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观察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观察曹萍;陈慧;陈丽容
【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
【年(卷),期】2010(023)002
【摘要】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术前、术中、术后的配合和护理.方法:对24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换血术的术前、术中、术后的配合和护理.结果:24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换血前血清胆红素平均为462.6μmol/L,换血后为219μmol/L,换血后黄疸未加重,均未出现胆红素脑病.24例均未出现感染、空气栓塞、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加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的配合和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提高换血术的成功率,快速降低血清胆红素.
【总页数】3页(P311-313)
【作者】曹萍;陈慧;陈丽容
【作者单位】柳州市工人医院儿科,广西,柳州,545000;柳州市工人医院儿科,广西,柳州,545000;柳州市工人医院儿科,广西,柳州,54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2
【相关文献】
1.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分析 [J], 刘晶
2.改良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观察 [J], 陈翠卿;曾锦霞;韦朝霞;廖沛光;谭敢峰
3.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35例疗效分析 [J], 付朝杰
4.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治疗1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分析 [J], 裴艾荔
5.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护理 [J], 瞿敏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1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病的护理体会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1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病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并总结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黄疸)护理方法。
方法:对本科室收治的1例黄疸新生儿予以外周动脉同步换血(英文简称PAET)治疗,重点强化术前以及术中和相应术后实际护理。
结果:对1例黄疸病症新生儿予以全面术前以及术中和术后良好护理,患儿换血治疗顺利,经皮胆红素11.3mg/dl已恢复正常。
结论:对存在黄疸病症患儿予以PAET治疗时实施全面有效护理能够促进治疗成功。
【关键词】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疗法;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2-0158-021.病例资料患儿,女,5天,患者父亲代诉,患儿系G1P1母亲孕35+5周,因“双胎妊娠”于2016年7月1日在外院剖宫产娩出,Apgar评分1分钟9分,5分钟评分不详,出生体重3030克,无窒息抢救史,羊水清,胎盘正常,脐绕颈1周,出生2小时后给予配方奶10ml出现呕吐1次,呕吐后禁食水,生后18小时左右排胎便。
7月2日患儿出现口周及四肢末梢发绀,皮肤发灰,血氧饱和度50~60%,吸氧后缓解,此后每日有2~3次呼吸暂停发作,刺激后约20秒可缓解,7月3日患儿再次呼吸暂停刺激后不能缓解,吸氧后缓慢恢复正常,7月4日(即生后第3天)患儿家长发现患儿面颊部皮肤黄染,当时经皮胆红素测定为头部18mg/dl,胸部16mg/dl,给予蓝光退黄治疗18小时后因哭闹剧烈停止,后黄染逐渐加重,6日测经皮胆红素为头部20mg/dl,胸部16mg/dl,且于6日晨出现惊厥发作,表现为四肢抽动伴口周发绀、血氧饱和度下降,给予苯巴比妥20mg肌注后约1.5分钟后缓解。
过程中当地医院给予抗感染,降颅压、镇静补液支持治疗效果欠佳,家长要求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我院以(1)呼吸暂停原因待查:①低血糖症?②颅内出血?(2)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并胆红素脑病?(3)早产儿双胎之大”收住院。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与护理措施分析

临床经验1512013.12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
如果没有及时接受治疗或治疗不当可能引起胆红素脑病,严重者病死率高。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对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36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接受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期间形成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并总结了相关的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在我院儿科接受高胆红素血症治疗的36例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课题的调查对象。
患儿在接受治疗期间,躯干、巩膜及四肢近端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黄疸反应,消化不良以及尿便颜色较深等临床表现,安排患儿进行尿胆红素检查、粪胆红素检查及黄疸检查,确诊本组的36例患儿均符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标准。
据统计,本组的36例患儿当中,男21例、女15例;日龄在1d 至10d 之间不等,平均日龄为(4.5±2.5)d ;早产儿28例、足月儿8例;ABO 血型不合21例,RH 血型不合8例,败血症5例、不明原因2例。
1.2 方法针对本组的36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临床治疗期间,医务人员需要结合患儿的实际病情及相关的检查结果,为患儿选择最为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针对8例RH 血型不合患儿,选用RH 血型同患儿母亲、ABO 血型同患儿的全血进行换血治疗;针对21例ABO 血型不合的患儿,选用O 型洗涤红细胞或新鲜AB 型血浆进行换血治疗;针对5例败血症患儿及2例不明原因患儿,选用与患儿相同血型的全血进行换血治疗。
在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对本组的36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治疗期间,选用20G 静脉留置针,建立1-2条的静脉通道,在心电监护及无菌操作下以1.5ml/(kg •min )的速度进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3],将换血治疗的时间控制在2h 左右。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
冯艳
【期刊名称】《柳州医学》
【年(卷),期】2009(022)003
【摘要】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时期的最常见疾病,当血清胆红素浓度超过正常范围时,患儿皮肤和(或)巩膜可以出现黄染,严重者可以引起胆红素性脑病,病死率高,即使抢救后存活,多数患儿遗留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换血术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最迅速的方法,可及时换出抗体和致敏红细胞,减轻溶血和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防止核黄疸,同时纠正贫血,防止心力衰竭。
我科自从2007年开展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疗效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166-167)
【作者】冯艳
【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545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9.9
【相关文献】
1.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与护理 [J], 仇扬;刘顺英
2.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与护理 [J], 仇扬;刘顺英
3.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 [J], 冯艳
4.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观察 [J], 曹萍;陈慧;陈丽
容
5.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护理 [J], 瞿敏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外周血管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

外周血管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1.1一般资料:本组25例,女15例。
均系足月新生儿。
出生体重在2800-4500g。
其中新生儿ABO溶血病33例,RH溶血病2例,新生儿败血症5例。
黄疸出现时间<24小时30例,24小时后出现10例。
换血前总胆红素平均值489umol/L,本组均存在换血指征[1],全部采用外周血管同步换血疗法(动静脉29例,静静脉同步换血疗法11例)。
1.2换血方法:采用周围动静脉或静静脉同步换血疗法,一般选用一侧大隐静脉进血通路,对侧腋静脉或腋动脉、桡动脉为出血通路。
换血速度保持1-2ml/kg/分钟,换血总量为150-180ml/kg/次。
2 护理2.1换血前护理2.1.1病情交待:向家属交待患儿病情,填写特殊治疗同意书。
2.1.2血源准备:申请≤72小时的新鲜红细胞悬液,33例ABO溶血病的患儿选用O型RH(+)洗涤红细胞和AB型血浆,2例RH溶血病的患儿选用O型RH(-)洗涤红细胞及AB血浆,5例新生儿败血症选用与患儿血型相同的红细胞悬液和血浆。
换血量150-180ml/kg[2],换血前需先将血浆置于37℃温水中复温。
2.1.3环境准备:换血应在手术室内进行,室内温度保持在24-26℃。
2.1.4用物准备:注射器、留置针、三通管、心电监护仪、2%碘酊、75%酒精、无菌治疗巾、无菌手套、一次性隔离衣,重症护理记录单、远红外辐射台。
2.1.5患儿准备:换血前4小时禁食,防止呕吐引起窒息,换血前30分钟肌肉注射鲁米那10mg/kg。
患儿放置于远红外辐射台上,连接好多功能心电监护仪,铺消毒床单。
2.2换血过程的护理2.2.1防止院内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工作人员来回走动。
2.2.2动静脉穿刺:均用留置针,选择较粗的血管,入、出血的血管选择两侧不同肢体。
2.2.3入出血平衡:操作者穿隔离衣,戴无菌手套,铺好无菌治疗巾。
从抽血处先抽出血送检血生化和血培养后连接三通管,开始同步换血。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监测与护理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监测与护理【摘要】【关键词】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监测、护理、并发症、操作流程、效果评估、护理要点、预防控制建议、临床经验、频率、护理措施、治疗原理、目的。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疾病,主要由于新生儿在出生后由于生理原因无法及时排出体内过多的胆红素而导致。
高胆红素血症可以导致黄疸、脑损伤甚至死亡,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是一种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方法,通过移除孩子体内的胆红素负荷来减轻黄疸的严重程度。
这种治疗方法不仅能快速有效地降低胆红素水平,还有助于恢复新生儿的正常生理状态。
目前,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应该注意到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和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本文旨在介绍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监测与护理,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相关信息和指导,以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儿的健康。
1.2 治疗原理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是一种通过替换新生儿体内高浓度胆红素的方法,以达到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减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目的。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肝脏功能不全:新生儿由于肝脏功能未完全发育或受损,导致无法及时降解体内的胆红素,从而出现高胆红素血症。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可以通过替换胆红素高浓度的全血,减少体内的胆红素累积,从而降低血液胆红素浓度。
2. 血浆置换: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过程中,通过将患儿的血液与新鲜血浆置换,从而减少体内的胆红素含量,达到快速稀释血液中的胆红素的效果。
3. 滤过处理: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过程中,血液经过滤器和置换器处理,可以有效去除体内的胆红素,加快治疗速度。
1.3 目的通过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临床护士提供操作流程、监测指标、护理措施等实用指导,从而提高对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操作水平和护理质量。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

喂 奶 , 用 安 慰 奶 嘴 , 射 保 暖 台 上 作 “ 巢 式 ” 理 ( 射 台 周 可 辐 鸟 护 辐
边 用 包 巾或 床 单 围 成 , 儿 睡 在 布 卷 中 间 , 患 四肢 触 及 包 巾 边缘 , 其 姿 势 与胎 儿在 宫 内姿 势 相 似 , 患儿 有 边 界 感 与 安 全感 , 达 使 可 到 抚 摸 及 固 定体 位 的效 果 , 其 感 觉更 舒 适 、 使 安静 , 少 哭 闹 , 减 利 于 换 血 顺 利 进行 。 2 14 用 物 准 备 .. 输血 泵 2台 、 射 泵 1台 、 mL 5 注 1 ~ 0mL注 射 器 数 个 、 葡 萄 糖 、O 葡 萄 糖 、O 葡 萄 糖 酸 钙 、0 氯 化 5 1 1 1 钾 、 验 用 的 试 管 数 个 、 血 时 间 在 3d内 的枸 橼 酸 钠 抗 凝 同 型 化 采
中 圈分 类号 : 4 3 7 R 7.2
文 献 标 识 码 : c
d i 1 . 9 9ji n 1 7 — 7 8 2 1 . 7 00 o : 0 3 6/. s. 6 4 4 4 . 0 0 2 . 1 s 2 1 2 病 房 准备 ..
文章 编 号 : 64 4 4 (O O 9 2 5 — 2 17 — 78 2 ) C一 4 8 0 L 用 1: 0 5 0的 消佳 净 溶 液 拖 地 板 , 后 紫 外 于
通 畅 。② 予 低 流 量 中心 吸 氧 , 密 观察 心 率 、 吸 、 氧饱 和度 , 严 呼 血 每 小 时 测 体 温 , 为 换 血 术 中 暴 露 时 间较 长 , 量 血 换 入 等 , 因 大 均 可使 患儿 体 温 降 低 , 温 过低 时可 引起 代 谢 性 酸 中毒 , 而 使 胆 体 从 红 素 与 白蛋 白结 合 程 度 差 ; 时低 温 时 体 内 自 由脂 肪 酸增 加 , 同 与 胆 红 素竞 争 白蛋 白结 合 , 些 都 不 利 于 血 清 胆 红 素 的 降 低 。③ 这 及 时 采 集血 标 本 送 检 , 中 有 2 患儿 出现 血 钙 下 降 , 及 时 静 术 例 经
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患儿的应用

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患儿的应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临床症状,由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从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可导致新生儿死亡或遗留不可逆转的神经后遗症,导致生存质量下降。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技术己成熟、疗效好,安全、应用广泛。
标签: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疗法;光疗动静脉同步换血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要抢救技术之一,尤其是RH溶血病和ABO溶血所致的高胆红素血症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有效的护理干预不仅能保证换血术的顺利进行,还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我科自2013年1月~2015年1月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交叉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75例实施计划性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同期我科采用外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的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75例。
男53例。
女22例。
胎龄30~40 w,黄疸出现于出生后24 h内13例。
ABO血型不合溶血病51例。
RH血型不合溶血病5例。
G-6PO缺陷病10例。
原因不明1例。
败血症8例。
换血指征《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为标准[1]。
1.2.方法换血前与患儿家属沟通并签字。
评估告知家长换血必要性及换血过程存在的风险,取得理解和配合。
①血液选择,RH血型不合溶血症采用和母亲RH血型相同。
ABO血型与新生儿一致的血液。
ABO血型不合溶血症采用O型浓缩红细胞加AB型血浆的血液。
非母婴血型不合采用与新生儿同型新鲜全血。
②换血途径:本组75例全部采用外周动静脉换血。
其中肱动脉和外周静脉50例,桡动脉和外周静脉10例,颞动脉和外周静脉7例。
③换血量与速度:换血量按新生儿血容量2倍来准备,150/180 ml/kg,换血速度1.5 ml/kg·min。
全程约2~3 h。
2结果35例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均一次换血成功。
换血前平均血清胆红素530,换血后为220.5,胆红素下降明显,换血后出现4例低钾血症,经合理治疗均很快纠正,无1例出现局部感染,心侓失常等并发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摘要】目的比较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方法和治疗新生儿高胆血红素的一般护理方法的差异。
方法选取患有新生儿高胆红素超过342单位的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组和一般护理组。
两组患者均采用适当的治疗方法治疗,一般的护理方法只是传统护理,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方法,在传统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改变,及潜在危险,并做好和患者家属的沟通等工作。
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病情变化情况,比较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恢复的有效程度。
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后,高胆红素血症配合治疗都有改善,但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明显优于一般的护理方法。
由此可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效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优于一般的护理方法。
【关键词】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
作者单位:518000 深圳市光明新区人民医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胆红素超过342单位的患者,治疗最有效的方法是同步换血治疗,但治疗后的护理工作同样很重要,其原因是同步换血后可能发生的危险很多,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
方法就注意到潜在危险的观察[1],及做好和患者或家属的沟通等工作,这些护理方法会使患者的恢复率提高,我们采用两种护理方法的比较来证明专门的护理方法对患者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现将两种护理方法比较患者恢复程度,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07年5月至2012年5月五年间我院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患者20例且这些患者胆红素水平超过342单位,将他们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了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的治疗方法。
其中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龄均在4岁以下,平均年龄为2岁。
其中母婴血型不合的患者有5例,红细胞酶缺陷的患者有7例,红细胞形态异常的患者有3例,其他原因造成的患者有5例。
将患者随即分成两组,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的专门护理组的10例成员和一般护理方法的10例成员。
使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造成疾病原因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临床护理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
症的护理组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病情程度给予合适护理,如,及时观测患者的体征变化,积极采取有效的救护措施,解除患者焦虑,注意输液速度,预防黄疸疾病等措施[2]。
一般的护理方法只是按照常规的护理方法来护理患者。
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患者的恢复程度,并进行比较。
2 统计学方法
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6.0软件对各变量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描述性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值或者构成比表示,如果计量资料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计量资料比较比较采用t检验,如果计量资料不符合正态性分布,则用秩和检验,计数比较以绝对值或者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经过两种护理方法护理的恢复情况结果及患者家属的满意程度
2.2 两组患者护理后家属的满意程度,将两组患者护理后患者家属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
3 讨论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安全又有效的方法[3],而治疗后的护理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新生儿在治疗后会有潜在危险,护理人员发现并解决这些潜在危险是必须的,这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恢复,同时加强和患者家属的沟通,这有助于更好的为患者进行护理工作,为了更好的促进患者的恢复[4],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工作更加值得关注。
由上面的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知道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方法比一般的护理方法更有效,同时患者家属的满意程度也随专业护理方法的护理后有所提高[5]。
由此可知,预防继
发性感染的护理,并采取保护性隔离制度的方法,在治疗护理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加强患者全身的护理,在换血手术后,注意观察桡动脉处的出血状况及肢端循环情况,遵医嘱给予抗生素等的专业护理将会助于患者的恢复[6]。
今后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方法将会得到推广,代替传统观的护理方法,将会有助于患者的恢复情况。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患者现在可以通过换血的方法进行有效的治疗[7],为患者的家属带来福音,每个疾病的攻克,不是简单的治疗就能使患者进行恢复的,需要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技能及患者状态的调整,患者家属的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的护理方法综合了各种方面的因素,能有效的为患者及其家属解决问题[8],并且在潜在危险方面有很好的预防作用,相信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会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参考文献
[1]梁丽霞.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32例.现代医院,2009,9(3):4445.
[2]欧琳华,徐志威,丘冰青.改良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现代医院,2009,9(1):3738.
[3]江秀珍,梁建红,李桂花.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5):
588590.
[4]杨金香,王秀莲,陈苗.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08(16):6768.
[5]王红宇,王金元,刁敬军.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研究.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16(2):240241.
[6]招伟贤,黎涌.大量输血致稀释性凝血障碍的处理.中国输血杂志,2008,21(5):406408.
[7]吕峻峰,陈少波,陈新权,等.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研究.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15):1517.
[8]叶永青,梁妮,黄云丽,等.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监测与护理.广东医学,2011,32(1):131133.。