特别是出口型的制造行业面临很大的困难。
但是由于我国宏观措施得力,经济发展基本面没有改变,优势依然存在,长期稳定增长趋势不会改变。
这一分析体现的最恰当的哲理是()A.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关系C.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D.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16.2012年两会召开期间,两会的代表、委员热议如何治理交通拥堵,其实,堵车现象并非只存在于个别国家,但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对策,德国消除“高峰”时段,以色列让自行车取代汽车,西班牙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等。
这种现象说明()①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发展的环节②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③要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造规律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17.一个国家综合实力主要表现为经济、科技等“硬实力”,但文化“软实力”在其中的意义也不容忽视,必须是“软”“硬”兼备、刚柔相济。
这说明()A.要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B.要坚持物质和意识的统一C.要坚持实践和认识的统一D.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18.下列观点体现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的是()A.“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与“人定胜天”B.“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C.“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与“存在即被感知”D.“猫被创造出来是为了吃老鼠”与“老鼠被创造出来是为了给猫吃”19.下列对辩证否定的理解,错误的是()A.辩证的否定实质是“扬弃”B.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C.辩证的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D.辩证的否定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20.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但在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完全同步。
这说明()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②社会意识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总是起促进作用④社会意识的变化完全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1.日本作家芥川曾说:“在百米赛跑中,九十九步是一半,另一步是一半,这是一个超数学问题。
”这启示我们()①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②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③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④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质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2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非常关注食品添加剂问题。
其实,只要在一定量范围内使用食品添加剂,是不会出现问题的。
这表明()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客观规律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③价值判断应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客观依据④矛盾双方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23.“老人跌倒,扶不扶?”某调查显示,44%的网友选择“不搀扶”,38%的网友选择“不好说”,18%的网友表示“会搀扶”。
一位网友说:“以前觉得自己一定会扶,因为过不了良心关;现在肯定不会扶,因为过不了责任关。
”材料表明()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没有客观标准④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A.①②B.③④ C.②③ D.①④24. 某校学生自发组成的“爱心社”提出:“不要问别人能为自己做什么,而要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什么;不要问国家能为自己做什么,而要问自己能为国家做什么。
”这表明()①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有一定的客观条件②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③衡量人生价值主要看一个人的自我价值④应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5货币政策调整的哲学依据是()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B. 矛盾具有普遍性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统一的D.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26.(8分)英国著名哲学家贝克莱有一句名言“存在就是被感知”。
有一次.别人问他:“贝克莱先生,假设您站在悬崖边上,闭上您的眼睛,您敢纵身一跃吗?”贝克莱先生哑口无言。
王夫之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的主要观点是“气者理之依也”“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1)贝克莱、王夫之两个人的观点分属于什么哲学基本派别?(2分)(2)这两种哲学基本派别的基本观点分别是什么?(6分)27.(8分)随着人口剧增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二氧化碳大量排放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气候问题,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
在全球变暖的严峻形势下,人们开始认识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不良影响,以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为核心,从而减低碳,特剐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低碳生活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现在环保意识已深入人心,低碳生活理念已成为一种时尚,这必将影响和改善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态环境。
运用马克思主义有关物质与意识关系的道理谈谈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8分)28.(8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请运用“实践是认识基础”的原理分析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构想的提出和发展体现的哲学道理是什么?(8分)29.下面表格中左半部分,是一位同学对“怎样学习才能事半功倍”的见解摘录。
蕴涵一定的哲学道理。
请你也从哲学层面讨论这一问题,按照范例,在表格右侧写出相应30.(14分)2012年是雷锋同志牺牲50周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雷锋出生在旧社会一个穷苦农民家庭,7岁沦为孤儿,然而他没有在逆境中沉沦。
解放后,他先后加入少先队、共青团,并成为一名军人和共产党员。
他从事的是拖拉机手、推土机手、汽车驾驶员等普通而平凡的工作,但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省吃俭用捐助受灾群众;利用休息时间到车站扶老携幼;出差时,为旅客端茶送水,打扫卫生,他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终于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谈谈材料中雷锋的成长足迹对你有何启示?(8分)材料二:雷锋精神并不遥远,雷锋一直就在我们身边。
今天,社会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最美妈妈”“最美护士”“最美的哥”“最美交警”温暖着整个世界,李素丽、丛飞、郭明义等一大批雷锋式的模范人物不断涌现,雷锋精神正在不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